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将钥匙锁定在锁芯上的锁定装置

用于将钥匙锁定在锁芯上的锁定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钥匙(10)锁定在锁芯(11)上的锁定装置(1),所述锁定装置(1)被设计为布置在锁芯(11)上且围绕锁芯的轴线(12)延伸。设置阻挡元件(17),所述阻挡元件(17)能够与钥匙(10)接合,以将钥匙(10)锁定在钥匙移除位置中。根据本发明,所述锁定装置(1)具有滑动元件(13),所述滑动元件(13)能够相对于锁芯的轴线(12)以横向且间隔开的方式移动,且当在相对于锁芯(11)的切向方向上手动按压所述滑动元件(13)时,该滑块元件(13)与所述阻挡元件(17)相互作用,使得能够使钥匙(10)脱离接合。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6563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多玛两合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080056747.9

  • 申请日2010-12-14

  • 分类号E05B1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19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蔡石蒙;车文

  • 地址 德国恩讷珀塔尔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20:2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2-0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05B11/00 授权公告日:20150211 终止日期:20171214 申请日:2010121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07-2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E05B11/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01214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5-11-18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E05B11/00 登记生效日:20151029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01214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5-02-11

    授权

    授权

  • 2012-11-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5B11/00 申请日:201012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9-05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钥匙锁定在锁芯处的锁定装置,其中锁定装置 被构造为布置在锁芯处且围绕锁芯轴线延伸,其中设置阻挡元件,所 述阻挡元件能够与钥匙进行闩锁,用于将钥匙锁定在钥匙退出位置中。

背景技术

用于将钥匙锁定在锁芯处的此类的锁定装置从制造商 TrioVing/ASSA ABLOY(www.trioving.no)处已知,请参考产品目录 2008第53页,条目“button lock for 5596C”。此外以商标名TrioVing  Trygg已知的此锁定装置能够被安装在锁的锁芯的前面的前侧处。如果 钥匙被引入到锁芯的锁道内,则钥匙能够借助于锁定装置的阻挡元件 而被锁定在锁芯的锁道内。如果钥匙不在钥匙退出位置,则原理上钥 匙不能从锁芯退出。然而,如果钥匙处在钥匙退出位置,则锁定装置 借助于阻挡元件防止钥匙从锁芯退回。作为结果,钥匙能够例如用作 转动把手,而钥匙不会被无意地从锁芯移除。然而,如果希望在钥匙 处在钥匙退出位置的情况下将钥匙从锁芯拔出,则要求手动致动阻挡 元件,以便解除阻挡元件与钥匙的闩锁作用。

在锁定装置内,阻挡元件沿升起轴线被引导,所述升起轴线优选 地相对于圆柱形的锁芯径向地延伸。阻挡元件因此能够相对于锁芯的 轴线垂直地前后移动。为使得阻挡元件解除对钥匙的闩锁,阻挡元件 需要沿升起轴线以不顺手的方式从锁芯的轴线移开。作为结果,仅能 够通过使用两只手实现将钥匙从闩锁状态下解除,其中一只手抓住钥 匙并且将钥匙从锁芯移除,而另一只手需要经由致动肩托(butt strap) 来克服弹簧力而将阻挡元件从锁芯轴线移开。若使用者希望仅使用单 只手将钥匙从锁芯的轴线拔出,而同时需要克服弹簧力将阻挡元件手 动保持在无阻碍(clearing)位置,那么仅拇指可移动阻挡元件,以使 之从锁芯轴线离开(如果所述阻挡元件能够移动的话)。这一结果是锁 定装置的不利的操作,而且希望简化锁定装置的操作,特别是用于释 放钥匙的操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用于将钥匙锁定在锁芯内的锁定装置, 所述锁定装置允许了改进的操作。本发明的任务特别是提供能够仅使 用单只手同时执行钥匙的闩锁和钥匙从锁芯的移除的锁定装置。

基于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将钥匙锁定在锁芯处的锁 定装置结合特征部分来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的其它有利的进展在从 属权利要求中指出。

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教导,即锁定装置具有滑块元件,所述滑块 元件能够相对于锁芯轴线横向地移动且与锁芯轴线间隔开,且所述滑 块元件借助于手动压力致动而在相对于锁芯的切向方向上与阻挡元件 协作,使得能够解除对钥匙的闩锁。

在此情况中,本发明基于设置滑块元件的构思,所述滑块元件以 有利的方式且特别地以具有人体工程学的方式接纳在锁定装置内,其 中滑块元件最初与阻挡元件协作,且允许解除对钥匙的闩锁。作为结 果,滑块元件用作在使用者的手尤其是手指和阻挡元件之间的传动装 置,使得滑块元件用作致动元件。滑块元件的横向可移动性以及滑块 元件与锁芯的轴线的间隔实现了锁定装置的人体工程学可操作性。滑 块元件的横向可移动性是指可能的移动方向,其与锁芯的轴线的延伸 方向垂直延伸。滑块元件的这一移动方向因此在门扇的平面内延伸, 而锁芯作为锁的一个部件而被安装于门扇内。通过使滑块元件与锁芯 的轴线间隔开,产生滑块元件相对于锁芯的轴线的操作高度,其中能 以简单的方式在手指、手和滑块元件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作为结果, 可在锁芯的切向方向上发生手指的压力致动,其中原则上切向方向不 应理解为锁芯的外周上的切线。而是,切向方向描述的是横向于锁芯 的轴线延伸的方向,所述方向也可视作锁芯的数学意义上的包络形状 的割线或弦线(passant)。

优选地,滑块元件横向于锁芯的轴线布置且与锁芯的轴线间隔开, 使得手指在滑块元件上的手动压力致动可优选地通过拇指施加,特别 地是在手动地保持钥匙的同时施加。例如可通过前手掌(即通过食指 至小指)在钥匙头(key bow)处保持钥匙体,而通过拇指致动滑块元 件。因此,实现了人体工程学的手的运动,用于将钥匙从锁芯移除。 在本情况中,锁芯理解为配合房门、窗、大门等的锁内的部件,其中 锁芯具有钥匙能够插入的锁眼,且借助于钥匙,锁眼能够在锁芯内旋 转。根据本发明,锁定装置能够被布置在锁芯的前侧处,使得锁定装 置以可接近方式被安装在门扇的锁芯的前面。

有利地,滑块元件沿滑块的轴线可移动且因此可操作,其中构造 滑块元件和阻挡元件之间的操作连接,使得可通过将滑块元件在滑块 的轴线的两个方向上都移动而解除对钥匙的闩锁。作为结果且取决于 结构情况,例如矩形地向门延伸的相邻壁,能够从左右两侧致动滑块 元件,以便使钥匙解除闩锁。特别地,能够用左手和右手从锁芯移除 钥匙,使得例如用右手从左侧进行操作滑块元件,以及用左手从右侧 进行对滑块元件的操作,这是因为各拇指侧均形成致动侧。

根据锁定装置的优选实施例,设置几乎盘形的本体,在该本体中, 滑块通道被构造为用于引导滑块元件,所述通道横向于锁芯的轴线延 伸通过本体且与锁芯的轴线间隔开,且几乎与锁芯相切。可在金属切 割工艺或铸造工艺例如模铸工艺或金属注射成型(MIM)工艺中将本 体制造为金属结构部件。此外可进一步由塑料材料制成本体,其中所 有功能性几何形状和功能性表面优选地直接适合于一件式本体。盘形 结构描述的是扁平的圆柱形,其直径优选地适于锁芯的直径。为有利 地在本体内接纳滑块元件,设置滑块通道,所述滑块通道可特别地构 造为向着盘形本体的平面表面的凹陷部。在安装情况下,滑块通道构 造为朝上述平面表面开放,这一平面表面形成了本体在锁芯的前侧处 的接触表面。因此,易于安装滑块元件,且在锁芯的前侧处安装本体 的情况下,进一步引导滑块元件抵靠于锁芯的前侧。因此,滑块通道 相对于锁芯的切向定向确定了移动方向,且因此确定了滑块元件的致 动方向。

阻挡元件可以被接纳在本体中以沿升起轴线可往复移动,其中用 于与钥匙进行闩锁的阻挡元件突出到钥匙通道内且能够从钥匙通道收 回,所述通道配合在本体内。在此情况中,钥匙可具有闩锁鼻部,如 果阻挡元件突出到钥匙通道内,则阻挡元件将闩锁在所述闩锁鼻部内, 以用于闩锁钥匙,其中升起轴线优选地朝锁芯径向地延伸。考虑到升 起轴线的路径,阻挡元件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滑块元件在锁定装置的本 体内的移动方向是垂直的。类似于滑块元件在滑块通道内的布置,阻 挡元件可布置在一升起通道内,其中升起通道垂直于滑块通道延伸, 且升起通道与滑块通道具有交叉点。阻挡元件被插入到升起通道内, 使得在用于将钥匙闩锁到锁芯的位置处,阻挡元件突出到钥匙通道内。 这样构造钥匙的闩锁鼻部,即:使得当阻挡元件与闩锁鼻部进行闩锁 时,钥匙不能够从锁芯移除。如果滑块元件在滑块通道内移动,则考 虑到阻挡元件和滑块元件之间的操作连接,阻挡元件移出钥匙通道外, 因此钥匙(即使有闩锁鼻部)也可自由移动通过钥匙通道。

根据滑块元件和阻挡元件之间的操作连接的优选实施例,滑块元 件具有带有闩锁凹口的作用区,其中阻挡元件具有推进点。通过位于 闩锁凹口上方的推进点的滑动动作建立了滑块元件和阻挡元件之间的 操作连接。当手动致动滑块元件时,滑块元件相对于阻挡元件垂直地 移动。作为结果,滑块元件的闩锁凹口在阻挡元件的推进点下方滑动。 闩锁凹口处在滑块元件的中间,使得如果滑块元件不被致动且位于中 间位置,则推进点可与闩锁凹口进行闩锁。如果推进点与闩锁凹口进 行闩锁,则阻挡元件沿升起轴线的路径畅通,且阻挡元件可部分地突 出到钥匙通道内,以便与钥匙处的闩锁鼻部运行连接地接合。

为在推进点位于闩锁凹口上方时保证推进点的滑动,设置弹簧元 件,所述弹簧元件在将阻挡元件闩锁在钥匙的闩锁鼻部的方向上对阻 挡元件预加载。通过弹簧元件的预加载,推进点永久地滑动到闩锁凹 口内。作用表面被构造在闩锁凹口的左侧和右侧上,使得当推进点在 作用表面的方向上滑动时,阻挡元件被引导到钥匙通道外。如果滑块 元件位于中间位置,则闩锁凹口布置为刚好在推进点下方。在此位置, 阻挡元件在钥匙通道的方向上的路径畅通,这是因为推进点可与闩锁 凹口进行闩锁,由滑块元件的作用表面中的凹陷部表示所述闩锁凹口。

如果通过手动致动沿滑块的轴线移动滑块元件,则推进点再次移 出闩锁凹口,且阻挡元件沿升起轴线再次在相反的方向上朝锁芯的轴 线移动。阻挡元件的阻挡部分因此被再次引导到钥匙通道外,且使钥 匙能够从锁芯退出。考虑到滑块元件的对称布置,能够在两个方向上 都将推进点引导出闩锁凹口,使得与滑块元件沿滑块的轴线的移动方 向无关,远离锁芯的轴线发生阻挡元件的升起运动。

优选地设置引导元件,所述引导元件被构造为引导且优选地限制 阻挡元件和滑块元件的移动,且引导元件被配合在本体内。引导元件 可形成圆柱形销,所述销牢固地插入到本体内。长圆形孔配合在滑块 元件和阻挡元件内,引导元件分别延伸通过该长圆形孔。因此,引导 元件形成了滑块元件的运动轴线和阻挡元件的运动轴线之间的交叉 点,滑块元件的运动轴线和阻挡元件的运动轴线相互垂直地延伸。

根据另一个有利实施例,滑块元件具有两个按钮,所述按钮适合 于滑块元件的端侧,使得通过手动按压按钮,滑块元件能够沿滑块的 轴线移动,其中优选地按钮与盘形本体的周向面成为一体。滑块元件 可具有垂直于滑块的轴线的大致上矩形的横截面,因此按钮在尺寸和 形状上构造为使其与盘形本体的周向面成为一体。在此情况中,按钮 可被构造为不突出超过本体的基本尺寸;特别地,按钮不突出超过本 体的平面表面中的一个平面表面,以此最小化破坏按钮的风险。

本体可被构造为布置在锁芯的前侧处,以此本体具有至少一个通 孔,螺钉元件可通过所述通孔,用于将本体螺纹连接到锁芯的前侧。 优选地,可靠近钥匙通道设置两个通孔,因此将本体螺纹连接到锁芯 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锁定装置的另一个有利的实施例,可设置至少检测 钥匙在锁芯处的闩锁情况的电子检测设备。电子检测设备可包括微开 关,所述微开关感测钥匙在锁定装置中的闩锁布置。因此,可提供电 信号,以便例如检测锁芯是否提供了通过钥匙的转动旋钮的功能,或 是否钥匙被移除或可被移除。

此外,可提供另一个或替代的电子检测设备,所述电子检测设备 感测锁定装置在锁的锁芯处的布置。这一电子检测设备可与锁定装置 或与锁集成在一起。

通过具有锁定装置的锁进一步解决本发明的问题,所述锁定装置 用于将钥匙锁定在锁的锁芯处,其中锁定装置被构造为布置在锁芯处 且围绕锁芯轴线延伸,其中设置阻挡元件,所述阻挡元件能够与钥匙 进行闩锁,以用于将钥匙锁定在钥匙退出位置中。在此情况中,根据 本发明,使锁定装置具有滑块元件,所述滑块元件能够相对于锁芯的 轴线横向地移动且与锁芯轴线间隔开,且所述滑块元件借助于手动压 力致动而在相对于锁芯的切向方向上与阻挡元件协作,使得可解除对 钥匙的闩锁。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基于附图的描述更详细 地图示促进本发明的另外的措施,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用于将钥匙锁定在锁芯处的锁定装置的实施例的透视 图,其中锁定装置布置在锁芯处,

图2在前视图中示出了根据图1的锁定装置的实施例,

图3在分解视图中示出了锁定装置的实施例的视图,

图4示出了具有用于闩锁在根据图1的锁定装置中的闩锁鼻部的 钥匙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锁定装置的视图,其中阻挡元件处于锁定位置,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图5的锁定装置的视图,其中通过致动滑块元件, 阻挡元件移动到释放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锁定装置1的实施例,所述锁定装置1布置 在锁芯11的前侧处。图示示出了相互相对布置定位的两个锁芯11,二 者通过螺钉元件26相互螺纹连接。为将锁定装置1布置在锁芯11处, 如在前面图示,两个螺钉元件26延伸通过锁定装置1,使得图示的锁 芯11的相互支撑以及锁定装置1在锁芯11处的紧固成为可能。如果例 如锁芯11被布置在安装于门扇内的锁外壳的一侧处,则锁芯11可通过 拧紧螺母27被支撑在门扇内,用于最终紧固。为此目的,拧紧螺母27 能够螺纹连接在配合到锁芯11的外侧的螺纹上。

在锁芯11内,如在前面图示,所插入的钥匙10示出为处于退出 位置。钥匙10被锁定装置1锁定在锁芯11处,使得钥匙10尽管处于 钥匙退出位置中,其也不能从锁芯11移除。作为结果,钥匙10可用 作把手功能,以此锁定装置1优选地布置在门扇的指向房间内的锁芯 11上。

图示示出了具有本发明的滑块元件13的锁定装置1,所述滑块元 件13能够通过在相对于锁芯11的切向方向上的压力致动而被手动致 动。通过致动滑块元件13,钥匙10可被释放,因此可将钥匙10从锁 芯11移除。类似于割线,滑块元件13延伸通过锁定装置1的本体15, 因此滑块元件13在两个相反侧处穿透过本体15的包络表面。可通过 手动压力致动滑块元件13的端侧而产生滑块元件13的移动,因此钥 匙10被释放,以从锁芯11移除。

图2示出了在锁芯11处的锁定装置1的布置的前视图。锁定装置 1的盘形本体15的直径适合于锁芯11的直径,且基本上围绕锁芯轴线 12延伸,所述锁芯轴线12形成了锁芯的纵向轴线,钥匙10能够在锁 芯内旋转。滑块元件13的移动方向通过双箭头指示且滑块元件13沿 滑块轴线14延伸。滑块元件13可从左右两侧被压力致动,以便使滑 块元件13沿滑块轴线14侧向地位移。根据图示,可见滑块元件13关 于滑块轴线14的路径的布置提供了人体工程学的优点,这是因为能够 在通过前手掌包围钥匙10的同时由拇指致动滑块元件13,从而实现钥 匙10的移除。因为滑块元件13能够在两个方向上移动,所以能以人 体工程学方式通过从左侧用右手拇指以及从右侧用左手拇指执行滑块 元件13的致动,因此能够在致动滑块元件13的同时,用前手掌从锁 芯11移除钥匙10。钥匙10的闩锁和滑块元件13的致动之间的操作连 接在如下附图中以锁定装置1的分解图示更详细地图示。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锁定装置1的实施例的分解图示。首先, 锁定装置1包括本体15,所述本体15被构造为单独的部件且具有合适 的凹槽和通道,以便接纳和引导构成锁定装置1的其它部件。具体地, 本体15具有钥匙通道28,当钥匙10被插入到锁芯11内时,该钥匙延 伸通过所述钥匙通道。

滑块通道16被设置在本体15内,用于引导滑块元件13横向于锁 芯轴线12且与锁芯轴线12间隔开。该通道在本体15的前侧中被设置 为U形凹陷部,所述前侧邻接锁芯11,以布置在该锁芯11上。滑块元 件13具有构造为与滑块通道16的实施例互补的几何形状,以便允许 在双箭头指示的方向上在滑块通道16内被引导。

锁定装置1包括阻挡元件17,所述阻挡元件可与钥匙10进行闩锁, 用于将钥匙锁定在钥匙退出位置处。阻挡元件17被接纳用以根据垂直 指示的双箭头沿升起轴线18可往复移动。如果阻挡元件17处于其中 锁定钥匙10的锁定位置,则阻挡元件17的下部突出到钥匙通道28中。 现在,如果释放钥匙10,即释放与阻挡元件17进行的闩锁,则阻挡元 件17沿垂直轴线18在向上延伸的方向上移动。为了对阻挡元件17向 闩锁位置施加预张紧,弹簧元件22布置在阻挡元件17的后侧处,使 得在静止位置,阻挡元件17的舌状下侧突出到钥匙通道28中,以便 锁定钥匙10。

为沿升起轴线致动阻挡元件17的升起移动,在滑块元件13和阻 挡元件17之间设置操作连接。为此目的,滑块元件13具有带有闩锁 凹口20的作用表面23,其中阻挡元件17具有推进点21,所述推进点 21与作用表面23协作,且具体地是与闩锁凹口20协作。滑块轴线14 水平地且因此垂直于升起轴线18延伸,使得滑块元件13执行垂直于 阻挡元件17的移动。在此情况中,推进点21能够与闩锁凹口20相互 作用地接合。通过弹簧元件22对阻挡元件17施加预张紧维持了推进 点21与闩锁凹口20的永久接触。如果滑块元件13处于中间位置,则 推进点21接合在滑块元件13内的闩锁凹口20的中间。由闩锁凹口20 形成的凹陷部允许阻挡元件17在钥匙通道28的方向上移动,直至使 得阻挡元件17的舌状延伸部突出到钥匙通道28中。如果滑块元件13 通过压力致动而在滑块轴线14的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移动,则阻挡 元件17沿升起轴线向上移动,使得钥匙通道28完全畅通。在这一致 动位置中,推进点在作用表面23的方向上滑动,然而完全地不触及作 用表面23,而是推进点21维持与闩锁凹口20的斜面接触,使得滑块 元件13能够自动返回。作为结果,锁定装置1具有静止位置,在该静 止位置中,推进点21接合在闩锁凹口20中的中心处,该位置在释放 滑块元件13之后基本上再次被占据。

设置用于引导滑块元件13和阻挡元件17的引导元件24,所述引 导元件24被构造为螺栓,且其牢固地配合在本体15内。为允许各个 引导移动,滑块元件13具有长圆形孔31且阻挡元件17具有长圆形孔 32,其中引导元件24延伸通过长圆形孔31和32。作为结果,同时造 成了对于滑块元件13和阻挡元件17的移动的限制。

图4示出了钥匙10的侧视图,所述钥匙10被构造为用于与锁定 装置1进行闩锁。钥匙10具有钥匙头30,所述钥匙头30例如构造为 注塑成型的部件,且钥匙齿29从钥匙头30突出。闩锁鼻部19图示为 处于钥匙头30的面向钥匙齿29方向上的端部处,所述鼻部被构造为 与钥匙头30的部件一体地注塑成型。在闩锁位置中,阻挡元件17可 接合在闩锁鼻部19后方,使得如果钥匙齿29插入到锁芯11内,则防 止钥匙10在钥匙头30的方向上移动。为允许将钥匙10引入到锁芯11 内而不使钥匙10被邻靠阻挡元件17的闩锁鼻部19阻挡在插入方向上, 闩锁鼻部19具有锥形斜面19a。此外,互补地构造的锥形斜面可设置 在阻挡元件17处。当将钥匙10插入到锁芯11内时,因此可使阻挡元 件17在闩锁鼻部19的锥形斜面19a处滑动,且阻挡元件17可沿升起 轴线18克服弹簧元件22的弹簧力移动。阻挡元件17因此执行卡扣移 动,使得当钥匙10完全插入到锁芯11中时,阻挡元件17在闩锁鼻部 19后方接合。如果钥匙10处于钥匙退出位置,则闩锁鼻部19被布置 在钥匙10的拐角部处,其中闩锁鼻部19指向阻挡元件17的方向。在 除钥匙退出位置以外的位置中,钥匙10不能从锁芯11移除,因为钥 匙10被锁芯的锁眼和合适的制动栓(tumbler)锁定。

图5和图6示出了锁定装置1的俯视图,其中图5示出了处于静 止位置的装置,且图6示出了处于致动位置的装置。锁定装置1图示 为具有本体15,其中滑块元件13和阻挡元件17都示出为处于被引导 元件24安装且固定的布置中。在静止位置中,推进点21位于配合在 滑块元件13内的闩锁凹口20内。闩锁凹口20配合在作用表面23的 中心中,其中推进点21具有第一侧面21a和相反的第二侧面21b,以 此将推进点21构造为V形形状。在闩锁凹口20内复制V形形状,其 中闩锁凹口20的V形开口具有比第一侧面21a和第二侧面21b之间的 角度宽的角度。

在端侧处,滑块元件13具有按钮13a和13b,借助于所述按钮而 使滑块元件13能够被手动致动。如果压力例如施加在按钮13b上,则 滑块元件13在根据图6的图面中向左移动。通过推进点21经由第二 侧壁21b与闩锁凹口20接触,推进点21因此沿升起轴线18向上移动。 因此,阻挡元件17至少部分地被推出钥匙通道28外。如果滑块元件 13被再次释放,则滑块元件13在经由在闩锁凹口20上的第二侧面21b 与推进点21接触产生的压力下再次返回到中间位置,如在图5中示出。 弹簧力22用于实现返回移动,即实现滑块元件13的单稳定平衡状态, 且因此实现了阻挡元件17在锁定位置内的单稳定平衡状态。

本体15被构造为盘形且具有周向表面15a,按钮13a和13b与周 向表面15a成为一体,所述按钮适合于滑块元件13的端侧。此外,本 体15具有通孔25,以允许将锁定装置1螺纹连接到锁芯11。

本发明在构造方面不限制于以上给出的优选实施例。相反地,可 以构思多个变型,所述变型利用了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甚至具有基本 不同类型的实施例。从权利要求书、附图描述得到的所有特征和/或优 点,包括构造细节、空间布置和处理步骤自身与其多种组合对本发明 来说可以是关键的。滑块元件13例如可具有两个不同的闩锁凹口,其 中第一闩锁凹口的深度允许阻挡元件17延伸到钥匙通道28内,直至 使钥匙10锁定在锁芯11内。如果移动滑块元件13使得推进点21与 第二较浅的闩锁凹口相合,则阻挡元件17完全不到达钥匙通道28内 或仅以小的深度到达钥匙通道28内,使得钥匙10维持能够沿锁芯轴 线12自由移动且不被锁定。因此实现了滑块元件13的双稳定状态且 因此实现了阻挡元件17的双稳定状态,使得钥匙10被锁定在滑块元 件13的第一位置内,且尽管存在锁定装置1,但在不致动装置的情况 下能够在第二位置中释放钥匙10。

附图标记列表

1 锁定装置

10 钥匙

11 锁芯

12 锁芯轴线

13 滑块元件

13a 按钮

13b 按钮

14 滑块轴线

15 本体

15a 周向表面

16 滑块通道

17 阻挡元件

18 升起轴线

19 闩锁鼻部

19a 锥形斜面

20 闩锁凹口

21 推进点

21a 第一侧面

21b 第二侧面

22 弹簧元件

23 作用表面

24 引导元件

25 通孔

26 螺钉元件

27 拧紧螺母

28 钥匙通道

29 钥匙齿

30 钥匙头

31 长圆形孔

32 长圆形孔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