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18-01-05
授权
授权
2016-01-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27/60 申请日:201509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2015-12-09
公开
公开
技术领域
本实验方法涉及挠曲电动态效应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 于检测电荷的挠曲电动态效应直接检测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力电耦合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人工和天然材料中。压电材料是一 种重要的智能材料,这种材料受到机械应力作用的时候会产生电极 化,反之在电场中会产生机械变形。压电效应产生于晶体中原子间的 相对位移,而且只有非对称晶体才能产生压电效应。挠曲电效应是指 由非均匀应变场或应变梯度产生电极化现象,与压电效应不同的是, 及时对于中心对称晶体,挠曲电效应同样可以是材料产生电极化。在 固体原子晶体中,应变梯度使得原子具有非均匀的相对位移,从而破 坏晶体的反演对称,在晶体中产生极化。由于压电效应是由均匀应变 产生的,挠曲电效应是由非均匀的应变产生的,这种机理上的差别导 致了在宏观尺度下压电效应较为明显,而在微观尺度下,挠曲电效应 不能被忽略。由于对晶体结构对称性相对宽松的要求,挠曲电效应普 遍存在于所有的电介质中,包括非压电材料和各向同性材料。
当高频超声波通过介质时,超声波波长和晶格长度接近时,振动 会产生依赖于时间的应变梯度,而应变梯度会产生离子的极化位移。 对于超声波来说,原子的加速度正比于应变梯度,不同质量的离子的 加速度产生额外的极化位移,从而产生挠曲电动态效应,产生极化电 荷。挠曲电动态效应通常定义为:
其中μd=-χcM/ρ是动态挠曲电系数。M是由晶格动力学计算出 的系数。ε是材料的弹性应变,x是梯度的方向,P是由挠曲电效应 导致的应变梯度产生的极化,ρ是密度,c是弹性常数。在国际单位 制下,挠曲电系数的单位是C/m。
挠曲电式材料选择范围更广,环境和人类友好型材料可用来制备 挠曲电式传感器、驱动器等功能器件。这样研究挠曲电动态理论和检 测方法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工程意义。迄今为止,挠曲电动态效应 的检测装置及方法仍为空白,现在设计一种高频超声波激励检测挠曲 电动态效应的检测装置及方法,通过直接检测输出电荷,来检测材料 挠曲电动态效应,实验方法简单可行。
发明内容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检测电荷的挠曲电动态效应直 接检测量装置及方法,通过激励高频超声波在试件中产生应变梯度, 从而测量发生挠曲电效应产生的电荷,来检测所测材料的挠曲电动态 效应。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检测电荷的挠曲电动态效应直接检测装置,包括分别设 置在试件2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上双面金属电极片1和下双面金属电极 片3,所述上双面金属电极片1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金属电极和 下金属电极,上双面金属电极片1的下金属电极与试件2的上表面相 接触;所述下双面金属电极片3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金属电极和 下金属电极,下双面金属电极片3的上金属电极与试件2的下表面相 接触;所述上双面金属电极片1的上金属电极与下双面金属电极片3 的下金属电极通过地线6)相连接;所述下双面金属电极片3的上金 属电极连接测量电荷信号的引线10,所述测量电荷信号的引线10依 次连接电荷放大器11和显示存储装置12;所述试件2的侧面通过耦 合剂5与高频超声探头4连接,高频超声探头4通过引线7依次与功 率放大器8和高频脉冲发生器9连接。
所述上双面金属电极片1和下双面金属电极片3为PCB板。
所述地线6与上双面金属电极片1的上金属电极和下双面金属电 极片3)的下金属电极通过引线键合的方式连接。
所述测量电荷信号的引线10和下双面金属电极片3的上金属电 极通过引线键合的方式连接。
所述显示存储装置12为示波器。
上述所述的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高频脉冲发生器9产生电信 号,通过引线7传输给功率放大器8放大功率后,激励高频超声探头 4产生高频超声波,高频超声波通过试件2时,发生位移并产生应变 梯度,再由挠曲电效应在试件2上下表面产生极化电荷,试件2下表 面电荷通过下双面金属电极片3的上金属电极经由测量电荷信号的 引线10传到电荷放大器11中,转化为电压值后在显示存储装置12 中显示存储;
当高频超声波通过试件2时,超声波波长和晶格长度接近时,振 动会产生依赖于时间的应变梯度,而应变梯度会产生离子的极化位 移;对于高频超声波来说,原子的加速度正比于应变梯度,不同质量 的离子的加速度产生额外的极化位移,从而产生挠曲电动态效应,产 生极化电荷,其表达式为:
U=kQ
其中μd=-χcM/ρ是动态挠曲电系数,M是由晶格动力学计算出 的系数,ρ是密度,c是弹性常数;μ是静态挠曲电系数,ε是材料 的弹性应变,x是梯度的方向,P是由挠曲电效应导致的应变梯度产 生的极化,Q是下双面金属电极片3的上金属电极输出电荷,k为电 荷放大系数,U为电压值的输出量,H为材料试件下表面边长。通过 公式能够看出,只要检测输出电荷值,就能够检测挠曲电动态效应。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迄今为止,挠曲电动态效应的检测装置及方法仍为空白。本 发明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实验方法及思路。
2)本发明采用直接测量电荷,电荷放大器可以检测到微小电荷 变化并放大,不需要使用高精度锁相电流放大器来测量电流,实验简 单可靠。
3)所需仪器仅为高频超声波激励设备、电荷放大器和示波器, 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一种基于检测电荷的挠曲电动态效应直接检测 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试件2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上双面金属电极片1 和下双面金属电极片3,所述上双面金属电极片1的上下表面分别设 置有上金属电极和下金属电极,上双面金属电极片1的下金属电极与 试件2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下双面金属电极片3的上下表面分别设 置有上金属电极和下金属电极,下双面金属电极片3的上金属电极与 试件2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上双面金属电极片1的上金属电极与下 双面金属电极片3的下金属电极通过地线6相连接;所述下双面金属 电极片3的上金属电极连接测量电荷信号的引线10,所述测量电荷 信号的引线10依次连接电荷放大器11和显示存储装置12;所述试 件2的侧面通过耦合剂5与高频超声探头4连接,高频超声探头4通 过引线7依次与功率放大器8和高频脉冲发生器9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双面金属电极片1和下双面 金属电极片3为PCB板。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地线6与上双面金属电极片1 的上金属电极和下双面金属电极片3)的下金属电极通过引线键合的 方式连接。所述测量电荷信号的引线10和下双面金属电极片3的上 金属电极通过引线键合的方式连接。这样,由试件挠曲电效应产生的 电荷就可以通过引线输出到外部测量仪器中。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显示存储装置12为示波器。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高频脉冲发生器9产 生电信号,通过引线7传输给功率放大器8放大功率后,激励高频超 声探头4产生高频超声波,高频超声波通过试件2时,因为这种波长 尺度通过试件时才能引起原子的振荡,从而发生位移并产生应变梯 度,再由挠曲电效应在试件2上下表面产生极化电荷,试件2下表面 电荷通过下双面金属电极片3的上金属电极经由测量电荷信号的引 线10传到电荷放大器11中,转化为电压值后在显示存储装置12) 中显示存储;
当高频超声波通过试件2时,超声波波长和晶格长度接近时,振 动会产生依赖于时间的应变梯度,而应变梯度会产生离子的极化位 移;对于高频超声波来说,原子的加速度正比于应变梯度,不同质量 的离子的加速度产生额外的极化位移,从而产生挠曲电动态效应,产 生极化电荷,其表达式为:
U=kQ
其中μd=-χcM/ρ是动态挠曲电系数,M是由晶格动力学计算出 的系数,ρ是密度,c是弹性常数;μ是静态挠曲电系数,ε是材料 的弹性应变,x是梯度的方向,P是由挠曲电效应导致的应变梯度产 生的极化,Q是下双面金属电极片3的上金属电极输出电荷,k为电 荷放大系数,U为电压值的输出量,H为材料试件下表面边长。通过 公式能够看出,只要检测输出电荷值,就能够检测挠曲电动态效应。
机译: 一种制造检测装置的方法,该检测装置包括传送步骤和具有带有吸气材料的薄层的直接键合
机译: 一种带有无线电的壁挂式海报无线电检测装置,其基于压电薄膜传感器进行评估
机译: 一种基于新的基于盐酸的化合物,使用相同的试剂选择锌离子或乙酸根离子的方法,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