首页> 中国专利> 多档位双液压马达直驱钻井绞车

多档位双液压马达直驱钻井绞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档位双液压马达直驱钻井绞车,包括绞车主体和液压控制部分,液压控制部分包括自由轮阀组和双速阀组,自由轮阀组、双速阀组分别与液压源连通,绞车主体的结构是,包括滚筒总成,在滚筒总成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绞车架,两个绞车架的外周共同设置有护罩;左侧的绞车架外端安装有左液压马达总成,左液压马达总成集成有左刹车机构和左液压马达;右侧的绞车架外端安装有右液压马达总成,右液压马达总成集成有右刹车机构和右液压马达,右液压马达外侧轴端安装有编码器。本发明的装置,体积小、重量轻、维护简单,实现绞车4个档位的提升及4个档位的下放,提高了绞车的工作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06479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546223.7

  • 发明设计人 刘远波;张强;王璐;王维旭;段武;

    申请日2016-07-12

  • 分类号B66D1/08(20060101);B66D1/14(20060101);F15B11/16(20060101);

  • 代理机构61214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王奇

  • 地址 721002 陕西省宝鸡市东风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42:3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7-2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66D 1/08 专利号:ZL2016105462237 申请日:20160712 授权公告日:2018022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8-02-27

    授权

    授权

  • 2016-11-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6D1/08 申请日:201607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1-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钻井装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档位双液压马达直驱钻井绞车。

背景技术

绞车是石油钻采钻机的核心部件,在石油钻井过程中,不仅担负着起下钻具、下套管、控制钻压、处理事故、提取岩芯筒、试油等各项作业,而且还担负着井架、底座起放任务等。目前常见的钻井绞车分两大类型:一种为机械驱动链传动形式,该类绞车的不足是传动链长、机构庞大、传动效率低、故障率高;另一种为电驱动齿轮传动形式,该类产品具有控制系统复杂、生产成本高、制造难度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档位双液压马达直驱钻井绞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动链长、机构庞大、传动效率低;以及控制系统复杂、生产成本高、制造难度大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档位双液压马达直驱钻井绞车,包括绞车主体和液压控制部分,液压控制部分包括自由轮阀组和双速阀组,自由轮阀组、双速阀组分别与液压源连通,

绞车主体的结构是,包括滚筒总成,在滚筒总成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绞车架,两个绞车架的外周共同设置有护罩;左侧的绞车架外端安装有左液压马达总成,左液压马达总成集成有左刹车机构和左液压马达;右侧的绞车架外端安装有右液压马达总成,右液压马达总成集成有右刹车机构和右液压马达,右液压马达外侧轴端安装有编码器。

本发明的多档位双液压马达直驱钻井绞车,其特征还在于:

左液压马达为液压定量马达,右液压马达为双排量液压马达。

滚筒总成的结构是,包括滚筒体,滚筒体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左轴和右轴,滚筒体外圆周加工有里巴斯绳槽;左轴与左液压马达的传动轴采用花键连接,右轴与右液压马达的传动轴采用花键连接。

右轴与右液压马达传动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而轴向固定,左轴轴向浮动。

液压控制部分的结构是,

自由轮阀组包括平衡阀F2、液动换向阀F3、液动换向阀F5和电磁换向阀F4,集成在一起安装在左液压马达总成下方;

双速阀组包括平衡阀F6、单向阀F7、电液换向阀F8、液控换向阀F9、液控换向阀F10、单向阀F11、液控单向阀F12、刹车压力表G1,集成在一起安装在右液压马达总成下方;

液压源中设置有主泵ZB和辅助泵FB,主泵ZB和辅助泵FB与同一个电机M1同轴传动连接,主泵ZB为斜盘式轴向柱塞双向变量泵,主泵ZB另外连接有比例电磁换向阀F1;辅助泵FB为齿轮泵;主泵ZB安装有一个主泵压力表G2,辅助泵FB安装有一个辅助泵压力表G3;

液压源与自由轮阀组、双速阀组之间的接口对应关系是:P口为辅助泵供油口、A口和B口为主泵ZB工作油口、X口为泄油口;A1口和B1口为自由轮阀组的工作油口,X1口为自由轮阀组的泄油口;A2口和B2口为双速阀组的工作油口,Pc口为辅助控制油口,X2口为双速阀组的泄油口,Br口为刹车控制口;

绞车主体与自由轮阀组、双速阀组之间的接口对应关系是:A3口为左液压马达工作油口、B3口为左液压马达工作油口,Br1口为左刹车机构的控制油口;A4为右液压马达的工作油口,B4口为右液压马达的工作油口、Y口为右液压马达的变量控制口,Br2口为右刹车机构控制油口;X3口为左液压马达和右液压马达共同的泄油口;

在左液压马达的提升工作油口管路中安装有平衡阀F2,在右液压马达的提升工作油口管路中安装有平衡阀F6;

辅助泵FB供油口P口与双速阀组的辅助控制油口Pc口连通,单向阀F7与电液换向阀F8连通,电液换向阀F8同时与液控换向阀F9、液控换向阀F10连通,液控换向阀F10同时与液控换向阀F9、单向阀F11、液控单向阀F12连通,单向阀F11同时与压力表G1、刹车控制口Br口、液控单向阀F12连通,刹车控制口Br口与两个液压马达的刹车控制口Br1口、Br2口同时连通;

液压源的泄油口X口分别与泄油口X1、泄油口X2、泄油口X3连通,泄油口X1分别与电磁换向阀F4、液控换向阀F5连通,泄油口X2分别与电液换向阀F8、液控换向阀F9、液控换向阀F10、液控单向阀F12连通;

主泵ZB工作油口A口分别与自由轮阀组的工作油口A1口、双速阀组的工作油口A2口连通,主泵ZB工作油口B口分别与自由轮阀组的工作油口B1口、双速阀组的工作油口B2口连通;自由轮阀组工作油口A1口与平衡阀F2连通,平衡阀F2分别与液控换向阀F3、液控换向阀F5连通,液控换向阀F3与电磁换向阀F4连通,液控换向阀F4与液控换向阀F5连通;自由轮阀组的工作油口B1口分别与平衡阀F2、液控换向阀F3、液控换向阀F5连通,液控换向阀F5两个出口与左液压马达的工作油口A3口、B3口对应连通;双速阀组的工作油口A2口与平衡阀F6连通,平衡阀F6分别与液控换向阀F9、右液压马达的工作油口A4口连通,液控换向阀F9的两个出口分别与右液压马达的工作油口A4口、变量控制口Y口连通;双速阀组的工作油口B2口分别与平衡阀F6、液控换向阀F9、右液压马达的工作油口B4口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绞车由左、右液压马达总成直接驱动滚筒轴,由左、右液压马达总成作为滚筒轴的支撑,避免了复杂的机械传动或电传动系统,体积小、重量轻、维护简单;选用斜盘式轴向柱塞双向变量泵,通过比例控制方式改变泵的流量实现绞车的无级变速;采用电液控制技术,通过控制电磁换向阀F4、电液换向阀F8和比例电磁换向阀F1不同阀位的组合,改变左、右液压马达不同的工作状态,实现绞车4个档位的提升及4个档位的下放,提高了绞车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液压传动原理示意图。

图中,1.绞车主体,2.自由轮阀组,3.双速阀组,4.液压源,5.绞车架,6.O型密封圈,7.护罩;

11.左液压马达总成,111.左刹车机构,112.左液压马达;

12.右液压马达总成,121.右刹车机构,122.右液压马达,123.编码器,124.固定螺栓;

13.滚筒总成,131.左轴,132.滚筒体,133.右轴;

另外,F1为比例电磁换向阀,F2为平衡阀,F3、F5均为液动换向阀,F4为电磁换向阀,F6为平衡阀,F7为单向阀,F8为电液换向阀,F9、F10均为液控换向阀,F11为单向阀,F12为液控单向阀;ZYLFK为自由轮阀块,SSFK为双速阀块;G1为刹车压力表,G2为主泵压力表,G3为辅助泵压力表;ZB为主泵,FB为辅助泵;YA1、YA2、YA3、YA4、YA5、YA6均为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文本中的上下左右均以图示为准,实际安装位置以此类推。

参照图1、图2、图3、图4,本发明装置的结构是,包括绞车主体1和液压控制部分,液压控制部分包括自由轮阀组2和双速阀组3,自由轮阀组2、双速阀组3分别与液压源4连通。

绞车主体1的结构是,包括滚筒总成13,在滚筒总成13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绞车架5,两个绞车架5的外周共同设置有护罩7;左侧的绞车架5外端安装有左液压马达总成11,左液压马达总成11集成有左刹车机构111和左液压马达112,左液压马达112为液压定量马达,从左刹车机构111外侧(刹车端)看,马达顺时针旋转时为提升工况;右侧的绞车架5外端安装有右液压马达总成12,右液压马达总成12集成有右刹车机构121和右液压马达122,右液压马达122为双排量液压马达,右液压马达122外侧轴端安装有编码器123,从右刹车机构121外侧(刹车端)看,马达逆时针旋转时为提升工况;左刹车机构111、右刹车机构121均为常闭式液压制动器,带压释放,失压制动。

参照图2、图3,滚筒总成13包括滚筒体132,滚筒体132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左轴131和右轴133,滚筒体132外圆周加工有里巴斯绳槽,保证钢丝绳缠绕时排列整齐;左轴131与左液压马达112的传动轴采用花键连接,右轴133与右液压马达122的传动轴采用花键连接,左轴131与左液压马达112的传动轴交接处设置有一个O型密封圈6,右轴133与右液压马达122的传动轴交接处设置有另一个O型密封圈6;

左轴131、右轴133的花键末端密封环槽处分别安装的O型密封圈6,直接插入左、右液压马达总成中。

参照图4,右轴133与右液压马达122传动轴通过固定螺栓124连接而轴向固定,而左轴131轴向浮动,由右液压马达总成12承受滚筒总成13的轴向载荷,同时左液压马达总成11、右液压马达总成12共同作为滚筒总成13的支撑,承受滚筒总成13的径向载荷。

上述的编码器123、左液压马达112、右液压马达122、以及下述的电机M1、各个电磁阀均与控制器连接,共同接受协调控制。

参照图5,液压控制部分的结构是,

自由轮阀组2包括平衡阀F2、液动换向阀F3、液动换向阀F5和电磁换向阀F4,集成在一起安装在左液压马达总成11下方,称为自由轮阀块ZYLFK;

双速阀组3包括平衡阀F6、单向阀F7、电液换向阀F8、液控换向阀F9、液控换向阀F10、单向阀F11、液控单向阀F12、刹车压力表G1,集成在一起安装在右液压马达总成12下方,称为双速阀块SSFK;

液压源4中设置有互为备份的主泵ZB和辅助泵FB,主泵ZB和辅助泵FB与同一个电机M1同轴传动连接,主泵ZB为斜盘式轴向柱塞双向变量泵,主泵ZB另外连接有比例电磁换向阀F1,比例电磁换向阀F1通过比例控制改变斜盘的角度从而实现主泵排量的无级变量、在换向时斜盘摆过中位平稳改变液体流出的方向;辅助泵FB为齿轮泵;主泵ZB安装有一个主泵压力表G2,辅助泵FB安装有一个辅助泵压力表G3;

液压源4与自由轮阀组2、双速阀组3之间的接口对应关系是:P口为辅助泵供油口、A口和B口为主泵ZB工作油口、X口为泄油口;A1口和B1口为自由轮阀组2的工作油口,X1口为自由轮阀组2的泄油口;A2口和B2口为双速阀组3的工作油口,Pc口为辅助控制油口,X2口为双速阀组3的泄油口,Br口为刹车控制口;

绞车主体1与自由轮阀组2、双速阀组3之间的接口对应关系是:A3口为左液压马达112工作油口(提升)、B3口为左液压马达112工作油口(下放),Br1口为左刹车机构111的控制油口;A4为右液压马达122的工作油口(提升),B4口为右液压马达122的工作油口(下放)、Y口为右液压马达122的变量控制口,Br2口为右刹车机构121控制油口;X3口为左液压马达112和右液压马达122共同的泄油口;

在左液压马达112的提升工作油口管路中安装有平衡阀F2,在右液压马达122的提升工作油口管路中安装有平衡阀F6,该两个平衡阀在液压回路中可以闭锁各自液压马达油路中的油液,在绞车静止悬挂重物时,使各自的液压马达不会因负载重量而下滑,起到闭锁作用;在绞车下放重物时,平衡阀F2、平衡阀F6能够在工作回路中建立一定的背压,保证各自液压马达不会因负载重量而超速下滑;

辅助泵FB供油口P口与双速阀组3的辅助控制油口Pc口连通,单向阀F7与电液换向阀F8连通,电液换向阀F8同时与液控换向阀F9、液控换向阀F10连通,液控换向阀F10同时与液控换向阀F9、单向阀F11、液控单向阀F12连通,单向阀F11同时与压力表G1、刹车控制口Br口、液控单向阀F12连通,刹车控制口Br口与两个液压马达的刹车控制口Br1口、Br2口同时连通;

液压源4的泄油口X口分别与泄油口X1、泄油口X2、泄油口X3连通,泄油口X1分别与电磁换向阀F4、液控换向阀F5连通,泄油口X2分别与电液换向阀F8、液控换向阀F9、液控换向阀F10、液控单向阀F12连通;

主泵ZB工作油口A口分别与自由轮阀组2的工作油口A1口、双速阀组3的工作油口A2口连通,主泵ZB工作油口B口分别与自由轮阀组2的工作油口B1口、双速阀组3的工作油口B2口连通;自由轮阀组2工作油口A1口与平衡阀F2连通,平衡阀F2分别与液控换向阀F3、液控换向阀F5连通,液控换向阀F3与电磁换向阀F4连通,液控换向阀F4与液控换向阀F5连通;自由轮阀组2的工作油口B1口分别与平衡阀F2、液控换向阀F3、液控换向阀F5连通,液控换向阀F5两个出口与左液压马达112的工作油口A3口、B3口对应连通;双速阀组3的工作油口A2口与平衡阀F6连通,平衡阀F6分别与液控换向阀F9、右液压马达122的工作油口A4口连通,液控换向阀F9的两个出口分别与右液压马达122的工作油口A4口、变量控制口Y口连通;双速阀组3的工作油口B2口分别与平衡阀F6、液控换向阀F9、右液压马达122的工作油口B4口连通。

本发明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比例电磁换向阀F1用于控制主泵ZB的流量和方向,当电磁铁YA1来电动作时,工作油口A口为供油口,工作油口B口为回油口,液压绞车处于提升工作状态;当电磁铁YA2来电动作时,工作油口A口为回油口,工作油口B口为供油口,液压绞车处于下放工作状态。

自由轮阀组2用于实现左液压马达112的压力和流量控制,液控换向阀F3、液控换向阀F5、电磁换向阀F4配合实现左液压马达112的自由轮工况。电磁铁YA3来电动作,电磁换向阀F4处于左位,自由轮阀组2工作油口A1口或B1口压力油经过液控换向阀F3、电磁换向阀F4到达液控换向阀F5的左液控端,液控换向阀F5右液控端通过电磁阀F4与泄油口X1口连通,液控换向阀F5处于左位,左液压马达112工作油口A3口和B3口连通,左液压马达112处于自由轮工况,随动;电磁铁YA4来电动作,电磁换向阀F4处于右位,自由轮阀组2的工作油口A1口或B1口压力油经过液控换向阀F3,电磁换向阀F4达到液控换向阀F5的右液控端,液控换向阀F5左液控端通过电磁换向阀F4与泄油口X1连通,液控换向阀F5处于右位,左液压马达112的工作油口A3口经过液控换向阀F5、平衡阀F2与工作油口A1口连通,左液压马达112的工作油口B3口经过液控换向阀F5与自由轮阀组2的工作油口B1口连通,左液压马达112处于工作状态。

双速阀组3用于实现右液压马达122的半排量和全排量的切换,实现双速控制,同时控制左刹车机构111、右刹车机构121的开启和释放。电磁铁YA5来电动作,电液换向阀F8处于左位,辅助泵FB压力油由液压源4的P口到达双速阀组3的Pc口,经单向阀F7、电液换向阀F8到达液控换向阀F10的右液控端,液控换向阀F10换向,压力油经液控换向阀F10到达液控单向阀F12液控端,关闭液控单向阀F12,打开单向阀F11,分别到达左刹车机构111的刹车控制油口Br1口及右刹车机构121的刹车控制油口Br2口,左右刹车同时释放;同时液控换向阀F9下液控端经电液换向阀F8与泄油口X2口连通,液控换向阀F9上液控端弹簧复位,液控换向阀F9处于上位,变量控制口Y口与右液压马达122的工作油口A4口经液控换向阀F9相互连通,双速阀组3的工作油口A2口压力油经平衡阀F6分别到达液控换向阀F9、右液压马达122的工作油口A4口,双速阀组3的工作油口B2口与平衡阀F6、右液压马达122的工作油口B4口连通,右液压马达122处于全排量工作状态;电磁铁YA6来电动作,电液换向阀F8处于左位,辅助泵FB压力油由液压源P口到达双速阀组3的Pc口,经单向阀F7、电液换向阀F8到达液控换向阀F10的右液控端,液控换向阀F10换向,压力油经液控换向阀F10到达液控单向阀F12液控端,关闭液控单向阀F12,打开单向阀F11,分别到达左刹车机构111的刹车控制油口Br1口及右刹车机构121的刹车控制油口Br2口,左右刹车同时释放;同时控制压力油到达液控换向阀F9下液控端,液控换向阀F9上液控端弹簧压缩,液控换向阀F9上液控端经电液换向阀F8与泄油口X2口连通,液控换向阀F9处于下位,双速阀组3的工作油口B2口与右液压马达122的工作油口B4口直接连通、与变量控制口Y经液控换向阀F9连通,双速阀组3的工作油口A2口经平衡阀F6与右液压马达122的工作油口A4口、液控换向阀F9连通,液控换向阀F9与右液压马达122的工作油口A4口连通,右液压马达122处于半排量工作状态。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多档位双液压马达直驱钻井绞车,多档位的实现方式包括以下方式:

1)电磁铁YA1、YA3、YA6同时动作时,绞车处于提升工作状态,左液压马达112随动,右液压马达122为半排量工作状态,绞车为提升档IV档。2)电磁铁YA1、YA3、YA5同时动作时,绞车为提升工作状态,左液压马达112随动,右液压马达122为全排量工作状态,绞车为提升档III档。3)电磁铁YA1、YA4、YA6同时动作时,绞车为提升工作状态,左液压马达112为全排量工作状态,右液压马达122为半排量工作状态,绞车为提升档II档。4)电磁铁YA1、YA4、YA5同时动作时,绞车为提升工作状态,左液压马达112为全排量工作状态,右液压马达122为全排量工作状态,绞车为提升档I档;5)电磁铁YA2、YA3、YA6同时动作时,绞车处于下放工作状态,左液压马达112随动,右液压马达122为半排量工作状态,绞车为下放档IV档。6)电磁铁YA2、YA3、YA5同时动作时,绞车为下放工作状态,左液压马达112随动,右液压马达122为全排量工作状态,绞车为下放档III档。7)电磁铁YA2、YA4、YA6同时动作时,绞车为下放工作状态,左液压马达112为全排量工作状态,右液压马达122为半排量工作状态,绞车为下放档II档。8)电磁铁YA2、YA4、YA5同时动作时,绞车为下放工作状态,左液压马达112为全排量工作状态,右液压马达122为全排量工作状态,绞车为下放档I档。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