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将电池隔膜与正负极片进行分离的装置

一种将电池隔膜与正负极片进行分离的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电池隔膜与正负极片进行分离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一侧设有电机,固定板的另一侧的左右两边分别间隔设置有一对L型摆臂和一对J型摆臂,一对L型摆臂之间通过L轴相连,一对J型摆臂之间通过J轴相连,两个L型摆臂下部之间设有L毛刷,两个J型摆臂下部之间设有J毛刷,固定板上由上至下分别设有三个导向轴和卷绕轴,第一导向轴位于L型摆臂和J型摆臂围成的空间内,第二导向轴位于L型摆臂下部端部,第二导向轴位于L型摆臂下部端部下方,卷绕轴与电机相连。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能够快速将电池隔膜与正负极片进行分离,为后面的回收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47060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510136935.7

  • 发明设计人 石先兴;吕豪杰;王慧敏;严红;

    申请日2015-03-27

  • 分类号H01M10/54;

  • 代理机构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尉伟敏

  • 地址 311215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二路11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24:5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19

    授权

    授权

  • 2017-03-08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H01M10/5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327

    著录事项变更

  • 2016-05-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M10/54 申请日:201503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4-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电池隔膜与正负极片进行分离的装置。

背景技术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采用液体电解液作为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传输的介质,外包装采用多层塑料复合薄膜。由于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没有采用金属外壳,具有安全性好、能量密度高的优点,而且制作过程简单因此成本低。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不仅应用于电动汽车等高功率需求领域,也被应用在电力等高能量需求领域。随着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即如何解决软包装电池的报废和回收处理。锂离子动力电池含有大量的有价金属,科学的回收利用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而目前相关的回收技术比较缺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电池的报废和回收处理缺少相关技术支持的问题,具体针对如何将从软包装电池里取出的隔膜和正负极,安全有效地分类回收的问题,提供一种将电池隔膜与正负极片进行分离的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将电池隔膜与正负极片进行分离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一侧设有电机,固定板的另一侧的左右两边分别间隔设置有一对L型摆臂和一对J型摆臂,一对L型摆臂之间通过L轴相连,一对J型摆臂之间通过J轴相连,两个L型摆臂下部之间设有L毛刷,两个J型摆臂下部之间设有J毛刷,固定板上由上至下分别设有第一导向轴、第二导向轴、第三导向轴和卷绕轴,第一导向轴位于L型摆臂和J型摆臂围成的空间内,第二导向轴位于L型摆臂下部端部,第二导向轴位于L型摆臂下部端部下方,卷绕轴与电机相连。

作为优选方案,L型摆臂和J型摆臂的下部端头相接。

作为优选方案,第二导向轴和J毛刷位置相配,第三导向轴和L毛刷位置相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卷绕轴的表面设有沟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能够快速将电池隔膜与正负极片进行分离,为后面的回收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L型摆臂;3L毛刷;4L轴,5J型摆臂,6第一导向轴,7第二导向轴,8J轴,9J毛刷,10第三导向轴,11卷绕轴,12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如果无特殊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原料均为本领域常用的原料,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方法,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实施例:

一种将电池隔膜与正负极片进行分离的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装置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一侧设有电机12,固定板1的另一侧的左右两边分别间隔设置有一对L型摆臂2和一对J型摆臂5,一对L型摆臂2之间通过L轴4相连,一对J型摆臂5之间通过J轴8相连,L型摆臂2和J型摆臂5的下部端头相接。两个L型摆臂2下部之间设有L毛刷3,两个J型摆臂5下部之间设有J毛刷9,固定板1上由上至下分别设有第一导向轴6、第二导向轴7、第三导向轴10和卷绕轴11,第一导向轴6位于L型摆臂2和J型摆臂5围成的空间内,第二导向轴7位于L型摆臂2下部端部,第二导向轴7和J毛刷9位置相配,第三导向轴10位于L型摆臂2下部端部下方,第三导向轴10和L毛刷3位置相配,卷绕轴11与电机12相连,卷绕轴11的表面设有沟槽。

使用时,先将L型摆臂2和J型摆臂5向两边分开,将粘着极片的隔膜放在装置上面然后再将隔膜固定在卷绕轴11上,然后合上L型摆臂2和J型摆臂5,第一导向轴6、第二导向轴7和第三导向轴10均不在同一垂直线上,因此第一导向轴6和第二导向轴7把隔膜形成一定的角度,第二导向轴7和第三导向轴10也同样将隔膜形成一定的角度。第二导向轴7和第三导向轴10上都设置有一个毛刷,当隔膜穿过第一导向轴6和第二导向轴7,隔膜会形成一个钝角,毛刷压在隔膜上,右边的极片会很容易分离掉在右边的料筒里。当隔膜穿过第二导向轴7和第三导向轴10,隔膜会形成一个锐角,这时候左边的毛刷压在隔膜上将左边的极片剥离掉在左边的料筒里。卷绕轴11会在电机12的作用下将隔膜都卷成筒状,而之前粘在隔膜的极片也会掉在左右两个料筒里。分离完成后可以取出卷绕在卷绕轴11的隔膜,完成正负极分离。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