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磁场拉伸的金属-聚合物微针阵列的制作方法

磁场拉伸的金属-聚合物微针阵列的制作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方法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磁场拉伸的金属-聚合物微针阵列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制作步骤:1)、制备铁磁性流体;2)、微针阵列模具的弹簧针蘸取铁磁性流体;磁场中放置基体;3)、下压弹簧针,使铁磁性流体液滴抵接在基体上,往上提微针阵列模具,在基体上形成底宽上尖状的微针;4)、对微针进行固化;5)、在固化后的微针表面溅镀金属层,形成金属-聚合物微针阵列。弹簧针蘸取铁磁性流体,利用磁场的磁力作用,铁磁性流体液滴在基体上形成底宽上尖的微针,将微针固化后,表面溅镀金属层,形成金属-聚合物微针阵列;该制作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制作周期短、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利于微针的推广,实现批量生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16955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山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526870.7

  • 申请日2015-08-25

  • 分类号A61M37/00;

  • 代理机构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汤东凤

  • 地址 510611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13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3:04: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8-0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M37/00 授权公告日:20190104 终止日期:20190825 申请日:2015082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9-01-04

    授权

    授权

  • 2016-01-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M37/00 申请日:201508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2-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方法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磁场拉伸的金属-聚合物微针阵列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给药方式主要有口服给药、注射给药、舌下给药、直肠给药和喷雾吸入等,这些给药方式分别存在较多的缺陷,如下:

口服给药虽然安全简单、方便易行且费用较低,但药物容易受其他药物和食物的影响,而使得药物的效率低下,无法达到药物作用的最大化,且部分药物对消化道会造成一定的损害;注射给药虽然避免了口服药物的疗效缺点,但会给患者带来较多的痛苦,治疗效果也会变差;舌下给药、直肠给药和喷雾吸入等给药方式则只能用于个别几种药物,无法满足当今给药的需求。此外,上述的传统给药方式还存在无法将药物完全稀释的问题。

目前,新兴的给药方式主要有透皮给药和微针给药。透皮给药是通过涂敷剂形式将药物贴于皮肤表面,利用皮肤的渗透来进行药物传输,但由于皮肤的阻碍,药物的传输效率低、速度慢;而微针给药作为一种相对高效的微创手段,兼具了效率高、损伤低、可缓释、速度快等四大优势,虽然微针给药技术有着诸多优点,但是,由于微针尺寸精细微小,适用于给药的微针的制作却是医疗领域的难题,难以用传统工艺进行加工。

微针的制作主要使用硅材料,但由于硅材料的易断性和生物相容性的不明,使得硅材料支撑的微针在当前难以推广。相反,聚合物微针在以上方面表现良好但难以加工,相对地,金属-聚合物微针在机械性能上表现良好,一些合金的生物相容性良好,加工处理技术成熟,适用于微针的生产。

现有技术中,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LIGA技术为金属-聚合物微针阵列的制作提供了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同步X射线较为昂贵以及制作周期长,LIGA技术制作金属-聚合物微针阵列的成本很高,且制作过程复杂,不易控制,制作周期长,不适用于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磁场拉伸的金属-聚合物微针阵列的制作方法,旨在解决解决现有技术中,金属-聚合物微针阵列的制作存在成本高、制作周期长以及制作过程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磁场拉伸的金属-聚合物微针阵列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1)、制备可以固化形成微针的铁磁性流体;

2)、利用微针阵列模具的弹簧针蘸取所述铁磁性流体,使所述弹簧针的下端形成有铁磁性流体液滴;将所述微针阵列模具置于磁场中,且磁场中放置有对铁磁性流体具有亲和性的基体;

3)、将所述弹簧针置于所述基体上方,下压所述弹簧针,使所述弹簧针下端的铁磁性流体液滴抵接在所述基体上,再往上提所述微针阵列模具,所述铁磁性流体液滴在所述基体上形成底宽上尖状的微针;

4)、对形成在所述基体上的微针进行固化;

5)、在所述固化后的微针表面溅镀金属层,形成金属-聚合物微针阵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磁场拉伸的金属-聚合物微针阵列的制作方法,通过在微针阵列模具的弹簧针上蘸取铁磁性流体,在弹簧针的下端形成铁磁性流体液滴,将铁磁性流体液滴抵接在基体上,利用磁场的磁力作用,铁磁性流体液滴在基体上形成底宽上尖的微针,将微针固化后,表面溅镀金属层,形成金属-聚合物微针阵列;该制作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制作周期短、效率高、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利于微针的推广,便于实现批量生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场拉伸的金属-聚合物微针阵列的制作步骤一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场拉伸的金属-聚合物微针阵列的制作步骤二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场拉伸的金属-聚合物微针阵列的制作步骤三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场拉伸的金属-聚合物微针阵列的剖切示意图;

图5是笨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磁场拉伸的金属-聚合物微针阵列的微针模具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5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磁场拉伸的金属-聚合物微针阵列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用于构成微针14的铁磁性流体,该铁磁性流体可以凝固固化;

2)、利用微针阵列模具12的弹簧针121蘸取铁磁性流体,使得弹簧针121下端形成有铁磁性流体液滴13,且将微针阵列模具12置于磁场中,在磁场中放置有基体11,该基体11对铁磁性流体具有亲和性或吸引性;

3)、将微针阵列模具12的弹簧针121置于基体11上方,下压弹簧针121,使得弹簧针121下端的铁磁性流体液滴13抵接在基体11,再往上提起模具12,在磁场的作用下,铁磁性流体液滴13在基体11上形成针状,也就是底宽上尖的形状,形成微针14;

4)、并对形成在基体11上的微针14进行固化,多个微针14形成位于基体11上的微针阵列;

5)、在基体11上的微针14的表面上溅镀一层金属层,使得微针阵列形成金属-聚合物微针阵列。

上述提供的金属-聚合物微针阵列的制作方法中,通过在微针阵列模具12的弹簧针121上蘸取铁磁性流体,在弹簧针121的下端形成铁磁性流体液滴13,将铁磁性流体液滴13抵接在基体11上,利用磁场的磁力作用,铁磁性流体液滴13在基体11上形成底宽上尖的微针14,将微针14固化后,表面溅镀金属层,形成金属-聚合物微针阵列;该制作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制作周期短、效率高、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利于微针14的推广,便于实现批量生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4)及5)之间,当基体11上的微针14固化以后,在基体11上涂抹PDMS溶液,以使基体11获得良好的基底力学性能和表面性能,也便于溅镀金属层,并且,在微针14的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方便在微针14上蘸取药物进行给药。

或者,作为其他实施例,基体11上形成有PDMS溶液形成的柔性基底,这样,微针阵列模具12的弹簧针121上的铁磁性流体液滴13直接抵接在柔性基底上,当微针14固化后,微针阵列则可以直接与柔性基底分别,从而无需再涂上PDMS溶液,则可以之间的真空中溅镀金属层,形成金属-聚合物微针阵列。

具体地,基体11一般采用滤纸,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从而便于弹簧针121的基体11的表面上拉伸铁磁性流体液滴13,形成微针14,制造适用于不同领域的金属-聚合物微针阵列。

另外,当弹簧针121在拉伸铁磁性流体液滴13时,为了避免拉伸时,基体11难以固定,在基体11的下方设有底部玻璃片,且在基体11的上方的两侧分别设有压紧玻璃片,利用压紧玻璃片压着基体11,从而使得铁磁性流体液滴13在磁场中的拉伸顺利进行。

本实施例中,将形成的基体11上微针14进行固化时,采用加热的方法进行加热固化,在底部玻璃的下方设置加热膜,利用加热膜通过底部玻璃的导热,对形成的基体11上的微针14进行加热固化。并且,为了更好的控制加热膜的加热温度,在加热膜与发电机之间连接有控制器,利用控制器对加热膜的加热进行控制。具体地,加热膜可以采用PI发热膜。

作为其他实施例,可以采用线圈通电后散发的热量对基体11上的微针14进行加热。

一般情况下,对微针14进行加热固化的温度,利用控制器控制在80℃以下;或者,在采用其他固化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光线(如红外光)对微针14进行固化,待1-2小时后,微针14固化完成,得到微针阵列。

本实施例中,利用通电的线圈产生磁场,并且,为了缩短金属-聚合物微针阵列的制作周期,增大磁场强度,可以将多个线圈叠放在一起,形成强度更大的磁场。

具体地,利用呈门框状且高度可变的金属架,在金属架的下方放置线圈,该线圈通电后,则形成磁场,上述的基体11以及蘸取有铁磁性流体液滴13的模具12则置于线圈产生的磁场中。

具体地,基体11布置在磁场中,为了保证磁场强度的最大化,将基体11放置在线圈的中心位置,并且,为了保证拉伸的微针14的结构较为均匀,微针阵列模具12的每个弹簧针121上蘸取的铁磁性流体液滴13的量大致相等。

本实施例中,微针阵列模具12的结构如下:用多个磁铁依序对叠放置,形成多层平台,在各个磁铁上放置有带针孔的铜片,将弹簧针121的上端插设在铜片的针孔中,且使得多个弹簧针121下端的针头处于同一平面布置。

具体地,一般情况下,采用2~3层磁铁搭建平台,在各个磁铁形成的平台上放置铜片。

在上述步骤4)中,当弹簧针121蘸取铁磁性流体液滴13后,铁磁性流体液滴13在基体11上拉伸形成微针14后,需要将蘸取铁磁性流体液滴13的弹簧针121的针头泡在酒精中,当弹簧针121针头上的残留铁磁性流体溶于酒精中,擦拭干净并风干以后,弹簧针121才能继续使用。

本实施例中,可拉伸的铁磁性流体包括有微米级或纳米级颗粒及高分子材料,依据性能需求,按照合适的比例,将微米级或纳米级颗粒与高分子材料混合,优选两者的混合比例为1:1;并且,作为优选实施例,高分子材料为环氧树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