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马铃薯反季节高效基质袋培方法

一种马铃薯反季节高效基质袋培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铃薯反季节高效基质袋培技术,适合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发明利用偏酸性醋糟基质,结合栽植袋马铃薯袋培技术,通过品种选择、播期确定、种薯催芽与消毒、合理密植、水肥运作、冻害防止、化控、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生产管理措施,实现马铃薯反季节高效栽培。本发明采用的醋糟基质为调味品生产废渣,不含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而栽植袋栽培又能有效克服连作障碍导致的病虫害发生,从而实现马铃薯种植过程的清洁生产,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品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02785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010296525.6

  • 发明设计人 付为国;李萍萍;蒋洁;

    申请日2010-09-26

  • 分类号A01G1/00(20060101);A01G9/10(20060101);C05F5/00(20060101);C05G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07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汪旭东

  • 地址 212013 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2:13: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9-1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1/00 授权公告日:20120523 终止日期:20170926 申请日:2010092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5-23

    授权

    授权

  • 2011-06-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009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4-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高效栽培方法,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温室大棚内,利用醋糟基质袋培马铃薯的反季节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俗称土豆,是一种分布广、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宜粮、宜菜、宜饲、宜做多种食品原料的茄科茄属作物。喜生长在土壤结构疏松、孔隙度大、通气性好、富含有机质的偏酸性土壤环境,其中最适宜的土壤pH值在5.5-6.5之间。马铃薯需肥量大,在对肥料三要素的需求上,尤以钾最多,氮次之,磷较少。目前马铃薯多为大田粗放式常规栽培,限制了马铃薯品质的改善和产量提高。近年,有些地区利用温室大棚进行了马铃薯反季节栽培的尝试,虽收效显著,但因马铃薯特忌连作重茬而难以在有限的温室大棚内实现连年种植。

基质袋培技术是一项有效克服作物连作障碍的栽培措施,在设施栽培中应用广泛。其特点是将各类有机、无机基质或其复合物装入特制的栽植袋中进行作物栽培的技术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应用马铃薯基质袋培技术,实现马铃薯的反季节高效栽培,并克服了其他栽培方式容易产生的连作障碍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主要采取以下步骤;

(1)品种选择:选择早熟、丰产、抗病、结薯集中、商品性好的新品种,如“克新2号”、“克新4号”和“东农303”等。

(2)种薯处理:11月中旬,按照正常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种薯筛选、浸种、消毒、切块及催芽,培育壮苗。

(3)栽植袋选择及装袋:栽植袋选用长100cm,折径35cm、厚度0.1mm内黑外银白的聚乙烯塑料袋,每袋按醋糟基质0.04m3、三元复合肥(含N、P、K以质量计各占15%)20g、硫酸钾6g配比标准进行基肥和基质均匀混合后装入栽植袋后封口压实,装满基质后的栽植袋呈90cm×20cm×14cm的扁柱状体。

(4)种苗栽植:12月初,当芽长1-2cm时将种苗移栽至栽植袋中;栽植袋首尾相连成行,两行间隔5cm,每5行成1畦,畦距50cm。每袋开4穴栽植孔,孔距20cm,孔径10cm,栽种密度约6500株/667m2,栽植深度10cm,基质覆盖后由孔穴浇少量清水,每袋袋底开两个孔径约1-1.5cm渗水小孔。

(5)水肥管理及化控:生产中可根据马铃薯的需水特性,即需水最为敏感的薯块膨大期维持基质持水量的70%,其余生长阶段维持基质持水量的60%而视墒情进行灌溉;鉴于醋糟基质为缓释型肥料,可在马铃薯苗期、初花期各喷施一次质量浓度为1%尿素溶液作追肥,另在初花期加喷一次质量浓度为0.25%硼砂溶液;为抑制徒长,可视情况定期喷施浓度分别为50mg/kg的多效唑或质量浓度为0.1-0.2%有效成分15%的矮壮素溶液。

(6)冻害防止:确保棚内最低气温不低于3-5℃。

(7)病虫害管理:反季节基质袋培技术,一般病虫害较少,对可能发生的后期蚜虫为害,可用40%乐果乳油2000倍液或50%的蚜虱净喷雾防治。

(8)适时收获:当马铃薯中下部叶片退绿发黄时便可收获,收获前一周停止浇水,清除马铃薯地上部分植株后,拆开栽植袋封口,直接将薯块连同基质一起倾倒出来,拣出薯块后阴干上市或贮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马铃薯反季节基质袋培方法的应用,亩产可达1800kg以上,而上市日期可提前至3月初,市场最高价可达8元/kg,平均价格也在4-5元/kg,实现亩产值8000元以上,种植效益显著提高。

本发明采用的醋糟基质为调味品生产废渣,不含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而栽植袋栽培又能有效克服连作障碍导致的病虫害发生,从而实现马铃薯种植过程的清洁生产,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品质。

由于基肥在施用时与醋糟基质充分混合搅拌,因此,基质内养分均匀,加之基质环境疏松程度一致,使得马铃薯薯块大小均匀,品相好,多数薯块长8-10cm、宽6-8cm。尤其是采用倾倒基质的采收方式,无薯块损伤,保护了薯块的品相,进一步提高了马铃薯的商品性。

基质袋培技术既能省去中耕除草以及为防止薯块青头而进行的再次覆土等环节,又能降低收获时的工作量,同时还能减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省工省时,降低生产成本。

倾倒后的醋糟基质仍是富含营养的有机基质,可再次利用于非茄类蔬菜的种植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栽植袋布设俯视图。1栽植袋,2栽植孔,3栽植行,4马铃薯种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恒欣牌醋糟有机基质作为栽培基质,是一种由制醋工业废渣经资源化利用而开发出的有机基质,其有机质含量高达35%以上,氮磷钾总量大于4%,其中,全钾含量达到1.12%,超过其他多种基质,pH值在5.80-6.5之间,容重0.25g/cm3,总孔隙度约69.41%,富含养分、偏酸且疏松的环境特点尤其适合马铃薯的生长。

在长江下游某地区一座长50米、宽8米的塑料大棚内,实施了一种马铃薯反季节高效基质袋培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图1)进行详细描述,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品种选择,栽种品种为“克新4号”。

(2)种薯处理,11月中旬,选择大小均匀、表皮光滑无病斑的种薯用质量浓度为0.1%甲基托布津浸种后切块,切块时将两把刀分别泡在质量浓度为0.02%高锰酸钾溶液内消毒,交替使用;薯块大小约40g,并至少含有两个芽眼,然后芽眼向上将薯块排放在草木灰上,并用草木灰覆盖,浇少量水后,地膜覆盖,保温保湿。

(3)栽植袋选择及装袋:栽植袋1选用长100cm、折径35cm、厚0.1mm内黑外银白的聚乙烯塑料袋,确保马铃薯根系和薯块在暗环境下生长;每袋按醋糟基质0.04m3、三元复合肥(含N、P、K以质量计各占15%)20g、硫酸钾6g配比标准进行基肥和基质均匀混合后装入栽植袋后封口压实,装满基质后的栽植袋呈90cm×20cm×14cm的扁柱状体。栽植袋首尾相连成行,每个栽植行3置栽植袋50袋,行长45米,两行间袋距5cm,每5行成1畦,全棚共4畦,畦距分别为50cm、100cm、50cm,中宽边窄,全棚共置栽植袋1000袋。

(4)种苗栽植:12月3日将芽长为1.5cm马铃薯种苗4移栽至栽植袋中,每袋按间距20cm共开4穴栽植孔2,分别栽植1株种苗,全棚共栽植马铃薯种苗4000株。栽植深度10cm,覆盖后由栽植孔浇少量水,每袋底开2个孔径约1-1.5cm渗水小孔。

(5)水肥管理及化控,由于基质袋培技术具有很强的保水性能,灌溉量将会显著低于常规的土壤栽培。基质袋培技术保水性较好,因此灌溉量显著低于常规土壤栽培。一般视其墒情,除薯块膨大期适当多浇水以维持基质持水量70%的水平外,其余时间只要维持基质持水量60%水平即可,而采收前一周需停止灌溉;苗期和初花期各喷施一次质量浓度为1%的尿素溶液,初花期加喷一次质量浓度为0.25%的硼砂溶液;由于温室大棚内紫外线较弱以及晴朗白天温度较高,马铃薯很容易发生徒长,因此,现蕾开花期部分徒长植株喷施一次浓度为50mg/kg的多效唑溶液控制徒长。

(6)冻害防止:防止低温冻害是马铃薯反季节栽培一项关键措施,为防止冬季低温冻害,栽培上主要采取大棚内套小拱棚双层膜覆盖,每两畦上架设一座小拱棚,棚高1m,加盖薄膜,夜晚加盖草帘或无纺布保温,以维持棚内温度在3-5℃以上。

(7)病虫害防止,由于采用的是反季节基质袋培技术,该季马铃薯基本无病害发生,对后期出现的少量蚜虫,用40%乐果乳油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8)适时早收,3月初,马铃薯中下部叶片退绿发黄,于8日进行收获,先收割地上部分植株,然后打开封口,倾倒出基质和薯块并分开,薯块无损伤,大小均匀,商品性好,累计产量1090kg,均价4.8元/kg,产值5232元。倾倒出的醋糟基质置于栽培槽中,作为春季黄瓜的栽培基质,循环利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