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成型模具用压紧机构以及采用机构进行材料预张紧的方法

成型模具用压紧机构以及采用机构进行材料预张紧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型模具用压紧机构以及采用机构进行材料预张紧的方法,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顶压装置,上模板的顶压装置和下模板的顶压装置相对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顶压装置组成一组对顶机构,上模板和下模板的向对面之间至少对称设置有两组对顶机构。本发明所述的成型模具用压紧机构,通过相对设置的顶压装置组成一组对顶机构,在上、下模具闭合的过程中,顶压装置的压爪在顶销和弹簧的作用下相互产生挤压,带动面料向外拉伸实现预张紧,并且,通过两组以上对称设置的对顶机构,不仅能够适用于单层面料的拉伸和预张紧,也能够很好的实现多层面料层叠后的拉伸、张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00400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610456545.2

  • 发明设计人 李卫;

    申请日2016-06-23

  • 分类号B32B38/18(20060101);

  • 代理机构42110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宋志雄

  • 地址 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武当路6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35:4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3-15

    授权

    授权

  • 2019-03-08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B32B38/1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60623

    著录事项变更

  • 2016-11-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32B38/18 申请日:201606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0-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型模具结构领域,涉及一种成型模具用压紧机构以及采用该机构进行材料预张紧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行的成型模具为了解决成型材料预拉伸,一般采用的方法如下:

1.模具周边加固定钉:在模具下模四周装配固定钢钉,成型前采用人工将材料固定在钢钉上,钢钉钉尖朝上裸露,固定效率低,危险程度高,存在预拉伸程度波动,预张紧效率低,制造过程不稳定的情况;

2.模具周边增加浮动预张紧料框:模具周边装配浮动料框,以适应成型模型面的变化,在料框上增加钢钉,成型前采用人工将材料固定在钢钉上,材料张紧后,随浮动料框上下移动,满足成型,该预张紧方式同样存在人工拉伸程度波动,预张紧效率低,制造过程不稳定的情况。

上述方法在对单层面料成型时,预拉伸效果较好,而对于多层面料而言,预拉伸过程中容易出现面料层之间的错位等问题,使得产品出现打皱、鼓包等问题,影响产品的合格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型模具用压紧机构以及采用该机构进行材料预张紧的方法,能够控制实现双层材料成型时同时预拉伸,提升效率,消除安全隐患,从而消除多层材料成型时因局部应力产生的打皱、鼓包,提升产品的合格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成型模具用压紧机构,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顶压装置,上模板的顶压装置和下模板的顶压装置相对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顶压装置组成一组对顶机构,上模板和下模板的向对面之间至少对称设置有两组对顶机构。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顶压装置包括固定本体,固定本体的内部设有孔,孔内设有顶销,顶销的上端设有顶杆,顶销的下端设有弹簧,顶销的顶杆从固定本体的顶端伸出,固定本体的上端铰接有压爪,压爪的内侧设有凸台,凸台压在顶杆上。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爪的外侧面呈弧形,压爪的内侧面呈S形,所述凸台是S形的内侧面凸起的弧面。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的向对面上分别对称设有多个卡槽,顶压装置的固定本体尾端设有插片,顶压装置通过插片固定在卡槽内。

采用上述机构进行材料预张紧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铺料,根据面料的大小,至少安装两组对顶机构在上、下模板上,将多层面料层叠平铺到上模板和下模板的顶压装置之间;

2)成型,上模板下行,顶压装置的顶销在弹簧的作用下,每组对顶机构的顶压装置顶端的压爪相互挤压,把多层面料压紧;

3)张紧,当上、下模板完全闭合,顶压装置顶端的压爪绕各自的轴旋转,压爪的对顶部位各自对材料产生向外的拉力,实现多层面料在成型前的预张紧。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成型模具用压紧机构,通过相对设置的顶压装置组成一组对顶机构,在上、下模具闭合的过程中,顶压装置的压爪在顶销和弹簧的作用下相互产生挤压,带动面料向外拉伸实现预张紧,并且,通过两组以上对称设置的对顶机构,不仅能够适用于单层面料的拉伸和预张紧,也能够很好的实现多层面料层叠后的拉伸、张紧;压爪采用圆弧结构,能够使压爪相互对挤带动面料向外拉伸的过程顺利过渡,避免出现拉伸过程中的波动;压爪的内侧面呈S形,所述凸台是S形的内侧面凸起的弧面,这种结构使得压爪被顶压和复位的过程更加顺畅;上模板和下模板的向对面上分别对称设有多个卡槽,顶压装置的固定本体尾端设有插片,顶压装置通过插片固定在卡槽内,该连接方式操作便捷,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采用成型模具用压紧机构进行材料预张紧的方法,在模具闭合的过程中,借助模具闭合时产生的相互作用力来实现对面料的拉伸、张紧,能够有效提高操作效率,并且采用弹性顶销和弧形压爪的配合,能够实现单层或者多层面料的预拉伸,预拉伸效果稳定可靠,可有效消除产品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面料打皱、鼓包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顶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如图1、图2所示的本发明成型模具用压紧机构,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所述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顶压装置3、4,上模板1的顶压装置3和下模板2的顶压装置4相对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顶压装置3、4组成一组对顶机构,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向对面之间至少对称设置有两组对顶机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可根据面料的大小情况,增加对顶机构的使用数量,以适应生产需要;所述顶压装置3、4包括固定本体5,固定本体5的内部设有孔,孔内设有顶销6,顶销6的上端设有顶杆7,顶销6的下端设有弹簧10,顶销6的顶杆7从固定本体5的顶端伸出,固定本体5的上端铰接有压爪8,压爪8的内侧设有凸台9,凸台9压在顶杆7上;所述压爪8的外侧面呈弧形,压爪8的内侧面呈S形,所述凸台是S形的内侧面凸起的弧面;所述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向对面上分别对称设有多个卡槽,顶压装置的固定本体尾端设有插片,顶压装置通过插片固定在卡槽内。

采用成型模具用压紧机构进行材料预张紧的方法如图3所示,其步骤如下:

1.将面料铺放到a/b及c/d形成的对顶机构中, a/c固定在上模上,b/d固定在下模上;

2.成型时,上模下行,a/b/c/d背面的背面的顶销在弹簧的作用力下,行程a/b及c/d互相挤压,把材料1和1压紧;

3.至模具完全闭合,a/b/c/d绕各自的轴o旋转,压爪的对顶部位各自对材料产生向外的拉力,实现材料在成型前的预张紧。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