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改善光学零件边缘面形的加工方法及复合磨粒抛光液

一种改善光学零件边缘面形的加工方法及复合磨粒抛光液

摘要

本发明属于超精密加工技术,涉及一种改善光学零件边缘面形的加工方法及复合磨粒抛光液。所述复合磨粒抛光液由粒径范围为1um~30um,弹性模量在1~10GPa的有机聚合物微粒、粒径范围为0.3um~3um的抛光粉和水配制而成,其中,分散有机聚合物微粒的质量分数范围为0.1%~5%,抛光粉的质量分数范围为0.1%~5%。本发明采用由聚苯乙烯(PS)微球表面吸附CeO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8-25

    授权

    授权

  • 2015-07-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9G1/02 申请日:201312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6-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精密加工技术,涉及一种改善光学零件边缘面形的加工方 法及复合磨粒抛光液。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光学零件的精度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光学 镜片的面形要求达到PV值为λ/20(λ=632.8nm),表面粗糙度要求达到 Ra1nm。双面抛光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光学零件的高效率高精度的超精密 加工技术,采用双面抛光技术对光学零件进行加工,上下抛光盘上粘有聚 氨酯抛光垫,聚氨酯抛光垫容纳含有磨粒(如CeO2、SiO2等)的抛光液,对 光学零件表面进行机械划擦、化学反应,达到提高光学零件面形和粗糙度 的目的。在实际的生产中,双面抛光技术虽然能够获得较好的表面粗糙度、 平行度和材料去除速率,但在双面抛光时,光学零件表面压强呈U型分布 即边缘压强较大、另外抛光液在零件边缘聚集、造成边缘抛光液浓度高、 边缘材料去除率大,导致在光学零件边缘容易发生塌边现象(如图1所示), 严重影响光学零件的面形精度。因此双面抛光技术应用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光学零件边缘塌边,改善双面抛光光 学零件边缘面形的加工方法。

另外,还提供一种复合磨粒抛光液。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磨粒抛光液,其由粒径范围为1um~60um, 弹性模量在1~10GPa的有机聚合物微粒、粒径范围为0.3um~3um的抛光粉 和水配制而成,其中,分散有机聚合物微粒的质量分数范围为0.1%~5%, 抛光粉的质量分数范围为0.1%~5%。

单分散有机聚合物微粒呈球状。

分散有机聚合物微粒为聚苯乙烯。

复合磨粒抛光液的分散有机聚合物微粒与磨粒形成静电吸附。

复合磨粒抛光液的经PH值调节后带弱碱性。

一种改善光学零件边缘面形的加工方法,采用复合磨粒抛光液在双面 抛光机上对光学零件进行抛光试验,从而在不降低光学零件表面粗糙度的 情况下,减小光学零件边缘塌边,改善光学零件边缘局部面形。

所述改善光学零件边缘面形的加工方法,其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配制复合磨粒抛光液

选用单分散大粒径PS微球,粒径范围为1um~60um,PS微球呈球状;CeO2抛光粉,CeO2磨粒呈不规则多面体,粒径范围为0.3um~3um;去离子水,取 PS微球和CeO2抛光粉,加入超纯水混合摇匀,配成具有特定质量浓度比的 复合磨粒抛光液,PS微球质量分数范围为0.1%~5%,CeO2磨粒的质量分数 范围为0.1%~5%;

第二步:复合磨粒抛光液PH值的调定

PS微球表面经过电荷修饰,以与CeO2形成静电吸附,采用PH=10的KOH 溶液对复合磨粒抛光液的PH进行调节,调节后的抛光液PH范围为8~11, 使得PS微球能够实现对CeO2稳定吸附;

第三步:复合磨粒抛光液的测定

取复合磨粒抛光液滴于玻璃基片上,将均匀涂满抛光液的玻璃基片置于 百级超净室内,干燥后放置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PS微球和CeO2在静电力作用下的吸附情况,以CeO2磨粒能够完全包裹PS微球为最佳,并 且形成的复合磨粒分散均匀,无明显团聚现象为最佳;

第四步:抛光前的预处理

工作环境温度25℃,湿度70%,选用W7~W14的研磨粉精磨后的光学零 件,表面粗糙度范围3~10um,尺寸一致性2um以内,光学零件清洗干净; 贴有聚氨酯抛光垫的抛光盘使用金刚石盘和不锈钢盘进行修整,保证抛光 盘的面形;制备的复合磨粒抛光液经超声处理0.5h~1h;

第五步:抛光

将游星轮均匀放置于下抛光盘中,预处理后的光学零件均匀放入游星轮 中,先滴加复合磨粒抛光液使上下抛光垫润湿,再将上抛光盘降下,

在抛光初始阶段,工艺参数:下抛光盘转速4~10r/min,上抛光盘转速 -1~-3r/min,游星轮自传转速2~5r/min,游星轮公转转速2~5r/min, 抛光液流量10~50mL/min,压强范围3~5KPa,抛光时间3~5min,低转速低 压下让抛光液能够充分填充进聚氨酯抛光垫和光学零件之间的间隙,充分 润滑,避免干摩擦产生划伤;

在抛光中间阶段,工艺参数:下抛光盘转速6~30r/min,上抛光盘转速 -2~-6r/min,游星轮自传转速2~11r/min,游星轮公转转速2~11r/min, 抛光液流量10~50mL/min,压强范围3~20KPa,抛光时间1~10h,复合磨粒 嵌入聚氨酯抛光垫,在抛光盘的带动下,对光学表面进行机械化学作用的 材料去除;

在抛光末尾阶段,工艺参数:下抛光盘转速4~10r/min,上抛光盘转速 -1~-3r/min,游星轮自传转速2~5r/min,游星轮公转转速2~5r/min, 去离子水流量10~50mL/min,压强范围3~5KPa,抛光时间3~5min,采用清 水洗净光学零件,同时缓慢减压,释放光学零件因抛光产生的残余应力;

第六步:抛光后光学零件的清洗,将抛光后的光学零件放入超声波清洗 机中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残留的抛光粉;

第七步:抛光后光学零件的检测,如不符合要求,则重复步骤五进一步 抛光,直至面形等各项指标满足工件设计要求。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PS微球的制造成本低廉,加入PS(聚苯 乙烯)微球的复合磨粒抛光液能够在不改变现有工艺条件的情况下,获得 表面粗糙度和表面面形均满足需求的光学零件,具有方法简便、实用性强 的优点;面形要求达到PV值能从λ/5降到λ/20(即从125nm降到20nm以 下),此外复合磨粒抛光液在减少光学零件表面划伤中也有良好的应用前 景。

附图说明

图1是双面抛光技术加工光学零件所获的的塌边面形;

图2是在实例中的工艺参数下加工获得的光学零件面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采用由聚苯乙烯(PS)微球表面吸附CeO2磨粒形成的复合磨粒 抛光液替代单一CeO2磨粒抛光液,在双面抛光机床上采用特定的工艺参数 对光学零件表面进行抛光,达到改善光学零件边缘面形的目的。复合磨粒 抛光液能够改善光学零件的边缘面形,其原理是,PS微球表面吸附CeO2 磨粒形成的复合磨粒在聚氨酯抛光垫和光学零件之间形成一层衬垫,改善 了零件表面的压强分布,尤其是降低了零件边缘的压强,从而使光学零件 表面的材料去除更加均匀,光学零件的边缘面形得到改善;此外,复合磨 粒在聚氨酯抛光垫和光学零件之间形成较大的间隙,便于抛光液的流动, 避免了抛光液在零件边缘的堆积,改善了零件的边缘面形。

本发明改善光学零件边缘面形的加工方法的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配制复合磨粒抛光液

选用单分散大粒径PS(聚苯乙烯)微球,粒径范围为1um~60um,PS微 球呈球状;CeO2(氧化铈)抛光粉,CeO2磨粒呈不规则多面体,粒径范围为 0.3um~3um;去离子水,取PS微球和CeO2抛光粉,加入超纯水混合摇匀, 配成具有特定质量浓度比的复合磨粒抛光液,PS微球质量分数范围为 0.1%~5%,CeO2磨粒的质量分数范围为0.1%~5%。

第二步:复合磨粒抛光液PH值的调定

PS微球表面经过电荷修饰,以与CeO2形成静电吸附,采用PH=10的KOH 溶液对复合磨粒抛光液的PH进行调节,调节后的抛光液PH范围为8~11, 使得PS微球能够实现对CeO2稳定吸附;

第三步:复合磨粒抛光液的测定

取2mL复合磨粒抛光液滴于玻璃基片上,将均匀涂满抛光液的玻璃基片 置于百级超净室内,干燥后放置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PS微球和CeO2在静电力作用下的吸附情况,以CeO2磨粒能够完全包裹PS微球为最佳,并 且形成的复合磨粒分散均匀,无明显团聚现象为最佳;

第四步:抛光前的预处理

工作环境温度25℃,湿度70%,选用W7~W14的研磨粉精磨后的光学零 件,表面粗糙度范围3~10um,尺寸一致性2um以内,光学零件清洗干净; 贴有聚氨酯抛光垫的抛光盘使用金刚石盘和不锈钢盘进行修整,保证抛光 盘的面形;制备的复合磨粒抛光液经超声处理0.5h~1h;

第五步:抛光

将游星轮均匀放置于下抛光盘中,预处理后的光学零件均匀放入游星轮 中,先滴加复合磨粒抛光液使上下抛光垫润湿,再将上抛光盘降下,

在抛光初始阶段,工艺参数:下抛光盘转速4~10r/min,上抛光盘转速 -1~-3r/min,游星轮自传转速2~5r/min,游星轮公转转速2~5r/min, 抛光液流量10~50mL/min,压强范围3~5KPa,抛光时间3~5min,低转速低 压下让抛光液能够充分填充进聚氨酯抛光垫和光学零件之间的间隙,充分 润滑,避免干摩擦产生划伤;

在抛光中间阶段,工艺参数:下抛光盘转速6~30r/min,上抛光盘转速-2~-6 r/min,游星轮自传转速2~11r/min,游星轮公转转速2~11r/min,抛 光液流量10~50mL/min,压强范围3~20KPa,抛光时间1~10h,复合磨粒嵌 入聚氨酯抛光垫,在抛光盘的带动下,对光学表面进行机械化学作用的材 料去除,该阶段是抛光的主要阶段;

在抛光末尾阶段,工艺参数:下抛光盘转速4~10r/min,上抛光盘转速 -1~-3r/min,游星轮自传转速2~5r/min,游星轮公转转速2~5r/min, 去离子水流量10~50mL/min,压强范围3~5KPa,抛光时间3~5min,目的是 采用清水洗净光学零件,同时缓慢减压,释放光学零件因抛光产生的残余 应力。

第六步:抛光后光学零件的清洗,将抛光后的光学零件放入超声波清洗 机中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残留的抛光粉。

第七步:抛光后光学零件的检测,使用Zygo激光平面干涉仪和白光干 涉仪对光学零件表面进行检测,验证是否达到工件设计要求。必要时可以 重复步骤五进一步抛光,直至面形等各项指标满足工件设计要求。

实例:

以直径为30mm,厚度为6mm的基片为加工对象,要求抛光后基片表面 粗糙度Ra<1nm,面形λ/20。

第一步:取粒径为20um的PS微球10.2g,PS微球表面经电荷修饰呈 正电势;粒径为1um的CeO2抛光粉10.2g;去离子水1000g,混合后搅拌 均匀,超声30min。

第二步;用PH=10的KOH溶液对制备的复合磨粒抛光液进行PH值调节, 使用PH试纸测量复合磨粒抛光液的PH值,调节至PH=8。

第三步: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抛光液中PS微球和CeO2磨粒的吸附 情况,放大倍数为3000倍数,PS微球和CeO2磨粒的质量浓度比为1:1时, PS微球表面已经完全被CeO2磨粒包裹,并且吸附有CeO2磨粒的PS微球之 间能够很好的分散开,没有出现明显的团聚。

第四步:用W7研磨粉基片进行精研,表面粗糙度Ra<6um。光学零件清洗干 净;对贴有聚氨酯抛光垫的抛光盘使用金刚石盘和不锈钢盘进行修整;制 备的复合磨粒抛光液经超声处理0.5h~1h;

第五步:在SPEEDFAM双面抛光机床进行抛光试验。抛光垫聚氨酯材料, 游星轮为Teflon材料。初始阶段的抛光参数:下抛光盘转速5r/min,上 抛光盘转速-2r/min,游星轮自传转速3r/min,游星轮公转转速3r/min, 抛光液流量30mL/min,压强4KPa,抛光时间3min;中间阶段的抛光参数: 下抛光盘转速12r/min,上抛光盘转速-4r/min,游星轮自传转速6 r/min,游星轮公转转速5r/min,抛光液流量20mL/min,压强10KPa,抛 光时间6h;末尾阶段的抛光参数:下抛光盘转速5r/min,上抛光盘转速-2 r/min,游星轮自传转速3r/min,游星轮公转转速3r/min,去离子水 流量50mL/min,压强3KPa,抛光时间3min;

第六步:将抛光后的零件经过超声清洗,去除表面残留抛光粉。

第七步:从中抽3件零件,使用Zygo激光平面干涉仪测量光学零件的 面形,结果如图2所示,面形PV达到了20nm(即λ/20)的要求,边缘无 塌边。同时表面粗糙度Ra实际达到0.8nm,能够满足产品工艺要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