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道路检查井的井盖支座、支座组件以及路面施工方法

一种道路检查井的井盖支座、支座组件以及路面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道路检查井的井盖支座,包括支座本体和用于提升井盖支座高度的提升支座;所述提升支座与支座本体连接;所述支座本体和所述提升支座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井盖支撑台,分别为第一井盖支撑台和第二井盖支撑台。本发明的道路检查井的井盖支座在上层沥青混凝土铺设之前,不需要挖除井盖支座周围的下层沥青混凝土进行井盖支座的加高,道路检查井周围的下层沥青混凝土可一次成活,从而井盖支座周围的路面的整体性好、质量有保证,不容易出现病害;此外,由于避免了下层沥青混凝土的挖除及修补,从而节约了材料和费用。最后,由于井盖支座不需要进行加高,因此至少节约了三~五天的工期,特别适合城镇道路速通要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77545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510080072.6

  • 申请日2015-02-13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郝瑞刚

  • 地址 100097 北京市顺义区北务镇政府府前街6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48: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1-18

    授权

    授权

  • 2016-01-27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E02D29/14 登记生效日:20160107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21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5-08-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D29/14 申请日:201502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7-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镇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检查井的 井盖支座、支座组件以及路面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镇道路上经常会遍布各种检查井,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包括 检查井在内的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请参见图1-5,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临时固定层102固定井盖支座101,使其顶面与将要铺设 的下层沥青混凝土104的上表面平齐,从而便于道路的下层沥青混凝 土104铺设;

S2、盖上井盖,具体为将井盖扣压在井盖支撑台103上,进行道 路的下层沥青混凝土104的铺设;

S3、挖除井盖支座101周围的刚铺设的下层沥青混凝土104,并将 井盖支座101挖出,然后用水泥混凝土砌块或现浇水泥混凝土加高并 固定井盖支座101,从而使得井盖支座101重新固定好后其顶面和上层 沥青混凝土105的上表面(也即路面)平齐;

S4、盖上井盖,填补井盖支座101周围的下层沥青混凝土104;然 后铺筑上层沥青混凝土105,完成包括井盖支座101周围位置在内的道 路的施工。

现有的检查井支座的安装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1)井盖支座101周围的下层沥青混凝土104需要先和道路其 它位置的下层沥青混凝土104一起铺设,然后将井盖支座101周围 的下层沥青混凝土104挖除,再采用沥青混凝土填补井盖支座101 周围;由此不仅浪费材料,挖除新铺筑的沥青混凝土还将产生渣土 垃圾。

(2)填补作法存在隐患,无论采用小型机械还是人工作业都将 导致压实度和接缝质量不如一次成活好;此外,由于每个检查井周 围填补用料少,又受到热拌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以及价格的限制, 一般填补材料都选用水泥混凝土,由此又将导致填补的地方不容易 和面层沥青混凝土结合成一体,从而在车辆频繁动载作用下导致病 害的发生;

(3)用水泥混凝土砌块或现浇水泥混凝土加高并固定井盖支座 101过程中,需要过三~五天待水泥混凝土砌块砂浆或现浇水泥混凝 土达到作业强度后才能进行后续作用,从而延长了工时。

有鉴于此,亟待对现有的道路检查井的井盖支座和包含该井盖 支座的支座组件的结构进行改进,此外还需要针对该改进后的井盖 支座和支座组件提出一种新的路面结构层的铺设方法。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新的井盖支座和支座组 件,并且针对该井盖支座和支座组件提出一种新的路面结构层的施 工方法,使得检查井井盖周围的下层沥青混凝土进行一次成活,从 而节约铺设材料和费用、缩短工时并降低检查井周围病害出现的概 率。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检查井的井盖支 座,包括支座本体和用于提升井盖支座高度的提升支座;所述提升支 座与所述支座本体连接;所述支座本体和所述提升支座的内侧壁上均 设置有井盖支撑台,分别为第一井盖支撑台和第二井盖支撑台。

优选地,所述提升支座的外侧壁的下端部分和所述支座本体的内 侧壁的上端部分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提升支座的外侧壁的下端部分和所述支座本体的内 侧壁的上端部分通过卡槽和卡钉连接。

优选地,所述卡槽位于所述支座本体的内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第 一井盖支撑台的上方;所述卡钉位于所述提升支座的外侧壁上;所述 支座本体的内侧壁上还开设滑槽;所述滑槽和所述卡槽连接,用于所 述提升支座的安装。

优选地,所述滑槽和所述卡槽连接形成L型槽,多个所述L型槽 沿着所述支座本体的内侧壁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第二井盖支撑台的下表面的高度不低于所述支座本 体的上表面的高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道路检查井的支座组件,包括井盖支座和固定 在井盖支座上的井盖,所述井盖支座为本发明所述的井盖支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检查井的路面结构层的施工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S1、通过初步固定层固定支座本体,使支座本体的顶面与将要铺 设的下层沥青混凝土的上表面平齐,从而便于道路的下层沥青混凝土 铺设;

S2、将井盖安装到支座本体上的第一井盖支撑台上,进行道路的 下层沥青混凝土的铺设;

S3、取出井盖,将提升支座安装到支座本体上,然后在提升支座 上的第二井盖支撑台上安装井盖,之后进行道路的上层沥青混凝土的 铺设。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道路检查井的井盖支 座在上层沥青混凝土铺设之前,不需要挖除井盖周围的下层沥青混凝 土进行井盖支座的加高,道路检查井周围的下层沥青混凝土可一次成 活,从而井盖周围的路面的整体性好、质量有保证,不容易出现病害; 此外,由于避免了下层沥青混凝土的挖除和修补,从而节约了材料和 费用。最后,由于井盖支座不需要挖除后再进行加高,因此至少节约 了三~五天的工期,特别适合城镇道路速通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 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基于现有技术的井盖支座的路面施工步骤图一;

图2是基于现有技术的井盖支座的路面施工步骤图二;

图3是基于现有技术的井盖支座的路面施工步骤图三;

图4是基于现有技术的井盖支座的路面施工步骤图四;

图5是基于现有技术的井盖支座的路面施工步骤图五;

图6是基于本发明的井盖支座的路面施工步骤图一;

图7是基于本发明的井盖支座的路面施工步骤图二;

图8是基于本发明的井盖支座的路面施工步骤图三;

图9是基于本发明的井盖支座的路面施工步骤图四;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道路检查井的井盖支座的支座本体的结 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A-A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道路检查井的井盖支座的安装过程示意 图一;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道路检查井的井盖支座的安装过程示意 图二;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道路检查井的井盖支座的安装过程示意 图三;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道路检查井的本体支座的内壁展开示意 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道路检查井的提升支座的外壁展开示意 图;

图中:101、井盖支座;102、临时固定层;103、井盖支撑台; 104、下层沥青混凝土;105、上层沥青混凝土;1、支座本体;2、初 步固定层;3、下层沥青混凝土;4、提升支座;5、上层沥青混凝土; 6、滑槽;7、卡槽;8、L型槽;9、卡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 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 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 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 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施例的井盖支座包括支座本体1和用于提升井盖支座高度的 提升支座4,其中支座本体的结构请参见图10和图11。所述提升支座4 与所述支座本体1连接;所述支座本体1和所述提升支座4的内侧壁上 均设置有井盖支撑台,分别为第一井盖支撑台和第二井盖支撑台。

基于本实施例的道路检查井的井盖支座的路面结构层的施工方 法请参见图6-9,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初步固定层2固定支座本体1,使支座本体1的顶面与将 要铺设的下层沥青混凝土3的上表面平齐,从而便于道路的下层沥青 混凝土3铺设;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支座本体1的顶面与将要铺设的下 层沥青混凝土3的上表面平齐”仅仅需要大约平齐即可,而不要求严格 平齐,并在保证提升支座4顶面与路面大致平齐的前提下调整支座本 体1的顶面高程;此外,此处的“初步固定层2”和原先的“临时固定层” 结构上实质一样,只是本实施例中的“初步固定层2”后续不需要挖除, 故而需要结实牢固;

S2、将井盖安装到支座本体1上的第一井盖支撑台上,然后进行 道路的下层沥青混凝土3的铺设;

S3、取出井盖,将提升支座4安装到支座本体1上,然后在提升支 座4上的第二井盖支撑台上安装井盖,之后进行道路的上层沥青混凝 土5的铺设,完成路面施工。

本实施例中,优选但不必须所述提升支座4的外侧壁的下端部分 和所述支座本体1的内侧壁的上端部分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具体地 所述提升支座4的外侧壁的下端部分和所述支座本体1的内侧壁的上 端部分可以通过卡槽7和卡钉9连接。此外,为了防止支座本体1的转 动,可以在本实施例的支座本体1外围设置定位卡片。

本实施例中,卡槽7位于所述支座本体1的内侧壁上,且位于所述 第一井盖支撑台的上方,紧邻所述第一井盖支撑台设置;所述卡钉9 位于所述提升支座4的外侧壁上。所述支座本体1的内侧壁上还开设有 滑槽6;所述滑槽6和所述卡槽7连接,用于所述提升支座4的安装。所 述滑槽6和所述卡槽7连接形成L型槽8,多个所述L型槽8优选但不必 须沿着所述支座本体1的内侧壁均匀分布。将提升支座4安装到本体支 座的过程中,提升支座4的下端设置的卡钉9顺着滑槽6进入支座本体1 的内部,然后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得所述卡钉9和支座本体1上的卡槽 7相卡合,请参见图12-13。所述滑槽6和卡槽7互相连接并组合成一个 L型槽8,请参见图15和图16。本实施例的提升支座4安装到本体支座 上以后,优选所述第二井盖支撑台的下表面的高度不低于所述支座本 体1的上表面的高度,具体可以使得第二井盖支撑台扣压在支座本体1 的上表面上,从而进一步固定所述提升支座4。

下面结合具体设计参数对本实施例的道路检查井的井盖支座进 行说明。具体地,为防止支座上浮,在支座本体1上端的侧壁开设高 度为40mm、上下口深度分别为6mm和9mm、宽度为16mm的滑槽6, 并且所述卡槽7的深度为9mm、宽度和高度均为16mm。所述支座本体 1开设有滑槽6的地方壁厚为4mm。所述卡钉9的尺寸为高度为15mm、 上表面的外伸长度为7.88mm,下表面的外伸长度为9mm。所述卡钉9 和所述卡槽7之前相互卡接,防止提升支座4上浮。

本发明的道路检查井的井盖支座在上层沥青混凝土铺设之前,不 需要挖除井盖周围的下层沥青混凝土进行井盖支座的加高,道路检查 井周围的下层沥青混凝土可一次成活,从而井盖周围的路面的整体性 好、质量有保证,不容易出现病害;此外,由于避免了下层沥青混凝 土的挖除和修补,从而节约了材料和费用。最后,由于井盖支座不需 要进行加高,因此至少节约了三~五天的工期,特别适合城镇道路速 通要求。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从费用角度证明包括本实施例中的检查井的 路面的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

1)本实施例的检查井井盖支座的费用:井盖53kg,支座本体 48kg,合计101kg,费用是850元,推算铸铁约8.42元/kg;提升支 座20.6kg,单价约合173元(实际可降低)。

2)检查井的井盖支座反开挖后热拌沥青混凝土修补的费用:采 检查井外挖50cm宽、10cm深,铺筑2层5cm厚沥青混凝土AC-20, 采用机械加人工挖除,小型机械和人工铺筑沥青混凝土,每个检查 井约是320元,详见表1,该表为检查井井盖支座反开挖后热拌沥青 混凝土修补组价,并是依据《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2—2007和2014年北京市公路工程指导价格编制。

表1

3)检查井井盖支座反开挖后水泥混凝土修补的费用:检查井 外挖50cm宽,下挖20cm深后浇筑20cm厚水泥混凝土,受每个检查 井用量少和作业时间较长占用罐车限制及早强商混单价要提高,每 个检查井约是557元,详见表2,该表为检查井井盖支座反开挖后水 泥混凝土修补组价,且本表依据《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2 —2007和2014年北京市公路工程指导价格编制:

表2

由上可知,新增一个提升支座的单价比沥青混凝土反挖修补法 低147元,比水泥混凝土反挖修补法低384元,采用双层支座的创 新技术从经济角度出发也是最实用最合理的。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 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 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 求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