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桐花鱼的分子鉴定方法

一种桐花鱼的分子鉴定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桐花鱼的分子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鱼体DNA的提取、PCR扩增、酶切及电泳检测鉴定,通过上述四个步骤即可准确的鉴定测试鱼是否为桐花鱼。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省时准确,对仪器设备要求低。且本方法取鱼鳞进行分子鉴定,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对鱼体尤其是活体亲鱼的损伤,便于推广应用,能满足桐花鱼养殖业主、政府监管部门对桐花鱼亲鱼、上市桐花鱼产品的鉴定需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06318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419015.6

  • 申请日2015-07-16

  • 分类号C12Q1/68;

  • 代理机构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王梨华

  •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2:02: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8-14

    授权

    授权

  • 2015-12-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Q1/68 申请日:201507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1-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检测领域,涉及一种桐花鱼的分子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桐花鱼是我国安徽省的名贵特产,为皖南山区“鱼肴四绝”之一,桐花鱼 口感细嫩、营养丰富,除了富含蛋白质外,还含有大量钙、磷、铁等微量元素, 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桐花鱼的市场需求 量激增,价格持续走高,也激发了桐花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桐花鱼属于鲤形目鲤科,是典型的溪水鱼类,个体较小,全体长一般不超 过20厘米,除雄鱼在繁殖季节短时间内具有典型的性状特征外,仅靠外形特征 很难将桐花鱼与其他常见的鲤科淡水鱼分开,例如很难与同等体型大小的鲤鱼、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分开。

桐花鱼的鉴定存在下面两个难点:一方面,由于目前桐花鱼养殖实践中的 亲鱼,多来自对捕获桐花鱼的收购。因此养殖业主亟需一种能快速准确、并且 尽最大可能不伤害亲鱼的鉴定方法,用以区分桐花鱼的真伪,以规避产业链中 的后继损失。另一方面,在水产品市场上也存在一些不法商家用体型较小的其 他鱼种冒充桐花鱼出售的问题,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到目前为止,尚未见任何桐花鱼鉴定技术的报道,这严重制约了桐花鱼养 殖产业的发展和相关管理监督部门工作的开展。因此,急需一种桐花鱼快速、 准确的鉴定方法,为桐花鱼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与相关部门监管提供技术 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缺乏桐花鱼鉴定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 成本低廉、省时准确、最大程度上不损伤鱼体的桐花鱼的分子鉴定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桐花鱼的分子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鱼磷DNA的提取:在鱼体尾部或腹部取鲜活鱼鳞4-6片,置于1.5毫升 灭菌离心管中,加入30-50微升裂解液,将鳞片浸没于裂解液中,在65摄氏度 静置2小时,移至95摄氏度静置20分钟,取1-3微升上清用于PCR扩增;

B.PCR扩增:进行PCR扩增;PCR反应体系包括1-3微升含100纳克DNA 的DNA模板,3微升10×buffer,2.4微升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1微升正引物, 1微升反引物,0.3微升Taq聚合酶,无菌水补足至30微升;

C.酶切:取10微升PCR产物,加入2微升10×buffer,2微升XbaI,用无 菌水补足至20微升,置于37摄氏度3~5小时;XbaI(限制性内切酶)为识别 TCTAGA碱基序列的XbaI内切酶。

D.电泳检测与鉴定:取5微升酶切产物与1微升6×loadingbuffer混合,在 2%的琼脂糖凝胶上点样,120V条件下电泳15分钟,用凝胶成像系统拍照分析 电泳结果,根据电泳条带判定该鱼是否桐花鱼。

作为优选,步骤A中,步骤A中,裂解液包含10毫摩尔pH为8.2的Tris-HCl, 50毫摩尔KCL,体积百分比是0.3%的吐温20,体积百分比是0.3%的乙基苯基 聚乙二醇和体积百分比是1%的蛋白酶K。

作为优选,步骤A中,用尖头镊子在鱼体尾部或腹部取鲜活鱼鳞。

作为优选,步骤A中,将鳞片浸没于裂解液中,在65摄氏度恒温水浴槽中 静置2小时,移至95摄氏度恒温水浴槽静置20分钟,取1-3微升上清用于PCR 扩增。

作为优选,正向引物序列为5’-GAGACCTGTATGAATGGCTAA-3’,反向引 物序列为5’-ACTCAGATCACGTAGGACTT-3’,扩增产物为478bp。

作为优选,步骤B中,PCR反应程序为95℃变性5分钟;95℃变性30秒, 55℃变性30秒,72℃变性45秒,30个循环;72℃延伸10分钟,扩展完成。

作为优选,步骤C中,置于37摄氏度恒温水浴槽3~5小时。

作为优选,步骤D中,若电泳结果出现大小分别为169bp和308bp的两条 电泳条带,则判定该DNA样品来自桐花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公开的桐花鱼的分子鉴定 方法,步骤包括鱼体DNA的提取、PCR扩增、酶切及电泳检测鉴定,通过上述 四个步骤即可准确的鉴定测试鱼是否为桐花鱼。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省时准确,对仪器设备要求低。且本方法取鱼鳞进行分子鉴定,最大程度上降 低了对鱼体尤其是活体亲鱼的损伤,便于推广应用,能满足桐花鱼养殖业主、 政府监管部门对桐花鱼亲鱼、上市桐花鱼产品的鉴定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限于实 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容。

实施例1

桐花鱼的分子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鱼磷DNA的提取:在鱼体尾部或腹部取鲜活鱼鳞4片,置于1.5毫升灭 菌离心管中,加入30微升裂解液,将鳞片浸没于裂解液中,在65摄氏度静置2 小时,移至95摄氏度静置20分钟,取1微升上清用于PCR扩增;

B.PCR扩增:进行PCR扩增;PCR反应体系包括1微升含100纳克DNA 的DNA模板,3微升10×buffer,2.4微升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1微升正引物, 1微升反引物,0.3微升Taq聚合酶,无菌水补足至30微升;

C.酶切:取10微升PCR产物,加入2微升10×buffer,2微升XbaI,用无 菌水补足至20微升,置于37摄氏度3小时;

D.电泳检测与鉴定:取5微升酶切产物与1微升6×loadingbuffer混合,在 2%的琼脂糖凝胶上点样,120V条件下电泳15分钟,用凝胶成像系统拍照分析 电泳结果,若电泳结果出现大小分别为169bp和308bp的两条电泳条带,则判 定该DNA样品来自桐花鱼。

实施例2

桐花鱼的分子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鱼磷DNA的提取:在鱼体尾部或腹部取鲜活鱼鳞6片,置于1.5毫升灭 菌离心管中,加入50微升裂解液,将鳞片浸没于裂解液中,在65摄氏度静置2 小时,移至95摄氏度静置20分钟,取3微升上清用于PCR扩增;

B.PCR扩增:进行PCR扩增;PCR反应体系包括3微升含100纳克DNA 的DNA模板,3微升10×buffer,2.4微升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1微升正引物, 1微升反引物,0.3微升Taq聚合酶,无菌水补足至30微升;

C.酶切:取10微升PCR产物,加入2微升10×buffer,2微升XbaI,用无 菌水补足至20微升,置于37摄氏度5小时;

D.电泳检测与鉴定:取5微升酶切产物与1微升6×loadingbuffer混合,在 2%的琼脂糖凝胶上点样,120V条件下电泳15分钟,用凝胶成像系统拍照分析 电泳结果,根据电泳条带判定该鱼是否桐花鱼。

实施例3

桐花鱼的分子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鱼磷DNA的提取:用尖头镊子在鱼体尾部或腹部取鲜活鱼鳞5片,置 于1.5毫升灭菌离心管中,加入35微升裂解液,将鳞片浸没于裂解液中,在65 摄氏度恒温水浴槽中静置2小时,移至95摄氏度恒温水浴槽静置20分钟,取 1-3微升上清用于PCR扩增;

B.PCR扩增:进行PCR扩增;PCR反应体系包括2微升含100纳克DNA 的DNA模板,3微升10×buffer,2.4微升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1微升正引物, 1微升反引物,0.3微升Taq聚合酶,无菌水补足至30微升;

C.酶切:取10微升PCR产物,加入2微升10×buffer,2微升XbaI,用无 菌水补足至20微升,置于37摄氏度4小时;

D.电泳检测与鉴定:取5微升酶切产物与1微升6×loadingbuffer混合,在 2%的琼脂糖凝胶上点样,120V条件下电泳15分钟,用凝胶成像系统拍照分析 电泳结果,若电泳结果出现大小分别为169bp和308bp的两条电泳条带,则判 定该DNA样品来自桐花鱼。

其中,步骤A中,裂解液包含10毫摩尔pH为8.2的Tris-HCl,50毫摩尔 KCL,体积百分比是0.3%的吐温20,体积百分比是0.3%的乙基苯基聚乙二醇和 体积百分比是1%的蛋白酶K。

实施例4

桐花鱼的分子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鱼磷DNA的提取:在鱼体尾部或腹部取鲜活鱼鳞5片,置于1.5毫升灭 菌离心管中,加入32微升裂解液,将鳞片浸没于裂解液中,在65摄氏度静置2 小时,移至95摄氏度静置20分钟,取1.5微升上清用于PCR扩增;

B.PCR扩增:进行PCR扩增;PCR反应体系包括1.5微升含100纳克DNA 的DNA模板,3微升10×buffer,2.4微升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1微升正引物, 1微升反引物,0.3微升Taq聚合酶,无菌水补足至30微升;PCR反应程序为 95℃变性5分钟;95℃变性30秒,55℃变性30秒,72℃变性45秒,30个循环; 72℃延伸10分钟,扩展完成。

C.酶切:取10微升PCR产物,加入2微升10×buffer,2微升XbaI,用无 菌水补足至20微升,置于37摄氏度恒温水浴槽3.5小时;

D.电泳检测与鉴定:取5微升酶切产物与1微升6×loadingbuffer混合,在 2%的琼脂糖凝胶上点样,120V条件下电泳15分钟,用凝胶成像系统拍照分析 电泳结果,若电泳结果出现大小分别为169bp和308bp的两条电泳条带,则判 定该DNA样品来自桐花鱼。

其中,步骤A中,裂解液包含10毫摩尔pH为8.2的Tris-HCl,50毫摩尔 KCL,体积百分比是0.3%的吐温20,体积百分比是0.3%的乙基苯基聚乙二醇和 体积百分比是1%的蛋白酶K。

步骤B中,正向引物序列为5’-GAGACCTGTATGAATGGCTAA-3’,反向引 物序列为5’-ACTCAGATCACGTAGGACTT-3’,扩增产物为478bp。

实施例5

桐花鱼的分子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鱼磷DNA的提取:用尖头镊子在鱼体尾部或腹部取鲜活鱼鳞6片,置 于1.5毫升灭菌离心管中,加入48微升裂解液,将鳞片浸没于裂解液中,在65 摄氏度恒温水浴槽中静置2小时,移至95摄氏度恒温水浴槽静置20分钟,取 2.9微升上清用于PCR扩增;

B.PCR扩增:进行PCR扩增;PCR反应体系包括2.8微升含100纳克DNA 的DNA模板,3微升10×buffer,2.4微升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1微升正引物, 1微升反引物,0.3微升Taq聚合酶,无菌水补足至30微升;PCR反应程序为 95℃变性5分钟;95℃变性30秒,55℃变性30秒,72℃变性45秒,30个循环; 72℃延伸10分钟,扩展完成。

C.酶切:取10微升PCR产物,加入2微升10×buffer,2微升XbaI,用无 菌水补足至20微升,置于37摄氏恒温水浴槽度4.5小时;

D.电泳检测与鉴定:取5微升酶切产物与1微升6×loadingbuffer混合,在 2%的琼脂糖凝胶上点样,120V条件下电泳15分钟,用凝胶成像系统拍照分析 电泳结果,若电泳结果出现大小分别为169bp和308bp的两条电泳条带,则判 定该DNA样品来自桐花鱼。

其中,步骤A中,裂解液包含10毫摩尔pH为8.2的Tris-HCl,50毫摩尔 KCL,体积百分比是0.3%的吐温20,体积百分比是0.3%的乙基苯基聚乙二醇和 体积百分比是1%的蛋白酶K。

步骤B中,正向引物序列为5’-GAGACCTGTATGAATGGCTAA-3’,反向引 物序列为5’-ACTCAGATCACGTAGGACTT-3’,扩增产物为478bp。

实施例6

桐花鱼的分子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鱼磷DNA的提取:用尖头镊子于鱼体腹鳍上侧取桐花鱼及体型大小与 桐花鱼近似(体长11.5-16.7厘米)的鲤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鱼鳞各 四片,分别置于标记好的1.5毫升灭菌离心管中,然后均加入40微升裂解液, 使鳞片样品没于裂解液之中,于65摄氏度恒温水浴槽中静置2小时,然后移至 95摄氏度恒温水浴槽静置20分钟。

B.PCR扩增:分别以上述含有不同鱼DNA的裂解液2微升为模板进行PCR。 PCR反应体系包括2微升含100纳克DNA的DNA模板,3微升10×buffer, 2.4微升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1微升正引物,1微升反引物,0.3微升Taq聚合 酶,无菌水补足至30微升(正向引物序列为 5’-GAGACCTGTATGAATGGCTAA-3’,反向引物序列为 5’-ACTCAGATCACGTAGGACTT-3’,扩增产物为478bp);PCR反应程序为95℃ 预变性5分钟;95℃变性30秒,55℃复性30秒,72℃延伸45秒,循环次数为 30次;最后72℃延伸10分钟。

C.酶切:取上述不同鱼样品的PCR产物各10微升,分别加入2微升 10×buffer,2微升XbaI,用无菌水补足至20微升,然后置于37摄氏度恒温水 浴槽5小时。

D.电泳检测与鉴定:取5微升酶切产物与1微升6×loadingbuffer混合,于 2%的琼脂糖凝胶上点样,120V条件下电泳15分钟,用凝胶成像系统拍照分析 电泳结果,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桐花鱼的电泳谱带出现大小分别为169bp和 308bp的两条电泳条带。鲤鱼、青鱼、鲢鱼、草鱼、鳙鱼电泳结果仅出现一条 约478bp的条带。

表1桐花鱼与鲤鱼、青鱼、鲢鱼、草鱼、鳙鱼的电泳与鉴定结果

总结:若电泳结果出现大小分别为169bp和308bp的两条电泳条带,则判 定该DNA样品来自桐花鱼。若电泳结果仅出现一条约478bp的条带,鉴定为非 桐花鱼,判定该DNA样品来自其他常见淡水杂鱼(如鲤鱼、青鱼、鲢鱼、草鱼、 鳙鱼)。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 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