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编线导引件的电插接连接器

具有编线导引件的电插接连接器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缆(2)的电插接连接器,具有编线导引件(10),该编线导引件(10)设置在所述电插接连接器(1)上以便能够移动,其中所述编线导引件(10)或者所述电插接连接器(1)具有释放装置(112,212),该释放装置(112,212)能够用于从所述电插接连接器(1)分离所述编线导引件(10)。本发明还涉及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电插接连接器(1)的制造的电缆;以及电力或者电子设备或者部件,其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电插接连接器(1)或者根据本发明的制造的电缆。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21715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泰科电子AMP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980145388.1

  • 发明设计人 拉尔夫.施米特;马丁.萨拉格;

    申请日2009-11-04

  • 分类号H01R24/62(20110101);

  • 代理机构11105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葛飞

  • 地址 德国本斯海姆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30: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1-06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H01R24/6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91104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3-12-04

    授权

    授权

  • 2011-12-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R24/62 申请日:200911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10-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缆的电插接连接器,具有编线(braid)导引件,该编线导引件设置在电插接连接器上以便能够移动。本发明还涉及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电插接连接器制造的电缆;以及还涉及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电插接连接器或者根据本发明的制造电缆的电力或者电子设备或者部件。

背景技术

由于电接口的越来越小型化,尤其是在电子元器件领域,各个电插接连接器,其可以实施为例如柱、插座、耦接件、弹簧、销、模块、RJ插接连接器等,必须也变得更小。这使得在具有这种类型的插接连接器的电缆的制造中存在问题,因为电缆的各编线必须引入到插接连接器内的相应装置中,而该相应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变得越来越小。特别地,小型化导致电接触和/或短路问题,因为它反复地发生,导致编线不能合适地容纳在插接连接器中。

为了促进电缆与插接连接器内的相应电线的电接触,编线导引件是已知的,其中电缆的各个编线引入到编线导引件的为此设置的接触装置中。随后,编线导引件带入到电插接连接器上/中的正确位置中。在这种情况中,这通常在编线与编线导引件内的插接连接器的各个导线电接触的同时进行,所述编线导引件具有用于该目的的适当的凹陷。这通过安置在插接连接器中的绝缘位移触头实施。

松散的编线导引件在这种情况中是已知的,其首先与编线配合,编线导引件随后配置在插接连接器中。包括多个部分的物件或者连接组件是能够商购的,用于该目的,松散以及由此易失的编线导引件附连到电插接连接器。编线导引件和插接连接器第一次由用户接合在一起,用于电缆连接。俘获型编线导引件同样是已知的,其不可释放但是可枢转地连接到各个插接连接器。

US7134904B2公开了已知具有编线导引件的电端子单元,所述编线导引件能够以大致平移的方式从上方插入到端子单元的槽形状的壳体中。可枢转盖,其可用于永久地固定编线导引件在壳体中,位于端子单元的壳体上。在这种情况中,编线导引件设置成,在盖的打开位置,总是松散地位于壳体中,也就是,非固定地且不可枢转地连接到其上。

DE60310002T2公开一种用于数据传送的屏蔽电连接配置,例如用于与以太网电缆产生电接触。在这种情况中,浮动的编线导引件,其能够平动和转动运动,设置成与壳体和连接配置的覆盖盖子分离。具有配合到其上的电缆的浮动编线导引件松散地插入到壳体中并通过覆盖盖子拖拽,所述覆盖盖子设置在壳体上以便能够枢转。结果,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绝缘位移触头通过电缆的编线电接触。在此的问题包括这样的事实:编线导引件在覆盖盖子的枢转过程中能够从壳体滑出-以便防止这-必须提供额外的配合步骤。

DE102004038123B4公开一种具有可枢转编线导引件的电插接连接器,编线导引件不可释放地连接到插接连接器。也就是说,编线导引件不能从插接连接器不通过工具复杂地拆开插接连接器就从插接连接器分开。这特别地导致将电缆装配到插接连接器和将插接连接器装配到电缆的问题。为了移除编线导引件,至少必须移除插接连接器的壳体部分。设置在编线导引件上的电缆的编线的电接触在编线导引件枢转到插接连接器中的过程中进行,位于插接连接器中的绝缘位移触头从而切割开电缆的编线的各电绝缘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公开一种用于电缆的改进的电插接连接器。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是公开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改进的电插接连接器的制造的电缆、电力和/或电子设备或者部件。这应当允许更安全和更快速地配合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到电缆。而且,插接连接器的编线导引件的处理应当得以简化,并且插接连接器应当具有与传统的电插接连接器大致相同水平的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电插接连接器在这种情况中应当具有编线导引件,该编线导引件一方面-例如对于派遣状态的插接连接器-能够俘获型地连接到插接连接器,但是另一方面应当能够从插接连接器移除,以使得其处理便于制造电缆。后一方面应当仅仅提供作为一种选择,以使得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能够继续以传统的方式处理。而且,编线导引件在插接连接器上/中具有限定的电接触和机械移除位置。此外,根据本发明,编线导引件的所有极的优选的单个颜色编码是可能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电缆的电插接连接器;根据权利要求11的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电插接连接器的制造的电缆;和根据权利要求12的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电插接连接器或者根据本发明的制造的电缆的电力或者电子设备或者部件得以实现。本发明的有利的发展从从属权利要求中显现出来。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电缆的电插接连接器具有编线导引件,其设置在插接连接器上以便能够移动。编线导引件或者插接连接器具有释放装置以使得编线导引件能够通过促动释放装置而从电插接连接器移除。在这种情况中,编线导引件提供在插接连接器上/中的配合位置,以便能够移动但是牢固地连接到其上。从在插接连接器上/中的配合位置开始,编线导引件能够从插接连接器通过触发用于移除位置的释放装置而从插接连接器分离。

换句话说,在配合位置,编线导引件安置为以使得能够在插接连接器的其余部分上/中移动,但是仍然俘获地连接到其上;编线导引件这样相对于电插接连接器的其余部分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度。优选地,编线导引件仅相对于插接连接器具有单一的自由度,其优选地为转动自由度。在这种情况中,如果编线导引件能够相对于插接连接器的其余部分转动通过至多大约90°,这是足够的。当然可以使用更大或者更小的最大移动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从电插接连接器快速分离编线导引件的这样的机构在现在已经变得非常小的插接连接器中就电缆配合而言提供了一些优点,特别是在电缆的许多单个编线的情形下,以及就在电缆配合过程中的耗费而言提供了一些优点。特别地,编线导引件可以俘获地设置在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上;这对于派送和处理插接连接器是有利的。

如果编线导引件例如在电接触过程中被损坏,那么可以使用用于相同的插接连接器的第二编线导引件作为替换部件。这在具有永久俘获的编线导引件的电插接连接器中并非如此;在这种类型的插接连接器中,整个插接连接器总是废弃掉。具有永久易失的编线导引件的那些插接连接器并不如本发明一样操作简单,特别地就电缆的单个编线的电接触而言,并具有编线导引件永久易失性的缺点。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编线导引件设置在电插接连接器上/中,以便能够特别地直接关于插接连接器的壳体部分枢转。这优选地经由适当的轴承配置例如枢转轴承进行。根据本发明,轴承配置的一个轴承配合件然后设置-例如,在枢转轴承、轴承轴颈或者轴瓦的情形下-在编线导引件或者插接连接器上/中以便能够通过根据本发明的释放装置移动以使得该轴承配合件能够从不同的轴承配合件-例如相应轴瓦或者相应轴承轴颈-移开。前者的轴承配合件的可动性优选地通过可弹性变形地固定的轴承提供;也就是说,该轴承配合件可以设置在例如弹性腿或者弹性凸片上。

根据本发明的移除选择现允许,在俘虏的编线导引件中,编线导引件的事实上隐藏的侧面,用于其它编码,特别是颜色编码。一方面,在这种情况中可以单个编码;另一方面,编线导引件的可动性特别地可枢转性保证编线导引件的隐藏侧面能够变得可见。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释放装置是允许一个轴承配合件移动远离各自的其它的轴承配合件的缝槽。在这种情况中,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必须小心以保证缝槽在轴承配合件的水平上至少与必须移开一定距离的轴承配合件一样宽,以使得该轴承配合件能够从其它的轴承配合件移除。在这种情况中,优选能够移动离开以执行大致直线或者仅稍微弯曲的运动的轴承配合件。优选地,枢转轴承配置的一个轴承轴颈或者一个轴承轴瓦可以通过缝槽从与其对应的轴承轴瓦或者与其对应的轴承轴颈移开。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中,缝槽是所谓的编线导引件中的弹簧缝槽,其从编线导引件的轴承头在编线导引件的纵向方向延伸。术语“轴承头”在该情形中是指能够用于安装电插接连接器上/中的编线导引件的区域。弹簧缝槽在这种情况中优选地为连续缝槽,其向后延伸足够远到编线导引件中以允许产生的编线导引件的一个或两个弹簧腿移动以使得编线导引件能够从它的在插接连接器中的轴承配置移除并且弹簧腿再一次地向后弹回到它们的起始位置。

这允许编线导引件快速且简单地从插接连接器分离并且通过能够仅通过两个人手指操作的机构再次装配;因此本发明节省用户时间并使得它更易于操作电插接连接器。根据本发明,不必移除部件以为了从插接连接器移除编线导引件,所述插接连接器此外也可以不用工具从插接连接器移除。

代替在编线导引件的大致中心的弹簧缝槽,在编线导引件或者插接连接器上的横向的可移动凸片也是可能的,能够移开的轴承配合件从而设置在凸片上。优选地,插接连接器具有两轴瓦,编线导引件具有与其对应并限定枢转轴的两轴承轴颈。但是,这也可以在运动学地倒过来或者混合。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中,配合到电插接连接器的编线导引件具有两个限定的锁定位置。在接触位置,编线导引件锁定到应变释放金属片或者插接连接器的壳体部分,其中电缆可以由插接连接器电接触。在打开位置,编线导引件同样锁定到应变释放金属片或者插接连接器的壳体部分,其中电缆不能由插接连接器电接触。

编线导引件到应变释放金属片或者电插接连接器的壳体部分的各自的锁定在这种情况中在编线导引件的不同点上或者插接连接器的其余部分上进行。优选地,各锁定装置定位为与编线导引件在编线导引件的纵向方向相对。也就是说,例如,对于打开位置的锁定装置优选地位于轴承头上,对于打开位置的锁定装置优选地位于编线导引件的电缆的编线在其上进入编线导引件的那个侧面上。

附图说明

在此及后将基于示例性实施例并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具有处于配合位置和接触位置的编线导引件的根据本发明的打开的电插接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插接连接器的透视图,根据本发明的编线导引件示出在配合位置和打开位置;

图3是图1的插接连接器的稍微更横向的透视图,编线导引件示出在移除位置;

图4是电缆的三维平面图,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编线导引件设置在电缆上;

图5是类似于图4但是其从下面示出电缆的视图;

图6是在根据图1的插接连接器上/中的图4和5的电缆的配合过程中的透视图,编线导引件示出在配合位置和打开位置;

图7是根据图1的插接连接器上/中的图4和5的电缆的配合过程中的透视图,编线导引件示出在配合位置和接触位置;

图8是根据图4的编线导引件的挑出的三维平面图;

图9是图1的插接连接器的剖开的侧视图,编线导引件示出在配合位置和打开位置;和

图10是具有在配合位置和打开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编线导引件的根据本发明的打开的电插接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及后将基于用于无线电通讯和网络连接的八极电针式插接连接器(RJ-45)的两示例性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类型的实施例,而是可以应用到所有的单极或者多极电插接连接器。这特别地涉及工业以及空中、空间、水上、有轨和陆地交通工具。而且,在此及后所有涉及的“编线导引件”将一方面包括术语“缆线导引”,另一方面包括术语“缆线导引件”或者“枢轴”,其现在已经变得非常流行。

在此及后将参照图1-9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以及电缆到根据本发明的电插接连接器的根据本发明的配合。在这种情况中待解决的问题是这样的事实:作为插接连接器的应变释放金属片的同时应变释放功能和屏蔽接触的结果,由于现有技术中多极插接连接器实施方式,仅电缆编线的引入可能存在困难。

图1(以及参见图2-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1,其实施为电针式插接连接器1,处于打开状态。插接连接器1在这种情况中包括大致三个部件也就是实施为壳体下部20和壳体上部30的两壳体部分20、30和根据本发明的编线导引件10,其中壳体上部30可枢转地安装在壳体下部20上,编线导引件10同样以铰接的方式安装在壳体下部20上。

在本情形中,编线导引件10和壳体上部30设置在壳体下部20上以便能够在每一情形下经由轴承15、25的配置枢转,其中两个枢转轴并不共轴布置。其它实施方式当然也是可能的。这样,两个枢转轴可以重合,或者编线导引件10铰接到壳体上部30。

壳体上部30具有电线320,其用作电触头、电传输装置以及与配合插头(在图中未示出)的电接触,例如插座。对于电缆2的编线3的电接触(见图4、5),壳体上部30优选地具有绝缘位移触头322,其可以用于电接触位于接触装置120中的编线导引件10中的编线3。

绝缘位移触头322以导电方式连接到电触头324,该电触头324在本情形下实施为向前接触销触头324。当然可以使用其它用于电接触的可能性,例如作为在编线3先前剥皮后的挤压接触的结果,或者用于向前接触的可能性。

图1示出在电插接连接器1上/中的根据本发明的编线导引件10的配合位置M,编线导引件10自身示出在它的接触位置K。也就是说,在接触位置K,位于编线导引件10中的编线3可以借助其绝缘位移触头322通过壳体上部30电接触。为了该目的,编线导引件10具有相应的凹陷。用于电缆2的上编码152,特别地彩色编码152,同样在图1中示出,其中所述电缆2在本情形中实施为八极电缆2。

编线导引件10固定,而插接连接器1从它的递送状态折叠打开到图1所示位置,在该接触位置K-其称为电插接连接器1的留持功能-以使得编线导引件10并不连同壳体上部30枢转,编线3并不变得粘连在绝缘位移触头322中。

为了该目的,编线导引件10和壳体下部20,或者其应变释放金属片220(见图7),具有相互对应的用于锁定的装置,在附图中仅在编线导引件10的后侧和下侧示出一个锁定凹陷132。壳体下部20,或者其应变释放金属片220,然后在相应点上具有锁定突起。原则上,锁定装置可以处于任何期望的位置,如果接触位置K可形成锁定。

为了配合电缆2到电插接连接器1,编线导引件10到应变释放金属片220或者壳体下部20的锁定释放,编线导引件10枢转到它的如图2所示的打开位置O。在该向上枢转的打开位置O,编线导引件10同样优选锁定到壳体下部20或者应变释放金属片220。这可以清楚地在图9中看出,编线导引件10的装置134锁定到壳体下部20或者应变释放金属片220的装置234。优选地,它们是编线导引件10的锁定台肩134和壳体下部20或者应变释放金属片220的锁定凸出部234。原则上,锁定装置可再一次地处于任何期望的位置,如果打开位置O可形成锁定。

编线导引件10的向上枢转允许编线导引件10的接触装置120的引入开口122更有效地得以检查和操作;在电插接连接器1上/中的编线导引件10的锁定位置额外地改善操作。而且,额外的下编码154,特别地彩色编码154,可以变得可见(同样见图6)。

现在,根据本发明,通过插接连接器1,电接触电缆2和它的编线3有两种可能性。要么编线导引件10保留在电插接连接器1中,或者它从那里分离。

如果编线导引件10保留在电插接连接器1中,那么电缆2到编线导引件10的配合位置示出在图6中。在这种情况中,编线3通过引入开口122推进到编线导引件10的接触装置120中。该配合步骤类似于在此及后将参照图4和5更详细地描述的。

根据本发明,存在编线导引件10从电插接连接器1的分离的选择;这示出在图3中。为了从插接连接器1移除编线导引件10,编线导引件具有释放装置112,优选地弹簧缝槽112,从而允许编线导引件10从插接连接器1分离。弹簧缝槽112(参见图8)在这种情况中被提供,从编线导引件10的轴承头110开始,以便在其纵向方向向后伸入到编线导引件10中。

在这种情况中,弹簧缝槽112延伸到编线导引件10中,大致直到中心或者稍微超过中心。当然可以应用其它长度的弹簧缝槽112,如果一方面编线导引件10并不失去它的结构完整性,并且另一方面产生的弹性腿140,在此及后称作弹簧腿140,的充分的可动性得以保证的话。而且,弹簧缝槽112设置为在其横向方向Q直接通过编线导引件10。

根据本发明,弹簧缝槽112产生两个弹簧腿140,其当挤压在一起时允许编线导引件10从电插接连接器1移除或者重新插入到插接连接器1中。在编线导引件10从壳体下部20移除的过程中,编线导引件10的两个轴承轴颈115在本发明的所示实施例中从壳体下部20的相应的轴瓦215脱离。在编线导引件10插入到壳体下部20的过程中,发生相反的情况。

每个轴承轴颈115-也称作轴承配合件115-和每个各自的轴瓦215-也称作轴承配合件215-在该情形中形成在壳体下部20上/中的编线导引件10的轴承15的各自的配置中。在这种情况中,轴承15的配置实施为枢转轴承配置15,其枢转轴S由轴承配合件115、215限定。当然还可以使用其它的轴承配合件115、215,其形成轴承15,特别地枢转轴承配置15的总体配置。这样,例如,不必-如图所示-完全在它们的圆周上闭合轴承轴瓦215。例如,轴承轴瓦215的盘状构型也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还可以形成不是位于编线导引件10中心的弹簧缝槽112,而是更加横向地,以使得然后编线导引件10的轴承配合件115实施在弹性凸片(在附图中未示出)上。而且,还可以在一个侧面上交换轴承轴颈115和轴承轴瓦215的滚子(roll)。

现在,图4和5还示出,类似于图6,处于它的移除位置E的编线导引件10。但是,此外,图4和5示出设置在编线导引件10上的电缆2。在这种情况中,在两个平面内,八芯电缆2的四个各自的编线3通过它们的纵向末端部分接收在编线导引件10中,编线3的每个纵向末端部分从而位于编线导引件10的接触装置120中。在这种情况中,例如编线3的纵向末端部分可以从外部插入到在纵向方向L开口(图4,上编线3,参照图4)的接触装置120中或者将它们通过引入开口122(图5,上编线3,参照图5)推进到编线导引件10中。

根据本发明,电缆2的编线3的纵向末端部分也可以基于编线导引件10的移除选择在电插接连接器1外面引入或者插入。在这种情况中,可以在其引入或者插入之后相应地仅借助工具而缩短编线3的纵向末端部分;这对于俘获安置的编线导引件10不会是可能的。

在编线导引件10配合到电缆2之后,编线导引件10-如上面示出的-在两个腿弹簧140与编线导引件的轴承头110挤压在一起后推进到壳体下部20的轴承轴瓦215之间的区域中。在释放两个腿弹簧140之后,编线导引件10的轴承轴颈115进入到壳体下部20的轴承轴瓦215中,编线导引件10从而再一次地可枢转地连接到电插接连接器1;编线导引件10处于配合位置M,并且再一次地处于它的打开位置O;这示出在图6中。

作为编线导引件10与电缆20一起向下枢转的结果,编线导引件10返回到接触位置K,其中编线3的纵向末端部分可以由壳体上部30电接触;图7示出此。在这种情况中,编线导引件10再一次地锁定到壳体下部20或者应变释放金属片220。应变释放金属片220优选地还具有电磁屏蔽金属片的功能,应变释放金属片220从而电接触电缆2的屏蔽部;这可以看到仅示于图7中。

当壳体上部30向下枢转到壳体下部20(在图中未示出)上时,绝缘位移触头322钻进编线导引件10的凹陷中,结果切割开编线3的电绝缘部,位于那里下面的金属编线3得以电接触。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电接触通过绝缘位移触头322的枢转进行。绝缘位移触头322到电触头324的电连接建立电缆2的编线3和销触头324之间的正确的电连接,其中所述电触头324在该情形中实施为销触头324。

图10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中,轴承配合件215的可动性以不同方法提供。轴承导引件10在这种情况中优选地并不具有释放装置112,也就是,优选地没有弹簧缝槽112。相反,该功能通过壳体下部20的单一轴瓦或者两轴瓦215实行。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轴承轴瓦215自由切割以使得它能够相对于壳体下部20大致在枢转轴S的方向运动。为了该目的,至少一个轴瓦215设置在弹簧凸片210上,该弹簧凸片210被设置成以经由释放装置212与壳体下部20分隔开地设置并能够运动,其中该释放装置212特别地实施为弹簧缺口212。此外,电插接连接器1如上面描述地进行构造。

非常一般地,优选地,在枢转轴承15中,对于能够移动开的轴承配合件(在第一实施例中编线导引件10的两轴承轴颈115和在第二实施例中弹簧凸片210的轴承轴瓦215)在枢转轴S的方向从各自的其它轴承配合件(在第一实施例中壳体下部20的两轴瓦215和在第二实施例中编线导引件10的轴承轴颈115)移动离开。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