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野生水蛭的人工驯化方法

一种野生水蛭的人工驯化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水蛭的人工驯化方法,其主要是通过选种、喂食、室内产茧、室内孵化和幼苗培育的工序,最终养殖出优质的水蛭,本发明养殖技术简单、先进,选择优质的品种和采用科学的养殖方法,养殖效率高,同时采用的“室内产茧、室内孵化”独特方法,大大加快了水蛭生长速度,同时也缩短了幼苗到成品蛭的生长周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51145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但修伍;

    申请/专利号CN201110392741.5

  • 发明设计人 但修伍;

    申请日2011-12-01

  • 分类号A01K67/033(20060101);

  • 代理机构34112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方峥

  • 地址 237202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与儿街镇与儿街居委会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5:43: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6-13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K67/033 登记生效日:20170525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1120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05-07

    授权

    授权

  • 2012-09-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7/033 申请日:201112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6-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生水蛭的人工驯化方法,属于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蛭俗称蚂蟥,是我国中医中药宝库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自古至今被人们称之为祛病救人的良药,随着国内外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应用更为广泛。我国医学名著《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不但药用价值较高,而且现代科技发现还能生产保健、化妆品,因此,水蛭其身价具有“软黄金”之称的“水中人参”。近年来野生水蛭因受农药、化肥、工业污染的影响,自然资源日益减少,野生水蛭面临灭绝,因此,水蛭人工养殖迫在眉睫,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几经摸索和研究,就野生水蛭采取人工驯化,室内产茧与孵化独特技术,成功地在当地借鉴推广。这一创新,使很多养殖爱好者和广大养殖户一致反馈,效果良好。这不仅解决了水蛭市场供需矛盾突出问题,而且为农村新的养殖产业发展开拓了新的之路。

我国很多地区已从事水蛭养殖业的生产,但发展缓慢,成功先例极少,问题的根本,不论人工养殖或自然养殖,千篇一律大都采用了“室外产茧与孵化”传统方法,但由于受外境阴雨、春寒、低温天气的影响,还有外境黄鼠狼、老鼠、青蛙、虫蚁等天敌所侵害,不仅产茧率低,而且伤亡极为严重。特别是自然生态养殖,更是无法产茧,一是繁殖期种蛭取不到足够的食料,导致营养不良,而少产茧或不产茧;二是在外界对水质、水温、水位的掌握难以调节,种蛭在外界没有稳定的求偶和交配有利环境;三是及使产出少量的卵茧也会被水浸泡后软化而死亡。同时,在室外河旁、池塘等有水源地段存活的少量幼苗几乎也被黄鳝、青蛙、蛇类等天敌所吸食;四是水蛭产孵期再遇上春寒低温等特殊气候,更是无法产茧孵化,所以传统的室外产茧或自然界产茧孵化方法有时几乎为零。

发明内容

为了缓解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生水蛭的人工驯化方法,本发明养殖技术简单、先进,选择优质的品种和采用科学的养殖方法,养殖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野生水蛭的人工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在三月下旬四月初,温度在15℃左右,选择重量为25g以上个体大、有活力的健康水蛭,然后放入经过石灰石消毒的驯化精养池中;

(2)喂食:在驯化精养池中投入螺蛳、河蚌食料,每平方0.4-0.6kg,控制池内温度18℃-25℃,驯养为10-15天,驯养期间昼夜温差不低于16℃,每晚11-12点定要观察水温情况;

(3)室内产茧:可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为室内砌池法,第二种为泡膜箱产茧法;

(4)室内孵化:将幼蛭定量装箱,控制箱底土层厚2-3cm,空气湿度65%,土层湿度30%、温度25℃,13-18天出苗;

(5)幼苗培育:首先将精养池用生石灰放入池内消毒,浸泡2-3天后换上新水,水位要保持38-42cm,池内必须装上增氧泵,并搭建备用保温大棚,池水面上方提前放入水葫芦、水浮莲等水草植物,后放入幼蛭,幼蛭入池前三天不摄食,三天后投入轧碎成肉糊状螺蛳、河蚌,经过23-28天的精养管理,幼蛭可长到6-7厘米,最后将水蛭均匀地分到养殖池里饲养了。

所述的野生水蛭的人工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驯化精养池为选择南北向,宽3米,长度因地制宜,池高120cm,水位控制60cm以上,同时搭建有保温大棚。

所述的野生水蛭的人工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灰石消毒的驯化精养池为驯化精养池每平方按1.5kg生石灰全池泼洒,浸泡2-3天后,将池内打扫干净,然后放入新鲜水。

所述的野生水蛭的人工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内砌池法为选择保温性能较好产池,产池四周可适当洒点生石灰防御,土层湿度为10-15℃,室内温度控制在23-28℃,每平方米按种蛭18-22kg入池,喷壶雾状补水,9-11天产茧;所述的泡膜箱产茧法为选择经过生石灰水消毒的泡膜箱,投入种蛭7-8kg。

野生水蛭的人工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内产茧时卵茧泡沫状像弹子大小不等,每个茧内有15-50区间的小幼蛭胚胎;所述的室内孵化时每千克700个茧为标准,具体观察幼苗颜色而定,深红色为成型幼苗;所述的幼苗培育时从卵茧爬出后,长度约1-2cm为深红色即可入池培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养殖技术简单、先进,选择优质的品种和采用科学的养殖方法,养殖效率高,同时采用的“室内产茧、室内孵化”独特方法,大大加快了水蛭生长速度,同时也缩短了幼苗到成品蛭的生长周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野生水蛭的人工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在三月下旬四月初,温度在15℃左右,选择重量为8g以上的性成熟种蛭,然后放入经过石灰石消毒的驯化精养池中;

(2)喂食:在驯化精养池中投入螺蛳、河蚌食料,每平方0.4-0.6kg,控制池内温度18℃-25℃,驯养为10-15天,驯养期间昼夜温差不低于16℃,每晚11-12点定要观察水温情况;

(3)室内产茧:可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为室内砌池法,第二种为泡膜箱产茧法;

(4)室内孵化:将幼蛭定量装箱,控制箱底土层厚2-3cm,空气湿度65%,土层湿度30%、温度25℃,13-18天出苗;

(5)幼苗培育:首先将精养池用石灰化消毒,浸泡2-3天后换上新水,水位要保持38-42cm,池内必须装上增氧泵,并搭建备用保温大棚,池水面上方提前放入水葫芦、水浮莲等水草植物,加入幼蛭,幼蛭入池前三天不摄食,三天后投入轧碎成肉糊状螺蛳、河蚌,经过23-28天的精养管理,幼蛭可长到6-7厘米,最后将水蛭均匀地分到养殖池里饲养了。

驯化精养池为选择南北向,宽3米,长度因地制宜,池高120cm,水位控制60cm以上,同时搭建有保温大棚;生石灰消毒的驯化精养池为驯化精养池每平方按1.5公斤生石灰全池泼洒,浸泡2-3天后,将池内打扫干净,然后放入新鲜水。

所述的室内砌池法为选择保温性能较好产池,产池四周可适当洒点生石灰防御,土层温度为10-15℃,室内温度控制在23-28℃,每平方米按种蛭18-22kg入池,喷壶雾状补水,9-11天产茧;所述的泡膜箱产茧法为选择经过生石灰水消毒的泡膜箱,投入种蛭7-8kg。

    实施例2:养殖的效果数据显示,及其幼蛭的数据显示

    采用此方法产下的卵茧、养殖省工、省力和高效,特别是加快了水蛭的生长速度,实现了由自然界养殖水蛭周期为180-200天左右,而我们只需要90-100天的生长期,平均每平方产量为7.2kg,能加工干品1.8kg,按市场平均价130元/kg计算,产值为234元,扣除成本(种苗、饲料、水电费等支出),效益为134.5元。人工驯化孵化的卵茧每个产出数量最少15尾,中间为25-30尾,最高40-50尾之间,平均每个茧幼苗为28尾左右,每条水蛭产茧率90%以上,饲养成活率96%以上。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