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延时式手动操作安全开关

延时式手动操作安全开关

摘要

一种延时式手动操作安全开关(1)包含转换装置(2)和操作装置(3),所述转换装置(2)锚定至防护器的固定部分并设有适应于与待控制设备连接的切换装置(5),所述操作装置(3)适应于锚定至防护器的活动部分以以在活动部分关闭时与切换装置(5)相互作用。转换装置(2)包含锁定机构(9)和手动操纵解锁装置(10),锁定机构(9)与切换装置(5)结合并且适应于选择性地固定/释放操作装置(3),手动操纵解锁装置(10)可操作地与锁定机构(9)连接以相对于切换装置(5)切换电源电路按预定的时间延迟解锁操作装置(3)。转换装置(2)具有传感器装置(13),所述传感器装置(13)可操作地与切换装置(5)连接以随输入信号变化调节切换装置(5)的运行状态。操作装置(3)还包含发射器(14),所述发射器(14)适应于发送作为输入由传感器装置(13)接收以在所述发射器(14)以距传感器装置(13)的预定最小距离安置时控制切换装置(5)的接近信号。锁定机构(9)还包含内通道(29),所述内通道(29)适应于允许装置通过以将传感器装置(13)与切换装置(5)连接,避免干扰解锁装置(10)。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53178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彼扎特电气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80049795.3

  • 发明设计人 马可·彼扎特;

    申请日2014-12-08

  • 分类号H01H27/00(20060101);H03K17/945(20060101);

  • 代理机构11385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董芙蓉

  • 地址 意大利(维琴察)马罗斯蒂卡镇威尔都灵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37:4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2-18

    授权

    授权

  • 2017-01-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H27/00 申请日:201412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4-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电气安全装置领域并且尤其涉及延时式手动操作安全开关。

背景技术

用于保护机械和工业设备的结构,如屏障和保护面板,通常设有一个或多个安全 开关,所述安全开关设计成在进入区域应用,以允许仅在安全的关闭保护状态下才启 动系统,在防护器打开时自动停下系统。

一般,这些特殊开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计成应用于防护器的固定部分并在其 中容纳用于连接所述开关至待控制系统的电气和电子切换部件。

转而,响应于防护器的门或面板开放,操作件固定,所述操作件设计成在面板或 其他运动部件开放和关闭时与开关相互作用,以开启/关闭与开关本身连接的一个或 多个电路。

以这种方式,只有防护器处于面板关闭的安全状态时,才可能开动系统,其中切 换部分和操作件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具有更大扩散作用的开关通过壳体中的狭槽提供了可移动的致动 器和固定壳体中所含的电路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这种狭槽,将可能插入适当成型的致动器,例如键形致动器,以作用于锁定 /解锁壳体中合适触点的机构,例如,如US7456368和在中的DE10056458中所公 开。

致动器还设计成与容纳于壳体内部的锁定装置相互作用以由锁定装置锁定,旨在 避免在设备仍然工作时,门可能由未授权的人打开。

因此,为了打开防护器,首先必须转入所述锁定机构的解锁,所述锁定机构将适 当地与相同壳体中提供的切换装置以如此方式连接,从而其解锁必然地导致处于开启 状态的系统电源电路切换,结果是系统停下。

电子致动开关也是已知的,其例子在WO2013098788中公开,其中切换装置由 接近信号开启,所述接近信号由设有电子标签的电子型操作装置传输并由容纳于壳体 中的天线捕获。

WO2013/087183转而公开了一种安全开关,其具有机械键操作,但是设有适应 于与致动器键通讯的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转而具有感应螺线管,以探测致动 器键的存在。

接近传感器和切换装置之间的连接借助位于壳体外部的导线实现。

在机械操作的开关当中,也已知具有锁定机构的开关,所述锁定机构受提供一个 或多个指令的手动操作控制装置(如应急蘑菇形按钮、键开关等)控制,所述手动操作 控制装置设计成响应于使用者从外部发出的特殊动作与锁定机构相互作用。

例如,从EP0849750已知一种上文所公开类型的手动操作安全开关,所述手动 操作安全开关包含延时装置,所述延时装置适应于与锁定机构相互作用以引起其相对 于系统的供电电路开启延迟解锁。

尤其,延时装置由螺钉/螺母连接构成,所述螺钉/螺母连接适应于通过轮子从外 部操纵以促进锁定杆平移运动,所述锁定杆设计成在致动器处于插入位置时与致动器 相互作用。

致动器对侧面上的杆与电路的切换触点连接,从而在杆的行程的第一部分中仅发 生触点的开启,而不解锁致动器。

这类定时手动操作开关的首要缺点是它们安全度相对低,因为它们未设有防止疏 忽行为或欺诈行为的装置,所述行为可能导致设备在不安全状态下、尤其在防护器开 放情况下开启,因为在没有用专门设计的致动器情况下,总是可能操作开关。

另外,粉尘或污物潜入狭槽的可能性使得开关不可靠。

尤其,触点开启和致动器解锁之间的时间迟滞仅因通常具有相对高的失效度的机 械性装置所致。

另外,这些类型的开关未设有在所要求的全部那些条件下、尤其高安全度下使用 的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供高效率和相对便宜的延时式手动操作安全开关,克服上 述缺点。

一个具体目的是提供一种延时式手动操作安全开关,所述手动操作安全开关特别 安全并防止相对通道的未授权开启和/或关闭,从而总是确保设备的启动在防护器关 闭的安全条件下发生。

一个具体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内部容纳电子型或电动机械型切换装置并且其中保 护电子元件避免与延时解锁装置的可移动机械部件接触的延时式手动操作安全开关。

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延时式手动操作安全开关,其具有高可靠性并确保受控设 备的供电电路开启在防护器的活动部分解锁之前发生。

这些目的,以及下文将变得更清晰的其他目的,由一种延时式手动操作安全开关 实现,其中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延时式手动操作安全开关包含转换装置,所述转换 装置适应于锚定至防护器的固定部分并且设有切换装置和操作装置,所述切换装置适 应于可操作地至少连接至待控制系统的供电电路以开启/关闭该系统,所述操作装置 适应于锚定至防护器的活动部分以在固定部分上的活动部分关闭时与所述切换装置 相互作用。

转换装置包含锁定机构和手动操纵解锁装置,所述锁定机构与所述切换装置结合 并且适应于选择性地保持/释放所述操作装置,所述手动操纵解锁装置可操作地连接 至所述锁定机构以相对于所述切换装置切换电源电路按预定的时间延时操作所述操 作装置的解锁。

另外,转换装置具有传感器装置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切换装置以随输入信号的变 化调节其状态,所述操作装置包含发射器,所述发射器适应于发送接近信号,所述接 近信号设计成作为输入由所述传感器装接收在所述发射器以距所述传感器装置的预 定最小距离安置时控制所述切换装置。

转而,锁定机构还包含轴向内通道,所述轴向内通道适应于允许装置通过以将所 述传感器装置与所述切换装置连接,避免干扰所述解锁装置。

由于这种具体的特征组合,还将可能赋予手动操作的开关相对高的安全度,因为 将不可能在不安全条件和/或未授权条件下、尤其在防护器处于开放状态时操作切换 装置,在于特定操作装置必需足够地靠近开关装置。

另外,电连接装置的内通道的存在将允许将机械型解锁装置以安全方式应用于电 子致动开关,即应用于已经具备高安全度的开关,因为它将防止解锁装置的可移动机 械部分可能干扰连接装置。

同时,将避免借助壳体外部的接线,将传感器装置连接至切换装置,所述的接线 通常是潜在风险和失效的原因,例如在于可能与操作装置的活动部分接触。

有利地,操作装置可以具有适应于在防护器关闭时插入所述转换装置中所提供的 定心孔以接合所述锁定机构的定心销钉。

提供相互连接的销钉和定心孔将总是可以确保所述部分之间充分对齐,不必精确 对齐,从而使得开关特别可靠并且允许矫正装置之间因不精确装配所致的任何纵向和 /或横错位。

适当地,所述转换装置包含具有纵向杆的锁定机构,所述纵向杆与所述解锁装置 机械连接以按预定的最大行程在所述操作装置的第一限制锁定位置及其第二限制解 锁位置之间纵向平移。

另外,切换装置将优选地属于电动机械型或电子型并包含位置探测器,所述位置 探测器与电子式控制逻辑微处理器部件连接并如此安置,从而探测所述纵向杆响应短 于所述最大行程的其部分纵向行程向所述第二限制位置平移,以向所述控制逻辑部件 发送用于开启供电电路的控制信号。

这种额外特征将允许取消已知手动操作开关常见的机械部件,使得这种类型的开 关更可靠。

另外,逻辑微处理器部件的存在将允许在这种类型的开关中集成通常在自动操纵 开关中执行的不同控制功能。

适当地,操作装置可以包含适应于发送与识别代码相关的所述接近信号的应答器, 而传感器装置可以包含接收器,所述接收器适应于安置在所述应答器处,以在所述应 答器在距所述头部的预定最小距离布置时接收所述接近信号并且向所述逻辑控制部 件发送所述识别代码。

以这种方式,头部将没有正常所设置以允许操作件接近切换装置控制机构的常见 狭缝,目的是使与应用至活动部分的操作件不同的操作件不可能开启切换装置。

操作件将以唯一识别代码为特征,所述唯一识别代码应当由逻辑部件单意识别。

不存在容纳已知键式致动器等所要求的狭槽也将改善开关的清洁,使它更高效并 甚至可用于存在高粉尘的环境。

有利地,转换装置可以包含头部,所述头部设有所述定心孔和所述传感器装置并 可移动地紧固至壳体以至少部分地围绕相对于所述头部基本上在中央的转动轴转动 并且变动所述定心孔和/或所述传感器装置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取向。

以这种方式,可以按简单且快速的方式调整开关构形,以适应针对其设计开关的 屏障或防护器的特定构形并且尤其以使得单一电路断路适应于按通用方式应用于采 用右向关闭或左向关闭的铰式屏障和滑动屏障。

有利地,壳体可以包含所述头部的第一紧固装置,所述第一紧固装置适应于防止 或限制头部相对于所述壳体纵向平移,同时仍然任其由围绕所述中心轴自由转动。

在电动机械型或电子型切换装置存在下,这种构形将特别有利,其中传感器装置 借助电缆与逻辑部件连接,因为开关可能总是以总成状态下供应,但是留给最终使用 者选择头部最好取向的可能性,因为只要不采取措施通过合适的紧固装置锁定头部, 它将自由转动,不存在可以从壳体完全取出头部的情况。

适当地,壳体可以设有圆筒形开口以插入所述头部的管状轴向凸出部,所述圆筒 形开口和所述管状轴向凸出部设有各自的止动件,所述止动件适应于在所述头部转动 时彼此相互作用以限制所述转动小于360°的值。

这种构形将避免头部可能围绕中心轴携带一个或多个完整转角,所述转角可以引 起将传感器装置与切换装置连接的电缆缠绕,存在损坏电缆的风险。

本发明的有利形式根据从属权利要求获得。

附图说明

借助附图,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根据通过非限制性示例方式所说明的一些 优选但非排他的延时式手动操作安全开关的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变得更为明显,其中:

图1是在第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开关的立视分解图;

图2是在第二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开关的立视分解图;

图3是在第三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开关的立视图;

图4是图1开关的转换装置的前视图;

图5是根据A-A剖面的图4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两种不同工况下的图1开关的转换装置的细节放大剖面图;

图7是与根据B-B和C-C剖面的两个不同断面相关的图2开关的转换装置的前 视图;

图8是图2开关的转换装置的前视图,所述开关具有按第一角定向安装的头部 并且与根据D-D剖面的断面相关;

图9是图2开关的转换装置的前视图,所述开关具有按第二角定向安装的相对 于图8转动180°的头部并且与根据E-E剖面的断面相关。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显示了本发明的延时式手动操作安全开关的两个优选但非排他性实施 方案,所述开关设计成按优选但非排他的方式用于适应于防止不安全接近运行期间的 作业机械或工业设备的屏障型或活动面板型防护器。

按已知的方式,所述开关将设计成响应防护器的通道而应用于防护器,以根据下 文描述程序,允许仅在通道关闭的情况下才启动系统并且在这类通道的门或关闭面板 开放的情况下以基本上立即的方式停止机械或设备运行。

图1显示总体上以1指示的延时式手动操作开关的第一实施方案,所述开关包 含适应于靠近待监测的通道,锚定至防护器固定部分的转换装置2,和适应于锚定至 防护器活动部分的操作装置3,所述操作装置设计成在活动部分发生关闭运动时阻塞 通道以使所述操作装置接近于转换装置2。

转换装置2基本上由可以彼此集成或以可拆卸方式相互装配的三个模块组成。

尤其,转换装置2包含沿纵轴X延伸并且内部容纳切换装置5的下部壳体4,所 述切换装置5适应于可操作地连接至设备的电源电路并且可能连接至该设备的一个 或多个其他指令和/或工作电路以控制所述电路。

壳体4是还设有中间模块6,所述中间模块6可以任选地设有一个或多个在特定 不安全状况下操纵切换装置5的手动操纵应急按钮7,如在例如图2的构形中提供, 所述中间模块6基本上仅因这个部件而不同于先前的中间模块。

应急按钮7将在应急蘑菇形按钮(如本图中那样)、解锁键装置或适于绕过任何可 能的电子控制直接操纵切换装置5的其他手动解锁装置之间选择。

尤其,应急按钮7可以设置成伸入防护器的内部,从而它可以从防护器的内部开 动并且因此在危险情况下(例如在安全屏障关闭,接着设备启动后操作员逗留在安全 屏障内部的情况下)引起系统停机。

在中间模块上6方还存在设计成在防护器的关闭阶段与操作装置3相互作用的 上方头部8。

在这些第一构形中,壳体4将基本上沿纵轴X延伸并且相对于穿过纵轴X的纵 平面是基本上对称的,并且头部8将相对于壳体4基本上在中央。

图3显示开关装置2的第三构形,所述第三构形因以下事实基本上与图1的构 形不同:壳体4不具有主要纵向延长并且头部8在壳体4上非对称布置。

无论壳体4的具体构形是什么,与切换装置5结合并且适应于电源电路由切换 装置5开启/关闭后选择性地保持/释放操作装置3的锁定机构9将容纳于壳体4内部。

中间模块6转而容纳解锁装置10,所述解锁装置10从外部可手动操纵并且可操 作地与锁定机构9连接以根据下文公开的操纵程序,相对于切换装置5切换电源电 路按预定的时间延迟执行操作装置3的解锁。

头部8将具有定心孔11,所述定心孔11设计成接纳从操作装置3横向伸出的定 心销钉12,所述定心销钉12在防护器关闭时待插入定心孔11,从而接合锁定机构9 并且还引起操作装置3与头部8充分精确地对齐。

头部8还设有传感器装置13,所述传感器装置10可操作地与切换装置5连接以 随着来自操作装置3的输入信号变化而调节切换装置5的状态。

操作装置3转而设有适应于发送接近信号的发射器14,所述接近信号设计成作 为输入从传感器装置13接收并且随后在发射器14以预定最小距离安置时由传感器 装置13发送至切换装置5,从而确定设备的供电电路关闭。

优选地,发射器14将是应答器等,所述应答器适应于发送接近信号至传感器装 置13,传感器装置13转而设有一个或多个接收器15,,所述接收器15适应于在操作 装置3和头部8之间距离至少等于足以视为防护器关闭的预定最小值时接收信号。

孔11和定心销钉12将因此旨在精确对齐发射器14和接收器15,目的是矫正 这些部件之间由开关1的装配或使用引起的任何游隙或错位。

头部8可以适当地以转动方式安装在壳体4的中间模块6上,从而相对于壳体4 围绕相同的转动轴R转动定心孔11和/或传感器装置13,所述转动轴R优选相对于 头部8是纵向的并基本上在中央并且可以与壳体4的对称性纵轴X一致或可以不一 致。

转动头部8的能力将允许相对于壳体4改变角定向并针对操作装置3的相对位 置和针对防护器关闭的类型修改开关装置2的构形。

在附图中,将头部8显示为其中定心孔11和传感器装置13仅可以彼此整体转 动的一体化本体。

但是,根据这些图中未显示的一个替代性构形,头部8可以由两个不同部分组成, 所述不同部分分别设有定心孔11及设有传感器装置13以允许它们相对于壳体4以 相互独立的方式角定向。

类似地,中间模块6也可以如此设计,从而相对于壳体4和/或相对于头部8可 转动,以相对于定心孔11和传感器装置13按独立方式使应急按钮7和/或解锁装置 10定向。

操作装置3实质上包含基体16,所述基体16设计成按照直接方式或或通过适宜 的安装托架(未显示)锚定至防护器的活动部分,并且将在其内部容纳发射器14,所发 射器12将适当地布置在定心销钉12下方。

定心销钉12将从基体16横向地突出并且将具有基本上圆柱形的形状,所述定 心销钉12具有内末端,所述内末端如此插入基体16中,从而定心销钉12可以具有 可用于撤销与定心孔11的可能错配的轻微摆动。

销钉12将具有圆形或锥形外末端12′以促进其插入定心孔11中并作用于切换装 置5,如下文描述。

销钉12也将具有中间周边凹部17,,所述中间周边凹部17与锁定机构9相互作 用并且在所述中间周边凹部17中,图中未显示的在定心孔11中布置的可能固定件 可以配合。

定心孔11将优选地是相对于头部8横向穿透以便定心销钉12从两个末端横剖 面可进入的孔,无论接收器15的位置是什么。

另外,定心孔11将是基本上圆柱状的,具有一个或两个外展的末端截面以确定 定心销钉12的纳入范围并且甚至在相对明显的错位存在下促进相互连接。

锁定机构9将主要在纵向上贯通壳体4和中间模块6延伸并且包含纵向杆18, 所述纵向杆18与解锁装置10机械连接以按预定的最大行程在所述操作装置3的第 一限制锁定位置及其第二限制解锁位置之间纵向平移。

图5显示第一限制锁定位置中的纵向杆18,其中它具有上端18′,所述上端18′ 伸入定心孔11以接合定心销钉12的凹部17并将操作装置3锁定到头部8上,防止 未授权开启防护器。

解锁装置10将处于第一摘录的运行条件下,其中它们不与锁定机构9相互作用。

锁定机构9也将包括滑块19,所述滑块19可操作地与杆18的下端18″连接, 以在滑块19由锁装置10促进从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限制位置之后由下端18″向下牵 拉。

如图6更清晰地显示,解锁装置10将容纳于中间模块6中并且将包含螺母/螺钉 型机构20,所述机构20具有由手动操纵移动的轮子限定的外驱动件21以围绕横向 转动轴Z转动。

运动机构20也将包含与轮子21接合的具有螺纹部分的致动器22,并在转动轮 子21后在向内伸出的第一位置至向外伸出的第二位置之间横向往下牵拉,在所述位 置中随致动器22的特定横向尺度变化,致动器22可以彻底含于中间模块6中或向 外伸出或可以并不这样,这并不限制本发明。

以这种方式,致动器22的运动对应于杆18上的动作以使杆18在第一限制位置 和第二限制位置之间移动。

尤其,杆18将包含推动件23,所述推动件23与杆18的下端18″结合并布置成 在杆18向下滑动后推动滑块19。

推动件23将具有适应于与致动器22的斜面末端件25相互作用的第一倾斜接触 面24,所述斜面末端件25具有面向第一倾斜接触面24的第二倾斜接触面26。

因此,两个接触面24,26可能在致动器22滑动之后能够相互滑动以引起杆18 的纵向平移。

可操作地,致动器22从向内伸出的第一位置滑到向外伸出的第二位置将引起推 动件23向下滑动,并因此引起杆18向下滑动,这将空出孔11,引起操作装置3的 解锁。

在解锁装置10将以反方向操纵,从而将致动器22从第二位置携带到第一位置 时,斜面末端件25将松开推动件23,允许它因位于壳体4中纵向发挥作用的弹性件 50而向上返回。

但是,似乎显而易见,解锁装置10和相关运动机构20的构形可以与所示构形 不同,甚至显著不同,而不由于这个原因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参考切换装置5,如从图2最清晰地可见,它们将优选地属于电动机械型或电子 型并且包含逻辑控制微处理器部件27,例如机芯板,所述逻辑控制微处理器部件27 转而将与端子板28接合以连接至设备的电源电路和任选地连接至待切换设备的一个 或多个额外控制电路和/或工作电路。

端子板28可以包含两对或更多对端子以连接相应的连接电缆至机械或设备的控 制电路和/或工作电路,从而随锁定机构9的开启变化,将所述电路在开启和关闭状 态之间切换。

以举例方式,切换装置5可以与机械或设备的电源电路连接,旨在防护器开放时 指令其停机,或它们还可以根据已知的方法与应急电路或信令电路连接。

尤其,切换装置5可以按照与下述安全开关中所提供相似的方式设计,所述安全 开关在相同申请人名义下的更详细参考的申请WO2013098788中公开。

然而,可以理解,切换装置5的特征也可以是不同的并且不表示限制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甚至传感器装置13,尤其接收器15和发射器14,可以按照与上述申请 WO2013098788的开关中存在的类似元件相同的方式或技术上等同的方式设计,从 而确定Tag/RFID型耦合。

尤其,如上文已经提到,发射器14可以是适应于发送与识别代码相关的存在信 号的应答器。

接收器15可以例如是天线,所述天线适应于与应答器14对齐以在应答器14以 距头部8的预定最小距离存在时接收接近信号连同识别代码,从而发送识别代码至逻 辑控制部件27。

根据优选但非排他的构形,可以将控制逻辑部件27编程以针对关闭阶段确定操 作装置3相对于头部8必须达到的最小距离以同意启动设备并确定在开放阶段相同 部件的更大数值的最大距离以决定系统停机,以使得关闭阶段更安全,但与此同时考 虑任何游隙以及避免控制部件27甚至在门关闭的情况下错误接收门开放信号。

逻辑控制部件27将已经在存储器中存储相同识别代码,以允许设备的电源电路 仅在传输的代码和所储存的代码之间对应的情况下才从开启状态切换成关闭状态,因 此使得安全启动系统成为可能。

适当地,接收器15将完全含于头部8中,并且可以设有一个读取点或两个对立 的读取点,所述读取点低于定心孔11的相应开放末端断面安置,从而对应于设有相 应的孔11末端剖面的任一个头部8侧面而言无关紧要的具有就操作装置3并因此进 一步简化头部8定向的操作。

接收器15将通过未显示的电连接装置或电子连接装置(如一条或多条电缆)与逻 辑控制部件27连接,所述连接装置沿基本上纵向的通道29分布,所述通道29沿头 部8和壳体4延伸,优选地至少部分地穿过杆18,从而能使头部8在不损坏电缆完 整性的情况下转动并避免与解锁装置10接触。

切换装置5也将包含电子式位置探测器30,所述电子式位置探测器30与逻辑控 制部件27连接,例如安装在机芯板27的相同支撑体31上并容纳于壳体4中的如此 位置内,从而在杆18的部分纵向行程的值小于最大行程时探测纵向杆18向第二限 制位置平移并且从而它不引起操作装置3的解锁。

此外,电子式探测器30将设计成向逻辑控制部件27发送用于开启电源电路的 控制信号。

因此,需要手工移动轮子21或类似的替代性解锁运动机构将确保从其中光标19 与探测器30相互作用以开启电源电路的时刻和其中解锁装置10完成其为了向下推 动杆18和从转换装置2解锁操作装置3所要求的行程的时刻起,将需要哪怕最短时 间的注意力集中。

因此,将决定开启供电电路连同随后设备停机和操作装置解锁之间的必需延迟。

电子式位置探测器30可以选自光探测器、磁探测器等探测器。

在显示的构形中,探测器30由图2中及图5中总是可见的一对光电二极管32 构成,所述光电二极管32在电路板20的支撑体31上布置成彼此横向偏置的位置, 以限定设计成在数值不足以引起杆18解锁的部分行程之后由滑块19穿过的空间。

根据第一种运行模式,在部分向下平移后滑块19将空出两个光电二极管32之 间的空间,从而允许它们通讯并发送控制信号至逻辑部件27,所述逻辑部件27将因 此开启电路。

根据另一种运行模式,切换装置5将反向动作,在滑块19位于两个光电二极管 32之间时发送控制信号,打断二者之间的通讯。

类似地,滑块19的反方向通过,对应于从解锁位置提起杆18至操作装置3的 锁定位置,可以产生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引起启动设备的电源电路在操作装置3 的锁定状态下关闭。

根据又一个特别有利的方面,壳体4将包含中间模块6的第一轴向紧固装置33, 所述第一轴向紧固装置33适应于防止或限制相对于壳体4的纵向平移,但同时任由 其围绕中心轴R自由转动。

尤其,壳体4将设有圆筒形上开口34以插入中间模块6的第一轴向管状凸出部 35。

第一凸出部35将包含第一轴向紧固装置33将在其中配合的外部圆周槽36′,其 中,所述第一轴向紧固装置33例如包含成对的鳍片37,所述鳍片37适应于横向插 入完全相对的相应狭缝38,其中在壳体4的侧壁39中产生所述狭缝38以由圆周槽 36′的对侧面接合。

以这种方式,一旦将在圆周槽36中经相应的狭缝38插入鳍片37,将避免可能 从壳体4取出中间模块6。

然而同时,只要提供最终固定作用,则圆周槽36′将相对于鳍片37总是可滑动 的,以允许中间模块6至少部分转动,这是获得所需定向必需的。

转而,中间模块6将基本上是管状的,以容纳头部8的第二轴向管状凸出部40, 所述第二轴向管状凸出部40类似于第一轴向管状凸出部35并且适应于插在中间模 块6中以相互作用于中间模块6的基本上类似于第一紧固装置33的第二紧固装置41, 以轴向锁定头部8,仍任由头部8围绕中心轴R转动。

以类似于第一管状凸出部35的方式,第二凸出部40还包括相应的外部圆周槽 42,所述外部圆周槽42适应于由第二紧固装置41的鳍片接合。

第一和第二凸起部分35、40可以存在其他圆周槽,其中属于第一凸出部35的 槽36″在图6中清晰可见,以容纳相应的垫圈(未显示)。

一旦头部8、中间模块6和壳体4的相互取向将选定,则将通过在头部8、中间 模块6和壳体4的合适基座中待插入的纵向螺杆43实现头部8稳定固定在壳体4上。

如图7中所示,壳体4和中间模块6的第一管状凸出部35也将分别设有第一止 动件44和第二止动件45,所述止动件适应于在其相对转动时彼此相互作用以限制所 述相对转动小于360°的值。

尤其,第一止动件44将从圆筒形开口34的侧壁径向向内伸出以撞击从第一管 状凸出部35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二止动件45,原因在于中间模块6的转动。

转而,中间模块6包含来自头部8侧面的第三止动件46,所述第三止动件46 适应于与从第二管状凸出部40横向延伸的第四止动件47相互作用,以限制相对转 动少于360°的值。

图8和图9显示其中头部8和中间模块6处于两种构形并且其中头部8和模块6 转动180°的开关装置2,所述两种构形因相对于壳体4的角定向彼此间不同。

从上文显而易见,本发明的开关达到其预期目的并且尤其显而易见的是提供了延 时式手动操作安全开关,所述手动操作安全开关特别安全并防止相对通道的未授权开 启和/或关闭,从而总是保证设备的启动在防护器关闭的安全条件下发生。

本发明的开关易于进行多种修改和变动,所述修改和变动均落在随附权利要求书 中表述的发明构思中。全部细节均可以替换为技术上等同的其他要素,并且材料可以 根据要求而不同,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即使已经参考附图公开了开关,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所用的指示符仍用来改善对 本发明的理解并且不构成对要求保护的范围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