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注射器式大气压微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注射器式大气压微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器式大气压微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交流高压电源、高压电极、地电极和微孔光纤,所述微孔光纤下端密闭,其内插有高压电极,其外套针筒;所述针筒上端封闭,并连接进气管;针筒下端连接绝缘材质的针头;所述光纤下端包裹于所述针头内,两者之间留有供气体通过的缝隙;所述地电极接地并置于待处理样品内。其放电方式简单,设备成本低;气体体积小,气体流量低;能耗低;可在液体样本中通入气体产生等离子体,用于对材料内部进行处理,或对人体内部组织进行处理。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49771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民族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1110401206.1

  • 发明设计人 刘东平;倪维元;

    申请日2011-12-06

  • 分类号H05H1/24;

  • 代理机构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陈红燕

  • 地址 116600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辽河西路1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5:25:4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4-02

    授权

    授权

  • 2012-07-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5H1/24 申请日:201112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6-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气压微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尤其涉及利用微孔光纤插入式电极在大气压条 件下,使用绝缘针头产生安全的可注入式气体微放电等离子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低温等离子体是继固态、液态、气态之后的物质第四态,当外加电压达到气体的着火电 压时,气体分子被击穿,产生包括电子、各种离子、原子和自由基在内的混合体。大气压低 温等离子体技术,不需要复杂的真空设备,具有低本成、低能耗、高效率等特点,放电时气 体温度低(40-80摄氏度),安全稳定,处理过程中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近十年来,低温等离 子体技术在全球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世界上有多个研究小组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我 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缺乏。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广泛应用于病变细胞处理、生物灭菌及其相关领域。使用传统 的介质阻挡放电方法产生的等离子体气体流量高,穿透性差,可处理范围停留在材料表层, 限制了等离子体应用技术的发展。至今为止,微型注射式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产生技术尚少 有报道。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在大气压下可注射到样品内 部产生微放电冷等离子体的发生装置,其结构简单,并且高效节能,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注射器式大气压微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交流高压电源、高压电极、地电极和微 孔光纤,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孔光纤下端密闭,其内插有高压电极,其外套针筒;

所述针筒上端封闭,并连接进气管;针筒下端连接绝缘材质的针头;所述光纤下端包裹 于所述针头内,两者之间留有供气体通过的缝隙;

所述地电极接地并置于待处理样品内。

更具体的,所述微孔光纤外径不大于1mm,内径不小于50μm,

所述绝缘材料针头外径为不大于1.6mm,长30mm;

所述高压电极的直径为50~200μm;

所述高压电源的频率为5~15KHz,其峰峰值为6~35KV;

所述高压电极采用铜芯,所述地电极为铜片。

所述针头为陶瓷针头。

采用上述大气压微等离子体注射器式发生装置进行放电时,预先通过进气管向针筒内通 入气体,待气流稳定后将针头插入待处理样品,接通连接高压电极的高压交流电源,包裹在 光纤内部的高压电极与样本内的地电极之间产生交变电场,使气体发生场致电离,产生稳定 的气体放电等离子体,对样品进行处理。用琼脂块放置等离子体区域测试,未见融化,可知, 等离子体温度低于70摄氏度。用动物放置等离子体区域测试,其未表现出明显不适,绝缘针 头附近等离子体电流在安全范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优势极为显著:

其放电方式简单,设备成本低;气体体积小,气体流量低;能耗低;可在液体样本 中通入气体产生等离子体,广泛适用于对材料内部的处理,或对人体内部组织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简图;

图2是实施例所述液体样本中的放电照片。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注射器式大气压微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如图1所示,采用铜芯作高压电极1插于微 孔光纤2中,连通交流高压电源,针筒3上端封闭并连接进气管6,光纤穿过针筒下端包裹 于陶瓷针头4内部,采用铜片为地电极5置于样本中接地。其中,所述微孔光纤外径为1mm, 内径为50μm;所述陶瓷针头外径为为1.6mm,长30mm;所述高压电极的直径为50μm; 所述高压电源的频率为5~15KHz,其峰峰值为6~35KV;

放电时,放电气体经过质量流量控制器通过进气管6通入针筒3内,针头4插入样品内 部,针头中的高压电极1和样品中的地电极5产生交变电场,在样品7处产生气体放电等离 子体,如图2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