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来自酿造用酵母的有用蛋白质的鉴定方法

来自酿造用酵母的有用蛋白质的鉴定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来自酿造用酵母的有用蛋白质的鉴定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预定的培养条件下培养酵母,(b)从该酵母的培养产物中提取蛋白质样品,(c)通过蛋白质分离手段分离该蛋白质样品、选择目标峰或斑点、回收该谱峰或斑点中包含的目标蛋白质或其片段,(d)确定该目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e)将(d)中确定的氨基酸序列和基于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序列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而预先确定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f)根据该比较结果,鉴定该目标蛋白质及编码该目标蛋白质的基因,及(g)分析该鉴定的基因的功能,以鉴定该基因赋予酵母的特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43242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三得利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780015015.3

  • 申请日2007-02-26

  • 分类号C12N15/10(20060101);G01N33/68(20060101);C12Q1/68(20060101);

  • 代理机构72003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高龙鑫

  • 地址 日本大阪府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1:53:2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4-1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12N15/10 授权公告日:20120509 终止日期:20160226 申请日:2007022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5-09

    授权

    授权

  • 2009-08-1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090717 申请日:2007022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 2009-07-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5-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来自酿造用酵母的有用蛋白的鉴定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通过蛋白质组分析,由酿造用酵母的基因组序列信息鉴定来自酿造用酵母的有用蛋白质及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的方法。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通过上述方法鉴定的基因及其用途,特别是涉及培育对酒精饮料(alcoholic beverages)(例如啤酒)制造中生产率的提高及/或香味的稳定化、增强等香味的改善等有用的酿造酵母、使用该酵母制造的酒精饮料、其制造方法等。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使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可将目的基因导入所需细胞中并使其表达,利用由基因组分析获得的信息,分析基因的功能,再利用经基因组信息进行功能分析的基因,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制备具有所需性状的细胞。

在使用工业用酵母的燃料酒精制造领域和使用酿造用酵母的酒精饮料制造领域中,使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提高酒精饮料的生产率并使香味稳定及/或提高的技术已经得到成功的开发。

已知蛋白质组分析是整体水平上的蛋白质分析,是用于鉴定基因工程的目标蛋白质和编码这些蛋白质的基因的方法。例如,蛋白质组分析用于鉴定编码由生化性质分离的所述蛋白质的基因并且通过数据库检索(参考已知蛋白质序列)阐明所述蛋白质的功能。

蛋白质组分析中,目前经常使用的方法为肽质量指纹图谱[peptidemass-finger printing(PMF)]法。PMF法中,通过二维电泳分离蛋白质,将蛋白质用胰蛋白酶等的消化酶酶切成肽后,使用质谱分析装置获得肽混合物的质谱(肽质量指纹图谱),将所得质谱与由对应基因组数据库中核苷酸序列的氨基酸序列所计算的理论质谱进行比对,从而鉴定蛋白质及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

酿造用酵母之一的下面发酵酵母(bottom fermenting yeast)也已经使用蛋白质组分析方法进行过分析(Joubert et al.,Electrophoresis.,(22);2969-2982,2001:非专利文献1)。然而,已知下面发酵酵母是至少由2种基因组构成的异源多倍体[玉井等(Y.Tamai et al.),下面发酵酵母巴斯德酵母(Saccharomycespastorianus)中存在2种染色体(Co-existence of two types of chromosome in thefermenting yeast,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酵母(Yeast),第10卷,p923-33,1998年:非专利文献2],认为其中之一是来自全基因组已经测序的(例如,参照A.Goffeau et al.,The Yeast Genome Directory,Nature,387,5-105,1997:非专利文献3)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型,以后也标记为Sc型)。但是,其余的基因组(Non-S.cerevisiae型,以后也标记为Non-Sc型)序列未被阐明。因此,还不能进行全面的基因组分析。

非专利文献1Joubert et al.,Electrophoresis,(22),2969-2982,2001

非专利文献2玉井等(Y.Tamai et al.),酵母(Yeast),第10卷,p923-33,1998年

非专利文献3A.Goffeau等(A.Goffeau et al.),酵母基因组Directory(TheYeast Genome Directory),Nature第387卷,p5-105,1997年

发明内容

因此,希望对下面发酵酵母的基因组进行测序以进行全面的基因组分析,

从而鉴定酒精饮料等制造中有用的酿造用酵母蛋白质及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者对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进行了测序。经证明,下面发酵酵母具有显示高于94%同一性的Sc型碱基序列组和显示约84%左右同一性的Non-Sc型碱基序列组的基因组结构。通过与已明确了全基因组序列的酿酒酵母(S.cerevisiae)的基因组数据库(DB)中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推测下面发酵酵母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其结果可证明该下面发酵酵母的蛋白质在氨基酸序列上大致可分为与酿酒酵母(S.cerevisiae)有接近100%同一性的Sc型和显示70~97%左右同一性的Non-Sc型。而且,本发明者基于此发现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解读的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序列信息,鉴定所需酵母的蛋白质或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的方法。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鉴定来自酿造用酵母的有用蛋白质及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的方法。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了以下的方法:

1.酵母的目标蛋白质或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的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预定的培养条件下培养酵母;

(b)从该酵母的培养产物中提取蛋白质样品;

(c)通过蛋白质分离手段分离该蛋白质样品,选择目标峰或斑点,并回收该目标峰或斑点中包含的目标蛋白质或其片段;

(d)确定该目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e)将(d)中确定的氨基酸序列与基于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序列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而预先确定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

(f)基于该比较结果,鉴定该目标蛋白质及编码该目标蛋白质的基因;及

(g)通过进行该鉴定的基因的功能分析,鉴定该基因赋予酵母的特性。

此外,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培养产物”广义上是指通过酵母(或酵母菌株)的培养而获得的物质,其包括肉汤(或培养物)、培养物沉淀、其中包含的酵母细胞、上清液等。

2.酵母的目标蛋白质或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的鉴定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以目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基础,与包含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序列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参考数据库进行比较;

(2)根据该比较结果,鉴定编码该目标蛋白质的基因;及

(3)分析该鉴定的基因的功能,以鉴定该基因赋予酵母的特性。

3.酵母的目标蛋白质或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的鉴定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从来自酵母的蛋白质提取物中分离一种或多种蛋白质,确定该一种或多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2)以该一种或多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基础,与包含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序列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参考数据库进行比较;

(3)根据该比较结果,鉴定编码该一种或多种蛋白质的基因;及

(4)分析该鉴定的基因的功能,以鉴定该基因赋予酵母的特性。

4.酵母的目标蛋白质或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的鉴定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在预定培养条件下培养酵母;

(2)从该酵母的培养物中提取蛋白质样品;

(3)确定该蛋白质样品中包含的一种或多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4)将(3)中确定的氨基酸序列与基于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序列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而预先确定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

(5)根据该比较结果,鉴定编码该目标蛋白质的基因;及

(6)分析该鉴定的基因的功能,以鉴定该基因赋予酵母的特性。

5.酵母的目标蛋白质或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的鉴定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培养相同的酵母株;

(2)从(1)获得的各培养产物中提取蛋白质样品;

(3)分析蛋白质样品并鉴定在各培养条件下高表达或低表达的蛋白质;

(4)确定(3)中鉴定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5)将(4)中确定的氨基酸序列和基于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序列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而预先确定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

(6)根据该比较结果,鉴定编码该目标蛋白质的基因;及

(7)分析该鉴定的基因的功能,以鉴定该基因赋予酵母的特性。

6.酵母的目标蛋白质或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的鉴定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培养不同的酵母株;

(2)从(1)获得的各培养产物中提取蛋白质样品;

(3)分析蛋白质样品并鉴定在各培养产物中表达水平不同的蛋白质;

(4)确定(3)中鉴定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5)将(4)中确定的氨基酸序列和基于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序列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而预先确定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

(6)根据该比较结果,鉴定编码该目标蛋白质的基因;及

(7)分析该鉴定的基因的功能,以鉴定该基因赋予酵母的特性。

7.如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序列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包含以下核苷酸序列:

序列号33~6236、

序列号75337~82784、

序列号166154~166181、

序列号166490~167042及

序列号173125~174603。

8.如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序列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包含选自以下核苷酸序列中的两个或多个:

从序列号33~6236、

序列号75337~82784、

序列号166154~166181、

序列号166490~167042及

序列号173125~174603。

9.如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序列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包含序列号33~6236的核苷酸序列。

10.如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序列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包含从序列号33~6236中选择的两个或多个核苷酸序列。

11.如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序列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包含序列号166154~166181的核苷酸序列。

12.如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序列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包含从序列号166154~166181中选择的两个或多个核苷酸序列。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高效鉴定与所需酿造特性有关的基因及由其编码的蛋白质。由此,可对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中所包含的全部基因的翻译产物进行全面的功能分析。

根据本发明,鉴定与酿造用酵母的酿造特性有关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通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破坏该基因及/或使该基因高表达,可控制酵母的酿造特性。

如此,根据本发明,可人工育种发挥有用酿造特性的酵母,通过使用此酵母制造生产率和质量提高的燃料酒精或酒精饮料。例如,使用根据本发明鉴定的Non-ScMET17基因,将该基因改变为高表达,可制备硫化氢生成量减少的酵母。通过使用此种酵母,可使啤酒酿造及产品中的硫化氢浓度抑制到很低的程度,从而制造出香味优异的酒类。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啤酒酿造试验中酵母增殖量的经时变化。横轴表示发酵时间,纵轴表示OD660值(660nm的光密度)。

图2表示啤酒酿造试验中糖消耗量的经时变化。横轴表示发酵时间,纵轴表示表观浸出物浓度(w/w%)。

图3表示啤酒酿造试验中蛋氨酸浓度的经时变化。横轴表示发酵时间,纵轴表示蛋氨酸浓度(mM)。

图4表示啤酒酿造试验中亲株、Non-ScMET17高表达株的酵母增殖量的经时变化。横轴表示发酵时间,纵轴表示OD660的值。

图5表示啤酒酿造试验中亲株、Non-ScMET17高表达株的糖消耗量的经时变化。横轴表示发酵时间,纵轴表示表观浸出物浓度(w/w%)。

具体实施方式

1.发明概述

本发明者以用日本特开2004-283169中所示的方法概要解读的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序列信息为基础,制作用于鉴定目的酵母蛋白质及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的数据库。所述数据在本申请优先权日之前并未公开。

数据库包括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序列。该数据库特别包括列于所附序列表中的核苷酸序列。所附序列表中的核苷酸序列(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碱基序列)如下所示。

序列号33~6236表示Non-Sc型开放阅读框(以下缩写为ORF)的6204个核苷酸序列。

序列号75337~82784表示Sc型ORF的7448个核苷酸序列。

序列号166154~166181表示下面发酵酵母线粒体ORF的28个核苷酸序列。

序列号166490~167042虽未被鉴定为上述ORF,但表示使用NCBI-BlastX的同源性检索,相对于酿酒酵母(S.cerevisiae)的基因具有显著相似性的553个核苷酸序列。

序列号173125~174603被鉴定为编码其他ORF的1479个核苷酸序列,其中,使用NCBI-BlastP同源性检索,所述蛋白质相对于酿酒酵母(S.cerevisiae)的蛋白质具有显著相似性。

可以通过蛋白质组分析的方法使用基于酵母基因组数据的数据库鉴定酵母的目标蛋白质(或未知功能的蛋白质)或编码目标蛋白质的基因。所述基因组分析方法包括含有以下步骤的方法:通过蛋白质分离和纯化方法(例如,二维电泳(2-DE)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并纯化目标蛋白质;和通过蛋白质鉴定方法(例如,比较质谱分析所得的肽图谱或比较氨基酸测序所得的氨基酸序列)鉴定目标蛋白质。可通过利用已知方法(例如,二维电泳(2-DE)和二维荧光差异凝胶电泳(2D-EIGE)或同位素亲和标签方法(ICAT))选择目标蛋白质。可以通过使用基因枪技术全面解析蛋白质样品中功能未知蛋白质的功能。

基于使用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的新序列数据进行蛋白质组分析,本发明提供了鉴定酵母的目标蛋白质(或未知功能的蛋白质)或编码目标蛋白质的基因的方法。任选地,可使用已知方法分析鉴定目标蛋白质或编码目标蛋白质的基因的功能。

具体而言,本发明包括以下方法:

(实施方案1)

酵母的目标蛋白质或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的鉴定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在预定培养条件下培养酵母;(b)从该酵母的培养产物中提取蛋白质样品;(c)通过蛋白质分离手段分离该蛋白质样品,选择目标峰或斑点,回收该目标峰或斑点中包含的目标蛋白质或其片段;(d)确定该目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e)将(d)中确定的氨基酸序列和基于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序列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而预先确定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f)根据该比较结果,鉴定该目标蛋白质及编码该目标蛋白质的基因;及(g)分析该鉴定的基因的功能,以鉴定该基因赋予酵母的特性。

(实施方案2)

酵母的目标蛋白质或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的鉴定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以目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包括可确定目标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数据,例如使用质谱仪获得的蛋白质的质谱图谱)为基础,与包含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序列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参考数据库进行比较;(2)根据该比较结果,鉴定编码该目标蛋白质的基因;及(3)分析该鉴定的基因的功能,以鉴定该基因赋予酵母的特性。

(实施方案3)

酵母的目标蛋白质或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的鉴定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从来自酵母的蛋白质提取物中分离一种或多种蛋白质(包括直接从酵母中提取的蛋白质,肉汤中的分泌蛋白质和类似物),确定该一种或多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2)以该一种或多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基础,与包含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序列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参考数据库进行比较;(3)根据该比较结果,鉴定编码该一种或多种蛋白质的基因;及(4)分析该鉴定的基因的功能,以鉴定该基因赋予酵母的特性。

(实施方案4)

酵母的目标蛋白质或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的鉴定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在预定培养条件下培养酵母;(2)从该酵母的培养物中提取蛋白质样品;(3)确定该蛋白质样品中包含的一种或多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4)将(3)中确定的氨基酸序列和基于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序列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而预先确定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5)根据该比较结果,鉴定编码该目标蛋白质的基因;及(6)分析该鉴定的基因的功能,以鉴定该基因赋予酵母的特性。

(实施方案5)

酵母的目标蛋白质或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的鉴定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培养相同的酵母株;(2)从(1)获得的各培养产物中提取蛋白质样品;(3)分析蛋白质样品并鉴定在各培养条件下高表达或低表达的蛋白质;(4)确定(3)中鉴定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5)将(4)中确定的氨基酸序列和基于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序列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而预先确定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6)根据该比较结果,鉴定编码该目标蛋白质的基因;及(7)分析该鉴定的基因的功能,以鉴定该基因赋予酵母的特性。

(实施方案6)

酵母的目标蛋白质或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的鉴定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培养不同的酵母株;(2)从(1)获得的各发酵产物中提取蛋白质样品;(3)分析蛋白质样品并鉴定在各培养产物中表达水平不同(较高表达或较低表达)的蛋白质;(4)确定(3)中鉴定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5)将(4)中确定的氨基酸序列和基于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序列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而预先确定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6)根据该比较结果,鉴定编码该目标蛋白质的基因;及(7)分析该鉴定的基因的功能,以鉴定该基因赋予酵母的特性。

本说明书中,“目标蛋白质”是指本发明中鉴定的有用蛋白质,所述蛋白质的全部或一部分氨基酸序列是使用参考序列数据库进行检索的检索对象。目标蛋白质包括功能未知的蛋白质。代表性的实例包括酵母的蛋白质。酵母的目标蛋白质的代表例包括但不限于酿造用酵母[例如,属于巴斯德酵母(S.pastorianus)的下面发酵酵母、属于酿酒酵母(S.cerevisiae)的上面发酵酵母等]的蛋白质、面包酵母的蛋白质等。优选的目标蛋白质包括啤酒酿造中有用的蛋白质。

本说明书中,“酿造用酵母”是指可用于酒精饮料酿造的任意酵母,例如,用于啤酒、葡萄酒、清酒、威士忌、烧酒等酿造的酵母等。

啤酒的种类根据酵母种类和发酵方法大致分为3大类:有利用栖息在酿造场所的酵母、微生物进行发酵的自然发酵啤酒;使用属于酿酒酵母(S.cerevisiae)的上面发酵酵母,在20~25℃温度下发酵,之后的后熟时间缩短的Ale型啤酒;及使用属于巴斯德酵母(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的下面发酵酵母,在6~15℃温度下发酵,之后低温后熟的Lager型啤酒。Lager型啤酒酿造过程中使用的下面发酵酵母在啤酒酿造中使用最为广泛。

本说明书中,“蛋白质的一部分”是指该蛋白质的片段(例如,由蛋白酶酶切蛋白质后产生的肽片段)。为了能通过所述蛋白质片段的氨基酸序列的参考数据库分析来鉴定原始蛋白质,所述蛋白质片段的长度优选至少由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例如,参照Wilkins et al.,J.Mol.Biol.,278,599-608(1998)]。且蛋白质的片段中也可包含通过肽合成仪合成的多肽。

本说明书中,“测定氨基酸序列”是包括测定目标蛋白质的全部或一部分氨基酸序列以及获取能够用于鉴定目标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信息(例如,通过使用质谱仪获得质谱图谱)。由于优选测定目标蛋白质的全部氨基酸序列,因此,本发明可以在氨基酸序列的长度足够提取出相似序列的情况下实施,所述相似序列可以通过与参考数据库中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而被鉴定。例如,当鉴定软件(例如,MASCOT)在参考数据库中鉴定出存在至少一个片段(该片段的期望值(P值)小于0.05)显示出命中目标数据库,并且所述片段覆盖目标蛋白质总长度的5%以上、10%以上、20%以上、30%以上、40%以上、50%以上、60%以上、70%以上、80%以上、90%以上、95%以上、97%以上时(自然地,覆盖百分数越大则越优选),则可认为目标蛋白质被筛选到。本说明书中,“蛋白质的全部或一部分氨基酸序列”是指检索对象的蛋白质的全部或一部分氨基酸序列,包括例如氨基酸序列已知的蛋白质或其片段的氨基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未知的蛋白质或其片段的氨基酸序列,其中,通过质谱分析或其他根据蛋白质组分析法的方法确定所述氨基酸序列。此外,由使用质谱分析装置得到的蛋白质的质谱图谱(本说明书中有时也简写为“质量图谱”)在理论上可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此种质量图谱及由此种质量图谱在理论上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也视为与本说明书中上述蛋白质的全部或一部分氨基酸序列相同。因此,“确定蛋白质的全部或一部分氨基酸序列”包括由此种质量图谱来推测蛋白质的全部或一部分氨基酸序列。质量图谱,通常指用于分析的多肽样品中各肽的峰,所述峰可用如下方法表示:其横轴为离子化的肽或蛋白质的m/z(质量/电荷),纵轴为相对强度。由质量图谱在理论上推导氨基酸序列,可使用通常专用的软件(例如,MASCOT)进行。

本说明书中,“参考数据库”或“参考序列数据库”,是指包含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序列信息的全部或一部分的核苷酸序列数据库、或由此核苷酸序列数据库在理论上翻译的氨基酸序列数据库。“理论上翻译的氨基酸序列”是指根据普适遗传密码(在氨基酸由核(染色体)DNA基因编码的情况下)或“酵母线粒体密码”(http://www.ncbi.nlm.hih.gov/Taxonomy/Utils/wprintgc.cgi?mode=c#SG3)(在氨基酸由线粒体基因编码的情况下)预测的由预定核苷酸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

本说明书中,“下面发酵酵母的全部基因组序列信息”是指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的全部核苷酸序列。且“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序列信息的一部分”是指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至少一部分[例如,至少为1个重叠群(contig)(连续核苷酸序列)]。“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的碱基序列的至少一部分”的长度为8碱基以上,更优选12碱基以上、15碱基以上、18碱基以上、21碱基以上、24碱基以上、27碱基以上或30碱基以上,更进一步优选40碱基以上、50碱基以上、60碱基以上、70碱基以上、80碱基以上、90碱基以上或100碱基以上,且更进一步优选200碱基以上、300碱基以上、400碱基以上、500碱基以上、600碱基以上、700碱基以上、800碱基以上或900碱基以上,最优选1000碱基以上。包含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序列信息一部分数据库的实例包括,例如包含至少一个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重叠群(contig)的核苷酸序列数据库、包含至少一个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开放阅读框核苷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数据库、包含至少一个按功能分类的开放阅读框的核苷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数据库等。例如,可使用ORF Finder等的程序(http://www.ncbi.nih.gov/gorf/gorf.html)鉴定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开放阅读框。本说明书中,“基因的功能”可包括基因的功能和/或基因翻译产物的功能。

2.目标蛋白质的选择

本发明的目标是鉴定酵母的目标蛋白质或编码该目标蛋白质的基因和/或功能,而对选择目标蛋白质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所述目标蛋白质通常从本发明中酵母的蛋白提取物中获得,例如从酵母或酵母细胞本身的培养产物获得。然而,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用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作为线索,通过蛋白质组分析方法解读酵母的目标蛋白质或编码目标蛋白质的基因和/或功能。因此,即便尚不了解获得目标蛋白质的方法,仍可以通过测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解读目标蛋白质或编码目标蛋白质的基因和/或功能。

特别地,在本发明中,可通过在预定培养条件下培养酵母,从培养产物中制备蛋白质样品。

在本发明中,可以根据实施蛋白质分析的方法,从两种或多种培养产物中制备蛋白质样品。例如,可将相同的酵母菌株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培养,或者将不同的酵母菌株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培养,并且分别从各培养产物中制备蛋白质样品。

本说明书中,“预定培养条件”是指可培养酵母细胞的任何条件,其组成等无具体的限定。因此,“预定培养条件”,可适当选择在液体培养基或固体培养基中适于培养酵母细胞的条件、或根据培养产物的特定性质设定的特定培养条件。

培养条件的实例包括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培养压力、pH和维持酵母细胞生存、增殖所需的物质(或培养基种类)的浓度,例如,盐类、碳源、氮源和维生素。当然还可使用各种市售的液体培养基。例如,可使用YPD培养基(2% w/w葡萄糖、1% w/w酵母膏、2% w/w多聚蛋白胨)等。培养方法,例如,优选在约25~35℃下振荡培养过夜等。当靶标是在特定培养条件下才展现其功能的蛋白质或基因时,可根据其功能改变培养条件。例如,当靶标是与低温抗性有关的蛋白质或编码目标蛋白质的基因时,将酵母在低温下培养,并且可选择在此培养条件下高水平表达的蛋白质作为目标蛋白质。

3.由蛋白质样品提取蛋白质

本发明的方法中,可以从如上培养的酵母菌体或培养产物中提取蛋白质样品。提取方法,可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蛋白质提取方法。例如,可使用O’Farrell[J.Biol.Chem.,250,4007-4021(1975)]的方法,其中,在含有8M尿素、2%NP-40、2%两性载体及5%2-巯基乙醇的溶解液中溶解样品,以提取蛋白质。且通常为促进从菌体中提取蛋白质,提取前将培养的酵母菌体悬浮于均质缓冲液[例如,10mmol/l Tris-HCl,pH7.4、5mmol/l氯化镁、50mg/lRNaseA、1.6mg/ml蛋白酶抑制剂(COMPLETE;Boehringer Mannheim Co.,制造)]中,使用均质器使菌体均质化,将离心后所得到的上清液用于蛋白质的提取。

为抑制蛋白质提取过程中酵母菌体细胞所含有的蛋白酶引起的蛋白质分解,提取在低温(例如,4℃)下进行,且优选在溶解液中添加蛋白酶抑制剂。此种蛋白酶抑制剂可单独或组合使用,其包括如PMSF、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hymostatin)等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亮肽素(Leupeptin)等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抑肽素A(pepstatinA)等的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和磷酰二肽(Phosphoramidon)、EDTA-Na2等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等。还可使用市售的各种蛋白酶抑制剂(例如,COMPLETE(商品名);Boehringer Mannheim Co.,制造)。

4.蛋白质的分离

本发明的方法中,其次是通过蛋白质分离手段分离所提取的蛋白质。本说明书中,“蛋白质分离手段”是指将蛋白质样品中所含有的各种蛋白质根据各蛋白质的分子量及/或电荷等进行分离的手段。例如,电泳(例如,SDS-PAGE、等电点电泳和二维电泳)、液相色谱法(例如,离子交换色谱法、凝胶过滤色谱法、亲和色谱法、HPLC和FPLC)、气相色谱法、离心分离(例如,超离心分离)、沉淀[例如,硫酸铵沉淀、有机溶剂沉淀(例如,丙酮沉淀和乙醇沉淀)]、pH处理(例如,酸处理)和膜分离(例如,超滤)等,也包含在“蛋白质分离手段”内。

优选地,可使用二维电泳、二维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或类似的手段分离目标蛋白质。

简便而优选的蛋白质分离手段可包括二维电泳。二维电泳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使用圆盘或平板凝胶进行一维凝胶电泳。第二步将第一维的凝胶放置在与一维电泳原理或条件不同的电泳凝胶平板上,在与一维电泳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进行电泳以分离蛋白质。本发明中,例如,优选使用O’Farrell[1975(如上文)]的二维电泳(通常使用等电点电泳作为一维电泳,随后以SDS-PAGE作为二维电泳)。除二维电泳外,在本发明中还优选使用液相色谱法(LC)。

用凝胶电泳分离的蛋白质,可通过考马斯亮蓝染色或银染等进行染色检测。也可用其他色素(例如,氨基黑、丽春红S或荧光色素等)将蛋白质染色。各种染色用试剂盒均有市售。

之后,本发明的方法中,通过蛋白质分离手段分离的蛋白质,分析其分离图谱(pattern)[或分离曲线(profile)],选择目标峰或斑点,回收该目标峰或斑点中所含有的目标蛋白质或其片段。此处,“分离图谱[或分离曲线]”是指通过蛋白质分离手段分离的蛋白质所示的洗脱曲线(profile)、二维电泳图谱(pattern)等。例如,所述曲线是指将蛋白质样品用液相色谱法分离时的洗脱曲线,而所述图谱[或曲线]是指通过二维电泳分离蛋白质样品时分布在凝胶上的各种蛋白质斑点的图谱[或曲线]。通常,经分离的各蛋白质的分子量由分离曲线或分离图谱中谱峰或斑点的位置(或移动度)表示,各蛋白质的浓度由各谱峰或斑点的强度表示。参考其谱峰或斑点的位置、移动度、强度等,从这些谱峰或斑点中选择目的峰或斑点(目标峰或目标斑点)。

上述培养步骤中,为了可选择具有所需特性的酵母细胞,也可根据需要在与适于培养酵母细胞的通常的培养条件(非胁迫条件)相比1个以上的参数(例如,温度、渗透压、乙醇添加等)设定为高或低的条件(胁迫条件)下,分别独立地进行酵母细胞的培养。将来自胁迫条件下培养的酵母菌株的蛋白质样品的分离图谱,与来自非胁迫条件下培养的酵母菌株的蛋白质样品的分离图谱比较,根据其结果,选择与非胁迫条件下相比在胁迫条件下高表达或低表达的蛋白质的谱峰或斑点。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案中,可将酿造用酵母的野生型菌株、突变株或与野生型菌株比较所需特性显著的菌株在适合培养酵母的条件下培养。将从这些培养产物中提取的蛋白质样品通过蛋白质分离手段分离。选择目标峰或斑点时,将来自野生型菌株的蛋白质样品的分离图谱与来自突变株或与野生型菌株比较所需特性显著的菌株的蛋白质样品的分离图谱比较,然后选择与野生型菌株相比,在突变株或与野生型菌株比较所需特性显著的菌株内为高表达(或低表达)的蛋白质的谱峰或斑点。与野生型菌株比较所需特性显著的菌株,例如可为与野生型菌株比较,更大量地生成啤酒香味成分的菌株等。这样,即可用本发明的方法鉴定导致突变株或与野生型菌株比较所需特性显著的菌株的表达型的蛋白质或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将从酿造用酵母的发酵产物中提取的蛋白质样品通过蛋白质分离手段分离,将蛋白质样品的分离图谱与从已知基因组序列信息的酿酒酵母(S.cerevisiae)的酵母菌株中提取的蛋白质样品的分离图谱比较,然后选择谱峰或斑点。随后回收该谱峰或斑点中所含有的目标蛋白质或其片段,并选择酿造用酵母的分离图谱中具有特征性蛋白质的谱峰或斑点。确定这些斑点中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通过在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序列开放阅读框的数据库中检索并鉴定对应该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可高效鉴定下面发酵酵母中特有的蛋白质或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也可将从酿酒酵母(S.cerevisiae)的酵母菌株中提取的蛋白质样品的分离图谱作为二维电泳数据库而预先存入数据库。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也可以从啤酒酿造液取样的酵母菌体中提取蛋白质,以鉴定有用酿造用酵母的蛋白质并选择目标蛋白质。具体地说,使用下面发酵酵母菌株进行啤酒发酵,在发酵开始时对发酵液经时取样,并观察酵母增殖量、表观浸出物浓度等。与此同时,通过离心分离从取样的发酵液中回收酵母菌体,并从回收的酵母菌体中提取蛋白质。进一步回收发酵(培养)上清,使用回收的发酵上清进行氨基酸组成的分析。从菌体中提取的蛋白质进一步通过蛋白质分离手段进行分离,制成分离图谱或分离曲线。比较来自从发酵开始时经时取样后2个以上不同时间段(例如,8小时后及32小时后)取样的菌体的蛋白质提取物的分离图谱或分离曲线。选择伴随从发酵上清的氨基酸,例如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等含量的减少而强度增加的斑点或谱峰。且不限于啤酒,也可从葡萄酒、清酒等的酿造液或发酵液中选择目标蛋白质。

之后,回收目标峰或斑点中所含有的目标蛋白质或其片段。将通过二维电泳分离的蛋白质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时,或通过质谱分析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时,将二维电泳分离后已分离的蛋白质转到膜滤器上,使用蛋白酶或化学分解法在凝胶中或膜滤器上将已分离的蛋白质酶切成特异性片段。凝胶内酶切法、膜滤器上的酶切法均可在本发明中使用。

凝胶内酶切法,可使用Eckerskorn-Lottspeich方法[Eckerskorn,C.&Lottspeich,F.,Chromatographia,28,92-94(1989)]或其改良法。Eckerskorn-Lottspeich的方法中,切取用考马斯亮兰等染色的凝胶上的目的斑点(目标蛋白质部分),并将取下的凝胶浸泡在碱性溶液中。然后干燥该凝胶,通过在干燥凝胶上加入蛋白酶溶液使凝胶再膨胀从而使蛋白酶渗透到凝胶中。使蛋白酶与蛋白质接触并进行酶切。蛋白酶可使用胰蛋白酶、赖氨酰肽链内切酶(Lysyl endopeptidase)等。膜滤器上蛋白质的片段化,可通过在将二维电泳分离的蛋白质转膜时,在凝胶和印迹(blotting)膜过滤器之间插入结合有胰蛋白酶、赖氨酰肽链内切酶的PVDF膜来进行。这样,可使蛋白质从凝胶转印到印迹膜过滤器时进行酶切,蛋白质以肽的形式被转到印迹膜过滤器上。

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二维荧光差异凝胶电泳(2D-DIGE)或同位素亲和标签法[ICAT法;Nat.Biotechnol.,17,994(1999)]分离目标蛋白质。根据2D-DIGE或ICAT法,由于从两种不同培养条件的培养产物中获得的蛋白质可能分别标有不同的荧光标记或同位素标记,这些方法有利于方便地从两种培养产物中发现差异表达的蛋白质。

5.测定目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本发明的方法中,可确定目标蛋白质或其片段的氨基酸序列。氨基酸序列的确定,通常可使用质谱分析仪器(MS)进行。在质谱分析法中,通过使用MS将蛋白质或肽等的样品离子化,根据所得到的质荷比(m/z)分离所得离子,测定各分离的离子峰强度,从而确定样品的质量。离子化,可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法(MALDI)、电喷雾离子化法(ESI)、气相法(EI,CI)、场解吸(FD)法等各种方法。离子分离可使用与离子化法兼容的离子分离法,用于所述方法的仪器实例包括,用于MALDI的飞行时间(TOF)质谱仪,用于ESI的四极型(QMS)、离子阱型、扇形磁场型等的质谱分析仪。质谱分析装置也可串联使用。仪器的实例包括LC-ESI、MS/MS、Q-TOF MS和MALDI-TOF

MS等。也可利用其他测定氨基酸序列的方法,例如使用测序仪(例如,气相测序仪)测定氨基酸序列。

通过MS获得蛋白酶解所得的肽混合物的质谱(肽质量指纹图谱)。使用的质谱分析法无特别的限定,代表性例子包括MALDI-TOF MS的ESI Q-TOFMS等。可以通过比较所得到的肽质量指纹图谱和由蛋白质数据库的氨基酸序列计算的理论图谱,说明二维电泳分离的蛋白质的特性(例如,氨基酸序列的测定)。而且可以通过比较肽质量指纹图谱和对应DNA数据库的核苷酸序列的氨基酸序列计算的理论质谱,鉴定编码所述蛋白质的基因。通常可通过专用软件(例如,MASCOT)进行此种处理。

可将基因枪分析方法[Nat.Biotechnol.,17,676(1999)]用于本发明的蛋白质组分析。在基因枪分析方法中,使用蛋白酶分解提取的蛋白质,并通过多维LC分离分解产物。随后,通过MS/MS分析分解产物中肽的氨基酸序列,并将大量序列信息进行计算机分析从而鉴定所述蛋白质。使用基因枪分析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从给定酵母的培养产物中集中分析功能未知的蛋白质。

6.基因的鉴定

如上文测定目标蛋白质(或蛋白质的一部分)的氨基酸序列之后,将所得氨基酸序列与参考数据库进行比较以测定编码所述蛋白质的基因。

本发明所使用的参考数据库包含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序列数据的全部或一部分。

本发明中使用的参考数据库的例子如下所述。

(数据库:参考实施例1)

用于鉴定酵母目标蛋白质或编码该目标蛋白质的基因,随后全面分析基因翻译产物的功能的代表性实例可为包含以下序列号核苷酸序列的下面发酵酵母的全基因组序列数据库:

序列号33~6236、

序列号75337~82784、

序列号166154~166181、

序列号166490~167042及

序列号173125~174603。

(数据库:参考实施例2)

此外,数据库可通过划分成上述各组来构成,例如,进行下面发酵酵母Non-Sc型基因翻译产物功能分析,可使用包含以下序列号的序列中一个或多个序列的数据库:

序列号33~6236。

(数据库:参考实施例3)

而且,进行下面发酵酵母Sc型基因翻译产物功能分析,可使用包含以下序列号的序列中一个或多个序列的数据库:

序列号75337~82784。

(数据库:参考实施例4)

而且,进行线粒体ORF翻译产物的功能分析,可使用包含以下序列号的序列中一个或多个序列的数据库:

序列号166154~166181。

(数据库:参考实施例5)

用于本发明目的的数据库的实例不限于上述内容,其包括含有以下序列数据的数据库:从序列号33~6236、序列号75337~82784、序列号166154~166181、序列号166490~167042及序列号173125~174603的核苷酸序列中选择的1个以上、2个以上、3个以上、4个以上、5个以上、6个以上、7个以上、8个以上、9个以上、10个以上、11个以上、12个以上、13个以上、14个以上、15个以上、16个以上、17个以上、18个以上、19个以上、20个以上、25个以上、30个以上、35个以上、40个以上、45个以上、50个以上、55个以上、60个以上、65个以上、70个以上、75个以上、80个以上、85个以上、90个以上、95个以上、100个以上、200个以上、300个以上、400个以上、500个以上、600个以上、700个以上、800个以上、900个以上、1000个以上、1100个以上、1200个以上、1300个以上、1400个以上、1600个以上、1700个以上、1800个以上、1900个以上、2000个以上、2100个以上、2200个以上、2300个以上、2400个以上、2500个以上、2600个以上、2700个以上、2800个以上、2900个以上、3000个以上、3100个以上、3200个以上、3300个以上、3400个以上、3500个以上、3600个以上、3700个以上、3800个以上、3900个以上、4000个以上、4100个以上、4200个以上、4300个以上、4400个以上、4500个以上、4600个以上、4700个以上、4800个以上、4900个以上、5000个以上、5100个以上、5200个以上、5300个以上、5400个以上、5500个以上、5600个以上、5700个以上、5800个以上、5900个以上、6000个以上、6100个以上、6200个以上、6300个以上、6400个以上、6500个以上、6600个以上、6700个以上、6800个以上、6900个以上、7000个以上、7100个以上、7200个以上、7300个以上、7400个以上、7500个以上、7600个以上、7700个以上、7800个以上、7900个以上、8000个以上、8100个以上、8200个以上、8300个以上、8400个以上、8500个以上、8600个以上、8700个以上、8800个以上、8900个以上、9000个以上、9100个以上、9200个以上、9300个以上、9400个以上、9500个以上、9600个以上、9700个以上、9800个以上、9900个以上、10000个以上、10100个以上、10200个以上、10300个以上、10400个以上、10500个以上、10600个以上、10700个以上、10800个以上、10900个以上、11000个以上、11100个以上、11200个以上、11300个以上、11400个以上、11500个以上、11600个以上、11700个以上、11800个以上、11900个以上、12000个以上、12100个以上、12200个以上、12300个以上、12400个以上、12500个以上、12600个以上、12700个以上、12800个以上、12900个以上、13000个以上、13100个以上、13200个以上、13300个以上、13400个以上、13500个以上、13600个以上、13700个以上、13800个以上、13900个以上、14000个以上、14100个以上、14200个以上、14300个以上、14400个以上、14500个以上、14600个以上、14700个以上、14800个以上、14900个以上、15000个以上、15100个以上、15200个以上、15300个以上、15400个以上、15500个以上、15600个以上、或15700个以上的核苷酸序列信息。

(数据库:参考实施例6)

且,还可使用包含从序列号33~6236、序列号75337~82784及序列号166154~166181的核苷酸序列中选择的1个以上、2个以上、3个以上、4个以上、5个以上、6个以上、7个以上、8个以上、9个以上、10个以上、11个以上、12个以上、13个以上、14个以上、15个以上、16个以上、17个以上、18个以上、19个以上、20个以上、25个以上、30个以上、35个以上、40个以上、45个以上、50个以上、55个以上、60个以上、65个以上、70个以上、75个以上、80个以上、85个以上、90个以上、95个以上、100个以上、200个以上、300个以上、400个以上、500个以上、600个以上、700个以上、800个以上、900个以上、1000个以上、1100个以上、1200个以上、1300个以上、1400个以上、1600个以上、1700个以上、1800个以上、1900个以上、2000个以上、2100个以上、2200个以上、2300个以上、2400个以上、2500个以上、2600个以上、2700个以上、2800个以上、2900个以上、3000个以上、3100个以上、3200个以上、3300个以上、3400个以上、3500个以上、3600个以上、3700个以上、3800个以上、3900个以上、4000个以上、4100个以上、4200个以上、4300个以上、4400个以上、4500个以上、4600个以上、4700个以上、4800个以上、4900个以上、5000个以上、5100个以上、5200个以上、5300个以上、5400个以上、5500个以上、5600个以上、5700个以上、5800个以上、5900个以上、6000个以上、6100个以上、6200个以上、6300个以上、6400个以上、6500个以上、6600个以上、6700个以上、6800个以上、6900个以上、7000个以上、7100个以上、7200个以上、7300个以上、7400个以上、7500个以上、7600个以上、7700个以上、7800个以上、7900个以上、8000个以上、8100个以上、8200个以上、8300个以上、8400个以上、8500个以上、8600个以上、8700个以上、8800个以上、8900个以上、9000个以上、9100个以上、9200个以上、9300个以上、9400个以上、9500个以上、9600个以上、9700个以上、9800个以上、9900个以上、10000个以上、10100个以上、10200个以上、10300个以上、10400个以上、10500个以上、10600个以上、10700个以上、10800个以上、10900个以上、11000个以上、11100个以上、11200个以上、11300个以上、11400个以上、11500个以上、11600个以上、11700个以上、11800个以上、11900个以上、12000个以上、12100个以上、12200个以上、12300个以上、12400个以上、12500个以上、12600个以上、12700个以上、12800个以上、12900个以上、13000个以上、13100个以上、13200个以上、13300个以上、13400个以上、13500个以上或13600个以上的核苷酸序列信息的数据库。

(数据库:参考实施例7)

还可使用包含从序列号33~6236及序列号166154~166181的核苷酸序列中选择的1个以上、2个以上、3个以上、4个以上、5个以上、6个以上、7个以上、8个以上、9个以上、10个以上、11个以上、12个以上、13个以上、14个以上、15个以上、16个以上、17个以上、18个以上、19个以上、20个以上、25个以上、30个以上、35个以上、40个以上、45个以上、50个以上、55个以上、60个以上、65个以上、70个以上、75个以上、80个以上、85个以上、90个以上、95个以上、100个以上、200个以上、300个以上、400个以上、500个以上、600个以上、700个以上、800个以上、900个以上、1000个以上、1100个以上、1200个以上、1300个以上、1400个以上、1600个以上、1700个以上、1800个以上、1900个以上、2000个以上、2100个以上、2200个以上、2300个以上、2400个以上、2500个以上、2600个以上、2700个以上、2800个以上、2900个以上、3000个以上、3100个以上、3200个以上、3300个以上、3400个以上、3500个以上、3600个以上、3700个以上、3800个以上、3900个以上、4000个以上、4100个以上、4200个以上、4300个以上、4400个以上、4500个以上、4600个以上、4700个以上、4800个以上、4900个以上、5000个以上、5100个以上、5200个以上、5300个以上、5400个以上、5500个以上、5600个以上、5700个以上、5800个以上、5900个以上、6000个以上、6100个以上或6200个以上的核苷酸序列信息的数据库。

(数据库:参考实施例8)

还可使用包含从序列号33~6236的核苷酸序列中选择的1个以上、2个以上、3个以上、4个以上、5个以上、6个以上、7个以上、8个以上、9个以上、10个以上、11个以上、12个以上、13个以上、14个以上、15个以上、16个以上、17个以上、18个以上、19个以上、20个以上、25个以上、30个以上、35个以上、40个以上、45个以上、50个以上、55个以上、60个以上、65个以上、70个以上、75个以上、80个以上、85个以上、90个以上、95个以上、100个以上、200个以上、300个以上、400个以上、500个以上、600个以上、700个以上、800个以上、900个以上、1000个以上、1100个以上、1200个以上、1300个以上、1400个以上、1600个以上、1700个以上、1800个以上、1900个以上、2000个以上、2100个以上、2200个以上、2300个以上、2400个以上、2500个以上、2600个以上、2700个以上、2800个以上、2900个以上、3000个以上、3100个以上、3200个以上、3300个以上、3400个以上、3500个以上、3600个以上、3700个以上、3800个以上、3900个以上、4000个以上、4100个以上、4200个以上、4300个以上、4400个以上、4500个以上、4600个以上、4700个以上、4800个以上、4900个以上、5000个以上、5100个以上、5200个以上、5300个以上、5400个以上、5500个以上、5600个以上、5700个以上、5800个以上、5900个以上、6000个以上、6100个以上或6200个以上的核苷酸序列信息的数据库。

(数据库:参考实施例9)

且,还可使用包含从序列号75337~82784的核苷酸序列中选择的1个以上、2个以上、3个以上、4个以上、5个以上、6个以上、7个以上、8个以上、9个以上、10个以上、11个以上、12个以上、13个以上、14个以上、15个以上、16个以上、17个以上、18个以上、19个以上、20个以上、25个以上、30个以上、35个以上、40个以上、45个以上、50个以上、55个以上、60个以上、65个以上、70个以上、75个以上、80个以上、85个以上、90个以上、95个以上、100个以上、200个以上、300个以上、400个以上、500个以上、600个以上、700个以上、800个以上、900个以上、1000个以上、1100个以上、1200个以上、1300个以上、1400个以上、1600个以上、1700个以上、1800个以上、1900个以上、2000个以上、2100个以上、2200个以上、2300个以上、2400个以上、2500个以上、2600个以上、2700个以上、2800个以上、2900个以上、3000个以上、3100个以上、3200个以上、3300个以上、3400个以上、3500个以上、3600个以上、3700个以上、3800个以上、3900个以上、4000个以上、4100个以上、4200个以上、4300个以上、4400个以上、4500个以上、4600个以上、4700个以上、4800个以上、4900个以上、5000个以上、5100个以上、5200个以上、5300个以上、5400个以上、5500个以上、5600个以上、5700个以上、5800个以上、5900个以上、6000个以上、6100个以上、6200个以上、6300个以上、6400个以上、6500个以上、6600个以上、6700个以上、6800个以上、6900个以上、7000个以上、7100个以上、7200个以上、7300个以上或7400个以上的核苷酸序列信息的数据库。

(数据库:参考实施例10)

还可使用包含从序列号166154~166181的核苷酸序列中选择的1个以上、2个以上、3个以上、4个以上、5个以上、6个以上、7个以上、8个以上、9个以上、10个以上、11个以上、12个以上、13个以上、14个以上、15个以上、16个以上、17个以上、18个以上、19个以上、20个以上、21个以上、22个以上、23个以上、24个以上、25个以上、26个以上或27个以上的核苷酸序列信息的数据库。

(数据库:参考实施例11)

还可使用包含从序列号166490~167042的核苷酸序列中选择的1个以上、2个以上、3个以上、4个以上、5个以上、6个以上、7个以上、8个以上、9个以上、10个以上、11个以上、12个以上、13个以上、14个以上、15个以上、16个以上、17个以上、18个以上、19个以上、20个以上、25个以上、30个以上、35个以上、40个以上、45个以上、50个以上、55个以上、60个以上、65个以上、70个以上、75个以上、80个以上、85个以上、90个以上、95个以上、100个以上、200个以上、300个以上、400个以上或500个以上的核苷酸序列信息的数据库。

(数据库:参考实施例12)

还可使用包含从序列号173125~174603的核苷酸序列中选择的1个以上、2个以上、3个以上、4个以上、5个以上、6个以上、7个以上、8个以上、9个以上、10个以上、11个以上、12个以上、13个以上、14个以上、15个以上、16个以上、17个以上、18个以上、19个以上、20个以上、25个以上、30个以上、35个以上、40个以上、45个以上、50个以上、55个以上、60个以上、65个以上、70个以上、75个以上、80个以上、85个以上、90个以上、95个以上、100个以上、200个以上、300个以上、400个以上、500个以上、600个以上、700个以上、800个以上、900个以上、1000个以上、1100个以上、1200个以上、1300个以上或1400个以上的核苷酸序列信息的数据库。

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作为参考数据库,可使用由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数据库在理论上翻译的氨基酸序列数据库。例如,可使用对应上述核苷酸序列数据库的氨基酸序列数据库。且这些只不过是例示,本发明中使用的参考数据库不限于此。

本说明书中,“与参考数据库进行比较”是指检索参考数据库,确定该数据库中是否包含对应于目标蛋白质的全部或一部分氨基酸序列或其质量图谱的核苷酸序列或氨基酸序列。通常这种操作可通过在计算机上运行常见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对目标蛋白质的全部或一部分氨基酸序列进行检索时,可使用如BLAST、FASTA、Smith& Waterman、pep-pat(http://peppat.cbi.pku.edu.cn/)的软件,但不限于此。对目标蛋白质的全部或一部分的质量图谱进行检索时,例如可使用MASCOT等市售的计算机软件,但不限于此。

可通过安装在计算机的硬盘、CD-ROM等外部记录媒体、服务器等记录媒体中的方式使用参考数据库。

基于上述氨基酸序列的检索中,考虑到突变的存在,不只检索与检索对象的序列100%同一的氨基酸序列,还在数据库中检索与检索对象的序列有60%以上、优选70%以上、更优选80%以上、更优选90%以上、最优选95%以上、96%以上、97%以上、98%以上或99%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此种检索可使用BLAST、FASTA、Smith& Waterman等的软件。

在此,“同一性”,例如“与检索对象的序列有至少9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是指检索对象的氨基酸序列,除与参考氨基酸序列比较时每连续100个氨基酸中可含有5个以内的错配外,其余均与参照序列(或称参考序列)同一。“错配”是由在序列中的任意位置上的1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通过取代、附加、缺失及/或插入而产生的。

本发明另一方面使用与基因组序列信息已知的酿酒酵母(S.cerevisiae)的基因组序列信息相关联的比较数据库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可以通过与酿酒酵母(S.cerevisiae)ORF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检索,推测参照碱基序列中经鉴定的ORF的功能。酿酒酵母(S.cerevisiae)的基因组序列信息已在酵母基因组数据库(Saccharomyces Genome Database)(SGD:http://www.yeastgenome.org/)中注册并公开。

7.鉴定基因的功能分析

在编码目标蛋白质的基因能够按如上方法鉴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检索已知数据库推导出所述基因的功能。此类检索可通过使用序列比对算法(例如BLAST算法)进行。因此,可以认为基因的功能与此类检索鉴定的基因的功能类似。本说明书中,“分析基因的功能”是指由已知的数据推导功能。

为了便于实施,可通过使用本发明中使用的参考数据库鉴定下面发酵酵母的Non-Sc型基因。可以认为此类Non-Sc型基因的功能类似于在比对参考数据库中同源性检索中命中的基因,所述比对参考数据库的实例例如在酵母基因组数据库(SGD:http://www.yeastgenome.org/)中注册的酿酒酵母(S.cerevisiae)ORF的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以及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of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SI:http://www.ncbi.nih.gov/)中描述的非冗余(nr)数据库。

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编码的6204个Non-Sc ORF(序列号33~6236)以及28个线粒体ORF(序列号166154~166181)的功能注释列于本说明书的末尾。

为验证目标蛋白质的功能和编码该目标蛋白质的基因,可将通过上述方法鉴定的基因插入载体,导入酵母细胞使其表达,以此来评价目标蛋白质的功能。

此种载体通常如下构成,其含有(a)在酵母细胞内可转录的启动子;(b)与该启动子以正向或反向结合的、通过上述方法鉴定的多核苷酸(DNA);及(c)包含与RNA分子的转录终止及多聚腺苷酸化有关的、在酵母中起作用的信号的表达盒。

例如,在啤酒等酒精饮料的酿造中,使上述鉴定的蛋白质高表达时,为促进编码上述已鉴定的蛋白质基因的多核苷酸(DNA)表达,将此多核苷酸相对该启动子正向导入。此外,要在啤酒等酒精饮料的酿造中抑制上述蛋白质的表达时,为抑制编码上述已鉴定的蛋白质基因的多核苷酸(DNA)的表达,将此多核苷酸相对于该启动子反向导入。也可通过破坏目标基因(DNA)而抑制上述DNA的表达或上述蛋白质的表达。可通过使与靶基因中基因产物的表达有关的区域,例如编码区、启动子区域的内部添加或缺失单个或多个碱基、或使这些区域全体缺失来破坏基因。此种基因破坏的方法可参照公知的文献[例如,参照Proc.Natl.Acad.Sci.USA,76,4951(1979);Methods inEnzymology,101,202(1983);日本特开平6-253826号公报等]。

导入酵母时使用的载体,可利用多拷贝型(YEp型)、单拷贝型(YCp型)、染色体整合型(YIp型)中的任一种。例如,YEp型载体中的YEp24(J.R.Broachet al.,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Academic Press,NewYork,83,1983)、YCp型载体中的YCp50(M.D.Rose et al.,Gene,60,237,1987)、YIp型载体中的YIp5(K.Struhl et al.,Proc.Natl.Acad.Sci.USA,76,1035,1979)均已为人所知,且易于获得。

用于调节酵母中基因表达的启动子/终止子的实例包括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TDH3)的启动子和3-磷酸甘油酸激酶基因(PGK1)的启动子等。这些基因已被克隆,例如可通过M.F.Tuite et al.,EMBO J.,1,603(1982)中详细记载的已知方法很容易地获得。

因酿造用酵母不能利用营养缺陷型标记,所以,转化时使用的选择性标记可利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Geneticin)抗性基因G418r、铜抗性基因(CUP1)(Marin et al.,Proc.Natl.Acad.Sci.USA,81,3371984)、浅蓝菌素抗性基因(fas2m,PDR4)(分别为猪腰淳嗣等,生化学,64,660,1992;Hussain et al.,Gene,101,149,1991)等。如上所述构建的载体被导入宿主酵母。宿主酵母为可用于发酵的任意酵母,例如可为啤酒、葡萄酒、清酒等的酿造用酵母等。具体地说,虽然具体实施例包括酵母属(genus Saccharomyces)等的酵母,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使用酿造用酵母,例如巴斯德酵母(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Weihenstephan 34/70等、卡氏酵母(Saccharomyces carlsbergensis NCYC453和NCYC456等、以及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NBRC1951、NBRC1952、NBRC1953、NBRC1954等。且可使用威士忌酵母,例如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NCYC90等;葡萄酒酵母,例如日本酿造协会(brewing society ofJapan)葡萄酒用酵母1号、3号和4号等;清酒酵母,例如日本酿造协会清酒用酵母7号和9号等,但不限于此。本发明中,优选使用啤酒酵母,例如巴斯德酵母(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

酵母的转化方法,可使用通常可使用的公知的方法。例如,可使用电穿孔法[Meth.Enzym.,194,p182(1990)]、原生质球法(Spheroplast法)[Proc.Natl.Acad.Sci.USA,75 p1929(1978)]和醋酸锂法[J.Bacteriology,153,p163(1983)、Proc.Natl.Acad.Sci.USA,75 p1929(1978),Methods in Yeast Genetics,2000Edition:A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Course Manual]等中所述的方法实施,但不限于此。

更具体地说,将宿主酵母置于标准酵母营养培养基[例如YEPD培养基“Genetic Engineering.Vol.1,Plenum Press,New York,117(1979)”等]中培养至OD600nm值为1~6。将此培养酵母离心分离后收集,用浓度约为1~2M的碱金属离子,优选锂离子进行预处理。将此细胞在约30℃的条件下静置约60分钟后,再与导入的DNA(约1~20μg)同时在约30℃的条件下静置约60分钟。加入聚乙二醇,优选加入分子量约4,000道尔顿的聚乙二醇,使其最终浓度约为20%~50%。在约30℃的条件下静置约30分钟后,将此细胞在约42℃的条件下加热处理约5分钟。优选将此细胞悬浮液用标准酵母营养培养基洗涤后,置于新鲜标准酵母营养培养基中,在约30℃下静置约60分钟。之后,将所得细胞接种到含有作为选择性标记抗生素的标准琼脂培养基中,获得转化体。其他相关一般性的克隆技术,可参照《分子克隆》(“Methods inYeast Genetics,A laboratory manual(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ColdSpring Harbor,NY))”等。

目的基因表达量的测定,可通过对酵母细胞培养物中提取的目的基因的产物mRNA或蛋白质定量来进行。mRNA或蛋白质的定量可使用公知的方法进行。例如,可通过Northern杂交法或定量RT-PCR进行mRNA的定量,可通过Western印迹法(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John Wiley &Sons 1994-2003)进行蛋白质的定量。

可以在啤酒发酵试验后对酵母的氨基酸、硫酸根离子和氨的同化性质、低温抗性、泡沫稳定性、混浊形成性、酯形成性和絮凝性质等进行评估,从而可以对编码目标蛋白质的基因的功能进行评价。

8.转化酵母的评价

通过比较被测酵母和标准酵母的特性,可选择适合所需酒精饮料酿造的被测酵母。例如,可使用导入上述载体的酵母、上述基因的表达受控的酵母、经过突变处理的酵母、自然突变的酵母等作为被测酵母或标准酵母。可利用紫外线照射法、EMS处理法等公知的方法(例如,参照大嶋泰治编著《生物化学实验法》39卷,酵母分子遗传学实验法,67-75页,学会出版中心等),或根据这些的方法进行突变处理。

如此,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分别将基因组已被解读的酵母及该酵母的突变株或从菌种库中筛选的酵母菌株进行蛋白质组分析,鉴定表达量等发生变化的蛋白质。工业用酵母的野生型菌株和具有优选表型的生产株可用于鉴定能改进所需产物产率的目标蛋白质。具体地说,分别对野生型菌株和大量生成啤酒香味成分的突变菌株进行蛋白质组分析,鉴定出对应于突变菌株的斑点,并进一步对各斑点中含有的蛋白质进行分析从而可鉴定使啤酒香味成分生产量增大的蛋白质。或对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培养的菌株进行蛋白质组分析,发现各条件间蛋白量有差异的斑点,通过数据库检索,可鉴定用于适应其培养条件的必需的蛋白质及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碱基序列。

此外,本发明不仅能够检索编码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还能够检索位于编码区上游的核苷酸序列。例如,使用本发明的方法,通过蛋白质组分析鉴定下面发酵酵母中表达水平高的蛋白质,可高效选择具有高表达启动子功能的核苷酸序列。此外,由于蛋白质的修饰会导致蛋白质组分析过程中蛋白质分离的变化,通过使用本发明的下面发酵酵母的核苷酸序列信息和氨基酸序列信息或利用记录该序列的记录媒体进行检索,可高效鉴定被修饰的蛋白质。

实际上,本发明者从由啤酒酿造液取样的下面发酵酵母菌体中提取的蛋白质中,分离出一种伴随啤酒发酵液中蛋氨酸含量的减少而高表达的蛋白质,根据蛋白质组分析的方法鉴定该蛋白质,结果证明其为Non-ScMET17蛋白质,并鉴定、分离了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且也证明将所得到的Non-ScMET17基因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导入酵母细胞并使其高表达后,转化酵母中的硫化氢生成量大量减少。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啤酒发酵期间酵母的蛋白质组分析

1.啤酒发酵试验的实施和酵母菌体的取样

使用下面发酵酵母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 Weihenstephan 34/70株(pYCYGPYNot质粒导入株),用以下条件进行发酵试验。

麦芽汁浸出物浓度:12%

麦芽汁容量:2L

麦芽汁溶解氧浓度:约8ppm

发酵温度:15℃恒定

酵母投入量:5g湿酵母菌体/L麦芽汁

对发酵液经时取样,观察酵母增殖量(图1)和表观浸出物浓度(图2)的经时变化。且与此同时,通过离心分离(3,000×g、4℃、10分钟)回收相当于90mg湿菌体重量的酵母菌体。回收的菌体可在-80℃保存数日。该冷冻菌体在使用之前在室温下解冻。且回收发酵液的上清,参考下文所述进行氨基酸组成的分析。

2.发酵液上清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使用L-8800高速氨基酸分析仪(日立公司制)及标准氨基酸分析柱P/N855-3506(日立制作所公司制)分析发酵液上清的氨基酸组成。啤酒酿造试验中蛋氨酸浓度的经时变化如图3所示。

3.电泳样品的制备

按以下方法制备用于二维电泳的酵母菌体提取物。将酵母菌体由裂解缓冲液(lysis buffer)(10mmol/L Tris-HCl pH8.0、2mmol/L MgCl2)洗涤一次后,悬浮于包含0.5g干热灭菌过的玻璃珠(425-600μm、SIGMA公司制)和终浓度为1%的Protease Inhibitor Cocktail for Fungal and Yeast Cells(SIGMA公司制)[以下记为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Protease inhibitor cocktail)]的500μL裂解缓冲液中。使用TWIN3-28TUPLE MIXER(ASAHI TECHNO GLASS公司制)在4℃下将菌体搅拌45分钟以破碎菌体。在此过程中,每15分钟将样品放置于冰中2分钟。破碎后,通过离心分离(15,000×g、4℃、10分钟),将未破碎菌体、不溶物质作为沉淀组分除去,回收上清组分。

该上清组分中加入Benzonase nuclease(核酸酶)(Novagen公司制)至最终浓度为0.25U/μL,将样品在冰上放置30分钟。然后,加入5mol/L NaCl直至终浓度为1mol/L,将样品在冰上放置5分钟后,通过离心分离(15,000×g、4℃、5分钟)除去不溶物质,回收上清组分。将上清分为两部分,分别加入MicroconYM-10超滤Spin柱(Millipore公司制),并分别在14,000×g、4℃下浓缩到100μL以下。加入含有最终浓度为1%的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的冷超纯水400μL,通过吸排混合,再分别在14,000×g、4℃条件浓缩至100μL以下。进一步重复3次同样的浓缩操作,进行样品脱盐后,回收浓缩的样品。在此浓缩过程中,溶质的一部分发生沉淀,也将其一同回收。向包含所述沉淀的回收样品中加入4倍量的上样缓冲液(sample buffer)[9.3M尿素、2.3%(w/v)CHAPS、46.5mM DTT、0.002%(w/v)BPB),使沉淀溶解后,使用2D-Quant Kit(Amersham Biosciencess公司制)对该样品中的蛋白质浓度进行定量。将相当于111μg蛋白质的该样品(通常<50μL)与2.5μLIPG缓冲液(pH4-7,AmershamBiosciences公司制)和430μL上样缓冲液相混合,并加入超纯水稀释至总量为500μL后,作为电泳样品使用。

4.通过二维电泳法分离蛋白质

使用等电点电泳法,按以下方法进行蛋白质的第一维分离。在24cm胶条槽(Strip Holder)(Amersham Biosciences公司制)中添加450μL该电泳样品(相当于100μg蛋白质)后,在溶液中放入即用型干燥的IPG胶条[ImmobilineDryStrip;pH 4-7、24cm、Amersham Biosciences公司制],注入Immobiline干胶条覆盖液(Immobiline DryStrip Cover Fluid)(Amersham Biosciences公司制)直至完全覆盖胶条的表面。将胶条槽置于IPGphor等电点电泳装置(Amersham Biosciences公司制)的工作平台中,20℃恒温控制下,用下述条件进行膨胀及等电点电泳。且等电点电泳中的电流量限制为50μA/胶条(strip)。

膨胀:10小时

等电点电泳,第一阶段:500V固定电压、2小时

等电点电泳,第二阶段:500~1000V的梯度模式、1小时

等电点电泳,第三阶段:1000~8000V的梯度模式、3小时

等电点电泳,第四阶段:8000V的固定电压、5.6小时

等电点电泳后,将IPG胶条从槽中取出,除去胶条上附着的多余覆盖液,用下述方法进行作为二维分离的SDS-PAGE。而且,在等电点电泳结束后不立刻进行SDS-PAGE时,可将IPG胶条置于可密闭的管中,-80℃下保存。保存时间为数日,冷冻保存的胶条在室温下解冻后,与未进行冷冻保存的样品用同样方法进行SDS-PAGE。

SDS-PAGE用以下方法进行。将IPG胶条浸入20mL/胶条(strip)的SDS平衡缓冲液(equilibration buffer)[50mM Tris-HCl(pH=8.8)、6M尿素、30%(v/v)甘油、2%(w/v)SDS、1%(w/v)DTT、0.002%(w/v)BPB]中,室温下平稳振荡15分钟进行平衡化。将DALT Gel 12.5(Amersham Biosciences公司制)置于Ettan DALT Precast Gel Cassette(Amersham Biosciences公司制)中。将平衡后的IPG胶条浸入阴极缓冲液(cathode buffer,与DALT Buffer Kit配套,Amersham Biosciences公司制)进行漂洗后,使其与DALT Gel 12.5的上表面紧密接触。将浸染分子量标记(LMW SDS Electrophoresis Calibration Kit、Amersham Biosciences公司制)的滤纸片同样置于DALT Gel 12.5的上表面,用95℃下加热溶解的封胶液(sealing solution,与DALT Buffer Kit配套,Amersham Biosciences公司制)密封。在Ettan DALT电泳装置(AmershamBiosciences公司制)的电泳槽中注入预定量的阳极缓冲液(与DALT Buffer Kit配套,Amersham Biosciences公司制)。将凝胶放入电泳槽后,在阴极侧注入预定量的阴极缓冲液(与DALT Buffer Kit配套,Amersham Biosciences公司制),开始电泳。电泳在25℃的恒温条件下,以5W/gel泳动30分钟后,再以17W/gel进行电泳直至使封胶液中BPB的染料前沿达到凝胶下端为止。

5.蛋白质斑点的检测

SDS-PAGE完成后,参考Shevchenko,A.等的方法(Anal.Chem.1996,68,850-858)及蛋白质银染试剂盒(Silver Staining Kit,Protein,AmershamBiosciences公司制)中附带的使用说明对凝胶进行银染。即将电泳后的凝胶在固定液[40%(v/v)乙醇、10%(v/v)醋酸]中浸渍30分钟至过夜。更换固定液进一步放置30分钟后,以增感液[30%(v/v)乙醇、0.2%(w/v)Na2S2O3、6.8%(w/v)醋酸钠,30分钟]、超纯水(5分钟)×3次、银反应液[0.25%(w/v)AgNO3、20分钟]、超纯水(1分钟)×2次的顺序浸泡凝胶,并在显像液[2.5%Na2CO3、0.04%(v/v)37%(w/v)甲醛]中浸渍直至的蛋白质斑点染色至适当的浓度。其后,按终止液[1.46%(w/v)EDTA·2Na·2H2O、10分钟]、超纯水(5分钟)×3次、保存液[8.7%(w/v)甘油、20分钟]的顺序浸泡凝胶,终止染色。染色的各阶段均在室温下的平稳振荡中进行,所使用溶液的总体积为250mL/gel。

通过以上的操作,可分离来自菌体的蛋白质,检测出斑点。

6.质谱分析用样品的制备

比较使用试验发酵开始后8小时及32小时的酵母菌体进行的二维电泳的凝胶,从检测的蛋白质斑点中,选择切取伴随发酵上清中蛋氨酸的减少而强度增加的斑点。如果斑点中所含有蛋白质的量不足以进行质谱分析,可以从进行了同样电泳的多片凝胶上切取相同的斑点,并将切取的胶片收集在一起。将切取的胶片移入低吸附离心管中,用下述方法进行胶片脱银及凝胶内酶切。且不能立刻进行以下的处理时,可将胶片浸泡在500μL/管的固定液[33%(v/v)乙醇、7.5%(v/v)乙酸]中,在4℃下保存,保存的最大期限是数日。

胶片脱银按以下方法进行。在胶片中加入100μL 30mM K3[Fe(CN)6]及100mM Na2S2O3的等量混合液,遮光、室温下振荡10分钟后除去液体。之后,重复3次加入500μL超纯水、室温下振荡10分钟后除去液体的操作。再重复2次加入300μL 0.1M NH4HCO3/50%乙腈、室温下振荡15分钟、除去液体的操作。

脱银之后,按以下方法对胶片中所含有的蛋白质进行还原烷基化。向胶片加入200μL还原缓冲液(reduction buffer)[10mM DTT、98% 0.2M Tris、2%EDTA-Na2(pH=8.0)],并37℃下保温1小时。添加4μL4-乙烯基吡啶后,遮光放置1小时,再加入4μL2-巯基乙醇和1mL超纯水,放置30分钟以除去上清。将加入1mL超纯水、放置30分钟、除去上清的操作重复3次,随后将胶片与1m L0.1M NH4HCO3/50%乙腈一起保温30分钟。除去上清后,将凝胶在-80℃冷冻并使用SpeedVac真空干燥机(Thermo electron公司制)干燥2小时。

按以下方法进行冷冻干燥凝胶的凝胶内酶切。向胶片中加入5μL0.1μg/μL胰蛋白酶溶液,将溶液在4℃下放置10分钟。向胶片中添加200μL酶切缓冲液(digest buffer)[50% 0.2M NH4HCO3、10%乙腈、0.5%0.1MCaCl2)],并在37℃下保温过夜。回收液相后,在凝胶中再加入200μL0.1%TFA/60%乙腈,振荡30分钟。将此液相与上述回收的液相一起在-80℃下冷冻,真空干燥。在其中加入10μL 2%乙腈/0.1% TFA,振荡10分钟后,通过5分钟的离心分离去除不溶性组分,并将上清作为质谱分析用的样品。

7.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Spectrometer(LC-MS/MS)]对目标蛋白质进行质谱分析和氨基酸序列分析

使用Paradigm MS-4高效液相色谱仪(Michrom BioResources公司制)及Magic C18柱(Michrom BioResources公司制)分离用于质谱分析的样品。根据分离状态,使用溶剂A(2%乙腈、0.1%甲酸)和溶剂B(90%乙腈、0.1%甲酸)或溶剂A(2%乙腈、0.1% TFA)和溶剂B(90%乙腈、0.1% TFA)中的一组作为流动相。分离是在1.0μL/分钟的固定流速下,以

第一阶段:5~65%溶液B的梯度模式、50分钟

第二阶段:65~5%溶液B的梯度模式、10分钟来进行。

将所得到的组分依次供给LCQ Advantage质谱分析装置(Thermo electron公司制),进行质谱分析。

8.目标蛋白质的鉴定

通过上述操作获得了来自目标蛋白质的肽质量信息。基于此信息,在基因组序列数据库中检索与该蛋白质相应的ORF,鉴定该蛋白质。使用市售的MASCOT程序(MATRIX SCIENCE公司制)鉴定蛋白质。分别选择S-吡啶乙基(C)和ESI-TRAP作为固定修饰(Fixed Modifications)和仪器(Instrument)的检索参数,其他参数全部使用默认值(default)的设定值。

9.受蛋氨酸浓度调控的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检索和鉴定

根据上述方法,在分子量50kDa且pI=6.0附近检测出的斑点中,鉴定了随发酵液中蛋氨酸减少而表达量增加的蛋白质。其结果显示该斑点是由序列号1817所表示的Non-Sc型O-乙酰高丝氨酸-O-乙酰丝氨酸硫化氢解酶(O-acetyl homoserine-O-acetyl serine sulfhydrylase)(Non-ScMET17)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且Non-ScMET17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用序列号197022表示。

由此结果可知,使用本发明构建的基因组序列数据库鉴定从下面发酵酵母提取出的蛋白质能够检索到对应于所述蛋白质的ORF的核苷酸序列。此外,由于可同时检索ORF的核苷酸序列及其ORF上游区域的核苷酸序列,此结果表明对随发酵液中蛋氨酸减少而表达量增加的蛋白质的鉴定能够有效地检索受蛋氨酸浓度调控的启动子的核苷酸序列。

实施例2:Non-ScMET17基因向酵母的导入及表达

1.新型O-乙酰高丝氨酸-O-乙酰丝氨酸硫化氢解酶基因(Non-ScMET17)的克隆

以实施例1中鉴定的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信息为基础,设计用于扩增全长基因的引物Non-ScMET17_for(序列号:197023)和Non-ScMET17_rv(序列号:197024)。使用上述引物,并以基因组解读株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Weihenstephan 34/70的染色体DNA为模板进行PCR,获得包含Non-ScMET17的全长基因的DNA片段(约1.3kb)。

将如上所述获得的Non-ScMET17基因片段通过TA克隆插入pCR2.1-TOPO载体(Invitrogen公司制)。通过双脱氧测序法(Sanger)(F.Sanger,Science,214,1215,1981)分析并确认Non-ScMET17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2.Non-ScMET17高表达菌株的构建

将上述Non-ScMET17/pCR2.1-TOPO用限制酶SacI及NotI酶切,制备包括Non-ScMET17的蛋白质编码区全长的DNA片段。将此片段与用限制酶SacI及NotI处理的pYCGPYNot连接,构建Non-ScMET17高表达载体Non-ScMET17/pYCGPYNot。pYCGPYNot是YCp型的酵母表达载体,导入的基因由丙酮酸激酶基因PYK1的启动子进行高表达。酵母中的选择标记包括氨基糖苷类抗生素(geneticin)抗性基因G418r,另外,大肠杆菌中的选择标记物包括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

根据日本特开平07-303475中所述方法,使用上述方法制备的高表达载体转化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 Weihenstephan 34/70株。用含有300mg/L氨基糖苷类抗生素(geneticin)的YPD平板培养基(1%酵母膏、2%多聚蛋白胨、2%葡萄糖和2%琼脂)选择转化体。

3.啤酒酿造试验中硫化氢生成量的分析

使用亲株以及实施例中获得的Non-ScMET17高表达株,用以下条件进行发酵试验。

麦芽汁浸出物浓度:12%

麦芽汁容量:2L

麦芽汁溶解氧浓度:约8ppm

发酵温度:15℃恒定

酵母投入量:5g湿酵母菌体/L麦芽汁

对发酵醪经时取样,测定酵母增殖量(OD660)(参照图4)和表观浸出物浓度的经时变化(参照图5)。参考Takahashi等的方法[Brauwissenschaft.31.1(1978)]对发酵中硫化氢进行定量。使用含有已知浓度的硫化氢进行测定,由经检测的硫化氢的峰面积制成用于测定硫化氢的标准曲线。用与标准样品的分析条件同一的条件测定发酵样品,并通过比较检测的硫化氢的峰面积和标准曲线的峰面积测定发酵样品中硫化氢的含量。

表1.发酵终止时发酵醪中的硫化氢含量

 

亲株Non-ScMET17高表达株H2S(ppb)22.1-

(注)-:检测临界以下(未检测出H2S的峰)

由表1可知,发酵终止时,相对于亲株的硫化氢生成量22.1ppb,Non-ScMET17高表达株的硫化氢生成量为检测限以下。由此结果可证明,由于Non-ScMET17高表达,硫化氢生成量大量减少。

(参考资料)

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中所含有的6204个Non-Sc型ORF(序列号33-6236)及28个线粒体ORF(序列号166154~166181)的推定功能,用以下一览表表示。

如下所示的基因组序列信息的功能是通过序列比对算法,例如使用BLAST算法的同源性检索进行推定的。例如,使用BLAST算法时,可将酵母基因组数据库(SGD:http://genome-www.stanford.edu/Saccharomyces/)中注册并公开的酿酒酵母(S.cerevisiae)ORF的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或由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http://www.ncbi.nlm.nih.gov/)提供的非冗余(nr)数据库的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等作为比较用参考数据库。

(序列号33-6236)

33:推测的多元醇脱氢酶

34:NAD-依赖的(2R,3R)-2,3-丁二醇脱氢酶,是包含锌的中链醇脱氢酶,在发酵期间可利用3-羟基丁酮产生2,3-丁二醇,并允许在需氧生长期间利用2,3-丁二醇作为碳源

35:推测的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al)膜蛋白,是输入过氧化物酶体蛋白质所需要的,在功能上与巴斯德毕赤氏酵母pex22突变互补

36:在不可发酵的碳源和有氧条件下生长时表达的乙酰辅酶A合成酶亚型

37: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以点状模式定位于细胞质

38:进化保守的通过尾部锚接的能够调节线粒体形态的线粒体外膜GTP酶;缺乏Gem1p的细胞包含崩裂的、球状的或类似于葡萄状的线粒体;不被外激素诱导的细胞死亡所需要

39:定位于COPII-被膜小泡的蛋白质,同Erv41p一起形成复合物;参与运输的膜融合阶段

40:参与细胞周期进展的G1细胞周期蛋白;激活Cdc28p激酶以促进G1期到S期的转变;在调节另外的G1细胞周期蛋白CLN1和CLN2的转录中起作用;受磷酸化作用和蛋白水解作用调节

41:丙酮酸激酶,在糖酵解中,起将磷酸烯醇丙酮酸转换成需氧呼吸(三羧酸环)或厌氧呼吸(葡萄糖发酵)的输入物丙酮酸盐的同型四聚体作用

42:假定蛋白

43:GTP结合蛋白的DRG家族的成员;与翻译核糖体相互作用

44:GTP酶,是通过促进Met-tRNAiMet与核糖体及核糖体亚基连接体结合启动通常的翻译所需要的;是细菌IF2的同源物

45:使接触DNA的着丝点亚基与那些接触微管的着丝点亚基相连接的MIND着丝点复合物(包含Nnf1p-Nsl1p-Dsn1p的Mtw1p)的必需成份;对着丝点的聚集非常重要

46:细胞质中与Glc7p-互相作用的蛋白质,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47:两种V型肌球蛋白之一;是母体特异的HO表达所需要的,也是ASH1和IST2mRNA的芽体尖端定位所需要的;它与She3p一起促进ER微管的生长和定向

48:完整的膜Ca(2+)-ATP酶,是形成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分裂时积聚的特定种类的分泌小泡所需的潜在氨基磷脂易位酶;突变会影响18S rRNA的成熟

49:必需的核内蛋白,是66S前核糖体颗粒的组成成分;它是维持正常浓度的游离60S核糖体亚基所需要的;也是维持L-A病毒的M1卫星双链RNA所需要的

50:推测的GDP/GTP交换因子,是低温时有丝分裂退出(mitotic exit)所需要的;充当有丝分裂退出关键调节物Tem1p的鸟苷酸交换因子(GEF),实体上与Ras2p-鸟苷三磷酸联合在一起

51:蛋白质O-甘露糖基转移酶,将甘露糖残基从多萜基磷酸盐-D-甘露糖转移到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残基上;在复合物中与Pmt1p作用,但在有些情况下可以改为与Pmt5p作用;是抗真菌新药的靶标

52:CCR4-NOT转录复合物的组成成份,与基因表达的调节相关;是参与mRNA多聚(A)尾变短的主要细胞质脱腺苷化酶(deadenylase)的成份

53:包含PAS域的两种S/T蛋白激酶的一种(也参见PSK2);对反映营养状况的未知代谢物作出响应,协调地调节蛋白质的合成,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贮积

54:包含调节亚基Cdc55p和催化亚基Pph21p或Pph22p的异源三聚体蛋白质磷酸酶2A的调节亚基A;它是细胞形态发生和RNA聚合酶III转录所需要的

55:参与碱基切除修复的DNA N-糖基化酶和脱嘌呤/脱嘧啶(AP)裂解酶,定位于核和线粒体中

56:与哺乳动物突触融合蛋白(syntaxin)8相关的内涵体SNARE

57:胱硫醚γ裂解酶,催化从高半胱氨酸生产半胱氨酸并伴有中间物胱硫醚形成的转硫路径中的两个反应之一

58:线粒体分类和组装工具(SAM复合物)的亚基;在介导蛋白质通过外膜输入的TOM复合物的组装中起作用;是维持正常的线粒体形态和遗传所需要的

59:功能未知的完整的核/ER膜蛋白,是正常的核膜形态和孢子形成所需要的

60:功能未知的线粒体蛋白质

61:同Erp1p、Emp24p和Erv25p一起形成异源三聚体复合物的蛋白质;与Emp24p和Erv25p一起,是涉及从ER到高尔基体的转运并定位在COPII-被膜囊泡的p24家族的成员

62:参与蛋白质折叠和核定位信号(NLS)-定向的核转运的三磷酸腺苷酶;是热休克蛋白70(HSP70)家族的成员;同Ydj1p一起形成伴侣蛋白(chaperone)复合物;定位在核、细胞质和细胞壁

63:核膜孔复合物(NPC)的亚基,在由Gsp1p-GTP的核浆浓度控制的动态过程中起将Nup2p固定到NPC的作用;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64:同Erp2p、Emp24p和Erv25p一起形成异源三聚体复合物的蛋白质;与Emp24p和Erv25p一起,是涉及从ER到高尔基体的转运并定位在COPII-被膜囊泡的p24家族的成员。

65:异源三聚体复制因子A(RF-A)的亚基,其中异源三聚体复制因子A是参与DNA复制、修复和重组的高度保守的DNA结合蛋白

66:N-丁二酰-5-氨基咪唑-4-氨甲酰核糖核苷酸(SAICAR)合成酶,是生物从头合成脱氮嘌呤核苷酸所需要的;红色色素会积聚在缺乏腺嘌呤的突变细胞内

67:细胞作用未知的非必需蛋白激酶

68:在细胞分裂后期定位于纺锤体的有丝分裂退出网络(mitotic exit network)的蛋白激酶;通过直接启动Dbf2p激酶的活性来促进有丝分裂退出

69:假定蛋白

70:在胞吐作用和阳离子体内平衡中起作用的蛋白质;在后高尔基小泡与质膜对接和融合中起作用;是Sro7p和果蝇致死巨型幼虫肿瘤抑制物的同源物;与SNARE蛋白质Sec9p相互作用

71:在生长期间重塑细胞壁所必不可少的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定位在极化生长位点和母体-子体芽体颈部(mother-daughter bud neck);是哺乳动物蛋白激酶C(PKC)的α、β和γ亚型的同源物;

72:主要在后期高尔基体中发现的非必需四聚体跨膜蛋白,可以抑制一些sed5等位基因;是转运工具的一部分,但其准确的功能是未知的;类似于哺乳动物的突触融合蛋白5

73:功能未知的非必需蛋白质;启动子包含几个Gcn4p结合元件

74:RNA聚合酶II全酶的组成成份

75:甲硫氨酰氨肽酶,催化从新生多肽上共翻译去除氨基端甲硫氨酸的过程;功能部分与Map1p重叠

76: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MRP21表现出与COX2和COX3mRNA的5′-非翻译前导序列内的突变的遗传性相互作用

77:蛋白激酶,主要参与端粒长度调节;通过对DNA损伤作出响应来控制细胞周期检控点;功能与Mec1p重叠;与人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ATM)基因是同源物

78:有丝分裂后期-促进复合物/循环体(Cyclosome)(APC/C)的亚基,其中APC/C是中期/后期转换期间降解包括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蛋白在内的有丝分裂后期抑制因子所需要的泛素-蛋白质连接酶

79:细胞质异亮氨酸-tRNA合成酶,是G1-特异抑制剂reveromycin A的靶点

80:核糖体小亚基(40S)的蛋白质成份;与Rps8Ap相同,并与大鼠S8核糖体蛋白具有相似性

81:与Dph1p、Dph2p、Jjj3p和Dph5p一起,是合成白喉酰胺所需要的蛋白质,其中白喉酰胺是翻译延伸因子2(Eft1p或Eft2p)的修饰的组氨酸残基;可以在具有Dph1p和Dph2p的复合物中起作用

82:与质膜ATP酶Pma1p相互作用的外周膜蛋白,在使Pma1p靶向质膜的过程中起作用,其中靶向过程可能是通过影响Pma1p整合进入脂筏而实现的

83:具有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线粒体过氧化物还原酶(peroxiredoxin)(1-Cys Prx),在还原氢过氧化物中起作用,呼吸生长期间和氧化应激条件下被诱导

84:有丝分裂纺锤体组装和染色体分离所需要的驱动蛋白(kinesin)相关的运动蛋白质;功能与Cin8p重叠

85:2C型蛋白质磷酸酶;使Hog1p(参见Ptc2p)脱磷酸化以限制被渗透性应激诱导的最大激酶活性;使T169磷酸化的Cdc28p(参见Ptc2p)脱磷酸化;在DNA检控点失活中起作用

86:假定蛋白

87:使组蛋白H3乙酰化的NuA3复合物的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催化亚基,参与转录沉默;是哺乳动物MOZ原癌基因的同源物;sas3gcn5双突变赋予致死性

88:参与G2/M期进展并对DNA损伤作出响应的蛋白质,与Rad53p相互作用;包含一个RNA识别基序、一个核定位信号和几个SQ/TQ簇结构域;对DNA损伤作出响应时被高度磷酸化

89:功能未知的蛋白质,与激酶Snf7p同源;不被不可发酵碳源中的生长所需要;但对稳定期的存活是必不可少的

90:高亲合力的尿嘧啶核苷透酶,定位在质膜;不参与尿嘧啶运输

91:20S蛋白酶体β型亚基

92:通过与棉阿舒囊霉(Ashbya gossypii)的同源性鉴定

93:主要的CTP合成酶的同工酶(参见URA8),催化酰胺氮以ATP依赖方式从谷氨酰胺转移到UTP上形成CTP,这是生物从头合成嘧啶的最后一步;参与磷脂的生物合成

94: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

95:α衔接蛋白(adaptin),网格蛋白(clathrin)相关的蛋白复合物(AP-2)的大亚基;参与囊泡介导的转运

96:单域消旋酶,由于缺乏假定的决定特异性的第二域,因此可能是非特异性的

97: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前的DNA合成期间启动DNA复制所需要的DNA聚合酶α-引发酶复合物的B亚基;它也在端粒加帽和长度调节中起作用

98:GTP环水解酶II;催化核黄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第一步

99:功能未知的细胞骨架蛋白质;其过表达导致生长停止

100:线粒体内膜的主要ADP/ATP载体,负责将细胞质ADP和线粒体合成的ATP交换;是多态性SAL1基因中存在突变的许多普通的实验室菌株存活所必须的

101: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细胞周围;在酵母属(Saccharomyces)和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中有潜在的直系同源物(orthologs)

102:假定蛋白

103:假定蛋白

104:参与促进rDNA高水平转录的蛋白质,是RNA聚合酶I的UAF(上游活化因子)的亚基

105:参与DNA复制的蛋白质;是与染色质结合作为复制前复合物的一部分的Mcm2-7六聚体复合物的成份

106:被亚铁血红素活化,被葡萄糖抑制的Hap2p/3p/4p/5p CCAAT结合复合物的亚基,是呼吸基因表达的转录激活子和整体调节剂;包含促进复合物组装和DNA结合的序列

107:参与DNA损伤修复的II类无碱基核酸内切酶中;是人HAP1和大肠杆菌exoIII的同源物

108:假定蛋白

109:haspin

110:皮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装所需的细胞骨架蛋白结合蛋白质;包含3个SH3结构域;与调节肌动蛋白动态的蛋白质和胞吞作用所需要蛋白质相互作用

111:多效性耐药网络的转录激活子,通过与称为PDREs(PDR响应元件)的顺式作用位点结合来调节ATP结合盒(ABC)转运体的表达

112:参与生物生成18S rRNA的小亚基(SSU)加工体的组成成份

113:两种几乎完全相同的(参见HTA1)组蛋白H2A亚型之一;是染色质组装和染色体功能所需的核心组蛋白;Mec1p引起的依赖DNA损伤的磷酸化作用有助于DNA修复;被Nat4p乙酰化

114:两种几乎完全相同的(参见HTB1)组蛋白H2B亚型之一,是染色质组装和染色体功能所需要的;Rad6p-Bre1p-Lge1p介导的泛素化调节转录活化、减数分裂的DSB形成和H3甲基化

115:功能未知的非必需蛋白质,可能以四聚物的形式存在,由小分子配体(可能为硫酸根离子)的结合所调节,也可能在酵母细胞壁的生物合成中起作用

116:推测的中性海藻糖酶,是具有耐热性所需要的,可介导对其他细胞应激的抵抗性

117:参与多萜醇合成的顺式异戊烯转移酶;参与内质网的(ER)蛋白质分类;

118:人PIG-V的功能性直系同源物,是一个在糖基磷脂酰肌醇生物合成中转移第二甘露糖的甘露糖基转移酶;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被定位到线粒体;

119:参与利用作为氮源的γ-氨基丁酸(GABA)的琥珀酸盐半醛脱氢酶;是4-氨基丁酸和谷氨酸降解途径的一部分;定位在细胞质中

120:mpt5突变的缺失抑制剂

121:两个完全相同的组蛋白H4蛋白质(参见HHF2)之一;是染色质组装和染色体功能所需要的;有助于端粒沉默;氨基末端结构域参与维持基因组的完整

122:两个相同的组蛋白H3蛋白质(也参见HHT2)之一;是染色质组装所需要的核心组蛋白,参与异染色质介导的端粒沉默和HM沉默;受乙酰化、甲基化和有丝分裂的磷酸化作用的调节

123:细胞质无机焦磷酸酶(PPase),催化水与来自Pi的氧的快速交换,表达量高,是存活必不可少的,活性位点残基显示出与来自大肠杆菌的PPase的同一性

124:转运蛋白,参与将核异质核糖核蛋白递送到核浆中的细胞浆核转运蛋白β2(karyopherin-β2),它与Nab2p和Hrp1p上的rg-核定位信号分子结合,在细胞周期进展中起作用

125:半乳糖-1-磷酸尿苷酸转移酶,在半乳糖分解代谢的第二步中,从UDP-D-葡萄糖和α-D-半乳糖-1-磷酸盐合成葡萄糖-1-磷酸和UDP-半乳糖

126:UDP-葡萄糖-4-差向异构酶,在半乳糖代谢中催化UDP-半乳糖和UDP-D-葡萄糖的相互转化;此外也催化α-D-葡萄糖或α-D-半乳糖转化成其β-异构体

127:尿嘧啶透酶,定位在质膜;其表达严格受尿嘧啶水平和环境信号的调节

128:对tRNA剪接代谢物ADP-核糖1"-磷酸盐有高度特异性的磷酸酶;可能在调节tRNA的剪接中起作用

129:几丁质合成酶III,催化N-乙酰葡糖胺(GlcNAc)转移到几丁质上;是大多数细胞壁几丁质、出芽期间的几丁质环和孢子壁壳聚糖的合成所需要的

130:假定蛋白

131:2-烯酰硫酯还原酶,是中链脱氢酶/还原酶家族的成员;被定位在线粒体,在这里可能在脂肪酸的合成中起作用

132:假定蛋白

133:磷脂酸胞苷酰转移酶(CDP-甘油二酯合成酶);在所有重要的酵母磷脂合成中催化从CTP和磷酸盐转化成二磷酸和CDP-甘油二酯这一关键步骤的酶

134:修饰hnRNPs的核的依赖SAM的不对称单精氨酸二甲基化甲基转移酶,包括Npl3p和Hrp1p,因此能促进这些蛋白质的核输出;是npl3突变株存活所需要的

135:吡哆醇(吡哆胺)磷酸氧化酶,在大肠杆菌和黄色粘球菌(Myxococcusxanthus)中拥有同源物;转录一般受氮代谢控制

136:内质网膜蛋白,是肌醇磷酰神经酰胺(inositolphosphorylceramide)的甘露醇化和在高钙浓度条件下生长所需要的

137:线粒体内膜的铜-结合蛋白,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和呼吸所需要的;可以起到将铜传递到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作用;与硫氧还蛋白类似

138:线粒体F1F0-ATP合酶的F1部分的γ亚基,是ATP合成所需要的一个大的进化保守的酶复合物

139:有效交配所需要的整合膜蛋白;可以参与或调节交配期间影响细胞内信号传导和细胞间融合的低亲合力Ca2+流入体系

140:ζ-晶状体蛋白同源物,在细胞质和核中被发现;同大肠杆菌苯醌氧化还原酶和具有苯醌氧化还原酶活性的人ζ-晶状体蛋白有相似性

141: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定位于线粒体

142:Glc7p-1型蛋白质磷酸酶的调节亚基;与Reg1p、Glc7p和Snf1p一起参与葡萄糖-可抑制基因的调节,也参与葡萄糖诱导的麦芽糖透酶的蛋白质水解

143: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是包含Pst2p和Ycp4p的黄素氧化还原蛋白样折叠蛋白质家族的成员;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以点状模式定位在细胞质

144:假定蛋白

145:功能未知的推测的质膜蛋白质,受Haa1p转录调节;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细胞周围和芽体

146:假定蛋白

147:成倍地促进丝氨酸软脂酰转移酶(Lcb1p、Lcb2p)的活性的蛋白质;参与鞘脂的生物合成

148:通过结合于复制起点来指导DNA复制并参与转录沉默的起点识别复合物的亚基;可以被Cdc28p磷酸化

149:2′-O-核糖甲基转移酶,使tRNA反密码环的32和34位核苷的2′-O-核糖甲基化

150:前mRNA剪接因子,在剪接体中促进与茎II(stem II)相关联的U2/U6螺旋II的合作形成,其功能受Slu7p调节

151:介导葡萄糖抑制和负调控菌丝生长的转录抑制剂;与Nrg1p类似

152:具有可能的脂肪酶活性的主要的细胞壁甘露糖蛋白;转录受热休克和冷休克诱导;是富含丝氨酸-丙氨酸的蛋白质的Srp1p/Tip1p家族的成员

153: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酪氨酸的转运蛋白,低亲合力色氨酸和组氨酸的转运体;过表达赋予FK506抗性

154:假定蛋白

155:具有伴侣蛋白活性的小热休克蛋白,受从非活化的低聚(24-mer)复合物到活化的二聚体的热诱导转化的调节;被加热,进入稳定期和孢子形成所诱导

156:翻译起始因子3(eIF3)的核心复合物的亚基,是翻译必不可少的;是促进mRNA和tRNA(i)Met与核糖体结合的亚复合物(Prt1p-Rpg1p-Nip1p)的一部分157:同型液泡融合“起始”步骤中释放Sec17p和ER到高尔基体的运输所需要的三磷酸腺苷酶,是哺乳动物NSF的同源物

158:SAGA转录调节复合物的亚基,参与复合物的正确组装;此外它以C-末端截短的形式出现在SLIK/SALSA转录调节复合物中

159:完全的Ty1表达、Ty1-介导的基因活化,单倍体侵入性生长和二倍体假菌丝生长所需要的转录因子;是TEA/ATTS DNA结合域家族的成员

160:线粒体内膜ADP/ATP转位分子,将细胞质的ADP与线粒体合成的ATP交换;在缺氧状态被表达;与Pet9p和Aac1p类似;在保持存活能力和呼吸方面起作用

161:假定蛋白

162:参与等渗耐受(osmotolerance)的质膜蛋白,定位在小芽体细胞的母细胞和中等芽体细胞与大芽体细胞的芽体中;mRNA被肌动球蛋白驱动过程运输到芽尖

163:异源五聚体复制因子C(RF-C)的亚基,其中RF-C是DNA结合蛋白和充当DNA聚合酶δ和ε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持续合成因子的夹子装载器(clamp loader)的ATP酶

164: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对DNA聚合酶δ起滑动夹子的作用;可以作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染色体DNA复制、DNA修复中所需的其他蛋白质的停靠位点

165:高迁移率组的非组蛋白染色质蛋白质,功能与Nhp6Ap重叠;与哺乳动物高迁移率组蛋白质1和2同源;起招募转录因子Rcs1p到某些启动子上的作用

166:类似于Pho5p的组成型表达的酸性磷酸酶;它被运转泡运送到细胞表面;在浆膜外周间隙水解硫胺素磷酸盐,增加细胞的硫胺素吸收量;其表达被硫胺素抑制

167:假定蛋白

168:假定蛋白

169:切割分支DNA的结构特异性Mms4p-Mus81p核酸内切酶的亚基;参与重组和DNA修复

170:在剪接体组装和胞吐作用中起双重作用的必需蛋白质;胞外复合物(exocyst complex)(Sec3p、Sec5p、Sec6p、Sec8p、Sec10p、Sec15p、Exo70p和Exo84p)介导分泌小泡极化靶向到胞吐作用的活性部位

171:推测的线粒体内膜转运体,是线粒体载体(MCF)家族的成员

172:位于Vid(液泡的输入和降解)囊的外周膜蛋白;调节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靶向液泡;参与FBPase的依赖蛋白酶体的分解产物降解

173:可能的膜蛋白,参与磷酸盐转运;pho88 pho86双缺失突变株在高浓度的无机磷酸盐中显示出增高的可抑制酸性磷酸酶的合成

174:在维持着丝点功能中起作用的蛋白质,以依赖Ctf19p的方式定位在外部着丝点,与Chl4p和Ctf19p相互作用

175:甘露糖基转移酶,参与内质网(ER)中的天门冬酰胺相关的糖基化作用;是生存必不可少的,突变在功能上与人直系同源物互补

176:α-氨基己二酸还原酶,催化α-氨基己二酸还原成α-氨基己二酸6-半醛,这是赖氨酸生物合成的第五步;它被Lys5p活化需要翻译后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化。

177:转酮醇酶,与Tkl1p类似;在戊糖磷酸途径中催化5-磷酸木酮糖和5-磷酸核糖转化成7-磷酸景天庚酮糖和3-磷酸甘油醛;是合成芳香族氨基酸所需要的

178:线粒体COB mRNA的翻译所需要的蛋白质

179:将甘氨酸连接到带有同源反密码子的tRNA上的细胞质和线粒体甘氨酰基-tRNA合酶;是与前mRNA的3′末端相互作用以促进3′末端形成的转录终止因子

180:液泡的H+-ATP酶(V-ATP酶)的八亚基V1外周膜结构域的亚基B,是发现于整个内膜系统中的生电质子泵;它包含核苷酸结合位点;在细胞质中也可被检测到

181:组装前自噬体结构所需要的自体吞噬-特异性磷脂酰肌醇3-激酶复合物(具有Vps34p、Vps15p和Vps30p)的亚基;在氮饥饿期间ATG14的转录被Gln3p活化

182:高亲合力多胺透酶,与腐胺相比优先使用亚精胺;表达因渗透应激而下调;质膜肉碱转运体,也作为低亲合力氨基酸透酶起作用

183:展现隔蛋白(septin)和依赖Hsl1p的芽颈定位和Hsl1p依赖的周期磷酸化作用的蛋白质精氨酸N-甲基转移酶;需要与Hsl1p一起补充芽体颈、磷酸化作用和Swe1p裂解

184:Cdc28蛋白激酶的亚基,是有丝分裂的蛋白水解作用所需要的,也参与G1细胞周期蛋白的蛋白水解作用

185: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定位在细胞质;结合复制蛋白质A(RPA);YBR137W不是必需基因

186:通过将RAS从结合GTP的形式转换成结合GDP的非活性形式来负调节RAS的GTP酶活化蛋白质,是在营养限制状态下降低cAMP水平所需要的,介导腺苷酸环化酶的膜结合

187: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核仁;YBR141C不是一个必需基因

188:基于可利用的实验和序列对比数据判断不大可能编码蛋白质的可疑的ORF;与未表征的ORF YBR141C重叠;通过基因-捕获、微阵列分析,基因组同源检索进行鉴别

189:必需的核仁蛋白质,保持M1 dsRNA病毒所需要的推测的DEAD-盒RNA解旋酶;参与核糖体大亚基(60S)的生成

190:参与翻译终止的多肽释放因子;突变形式充当隐性的全能抑制剂

191:乙醇脱氢酶同工酶V;参与乙醇生产

192:线粒体的核糖体小亚基蛋白

193: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YBR147W不是必需基因;对氟康唑具有抗性

194:在孢子中特异表达的蛋白质

195:依赖NADP+的阿拉伯糖脱氢酶的大亚基,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小亚基是未鉴定的

196: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是肌动蛋白斑的正常定位以及钠离子和过氧化氢的正常耐受所需要的;定位在细胞质和细胞核

197:mRNA剪接因子,是U4/U6.U5三聚snRNP的成分;在遗传和实体上与Prp38p相互作用

198:二氨基羟基磷酸核糖酰氨基嘧啶脱氨酶;催化核黄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第二步

199:RNA聚合酶I、II和III共有的RNA聚合酶亚基ABC27;接触DNA并影响反式激活

200:主要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的催化亚基;交替地与G1细胞周期蛋白(CLNs)和将CDK导向特异性底物的G2/M细胞周期蛋白(CLBs)结合

201:功能未知的共价结合的细胞壁蛋白质;确定为细胞周期调节的SBF靶基因;缺失突变体对利用β-1,3-葡聚糖酶处理有很强的抵抗性;它与YJL171C具有序列相似性

202:其表达抑制大肠杆菌中的分泌途径突变的蛋白质;与参与分泌的哺乳动物RAMP4蛋白质有相似性

203:在调节膜运输起作用的可溶的GTP酶;调节钾的流入;是Ras超家族的G蛋白,类似于ADP-核糖基化因子

204:作用为Cdc34p活性通常的正调节物的泛素结合酶抑制剂;是代表核质转运和泛素连接酶活性之间存在联系的核内蛋白

205:切割前rRNA的核糖核酸酶MRP和切割tRNA前体以产生成熟5′末端的核内核糖核酸酶P的亚基

206: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al)整合膜蛋白,参与过氧物酶体大小的负调控;功能与Pex31p部分重叠;遗传的相互影响表明其在由Pex28p和Pex29p介导的步骤的一个下游步骤中起作用

207:内质网状和核膜蛋白质,同Cdc48p和Ufd1p形成在内质网中识别泛素化的蛋白质并将其递送到蛋白酶体降解的复合物

208:20S蛋白酶体正确成熟所需要的短期伴侣蛋白;一完成组装就被蛋白酶体降解;参与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突变体在降解短期蛋白质方面存在缺陷

209:酮基泛解酸(ketopantoate)羟甲基转移酶,是泛酸生物合成所需要的,使2-氧代异戊酸(2-oxoisovalerate)转换成2-脱氢泛酸(2-dehydropantoate)

210:主要的易化超家族的多耐药二酪氨酸转运体,是孢子壁合成必不可少的,促进二甲酰二酪氨酸易位穿过前孢子(prospore)膜

211: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液泡;YBR187W是一个必需基因

212:线粒体的嘧啶核苷酸转运体;输入嘧啶核苷三磷酸盐和输出嘧啶核苷单磷酸盐;是线粒体载体家族的成员

213:糖酵解的酶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催化葡萄糖-6-磷酸和果糖-6-磷酸之间的相互转化;是细胞周期进展和孢子形成时葡萄糖异生作用的完成所需要的

214:TFIID和SAGA复合物的亚基(90kDa),参与RNA聚合酶II转录起始和染色质修饰

215:参与蛋白质糖基化的推测的甘露糖基转移酶;是KRE2/MNT1甘露糖基转移酶家族的成员

216:包含SH3结构域的蛋白质,参与建立细胞极性和形态发生;对包含Cdc24p、Ste5p、Ste20p和Rsr1p的复合物起支架蛋白质的作用

217:内质网膜蛋白,是ER相关蛋白质讲解所需要的,参与错误折叠或未组装蛋白质的逆向转运;N-末端和C-末端突出到细胞质中,与Dfm1p类似

218:六聚体MCM复合物的成分,六聚体MCM复合物对G1期中DNA复制的启动起点很重要并在S期被Cdc7p-Dbf4p激活时会变成一个促进DNA溶解和延伸的有活性的依赖ATP的解旋酶

219:对抗真菌药环吡酮胺的保持野生型抗药性所需要的蛋白质;与亚端粒-编码蛋白质的COS家族无关

220:参与O-连接和N-连接蛋白质糖基化的推测的α-1,2-甘露糖基转移酶;是KRE2/MNT1甘露糖基转移酶家族的成员

221:参与空泡内铁的储存物转运的推测的高亲合力铁转运体;和Fet5p一起形成复合物;其表达受铁调节;预计在胞吞作用中起间接作用

222:双功能的脱氢酶和亚铁螯合酶,参与西罗血红素(siroheme)的生物合成;也参与PAPS还原酶和亚硫酸盐还原酶的表达

223: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Sds23蛋白质的两个酿酒酵母(S.cerevisiae)同源物(Sds23p和Sds24p)中的一个,其中粟酒裂殖酵母Sds23的遗传研究已经和APC/循环体的调节相关;在液相胞吞作用中起间接作用

224:类似泛素的调节剂,被E1酶、Atg7p和E2酶、Atg10p通过一个异构肽键共轭结合到Atg5p的赖氨酸残基上,这是自体吞噬必不可少的步骤

225: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YBR220C不是一个必需基因

226:丙酮酸脱氢酶(PDH)复合物的E1-β亚基,是一个在线粒体中发现的进化保守性多蛋白复合物

227:过氧化物酶体AMP-结合蛋白,定位在过氧化物酶体外周膜和基质中,其表达非常容易被油酸诱导,与大肠杆菌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类似

228:假定蛋白

229:与哺乳动物异质性核RNP K蛋白质具有相似性的RNA结合蛋白,参与端粒定位效应和端粒长度的调节

230:必需的蛋白质,是DASH复合物的成分;参与维持纺锤体完整性和着丝点功能;与Duo1p和Dam1p相互作用;定位于核内纺锤体和着丝点

231:ARP2/3复合物的必需亚基,其中ARP2/3复合物是皮层肌动蛋白斑块的移动性和完整性所需要的

232:推测的离子转运体,类似于哺乳动物电中性的Na(+)-(K+)-C1-协同转运体家族;YBR235W不是必需基因

233:DEAD-盒家族中的RNA解旋酶,是前剪接体形成所需要的,桥接U1和U2 snRNPs,并且能使U2snRNPs与内含子RNA形成稳定的结合

234: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细胞质和核;YBR239C不是必需基因

235:锌(II)2Cys6型的锌指蛋白,可能是硫胺生物合成基因的转录激活子

236: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液泡膜;YBR241C不是必需基因

237:被葡萄糖缺乏所诱导的磷脂氢过氧化物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在氧化应激期间保护细胞免受磷脂氢过氧化物和非磷脂过氧化物的侵害

238:假定蛋白

239:与U3和U14snoRNAs相关的蛋白质,是前rRNA加工和40s核糖体亚基合成所需要的;定位在核并在核仁中被浓缩

240:3-脱氧-D-阿拉伯-庚酮糖酸-7-磷酸盐(DAHP)合酶,催化芳香族氨基酸生物合成的第一步,被酪氨酸反馈抑制

241:线粒体的核糖体小亚基蛋白

242:顺面高尔基体转运蛋白颗粒(TRAPP)复合物的十个亚基之一,可以介导囊泡对接和融合;在人同源物内发生的突变导致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病症(SEDL)

243: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是保持正常增长率为15℃所需要的;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以以点状模式定位在细胞质

244:核黄素合成酶;催化核黄素生物合成途径的最后步骤

245:COMPASS(Set1C)复合物的亚基,在赖氨酸4的位置甲基化组蛋白H3,是靠近端粒的转录沉默所需要的

246:参与有丝分裂信号网络中的芽体生长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推测为Swe1p和Gin4p的负调控因子;包含分散的C2H2锌指结构域

247: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

248:七β-链家族的推测的依赖S-腺苷甲硫氨酸的甲基转移酶;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细胞质;YBR271W不是必需基因

249:与Rap1p C-末端结合的蛋白质,能配合Rif2p帮助控制端粒长度和建立端粒沉默;其删除会导致端粒延伸

250:对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残基具有特异性的蛋白质磷酸酶;在细胞周期的DNA合成阶段起作用

251: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细胞质和核;YBR281C不是必需基因

252: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

253:Ssh1易位子复合物的亚基;Sec61p同源物参与蛋白质易位的共翻译途径;不是必需的

254: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YBR284W不是必需基因;却是突变株对雷帕霉素和渥曼青霉素表现出降低的抗性

255: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YBR287W不是必需基因,YBR287W的删除会导致15℃时在葡萄糖-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缓慢

256: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突变会导致一个锌敏感的表现型

257:网格蛋白相关蛋白复合物(AP-3)的类Mu3亚基;在通过替代途径将碱性磷酸酶转运到液泡中起作用

258:重金属离子体内平衡蛋白质,促进将Smf1p和Smf2p金属转运体运输到降解它们的液泡中,控制金属离子转运,防止金属过量堆积,在铜解毒中起作用

259:Na+/Pi协同转运体,在生长初期是有活性的;类似于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的磷酸盐转运体;其转录受无机磷酸盐浓度和Pho4p所调节

260:异化的L-丝氨酸(L-苏氨酸)脱氨酶,催化L-丝氨酸和L-苏氨酸降解;是利用丝氨酸或苏氨酸作为唯一氮源时所需要的,转录被丝氨酸和苏氨酸诱导

261:在复制叉中发现的S-期检控点蛋白质,是DNA复制所需要的;此外它也是DNA复制应激期间Rad53p活化所需要的,在这里它与Tof1p形成复制-暂停复合物并被Mec1p磷酸化;蛋白质参与复制检控

262:18S rRNA合成和40S核糖体亚基组装所需的必要的核仁蛋白质

263:假定蛋白,与粟酒裂殖酵母(S.pombe),秀丽隐杆线虫(C.elegans)和黑腹果蝇(D.melanogaster)中的蛋白质有相似性。

264:锌金属内切蛋白酶,在线粒体的细胞质和膜间隙中被发现;和Cym1p一起参与线粒体蛋白质和裂解输入蛋白质所产生的前系列肽的降解

265: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以一个点状模式定位在细胞质

266:在交配期间诱导KAR3和CIK1所需要的转录因子,在减数分裂期间也是被需要的;以两种形式存在,在营养生长期间更丰富的缓慢迁移形式和信息素诱导的更快的迁移形式

267:糖基磷脂酰肌醇-甘露糖基转移酶I的必需成分,在蛋白酶B前体Prb1p的自动催化性翻译后加工中被需要,定位在ER腔(lumenal),是哺乳动物PIG-X的同源物

268:参与控制细胞壁结构和应激反应的蛋白质;抑制Cbk1p蛋白激酶的活性;过量生产赋予对细胞壁降解酶的抗性

269:二腺苷5′,5"-P1,P4-四磷酸盐磷酸化酶I(AP4A磷酸化酶),参与双(5′-核苷基)四磷酸盐的分解代谢;与Apa2p类似

270:假定蛋白

271:假定蛋白

272:与Yme1p形成线粒体内膜i-AAA蛋白酶复合物的亚基,负责降解展开的或错误折叠的线粒体基因产物;是缺乏线粒体基因组的细胞生长所需要的

273:葡萄糖激酶,在葡萄糖代谢的不可逆的第一步中催化葡萄糖C6位置的磷酸化;是三个葡萄糖磷酸化酶之一;表达受不可发酵碳源调节

274: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参与果糖-1,6-二磷酸酶的依赖蛋白酶体的代谢产物失活;包含六个WD40重复;计算分析暗示Gid7p和Moh1p有类似的功能

275:在自体吞噬期间的自体吞噬囊的降解所需要的蛋白质,是定位在液泡膜和附着于液胞的点状结构的推测的整合膜蛋白质

276: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结合Las17p,是参与肌动蛋白斑块组装和肌动蛋白聚合的人Wiskott-Aldrich综合症蛋白质的同源物

277:参与交配反应,侵入性生长/菌丝生长,以及渗透压耐受的蛋白质,充当连接与G蛋白相关的Cdc42p-Ste20p复合物和效应因子Ste11p以调整信号转导的接头

278:参与rRNA加工和核糖体生物发生中的必需蛋白质

279:包含磷酸核糖-ATP焦磷酸酶、磷酸核糖-AMP-环化水解酶和组氨醇脱氢酶活性的多功能酶;催化组氨酸生物合成的第二、第三、第九和第十步

280:与微管相关的蛋白质,是微管和着丝点之间的接触面的成分,参与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在多倍体细胞而不是在单倍体或二倍细胞中是必需的;是哺乳动物CLIP170的直系同源物

281:[PIN(+)]蛋白感染素,呈现出通常为有序的蛋白质集合的传染性蛋白质构象

282: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参与脂质信号路径与细胞动态平衡的整合

283:β-异丙基苹果酸脱氢酶,催化亮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第三步

284:参与铁硫族(Fe/S)生物发生的半胱氨酸脱硫酶;是线粒体和细胞质的tRNAs的转录后硫代修饰所需要的;是主要位于线粒体的必需蛋白质

285:具有Ctf8p和Ctf18p并与复制因子C共享一些成分的复合物的亚基,是姐妹染色单体粘着所需要的

286:参与芽体位点选择并被轴性出芽模式所需要的蛋白质;在有丝分裂中与隔蛋白一起定位在芽颈,可以组成用于下一轮出芽的轴性界标

287:多聚腺苷酸RNA结合蛋白,参与将mRNA从核输出到细胞质的过程;类似于Hrb1p和Npl3p;在体外也结合单链的端粒重复序列

288:与SaGa相关的因子29kDa;可能是SAGA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复合物的29kKDa亚基

289:催化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第一步的乙酰乳酸合酶的调节亚基;提高Ilv2p催化亚基的活性,定位在线粒体

290: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缺失突变株对阿辛蓝(alcian)染料的亲合力显示出降低,这暗示细胞表面的净负电荷减少

291:磷脂酰甘油磷酸合酶,在心磷脂生物合成的第一定型限速步骤中催化从CDP-甘油二酯和sn-甘油3-磷酸盐合成磷脂酰甘油磷酸盐

292:参与保留膜蛋白的蛋白质,包括ER中的Sec12p;定位在高尔基体;在将膜蛋白运回到ER的过程中作为回收受体(retrieval receptor)起作用

293:胞质分裂所需要的母体-芽颈的隔蛋白环的成分;隔蛋白将蛋白质招募到芽颈并充当膜的扩散屏障,并且它们包含用EM可观测到的10nm的细丝

294: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

295: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在序列和结构上与黄素氧化还原蛋白有相似性;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以点状模式定位在细胞质

296:柠檬酸盐合酶,催化乙酰辅酶A和丁酮二酸盐缩合形成柠檬酸盐,过氧化物酶体同工酶参与乙醛酸循环;其表达受Rtg1p和Rtg2p转录因子控制

297:参与耐盐性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具有调节Trk1p-Trk2p钾转运体的作用;功能与Hal5p部分重复;与Npr1p类似

298:两性蛋白样(Amphiphysin-like)的脂质筏蛋白质;是在饥饿或渗透性应激后,调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极性,胞吞作用,细胞极性,细胞融合和存活的复合物(Rvs161p-Rvs167p)的亚基

299:正常的孢子形成所需要的醋酸盐转运体

300:蛋白质ABC转运体家族的推测的依赖ATP的透酶

301:呼吸性生长和线粒体基因组的稳定性所需要的蛋白质

302:NatC类型的N-末端乙酰转移酶的非催化亚基;是dsRNA病毒的复制所需要的;是Sm蛋白质家族的成员

303:负调节H(+)-ATP酶Pma1p的定位于质膜的应激响应型蛋白质;受热休克、乙醇处理、弱有机酸、葡萄糖限制、和进入稳定期诱导

304:线粒体的天冬酰胺酰-tRNA合成酶

305:充当质膜H(+)-ATP酶Pma1p的调节亚基的小的单跨膜蛋白脂,形成独特的螺旋和带正电的能特异分离磷脂酰丝氨酸的胞浆域

306:核苷酸焦磷酸酶/磷酸二酯酶家族的成员;与Npp2p和Pho5p一起介导细胞外核苷酸磷酸盐水解;在磷酸盐缺乏期间其活性和表达提高

307:参与调节刀豆氨酸抗性和精氨酸吸收的推测的Rheb相关的GTP酶;是G-蛋白的Ras超家族的成员

308: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构中具有潜在作用的蛋白质;其过表达抑制pfy1(抑制蛋白)缺失突变

309:Set3C脱乙酰基酶复合物的亚基;是推测的DNA-结合蛋白

310:脂肪酸延长酶(elongase),参与鞘脂类生物合成;作用于长度达24碳的脂肪酸;突变对1,3-β-葡聚糖合酶、液泡的ATP酶和分泌路径有调节作用

311:假定蛋白

312:假定蛋白

313:磷酸接力传递(phosphorelay)中间的蛋白质,对渗透应激做出响应时被质膜传感器Sln1p磷酸化,然后依次在胞液中磷酸化反应调节因子Ssk1p以及在核中磷酸化Skn7p

314:ER腔的寡糖基转移酶复合物的亚基,催化蛋白质的天门冬酰胺连接的糖基化作用;I类膜蛋白是Ost3p或Ost6p结合进OST复合物所需要的

315:是核糖体相关分子伴侣的细胞质ATP酶;可能参与新合成多肽链的折叠;是热休克蛋白70(HSP70)家族的成员;与磷酸酶亚基Reg1p互相作用

316:通过双链DNA断裂的产生在MAT基因座(同宗配合转换)实现基因转换所需要的位点特异的核酸内切酶;由于受Swi4p-Swi6p、Swi5p和Ash1p控制,其表达局限于G1后期母细胞

317:ADP-核糖基化因子GTP酶激活蛋白质(ARF GAP),参与ER至高尔基体的转运;在功能上与Glo3p相似

318:正常的形态发生和胞质分裂所必需的在母体芽颈上形成皮层菌丝环的五种相关的隔蛋白(Cdc3p、Cdc10p、Cdc11p、Cdc12p、Shs1p)之一

319:推测的RNA结合蛋白并与为通过START并进入细胞分裂而调节细胞大小的WHi3p同源物的部分重复

320:假定蛋白

321:参与多源蛋白插入内膜的线粒体Tim54p-Tim22p复合物的成分

322:在信息素反应路径的MAP激酶信号传导中有潜在作用的蛋白质激酶

323:与亲水素(hydrophilins)类似的蛋白质,其中亲水素参与对高渗状态的适应性反应;大规模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计算分析表明其可能在核糖体rRNA加工中起作用

324:内质网组织包装伴侣蛋白,是氨基酸透酶掺入COPII被膜小泡转运到细胞表面所需要的

325:假定蛋白

326:多腺苷酸化RNA输出而非蛋白质输入所需要的细胞质核孔蛋白(nucleoporin);是Nup82p核膜孔亚复合物的成分;包含核输出信号

327:胆色素原(Phorphobilinogen)脱氨基酶,催化4-胆色素原转化成羟甲基胆汁烷,这是亚铁血红素生物合成路径的第三步;定位于细胞质和核;其表达受Hap2p-Hap3p调节

328:功能未知的蛋白质;与哺乳动物网状内皮素(reticulon)蛋白质类似;是RTNLA(类网状内皮素A)亚家族的成员

329: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

330:由Trm8p和催化tRNA的7-甲基鸟苷修饰的Trm82p组成的tRNA甲基转移酶复合物的亚基

331:异戊烯转移酶,是细胞存活所需要的

332:ADP-核糖基化因子,是参与调节高尔集体内部的胞内运输中的包膜形成囊泡的Ras超家族的GTP酶;功能上与Arf2p是可互换的

333:蛋白质磷酸酶2A的催化亚基,其功能与Pph21p重叠;在C末端被甲基化;形成具有几个调节亚基的可替换的复合物;参与信号转导和有丝分裂的调节

334:核糖体大亚基(60S)的核糖体蛋白L47,和Rpl41Bp相同并与大鼠L41核糖体蛋白类似;仅由25个氨基酸组成;rpl41a rpl41b双重缺失突变体是可存活的

335:通过F1F0-ATP合酶来抑制ATP水解的蛋白质,通过稳定蛋白质Stf1p和Stf2p增强抑制功能;与Stf1p类似并且Inh1p和Stf1p显示出形成卷曲螺旋结构的潜力

336:假定蛋白

337:假定蛋白

338:假定蛋白

339:与精氨酸甲基转移酶Hmt1p相互作用的环指蛋白;可以调节Npl3p的甲基化,Npl3p的甲基化调节Npl3p在mRNA加工和输出中的功能;与Air1p类似

340:D-乳酸脱氢酶,氧化D-乳酸盐形成丙酮酸盐,转录依赖于亚铁血红素、被葡萄糖抑制、并且在乙醇或乳酸盐中被抑制;位于线粒体内膜

341:GABA基因(例如UGA1、UGA2、UGA4)的依赖γ-氨基丁酸(GABA)的诱导所必需的转录激活因子;是Zn(2)-Cys(6)双核簇类型;定位于核中

342:必需的核内蛋白,参与氧化应激反应

343:CCR4-NOT复合物的成分,在调节mRNA水平中发挥包括调节转录和通过脱腺苷化使mRNAs去稳定的多种作用;是基础转录因子

344:在核和线粒体内发现的DNA连接酶,是DNA复制期间连接Okazaki片段所必需的酶;也在核苷酸切除修复、碱基切除修复和重组中起作用

345:参与胞吞作用和肌动蛋白斑块组装的Epsin样蛋白质,功能与Ent2p重复;通过网格蛋白结合域基序在C-末端与网格蛋白结合

346:细胞质的DExD/H-盒解旋酶,促进mRNA脱帽,协调mRNA功能和衰变中的不同步骤,与脱帽和脱腺苷化作用复合物都有相互作用,可能在mRNA输出和翻译中起作用

347:参与细胞周期进展的B型细胞周期蛋白;激活Cdc28p以促进G2/M期转换;可能参与DNA复制和纺锤体组装;在S期和G2期积聚;然后被定向以进行泛素介导的降解

348:前-18S rRNA加工所需要的小(核糖体的)亚基(SSU)加工体的成分;是过度地生产时,破坏沉默的必需的核仁蛋白质

349:RNA聚合酶III的亚基C53

350:26S蛋白酶体盖(proteasome lid)的必需的非ATP酶调节亚基,与哺乳动物p55亚基、另一种酿酒酵母调节亚基Rpn7p类似

351:功能未知的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周围、细胞质、芽体和芽颈;缺失突变株对阿辛蓝染料的亲合力降低,这暗示细胞表面的净负电荷减少

352:生物素:载脂蛋白连接酶,通过添加生物素共价修饰蛋白质,是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1p)全酶形成所需要的

353:RNA聚合酶II的最大亚基B220,是中央轴的一部分;C末端七肽重复域的磷酸化调节与转录和剪接因子的联合;与细菌的β′类似

354:ADP-核糖基化因子,是参与调节高尔基体内部的胞内运输中的包膜形成囊泡的Ras超家族的GTP酶;功能上与Arf1p是可互换的

355:参与Cdc42p的机能定位和调节的Rho GDP解离抑制因子

356:核糖体大亚基(60S)的核糖体蛋白L47,和Rpl41Ap相同并与大鼠L41核糖体蛋白类似;仅由25个氨基酸组成;rpl41a rpl41b双重缺失突变株是可存活的

357:假定蛋白

358:滞蛋白(Cullin),是参与泛素化的SCF复合物(也包含Skp1p、Cdc34p和F-盒蛋白质)的结构蛋白;SCF通过靶向G1细胞周期蛋白和Cln-CDK抑制因子Sic1p用于降解来促进G1-S期转换

359:参与调节线粒体F1F0-ATP合酶的蛋白质;Stf1p和Stf2p充当增强Inh1p蛋白质抑制作用的稳定因子

360:ER,核膜和细胞质内的与哺乳动物p97同源的ATP酶;在具有Npl4p和Ufd1p的复合物内参与将来自ER的泛素化的蛋白质逆向易位到细胞质以被蛋白酶体降解

361: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定位于液泡外膜

362:将泛素从泛素化蛋白质去除的泛素-特异的蛋白酶;在泛素融合物的C-末端以与融合物大小无关的方式进行切割;能够切割多泛素链

363:假定蛋白

364:Frataxin,调节线粒体的铁累积;与促进Fe-S簇组装的Isu1p相互作用;与电子传递链成分相互作用并可以影响呼吸;是参与弗里德利希共济失调(Friedrich′s ataxia)的人同源物

365:假定蛋白

366:通过细胞质-液泡靶向路径转运氨肽酶I(Lap4p)所需要的蛋白质;与磷脂酰肌醇-3-磷酸盐结合,参与膜到前自吞噬体(preautophagosome)的定位,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367:2′-O-核糖甲基转移酶,催化tRNAs18位置的鸟嘌呤核苷酸的核糖甲基化;

368:参与rRNA加工的蛋白质,是具有Rrp4p、Rrp41p、Rrp43p和Dis3p的外切体3->5核酸外切酶复合物的成分

369:同源框转录因子;调节靶标包含参与磷酸盐新陈代谢的基因;协作Pho4p与PHO5启动子结合;Pho2p的磷酸化促进与Pho4p的相互作用

370:在Smc5p-Rhc18p复合物的功能中起作用的核蛋白质

371:DNA聚合酶δ的催化亚基;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期间的染色体DNA复制、基因内重组、双链DNA断裂的修复,以及核苷酸切除修复(NER)期间DNA复制所需要的

372:某些靶基因的DNA损害诱导的转录、Rad55p和Sml1p的磷酸化作用、和DNA损害后的暂时的G2/M阻滞所需要的细胞周期检控点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也调节复制后的DNA修复

373:ATP酶,是GET复合物的亚基;是以依赖ERD2的方式从高尔集体到ER回收HDEL蛋白质所需要的;参与对热和金属应激的抗性

374: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以点状模式定位于细胞质

375:蛋白质O-甘露糖基转移酶,将甘露糖残基从多萜基磷酸盐-D-甘露糖转移到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残基上;在复合物中与Pmt2p作用,但在某些情形下可以改为与Pmt3p相互作用;是新抗真菌药的靶标

376:信号识别颗粒(SRP)亚基,与SRP的RNA成分相互作用形成Alu域,其中Alu域是膜靶向期间负责新生链延长阻滞的SRP区;是哺乳动物SRP14的同源物

377:与CDc48p相互作用的包含UBX(泛素调节X)域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以点状模式定位于细胞质

378:功能未知的蛋白质,与减数分裂蛋白质Csm1p相互作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核周围,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379:核膜孔复合物亚基,是同时包含Nup53p、Nup170p和Pse1p的亚复合物的一部分

380:假定蛋白

381:线粒体外部的NADH脱氢酶,催化细胞质NADH的氧化;Nde1p和Nde2p参与将细胞质NADH供应到线粒体呼吸链

382:核mRNA输出所需要的TREX复合物的成分;DEAD-盒RNA解旋酶参与剪接体组装的早期和晚期步骤;是人剪接因子hUAP56的同源物

383:核糖体蛋白质P1-α,是核糖体的茎的成分,核糖体的茎参与翻译延伸因子和核糖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细胞质中P1的累积受磷酸化和与P2茎成分的相互作用调节

384:细胞质苹果酸脱氢酶,催化苹果酸盐和丁酮二酸盐的相互转化;参与乙醛酸循环

385:通过促进小鸟嘌呤苷三磷酸酶Ypt7p上的鸟嘌呤苷酸交换在液泡膜融合限制步骤中起关键作用的液泡膜蛋白质

386: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可能参与染色质沉默387:Rad6p的E3泛素连接酶,是组蛋白H2B的泛素化、将Rad6p招募到启动

子染色质和随后的组蛋白H3(在L4和L79上)甲基化所需要的,包含环指域

388:内质网跨膜蛋白质,是人BAP31蛋白质的同源物

389:参与包含TATA的启动子中的转录起始的蛋白质;联合基础转录因子TFIID;包含两个溴域(bromodomains);相当于哺乳动物TAF1的C末端区;与Bdf1p重叠

390:线粒体内膜电子传递链末端成员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亚基VIIa

391:线粒体的NADP-特异的异柠檬酸脱氢酶,催化异柠檬酸盐氧化生成α-酮戊二酸;不被线粒体呼吸需要并且可以起转移α-酮戊二酸进入生物合成过程的作用

392:核糖体小亚基(40S)的蛋白质成份;几乎和RpS29Ap相同,并与大鼠S29和大肠杆菌S14核糖体蛋白质类似

393:细胞质内的20S前rRNA加工所需要的蛋白质,联合前-40S核糖体颗粒

394:假定蛋白

395:GDP-甘露糖焦磷酸化酶(甘露糖-1-磷酸脒基转移酶),在细胞壁生物合成中从GTP和GDP-1-磷酸合成GDP-甘露糖;是维持正常细胞壁结构所需要的

396:与参与运输单羧酸穿过质膜的哺乳动物单羧酸透酶类似的蛋白质;突变株在单羧酸盐转运方面没有缺陷

397:1-酰基-sn-甘油-3-磷酸盐酰基转移酶,催化溶血磷脂酸酰化以形成脂类代谢的关键中间体磷脂酸;定位于颗粒脂质颗粒和内质网中

398:包含一个Kruppel型锌指域的蛋白质;与Stp1p、Stp2p和Stp3p类似

399:在有丝分裂周期的G1/S期转换中起作用的2A型相关的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是调整Pkc1p介导的包含细胞壁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构功能的细胞质蛋白和核内蛋白

400:人NPC2/He1的功能性同源物,人NPC2/He1是胆固醇结合蛋白,其缺损导致与溶酶体内胆固醇滞留相关的C2型Niemann-Pick疾病

401:小亚基的线粒体核糖体蛋白

402: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合成酶,完成从核黄素合成FAD的第二步

403:与线粒体RNA聚合酶(Rpo41p)的N-末端区域相互作用并将RNA加工和翻译与转录偶联的线粒体基质蛋白质

404:氨基末端乙酰转移酶NatA(Nat1p、Ard1p、Nat5p)的亚基;在N-末端乙酰化许多蛋白质,这影响多个进程,例如细胞周期、热休克抗性、交配、孢子形成和端粒沉默

405:纺锤极体(SPB)复制和纺锤检控点功能所需要的双重特异性激酶;底物包含SPB蛋白质Spc42p、Spc110p和Spc98p、有丝分裂退出网络蛋白质Mob1p和检控点蛋白质Mad1p

406:假定蛋白

407: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可能被Cdc28p磷酸化

408:在糖酵解中将3-磷酸甘油酸转换成2-磷酸甘油酸的Gpm1p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的同源物;可能是基因复制事件的无功能衍生物

409:促进蛋白酶体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Rpn4p水平依次被26S蛋白酶体以负反馈控制机制调节;RPN4受多种应激反应转录调节

410:酿酒酵母的具有七个成员的氧固醇-结合蛋白家族的成员;家族成员在固醇新陈代谢方面具有重叠的冗余功能,并且能共同执行存活必需的功能

411:与Emp24p和Erv25p类似的蛋白质,是参与ER到高尔基体转运的p24家族的成员

412:通过Mcm2-7p复合物和Cdc45p的磷酸化在有丝分裂的复制起始区(firingorigins)和复制叉进展中所需要的DDK(Dbf4依赖的激酶)催化亚基;激酶活性与环状DBF4的表达相关

413:催化非常长的长链脂肪酸延伸的每个周期的最后一步的烯酰还原酶,定位于ER,在标志核-液泡交叉点的结构中被高度富集,与延长酶Fen1p和Sur4p共免疫沉淀

414:核仁蛋白质,是小亚基加工体复合物的成分,其中小亚基加工体复合物是加工前18S rRNA的所需要的;与哺乳动物纤维蛋白类似

415:参与DNA损害反应的可能具有重组作用的环指蛋白;被具有SGS1(DNA解旋酶)和TOP3(DNA拓扑异构酶)的合成杀伤力遗传性地鉴别;担任孢子形成的角色;与Slx8p和Lin1p相互作用

416:假定蛋白

417:参与泛素化底物裂解的26S蛋白酶体的19S调节颗粒的六种ATP酶之一;是核心20S颗粒进行正常肽水解所需要的

418:2C型蛋白质磷酸酶(PP2C);通过脱去Hog1p的磷酸来使渗透感应MAPK级联失活;突变延迟线粒体遗传;缺失显示在前体tRNA剪接、孢子形成和细胞分离方面存在缺陷

419:RNA聚合酶II中介体复合物的亚基;联合核心聚合酶亚基以形成RNA聚合酶II全酶;是转录调节所必需的

420:线粒体F1F0 ATP合酶的中央茎的δ亚基,其中线粒体F1F0ATP合酶是合成ATP所必需的大的、进化保守的酶复合物

42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粘着所需要的必需蛋白质;是粘合素(cohesin)复合物的亚基;其表达受细胞周期调节并且在S期达到最高值

422:与哺乳动物高移动性蛋白相关的蛋白质;可能是INO80复合物的成分,INO80复合物是依赖ATP的染色质重构复合物

423:中性的海藻糖酶,降解海藻糖;是耐热性所需要的并且可以介导对其他细胞应激的抗性;可以被Cdc28p磷酸化

424:其过表达抑制缺乏蛋白激酶A活性的突变体的生长缺陷的蛋白质;参与cAMP介导的信号传导;定位于核;与小鼠睾丸特异性蛋白质PBS13类似

425:参与多药抗性和对单态氧物种的抗性的ABC转运体蛋白质

426:GINS复合物(Sld5p、Psf1p、Psf2p、Psf3p)的亚基,其中GINS复合物定位于DNA复制起点并且与DNA复制工具的组装相关

427:肌醇六磷酸盐激酶,使肌醇六磷酸盐(InsP6)磷酸化形成二磷酸肌醇多磷酸盐,是维持合适的液泡形态所需要的并且参与盐应激反应,包含七次重复的两个亮氨酸

428:假定蛋白

429:18S rRNA的成熟所需要的核仁蛋白质,是DEAD-盒依赖ATP的RNA解旋酶的Eif4A亚家族的成员

430:可能参与微管组装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是CIK1删除的高拷贝抑制因子

431:假定蛋白

432:GARP(高尔基体相关的逆行蛋白质)复合物Vps51p-Vps52p-Vps53p-Vps54p的成分,GARP是将蛋白质从内涵体再循环到晚期高尔基体所需要的;可能被Cdc28p磷酸化

433:参与UV诱导的DNA损害的转录偶联修复的核苷酸切除修复的蛋白质;是人CSA蛋白质的同源物

434:与黄素氧化还原蛋白样蛋白质家族的成员类似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质;被氧化应激以依赖Yap1p的方式诱导;GFP-融合蛋白质以点状模式定位于细胞质

435:主要定位于质膜的蛋白质,同样发现于核膜中;与在热休克期间被诱导的Hsp30p和Yro2p类似

436:参与赖氨酸生物合成路径的基因的调节的转录活化因子;需要2-氨基己二酸半醛作为协同诱导物

437: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周围

438:3-脱氧-D-阿拉伯-庚酮糖酸-7-磷酸盐(DAHP)合酶,催化芳香族氨基酸生物合成的第一步,被苯丙氨酸反馈抑制

439:功能未经证实的蛋白质,间接地在内吞的膜运输中起作用,是烯酰辅酶A水解酶/异构酶家族的成员

440:线粒体的核糖体小亚基蛋白,与大肠杆菌S10核糖体蛋白类似;与其他的线粒体蛋白质不同的是,它是存活所必需的

441:将Cyc8p-Tup1p复合物招募到启动子的转录抑制物;介导葡萄糖阻遏作用并负调节包含菌丝生长和碱性pH反应的多种进程

442:粪卟啉原III氧化酶,是催化亚铁血红素生物合成路径的第六步的好氧酶;定位于线粒体内膜;转录受氧气和亚铁血红素抑制(通过Rox1p和Hap1p)

443:RNA聚合酶III亚基C11;介导pol III RNA切割活性并且对转录终止很重要

444:参与半胱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吸收的氨基酸透酶

445:尿卟啉原脱羧酶,催化亚铁血红素生物合成路径中的第五步;定位于细胞质和核;其活性受Cu2+、Zn2+、Fe2+、Fe3+和巯基特异试剂抑制

446:假定蛋白

447:泛素结合酶或E2;与Skp1p、Rbx1p、Cdc53p和F-盒蛋白质一起形成通过靶向降解的关键底物来调节细胞周期进展的被称作SCF复合物的泛素蛋白连接酶

448:包含推测的GPI附着位点的细胞壁蛋白质;是由再生原生质体分泌的;被Rlm1p介导的细胞壁完整性路径的活化上调;被通过FKS1破坏的细胞壁损害上调

449:凝聚素;可溶解的ER腔蛋白质;是OS-9蛋白质家族的成员;与甘露糖-6-磷酸盐受体(MPRs)类似;充当识别错误折叠的N-糖基化蛋白质并参与将它们靶向到ERAD的受体

450:在大肠杆菌中被表达时,具有分解甘油三酯和甘油二酯的脂肪分解活性的蛋白;在酵母脂质降解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451:丝氨酸软脂酰转移酶的成分,与Lcb1p一起负责鞘脂合成的第一个关键步骤,鞘脂合成是棕榈酰辅酶A与丝氨酸形成3-酮基双氢鞘氨醇的缩合反应

452:假定蛋白

453:假定蛋白

454:酿酒酵母中雀麦花叶病毒复制所需要的细胞质蛋白质,酿酒酵母是研究正链RNA病毒在其天然宿主中复制的模型系统

455: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

456:泛素水解酶,是再循环来自蛋白酶体结合的泛素化中间体的泛素所需要的,作用于后期内涵体/前液泡室以从前往液泡途中的泛素化膜蛋白回收泛素

457: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定位于线粒体

458:聚胺乙酰转移酶;乙酰化多胺,例如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可能通过调节结合染色体DNA的多胺的水平进而参与转录和/或DNA复制

459:参与转录调节的SWI/SNF染色质重构复合物的11种亚基之一;与Snf2p的非常保守的40-残基序列相互作用

460:海藻糖-6-磷酸盐合酶/磷酸酶复合物的磷酸酶亚基,其中海藻糖-6-磷酸盐合酶/磷酸酶复合物能够合成贮积的碳水化合物海藻糖;其表达受应激状态诱导并且受Ras-cAMP路径抑制

461:通过稳定Rad51p与单链DNA的结合从而促进链交换的蛋白质;参与营养生长和减数分裂期间DNA内双链断裂的重组修复;与Rad57p形成异二聚体

462:未指定功能的参与突变抑制的蛋白质,对防止基因组突变的自发和诱导的DNA损害的无误差修复很重要;联合Shu1p、Psy3p和Csm2p

463:特异促进细胞色素C氧化酶组装的伴侣蛋白,位于线粒体内膜

464:RNA聚合酶II通用转录和DNA修复因子TFIIH的成分;参与转录起始;是参与DNA修复的莱氏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REX1-S蛋白质的同源物

465:糖酵解酶丙酮酸脱羧酶的合成所需要的转录因子,也是THI和PDC基因高水平表达所需要的

466:与v-SNARE Tlg2p一起定位于晚期高尔基体小泡的整合膜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蛋白质以点状模式定位于细胞质

467:能形成分泌蛋白质通过内质网膜的通道的Sec61p易位复合物(Sec61p-Sss1p-Sbh1p)的亚基,也是Ssh1p复合物(Ssh1p-Sbh2p-Sss1p)的亚基;与Ost4p和Wbp1p相互作用

468:RNA剪接因子,是剪接体RNA剪接的第二催化步骤的依赖ATP的部分所需要的;与Prp18p相互作用;包含锌指节(zinc knuckle)域

469:假定蛋白

470:假定蛋白

471:核糖体生物合成和翻译起始所需要的必需的铁硫蛋白;促进翻译起始因子的多因子复合物(MFC)与小核糖体亚基的结合;据预测为ABC家族的ATP酶

472:转录因子,参与营养限制期间的基因表达;另外也参与DPP1和PHR1的负调节

47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错配修复所需要的蛋白质,与Msh2p形成复合物以修复单碱基和插入缺失错配;可能被Cdc28p磷酸化

474:14-3-3蛋白质,次要的亚型;结合蛋白质和DNA,参与调节包括如胞吐作用和囊泡转运、以及假菌丝发展期间的Ras/MAPK信号传导、雷帕霉素敏感的信号传导和其他许多过程

475:与v-SNARE Tlg2p一起定位于晚期高尔基体小泡的整合膜蛋白质

476:支架(Scaffold)蛋白质,响应激素,穿梭在核和质膜之间并将激酶Ste11p、Ste7p和Fus3p组装成一个特异的信号传导复合物;活性低聚体与Ste4p-Ste18p复合物相互作用

477:在哺乳动物体内保守的功能未知的液泡膜蛋白;据预测包含十一个跨膜螺旋;与参与多药耐药性的蛋白质Pdr5p相互作用

478:多次跨膜的膜蛋白

479:推测的丙氨酸转氨酶(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

480:推测的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与大肠杆菌L34核糖体蛋白类似;正如大多数线粒体核糖体蛋白一样,是呼吸生长所需要的

481: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

482:假定蛋白

483:对SNAREs Snc1p、Syn8p、Tlg1p并且可能对所有的SNAREs起作用的棕榈酰转移酶;是包含富Asp-His-His-Cys-半胱氨酸(DHHC-CRD)域的推测的棕榈酰转移酶家族的成员;也可能在液泡融合中起作用

484:ATP结合盒家族的液泡谷胱甘肽S-偶联转运体,能够使金属,例如镉、汞,和亚砷酸盐解毒;转运非结合胆红素;与人囊性纤维化蛋白质CFTR类似

485:催化Ypt6p上的核苷酸交换的高尔基体膜交换因子(Ric1p-Rgp1p)的亚基

486:过氧化物酶体基质蛋白质的N-末端九肽信号(PTS2)的过氧化物酶体信号受体;是WD重复蛋白质;人同源物的缺损导致致死的肢近端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RCDP)

487:参与蛋白质加工的GPI锚固的天冬氨酰蛋白酶(yapsin);与Yap3p和Kex2p的功能相同

488:TFIID和SAGA复合物的亚基(61/68kDa),参与RNA聚合酶II转录起始和染色质修饰,与组蛋白H2A类似

489:二氢硫辛酰转琥珀酰酶,是线粒体α-酮戊二醛脱氢酶复合物的成分,其中线粒体α-酮戊二醛脱氢酶复合物催化三羧酸(TCA)循环中的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形成丁二酰-CoA的步骤

490:CCCH锌指家族的成员;与哺乳动物Tis11蛋白质类似,其中哺乳动物Tis11蛋白质能激活转录并在mRNA降解中起作用;可能和Tis11p一起在铁体内平衡中起作用

491:包含高酸性细胞质RWD域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对蛋白水解作用敏感,N-末端区域酸性氨基酸残基含量高,推测为IUP(固有无结构蛋白质)

492:包含参与网格蛋白招募和高尔基体与内涵体之间运输的N-末端epsin样域的蛋白质;联合网格蛋白接合体Gga2p、网格蛋白接合体复合物AP-1和网格蛋白

493:细胞质的肽酰-脯氨酰-顺反异构酶(cyclophilin),催化脯氨酸残基N-末端的肽键顺反异构化;结合环孢霉素A

494:天门冬氨酸β半醛脱氢酶,催化甲硫氨酸和苏氨酸生物合成的公共路径的第二步;表达受gcn4p和氨基酸合成的总控制调节

495:膜孔相关蛋白质,与Thp1p形成参与转录和核中mRNA输出的复合物

496:SPS质膜氨基酸传感器体系(Ssy1p-Ptr3p-Ssy5p)的成分,其中该体系感知外部的氨基酸浓度并传导导致氨基酸透酶基因表达被调节的胞内信号

497:与PP2C相互作用

498:参与HOG(高渗透性甘油)路径的蛋白质,通过招募磷酸酶Ptc1pPbs2p-Hog1p复合物负调节Hog1p,发现于核和细胞质内,包含结合Pbs2p的SH3域

499:参与前mRNA剪接的非必需蛋白质,是包含Cef1p的复合物的成分;与粟酒裂殖酵母Cwf15p类似

500:通过结合在膜中组装的SNARE复合物参与细胞外囊泡的对接和融合的Sm样蛋白质;定位于分泌位点(芽颈和芽尖)的过程取决于SNARE的功能

501:由Trm8p和催化tRNA的7-甲基鸟苷修饰的Trm82p组成的tRNA甲基转移酶复合物的亚基

502:TFIID和SAGA复合物的亚基(145kDa),参与RNA聚合酶II转录起始和染色质修饰

503:必需的Hsp90p辅助伴侣蛋白;是通过细胞周期的START期所必需的

504:在双杂交试验中结合Sin3p的蛋白质

505:参与高尔基体的增殖、高尔基体内部转运以及ER到高尔基体的转运的ADP核糖基化因子的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GEF);发现于细胞质和高尔基体相关的被膜小泡上

506:形成桶形低聚物并且抑制非天然蛋白质的聚集的细胞质应激诱导的小细胞质伴侣蛋白;低聚物分解不是发挥功能所需要的;参与热休克后的细胞骨架重构

507:翻译终止因子eRF3;改变的蛋白质构造产生[PSI(+)]蛋白感染素,能改变翻译的精确度并产生无义抑制基因表型的显性细胞质遗传的蛋白质聚集体

508:参与调节精氨酸响应和Mcm1p依赖基因的蛋白质;具有调节磷酸盐和氮敏感基因所需要的双重特异性肌醇多磷酸激酶活性

509:参与基因组保持的染色质相关高移动群(HMG)家族成员;是Pol I转录系统的rDNA结合成分;联合5′-3′DNA解旋酶和脯氨酰异构酶Fpr1p

510:能够介导介导短期蛋白质和异常蛋白质的选择性降解的泛素结合酶;在囊泡生物合成和ER相关的蛋白质降解(ERAD)中起作用;是细胞应激反应的成分

511:推测的蛋白激酶和粘合素负载因子(Scc2p-Scc4p)的亚基,是负载粘合素复合物到染色体上时所需要的复合物;通过组蛋白H2AX参与在DSB休复期间确立姐妹染色单体粘着

512:参与Mn2+体内平衡的功能未知的推测的膜蛋白;突变株显示肌动蛋白和普通的生长缺陷、异源的细胞周期停滞、以及细胞周期进展和细胞器分配中的多效缺损

513:假定蛋白

514:假定蛋白

515:参与ER和高尔基体之间的囊泡运输的亲水蛋白质;SM(Sec1/Munc18)家族蛋白质结合tSNARE Sed5p并促进它组装成反式SNARE膜蛋白复合物

516:参与转录调节的必需蛋白质;是染色质重构复合物的成分;是INO80复合物的组装和功能所需要的;是RUVB样蛋白质家族的成员

517:专门定位于细胞质侧的核膜孔复合物(NPC)的亚基;很可能在晚期步骤中,参与RNA输出;与Gle1p相互作用

518:线粒体I和II类内含子的有效剪接所需要的DEAD盒蛋白质,因DEAD盒基序而被推测为RNA解旋酶

519:COB mRNA的线粒体翻译活化因子;与翻译核糖体相互作用,对COBmRNA5′末翻译的引导序列起作用

520:Dam1p复合物的成分,对纺锤体的形成和着丝点完整性很重要;在纺锤极体核侧和有丝分裂纺锤体沿线定位

521: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包含推测的RNA识别基序,缺失导致端粒变短;与Est1p类似,对端粒保持来说可能与Est1p部分重叠

522:早期减数分裂基因的关键的转录因子,结合URS1上游调节序列,将对营养信号的代谢反应与减数分裂的起始和发展偶联,与Ime1p、也与Sin3p-Rpd3p形成复合物

523:磷脂酰肌醇-4-磷酸盐5-激酶,参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构和细胞形态发生;是stt4突变的多拷贝抑制因子

524: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周围

525:翻译起始因子eIF2B的催化亚基ε,eIF2的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活性随后受磷酸化的eIF2的调节;最初被鉴定为GCN4表达的负调节物

526:包含伴侣素(chaperonin)的T-复合物的α亚基,介导细胞质中的蛋白质折叠;参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保持;是果蝇和鼠无尾的复合物多肽的同源物

527: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诱导固醇转运和生物合成基因的转录;参与DAN/TIR甘露糖蛋白和seripauperins的厌氧诱导;是双核的锌族蛋白质;是Ecm22p的同源物

528:结合Hsp82p并激活它的ATP酶活性的辅助伴侣蛋白;与Hch1p类似;其表达受应激,如热休克调节

529:糖苷酶IIβ亚基,与α亚基Rot2p形成复合物,在ER内糖蛋白生物合成期间参与从N-连接聚糖去除两个葡萄糖残基

530: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蛋白质以点状模式定位于细胞质

531:染色质组装和染色体功能所必需的两种几乎完全相同的(参见HTB2)组蛋白H2B亚型之一;Rad6p-Bre1p-Lge1p介导的泛素化调节转录活化、减数分裂DSB形成和H3甲基化

532:两种几乎完全相同的(参见HTA2)组蛋白H2A亚型之一;是染色质组装和染色体功能所需的核心组蛋白;被Mec1p以依赖DNA损害的方式磷酸化能促进DNA修复;被Nat4p乙酰化

533:腺苷酸激酶,是嘌呤代谢所需要的;定位于细胞质和线粒体;缺乏可切割的信号序列

534:mRNA3′末端加工因子,是切割和多腺苷酸化因子IA(CF IA)的必需成分,参与前mRNA3′末端加工和转录终止;结合RNA pol II(Rpo21p)的最大亚基的C末端域

535:与Ypt7p和Vps33p相互作用的磷脂结合蛋白,可以部分对抗Vps33p活性,反之亦然,当细胞接近稳定期时它定位于液泡的边缘

536:线粒体内膜蛋白,是Cox2p的蛋白水解加工和它组装成细胞色素C氧化酶所需要的

537:功能未知的蛋白质;与哺乳动物reticulon蛋白质类似;是RTNLA(类网状内皮素A)亚家族的成员

538:高乌头酸酶,催化高柠檬酸转化成高异柠檬酸(homoisocitrate),这是赖氨酸生物合成路径的一个步骤

539:核黄素激酶,磷酸化核黄素以形成是许多酶的必需的辅助因子的核黄素单磷酸盐(FMN);定位于微粒体和线粒体内膜

540: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

541:推测的酰胺酶

542:DEAD-盒家族中的RNA解旋酶,在5′剪接位点参与RNA的异构化

543:过氧化物酶体基质蛋白质的C-末端三肽信号序列(PTS1)的过氧化物酶体膜信号受体,是过氧化物酶体基质蛋白质输入所需要的,是三十四肽重复蛋白质,此外也参与不依赖PTS1的输入

544:可以介导囊泡对接和融合的顺面高尔基体转运蛋白颗粒(TRAPP)复合物的十种亚基之一;参与内质网(ER)到高尔基体膜的运输;人同源物是TRAPPC4

545:假定蛋白

546:功能未知的必需蛋白质;在集落形态发生期间显示可变的表达;其过表达允许无蛋白质磷酸酶2A时存活,抑制生长,诱导菌丝的表型

547:锌指DNA结合蛋白,参与调节甲硫氨酸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与Met31p类似

548:孢子形成所需要的细胞质蛋白质;也是葡萄糖异生酶果糖-1,6-二磷酸酶的泛素化所需要的,其中葡萄糖异生酶果糖-1,6-二磷酸酶在葡萄糖异生转换成糖酵解后被迅速降解

549:热休克后与Ssclp一起协调线粒体耐热性的低聚线粒体基质伴侣蛋白,阻止错误折叠的基质蛋白质的聚集;是线粒体蛋白水解作用体系的成分

550:分裂后期促进复合物的亚基,是调节中期后期转换和从有丝分裂退出的E3泛素连接酶;是子体特异的基因表达的活化和孢子壁成熟所需要的

551:外切-1,3-β-葡聚糖酶,参与细胞壁β-葡聚糖组装;可能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固定于质膜

552:参与蛋白质棕榈酰化的棕榈酰转移酶;充当信息素反应路径的负调节物;是信息素受体的胞吞作用所需要的;参与细胞形态形状控制;包含锚蛋白(ankyrin)重复序列

553:过氧化物酶体基质蛋白输入所需要的环指过氧化物酶体膜peroxin,与Pex12p相互作用,使泛素共轭Pex4p与蛋白质输入工具连接;人同源物内的突变导致多种过氧化物酶体失调

554:假定蛋白

555:线粒体的色氨酰-tRNA合成酶

556:功能未知的蛋白质,ORF显示与依赖通读的表达翻译模式一致的基因组结构

557:在高盐浓度或低温条件下过表达的植物多肽家族相关的小质膜蛋白质,不是成活所必需的,其缺损引起质膜电位超极化的

558:葡萄糖感应信号转导路径的负调节物,是Rgt1p抑制转录所需要的;与Rgt1p,Snf3p和Rgt2p葡萄糖传感器相互作用;被Yck1p磷酸化,引发mth1p降解

559:核糖核酸酶H2亚基,是RNase H2的活性所需要的

560:联会复合物的横断细丝蛋白质;是维持减数分裂重组的正常水平和减数分裂期间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配对所需要的;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561:肌醇单磷酸酶

562:功能未知的必需蛋白质;与Nse4p相互作用,其中Nse4p是Smc5/6DNA修复复合物的成分

563:与核酸外切酶Rat1p和Rai1p相互作用并在RNA聚合酶II引起的转录终止中起作用的蛋白质,具有RPR域(羧基-末端域互相作用域);也参与Ty1转座的调节

564:信号识别颗粒(SRP)受体-α亚基;包含GTP酶域;参与依赖SRP的蛋白质靶向;与SRP102p相互作用

565:包含Hda1p同型二聚体和Hda2p-Hda3p异二聚体的对曲古霉素A敏感的可能的四聚体II类组蛋白脱乙酰基酶复合物的亚基;是所述复合物的活性所需要的;与Hda3p类似;与ploidy相关

566:参与线粒体内同源重组和核内转录调节的蛋白质;结合酸性激活因子的活化域;是重组依赖的mtDNA分割所需要的

567:线粒体F1F0 ATP合酶的定子茎亚基5,其中线粒体F1F0ATP合酶是ATP合成所需要的一个大的进化保守的酶复合物;和牛亚基OSCP(赋予寡霉素敏感性的蛋白质)同源

568:可能参与分泌的必需蛋白质;是布雷菲德菌素(Brefeldin)A的敏感性的多拷贝抑制因子

569:mRNA分裂和聚腺苷酸化因子的RNA结合亚基;参与多聚(A)位点识别并且是前mRNA分裂和多腺苷酸化所需要的,与CPSF的哺乳动物AAUAA结合亚基具有51%的序列相似性

570:参与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组装的晚期步骤的ER膜蛋白;参与将磷酸乙醇胺添加到多种甘露糖基化的GPI中间物上;人PIG-Fp是功能性同源物

571:“染色质重构结构”(RSC)复合物的15个亚基之一;是调节核糖体蛋白基因的和细胞壁/应激反应所需要的必需基因;与Rsc30p高度类似

572:内质网的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cyclophilin),催化脯氨酸残基N-末端肽键的顺反异构化;响应ER内展开的蛋白质时转录被诱导

573:假定蛋白

574:内涵体和液泡膜的环型泛素连接酶,结合磷脂酰肌醇(3)-磷酸盐;包含一个FYVE指域

575:假定蛋白

576:整合入线粒体膜的蛋白质;具有一个保守的甲基转移酶基序;是由OXA1突变引起的呼吸缺损的多拷贝抑制因子

577:假定蛋白

578:参与小泡运输的辅助蛋白样蛋白质;是网格蛋白被膜小泡的脱壳所需要的网格蛋白结合蛋白

579:必需的蛋白质,是DASH复合物的成分;参与维持纺锤体完整性和着丝点功能;与Duo1p和Dam1p相互作用;定位于核内纺锤体和着丝点

580:线粒体F1F0-ATP酶的亚基e,其中线粒体F1F0ATP合酶是是ATP合成所需要的一个大的进化保守的酶复合物;是ATP合酶的二聚状态所必需的

581:作为多种蛋白质复合物的一部分的进化保守的着丝粒蛋白,其中多种蛋白质复合物包含SCF泛素连接酶复合物、结合着丝粒DNA的CBF3复合物和调节V-ATP酶的组装的RAVE复合物

582:将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添加到新近合成的蛋白质的糖基磷脂酰肌醇转酰胺基酶复合物的ER膜糖蛋白亚基;人PIG-K蛋白质是功能性的同源物

583:参与核输入和输出的核转运蛋白;经证明负责复制蛋白质A的核输入和几种包含Swi6p、Far1p和Pho4p的蛋白质的输出;负荷的分解涉及结合RanGTP

584:假定蛋白

585:小亚基的线粒体核糖体蛋白

586:假定蛋白

587:细胞生存所需要的蛋白质

588:细胞质的精氨酰-tRNA合成酶

589:主要的易化超家族的低亲合力葡萄糖转运体,其表达在低或高葡萄糖条件下被诱导

590:在细胞存活路径中有潜在作用的蛋白质,是二峰生长转换所需要的;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增加凋亡诱导条件下的存活率

591:线粒体的核糖体小亚基蛋白;MRP1显示与PET122的遗传性相互作用,编码COX3-特异的翻译活化因子,并且同PET123一起,编码小亚基线粒体核糖体蛋白

592: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周围和芽颈;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593:推测的GPI锚固的天冬氨酸蛋白酶,位于细胞质和内质网

594:假定蛋白

595:细胞质的硫氧还蛋白还原酶,是测定硫氧还蛋白体系的氧化还原态的关键调节酶,硫氧还蛋白体系充当二硫化物还原酶体系并防止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和还原应激

596: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蛋白质以点状模式定位于细胞质

597:参与交配型基因座沉默的蛋白质,与Sir2p相互作用;可能起招募或稳定Sir蛋白质的作用

598:前mRNA剪接因子,对前mRNA剪接的催化步骤II很重要并在细胞周期进展中起作用;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期间DNA合成所需要的;具有WD重复

599:参与前rRNA加工的核仁蛋白质;缺失导致18S rRNA水平急剧下降

600:2-甲基丁醛还原酶,可能参与异亮氨酸代谢

601:DNA修复所需要的蛋白质;是与双链断裂、减数分裂重组、端粒保持、以及检控点信号传导相关的Mre11复合物的成分

602:参与液泡蛋白质分类的功能未知的非必需蛋白质;属于暗示其可能在分泌中起作用的细胞质的高尔基体相关蛋白质家族中;此外也在核中被检测到

603:通过磷脂酰肌醇4-激酶Pik1p的调节在胞内信号传导中起作用的N-豆蔻酰化的钙结合蛋白;是EF-手型超家族的恢复蛋白/频蛋白(frequenin)分支的成员

604:假定蛋白

605:线粒体内膜的氧化还原酶,参与细胞质和线粒体的铁内环境平衡并且是包含Fe-S族的酶的活性所需要的;是生存所必需的几个线粒体蛋白质之一

606:线粒体F1F0ATP合酶的F0部分的亚基f,其中线粒体F1F0ATP合酶是ATP合成需要的一个大的进化保守的酶复合物

607:极性建立蛋白质Cdc42p的GTP酶活化蛋白质;与隔蛋白组装的控制、信息素响应和单倍体侵入性生长相关

608:通过同源性鉴定的假定蛋白。参见FEBS Letters[2000]487:31-36。

609:苯丙酮酸脱羧酶,催化苯丙酮酸脱羧为苯乙醛,这是Ehrlich路径中的第一个特异步骤

610:核糖体的蛋白质P2β,是核糖体茎的成分,其中核糖体的茎与翻译延伸因子和核糖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关;调节细胞质内P1(Rpp1Ap和Rpp1Bp)的累积

611:质膜蛋白,调节模式暗示其在从细胞输出氨方面具有可能作用;是推测的转运体的TC 9.B.33 YaaH家族的成员

612:延伸因子2(EF-2),也被EFT1编码;催化蛋白质合成期间的核糖体易位;包含白喉酰胺,即白喉毒素特异性ADP核糖基化的独特的翻译后修饰组氨酸残基

613:螺旋-发夹-螺旋结构蛋白质,参与DNA修复和复制叉的稳定性;在具有Mms4p的复合物内充当核酸内切酶起作用;与Rad54p相互作用

614:SAGA和SAGA样转录调节复合物的亚基,与Spt15p相互作用以激活一些依赖RNA聚合酶II的基因的转录,同样在一些启动子中起抑制转录的作用

615:参与泛素化底物降解的26S蛋白酶体的19S调节颗粒的六个ATP酶之一;是N-乙酰转移酶B的底物

616:参与细胞质和核质之间蛋白质转运的核转运蛋白(karyopherin);与Nmd5p、Cse1p、Lph2p和人细胞凋亡易感蛋白质CAS1类似

617:核仁蛋白质,是包含参与前18S rRNA的加工的U3snoRNA的小亚基(SSU)加工体的成分

618:孢子壁成熟所需要的孢子形成-特异的酶,参与孢子壁的包含LL二酪氨酸的可溶解前体的生产;转录产物在前孢子包围时累积

619:RNA聚合酶II亚基B16;与Rpb4p形成两个亚基的可分离复合物

620:磷酸核糖基-甘氨酰胺甲酰转移酶,催化嘌呤核苷酸生物“从头”合成路径的步骤

621:细胞生存所需要的蛋白质

622:内质网腔内蛋白质所需要的推测的膜蛋白;突变分泌内源ER蛋白质BiP(Kar2p)

623:假定蛋白

624:核糖体大亚基(60S)的蛋白质成分,几乎和Rpl12Ap相同;rpl12a rpl12b双重突变体显示出缓慢的生长和翻译;与大肠杆菌L11和鼠L12核糖体蛋白类似

625:分类连接蛋白(nexin),参与从后高尔基体内涵体到反面高尔基体网络回收晚期高尔基体SNAREs;与Snx4p和Atg20p形成复合物

626:假定蛋白

627:是翻译必不可少的翻译起始因子3(eIF3)的核心复合物的亚基,

628:羧基甲基转移酶,甲基化蛋白质磷酸酶2A催化亚基(Pph21p或Pph22p)的C末端,对有调节亚基的复合物的形成很重要

629:参与N-乙酰葡糖胺磷脂酰肌醇(GlcNAc-PI)的合成的GPI-GlcNAc转移酶的亚基,其中GlcNAc-PI是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合成中的第一个中间体,与哺乳动物PIG-P类似

630:参与rDNA沉默的蛋白质;是与肌球蛋白具有有限相似性的带正电荷的卷曲螺旋蛋白质

631:明显的假基因,在正常情况下不被转录或翻译;编码与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类似的蛋白质,但是人工表达的蛋白质没有显示出酶活性

632:明显参与减数分裂的非必需蛋白质,GFP融合蛋白在有丝分裂期间以不连续的簇存在于核中;可能参与维持染色质结构

633:两种同源异形盒转录阻遏物(参见Yox1p)之一,与Mcm1p和细胞周期调节基因的早期细胞周期盒(ECB)元件结合,从而将ECB介导的转录限制于M/G1期间隔

634:在磷酸盐代谢中起作用的液泡内聚磷酸酶;充当同型二聚体的功能

635:内涵体的Na+/H+交换器,是Na+的胞内隔离所需要的;是对急性高渗休克的渗透耐受所需要的

636:HECT域类的E3泛素连接酶;起着将mRNA从核中输出的作用并且可以调节转录辅激活因子

637: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

638:与Tlg2p和Vti1p形成复合物并介导内涵体衍生的囊泡与晚期高尔基体融合所必需的t-SNARE;通过与Vps51p相互作用以与对接复合物VFT(Vps五十三)结合

639: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线粒体融合工具的外膜成分;在线粒体融合期间Ugo1p直接地与Fzo1p和Fzo1p结合从而连接这两个GTP酶s

640:剪接因子,是U4/U6-U5snRNP复合物的成分

641:在包含Snf4p和Sip1p/Sip2p/Gal83p家族成员的复合物中发现的AMP-激活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葡萄糖抑制基因的转录、耐热性、孢子形成和过氧化物酶体生物合成所需要的

642:参与蛋白质甘露糖基化的高尔基体的α-1,2甘露糖基转移酶

643:GARP(高尔基体相关的逆行蛋白质)复合物Vps51p-Vps52p-Vps53p-Vps54p的成分,GARP是将蛋白质从内涵体再循环到晚期高尔基体所需要的;参与肌动蛋白和几丁质的定位

644:GINS复合物(Sld5p、Psf1p、Psf2p、Psf3p)的亚基,其中GINS复合物定位于DNA复制起点并与DNA复制工具的组装相关

645:参与控制胞吞作用的鞘脂介导的信号路径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活化Ypk1p和Ykr2p,维持细胞壁完整性所需要的信号级联放大的成分;与Pkh2p重叠

646:线粒体的核糖体小亚基蛋白;遗传相互作用暗示其可能起促进翻译起始的作用

647:在3′UTR内PUF共有序列处与ASH1mRNA结合并抑制它的翻译的pumilio同源性蛋白质,导致ASH1mRNA的出现合适的不对称定位

648:与次要的肌醇转运体Itr2p极相似的肌醇转运体,是糖转运体超家族的成员;表达被肌醇和胆碱通过Opi1p抑制,通过Ino2p和Ino4p可去抑制

649:DNA完整性检控点路径所必需蛋白质;实体上与Mec1p相互作用;是推测的粟酒裂殖酵母Rad26和人ATRIP的同源物

650:2-微米质粒的分割所需要的蛋白质

651:功能未知的富含天门冬酰胺和谷氨酰胺的蛋白质;是POL1(DNA聚合酶α)的高拷贝抑制因子,CDC2(聚合酶δ)和CDC6(前RC负载因子)突变的部分抑制因子;过表达导致生长抑制

652:参与芽体生长和隔蛋白环组装的蛋白质激酶,估计具有依赖激酶的活性和不依赖激酶的活性;经历自身磷酸化作用;与Kcc4p和Hsl1p类似

653:高亲合力谷氨酰胺透酶,也转运亮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和天冬酰胺;其表达完全取决于Grr1p并且受细胞外氨基酸的Ssy1p-Ptr3p-Ssy5p(SPS)传感器的调节

654:SUMO家族的泛素样蛋白质,共轭结合于靶蛋白的赖氨酸残基;调节染色单体粘着、染色体分离、APC-介导的蛋白水解作用、DNA复制和隔蛋白环动态

655:假定蛋白

656:联合多核糖体的RNA结合蛋白;估计参与调节mRNA翻译;参与铜盐中培养的细胞表面上的硫化铜复合物的依赖铜的矿化

657:早期减数分裂特异的转录因子IME1的转录诱导所需要的功能未知的非必需蛋白质,也是孢子形成所需要的

658:内质网腔中蛋白质二硫化物异构酶,功能与Pdi1p重叠;可以在ER内与新生多肽产生相互作用

659:膜结合的肽酰-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PIase),与药FK506和雷帕霉素结合;表达模式暗示其可能参与ER蛋白质运输

660:ADP-核糖基化因子(ARF)GTP酶活化蛋白质(GAP)效应因子,参与分泌路径和内吞路径;包含C2C2H2半胱氨酸/组氨酸基序

661:未表征的ORF

662:功能未知的蛋白质,与参与阳离子转运的Pmp3p类似;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以点状模式定位于细胞质

663:参与转录的蛋白质;与RNA聚合酶II亚基Rpb2p、Rpb3和Rpb11p相互作用;与人RPAP1类似

664:泛醇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的亚基7,是线粒体内膜电子传递链的成分;定向面对线粒体基质;N-末端可能在复合物组装中起作用

665:可能的伴侣蛋白和与大肠杆菌Hsp31和酿酒酵母Hsp32p、Hsp33p和Sno4p类似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是DJ-1/ThiJ/PfpI超家族的成员,其中DJ-1/ThiJ/PfpI超家族包含与帕金森氏病相关的人DJ-1;以二聚物形式存在

666:D-乳酸脱氢酶,是由破坏线粒体促进其表达和在利用谷氨酸作为唯一氮源的条件下生长细胞来降低其表达的基因组成的逆行调节子的一部分,位于细胞质

667:铁氧胺B转运体,是特异识别含铁细胞-铁螯合物的转运体ARN家族的成员;在铁剥夺和两峰生长转换期间转录被诱导;也可能被Cdc28p磷酸化

668:推测的转运体,是与泡状的GABA-甘氨酸转运体相关的七种酿酒酵母基因(AVT1-7)家族的成员

669:液泡蛋白酶B(yscB),是枯草杆菌蛋白酶家族的丝氨酸蛋白酶;参与液泡内蛋白质裂解并且是孢子形成期间蛋白质完全裂解所需要的

670:线粒体内膜肽酶的亚基,其中线粒体内膜肽酶是膜间隙的线粒体蛋白质成熟所需要的;Som1p促进切割底物的亚群

671:假定蛋白

672:Hat1p-Hat2p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复合物的亚基;是复合物高亲合力结合游离组蛋白H4从而增强Hat1p活性所需要的;与人RbAp46和48类似;在端粒沉默中起作用

673:核糖体大亚基(60S)的蛋白质成分,几乎和Rpl12Bp相同;rpl12arpl12b双重突变体显示出缓慢的生长和翻译;与大肠杆菌L11和鼠L12核糖体蛋白类似

674:液泡的H+-ATP酶(V-ATP酶)的八亚基V1外周膜域的亚基D,是发现于整个内膜系统中的生电质子泵;在偶联质子转运和ATP水解中起作用

675: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与大肠杆菌L2核糖体蛋白类似;fat21突变等位基因导致无力利用油酸盐并干涉Adr1p转录因子的活性

676:假定蛋白

677:苏氨酸醛缩酶,催化将L-allo-苏氨酸和L-苏氨酸切割成甘氨酸;参与甘氨酸生物合成

678:假定蛋白

679:细胞色素C亚型2,在缺氧情形下被表达;是在细胞呼吸期间将电子从泛醌细胞色素C氧化还原酶传递到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线粒体膜间隙的电子载体

680:带有泛素样N-末端的蛋白质,在核苷酸切除修复期间识别并结合损伤DNA(带有Rad4p);调节Rad4p水平,是核的切除修复因子2(NEF2)的亚基;是人HR23A和HR23B蛋白质的同源物

681:α-1,6甘露糖基转移酶复合物的亚基;是II类膜蛋白;在高尔基体中起保持糖基转移酶的作用;与渗透敏感和氨硝基苯基丙二醇的抗性相关

682:翻译起始因子eIF-5A,促进第一个肽键的形成;与Anb1p类似且功能与Anb1p重叠;经历必需的辅蛋白化(hypusination)修饰;在有氧条件下被表达

683:参与DNA复制的蛋白质;是与染色质结合作复制前复合物一部分的Mcm2-7六聚体复合物的成份

684:P-型ATP酶,是参与ER功能和Ca2+体内平衡的ER膜离子转运体;是调节Hmg2p降解所需要的;赋予对粉状毕翅酵母KK1产生的杀伤性毒素(SMKT)的敏感性

685:参与芽体位置选择的蛋白质;二倍体突变株显示出随机出芽模式而不是野生双极出芽模式;与吡哆醛激酶类似

686:液泡的H(+)-ATP酶V0部分(亚基c;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结合的亚基)的蛋白脂亚基;是液泡的酸化所需要的并且对铜和铁合金离子体内平衡很重要

687:RNA结合蛋白,是参与rRNA加工的U3snoRNP的一部分,是参与mRNA剪接的U4/U6-U5tri-snRNP的一部分,与人15.5K蛋白质类似

688:泛醇-细胞色素C还原酶,是线粒体细胞色素bc1复合物的Rieske铁硫蛋白;在呼吸期间将电子从泛醇传递到细胞色素c1上

689:乳清酸核苷-5′-磷酸盐(OMP)脱羧酶,催化嘧啶的从头生物合成的第六步中酶催化的步骤,将OMP转换成尿苷单磷酸(UMP);将5-FOA转换成有毒的化合物5-氟尿嘧啶

690:线粒体的膜间隙蛋白质,与Mrs11p/Tim10p形成介导多起源内膜蛋白亚型输入和插入的复合物;能以伴侣蛋白类似的方式来阻止输入蛋白质的聚集

691:与Pdc1p有很少的序列同一性的假定蛋白

692:参与染色体组织和DNA修复的SUMO连接酶;与Smc5p、Rhc18p和Nse1p形成复合物;突变体对甲基甲硫酸盐敏感并显示出增加的自发突变和有丝分裂重组

693:Esa1p相关因子,是NuA4乙酰转移酶复合物的亚基

694:与质膜H(+)-ATP酶(Pma1p)相关的蛋白脂;调节质膜H(+)-ATP酶活性;几乎和PMP1相同

695:在谷胱甘肽代谢中具有潜在作用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大规模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计算分析已经暗示这一点;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核的外周

696:功能未知的非必需的保守蛋白质,通过特异影响脱帽酶Dcp1p的功能而影响mRNA脱帽;定位于细胞质的mRNA加工体

697:与Atg13p相互作用的磷酸化的液泡膜蛋白质,是细胞质-液泡靶向(Cvt)路径所需要的;与Nvj1p相互作用以形成核液泡交叉点

698:糖原分支酶,参与糖原累积;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以点状模式定位于细胞质

699:在液泡功能中具有潜在作用的蛋白质,它结合Vac8p的能力已经暗示这一点;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以点状模式定位于细胞质

700:细胞壁几丁质合成所需要的尿苷二磷酸-N-乙酰葡萄糖胺(UDP-GlcNAc)转运体;定位于ER

701:寡糖基转移酶(OST)糖蛋白复合物的β亚基;是内质网内蛋白质的N-连接糖基化作用所需要的

702: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ER;YEL001C是非必需的

703:核包膜蛋白,与GDP-结合的Gsp1p相互作用并与核膜孔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将Gsp1p转运到核内,Gsp1p在核内是核质转运的必需成员

704:富含丝氨酸-丙氨酸的蛋白质的Srp1p/Tip1p家族的细胞壁甘露糖蛋白;其表达在酸性pH下被下调,但冷休克和厌氧生活可诱导其表达;在未振荡培养的细胞中其丰度增加

705:20S蛋白酶体β型亚基;在整个细胞周期期间定位于核

706:原卟啉原氧化酶,是能促进亚铁血红素生物合成路径的第七步的线粒体酶,将原卟啉原IX转换成原卟啉IX

707:长链脂肪酰-辅酶A合成酶;接受比Faa1p范围更广的酰基链长,优选C9:0-C13:0;参与脂肪酸的内源库的激活

708:与Kar9p一起拼凑成皮质的微管俘获位点并且在纺锤体被异常定向时延迟从有丝分裂退出的微管结合蛋白

709:介导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或未组装的蛋白质的降解的线粒体内膜m-AAA蛋白酶的具有Yta12p的成分,也是线粒体酶复合物的正确组装所需要

710:进化保守的着丝点相关的Ndc80复合物(Ndc80p-Nuf2p-Spc24p-Spc25p)的成分;参与染色体分离、纺锤体检控点活性和着丝点群集

711:Ssh1p-Sss1p-Sbh2p复合物成分,参与蛋白质迁入内质网;和Sbh1p同源

712:与受体Gpr1p相互作用的异源三聚体G蛋白质的核苷酸结合α亚基,响应营养素时具有传导信号的功能;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周围

713:26S蛋白酶体盖的必需的非-ATP酶调节亚基,与人26S蛋白酶体的p58亚基类似;热敏等位基因导致中期阻滞,暗示其在蛋白酶体的细胞周期控制中发挥功能

714:RNA聚合酶II中介体复合物的亚基;联合核心聚合酶亚基以形成RNA聚合酶II全酶;是转录调节所必需的

715:δ-1-吡咯啉-5-羧酸盐还原酶,催化脯氨酸生物合成的最后步骤

716:肉毒碱乙酰转移酶;与Yat1p类似,其中Yat1p是与线粒体外膜联合的肉碱乙酰转移酶

717:翻译起始因子eIF2的γ亚基,参与起始密码子的识别;当与GTP和tRNAi-Met形成三元复合物时结合GTP

718:磷脂酰丝氨酸合酶,在磷脂生物合成中起作用;催化CDP-二酰甘油+L-丝氨酸=CMP+L-1-磷脂酰丝氨酸这一反应,转录被肌醇和胆碱抑制

719:Snf1激酶复合物的三个潜在的β-亚基之一,存在不可发酵的碳源时允许Snf1激酶复合物定位于核;包含糖原结合域

720:核心Sm蛋白质Sm B;是剪接体U1、U2、U4和U5snRNPs的一部分的异源七聚体复合物(带有Smd1p、Smd2p、Smd3p、Sme1p、Smx3p和Smx2p)的一部分;是人Sm B和Sm B′的同源物

721:Ypt/Rab家族的GTP酶,与Ypt32p非常类似;参与细胞外路径;介导高尔基体内部运输或介导来自反面高尔基体的后期高尔基体囊泡的出芽

722:功能未知的细胞质蛋白质,其转录在缺锌条件下被诱导

723:假定蛋白

724:参与40S和60S核糖体生物合成的ATP-结合盒(ABC)家族的ATP酶,与Gcn20p类似;穿梭于核和细胞质之间,在实体上与Tif6p、Lsg1p相互作用

725: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其表达受低磷酸盐水平和Pho85p的失活诱导

726:功能未知的必需蛋白质;杂合突变体在K1杀伤性毒素抗性方面显示出单倍剂量不足

727:被氮代谢物抑制调节(NCR)基因的转录活化因子,其定位和活性都受氮源特性的调节

728:功能未知的蛋白质,与核酸内切酶Rth1p类似;可能被Cdc28p磷酸化

729:肽蛋氨酸亚砜还原酶,逆转甲硫氨酸残基的氧化;参与氧化的损伤修复,赋予对氧化应激的抗性并调节寿命

730:S-腺嘌呤核苷基-L-高半胱氨酸水解酶,分解代谢将S-腺苷-L-蛋氨酸(AdoMet)的激活甲基给予受体后形成的S-腺苷-L-高半胱氨酸

731:内质网膜蛋白质,可以促进Erg26p脱氢酶和Erg27p 3-酮还原酶之间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和/或将这些酶束缚到ER上,同样也与Erg6p相互作用

732:功能未知的减数分裂特异性蛋白质,是孢子形成期间孢子壁形成所需要的;不是减数分裂期间的两次核分裂所需要的

733:AAA家族的推测的ATP酶,与双杂交系统中的Sin1p转录抑制因子相互作用

734:大肠杆菌dnaJ家族的II型J热休克核蛋白,包含亮氨酸拉链样基序,结合非天然底物以呈递给Ssa3p,可以在蛋白质转移、组装和分解期间起作用

735:线粒体铁硫簇生物合成所需要的蛋白质

736:假定蛋白

737:线粒体的磷酸载体,将无机磷酸盐输入线粒体;功能与Mir1p重复,但在正常情况下丰度少于Mir1p;其表达在高温下被诱导

738:假定蛋白

739:ATP磷酸核糖转移酶,是六聚体酶,催化组氨酸生物合成中的第一步;突变导致组氨酸营养缺陷型以及对Cu、Co和Ni盐敏感;转录受总氨基酸控制调节

740:与Mmf1p类似的p14.5蛋白质家族的成员,当靶向线粒体时与Mmf1p在功能上互补;是热休克可诱导的;是高剂量的生长抑制因子;在体外形成同型三聚体

741:Pho80p亚家族的Pho85p细胞周期蛋白;与Pcl7p以及Pho85p一起形成主要的Glc8p激酶;参与Pho85p对糖原贮积的控制;被延伸蛋白C(Elongin C)结合稳定

742:推测的嘌呤胞嘧啶透酶,与Fcy2p非常类似,但是不能代替它的功能

743:参与甘油生物合成的两种重复的DL-甘油-3-磷酸酶之一(RHR2/GPP1编码另一个);响应高渗应激和氧化应激、以及在两峰生长转换期间被诱导

744: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生产过剩抑制因hpr1突变引起的转录缺陷

745:异柠檬酸裂解酶,催化从异柠檬酸盐形成琥珀酸盐和乙醛酸盐,这是乙醛酸循环的一个关键反应;在乙醇上生长时ICL1的表达被诱导但在葡萄糖上生长时被抑制

746:假定蛋白

747:核苷酸二磷酸还原酶(RNR)、大亚基;RNR复合物催化dNTP合成中的限速步骤并通过小亚基定位受到DNA复制和DNA损害检控点路径的调节

748: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以点状模式定位于细胞质

749:参与分配V-ATP酶及其他膜蛋白的液泡转运体伴侣蛋白(VTC);与其他的VTC蛋白质一起,形成联合V-ATP酶的SNARE Nyv1p和V0部分的异源四聚体复合物

750:线粒体醛脱氢酶,参与电子传递链成分的调节或生物合成和醋酸盐形成;被K+激活;优选NADP+作为辅酶;组成型表达

751:金属肽酶,定位于线粒体基质

752:假定蛋白

753: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定位于线粒体基质

754:苏氨酸脱氨基酶,催化异亮氨酸生物合成的第一步;表达受制于总氨基酸控制;ILV1基因座显示其组装不受已知的ILV1调节的被很好定位的核小体

755:假定蛋白

756:Sec61p ER易位复合物(Sec61p-Sss1p-Sbh1p)的β亚基;参与蛋白质易位到内质网;与胞吐复合物相互作用;与Sbh2p同源

757:不依赖维生素B12的甲硫氨酸合酶,参与氨基酸生物合成;至少需要甲基四氢叶酸盐底物上的两个谷氨酸,与细菌的metE同源物类似

758:在低盐条件下与INO80染色质重构复合物结合的蛋白质

759:参与依赖泛素的分解代谢的20S蛋白酶体的β亚基;人同源物是亚基C10

760:链交换蛋白质,与搜寻同源性的DNA形成螺旋细丝;参与营养生长和减数分裂期间DNA双链断裂的重组修复;是Dmc1p和细菌的RecA蛋白质的同源物

761:Chs3p(几丁质合酶III)的孢子形成特异的活化因子,是子囊孢子的脱乙酰壳多糖层合成所需要的;与Skt5p类似,在营养生长期间激活Chs3p;在碱性pH条件下转录被诱导

762:切割泛素-蛋白质融合物的泛素特异的蛋白酶

763:参与ER相关蛋白质降解的泛素结合酶;位于ER膜的细胞质侧;C-末端的尾区包含跨膜部分;是泛素-蛋白酶体路径的底物

764:据遗传相互作用分析所示具有将质膜[H+]ATP酶(Pma1p)靶向到质膜的功能的蛋白质

765:核糖体小亚基(40S)的蛋白质成份;和Rps8Bp是相同,并与大鼠S8核糖体蛋白类似

766:被应激强烈诱导的热休克蛋白质;在依赖SRP的共翻译的蛋白质膜靶向和转移中起作用;是HSP70家族的成员;是饥饿时集中在核的胞浆蛋白

767:在调节Ty1易位中起作用的蛋白质

768:核膜孔复合物(NPC)的丰富亚基,呈现在NPC的两面,与Nup170p类似

769:多腺苷酸的RNA输出而非蛋白质输入所需要的核膜孔复合物的成分,和粟酒裂殖酵母Rae1p同源

770:絮凝、二倍体菌丝生长和单倍体侵袭性生长所需要的转录因子;基因组参考菌株S288C和大部分实验室株在该基因中都有突变

771:核转运蛋白β,介导在组装成核糖体之前的核糖体蛋白的核输入和组蛋白H3和H4的输入;定位于核膜孔、核和细胞质;显示出与RAI1的遗传性相互作用

772:SBF复合物(Swi4p-Swi6p)的DNA结合成分,是和MBF(Mbp1-Swi6p)一致地调节包含细胞周期蛋白,以及DNA合成和修复所需要的基因的靶标的晚期G1期-特异转录的转录激活因子

773:Lsm(Sm样)蛋白质;是异源七聚体复合物(Lsm2p-7p和Lsm1p或8p)的一部分;是参与mRNA衰减的细胞质Lsm1p复合物;是U6snRNP的核Lsm8p复合物部分并可能参与加工tRNA、snoRNA和rRNA

774:与极性生长相关的蛋白质,功能上与Boi1p重复;与出芽蛋白质(bud-energence protein)Bem1p相互作用;包含SH3域(src同源结构域3)和PH域(pleckstrin同源域)

775: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在孢子形成期间被表达;不是孢子形成所需要的,但是基因显示出与其他的孢子形成所需基因的遗传性相互作用

776:包含与Hex3p形成有复合物的环指域的蛋白质;突变表型和遗传性相互作用暗示其在DNA复制或修复期间可能发挥分解重组中间体的功能

777:液泡转运体,从液泡输出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与泡状的GABA-甘氨酸转运体相关的七种酿酒酵母基因(AVT1-7)家族的成员

778:通过与Opi1p的FFAT基序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磷脂代谢的整合ER膜蛋白,也参与着丝粒沉默,破坏导致34摄氏度以上出现肌醇营养缺陷型,是VAP同源物

779:ADP-核糖基化因子GTP酶活化蛋白质(ARF GAP),参与ER至高尔基体的转运;在功能上与Glo3p类似

780:定位于液泡膜的棕榈酰化的酪蛋白激酶I亚型、;在高渗应激期间通过HOPS复合物亚基Vps41p的磷酸化来负调节液泡融合;与Hrr25p共有重叠的必需功能

781:子细胞特异性蛋白质,可以参与调节细胞壁新陈代谢的路径;缺失会影响分裂之后的细胞分离和对靶向细胞壁的药物的敏感性

782:参与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的泛素-蛋白质连接酶;在热休克元件(HSE)-介导的基因表达和多囊体分类中起作用;包含HECT(和E6-AP羧基末端同源)域

783:66S前核糖体颗粒的成分,参与60S核糖体亚基的生物合成

784:假定蛋白

785:核糖体小亚基(40S)的蛋白质成份;几乎和Rps26Ap相同,并与大鼠S26核糖体蛋白类似

786:带有N-末端的kelch样域的蛋白质,是早期减数分裂的基因表达的推测的负调控因子;同Mds3p一起是碱性条件下生长所需要的

787:GDP解离抑制因子,通过调节GDP从Sec4Ypt/rab家族的GTP结合蛋白的解离来调节分泌路径的囊泡运输

788:假定蛋白

789:假定蛋白

790:假定蛋白

791:羟基化亚铁血红素O形成亚铁血红素A所需要的蛋白质,其中亚铁血红素A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必需的辅基

792:可为DNA损伤所诱导的v-SNARE结合蛋白,包含泛素-结合(UBA)域,可以充当组成性胞吐作用的负调节物,可以在S-期检控点控制中起作用

793:不与蛋白酶体结合的推测的泛素特异的蛋白酶

794:参与转运铁穿过质膜的高亲合力铁透酶;形成带有Fet3p的复合物;表达受铁的调节

795:TATA结合蛋白,是在启动子位点与其他因子相互作用形成起始前复合物的普通转录因子,是存活所必要的

796:TATA结合蛋白,是在启动子位点与其他因子相互作用形成起始前复合物的普通转录因子,是存活所必要的

797:TATA结合蛋白,是在启动子位点与其他因子相互作用形成起始前复合物的普通转录因子,是存活所必要的

798:极化的形态发生、细胞融合和低亲合力Ca2+的流入所需要的卷曲螺旋的极化体(polarisome)蛋白质;与Bni1p、Bud6p和Spa2p形成极化体复合物;定位于极化生长位点

799:功能未知的GPI-锚定的富含丝氨酸/苏氨酸的细胞壁蛋白质;基础表达需要Msn2p/Msn4p;在应激条件下和两峰生长转化期间表达被诱导;与Sed1p类似

800:与Pet54p和Pet494p一同起作用的COX3mRNA的特异的翻译活化因子;位于线粒体内膜

801:线粒体内膜的移位酶,介导线粒体-和核-编码的蛋白质从基质插入内膜,与线粒体核糖体相互作用;缺失突变体的呼吸有缺陷

802:参与细胞骨架组构和细胞形态发生控制的RHO GTP酶活化蛋白质(RhoGAP);是出芽所需要的

803:假定蛋白

804:参与转录的负调控的蛋白质,显示出与组蛋白和SWI-SNF成分的调节性相互作用,与哺乳动物HMG1蛋白质类似

805:假定蛋白

806:具有调节转录延伸功能的核小体重构因子;包含染色质结构域(chromodomain)、解旋酶域和DNA结合域;是SAGA和SILK复合物的成分

807:多聚(A)结合蛋白,是3′-尾端RNA加工复合物的一部分,介导5′帽结构和3′mRNA多聚(A)尾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多聚(A)尾长的控制,与翻译因子eIF-4G相互作用

808:参与蛋白激酶C信号路径的富含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的蛋白质,其中蛋白激酶C信号路径控制细胞完整性;生产过剩抑制pkc1突变

809:ATP(CTP):tRNA-特异的tRNA核苷酸转移酶;通过利用多个转录和翻译起始位点可以产生靶向核、胞液和线粒体的不同形式

810:5′到3′DNA解旋酶,参与核苷酸切除修复和转录;是RNA聚合酶II转录起始因子TFIIH的亚基;是核苷酸切除修复因子3(NEF3)的亚基;是人XPD蛋白质的同源物

811:参与促进和破坏snRNA相互作用的依赖RNA的ATP酶RNA解旋酶,是破坏天然snRNPs内的U4/U6碱基配对以激活催化用途的剪接体所需要的

812:过氧化氢和超氧自由基敏感的依赖谷胱甘肽的氧化还原酶;与Grx3p和Grx5p一起是单巯基谷氧还蛋白亚家族的成员;防止细胞受到氧化损害

813:反式-乌头酸甲基转移酶,是催化作为亮氨酸生物合成路径的中间体的3-异丙基苹果酸以及抑制柠檬酸循环的反式乌头酸的甲基酯化反应的细胞质酶

814:参与调整翻译终止的属于解旋酶的Dna2p-和Nam7p-样家族的依赖DNA的ATP酶/DNA解旋酶;与翻译终止因子相互作用,定位于多核糖体

815:14-3-3蛋白质,主要的亚型;结合蛋白质和DNA,参与调节包括胞吐作用,囊泡转运,以及假菌丝生长期间的Ras/MAPK信号传导、雷帕霉素敏感的信号传导和其他许多过程

816:孢子形成所需要的蛋白质,在减数分裂诱导之后的7.5小时转录产物被诱导,预期在生殖细胞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817:与Arl3p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其中Arl3p是高尔基体内参与囊泡束缚的Ras超家族的GTP酶;是推测的人SCOCO的直系同源物

818:稳定期诱导的基因家族的成员;SNZ2的转录在两峰生长转换之前被诱导,并且在缺少硫胺素时以依赖Thi2p的方式被诱导;与SNO3形成共调节的基因对

819:参与硫胺前体羟甲基嘧啶(HMP)合成的蛋白质;是包含THI5、THI11、THI12和THI13的次端粒(subtelomeric)基因家族的成员

820:内质网衍生的COPII被膜小泡的整合的膜成分,其中内质网衍生的COPII-被膜小泡在ER到高尔基体的转运中起作用

821: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定位于线粒体

822:磷酸甘露糖变位酶,参与GDP-甘露糖和多萜醇-磷酸盐-甘露糖的合成;是ER腔内分泌性蛋白质的折叠和糖基化作用所需要的

823: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YFL040W不是必需基因

824:β-微管蛋白;联合α微管蛋白(Tub1p和Tub3p)以形成微管蛋白二聚物,其中微管蛋白二聚物通过聚合形成微管

825:线粒体RNA聚合酶;是与T3和T7噬菌体的聚合酶类似的单亚基酶;启动子识别时需要MTF1编码的特异性亚基

826:与Rpp0p相互作用的推测的整合膜蛋白,其中Rpp0p是核糖体茎的成分

827:丙氨酸:乙醛酸转氨酶,催化乙醛酸合成为甘氨酸,这是酵母中甘氨酸生物合成的三条路径之一;与哺乳动物和植物丙氨酸:乙醛酸转氨酶类似

828:通过细胞周期所需要的依赖细胞周期蛋白的活化激酶的激酶,磷酸化并激活Cdc28p;核苷酸结合袋与其他大部分的蛋白激酶的结合袋差别很大

829:参与控制mRNA开始、延伸和降解的进化保守的CCR4-NOT转录调节复合物的部分;是推测的ABC ATP酶;与Ssn2p、Ssn3p和Ssn8p相互作用

830:酵母Rab家族成员的活化GTP酶的蛋白质;Ypt1p是优选的体外底物而且也对Sec4p、Ypt31p和Ypt32p起作用;参与调节ER到高尔基小泡的转运

831:α-因子信息素的受体;是与信息素和异源三聚体G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启动导致单倍体和α-细胞之间交配的信号传导响应的有七个跨膜域的GPCR

832:负调节COPII囊形成、阻止有缺损亚基的囊的产生的ER的GPI肌醇脱酰酶,是保持固有的ER蛋白质和高尔基体结合的负荷分子之间的正确差异所需要的

833:NuA4的成分,其中NuA4是必需的组蛋白H4/H2A乙酰转移酶复合物;与果蝇多梳蛋白(Polycomb)的增强子同源

834:细胞质的苯丙氨酰-tRNA合成酶的α亚基,与Frs1p形成四聚体以产生活性酶;根据蛋白质序列判断它在进化上远离线粒体苯丙氨酰-tRNA合成酶,但是底物结合是类似的

835: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是丙酮酸脱氢酶和2-酮戊二酸脱氢酶多酶复合物的硫辛酰胺脱氢酶成分(E3)

836:核心Sm蛋白质Sm G;是剪接体U1、U2、U4和U5snRNPs的一部分的异源七聚体复合物(具有Smb1p、Smd1p、Smd2p、Smd3p、Sme1p和Smx3p)的一部分;是人Sm G的同源物

837:包含通过START、DNA合成和有丝分裂的多种细胞周期活动所需要的进化保守的葡糖胺-6-磷酸盐乙酰转移酶;参与UDP-N-乙酰葡萄糖胺合成,自AcCoA形成GlcNAc6P

838:参与线粒体基质内线粒体合成的蛋白质的折叠的蛋白质;定位于线粒体内膜;是分子侣伴的DnaJ家族的成员

839:阻止膜脱水的定位于质膜的蛋白质;受热休克、氧化应激、渗透应激、进入稳定期、葡萄糖耗尽、油酸盐和醇类的诱导;受HOG和Ras-Pka路径调节

840:包含WW域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结合Mca1p,调节H2O2-诱导的凋亡的半胱天冬酶相关的蛋白酶;过表达导致Gi期生长停滞和被MCA1的过表达抑制的集落死亡

841:多蛋白粘合素复合物的亚基,是参与染色体分离和双链DNA断裂修复的必需蛋白质;是SMC染色体的ATP酶家族成员,优选地结合带有DNA二级结构的DNA

842:胞吐作用所必需的分泌性囊泡相关的Rab GTP酶;联合细胞外成分Sec15p并且可以调节质膜内转运囊泡到细胞外的极化递送

843:推测的依赖ATP-的RNA解旋酶,是60S核糖体亚基的合成路径最后一步中所需要的核仁蛋白质;与66S前核糖体一起在蔗糖梯度中沉积

844:非必需的tRNA:假尿嘧啶核苷合酶,在tRNA的38或39位置引入假尿嘧啶核苷,对维持翻译效率和正常的细胞生长很重要,定位于核和细胞质

845:核膜孔复合物的成分,是核膜孔形成所需要的;与Nsp1p、Nup57p和Nup49p形成亚复合物

846:I类蛋白质磷酸酶Glc7p的抑制因子,参与各种代谢过程的调节;生产过剩导致糖原的细胞含量减少

847:26S蛋白酶体盖的19S调节颗粒的金属蛋白酶亚基;偶联脱泛素化和蛋白酶体底物的降解

848:推测的X-前氨肽酶;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YFR006W不是必需基因

849:假定蛋白

850:Gcn2p激酶活性的正调节剂,与Gcn1p形成复合物;估计通过未负载的tRNA来促进Gcn2p活化

851:基于可利用的实验和序列对比数据判断不大可能编码蛋白质的可疑的ORF;完全与经过验证的基因YFR009W重叠;通过表达谱和质谱分析法被鉴定

852: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定位于线粒体;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YFR011C不是必需基因

853:具有核小体促进的ATP酶活性和通过启动子最接近的双核小体的特殊定位来抑制转录开始的Isw1p复合物(Isw1a)的成员;与参与沉默的Esc8p同源

854:与Gsy2p类似的糖原合酶,是表达更高的酵母同源物;表达受葡萄糖限制、氮饥饿、环境应激和进入稳定期诱导

855: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YFR017C不是必需基因

856:1-磷脂酰肌醇-3-磷酸盐5-激酶;是产生磷脂酰肌醇(3,5)P2的参与液泡分类和体内平衡的液泡膜激酶

857:液泡膜的磷脂酰肌醇3,5-二磷酸盐结合蛋白,据预测折叠成七叶β-螺旋桨;是通过前-自噬体结构再循环Atg9p所需要的

858:通过2个PY基序与HECT型泛素连接酶Rsp5p结合的蛋白质;与Rod1p类似;突变抑制mck1rim11双重突变型的温度敏感性

859:多聚(A)结合蛋白,DNA聚合酶ε突变的抑制因子,与Mip6p类似

860:组氨醇磷酸酶,催化组氨酸生物合成的第八步;突变导致出现组氨酸营养缺陷型以及对Cu、Co和Ni盐的敏感;转录受总氨基酸控制的调节

861:DNA复制期间姐妹染色单体粘着的建立所需要的乙酰转移酶,但不是G2和M期其保持所需要的;同样也是复制后的双链断裂修复所需要的;与Chl1p相互作用

862:有丝分裂退出所需要的蛋白质磷酸酶;分裂后期被FEAR和有丝分裂退出网络释放出来之前一直位于核仁,使其能够作用于关键底物从而影响CDK/B-细胞周期蛋白活性的降低和有丝分裂退出

863:SPS质膜氨基酸传感器体系(Ssy1p-Ptr3p-Ssy5p)的成分,其中该体系感知外部的氨基酸浓度并传递导致氨基酸透酶基因表达被调节的胞内信号

864:同化的亚硫酸盐还原酶的亚基α,其中同化的亚硫酸盐还原酶负责将亚硫酸盐转化成硫化物

865:浓缩素(condensin)复合物的成分,是为了形成活性ATP酶而与Smc4p形成复合物的必需SMC染色体ATP酶家族的成员;Smc2p/Smc4p复合物结合DNA,可能存在于折叠二聚物的卷曲螺旋形成的裂缝中

866:核糖体大亚基(60S)的蛋白质成分,与大鼠L29核糖体蛋白类似;不是翻译所必需的,但却是大核糖体亚基和小核糖体亚基之间的特有连接和正常的翻译速度所需要的

867:泛醇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的亚基6,其中泛醇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是线粒体内膜电子传递链的成分;是强酸性的蛋白质;也是细胞色素c1的成熟所需要的

868:有丝分裂后期-促进复合物/循环体(APC/C)的亚基,其中APC/C是中期/后期转换期间降解包括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蛋白在内的有丝分裂后期抑制因子所需要的泛素-蛋白质连接酶

869:“染色质重构结构”(RSC)复合物的15个亚基之一;是存活和有丝分裂生长所必需的;是SWI/SNF亚基Swi3p的同源物,但不同于Swi3p的是,它不激活报告基因的转录

870:根据DnaJ域的存在所示可以起辅助分子伴侣作用的内质网蛋白质

871:细胞生存所需要的蛋白质

872:未知功能的着丝粒蛋白质;与必需的着丝粒蛋白Nnf11p和Spc24p结合;被Clb5-Cdk1磷酸化,并且在较小的程度被Clb2-Cdk1磷酸化

873:喹啉磷酸核糖基转移酶,是通过犬尿氨酸路径自色氨酸生物合成烟酸所需要的

874:线粒体的核糖体小亚基蛋白,与人线粒体核糖体蛋白MRP-S36类似

875:20S蛋白酶体β型亚基

876:外被体(coatomer)复合物(COPI)的δ亚基,其中COPI包被来自高尔基体的转移囊泡;参与高尔基体和ER之间的逆向转运

877:26S蛋白酶体盖的19S调节颗粒的亚基;与RPT1一起是综合致死性的,其中RPT1是19S调节颗粒的ATP酶成分;在实体上与Nob1p和Rpn3p相互作用

878:己糖激酶同工酶1,是葡萄糖代谢期间催化葡萄糖磷酸化的细胞质蛋白;在非葡萄糖碳源上生长期间其表达是最高的;葡萄糖诱导的抑制影响己糖激酶Hxk2p

879:呼吸性生长所需要的蛋白质;缺失突变抑制因正确起点上游的异常ATG密码子存在而产生的Cyc1p翻译缺陷

880:将Ca2+和Mn2+输送到高尔基体所需要的高亲合力Ca2+/Mn2+P型ATP酶;参与Ca2+依赖的蛋白质分类和加工;人同源物ATP2C1内的突变导致皮肤棘层松解的皮肤Hailey-Hailey病

881:铜-结合转录因子;响应增加的铜浓度时激活金属硫蛋白基因CUP1-1和CUP1-2的转录

882:RanGTP结合蛋白,抑制RanGTP(Gsp1p)的RanGAP1(Rna1p)-介导的GTP水解;与除较高等的真核生物外的其他真菌内的蛋白质类似

883:依赖DNA的ATP酶,通过改变双链DNA的拓扑结构来促进链交换;参与营养生长和减数分裂期间DNA内双链断裂的重组修复;是SWI/SNF家族的成员

884:与Rab GTP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大规模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计算分析暗示了其在囊泡介导的转运中的潜在作用

885:液泡α甘露糖苷酶,参与游离低聚糖(fOS)降解;在独立于分泌路径的新路径中被递送到液泡

886:I型牻牛儿基牻牛儿基转移酶的β亚基,催化包含以Leu或Phe结尾的C末端CaaX序列的蛋白质内的半胱氨酸残基的牻牛儿基牻牛儿基化;具有对形态形成很重要的底物

887:是过氧化物酶体蛋白质输入工具的中心成分的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与PTS1(Pex5p)和PTS2(Pex7p)的过氧化物酶体基质蛋白信号识别因子和膜受体Pex13p相互作用

888:RNA聚合酶II中介体复合物的成分,是转录活化所需要的,并在基础转录中起作用

889:线粒体多肽链释放因子,涉及终止密码子的识别和线粒体翻译期间的肽酰转移-tRNA键的水解;缺少MRF1导致线粒体基因组不稳定

890:假定蛋白

891:核糖体大亚基(60S)的N末端乙酰化蛋白成分,几乎和Rpl1Bp相同,与大肠杆菌L1和大鼠L10a核糖体蛋白具有相似性;rpl1a rpl1b双重缺失突变是致死的

892:mRNA加帽酶的α(鸟苷酸转移酶)亚基,是参与将5′帽添加到mRNA的异二聚体(另一个亚基是5′-三磷酸酶CET1);哺乳动物酶是单个的双功能多肽

893:cvt-囊泡和自噬体与液泡融合所需要的蛋白质;作为与Ccz1p的复合物和泡周室联合;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894:与受体Grp1p相互作用的推测的异源三聚体G蛋白质的γ亚基;参与假菌丝生长的调节;与Gpa2p相互作用需要Gpb1p或Gpb2p

895:DEAH-盒家族中的RNA解旋酶,参与剪接体中套索-内含子的释放

896:假定蛋白

897:中期/后期转换所需要的有丝分裂后期促进复合物/循环体(APC/C)的细胞周期调节的活化因子;指导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蛋白、Pds1p、及其他有丝分裂后期抑制因子的泛素化;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898:发现于包含Snf1p以及Sip1p/Sip2p/Gal83p家族成员的复合物内的蛋白质激酶活化因子;激活Snf1p蛋白激酶;参与葡萄糖-抑制基因的表达、孢子形成和过氧化物酶体的生物合成

899:膜转运体的低聚肽转运体(OPT)家族的推测的成员

900:TFIID和SAGA复合物的亚基(60kDa),参与RNA聚合酶II转录开始和染色质修饰,与组蛋白H4类似

901: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有一个结合泛素的CUE领域,它可以促进分子内的单泛素化

902: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周围

903:肌球蛋白Myo2p所必需的轻链;可以通过结合颈部区域来稳定Myo2p;可以与Myo1p、Iqg1p和Myo2p相互作用进而协调定向膜沉积与肌动球蛋白环的形成和收缩

904:是进化保守的Nup84p复合物(Nup84p、Nup85p、Nup120p、Nup145p和Seh1p)的一部分的核孔蛋白质;和Sec13p同源

905:参与60S核糖体亚基生物合成的推测的GTP酶;是细胞质的60S亚基内Nmd3p的释放所需要的

906:Gsp1p的核苷酸交换因子,定位于核,是大分子的核质的运输所需要的;可能被Cdc28p磷酸化

907:Sec1p/Munc-18家族的蛋白质,是液泡蛋白质分类所必需的;是Pep12p和早期内涵体/晚期高尔基体SNARE Tlg2p的功能所需要的;是液泡前体与高尔基体衍生囊泡的融合所必需的

908:假定蛋白

909:在甘油的质子同向转移中具有潜在作用的质膜蛋白;是推测的膜结合O-酰基转移酶的MBOAT家族的成员

910:假定蛋白

911:参与核糖体的生物合成的DEAD-盒家族的推测的依赖ATP的RNA解旋酶

912:参与铁利用和体内平衡的转录因子;结合共有位点PyPuCACCCPu并激活靶基因的表达以响应铁可利用度的变化

913:RNA聚合酶II亚基B12.6;接触DNA;突变影响转录起始位点

914:与线粒体核样体相关的蛋白质;与大肠杆菌L7/L12核糖体蛋白类似的推测的线粒体核糖体蛋白;是正常的呼吸生长所需要的

915:NADH二磷酸酶(焦磷酸酶),水解NADH和相关的核苷酸内的焦磷酸盐键;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

916:维持纺锤体完整性和着丝点功能所必需的有丝分裂纺锤体蛋白质,是结合微管并且在有丝分裂之前被转移到着丝点的多亚基DASH复合物的一部分

917:假定蛋白

918:泛素结合酶(E2),参与复制后修复(与Rad18p一起)、孢子形成、端粒沉默和泛素介导的N末端法则蛋白质降解(与Ubr1p一起)

919:粟酒裂殖酵母Sds23蛋白质的两种酿酒酵母同源物(Sds23p和Sds24p)之一,其中粟酒裂殖酵母Sds23蛋白质的遗传研究和APC/循环体调节相关

920:脂肪酸的去饱和酶,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和线粒体的正常分布所需要的

921:定位于COPII-被膜小泡的蛋白质,参与囊泡形成和特异性分泌负荷的结合;是将芽体位置选择蛋白质Axl2p递送到细胞表面所需要的;与果蝇cornichon相关

922:翻译起始因子eIF4G,是也包含eIF4E(Cdc33p)的mRNA帽结合蛋白复合物(eIF4F)的亚基;联合多聚(A)结合蛋白Pab1p,也与eIF4A(Tif1p)相互作用;和Tif4631p同源

923:参与mRNA3’末端的切割和多腺苷酸化的切割及聚腺苷酸化因子I(CF I)的成分;与具有Rna14p和Hrp1p的复合物内的富含A的多腺苷酸化信号相互作用

924:通用转录延伸因子TFIIS,通过促进停顿于转录停滞位点的新生转录产物的分裂来使RNA聚合酶II能够越过阻碍读取进而延伸

925:δ氨基酮戊酸盐脱水酶,是同型八聚体酶,催化-δ氨基戊酮酸转化成胆色素原,这是亚铁血红素生物合成路径的第二步;定位于细胞质和核

926:作为NAD(+)补救途径的一部分而使烟酰胺酸转换成烟酸的烟酰胺酶,是通过限制卡路里来延长寿命所需要的;PNC1表达能对延长复制寿命的所有已知刺激作为回应

927:Mtf1双重杂交克隆2

928:参与葡萄糖抑制的转录因子;是与哺乳动物Egr和Wilms氏肿瘤蛋白质类似的C2H2锌指蛋白

929:a-细胞的a-凝集素的粘连亚基,C末端序列在凝集期间充当α凝集素(Sag1p)的配体,被O-连接的寡聚甘露糖链修饰,通过二个双硫键与锚固亚基Aga1p连接

930:核糖体大亚基(60S)的核糖体蛋白L30,几乎和Rpl24Bp相同并且与大鼠L24核糖体蛋白类似;不是翻译所必需的,但却是正常的翻译速度所需要的

931:参与核仁的完整性和60S核糖体亚基的前rRNA加工的蛋白质;响应细胞毒素应激而非遗传毒性应激时,转录产物被诱导

932:GET复合物的亚基;是以依赖ERD2的方式从高尔基体到ER回收HDEL蛋白质所需要的,并且它也是正常的线粒体形态和遗传所需要的

933:酪蛋白激酶2的β调节亚基,是在细胞生长和增殖中起作用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全酶也包含CKA1、CKA2和CKB2,许多底物包括转录因子以及所有的RNA聚合酶

934:和配体Ssq1p一起参与Fe/S簇的组装和线粒体铁代谢的分子伴侣蛋白;包含J-类伴侣蛋白典型的J域;定位于线粒体基质

935:精氨酸-tRNA-蛋白质转移酶,催化精氨酸翻译后结合到通过N-端法则途径降解的受体蛋白氨基端上

936:C-24(28)固醇还原酶,催化麦角固醇生物合成中的最后一步;突变是可存活的,但缺乏麦角固醇

937:参与泛素化底物降解的26S蛋白酶体的20S核心复合物的α亚基;是生长必不可少的;发现于线粒体内

938:假定蛋白

939:异丙基苹果酸异构酶,催化亮氨酸生物合成路径的第二步

940:参与排除Ca2+离子的胞液的液泡Ca2+ATP酶;在提高的钙浓度情况下通过激活钙调磷酸酶(calcineurin)来阻止生长抑制

941:保守的寡聚高尔基体复合物(Cog1p到Cog8p)的成分,其中寡聚高尔基体复合物是在蛋白质运输中起作用以介导运输小泡与高尔基体室融合的细胞质牵引复合物(cytosolic tethering complex)

942:有丝分裂后期-促进复合物/循环体(APC/C)的细胞周期调节活化因子,其中APC/C指导导致从有丝分裂退出的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蛋白的泛素化;将APC/C靶向特异的包含CDC20、ASE1和CIN8的底物

943:与Emp24p和Erv25p类似的蛋白质,是参与ER到高尔基体转运的p24家族的成员

944:C-3固醇脱氢酶,催化麦角固醇生物合成中从中间物上去除两个C-4甲基所需要的三个步骤中的第二个步骤

945: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是使Htz1p和染色质合并的Swr1p复合物的成分;也是NuA4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复合物的成分

946:过氧化物酶体整合膜蛋白,涉及过氧物酶体大小的负调节;功能与Pex30p和Pex32p部分重复;可以在Pex28p和Pex29p介导的步骤的下游步骤中起作用

947:TFIIF(转录因子II)中间亚基;参与转录起始和RNA聚合酶II的延伸;和人RAP30同源

948:胆碱磷酸盐胞苷酰转移酶,催化磷脂酰乙醇胺生物合成的第二步;参与质膜的保持;与哺乳动物CTP:胆碱磷酸胞苷酰转移酶类似

949:参与线粒体F1F0-ATP合酶调节的蛋白质;Stf1p和Stf2p充当能够增强Inh1p蛋白质抑制作用的稳定因子

950:对质膜与分泌小泡的融合很重要的t-SNARE蛋白质;与Spo20p类似但功能不与Spo20p重复;是SNAP-25的同源物

951:烟碱酸的单核苷酸腺苷酰转移酶,参与NAD(+)补救途径

952:假定蛋白

953: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核和细胞质

954:参与4-氨基丁酸盐和谷氨酸盐降解路径的γ-氨基丁酸(GABA)转氨酶(4-氨基丁酸转氨酶);是正常的氧化应激抗性和利用氮所需要的

955:液泡的H+-ATP酶(V-ATP酶)的八亚基V1外周膜域的亚基F,是发现于整个内膜系统中的生电质子泵;是将V1域组装到液泡膜上所需要的

956: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周围

957:核糖体小亚基(40S)的蛋白质成份;几乎和Rps25Bp相同,并且与大鼠S25核糖体蛋白类似

958:参与线粒体内的蛋白质分类的线粒体蛋白质;是推测的跨膜ATP酶

959:切割前rRNA的核糖核酸酶MRP和切割tRNA前体以产生成熟的5′末端的核内核糖核酸酶P的亚基

960:线粒体内膜前序列移位酶(TIM23复合物)的成分;可以通过结合外膜移位酶(TOM)和前序列相关的运动器(PAM)复合物来调节蛋白质的输入

961: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是潜在的Cdc28p底物;其转录与参与多药抗性的基因一起被旁系同源转录因子Yrm1p,Yrr1p激活

962:酰基-辅酶A-结合蛋白,将新近合成的酰基辅酶A酯从脂肪酸合成酶(Fas1p-Fas2p)转运到脂酰辅酶A消耗进程中

963:与Orm2p类似的进化保守的蛋白质,是维持对诱导未折叠蛋白质响应的因子的抗性所需要的;人直系同源物位于内质网

964:参与芽体位置选择的蛋白质;二倍体突变株显示出单极出芽模式而不是野生双极模式,而且芽体在远极

965: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和核

966: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转录被MOT1/YPL082C抑制并被α-因子和位于两峰生长转换期间诱导;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核

967: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通过包含She2p的mRNA运输系统将mRNA靶向芽体;缺失突变是不可生存的

968:RNA聚合酶III转录起始因子复合物(TFIIIC)的六个亚基之一;是结合tRNA的和类似基因的BoxA DNA启动子位点的TFIIIC的TauA域的一部分;具有TPR基序;人同源物是TFIIIC-102

969:与Cdc48p和Np14p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参与识别多泛素化蛋白质并将它们呈递给26S蛋白酶体进行降解;参与将蛋白从ER转运到胞液

970:假定蛋白

971:高亲合力甲硫氨酸透酶,是带有13推测的跨膜区的整合膜蛋白;也参与半胱氨酸吸收

972: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和核

973:芽颈微丝基因的酵母CDC3/10/11/12家族的孢子形成特异的同源物;是参与孢子形成的隔蛋白;受ABFI的调节

974:C-4甲基固醇氧化酶,在麦角固醇生物合成中催化从中间物除去两个C-4甲基所需要的三个步骤中的第一个步骤;突变体会积累固醇中间物4,4-二甲基酵母甾醇

975:线粒体内膜蛋白,是Cox2p组装成细胞色素C氧化酶期间将Cox2pC末端从线粒体基质运输到膜间隙所需要的;与粗糙脉孢菌的Oxa2p类似

976: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

977:Rho1p的GDP/GTP交换蛋白质(GEP);与同样编码GEP的rom2一起突变是综合致死性

978:是与Nam7p和Nmd2p一起的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NMD)路径的成分;参与包含无义密码子的mRNA的降解

979:核心Sm蛋白质Sm D1;是剪接体U1、U2、U4和U5snRNPs的一部分的异源七聚体复合物(带有Smb1p、Smd2p、Smd3p、Sme1p、Smx3p和Smx2p)的一部分;是人Sm D1的同源物

980:U4/U6.U5三聚snRNPs颗粒的独特成分,不是剪接体组装所必需的,但却是导致剪接体催化激活的构象变化所需要的

981: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

982:双丝蛋白(twinfilin),非常保守的参与皮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的肌动蛋白单体分离蛋白质,由两个丝切蛋白(cofilin)样域组成,将肌动蛋白单体定位于快速细丝组装位点

983:负责所有定向于线粒体的蛋白质的识别和初始输入步骤的TOM(外膜移位酶)复合物的组成成分;作为输入的前体蛋白质的受体起作用

984:翻译起始因子eIF2B的δ亚基,eIF2的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活动随后受磷酸化的eIF2的调节;最初被鉴定为GCN4表达的负调节物

985:蛋白激酶Pkh1p和Pkh2p的对长链碱响应的抑制因子,与Lsp1p一起通过调节Pkc1p和Ypk1p路径下调热应激抗性;被Phk1p和Phk2p磷酸化

986:丙酮酸脱羧酶的次要亚型,是酒精发酵中的关键酶,使丙酮酸盐脱去羧基形成乙醛,调节是葡萄糖-和乙醇-依赖性的,参与氨基酸分解代谢

987:参与转录和应激反应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从有丝分裂中退出时充当基因网络的一部分;定位受细胞周期调节;退出有丝分裂期间被Cdc15p激活

988: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核

989:RNA聚合酶II全酶的成分,响应氧化应激时被磷酸化;起破坏Ssn8p的作用,其中Ssn8p可以减轻对应激反应基因的抑制

990:Ypt/Rab转运GTP酶Ypt6p、Ypt31p和Sec4p的细胞质GTP酶激活蛋白质;参与内在化蛋白质的再循环和高尔基体分泌功能的调节

991:多种线粒体蛋白质的加工和线粒体DNA及形态的保持所需要的线粒体丝氨酸蛋白酶;属于膜内肽酶的扁菱形-GlpG超家族

992:假定蛋白

993:参与rRNA加工和60S核糖体亚基生物合成的核仁蛋白质;是几个不同的前核糖体颗粒的成分

994:RNA聚合酶II中介体复合物的亚基;联合核心聚合酶亚基以形成RNA聚合酶II全酶;是转录调节所必需的

995:液泡的H+-ATP酶(V-ATP酶)功能所需要的整合膜蛋白,尽管不是V-ATP酶复合物的实际成分;但是在V-ATP酶的组装中起作用;定位于酵母内质网(ER)

996:假定蛋白

997:参与细胞周期进展的B型细胞周期蛋白;激活Cdc28p以促进G2到M期的转换;在G2和M期累积,然后通过破坏盒基序被靶向以供蛋白酶体以泛素介导的方式降解

998:假定蛋白

999:正常呼吸所需要的线粒体内膜蛋白,是参与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组装的潜在的伴侣蛋白;与哺乳动物、小鸡和黑腹果蝇中的SURF1类似

1000:DASH复合物的成分,定位于核内纺锤体和纺锤极体;与Duo1p和Mps1p相互作用;是调节着丝点-微管附着的关键的Ipl1p靶

1001:核膜孔复合物(NPC)所必需的亚基,充当包含Nsp1p、Nup49p、Nup57p和Nic96p的NPC亚复合物的组织中心

1002:假定蛋白

1003:天冬酰胺合成酶,是Asn1p的同工酶;在天门冬酰胺生物合成路径中催化从L-天冬氨酸合成L-天冬酰胺

1004:假定蛋白

1005:假定蛋白

1006:假定蛋白

1007:参与前mRNA剪接的剪接体复合物的成分;参与细胞周期进展的调节

1008: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以点状模式定位于细胞质

1009:抑制素(prohibitin)复合物(Phb1p-Phb2p)的亚基,是一个能够稳定新合成蛋白质的1.2MDa的环状线粒体内膜伴侣蛋白;是复制寿命的决定因素;参与线粒体分离

1010:20S蛋白酶体β型亚基;是唯一的非必需20S亚基

1011:包含N-末端SH3域的蛋白质;结合Las17p,其中Las17p是与肌动蛋白斑块组装和肌动蛋白聚合相关的人Wiskott-Aldrich综合症蛋白质的同源物

1012:参与鞘脂生物合成的蛋白质;是与Kre6p类似的II类膜蛋白

1013:功能未知的必需的核仁蛋白质;包含WD重复,与Mpp10p和Bfr2p相互作用,并且和Spb1p同源

1014:假定蛋白

1015:N α-乙酰转移酶,将乙酰基从乙酰辅酶A传递到蛋白质的N-末端甲硫氨酸残基

1016:核糖体大亚基(60S)的核糖体蛋白L30,几乎和Rpl24Ap相同并且与大鼠L24核糖体蛋白类似;不是翻译所必需的,但却是正常的翻译速度所需要的

1017:芽体位置选择,响应交配信息素的形态改变和有效的细胞融合所需要的ras超家族的GTP结合蛋白;定位于质膜;与哺乳动物Rap GTP酶非常类似

1018:胱硫醚β合酶,催化丝氨酸和高半胱氨酸合成胱硫醚,这是半胱氨酸生物合成的第一个关键步骤

1019:Pta1p相互作用蛋白质

1020:结合核定位序列的核仁蛋白质,是前rRNA加工和核糖体生物合成所需要的

1021:蛋白质磷酸酶2A型复合物的推测成分

1022:翻译起始因子eIF4G,是也包含eIF4E(Cdc33p)的mRNA帽结合蛋白复合物(eIF4F)的亚基;联合多聚(A)结合蛋白Pab1p,也与eIF4A(Tif1p)相互作用;和Tif4632p同源

1023:负责修饰细胞质和线粒体tRNAs的位置31的假尿苷合酶;Asp168突变为Ala可以消除酶活性;不是存活必需的

1024:通过与棉阿舒囊霉的同源性鉴定

1025:高尔基体和液泡膜的磷脂酰丝氨酸脱羧酶,使磷脂酰丝氨酸转换成磷脂酰乙醇胺

1026:与哺乳动物发育调节的GTP结合蛋白类似的蛋白质

1027:鲨烯环氧酶,催化角鲨烯环氧化生成2,3-氧角鲨烯;在麦角固醇生物合成路径中起着必需作用并且是抗真菌药特比萘芬(terbinafine)的特异靶标

1028:与多聚(A)-结合蛋白Pab1p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可能参与控制mRNA聚腺苷化的程度;也与Mkt1p相互作用形成可以调节HO mRNA翻译的复合物

1029:线粒体的膜间隙蛋白质,与TIm8p形成能介导输入和插入多起源内膜蛋白亚群的复合物;能够以与伴侣蛋白类似的方式来阻止输入蛋白质的聚集

1030:与Rad6p/Ubc2p相互作用以使N-尾端法则路径的泛素化底物的泛素-蛋白质连接酶(E3);与26S蛋白酶体的19S颗粒的Rpn2p、Rpt1p和Rpt6p蛋白质结合

1031:细胞质的酪氨酰-tRNA合成酶,是氨基酰化tRNA(Tyr)的I类氨酰tRNA合成酶,是胞浆蛋白合成所需要的,与tRNATyr的反密码子的34和35位置相互作用

1032:TFIIF(转录因子II)最大的亚基;参与转录开始和RNA聚合酶II的延伸;和人RAP74同源

1033:功能未知的与人HMG1和HMG2类似的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

1034:高亲合力组氨酸透酶,也参与锰离子的转运

1035: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同工酶3,参与糖酵解和葡糖异生作用;是催化甘油醛-3-磷酸反应生成1,3双-磷酸甘油酸盐的四聚物;在细胞质和细胞壁中被检测到

1036:线粒体丙酮酸脱氢酶(PDH)复合物的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E3)-结合蛋白(E3BP),通过结合E3并使E3定位于二氢硫辛酰胺乙酰转移酶(E2)核心而在复合物内起结构功能

1037:外切体的亚基的3′到5′磷酸水解核糖核酸外切酶;是5.8S rRNA的3′加工所需要的;参与3′到5′mRNA降解和非-多聚(A)mRNAs的翻译抑制

1038: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是哺乳动物电子转移黄素蛋白复合物亚基ETF-β的同源物;与frataxin(Yfh1p)相互作用

1039:磷酸甘油酸路径的磷酸丝氨酸磷酸酶,参与丝氨酸和甘氨酸生物合成,表达受可利用氮源的调节

1040:N-乙酰转移酶,通过将多球壳菌素(myriocin)转换成N-乙酰-多球壳菌素进而赋予对鞘脂类生物合成抑制因子多球壳菌素(ISP-1)的抗性,协作Ypk1p介导对多球壳菌素的抗性

1041:线粒体的核糖体小亚基蛋白

1042:参与N-乙酰葡糖胺磷脂酰肌醇(GlcNAc-PI)的合成的膜蛋白质,是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的合成中的第一个中间体;人和鼠GPI1p是功能同源物

1043:主要的核转运蛋白,参与从核中输出蛋白质、RNAs和核糖体亚基

1044:ER的多萜基磷酸葡糖依赖的葡糖基转移酶,在为了N-连接蛋白质糖基化而合成多萜醇-连接的低聚糖前体的多萜醇路径中起作用,具有调节ITR1和INO1的作用

1045:参与细胞壁合成调节的蛋白质;可能参与协调细胞壁完整性和细胞周期进展

1046:26S蛋白酶体的非ATP酶的调节亚基;是人癌蛋白gankyrin的同源物,其中人癌蛋白gankyrin与视网膜母细胞瘤抑制因子(Rb)和依赖细胞周期蛋白的激酶4/6相互作用

1047: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定位于线粒体

1048: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

1049: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定位于线粒体

1050: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水解ADP-核糖1",2"-环状磷酸盐以形成ADP-核糖1"-磷酸盐;缺失突变或过表达不产生可检测的表型

1051:与Sol3p类似的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酶

1052:与热休克转录因子类似的蛋白质;是铵透酶突变体的假菌丝生长缺陷的多拷贝抑制因子

1053:组蛋白乙酰转移酶,乙酰化组蛋白H3上的赖氨酸14;是ADA和SAGA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复合物的催化亚基;是发现的Gcn5p-相关的N-乙酰转移酶超家族的成员

1054:参与依赖泛素的分解代谢的20s蛋白酶体的α亚基;人同源物是亚基ζ

1055:烯醇酶I,是在糖酵解期间催化2-磷酸甘油酸盐转化成磷酸烯醇丙酮酸盐并且在葡糖异生期间催化逆反应的磷酸丙酮酸水合酶;响应葡萄糖时表达被抑制

1056:线粒体载体家族的线粒体蛋白质,可能涉及通过促进必需的锰辅助因子的插入来激活线粒体Sod2p

1057:高亲合力烟酸质膜透酶,负责低水平烟酸的吸收;在没有细胞外烟酸或对氨基苯甲酸盐(PABA)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增多

1058:参与芽体位置选择的蛋白质;二倍体突变株显示出随机出芽模式而不是野生双极模式

1059: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内质网

1060:GTP环水解酶I,催化叶酸生物合成路径中的第一个步骤

1061:包含与I型J-蛋白质类似序列的锌指域的细胞质蛋白质;大规模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数据计算分析暗示其在肌动蛋白斑块组装中的潜在作用

1062:TFIID亚基(145kDa),参与rRNA、聚合酶II转录开始,具有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活性,参与结合启动子和G1/S期进展

1063:3′核糖核酸外切酶,是5S和tRNA-Arg3成熟所需要的

1064:与葡聚糖酶类似的细胞壁蛋白质;scw4scw10双重突变型显示出交配缺陷

1065:参与rRNA和snoRNA成熟的必需蛋白质;与TLC1RNA竞争结合Est2p,暗示其在端粒酶的调节中起作用;人同源物抑制端粒酶;包含G-小块(G-patch)RNA相互作用域

1066:内切-β-1,3-葡聚糖酶,是细胞壁的主要的蛋白质,参与细胞壁的保持

1067:定位于COPII-被膜小泡的蛋白质,参与囊泡形成和特异的分泌负荷的结合

1068:生物素合酶,催化生物素生物合成路径的将脱硫生物素转化成生物素的最后步骤;与大肠杆菌bioB突变株互补

1069: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

1070:核仁单链核酸结合蛋白;联合小的核RNAs

1071:核糖体大亚基(60S)的核糖体蛋白质L4,几乎和Rpl8Bp相同并且与大鼠L7a核糖体蛋白类似;突变导致游离60S亚基的数量减少

1072:甘油激酶,使甘油转换成甘油-3-磷酸盐;表达的葡萄糖抑制受Adr1p和Ino2p-Ino4pp的介导;非可发酵碳源上的表达脱抑制受Opi1p和Rsf1p介导

1073:参与高尔基体转运的v-SNARE蛋白质,是哺乳动物蛋白质GOS-28/GS28的同源物

1074:蛋白酶体的主要成分;使蛋白酶体核心颗粒与调节颗粒束缚在一起,并且增强了蛋白酶体的稳定性

1075:酿酒酵母中雀麦花叶病毒复制所需要的细胞质蛋白质,酿酒酵母是研究正链RNA病毒在其天然宿主中复制的模型系统

1076:参与pH反应的转录抑制因子;是碱性pH-促进的分化路径,例如单倍体侵入性生长和孢子形成所需要的;被蛋白酶解加工激活;与构巢曲霉(A.nidulans)转录因子PacC类似

1077:参与转录调节的SWI/SNF染色质重构复合物的11个亚基之一;与Snf2p和Snf5p相互依赖地在转录活化中起作用

1078:早期和中期孢子形成基因的表达所需要的推测的RNA结合蛋白

1079:孢子形成所需要的蛋白质

1080: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定位在线粒体

1081: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和哺乳动物网格蛋白相关的蛋白质复合物的中链同源;参与小泡运输

1082:质膜尿素转运体,表达对氮降解物抑制高度灵敏并且受脲基甲酸盐的诱导,脲基甲酸盐是尿囊素降解路径的最后中间体

1083:核糖体小亚基(40S)的蛋白质成分;生产过剩抑制影响核RNA聚合酶III-依赖性转录的突变;与大肠杆菌S10和大鼠S20核糖体蛋白类似

1084: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据预测是半胱氨酸蛋白酶的卵巢肿瘤样(OTU)超家族的成员;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以点状模式定位于细胞质

1085: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与编码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的Ugp1p有一些同源性

1086:5-磷酸-核糖基-1(α)-焦磷酸盐合成酶,参与核苷酸、组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是五种相关酶之一,这些酶以异多聚复合物的形式发挥活性

1087: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包含锌指区并且和人BRAP2同源,其中人BRAP2是能够结合核定位序列的细胞质蛋白

1088:PAK(p21-激活的激酶)家族信号传导激酶,参与信息素反应和假菌丝/侵入性生长路径,被Cdc42p激活;在PAK激酶的非催化域中存在的GBB基序处与Ste4p结合

1089:神经酰胺合酶成分,参与从C26(酰基)-辅酶A和二氢神经鞘氨醇或植物鞘氨醇合成神经酰胺,功能等效于Lac1p

1090:液泡裂解之前的泛素化膜蛋白分类进入管腔内囊所需要的内涵体的Vps27p-Hse1p复合物的亚基,也是高尔基体蛋白质再循环和腔膜的形成所需要的

1091:在线粒体基质内参与辅酶A的累积的线粒体载体蛋白;是人格雷夫斯病(Graves disease)蛋白质的同源物;并非按最早的假设编码Leu4p的同工酶

1092: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定位于线粒体1093:保持核的球形所需要的核膜蛋白质;也是正常的孢子形成所需要的

1094:与信息素受体偶联的异源三聚体G蛋白质的GTP-结合α亚基;通过隔离G(β)γ和触发适应性反应来负调节交配路径;通过Scp160p激活该路径

1095:线粒体膜间隙的必需蛋白质,与Tim9p(TIM10复合物)形成介导疏水蛋白质插入内膜的复合物,与Mrs5p同源,其中Mrs5p也参与该过程

1096:转录因子,被蛋白水解过程激活以响应来自外部氨基酸的SPS传感器系统的信号;激活氨基酸透酶基因的转录

1097:羊毛甾醇14-α-脱甲基酶,在麦角固醇生物合成路径中催化羊毛甾醇的C-14脱甲基形成4,4"-二甲基胆固醇-8,14,24-三烯-3-β-醇;是细胞色素P450家族的成员

1098:包含锰的过氧化物歧化酶;保护细胞免受氧毒性

1099: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是非必需的基因

1100:可能的线粒体丝氨酰tRNA合成酶,突变体显示增加的侵入性生长和假菌丝生长

1101:氨基末端乙酰转移酶NatA(Nat1p、Ard1p、Nat5p)的亚基;在N-末端乙酰化许多蛋白质,这影响多个进程,例如细胞周期、热休克抗性、交配、孢子形成和端粒沉默

1102:减数分裂特异的蛋白质,参与减数分裂I期间维持姐妹染色单体粘着也促进在减数分裂I和减数分裂II期间着丝点的特有地附着到纺锤体

1103: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与脯氨酸-tRNA连接酶具有相似性;YHR020W是一个必需的基因

1104:线粒体加工蛋白酶的较大亚基,是从线粒体输入蛋白质中切割氨基末端靶向序列的必需的加工酶

1105:高丝氨酸激酶,是苏氨酸生物合成所需要的保守蛋白质;表达被GCN4-介导的通用氨基酸控制路径所调节

1106:26S蛋白酶体的19S调节颗粒的非-ATP酶基本亚基(base subunit);可以参与该蛋白酶体的若干配体的识别;包含一个用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富亮氨酸重复(LRR)结构域

1107:二肽基氨肽酶,合成为糖基化的前体;定位于液泡膜;类似于Ste13p

1108:是PhzF超家族的成员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质,虽然不同于其细菌同源物,但是很可能不涉及吩嗪产生;可能参与一个膜调节的代谢路径

1109:是PhzF超家族的成员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质,虽然不同于其细菌同源物,但是很可能不涉及吩嗪产生;可能参与一个膜调节的代谢路径

1110:参与调节维持细胞壁的完整性和细胞周期进展的丝氨酸/苏氨酸MAP激酶;受PKC1-介导的信号转导路径的调节

1111:参与rDNA复制和Ty1转位的DNA解旋酶;在结构上和功能上与Pif1p相关

1112:功能未分辨的蛋白质;可以在蛋白质折叠和/或rRNA加工中起作用,与一个伴侣蛋白(Hsp82p)、两个染色质重构因子(Rvb1p、Rvb2p)和两个rRNA加工因子(Rrp43p Nop58p)相互作用

1113:被鉴定为冷敏感突变体CRM1的抑制因子的必需的核膜整合膜蛋白,核转运蛋白;和Brr6p同源并且与之相互作用,其中Brr6p是参与核输出的核膜蛋白质

1114:线粒体的核糖体再循环因子,是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和线粒体的呼吸功能的保持所不可缺少的

1115: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内质网;msc7突变在指导减数分裂重组形成同源染色单体方面存在缺陷

1116:NADP-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参与麦角固醇生物合成;与Erg11p结合并受Ergl1p的协同调节

1117: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内质网

1118:肌醇单磷酸酶,参与肌醇生物合成和磷酸肌醇第二信使的信号传导;INM1表达在有肌醇的情况下增加而在接触抗双极药物(antibipolar drug)锂和丙戊酸盐时减少

1119:精氨酸/丙氨酸氨肽酶,生产过剩促进糖原累积

1120:定位于核和细胞质的丝氨酸水解酶;序列与Fsh2p和Fsh3p类似

1121:参与锰体内平衡的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对二价和三价金属的具有广泛特异性;在翻译后受金属离子水平的调节;是金属转运蛋白的Nramp家族的成员

1122: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亚基VI,其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是线粒体内膜电子传递链的末端成员;表达受氧水平的调节

1123: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cyclophilin),催化脯氨酸残基N-末端的肽键的顺反异构化;在分泌途径中有潜在的作用

1124:RNA聚合酶II中介体复合物的亚基;联合核心聚合酶亚基以形成RNA聚合酶II全酶;是转录调节所必需的

1125: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是接触K1杀伤性毒素后存活所需要的

1126:66S前核糖体颗粒的成分,是核糖体大亚基成熟所需要的;功能与Ssf2p重叠;是Brix家族的成员

1127:参与脂肪酸生物合成的线粒体3-羟酰基-硫酯脱水酶,是呼吸生长和正常的线粒体形态所需要的

1128:脱氧辅蛋白合酶(deoxyhypusine synthase),催化脱氧辅蛋白的形成,这是辅蛋白生物合成的第一步;引起翻译延伸因子eIF-5A的翻译后的辅蛋白化并调节其胞内浓度;是四聚体

1129:参与rRNA加工的蛋白质;是具有Rrp41p、Rrp42p、Rrp43p和Dis3p的外切体3->5核酸外切酶复合物的成分

1130:tRNA(m(1)G37)甲基转移酶,使具有防止移码功能的毗邻反密码子的tRNA碱基甲基化;在古菌、细菌和真核生物之间高度保守

1131:包含H/ACA-型snoRNAs的小核仁核糖核蛋白颗粒的成份,其中H/ACA-类型snoRNAs是前18S rRNA的假尿嘧啶化和加工所需要的

1132:酿酒酵母的具有七个成员的氧固醇-结合蛋白家族的成员;家族成员在固醇新陈代谢中具有重叠的冗余功能,并能共同执行存活所不可缺少的功能

1133:依赖谷氨酰胺的NAD(+)合成酶,是从烟酸腺嘌呤二核苷酸形成NAD(+)不可缺少的

1134: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和核糖核酸内切酶;是通过调节经HAC1mRNA剪接的Hac1p的合成来启动展开蛋白质的反应信号的跨膜蛋白

1135:参与大核糖体亚基的组装的核仁蛋白质;是66S前-核糖体颗粒的成分;包含一个被认为是与RNA结合的σ(70)-样基序

1136:乙酰化组蛋白H4和H2A的NuA4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复合物的亚基;与人肿瘤抑制基因ING1类似

1137:线粒体的精氨酰-tRNA合成酶

1138:Sec24p家族的成员;与Sec23p形成复合物,其中Sec23p参与将Pma1p分入COPII囊泡;是外周的ER膜蛋白;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1139:假定蛋白

1140:PAK/Ste20激酶家族的蛋白激酶,是通过调节细胞壁内的1,6-β-葡聚糖水平而维持细胞完整性所需要的;在实体上与中心蛋白(centrin)Cdc31p相互作用,其中Cdc31p是纺锤极体的成分

1141:参与将细胞壁成分从高尔基体转运到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和Sbe2p类似,而且功能与Sbe2p重叠;参与芽体生长

1142:参与丙酮醛、d-木糖和阿拉伯糖新陈代谢的醛糖还原酶;是应激诱导的(渗透的、离子的、氧化的、热休克、饥饿和重金属);受HOG路径调节

1143:与γ-衔接蛋白具有同源性的定位于高尔基体的蛋白质,与Arf1p和Arf2p相互作用并以依赖GTP的方式调节Arf1p和Arf2p从而促进经过晚期高尔基体的运输

1144:与Emp24p和Erv25p类似的蛋白质,是参与ER到高尔基体转运的p24家族的成员

1145:在Urm1p与蛋白质结合(urmylation)之前激活Urm1p的蛋白质;一个靶标是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Ahp1p,暗示其在氧化应激反应中具有urmylation的作用

1146:假定蛋白

1147:细胞质天冬氨酰氨肽酶;从肽底物切割未封闭的N-末端酸性氨基酸残基;形成12亚基同型低聚复合物;受乙二胺四乙酸和1,10-菲咯啉的抑制;是M18金属蛋白酶家族的成员

1148:参与调节轴定位与定向的蛋白质,功能与Dma2p重叠;是粟酒裂殖酵母的Dma1和人类(H.sapiens)Chfr的同源物

1149:与Tom70p类似的线粒体外膜蛋白;是负责定向于线粒体的蛋白质的识别和输入的TOM(外膜移位酶)复合物的可能的次要成分

1150:组蛋白甲基转移酶,是甲基化组蛋白H3的赖氨酸4的COMPASS(Set1C)复合物的亚基;是端粒旁的转录沉默和交配型基因座的转录沉默所需要的;包含SET结构域

1151:参与线粒体DNA恢复的线粒体的DNA-结合蛋白,有ATP酶活性并且与DNA错配结合;与大肠杆菌MutS具有同源性;转录在减数分裂期间被诱导

1152:包含Lsm结构域和AD结构域的蛋白质;可以结合RNA并且在RNA加工中起作用

1153:细胞生存所需要的蛋白质

1154:从粗线期退出和完全的减数分裂重组所需要的减数分裂-特异的转录因子;激活中期孢子形成基因;同Sum1p竞争结合包含中期孢子形成元件(MSE)的启动子

1155:SEC4的N34显性负等位基因的高拷贝抑制剂(HSN)。对该等位基因的抑制是非常特异的。它不影响类似的YPT1等位基因。无同源性或已知功能。

1156:动力蛋白激活蛋白(dynactin)复合物的肌动蛋白-相关的蛋白质;是纺锤体定向和核迁移所需要的;是哺乳动物中心体肌动蛋白(centractin)的推测的直系同源物

1157:假定蛋白

1158:棕榈酰化的结合质膜的酪蛋白激酶I亚型;在形态形成、正确的隔蛋白组装、内吞运输方面与Yck2p共享重复的功能;提供与Yck2p功能重叠的必需功能

1159:孢子壁成熟所需要的蛋白质;在孢子形成期间被表达;可能是孢子壁的成分

1160:功能未知的蛋白质,通过调节从ER内输出Chs3p来参与几丁质的生物合成

1161:RNA聚合酶亚基,发现于RNA聚合酶复合物I、II和III

1162:dCTP和dTTP合成所需要的脱氨基酶;表达受细胞周期的调节

1163: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

1164:SSU加工体的成分,其中SSU加工体是前pre-18S rRNA加工所需要的,是与Mpp10p相互作用并介导Imp4p和Mpp10p同U3snoRNA的相互作用所需要必需的蛋白质

1165:假定蛋白

1166:功能未知的核仁蛋白质,是从有丝分裂退出的正调节剂;在早后期参与调节Cdc14p从核仁的释放;估计在减数分裂里起类似的作用

1167:U5snRNP的非必需成分;是核内蛋白;在实体上与粘合素复合物Irr1p相互作用;可以连接参与染色体分离、mRNA剪接和DNA复制的蛋白质

1168:参与早期减数分裂重组的蛋白质;是减数分裂交换(meiotic crossing over)所需要的;与Rec102p和Spo11p形成起始重组期间所需要的复合物

1169:Pex7p过氧化物酶体信号识别因子和PTS2过氧化物酶体基质蛋白质的过氧化物酶体靶向特别需要的两个成员的peroxin家族(Pex18p和Pex21p)的一部分

1170:参与网格蛋白笼组装的蛋白质;与Pan1p和网格蛋白结合;与Yap1802p同源,是AP180蛋白质家族的成员

1171:假定蛋白

1172:具有依赖单链DNA的ATP酶、依赖ATP的核酸酶和解旋酶活性的必需的三部分DNA复制因子;是Okazaki片段加工所需要的;参与DNA修复路径;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1173:U4/U6-U5 snRNP复合物的成分,参与剪接的第二催化步骤

1174:有丝分裂后期-促进复合物/循环体(APC/C)的亚基,其中APC/C是中期/后期转换期间降解包括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蛋白在内的有丝分裂后期抑制因子所需要的泛素-蛋白质连接酶

1175:参与大核糖体亚基的核输出的蛋白质;充当经过核膜孔复合物输出新生的核糖体亚基的依赖Crm1p的衔接蛋白

1176:使微管形成核的Tub4p(γ-微管蛋白)复合物的成分;在纺锤极体(SPB)内板与Spc110p相互作用并且在SPB外板与Spc72p相互作用

1177:多药耐药基因活性剂,与Pdr1p形成异二聚物;包含在体外与PDRE(多药抗药性元件)相互作用的Zn(II)2Cys6锌指结构域;在双杂交试验里与Sin3p结合

1178:早期高尔基体的整合膜蛋白,在早期高尔基体腔内可以起促进蛋白质保留的作用;突变影响蛋白质N-糖基化作用和细胞壁完整性

1179: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周围和细胞质

1180:6-磷酸葡糖酸脱氢酶(脱去羧基),在戊糖磷酸路径里催化NADPH再生反应;是在D-葡萄糖酸-δ-内酯上生长和对氧化应激的适应所需要的

1181:参与减数分裂的核分裂控制和减数分裂与孢子形成的协调的蛋白质;转录在经过减数分裂的中途被诱导

1182:TORC1的亚基,参与生长控制的包含Tor1p或Tor2p、Lst8p和Tco89p的雷帕霉素-敏感的复合物;包含四个HEAT重复和七个WD-40重复;可以充当联结TOR及其效应因子的支架蛋白质

1183:RNA聚合酶II延伸复合物的Elp4p-Iki1p-Elp6p-亚复合物的亚基,其中RNA聚合酶II延伸复合物是组蛋白乙酰转移酶;iki1突变赋予对乳酸克鲁维酵母(K.lactis)酵素(zymocin)毒素的抗性

1184:将GPIs添加到新合成蛋白质的糖基磷脂酰肌醇转酰胺基酶复合物的跨膜蛋白质亚基;是人PIG-Tp的同源物

1185:两种(也参见PTH2)定位于线粒体的肽酰tRNA水解酶之一;对于细胞生长以及线粒体呼吸不是必要的

1186:法呢基二磷酸法呢基转移酶(鲨烯合成酶),在固醇生物合成路径中连接两个法呢基焦磷酸盐从而形成角鲨烯

1187:具有Ctf8p、与复制因子C共享一些亚基的复合物的亚基,并且是姐妹染色单体粘着所需要

1188:与Mdm32p类似的线粒体内膜蛋白,是正常的线粒体形态和遗传所需要的;与MMM1、MDM10、MDM12和MDM34遗传性地相互作用

1189:在核逐步微自噬(PMN)期间为促进核液泡接合的形成而与液泡膜蛋白质Vac8p相互作用的核包膜蛋白

1190:核仁蛋白质,是包含参与前18S rRNA加工的U3snoRNA的小亚基(SSU)的加工体的成分

1191: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定位于线粒体

1192:26S蛋白酶体的19S调节颗粒(RP)的非ATP酶基本亚基;N-末端起着维持RP结构完整性的作用;有选择地与聚泛素链结合;是哺乳动物S5a蛋白质的同源物

1193:假定蛋白

1194:糖蛋白降解而非N-连接低聚糖的加工所需要的内质网的α甘露糖苷酶样蛋白质

1195:调节信号转导活性和G1期进展的蛋白质激酶,控制cAPK活性,是FGM路径的氮活化所需要的,参与寿命调节,与哺乳动物Akt/PKB同源

1196:核反应调节因子和转录因子,是分支的二组分信号系统的一部分;是响应氧化应激的热休克基因的最佳诱导所需要的;参与渗透调节

1197:功能未知的锌指蛋白,包含一个规范的手指区和两个排列不寻常的罕见的手指区;缺损增强正链RNA病毒的复制

1198:线粒体的支链氨基酸转氨酶,是小鼠的ECA39的同源物;在对数期高表达而在稳定期表达被抑制

1199:七β-链家族的推测的依赖S-腺苷甲硫氨酸的甲基转移酶

1200:与主要的易化超家族的尿囊酸(allantoate)透酶(Dal5p)亚家族似的推测蛋白质;通过硫限制可以提高mRNA表达;YIL166C是非必需基因

1201:具有广泛的链长度特异性的3-酮脂酰-CoA硫解酶,在脂肪酸的β-氧化期间将3-酮脂酰-CoA裂解成脂酰-CoA和乙酰-CoA

1202:形成素(formin),使线性的肌动蛋白微丝成核,参与细胞进程,例如出芽以及需要形成极化肌动蛋白索的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定向,功能与BNI1重叠

1203: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液泡

1204:参与保持离子体内平衡和防护争光霉素(bleomycin)及其他氧化剂所引起DNA损害的转录激活因子,包含一个C-末端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单位

1205:假定蛋白

1206:假定蛋白

1207:参与DNA复制起始的必需的染色质相关蛋白质;是MCM2-7复合物与复制起点结合所需要的

1208:功能未知的非必需蛋白质

1209:RNA聚合酶转录因子TFIIH的全酶形式的成分,具有依赖DNA的ATP酶/解旋酶活性并且和Rad3p一起是展开启动子DNA所需要的;参与DNA修复;是人ERCC3的同源物

1210:细胞质伴侣素Cct环状复合物的亚基β,与Tcp1p相关,是体内组装肌动蛋白和微管蛋白所需要的

1211:单倍体细胞内的轴向出芽所需要的整合质膜蛋白质,定位于初期的出芽位点和芽颈部;被Pmt4p糖基化;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1212:原肌球蛋白的次要亚型,结合并稳定肌动蛋白索和细丝,其中肌动蛋白索和细丝指导极化的细胞生长和几个细胞器的分配;似乎既有不同于Tpm1p的功能,也有与之重叠的功能

1213:推测的金属蛋白酶

1214: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是线粒体外膜的主要成分;位于外膜的外(细胞溶质的)面

1215:功能未知的细胞质蛋白质;被鉴定为sis2sit4双重突变的综合致死性的高拷贝抑制因子,显示其在G1/S期进展中起作用;与Mlf3p类似

1216:从线粒体转运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到细胞质所需要的蛋白质,其中线粒体是从核黄素合成FAD的地方

1217:预期的转录激活因子,是锌簇蛋白的Gal4p家族的成员

1218:DNA修复和TFIIH调节因子,是核苷酸切除修复(NER)和RNA聚合酶II(RNAP II)转录所需要的;可能在NER和RNAP II转录所需要的多蛋白复合物的组装中起功用

1219: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核仁

1220:线粒体α-酮戊二醛脱氢酶复合物的成分,其中线粒体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催化作为三羧酸(TCA)循环的关键步骤,即由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形成琥珀酰-CoA

1221:发现于脂质颗粒和ER内的依赖NADPH的1-酰基二羟丙酮磷酸脂还原酶;参与磷脂酸生物合成并且是孢子萌发所需要的;能够分解代谢哺乳动物甾体激素

1222:可以参与DNA复制的SUN家族(Sim1p、Uth1p、Nca3p、Sun4p)的蛋白质,启动子在-300bp处包含SCB调节盒,这表明其表达可能会受细胞周期调节的

1223:促进从信息素诱导的阻滞中恢复的推测的转录激活因子;通过SCB/MCB启动子元件既能抑制α-因子诱导的G1阻滞,又能抑制CLN1和CLN2的抑制;是潜在的Cdc28p底物;受SBF调节

1224:推测的转录调节剂;过表达抑制野生型RAS2过表达的热休克敏感性并且也抑制mpk1突变的细胞溶解缺陷

1225:参与细胞极性建立的Ras样蛋白质的Rho/Rac亚家族的非必需小GTP酶;GTP酶活性受GTP酶激活蛋白质(GAP)Rgd1p的正调节

1226:应激诱导的双重特异性MAP激酶磷酸酶,通过直接脱磷酸作用、正常情况下的弥散定位转变为热休克后的点状定位负调节Slt2p MAP激酶

1227:Set3复合物的亚基,其中Set3复合物是包含脱乙酰激酶活性的孢子形成特异基因的减数分裂-特异的抑制因子;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1228:COPII囊泡膜的Sec23p-Sec24p异二聚体复合物的成分;参与ER到高尔基体的转运、负荷选择和自体吞噬;是使Sec13复合物与ER膜结合所需要的;与Lst1p和Lss1p同源

1229:6-磷酸果糖-2-激酶,受磷酸烯醇丙酮酸和sn-甘油3-磷酸盐的抑制,具有可忽略的果糖-2,6-二磷酸酶活性,转录调节涉及蛋白激酶A

1230:磷酸肌醇PI4,5P(2)结合蛋白,与Slm2p形成具有复合物;在响应应激的调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构的路径里在Mss4p的下游起作用;是TORC2复合物的亚基并被TORC2复合物磷酸化

1231:必需的核内蛋白,是盒H/ACA snoRNAs的累积和rRNA加工所需要的;与Naf1p相互作用

1232:假定蛋白

1233: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通过Pan1p-Sla1p End3p蛋白质复合物的磷酸化来调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组构和功能

1234:高异柠檬酸脱氢酶,是赖氨酸生物合成的第四步所需要的NAD-连接的线粒体酶,在赖氨酸的生物合成中高异柠檬酸盐被氧化脱羧形成α-酮己二酸盐

1235:线粒体的核糖体小亚基蛋白

1236:细胞生存所需要的蛋白质

1237:具有III型跨膜域的整合ER膜蛋白;突变导致母细胞和子细胞内的皮质ER形态缺损

1238:推测的转运体,是与泡状的GABA-甘氨酸转运体相关的七种酿酒酵母基因(AVT1-7)家族的成员

1239:假定蛋白

1240:参与蛋白质糖基化的推测的甘露糖基转移酶;是KRE2/MNT1甘露糖基转移酶家族的成员

1241:维持Rpd3p/Sin3p脱乙酰基酶的结构完整性和催化活性所需要的Rpd3p/Sin3p脱乙酰基酶的成分,参与转录沉默并且也是孢子形成所需要的;SDS3中存在缺陷的细胞显示多向性表型

1242:人PPCS的同源物

1243:与精氨酸甲基转移酶Hmt1p相互作用以调节Npl3p的甲基化的环指蛋白,Npl3p的甲基化可以调节Npl3p在mRNA加工和输出中的功能;与Air2p类似

1244:苏氨酰-tRNA合成酶,是必需的细胞质蛋白

1245:26S蛋白酶体的亚基,是N-乙酰转移酶Nat1p的底物

1246: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催化丝氨酸和甘氨酸生物合成的第一步;是Ser3p的同工酶

1247:显示以依赖Red1p的方式定位到联会复合物的未联会的轴向-侧向元件的减数分裂特异的DNA结合蛋白;是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交叉形成所需要的

1248:参与氧化磷酸化的线粒体基质的酸性蛋白;与人补体受体gC1q-R相关

1249:假定蛋白

1250:参与膜裂变的线粒体外膜蛋白,是线粒体分裂期间Dnm1p和Mdv1p定位所需要的

1251:参与Ran-GTP酶周期的核加工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参与核内蛋白的输出;包含Ran结合域和FxFG重复;与Srm1p、GTP-Gsp1p、Rna1p以及Crm1p相互作用;不是必需的

1252:ARP2/3复合物的亚基,其中ARP2/3复合物是皮质肌动蛋白斑块的移动性和完整性所需要的

1253:通过剪接体的mRNA剪接所需要的U1snRNP的成分;可以与多聚(A)聚合酶相互作用进而调节多腺苷酸化;是人U170K蛋白质的同源物

1254: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和核中

1255:DL-甘油-3-磷酸酶的作为组成表达的亚型;参与甘油生物合成,响应厌氧应激、以及和Hor2p/Gpp2p亚型一起响应渗透应激时被诱导

1256:参与线粒体基因组的保持的线粒体蛋白

1257:Pho80p亚家族的Pho85p细胞周期蛋白,与Pho85p形成使Mmr1p磷酸化并且受Pho81p的调节的功能性激酶复合物;参与糖原新陈代谢,表达受细胞周期调节

1258: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参与菌丝的生长

1259:参与高尔基体复合物到ER和内涵体膜的逆向转运的蛋白质;是推测的氨基磷脂移位酶;是P-类型ATP酶的非常保守的Drs2家族的成员

1260:功能未知的质膜蛋白;截短和过表达抑制G-α蛋白质缺乏的致死性

1261:包含五拷贝WD40基序的F-盒蛋白质,作为泛素连接酶复合物的一部分能够控制细胞周期功能、硫代谢和甲硫氨酸生物合成;与Met4p相互作用并调节Met4p,定位于核内部

1262:将Glc7p1型蛋白质磷酸酶束缚到Gsy2p糖原合酶的推测的1型蛋白质磷酸酶靶向亚基

1263:ADP-核糖基化因子(ARF)GTP酶激活蛋白质(GAP)效应因子,参与反面高尔基运输网络(Trans-Golgi-Network)(TGN)转运;包含C2C2H2半胱氨酸/组氨酸基序

1264:假定蛋白

1265:功能未知的高尔基体囊泡蛋白;定位于早期和晚期的高尔基体小泡

1266:参与mRNA的核质转运的蛋白质

1267:假定蛋白

1268:CCR4-NOT复合物的亚基,其中CCR4-NOT复合物是在转录起始和延伸以及在mRNA降解中起作用的总体转录调节剂

1269:信息素调节蛋白质,预计具有4个跨膜片段和1个卷曲螺旋结构域;受Ste12p的调节

1270:酪蛋白激酶2的α催化亚基,是在细胞生长和增殖中起作用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全酶也包含CKA2、CKB1以及CKB2,许多底物包含转录因子和所有的RNA聚合酶

1271:与肌动蛋白微丝的有刺末端结合以防止进一步聚合的加帽蛋白质(CP)异源二聚体(Cap1p和Cap2p)的β亚基;主要定位于皮质肌动蛋白斑块

1272:依赖环AMP的蛋白激酶(PKA)的调节亚基,是控制各种细胞过程,包括新陈代谢、细胞周期、应激反应、稳定期和孢子形成的信号传导路径的成分

1273: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缺失突变株显示出对K1杀伤性毒素的抗性

1274:假定蛋白

1275:酵母KE4,是大鼠KE4的酵母直系同源物

1276:参与线粒体蛋白质输入的周围的线粒体膜蛋白质,在内膜的基质侧面将必需伴侣蛋白Ssc1p束缚到易位子通道

1277:RNA聚合酶II的第三大的亚基B44,是中心轴的一部分;与原核的α亚基类似

1278:前rRNA加工和40S核糖体亚基的组装所需要的蛋白质

1279:参与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的依赖蛋白酶体的分解产物降解的蛋白质;定位于核和细胞质

1280:估计参与核膜孔复合物生物发生和保持以及蛋白质折叠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质;与哺乳动物BAG-1蛋白质类似

1281:被分泌在交配型细胞的周质空间的天冬氨酰蛋白酶,帮助细胞寻找配偶体(mating partner),裂解和灭活α因子从而使细胞自α-因子-诱导的细胞周期阻滞中恢复

1282:富含丝氨酸-丙氨酸的蛋白质的Srp1p/Tip1p家族的细胞壁甘露糖蛋白;在厌氧条件下被表达并且是厌氧生长所需要的

1283:在两峰生长后充当烷基-氢过氧化物还原酶的核硫醇过氧化物酶

1284:与泛素仅具有弱序列相似性的泛素样蛋白质;依赖E1样激活酶Uba4p;Urm1p路径的分子功能是未知的,但它却是正常生长所需要的,尤其是高温下的生长所需要的

1285:类似于哺乳动物蛋白酶体调节剂的p27亚基的蛋白质;不是必需的;与Rpn4p相互作用

1286:参与固有的ER蛋白质的内质网保留的Pdi1p(蛋白质二硫化物异构酶)-相关蛋白

1287: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盐5-磷酸酶,是具有N-末端Sac1结构域的突触伸蛋白样蛋白质(synaptojanin-like protein),在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盐体内平衡和胞吞作用中起作用;缺失突变给予耐寒生长性

1288:解旋酶的DEAH家族的成员,在与同源重组相关的无误差DNA损伤旁路路径里起作用,突变给予突变基因表现型

1289:包含J-结构域的细胞质蛋白质,是过氧化物酶体蛋白质输入所需要的并且参与过氧化物酶体的组装,和大肠杆菌的DnaJ同源

1290: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复合物Pan1p-Sla1p-End3p的部分,联合细胞皮质上的肌动蛋白斑块;促进对胞吞作用不可缺少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前被认为是一个多聚(A)核糖核酸酶的亚基

1291: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YIR007W是非必需基因

1292:是DNA合成和双链断裂修复所需要的DNA引发酶的亚基

1293:U2snRNP的U2B成分,参与剪接,在体外与U2snRNA茎-环IV结合;不包含发现于其他家族成员的保守的C-末端RNA结合域

1294:使接触DNA的着丝点亚基与那些接触微管的着丝点亚基相连接的MIND着丝点复合物(包含Nnf1p-Nsl1p-Dsn1p的Mtw1p)的必需成分;对染色体分离很重要

1295:包含GATA家族锌指基序的蛋白质

1296:切割靶向内质网的蛋白质的信号序列的信号肽酶复合物(SPC;Spc1p、Spc2p、Spc3p和Sec11p)的18kDa催化亚基

1297:尿囊素透酶;表达对氮分解代谢抑制敏感并且受脲基甲酸盐的诱导,是尿囊素降解的中间体

1298:尿囊酸酶,在尿囊素降解的第二步中将尿囊酸转化成尿素和脲基乙醇酸;表达对氮分解代谢敏感并且受脲基甲酸盐的诱导,是尿囊素降解的中间体

1299:苹果酸盐合酶,在尿囊素降解中的功用是不明确的;表达对氮分解代谢敏感并且受脲基甲酸盐的诱导,是尿囊素降解的中间体

1300:脲基乙醇酸水解酶,在尿囊素降解的第三步里将脲基乙醇酸转换成乙醛酸和尿素;表达对氮分解代谢敏感

1301:与其同源物Spt23p一起参与OLE1的转录调节的ER膜蛋白;非活性的ER形式二聚化且其中亚基在靶向到核后被依赖泛素/蛋白酶体的加工激活

1302:酵母氨酸脱氢酶(NAD+、L-赖氨酸-形成),催化赖氨酸生物合成路径的最后一步中的酵母氨酸转化成L-赖氨酸

1303:假定蛋白

1304:充当氢过氧化物受体来感应胞内的氢过氧化物水平和将氧化还原作用信号转导至Yap1p转录因子的硫醇过氧化物酶

1305:推测的GPI锚固的天冬氨酸蛋白酶

1306: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YIR042C是非必需基因

1307: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YIR042C是非必需基因

1308:假定蛋白

1309:转运四肽和五肽以及谷胱甘肽的质膜转运体;是OPT家族的成员

1310:环指peroxin,是具有C末端锌-结合环结构域的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与Pex10p和在过氧化物酶体基质蛋白质输入中起作用的Pex12p形成推测转移亚复合物

1311:与COB mRNA的5′-非翻译区相互作用并且在其稳定性和翻译中起作用的线粒体蛋白质;与Pet309p一起发现于内膜的复合物

1312:假定蛋白

1313:参与被胞吞作用内在化的质膜蛋白质的再循环的F-盒蛋白质;定位于极化生长位点

1314:SF3a剪接因子复合物的亚基,是剪接体的组装所需要的

1315:假定蛋白

1316:存在于核和细胞质之中从泛素化蛋白质中切割泛素的泛素-特异的蛋白酶

1317:假定蛋白

1318:通过抑制Cdc28p激酶活性来调节G2/M期转换的蛋白激酶;定位于核和母体-芽颈的子体侧面;是粟酒裂殖酵母Wee1p的同源物;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1319:α-1,2-甘露糖基转移酶,负责低聚糖的甘露聚糖骨架上的第二α-1,2-连接的甘露糖分支的添加,定位于早期高尔基体腔

1320:假定蛋白

1321:包含Anp1p、Mnn9p、Mnn10p和Hoc1p并且介导多糖甘露聚糖骨架延伸的高尔基体甘露糖基转移酶复合物的亚基;与Mnn10p具有同源性

1322:分子伴侣蛋白,是α和β亚基组装进线粒体F1F0 ATP合酶的F1部分所需要的

1323:异源六聚体前折叠素(prefoldin)的亚基,结合细胞质伴侣素并且将靶蛋白传递给它;参与肌动蛋白和α-以及γ-微管蛋白的生物合成

1324:通过重构染色体来调节转录的SWI/SNF染色质重构复合物的11种亚基之一;是许多基因的转录所需要的,这些基因包括ADH1、ADH2、GAL1、HO、INO1和SUC2

1325:参与细胞壁β-葡聚糖的组装的糖蛋白;缺失突变导致严重的生长缺陷、异常的多芽体形态和交配缺陷

1326:异源三聚体复制因子A(RF-A)的亚基,其中异源三聚体复制因子A是参与DNA复制、修复和重组的高度保守的单链DNA结合蛋白

1327:液泡羧肽酶yscS;在低氮条件下表达被诱导

1328:法呢基焦磷酸盐合成酶,兼具二甲基烯丙基转移酶和牻牛儿基转转移酶活性;催化用于类异戊二烯和固醇生物合成的C15法呢基焦磷酸盐单元的形成

1329:泛醇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的亚基8,其中泛醇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是线粒体内膜电子传递链的成分;定向面对膜间隙;表达受Abf1p和Cpf1p的调节

1330:推测的蛋白激酶;过表达增加对钠和锂的耐受性,但基因破坏增加对阳离子和低pH的敏感性并且削弱钾吸收量,暗示其在Trk1p和/或Trk2p转运体的调节方面起作用

1331:细胞质的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的亚基,其中细胞质的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包含冗余的催化亚基Tpk1p、Tpk2p和Tpk3p,以及调节亚基Bcy1p;促进营养生长以响应营养素;抑制菌丝的生长

1332: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定位于线粒体

1333:细胞壁的包含甘露糖的糖蛋白成分;是PIR(具有内部重复的蛋白质)家族的成员

1334:果糖-2,6-二磷酸酶,是葡萄糖代谢所需要的

1335:是内涵体到高尔基体的逆向转运所必不可少的膜相关的retromer复合物的亚基的内涵体蛋白质;与Vps26p和Vps29p形成具有能选择用于内涵体到高尔基体回收的负荷蛋白质的亚复合物

1336:假定蛋白;与F-盒蛋白质类似

1337:RNA聚合酶I亚基A34.5

1338:假定蛋白

1339:在减数分裂期间参与Ime2p活性调节的蛋白质,似乎间接地起着促进Ime2p-介导的晚期减数分裂功能的作用,发现于生长细胞内并且在孢子形成期间被降解

1340:假定蛋白

1341:线粒体内膜前序列移位酶的必需成分;与Pam18p相互作用以招募前序列移位酶相关的运动器(PAM复合物)并且是输入期间的蛋白质分类所需要的

1342:是通过响应葡萄糖的可利用性而参与生长控制的葡萄糖传感系统的一部分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从细胞质移位到核并且使Pop2p磷酸化以响应葡萄糖信号

1343:RNA聚合酶II亚基B32;与Rpb7p形成具有两个亚基的可分离的复合物;在某些环境条件下是非必需的;在应激条件下参与将mRNA输出到细胞质

1344:翻译起始因子eIF4A,和Tif1p相同;是偶联ATP酶活性与RNA结合及解旋的DEA(D/H)-盒RNA解旋酶;形成通过接头连接的两个紧凑结构域的哑铃结构;与eIF4G相互作用

1345:长链碱-1-磷酸盐磷酸酶,调节神经酰胺和长链碱磷酸盐浓度,参与降外生长链碱整合到鞘脂类中

1346:未表征的ORF

1347:线粒体载体家族(MCF)的线粒体铁转运体,非常类似于Mrs4p,并且在功能与Mrs4p重叠;在低铁条件时起作用;除了转运铁离子外还可以转运其他阳离子

1348:在渗透感应信号-转导路径里起着关键作用的MAP激酶,剧烈的渗透应激时被激活

1349:通过与棉阿舒囊酶的同源性鉴定

1350:Nit蛋白质,是与蝇和蠕虫的NitFhit的Nit域,以及来自小鼠和人的Nit蛋白质的类似的酿酒酵母的两种蛋白质之一,其中小鼠和人Nit蛋白质与Fhit肿瘤抑制因子相互作用;是腈水解酶超家族的成员

1351:Lsm(Sm样)蛋白质;(与Lsm2p、Lsm3p、Lsm4p、Lsm5p、Lsm6p和Lsm7p一起)形成参与细胞质mRNAs降解的异源七聚体复合物

1352:假定蛋白

1353:高亲合力磷酸盐转运体Pho84p的ER出口所需要的内质网(ER)固有的蛋白质,是将Pho84p包装进COPII囊泡特别需要的

1354:同Nca2p一起调节Fo-F1ATP合酶的亚基6(Atp6p)和8(Atp8p)的线粒体表达的蛋白质;是SUN家族的成员

1355:核小体组装因子,在DNA复制后参与染色质组装,是过表达时导致沉默基因座脱抑制的抗沉默蛋白质

1356:线粒体外膜的细胞质面的膜周边蛋白,是线粒体裂变所需要的;与Fis1p和发动蛋白(dynamin)相关的GTP酶Dnm1p相互作用;包含WD重复

1357:参与减数分裂活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联合Ime1p并介导其稳定性,激活Ndt80p;IME2表达受Ime1p的正调节

1358:与前序列移位酶联合,与Ssc1p、Tim44p、Mge1p和Pam18p一起的线粒体输入运动器的成分;与包含J-结构域的蛋白质类似

1359:假定蛋白

1360:与Las17p结合的磷脂酰肌醇4-激酶,其中Las17p是参与肌动蛋白斑块组装和肌动蛋白聚合的人Wiskott-Aldrich综合症蛋白质的同源物

1361:与Sit4p蛋白质磷酸酶形成复合物并且是Sit4p蛋白质磷酸酶的功能所需要的蛋白质;是包含Sap4p、Sap155p和Sap190p的相似蛋白质的家族的成员

1362:参与DNA修复的DNA解旋酶和依赖DNA的ATP酶,是进行减数分裂重组的适当定时和从减数分裂I转换到减数分裂II所需要的;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1363:必需的BRCT重复蛋白质,是负载DNA聚合酶以引发DNA合成的位于复制起点的复制前复合物所需要的,也是S/M检控点的控制所需要的

1364:与葡萄糖异生作用的基因的碳源响应元件(CSRE)结合的C6锌簇转录活化因子;参与葡糖异生作用的正调控;受Snf1p蛋白激酶的调节;定位于核

1365:鸟氨酸甲酰转移酶(氨甲酰磷酸:L-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催化精氨酸前体鸟氨酸的生物合成的第六步

1366:tRNA连接酶,是tRNA剪接所需要的;由三个必需的包含连接反应所需要的磷酸二酯酶、多核苷酸激酶和连接酶活性的结构域组成;定位于核膜的内膜

1367:胞吐复合物(Sec3p、Sec5p、Sec6p、Sec8p、Sec10p、Sec15p、Exo70p以及Exo84p)的必需的70kDa亚基,所述胞吐复合物具有介导极化靶向分泌小泡到胞吐活性位点的必需功能

1368:参与染色质重构的核肌动蛋白相关蛋白质,是染色质重构酶复合物的成分

1369:交配响应路径的必需的结合RNA的G蛋白质效应物,主要与核膜和ER联合,通过多个KH结构域以依赖mRNA的方式与翻译核糖体相互作用,与脊椎动物的警醒素(vigilin)类似

1370:功能未知的蛋白质,与Pry2p和Pry3p以及植物PR-1类病原体相关蛋白质的类似

1371:有丝分裂细胞内的姐妹染色单体粘着所需要的多蛋白粘合素复合物的亚基;与Rec8p一起也是减数分裂期间的粘着和重组所需要的;是种系发生保守的SMC染色体的ATP酶家族的成员

1372:GINS复合物(Sld5p、Psf1p、Psf2p、Psf3p)的亚基,其中GINS复合物定位于DNA复制起点并且与DNA复制工具的组装相关

1373:假定蛋白

1374:可以充当S-甲酰谷胱甘肽水解酶的非必需的胞内酯酶;可以参与甲醛的解毒作用,其中甲醛能够被代谢为S-甲酰谷胱甘肽;与人酯酶D类似

1375:与Itc1p、Isw2p和Dpb4p形成ISW2/yCHRAC染色质可接近复合物的亚基;参与端粒沉默的遗传

1376: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

1377:参与糖基磷脂酰肌醇(GPI)核心结构合成的整合质膜蛋白;突变影响细胞壁完整性

1378:核膜孔复合物(NPC)的亚基,与Nup159p和Nsp1p形成亚复合物,与Nup116p相互作用并且也是NPC内的Nup116p正确定位所需要的

1379:芳基甲酰胺酶,通过犬尿氨酸路径参与从色氨酸生物合成烟酸;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1380:参与以依赖ATP的方式将精氨酸转入液泡并且可以平衡离子稳态的液泡膜蛋白;是与Batten疾病(幼年发病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症)相关的人CLN3的同源物

1381:TORC2(Tor2p-Lst8p-Avo1-Avo2-Tsc11p-Bit61p-Slm1p-Slm2p)的亚基,是极化生长和细胞壁完整性期间调节依赖细胞周期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动态的膜相关复合物

1382:可能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1383:与Vps35p、Vps29p、Vps17p和Vps5p形成多聚体膜相关retromer复合物的一部分的液泡分类蛋白质;是内涵体到高尔基体的逆向蛋白质转运所必需的

1384: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同工酶1,参与糖酵解和葡糖异生作用;是催化甘油醛-3-磷酸反应生成1,3双-磷酸甘油酸酯的四聚物;在细胞质和细胞壁中被检测到

1385:从核中输出mRNA所需要的Dead-盒家族的依赖ATP的解旋酶;是外切体复合物的辅因子,是5.8S核糖体的3′末端形成所需要的

1386:次要的琥珀酸脱氢酶同工酶;和Sdh1p同源,是负责琥珀酸氧化和将电子传递到泛醌的主要同工酶;在两峰生长转换期间以依赖Cat8p方式被诱导

1387: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表达在孢子形成期间被诱导而在营养生长期间被Sum1p和Hst1p抑制;与邻近的开放阅读框YJL037W类似

1388:分类连接蛋白,参与从后高尔基体内涵体到反面高尔基体网络回收晚期高尔基体SNAREs并参与细胞质到液泡的转运;包括PX结构域;与Snx41p和Atg20p形成复合物

1389:tRNA-特异的腺苷-34脱氨基酶的亚基,与Tad3p形成具有能够在几个tRNAs的不稳定位置将腺苷转化为次黄嘌呤核苷的杂二聚物

1390:参与将蛋白质输入到ER的ATP酶,还充当伴侣蛋白介导ER内的蛋白质折叠并在ER输出可溶蛋白质中起作用;通过与Ire1p的相互作用来调节对展开的蛋白质的响应

1391:纺锤体组装检控点复合物的成分,其中纺锤体组装检控点复合物延缓有丝分裂纺锤体组装有缺陷的细胞的后期起始;与Mad1p形成复合物

1392:可能参与肌动蛋白斑块组装的蛋白质;与肌动蛋白组装因子Las17p和I型肌球蛋白Myo3p以及Myo5p的SH3域相互作用;主要定位于皮质的肌动蛋白斑块

1393:纺锤极体复制和核融合所需要的必需的整合膜蛋白,定位于纺锤极体半桥,与DnaJ样伴侣蛋白Jem1p和中心蛋白同源物Cdc31p相互作用

1394:RNA聚合酶III亚基C17;实体地与C31、C11和TFIIIB70相互作用;可能通过起始前复合物参与招募pol III

1395:18S rRNA合成所需要的必需的核仁蛋白质

1396:细胞质伴侣素Cct环状复合物的亚基,与Tcp1p相关,是体内组装肌动蛋白和微管蛋白所需要的

1397:假定蛋白

1398:C末端域激酶I(CTDK-I)的β亚基,其中C末端域激酶I使RNA聚合酶II大亚基(Rpo21p)的C末端重复域磷酸化从而影响转录和前mRNA3′末端的加工;与细胞周期蛋白类似

1399:腺苷酸环化酶,是cAMP生产和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信号传导所需要的;参与细胞周期控制,以及孢子形成的葡萄糖及氮抑制

1400:将Arf样GTP酶Arl3p靶向高尔基体所需要的高尔基体的整合膜蛋白;是ypt6缺失突变的多拷贝抑制因子

1401:将Arf样GTP酶Arl3p靶向高尔基体所需要的高尔基体的整合膜蛋白;是ypt6缺失突变的多拷贝抑制因子

1402:线粒体内膜蛋白,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组装所需要的

1403:线粒体内膜蛋白,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组装所需要的

1404:ER腔的寡糖基转移酶复合物的α亚基,催化新近合成蛋白质的天门冬酰胺-连接的糖基化作用

1405:ER腔的寡糖基转移酶复合物的α亚基,催化新近合成蛋白质的天门冬酰胺-连接的糖基化作用

1406:液泡转运体,将大的中性氨基酸输入液泡;是与泡状的GABA-甘氨酸转运体相关的七个酿酒酵母基因(AVT1-7)家族的成员

1407:液泡转运体,将大的中性氨基酸输入液泡;是与泡状的GABA-甘氨酸转运体相关的七个酿酒酵母基因(AVT1-7)家族的成员

1408:假定蛋白

1409:α-细胞的α-凝集素,在凝集期间结合Aga1p,氨基末端的部分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同源并包含a-凝集素的结合位点,羧基末端的部分被高度糖基化并包含GPI锚

1410:β-衔接蛋白,网格蛋白相关的蛋白质复合物(AP-2)的大亚基;参与囊介导的转运;类似于网格蛋白相关的蛋白质复合物的哺乳动物β链

1411:β-衔接蛋白,网格蛋白相关的蛋白质复合物(AP-2)的大亚基;参与囊介导的转运;类似于网格蛋白相关的蛋白质复合物的哺乳动物β链

1412:通过与棉阿舒囊素的同源性鉴定

1413:通过与棉阿舒囊素的同源性鉴定

1414:DNA聚合酶III(δ)亚基,是细胞存活必不可少的;参与DNA复制和DNA修复

1415:DNA聚合酶III(δ)亚基,是细胞存活必不可少的;参与DNA复制和DNA修复

1416:翻译起始因子eIF2的α亚基,参与起始密码子的识别;Ser51的磷酸化是通过抑制GDP转换成GTP的翻译调节所需要的

1417:翻译起始因子eIF2的α亚基,参与起始密码子的识别;Ser51的磷酸化是通过抑制GDP转换成GTP的翻译调节所需要的

1418:假定蛋白

1419:信号肽酶复合物(SPC)的亚基,其中信号肽酶复合物将信号序列从靶向内质网(ER)的蛋白质中切割出来,是哺乳动物信号肽酶复合物的SPC12亚基的同源物

1420:假定蛋白

1421:假定蛋白

1422:二羟酸脱水酶,催化导致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的共同路径的第三步

1423:可能参与脂肪酸氧化而不参与脂肪酸合成的过氧化物酶体脂酰-CoA硫脂酶;也发现于人过氧化物酶体的保守的蛋白质;在脂肪酸上生长期间TES1mRNA水平增加

1424:3-羟基邻氨基苯甲酸,是通过犬尿氨酸路径从色氨酸生物合成烟酸所需要的

1425: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cyclophilin),催化脯氨酸残基N-末端的肽键的顺反异构化;结合Hsp82p并且促进伴侣蛋白的活性

1426:RAVE复合物(Rav1p、Rav2p、Skp1p)的亚基,促进V-ATP酶全酶的组装;是早期到晚期内涵体/PVC之间的转运以及TGN膜蛋白的定位所需要的;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1427:组装细胞色素C氧化酶所需要的蛋白质

1428:与HECT结构域E3泛素蛋白质连接酶具有相似性的蛋白质,不是生存所需要的

1429:定位于晚期-或后期-高尔基体泡的氯化物通道,参与铁代谢;和脊椎动物里的电压-门控氯化物通道高度同源

1430:rRNA主要的转录产物的正常代谢所需要的核仁蛋白质,估计参与核糖体生物合成

1431:DNA聚合酶δ的第三亚基,参与染色体的DNA复制;是在DNA损伤存在时易于出错的DNA合成和持续合成能力所需要的;与Hys2p、PCNA(Pol30p)和Pol1p相互作用

1432:参与晚期内涵体到液泡的运输的晚期内涵体蛋白质;与人肥胖受体基因-相关蛋白质(OB-RGRP)是功能性同源物

1433:是前序列移位酶相关的蛋白质输入运动器(PAM)的亚基的线粒体基质ATP酶;参与将蛋白质转移到基质和蛋白质折叠;是热休克蛋白70(HSP70)家族的成员

1434:翻译起始因子eIF-5A,促进第一个肽键的形成;类似于Hyp2p而且功能与Hyp2p重叠;经历必需的辅蛋白化修饰;在缺氧条件下被表达

1435:细胞色素C,亚型1;是细胞呼吸期间将电子从泛醌-细胞色素C氧化还原酶传递到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线粒体膜间隙的电子载体

1436:NAD激酶,呈六聚体时是有活性的;增强三价铁还原酶(Fre1p)的活性

1437:参与前mRNA剪接的剪接体复合物的成分,是可以调节Syf1p活性并帮助优化剪接的辅助剪接因子;isy1 syf2双重突变激活纺锤体检控点,导致细胞周期停滞

1438:延胡素酸还原酶,催化将延胡索酸盐还原为琥珀酸,是缺氧状态下胞内的NADH的再次氧化所需要的;突变导致渗透敏感

1439:在核苷酸切除修复期间,(与Rad16p一起)以依赖ATP的方式识别并结合损伤DNA的蛋白质;是核苷酸切除修复因子4(NEF4)的亚基

1440:参与控制有丝分裂退出的多细胞周期检控点路径的GTP酶-激活的Bfa1p-Bub2p复合物的成分

1441:功能未知的液泡蛋白质;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1442: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是高温下生长所需要的

1443:网格蛋白相关的接头复合物AP-2的小亚基,参与质膜内蛋白质的分类;与哺乳动物质膜网格蛋白相关蛋白质(AP-2)复合物的σ亚基相关

1444:参与调节离子转运通过质膜的推测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增加精胺吸收

1445:RNA聚合酶I亚基A12.2;包括两个锌结合结构域,并且N末端结构域负责锚向RNA pol I复合物

1446:细胞质伴侣素Cct环状复合物的亚基,与Tcp1p相关,是体内组装肌动蛋白和微管蛋白所需要的

1447:Arp2/3复合物的必需成分,其中Arp2/3复合物是肌动蛋白斑块的移动性和完整性所需要的非常保守的肌动蛋白成核中心;参与胞吞作用和膜生长及极性

1448:PIK相关蛋白质激酶和雷帕霉素靶标;是TORC1的亚基,TORC1是通过调节翻译、转录、核糖体生物合成、营养素转运和自体吞噬以响应营养素从而控制生长的复合物;参与减数分裂

1449:异源五聚体复制因子C(RF-C)的亚基,其中RF-C是DNA结合蛋白和充当DNA聚合酶δ和ε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持续合成能力因子的夹子装载器的ATP酶

1450:参与DNA修复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突变对碱基类似物6-N-羟氨基嘌呤敏感,但基因破坏不会增加自发突变的比率

1451:细胞生存所需要的细胞质蛋白质,是通过与前-核糖体颗粒的结合鉴定的

1452:磷脂甲基转移酶(亚甲基-脂肪酰-磷脂合酶),催化磷脂酰胆碱生物合成的最后两个步骤

1453:胞质分裂所需要的母体-芽颈的隔蛋白环的成分;隔蛋白将蛋白质招募到颈部并充当膜的扩散屏障,并且它们包含用EM可观测到的10nm的细丝

1454:线粒体磷酸载体,将无机磷酸盐输入线粒体;功能上与Pic2p重叠但是在正常情况下比Pic2丰富

1455: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定位于线粒体

1456:Esa1p相关因子,是NuA4乙酰转移酶复合物的亚基

1457: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大规模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计算分析暗示其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构中可能起作用;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1458: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在高度纯化的线粒体内是可检测的

1459:G蛋白质γ亚基,与Ste4p形成二聚物进而激活交配信号传导路径,与Gpa1p和Ste4p形成具有异源三聚体以缓冲信号传导;C-末端被棕榈酰化和法呢基化,这是正常信号传导所需要的

1460:参与协调正确的染色体分离的细胞周期活动的必需染色体乘客蛋白质(chromosomal passenger protein);C末端域与Sli15p域结合,中间域磷酸化时使Cbf2p定位到有丝分裂后期的纺锤体

1461:RNA结合蛋白的Puf家族的成员,与编码膜相关蛋白的mRNAs相互作用;过表达抑制tub2-150突变并导致对野生型细胞内的苯菌灵的敏感性增强

1462:切割聚腺苷酸化因子(CPF)的亚基,直接与多(A)聚合酶(Pap1p)互相作用以调节它的活性

1463:仅在减数分裂事件中有活性的减数分裂主调节剂,通过与Ume6p相互作用激活早期减数分裂基因的转录,被Ime2p磷酸化后被26S蛋白酶体降解

1464:线粒体琥珀酸-延胡索酸盐转运体,将琥珀酸盐转运到线粒体并将延胡索酸盐转运出线粒体;是乙醇和醋酸盐的利用所需要的

1465:推测的木糖和阿拉伯糖还原酶

1466:使泛素蛋白融合物裂解以产生单体泛素的泛素C末端水解酶;水解泛素C-末端的肽键;是泛素样蛋白质Rub1p的主要加工酶

1467:线粒体的核糖体小亚基蛋白

1468:铜,锌过氧化物歧化酶;一些突变类似于那些引起人体内ALS(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的突变

1469:腺苷激酶,是S-腺苷甲硫氨酸(AdoMet)的利用所需要的;可能参与通过甲基循环产生的腺苷的再循环

1470:磷脂酰肌醇3-磷酸盐[PI(3)P]磷酸酶,调节PI(3)P的定位和水平;参与细胞质到液泡(CVT)的转运;与保守的肌管素(myotubularin)双重特异性磷酸酶家族类似

1471: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线粒体

1472:使接触DNA的着丝点亚基与那些接触微管的着丝点亚基相连接的MIND着丝点复合物(包含Nnf1p-Nsl1p-Dsn1p的Mtw1p)的必需成份;是正确的染色体分离所需要的

1473:线粒体的核糖体小亚基蛋白,与大肠杆菌的S7核糖体蛋白具有相似性

1474:假定蛋白

1475:在a-因子成熟、C末端CAAX蛋白水解作用的两个步骤和N-末端蛋白酶解加工的第一步中起作用的非常保守的锌金属蛋白酶;包括多个跨膜段

1476: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和核

1477:线粒体F1F0ATP合酶的F1部分的β亚基,其中线粒体F1F0ATP合酶是ATP合成所需要的一个大的、进化保守的酶复合物

1478:核糖体小亚基(40S)的蛋白质成分,是无酸的核糖体蛋白的最小要素;在体内被磷酸化;是存活所必需的;与大肠杆菌S7和大鼠S5核糖体蛋白类似

1479:参与网格蛋白招募以及高尔基体和内涵体之间的运输的包含N-末端epsin样结构域的蛋白质;联合网格蛋白接头Gga2p

1480: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据预测为七种β-链家族的依赖S-腺苷甲硫氨酸的甲基转移酶;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

1481:胱硫醚γ合酶,将半胱氨酸转换成胱硫醚

1482:核转运蛋白,是参与蛋白质的核输入的载体蛋白;是输入蛋白(importin)β同源物

1483: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是黄嘌呤利用和鸟嘌呤的最佳利用所需要的

1484: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是在半乳糖和甘露糖上保持野生型生长速率所需要的;定位于COPI被膜小泡和高尔基体

1485:参与极微染色体保持的蛋白质;是着丝点的成分;以依赖Ctf19p的方式与着丝粒DNA结合

1486:介导多起源内部膜蛋白的输入和插入的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是在X-连锁的Mohr-Tranebjaerg综合症中突变的人DDP1(聋张力障碍肽1)的同源物

1487:亚硫酸盐还原酶β亚基,参与氨基酸生物合成,转录被甲硫氨酸抑制

1488: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液泡膜

1489:高丝氨酸脱氢酶(L-高丝氨酸:NADP氧化还原酶),是催化甲硫氨酸和苏氨酸生物合成的公共路径中的第三步的二聚酶;酶含有核苷酸结合域、二聚化域和催化结构域

1490:参与组蛋白基因HTA1、HTB1、HHT1和HHT2的细胞周期调节的转录的转录共阻遏物;参与依赖位置的基因沉默和核小体再组装

1491: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

1492:蛋白质O-甘露糖基转移酶,将甘露糖残基从多萜基磷酸盐-D-甘露糖转移到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残基上;似乎在体内形成同型二聚体而不与其他Pmt蛋白质形成复合物;是新抗真菌药的靶标

1493:细胞质的支链氨基酸转氨酶,是小鼠ECA39的同源物;在稳定期高度表达,但在对数期表达被抑制

1494:与Tir1p、Tir2p、Tir3p和Tir4p类似的细胞壁甘露糖蛋白;在缺氧条件下表达,而在有氧生长期间被完全抑制

1495:尿囊素透酶;尿基琥珀酸盐透酶;组成型被表达是但却对氮降解物阻遏敏感

1496: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使果胶中鼠李聚糖半乳糖醛酸链内的α-1,4-糖苷键水解的果胶溶酶

1497: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使果胶中鼠李聚糖半乳糖醛酸链内的α-1,4-糖苷键水解的果胶溶酶

1498:二氢乳清酸脱氢酶,催化嘧啶从头生物合成的第四步酶催化步骤,将二氢乳清酸转换成乳清酸

1499:REF(RNA和输出因子结合蛋白)家族的成员;当过表达时,可以替代Yra1p的将多聚(A)+mRNA从核中输出的功能

1500:泛素介导蛋白质降解所需要的WD重复蛋白质,与Cdc48p形成复合物,起控制细胞泛素浓度的作用;在双峰生长后期/稳定期也促进有效的NHEJ

1501:ER和高尔基体的脂质磷酸肌醇磷酸酶,参与蛋白质运输和分泌

1502:显示吲哚-3-甘油-磷酸盐合酶和氨基苯甲酸盐合酶活性的双功能酶,与Trp2p形成多功能的异源低聚物氨基苯甲酸盐合酶:吲哚-3-磷酸甘油合酶的酶复合物

1503:泛素激活酶,参与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并且是存活所必需的

1504: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

1505:参与前-tRNA的核输出的核孔蛋白质

1506:PIK相关蛋白质激酶和雷帕霉素靶标;是TORC1和TORC2的亚基,其中TORC1是调节生长以响应营养素的复合物,TORC2是调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依赖细胞周期的极化的复合物;参与减数分裂

1507:有酰基转移酶活性的泡膜蛋白(v-SNARE);参与到高尔基体以及高尔基体内部的运输、液泡的内吞运输和液泡的融合;由于羧基末端的异戊烯化而定位于膜

1508:线粒体苏氨酰-tRNA合成酶

1509:Glc7p1型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PP1)的保守的核调节亚基,与Glc7p一起正促进有丝分裂期间的染色体传递所需要的核底物的脱磷酸过程

1510:线粒体基质酰基载体蛋白,参与硫辛酸的前体辛酸酯的生物合成;被受Ppt2p催化的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化激活

1511:与Dph1p、Dph2p、Jjj3p和Dph5p一起,是白喉酰胺的合成所需要的蛋白质,其中白喉酰胺是翻译延伸因子2(Eft1p或Eft2p)的修饰的组氨酸残基;可以在具有Dph1p和Kti11p的复合物中起作用

1512:参与Ace2p活性和细胞形态形成的调节的RAM信号传导网络的成分,与Kic1p和Sog2p相互作用,在发芽期间和交配相应期间定位于极化生长位点

1513:鸟氨酸脱羧酶,催化多胺生物合成的第一步;在有过量的多胺存在的情况下以依赖蛋白酶体的方式被裂解

1514:5-磷酸-核糖基-1(α)-焦磷酸盐合成酶,参与核苷酸、组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是五种相关酶之一,这些酶以异多聚复合物的形式发挥活性

1515:参与腐胺和亚精胺的分泌的蛋白质;是高尔基体或后高尔基体小泡的推测的多胺转运体

1516: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在二维的SDS凝胶上表现为两个蛋白质斑点(YmL34和YmL38)

1517:细胞质的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的亚基,其中细胞质的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包含冗余的催化亚基Tpk1p、Tpk2p和Tpk3p,以及调节亚基Bcy1p;促进营养生长以响应营养素;抑制菌丝生长

1518: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线粒体

1519:包括保守的锌指结构区的转录延伸因子;与保持活性转录区中的合适的染色质结构相关;缺失抑制雀麦花叶病毒(BMV)的基因表达

1520:合并的开放阅读框,不编码单个的蛋白质;YKL158W最初被解释为独立的ORF,但是后来被证明是相邻ORF YKL157W的外显子

1521:线粒体的核糖体小亚基蛋白

1522:四聚体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糖酵解期间介导3-磷酸甘油酸转化成2-磷酸甘油酸,在葡糖异生作用期间介导逆反应

1523:线粒体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参与麦角固醇生物合成

1524:RNA聚合酶III亚基C25

1525:推测的线粒体核糖体蛋白,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蛋白S2类似

1526:琥珀酸脱氢酶(Sdh1p、Sdh2p、Sdh3p、Sdh4p)的细胞色素b亚基,其中琥珀酸脱氢酶将琥珀酸的氧化和将电子传递到泛醌的过程偶联

1527:发现于着丝点并调节纺锤体组装的DASH复合物的成分;DASH在体外微管上形成环并促进微管稳定性

1528: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

1529:推测的二氢叶酸合成酶;与Fol3p类似;类似于大肠杆菌叶酰聚谷氨酸合酶/二氢叶酸合成酶

1530:与特异的mRNAs结合并与She3p相互作用的RNA结合蛋白;是限制某些蛋白质累积到芽体的mRNA定位工具的一部分

1531:通过RNA聚合酶I进行的rDNA转录所需要的蛋白质;是不依赖DNA模板的转录因子;参与将RNA聚合酶I招募到rDNA

1532:信号识别颗粒(SRP)的亚基,在将蛋白质靶向内质网膜的过程中起作用;在哺乳动物的SRP里未被发现;在核仁里形成被移位到细胞质的前-SRP结构

1533: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

1534:线粒体内膜转运体,转运丁酮二酸盐、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是线粒体载体家族的成员

1535:液泡的H+-ATP酶(V-ATP酶)功能所需要的整合膜蛋白,尽管不是V-ATP酶复合物的实际成分;但是在V-ATP酶的组装中起作用;定位于内质网(ER)

1536:结合并调节Hsp90家族伴侣蛋白的辅助分子伴侣;对酵母中的pp60v-src活性很重要;与哺乳动物p23蛋白质同源

1537:在信息素响应路径的MAP激酶信号传导中有潜在作用的蛋白质激酶

1538:5′到3′核酸外切酶,5′游离核酸内切酶,是Okazaki片段加工和成熟以及长片段碱基-切除修复所需要的;是粟酒裂殖酵母的RAD2/FEN1家族的成员

1539:与RNA聚合酶II延伸复合物相关的蛋白质;与对乳酸克鲁维酵母菌酵素毒素诱导的G1期阻滞的敏感性相关

1540:被亚铁血红素活化、被葡萄糖-抑制的Hap2p/3p/4p/5p CCAAT结合复合物的亚基,是呼吸性基因表达的转录激活子和整体调节因子;赋予该复合物主要的激活功能

1541:线粒体天冬氨酸转氨酶,在天冬氨酸和天门冬酰胺生物合成中催化丁酮二酸盐转化成天冬氨酸盐

1542:谷氨酰胺-果糖-6-磷酸酰胺转移酶,在几丁质生物合成第一步中催化从果糖-6-P和谷氨酰胺形成葡糖胺-6-P和谷氨酸盐

1543:共价连接的细胞壁甘露糖蛋白,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起稳定细胞壁的作用;参与低pH抗性;前体是GPI-锚定的

1544:细胞壁甘露糖蛋白,通过磷酸二酯键与β-1,3-和β-1,6-葡聚糖杂聚物连接;参与细胞壁形成

1545: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定位于脂质颗粒

1546:参与线粒体功能和应激反应的蛋白质;过表达抑制hap2、hap3和hap4突变体的生长缺陷

1547: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具有两个与泛素结合的CUE结构域,其中CUE结构域可以促进分子内的单泛素化

1548:与人CENP-C同源的着丝粒蛋白质,是有丝分裂后期纺锤延伸期间维持纺锤体的结构完整性所需要的,与组蛋白H2A、H2B和H4相互作用,被Ipl1p磷酸化

1549:细胞色素c1亚铁血红素裂解酶,参与细胞色素c1的成熟,其中细胞色素c1是线粒体泛醇-细胞色素-c还原酶的亚基;使亚铁血红素与脱血红素细胞色素(apocytochrome)c1共价连接

1550: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催化苹果酸和丁酮二酸盐的相互转化;参与三羧酸(TCA)循环

1551: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是介导小TIM(内膜的移位酶)复合物组装的路径的第一成分,所述小TIM复合物护送疏水性内膜蛋白转运到TIM22复合物

1552: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

1553: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和核

1554:腺苷二磷酸激酶,通过涉及自磷酸化酶中间体形成的机制催化γ磷酸盐从核苷三磷酸,通常是ATP上转移到核苷二磷酸上,

1555:内质网跨膜蛋白质,是人BAP31蛋白质的同源物

1556: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高尔基体

1557:与Msn2p相关的转录激活因子;在应激状态被激活,导致从细胞质到核的转移;在响应基因的应激响应元件处结合DNA、诱导基因表达

1558: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内涵体

1559:果糖1,6-二磷酸盐醛缩酶,是糖酵解和葡糖异生作用所需要的细胞质酶;催化果糖1,6二磷酸盐转化成两种3-碳产品:甘油醛-3-磷酸和二羟丙酮磷酸

1560:TFIIA小亚基;参与转录激活,起抗阻抑物或共活化因子的作用;与人及果蝇TFIIA中的最小亚基同源

1561: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是推测的核糖体蛋白;是翻译控制的肿瘤蛋白质的同源物;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YKL056C不是必需基因

1562: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突变影响线粒体分布和形态

1563:推测的甘露糖苷酶,是芽体形成期间的细胞壁的生物合成所需要的GPI-锚固的膜蛋白;与Dfg5p同源

1564:加快假菌丝生长的转录激活因子;调节FLO11的表达,是假菌丝形成所需要的粘合素;与构巢曲霉的发育调节因子StuA类似;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1565:纺锤极体(SPB)的中央板成分;参与SPB复制,可以促进SPB附着到核膜

1566:转运III(ESCRT-III)所需要的内涵体分类复合物的四个亚基之一;与Vps2p形成ESCRT-III亚复合物;参与将跨膜蛋白分类到多囊泡体(MVB)路径

1567:调节响应葡萄糖的几个葡萄糖转运体(HXT)基因表达的葡萄糖感应转录因子;与启动子结合并且充当转录激活因子和阻抑物

1568: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酶),催化从葡萄-1-磷酸和UTP可逆地形成UDP-Glc,参与多种代谢途径,表达被Pho85p通过Pho4p调节

1569:高尔基体定位的环指泛素连接酶(E3),参与包含极性跨膜域的膜蛋白的泛素化并将所述蛋白质分类至多囊泡体以呈递到液泡而达到质量控制目的

1570:与包含顺铂产生的链间交叉连接的DNA结合的蛋白质,包括两个HMG(高迁移率组框)结构域,其中HMG结构域赋予使顺铂修饰的DNA弯曲的能力;介导COX5b的好氧转录抑制

1571:线粒体苹果酸酶,催化苹果酸氧化脱羧形成丙酮酸盐,其中丙酮酸盐是糖类代谢的关键中间体并且是几个氨基酸合成的前体

1572:TFIIE大亚基,参与将RNA聚合酶II招募到启动子、TFIIH的激活和启动子开放

1573:Pan2p-Pan3p多聚(A)核糖核酸酶复合物的必需亚基,起着控制多聚(A)尾的长度,以及调节复制后修复复合物的化学计量和活性的作用

1574:尿苷酸盐激酶,催化从头生物合成嘧啶的第七酶催化步骤,将尿苷一磷酸(UMP)转换成尿嘧啶核苷-5′-二磷酸(UDP)

1575: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

1576:与同源物Mga2p一起参与OLE1转录调节的ER膜蛋白;无活性的ER形式会二聚化,核靶向后一个亚基被依赖泛素/蛋白酶体加工激活

1577:催化包含CAAX共有基序的蛋白质的异戊烯化的法尼酰基转移酶和I型牻牛儿基牻牛儿基转移酶的α亚基;是Ras蛋白和a-因子的膜定位所需要的必需蛋白

1578: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通过同源性鉴定,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

1579:COMPASS(Set1C)复合物的亚基,其中COMPASS(Set1C)复合物在组氨酸4上甲基化组蛋白H3并参与端粒沉默;是CPF(切割和多腺苷酸化因子)的亚基,CPF是一种参与RNAP II转录终止的复合物

1580:参与后随链DNA合成的六聚体DNA聚合酶α-相关的DNA解旋酶A;包含单链DNA促进的ATP酶和dATP酶活性;复制蛋白A促进解旋酶和ATP酶的活性

1581:线粒体F1F0ATP合酶的定子茎的亚基d,其中线粒体F1F0ATP合酶是ATP合成所需要的大的进化保守的酶复合物

1582:脯氨酸利用基因的转录激活因子,组成性地与PUT1和PUT2启动子序列结合并经历构象变化以形成活性态;具有一个Zn(2)-Cys(6)双核簇域

1583:25S和5.8S rRNAs的正常累积所需要的核仁蛋白,与27SA2前核糖体颗粒联合;估计参与60S核糖体亚基的生物合成

1584:ARP2/3复合物的亚基,其中ARP2/3复合物是皮质肌动蛋白斑块的移动性和完整性所需要的

1585:线粒体十字形切割的核酸内切酶,切割线粒体DNA重组期间形成的Holliday接点

1586:与Rpt4p和Rpt6p相互作用的泛素-蛋白连接酶(E3),是26S蛋白酶体的19S颗粒的两个亚基;细胞质E3参与泛素融合蛋白的降解

1587:参与mRNA循环和核糖体组装的蛋白质,定位于核仁

1588:神经酰胺合酶成分,参与从C26(酯酰)-辅酶A和二氢神经鞘氨醇或植物鞘氨醇合成神经酰胺,功能等效于Lag1p

1589:与肌动蛋白微丝的有刺末端结合以防止进一步聚合的成帽蛋白质(CP)异源二聚体(Cap1p和Cap2p)的α亚基;主要定位于皮质肌动蛋白斑块

1590:转录延伸的负调节物,包含一个TFIIS样域和一个PHD指、是温度敏感的ess1突变的多拷贝抑制剂,可能与RNA聚合酶II大亚基结合

1591:磷脂酰肌醇:神经酰胺磷酸肌醇转移酶(IPC合酶),是鞘脂合成所需要的;可以发生突变以赋予金担子素A(aureobasidin A)抗性

1592:线粒体的核糖体小亚基蛋白;MRP17显示出与PET122的遗传性相互作用、编码COX3-特异的翻译活化因子

1593:腺苷酰硫酸激酶,是硫酸盐同化所需要的,参与甲硫氨酸新陈代谢

1594:液泡的蛋白分类所需要的GTP酶,通过与Sla1p相互作用而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构中起作用;是包含Kex2p的一些蛋白的晚期高尔基体保留所需要的;参与调节过氧化物酶体生物合成

1595:多(A)聚合酶,是mRNA3′-末端多腺苷酸化所需要的三种因子之一,与聚腺苷酸化因子I(PF I)形成多蛋白复合物,也是mRNA核输出所需要的;可能也使rRNAs多腺苷酸化

1596:固醇新陈代谢中具有重叠的丰富功能并共同执行存活所必需的功能的氧固醇-结合蛋白家族的成员;GFP-融合蛋白定位于细胞外周

1597:功能未知的非必需蛋白质

1598: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不是线粒体翻译所必需的

1599:EGO复合物的成分,其中EGO复合物参与微自吞噬(microautophagy)的调节;定位于液泡膜,缺失导致液泡酸化存在缺陷

1600:“染色质重构结构”(RSC)复合物的15个亚基之一;经发现非常接近于核小体DNA;染色质重构后被转离核小体DNA的表面

1601: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β-氧化路径的多功能酶;具有3-羟酰-CoA脱氢酶活性和烯酰辅酶A水合酶活性

1602: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定位于核

1603: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类似于Pry1p和Pry3p以及植物PR-1类病原体相关蛋白质

1604: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包含一个环指基序

1605: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和核

1606:参与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盐浓度的调节蛋白质;Irs4p和Tax4p与Inp51p结合并激活磷酸酶Inp51p;突变赋予增多的rDNA沉默

1607:GARP(高尔基体相关的逆行蛋白质)复合物Vps51p-Vps52p-Vps53p-Vps54p的成分,GARP是将蛋白质从内涵体再循环到晚期高尔基体所需要的;使复合物(VFT/GARP)与SNARE Tlg1p连接

1608: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定位于细胞质和线粒体

1609:参与核糖体的生物合成的DEAD-盒家族的推测的依赖ATP的RNA解旋酶

1610:翻译起始因子eIF2B的α亚基,eIF2的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活性随后受磷酸化的eIF2的调节;最初被鉴定为GCN4表达的正调节剂

1611: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定位于线粒体

1612:是孢子形成基因的减数分裂-特异的阻抑物的SET3组蛋白脱乙酰基酶复合物的定义成员;是被RNAPII有效转录所需要的;是包含SET和PHD结构域的两种酵母蛋白之一

1613:功能未知的高尔基体膜蛋白,与Gea1p和Gea2p相互作用;是Gea2p定位所需要的;计算分析暗示其在细胞壁合成或蛋白液泡靶向中可能起作用

1614:液泡的蛋白-分类(Vps)路径的E类蛋白,可逆地与晚期内涵体结合,具有可以在乳腺癌内被改变的人直系同源物

1615:通用氨基酸透酶;定位于质膜,受氮源调节

1616: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定位于细胞质和核

1617:与Ulp1p相互作用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其中Ulp1p是Smt3p蛋白偶联物的Ub1(泛素类似的蛋白)-特异的蛋白酶

1618:与脂质颗粒共纯化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质;表达模式暗示其在呼吸生长中起作用;大规模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数据的计算分析暗示其在ATP/ADP交换中起作用

1619:功能未知的线粒体蛋白质;是包含硫氧还蛋白折叠的推测的氧化还原蛋白

1620:假定蛋白

1621:线粒体载体家族(MCF)的线粒体铁转运体,非常类似于Mrs3p,而且功能与Mrs3p重叠;在低铁条件下起作用;除转运铁离子外还可以转运其他阳离子

1622:Ras样蛋白质的Rho/Rac亚家族的非必需小GTP酶,可能参与细胞极性的确立

1623:翻译起始因子eIF4A,和Tif2p相同;是偶联ATP酶活性与RNA结合及解旋DEA(D/H)-盒RNA解旋酶;形成通过接头连接的两个紧凑结构域的哑铃结构;与eIF4G相互作用

1624:根据大规模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数据的计算分析确定的参与前18SrRNA成熟的可能的U3snoRNP蛋白

1625:参与N-连接蛋白糖基化的甘露糖基转移酶;是KRE2/MNT1甘露糖基转移酶家族的成员

1626:TFIIE小亚基,参与RNA聚合酶II转录起始

1627:可能参与芽体形成和形态发生的必需的核内蛋白;突变存活需要SSD1-v等位基因

1628: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质和核;在高度纯化的线粒体内是可检测的

1629:前序列移位酶-相关的运动器亚基,是共伴侣蛋白Pam16p和Pam18p之间形成稳定复合物所需要的,促进Pam16p-Pam18p和前序列移位酶结合

1630:线粒体细胞色素C过氧化物酶;裂解线粒体内的活性氧类,参与对氧化应激的反应

1631:联和SNARE蛋白一起参与ER至高尔基体转移泡的靶向和融合的亲水蛋白;是TRAPP(转运蛋白颗粒)复合物的成分

1632: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定位于线粒体

1633: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突变显示与CDC2的pol3-13等位基因的综合致死性相互作用

1634: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表位-标记的蛋白定位于细胞质

1635:功能未知的蛋白质;与YOR062Cp和Reg1p类似;表达受葡萄糖和Rgt1p的调节

1636:功能未知的非必需蛋白质;与Ygr154cp类似

1637:假定蛋白

1638:tRNase Z,参与RNA加工,具有两个推测的核苷酸三磷酸盐-结合基序(P-环)和一个保守的组氨酸基序,是人候选的前列腺癌易感基因ELAC2的同源物

1639:依赖NAD-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起着催化细胞质一碳单元氧化的作用;表达受Bas1p和Bas2p的调节,被腺嘌呤抑制,并且可能受肌醇和胆碱诱导

1640:参与前rRNA加工和60S核糖体亚基组装的必需蛋白质;与核糖体蛋白L11相互作用;主要定位于核仁;是66S前核糖体颗粒的成分

1641:核膜孔复合物(NPC)的Nup84p亚复合物的亚基,定位于NPC的两边,是形成GTP酶Gsp1p的正常核质浓度梯度所需要的

1642:必需的蛋白质,是DASH复合物的成分;参与维持纺锤体完整性和着丝点功能;与Duo1p和Dam1p相互作用;定位于核内纺锤体和着丝点

1643:与G蛋白、EF-1α和Sup35p的延伸因子类的序列相似的GTP结合蛋白;与Dom34p结合,并且与编码核糖体蛋白成分的基因有相同的亲缘关系

1644: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

1645:参与剪接的第二催化步骤的DEAH盒家族的RNA解旋酶,显示依赖ATP的RNA解旋活性

1646:与v-SNARE Tlg2p一起定位于晚期高尔基体小泡的整合膜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以点状模式定位于细胞质

1647:参与TAG流动的三酰基甘油脂肪酶;发现于脂质颗粒;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1648:在前核糖体组装或转运中起作用的富含丝氨酸的核仁蛋白;可以充当小核仁核蛋白微粒(snoRNPs)的伴侣蛋白;在结构上和免疫上与大鼠Nopp140类似

1649:内膜肽转运体,介导二肽和三肽的转运;是包含12个跨膜域的保守蛋白;PTR2表达受通过Cup9p抑制的N-末端规则路径的调节

1650:假定蛋白

1651:从泛素化蛋白切割泛素的泛素-特异的蛋白酶

1652:参与调节嘌呤和组氨酸生物合成路径的基因的基础表达和被诱导的表达的Myb-相关转录因子

1653:S-甲基蛋氨酸-高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与Sam4p一起在S-腺苷甲硫氨酸(AdoMet)转化成甲硫氨酸中起作用以控制甲硫氨酸/AdoMet比率

1654:高亲合力S-甲基蛋氨酸透酶,是作为硫来源的S-甲基蛋氨酸的利用所需要的;与S-腺苷甲硫氨酸透酶Sam3p类似

1655:依赖Fe(II)的磺酸盐/α-酮戊二酸加双氧酶,参与用作硫来源的磺酸盐的分解代谢,包含与J结构域(大肠杆菌DnaJ蛋白为代表)非常类似的序列

1656:假定蛋白

1657:与Fre2p类似的推测的三价铁还原酶;表达在低铁水平下被诱导

1658:参与胆汁酸转运的ATP结合盒(ABC)家族的转运体;与哺乳动物胆汁转运体类似

1659:核糖体大亚基(60S)的核糖体蛋白质L4,几乎和Rpl8Ap相同并且与大鼠L7a核糖体蛋白类似;突变导致游离的60S亚基数量减少

1660:质膜甘油通道,是通道蛋白的主要的内在蛋白(MIP)家族的成员;参与甘油的流出和三价非金属亚砷酸盐及亚锑酸盐的吸收

1661:琥珀酸脱氢酶(Sdh1p、Sdh2p、Sdh3p、Sdh4p)的铁硫蛋白质亚基,其中琥珀酸脱氢酶将琥珀酸的氧化与传递电子到泛醌偶联

1662: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是异源寡聚体或同型寡聚体复合物;在周围与膜连接;与人COH1同源;参与孢子形成、液泡的蛋白分类和蛋白-高尔基体的保留

1663:泛素,变成与蛋白共轭连接,标记它们以通过泛素-26S蛋白酶体体系被选择性降解;是细胞的应激反应必不可少的

1664: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包含N-末端epsin样结构域

1665: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是细胞生长所需要的并且可能参与rRNA加工;mRNA受细胞周期的调节

1666:假定蛋白

1667:定位于ER膜的将磷酸乙醇胺添加到糖基磷脂酰肌醇(GPI)固定前体的第三甘露糖残基上的磷酸转移酶;与人PIG-O蛋白类似

1668:假定蛋白

1669:识别精胺、腐胺和亚精胺的多胺转运体;催化多胺在碱性pH条件下的吸收和在酸性pH条件下的分泌;磷酸化可以增强质膜活性和分类

1670:协同Ydj1p(Hsp40)和Ssa1p(Hsp70)再折叠和再激活先前变性的聚集的蛋白的热休克蛋白;响应包含:加热、乙醇和亚砷酸钠的应激;参与[PSI+]繁殖

1671:假定蛋白

1672:细胞质天冬氨酰-tRNA合成酶,是催化tRNA(Asp)的特异天冬氨酰化的同型二聚体酶;是II类氨酰tRNA合成酶;结合自身的mRNA可以赋予自动调节能力

1673:假定蛋白

1674:参与一般应激反应的质膜相关的蛋白磷酸酶;与结合伴侣Whi2p一起是可能通过Msn2p脱磷酸完全激活STRE-介导的基因表达所需要的

1675:将最终输送到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铜传递到Sco1p和Cox11p的铜金属伴侣蛋白

1676:核糖体组装和功能,包括60S核糖体亚基的合成所需要的核仁DEAD-盒蛋白;是66S前核糖体颗粒的成分

1677:假定蛋白

1678:起点识别复合物的亚基,其中起点识别复合物通过结合复制起点来指导DNA复制,并且也参与转录沉默

1679:线粒体裂变和线粒体形态的保持所需要的发动蛋白相关的GTP酶,在分裂发生处的线粒体管的细胞质面组装;也参与胞吞作用

1680:与Noc2p形成核复合物的蛋白质,其中Noc2p结合66S核糖体前体以介导它们的核内转运;也结合染色质以促进DNA复制因子和复制起始的联合

1681:假定蛋白

1682:RNA聚合酶转录因子TFIIH的核心形式的成分,RNA聚合酶转录因子TFIIH兼有蛋白激酶和依赖DNA的ATP酶/解旋酶活性并且是转录和核苷酸切除修复所必不可少的;与Tfb4p相互作用

1683:DNA修复所需要的必需的核内蛋白;与Smc5p和Smc6p形成复合物

1684:核糖体样蛋白24

1685:调节端粒长度的蛋白质;保护具有Cdc13p和Stn1p的复合物的端粒末端

1686:RES复合物的亚基,其中RES复合物是未剪接的前-mRNAs的核保留所需要的;同Pml39p和Mlp1p的作用路径相同

1687:甲硫基腺苷磷酸化酶(MTAP),催化甲硫氨酸补救路径的第一步;通过对鸟氨酸脱羧酶(Spe1p)活性的调节来影响多胺生物合成;调节ADH2的基因表达

1688:核膜孔复合物的整合膜蛋白,定位于接近核膜的位置

1689:功能丰富的Psr1p同源物,是参与一般应激反应的质膜磷酸酶;与Psr1p和Whi2p一起是可能通过Msn2p脱磷酸完全激活STRE介导的基因表达所需要的

1690:假定蛋白

1691:参与RNA新陈代谢的必需蛋白质,是负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Shwachman-Bodian-Diamond综合症的人蛋白SBDS的两个酵母同源物(具有Yhr087wp)之一,在古菌中也是保守的

1692:转运III(ESCRT-III)所需要的内涵体分类复合物的四个亚基之一;参与将跨膜蛋白分类到多囊体(MVB)路径;从细胞质被招募到内涵体膜

1693:ER和高尔基体复合物之间的小泡运输所需要的顺面高尔基体t-SNARE突触融合蛋白,至少结合9种SNARE蛋白

1694:包含5-氨基咪唑-4-氨甲酰核糖核苷酸甲酰转移酶和肌苷单磷酸环水解酶活性的新生嘌呤生物合成的酶,是Ade17p的同工酶;ade16ade17突变体需要腺嘌呤和组氨酸

1695:核糖体大亚基(60S)的蛋白质成分,几乎和Rpl15Bp相同并且与大鼠L15核糖体蛋白类似;结合5.8S rRNA

1696:依赖单链DNA的ATP酶,参与复制后的修复;包含环指结构域

1697:重构染色质复合物58KDa亚基的结构;染色质重构复合物亚基

1698:参与铁体内平衡的推测的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转录受金属离子调节;是金属转运蛋白的Nramp家族的成员

1699: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亚基VIb,其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是线粒体内膜电子传递链的末端成员;是完全活性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组装而不是组装后的活性所需要的

1700:假定蛋白

1701:假定蛋白

1702:使细胞免受氧化和还原应激的硫氧还蛋白体系的细胞质硫氧还蛋白同工酶,与Pbi2p形成LMA1复合物,充当Tsa1p的辅助因子,是ER-高尔基体转运和液泡遗传所需要的

1703:三种丙酮酸脱羧酶同工酶的主要部分,是酒精发酵的关键酶;使丙酮酸盐脱去羧基形成乙醛;受葡萄糖、乙醇和自动调节的影响;参与氨基酸分解代谢

1704:假定蛋白

1705:细胞生存所需要的蛋白质

1706:INO80染色质重构复合物的亚基

1707:SAGA转录调节复合物的亚基,但不存在于SAGA样复合物SLIK/SALSA之中,是某些启动子中SAGA介导的抑制所需要的

1708:C-5固醇去饱和酶,催化C-5(6)双键进入表甾醇(episterol),表甾醇是麦角固醇生物合成的前体;突变株是能成活的,但是不能在非发酵碳源上生长

1709:假定蛋白

1710:细胞质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参与一碳新陈代谢

1711:RNA核酸外切酶,是U4snRNA成熟所需要的;在5.8S rRNA成熟中功能与Rnh70p重叠,并且在U5snRNA和RNase P RNA加工中功能与Rnh70p和Rex3p重叠;是核酸外切酶的RNase D家族的成员

1712:细胞质的苯丙氨酰-tRNA合成酶的β亚基,与Frs2p形成四聚体以产生活性酶;根据蛋白质序列判断它在进化上远离线粒体苯丙氨酰-tRNA合成酶,但底物结合是类似的

1713:假定蛋白

1714:假定蛋白

1715:信号肽酶复合物(Spc1p、Spc2p、Spc3p、Sec11p)的亚基,其中信号肽酶复合物催化切割靶向分泌路径的蛋白的N-末端信号序列;与哺乳动物SPC22/23同源

1716:COX1mRNA特异的翻译活化因子,也影响包含内含子的COX1原始转录本的稳定性;位于线粒体内膜

1717: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是暴露在K1杀伤性毒素时的生存所需要的:参与加工35S rRNA原始转录本以产生20S和27SA2前rRNA转录物

1718:木糖醇脱氢酶,在内生木糖利用路径中将木糖醇转换成D-木酮糖

1719:RNA聚合酶II全酶/中介体复合物的成分;影响染色质结构和不同基因的转录调节;是葡萄糖抑制、HO抑制、RME1抑制和孢子形成所需要的

1720:假定蛋白

1721:核糖体大亚基(60S)的蛋白质成分,负责连接40S和60S亚基;调节翻译开始;与大鼠L10核糖体蛋白以及QM基因家族的成员类似

1722: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定位于线粒体

1723:在双极出芽期间参与芽体位置选择的保持的N-糖基化蛋白;定位需要Rax1p

1724:参与染色质重构的核肌动蛋白相关蛋白质,是染色质重构酶复合物的成分

1725:推测的伴侣蛋白,是大肠杆菌DnaJ的同源物,与Ydj1p紧密相关

1726:高亲合力硫酸盐透酶;硫酸盐吸收被特异的硫酸盐转运体Sul1p和Sul2p介导,其中硫酸盐转运体Sul1p和Sul2p控制内源激活的硫酸盐中间体的浓度

1727:功能未知的蛋白质

1728:DNA结合的转录激活因子,介导分解代谢的L-丝氨酸(L-苏氨酸)脱氨基酶(CHA1)的丝氨酸/苏氨酸的活化;是具有Zn[2]-Cys[6]真菌型双核簇域的锌指蛋白

1729: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缺失突变导致对荧光增白剂(Calcofluor white)的敏感性增加;基因表达受存在异辛烷诱导

1730:通过同源性鉴定的假定蛋白。参见FEBS Letters[2000]487:31-36。

1731:3-酮固醇还原酶,在麦角固醇生物合成中,催化从中间体去除两个C-4甲基所需要的三个步骤的最后一步;突变体呈固醇营养缺陷型

1732:有丝分裂后期-促进复合物/循环体(APC/C)的亚基,其中APC/C是中期/后期转换期间降解包括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蛋白在内的有丝分裂后期抑制因子所需要的泛素-蛋白质连接酶

1733:DNA复制起始因子;被招募到复制起点的MCM前-RC复合物上;促进MCM从Mcm10p上释放,招募延伸工具;人同源物内的突变可以导致软腭-心-面综合症(velocardiofacial syndrome)和DiGeorge综合症

1734:由Sen2p、Sen15p、Sen34p和Sen54p组成的tRNA剪接核酸内切酶的亚基;Sen2p包含tRNA5′剪接位点切割的活性位点,与Sen34p和古菌的tRNA剪接核酸内切酶类似

1735:假定蛋白

1736:巯基-特异的过氧化物酶,使氢过氧化物还原以防止氧化损伤;体内功能需要与Urm1p的共价结合

1737:天冬氨酸蛋白酶,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附着到质膜上

1738:假定蛋白

1739:有丝分裂后期-促进复合物/循环体(APC/C)的亚基,其中APC/C是中期/后期转换期间降解包括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蛋白在内的有丝分裂后期抑制因子所需要的泛素-蛋白质连接酶;与滞蛋白Cdc53p类似

1740:核仁蛋白,特别地与U3snoRNA相关,是也被称为小亚基(SSU)加工体的大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的一部分,是18S rRNA生物合成所需要的,是活性的前rRNA加工复合物的一部分

1741:质膜的低亲合力锌转运体;转录是在低锌条件下被Zap1p转录因子诱导

1742:胆碱激酶,催化CDP胆碱路径磷脂酰胆碱合成(Kennedy路径)中的第一步;mRNA表达受肌醇和胆碱调节,酶活性受蛋白激酶的磷酸化刺激

1743:丙酮酸脱羧酶的次要亚型,是酒精发酵中的关键酶,使丙酮酸盐脱去羧基形成乙醛,调节依赖葡萄糖和乙醇,被硫胺抑制,参与氨基酸分解代谢

1744:在铁饥饿期间被表达的mRNA结合蛋白;与特异mRNAs的3-非翻译区中的序列元件结合以介导它们的降解;参与铁体内平衡

1745:参与钠和钾通过质膜外流的Na+/H+反向转运体;是酸性pH下碱阳离子耐受性所需要的

1746:呼吸链酶复合物III和IV的组装所需要的线粒体膜蛋白;协同线粒体编码基因的表达;可以促进递送mRNA到膜结合的翻译工具上

1747:假定蛋白

1748:细胞生存所需要的蛋白质,是在线粒体内参与RNA加工的RNase MRP的成分

1749:精胺合酶,是精胺的生物合成所需要的并且参与泛酸的生物合成

1750:与SNARE蛋白联合促进液泡对接/融合反应的液泡外周膜蛋白,是液泡的生物合成所需要的,与介导蛋白质转运到液泡的Pep5p形成复合物

1751:假定蛋白

1752:与G4四重体和嘌呤基序三重核酸结合的蛋白质;和Cdc13p起着维持端粒结构的作用;与核糖体和亚端粒Y′DNA相互作用;是tom1和pop2突变的多拷贝抑制因子

1753:假定蛋白

1754:核糖核酸酶H2亚基,是RNase H2的活性所需要的

1755:线粒体加工蛋白酶的较小亚基,是切割线粒体输入蛋白的N-末端定向序列的必需的加工酶

1756:被切割用于生产小亚基(40S)的核糖体蛋白和泛素的融合蛋白;泛素可以促进核糖体蛋白组装成核糖体;与翻译因子eIF2B遗传地互相作用

1757:可能参与线粒体内分类

1758:网格蛋白相关接合体复合物AP-1的小亚基,在反面高尔基体网络中参与蛋白分类;是哺乳动物网格蛋白AP-1复合物的σ亚基的同源物

1759:白喉酰胺合成所需要的甲基转移酶,白喉酰胺是翻译延伸因子2(Eft1p或Eft2p)的被修饰的组氨酸残基;不是成活所需要的;GFP-Dph5p融合蛋白定位于细胞质

1760:盒H/ACA小核仁的核蛋白微粒(snoRNPs)的成分,是可能的rRNA假尿嘧啶核苷合酶,结合snoRNP Nop10p并且与核糖体生物合成蛋白Nop53p相互作用

1761:假定蛋白

1762:羧肽酶Y抑制因子,功能需要NatB N-末端乙酰转移酶的乙酰化;是参与蛋白激酶A信号传导路径的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

1763:功能未知的蛋白质,转录与涉及多药耐药性的基因一起被旁系同源转录因子Yrm1p和Yrr1p激活

1764: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催化转移ATP腺苷基到甲硫氨酸的硫原子上;是两个受到不同调节的同工酶(Sam1p和Sam2p)之一

1765:结合许多启动子区的转录因子,尤其指参与信息素反应和细胞周期的某些基因的启动子;是潜在的Cdc28p底物;表达在G1期受到结合SBF的诱导

1766:18S rRNA成熟和40S核糖体生产所需要的蛋白质;与纺锤体/微管联合;核定位取决于同Nop14p在实体上的相互作用;可以结合snoRNAs

1767:UDP-葡萄糖:固醇葡糖基转移酶,是参与固醇糖苷膜脂合成的保守酶,参与自体吞噬

1768:线粒体外膜的磷酸化蛋白,仅定位于芽体的线粒体;与Myo2p相互作用以介导线粒体分布到芽体;mRNA被包含She2p的运输系统靶向到芽体

1769:作为真核翻译起始因子3(eIF3)的亚化学计量成分参与翻译起始并且是20S前rRNA加工所需要的双功能蛋白;与eIF3亚基Rpg1p和Prt1p以及18SrRNA结合

1770:假定蛋白

1771:N-十四酰转移酶,催化共翻译、共价附着肉豆蔻酸到几个蛋白质的N-末端甘氨酸残基上,其中这几个蛋白质参与细胞生长和信号转导

1772:参与rRNA加工的具有WD-40重复的蛋白质;联合反式作用核糖体生物合成因子;与β-转导素(transducin)超家族类似

1773:在前rRNA成熟期间指导其的2′-O-甲基化的盒C/D snoRNP复合物的必需的进化保守的核仁蛋白成分;过表达导致纺锤体定向缺损

1774:假定蛋白

1775:参与α-微管蛋白、β-微管蛋白和肌动蛋白折叠的异源六聚体Gim/前折叠素蛋白复合物的亚基

1776:COX1mRNA的翻译所需要的核编码蛋白;与Cox1蛋白结合

1777:在ER相关蛋白裂解(ERAD)中起重要作用的ER膜的固有蛋白,与Hrd1p和ERAD决定族形成参加腔到胞质的运输以及对ERAD活动的协调的HRD复合物

1778:Nup84核膜孔亚复合物和对ER到高尔基体转移泡的形成很重要的COPII复合物(Sar1p、Sec13p、Sec16p、Sec23p、Sec24p、Sec31p、Sfb2p、以及Sfb3p)的成分

1779: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特别代谢肌苷核苷和鸟苷核苷

1780:铁还原酶和二价铜还原酶,在被转运体吸收之前,使含铁细胞-结合的铁和氧化铜还原;表达在低铜和铁浓度下被诱导

1781: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周围;msc3突变在指导减数分裂重组活动形成同源染色单体方面有缺陷,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1782:推测的液泡Fe2+/Mn2+转运体;通过防止线粒体铁累积,抑制yfh1突变的呼吸不足,其中yfh1突变体缺少哺乳动物frataxin的直系同源物

1783:核仁蛋白质,是包含参与前18S rRNA加工的U3snoRNA的小亚基(SSU)加工体的成分

1784:假定蛋白

1785:假定蛋白

1786:Sgv1p(Bur1p)蛋白激酶的细胞周期蛋白;Sgv1p和Bur2p包含一个参与转录调节的CDK-细胞周期蛋白复合物,该复合物是通过RNA聚合酶II的最大亚基的羧基末端结构域的磷酸化来参与调节的

1787:小rho-样GTP酶,是细胞极性确立和保持所不可缺少的;突变体在肌动蛋白和隔蛋白的组装方面有缺陷

1788:犬尿氨酸酶,是通过犬尿氨酸路径从色氨酸生物合成烟酸所需要的

1789:DNA拓扑异构酶III,是在具有Sgs1p和Rmi1p的复合物中起着优选松弛单链负超螺旋DNA的保守蛋白质,参与端粒稳定性和有丝分裂重组的调节

1790:响应信息素,以不同于依赖Far1p的路径参与G1细胞周期阻滞的蛋白质;与Far3p、Far7p、Far8p、Far9p和Far11p相互作用;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1791:正常的胞内固醇分配和鞘脂类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蛋白质;与Nup120p和秀丽隐杆线虫的R05H5.5蛋白类似

1792:甲硫丁氨酸氨肽酶,催化从新生多肽上共翻译去除氨基末端甲硫氨酸;其功能部分与Map2p重叠

1793:参与对氧化应激和渗透应激的反应的蛋白激酶;被鉴定为粟酒裂殖酵母细胞周期检控点突变的抑制因子

1794:翻译延伸因子,通过从核糖体复合物中释放EF-1α进而促进氨酰RNA(AA-tRNA)与核糖体的结合;包含两个ABC盒;结合并水解ATP

1795: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以点状模式定位于细胞质

1796:乙醇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蛋白质;受热休克诱导并定位于线粒体内膜;和哺乳动物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Mpv17同源

1797:假定蛋白

1798:核分布因子NudE、NUDEL的同源物

1799:GTP酶,是参与分泌途径的Ras样GTP结合蛋白,是晚期高尔基体中内涵体衍生的囊泡融合、液泡的羧肽酶Y成熟所需要的;与人GTP酶Rab6类似

1800:与秀丽隐杆线虫蛋白类似的蛋白

1801:核糖体小亚基(40S)的蛋白质成份;几乎和RpS28Bp相同并且与大鼠S28核糖体蛋白类似

1802:R-SNARE蛋白;与Bet1p、Bos1p和Sed5p组装成SNARE复合物;在ER和高尔基体复合物之间循环;参与ER和高尔基体之间的顺行和逆行转运;是突触小泡蛋白(synaptobrevin)的同源物

1803:参与mRNA脱帽的非必需水解酶,可以以反馈机制调节脱腺苷化作用,包含焦磷酸酶活性和HIT(三聚组氨酸)基序;与中性的海藻糖酶Nth1p相互作用

1804:浓缩素复合物(Smc2p-Smc4p-Ycs4p-Brn1p-Ycg1p)的非SMC亚基;是染色体浓缩的确立和保持、染色体分离、浓缩素的染色质结合和交配型基因座中的沉默所需要的

1805:六聚体MCM复合物的成分,六聚体MCM复合物对G1期中DNA复制起点的启动很重要并在S期被Cdc7p-Dbf4p激活时变成一个促进DNA溶解和延伸的有活性的依赖ATP的解旋酶

1806:参与60S核糖体亚基生物发生的DEAD盒家族的依赖ATP的RNA解旋酶

1807:推测的核酸内切酶,是mRNAs的3′加工所需要的mRNA切割和多腺苷酸化特异性复合物的亚基

1808:推测的烟酰胺N-甲基转移酶,在rDNA沉默和决定寿命中起作用

1809:内切几丁质酶;是有丝分裂之后的细胞分离所需要的;在晚G期和早M期细胞周期阶段期间转录活化被转录因子Ace2p介导

1810:DNA损伤和减数分裂的粗线期检控点蛋白;是形成滑动夹子的异源三聚体复合物(Rad17p-Mec3p-Ddc1p)的亚基,通过夹子装载复合物被装载到部分双链DNA上;是人和粟酒裂殖酵母Hus1的同源物

1811:功能未知的线粒体GTP酶,与大肠杆菌延伸因子型GTP结合蛋白LepA和来自秀丽隐杆线虫的LK1236.1类似

1812:Sec63复合物(Sec63p、Sec62p、Sec66p和Sec72p)的非必需亚基;与Sec61复合物、Kar2p/BiP以及Lhs1p形成能将依赖SRP的蛋白质和翻译后不依赖SRP-的蛋白质靶向并输入ER的通道

1813:参与核组织的保持、RNA加工和转运的GTP结合蛋白(哺乳动物Ranp同源物);被Prp20p、Rna1p、Yrb1p、Yrb2p、Yrp4p、Yrb30p、Cse1p和Kap95p调节;是酵母Gsp2p的同源物

1814:线粒体F1F0 ATP合酶的F0部分的亚基h,其中线粒体F1F0ATP合酶是ATP合成所需要的大的进化保守的酶复合物

1815:前mRNA剪接所需要的U1 snRNP复合物的成分,是人U1C蛋白的推测的直系同源物,其中人U1C蛋白参与U1 snRNP和前mRNA 5′剪接位点之间形成复合物

1816:细胞壁的主要的外切-1,3-β-葡聚糖酶,参与细胞壁β-葡聚糖的组装;以三种不同的糖基化的同工酶形式存在

1817:O-乙酰基高丝氨酸-O-乙酰丝氨酸硫化氢解酶,是含硫氨基酸合成所需要的

1818:在Pkc1p蛋白激酶路径中起作用的磷脂酰肌醇-4-激酶;是正常的液胞形态、细胞壁完整性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构所需要的

1819:几丁质脱乙酰酶,与Cda2p一起参与生物合成子囊孢子壁成分脱乙酰壳多糖;是维持子囊孢子壁适当的刚性所需要的

1820:利用与棉阿舒囊素的同源性鉴定

1821:膜结合的鸟苷酸交换因数(GEF或GDP-释放因子);通过促进GDP交换成GTP使Ras1p和Ras2p活化从而间接地调节腺苷酸环化酶;是进展经过G1期所需要的

1822:胞质分裂所需要的母体-芽颈的隔蛋白环的成分;隔蛋白将蛋白质招募到颈部并充当膜的扩散屏障,并且它们包含用EM可观测到的10nm的细丝

1823:着丝点在染色体分离中发挥功能所需要的RSC染色质重构复合物;是细胞周期进展的必需基因;在细胞周期的G1期被磷酸化;是Snf5p旁系同源物

1824:假定蛋白

1825:假定蛋白

1826:参与减数分裂重组早期的蛋白质;是染色体联会所需要的;与Rec104p和Spo11p形成重组起始期间所必需的复合物

1827:功能未知的蛋白质,通过调节Chs3p定位参与几丁质生物合成,也参与交配期间的细胞融合

1828:充当细胞壁完整性信号传导的传感器并激活该路径的O-糖基化的质膜蛋白;与Rho1p的鸟苷酸交换因子Rom2p和细胞完整性路径的蛋白Zeo1p相互作用

1829:核糖体小亚基(40S)的蛋白质成分;几乎和Rps25Ap一致并且与大鼠S25核糖体蛋白类似

1830:类似于大鼠P0、人P0和大肠杆菌L10e的保守的核糖体蛋白P0;显示在丝氨酸302上被磷酸化

1831:功能未知的蛋白质;表达被PDR1调节

1832:核转运蛋白β,与Srp1p(Kap60p)形成通过核定位信号(NLS)介导负荷蛋白的核输入的二聚体复合物,与核孔蛋白相互作用以指导转运穿过核膜孔复合物

1833:Nit蛋白质,是与蝇和蠕虫的NitFhit的Nit域,以及小鼠和人Nit蛋白质类似的酿酒酵母内的两种蛋白质之一;其中小鼠和人Nit蛋白质与Fhit瘤抑制剂相互作用;是腈水解酶超家族的成员

1834:假定蛋白

1835:参与芽体位置选择的蛋白质;二倍体突变株显示出代替野生双极模式的单极出芽模式,而且芽体在近极

1836:转醛醇酶,非氧化的戊糖磷酸路径内的酶;使景天庚酮糖7-磷酸盐和3-磷酸甘油醛转换成赤藓糖4-磷酸盐和果糖6-磷酸盐

1837:假定蛋白

1838:“染色质重构结构”(RSC)复合物的15个亚基之一;是中晚期孢子形成特异基因的表达所需要的;包含两个必需的溴域:溴邻近的同源性(BAH)域和AT钩

1839: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催化新生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路径的两个步骤

1840:在羧肽酶Y(CPY)分类中起作用的Vps34p磷脂酰肌醇3-激酶复合物的部分;结合Vps30p和Vps34p以促进磷脂酰肌醇3-磷酸盐(PtdIns3P)的生产,其中磷脂酰肌醇3-磷酸盐促进激酶活性

1841:通过控制START定时起作用充当G1/S期转换的剂量依赖的正调节物的推测的磷酸酯酶

1842:通过表达谱和质谱分析法被鉴定

1843:与Nam7p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可能参与无义介导的mRNA衰变路径

1844:假定蛋白

1845:ARP2/3复合物的亚基,其中ARP2/3复合物是皮质肌动蛋白斑块的移动性和完整性所需要的

1846:Rho1p和Rho2p交换用的GDP/GTP交换蛋白质(GEP);突变与也编码GEP的rom1内的突变一起是综合致死性的

1847:定位于质膜的糖基化的整合膜蛋白;在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降解中起作用;参与将FBPase从胞质液转运到Vid(液泡输入和降解)囊

1848:Sec61复合物(Sec61p、Sbh1p和Sss1p)的必需亚基;形成依赖SRP的蛋白输入通道和将错误折叠蛋白从ER中逆行运出的通道;具有Sec63的复合物允许引入不依赖SRP的蛋白到ER

1849:在脂质循环中具有潜在功用的磷脂酰肌醇传递蛋白;特别地与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sa2p)互相影响,可能在氧化应激抗性中起作用

1850:线粒体亮氨酰-tRNA合成酶,在几个线粒体I群内含子的剪接中也具有直接作用;是线粒体基因组保持间接需要的

1851:参与染色体的结构保持的蛋白质;是染色体间和姐妹染色单体重组所需要的;和粟酒裂殖酵母rad18同源

1852:参与PtdIns(3,5)P(2)的调节合成的蛋白质,通过MVB控制运输某些蛋白到液泡腔,并参与维持液泡大小和酸性;是Fab1p的活化剂

1853:功能未知的蛋白质,与Rei1p类似但不参与芽体生长;包含分散C2H2锌指域

1854:核糖体小亚基(40S)的蛋白质成分;几乎和Rps29Bp相同并且与大鼠S29和大肠杆菌S14核糖体蛋白类似

1855:共价连接的细胞壁糖蛋白,存在于细胞壁的内层

1856:线粒体F1F0ATP合酶的F0部分组装所需要的线粒体内膜蛋白,遗传上与ATP6互相影响

1857:线粒体内膜电子传递链末端成员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亚基VIII

1858:是同型液泡融合和液泡蛋白质分类(HOPS)复合物的亚基的ATP结合蛋白质;是蛋白质运输的高尔基体到内涵体和内涵体到液泡阶段的膜对接和融合不可缺少的

1859:CDC48/PAS1/SEC18(AAA)家族的ATP酶,形成六聚体复合物;可能参与异常mRNAs的裂解

1860:参与包含TATA的启动子中的转录起始的蛋白质;联合基础转录因子TFIID;包含两个溴域;相当于哺乳动物TAF1的C末端域;与Bdf2p重叠

1861:假定蛋白

1862:可能参与皮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功能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是推测的粟酒裂殖酵母asp1+的直系同源物

1863:质膜的高亲合力铜转运体,以三聚物形式发挥作用;在酿酒酵母的许多实验室菌株基因被Ty2转座子插入破坏

1864:假定蛋白

1865: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周围、细胞质和芽体

1866:假定蛋白

1867:与Apg1p蛋白激酶相互作用并被Apg1p蛋白激酶的活化所需要的蛋白质;参与自体吞噬而不是Cvt(细胞质到液泡靶向)路径

1868:与Ntr2p形成二聚体的必需蛋白质;也与Ntr2p和Prp43p形成参与剪接体分解的三聚物;也存在于具有剪接因子Clf1p的多亚基复合物中;是prp38-1突变的抑制剂

1869:作为细胞完整性信号路径的一部分调节Rhop1活性的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GEF);是tor2突变和ypk1 ypk2双重突变的多拷贝抑制剂;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1870:催化烷基化DNA的水解的DNA-3-甲基腺嘌呤糖苷酶II

1871:冠蛋白(Coronin),联合Arp2p/Arp3p复合物以调节其活性的皮质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成分

1872:核蛋白,是tRNAs、rRNAs和小的核RNAs加工所需要的推测的解旋酶;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1873:肌苷单磷酸盐去氢酶,催化GMP生物合成的第一步,是在酿酒酵母中作为组成型表达的四基因家族的成员

1874:功能未知的非必需蛋白质

1875:假定蛋白

1876:Lsm(Sm样)蛋白质;是异源七聚体复合物(Lsm2p-7p和Lsm1p或8p)的一部分:是参与mRNA衰减的细胞质Lsm1p复合物;是U6snRNP的核Lsm8p复合物部分并且可能参与tRNA、snoRNA和rRNA加工

1877: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

1878:估计参与蛋白分泌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质

1879:小亚基(40S)的核糖体蛋白10(rp10);几乎和Rps1Bp相同并且与大鼠S3a核糖体蛋白类似

1880:液泡的H+-ATP酶(V-ATP酶)的五亚基V0整合膜域的亚基D,是发现于内膜系统中的生电质子泵;使VO亚基稳定;是V1域在液泡膜上组装所需要的

1881:核蛋白,是与Fpr3p类似的推测的肽酰-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PIase);生产过剩抑制E3泛素蛋白连接酶Tom1p缺乏引起的生长缺陷

1882:调节参与分支氨基酸生物合成和氨同化的基因的锌指转录因子;被作为亮氨酸生物合成的中间体的α-异丙基苹果酸正调节

1883:Gpa1p的GTP酶激活蛋白,调节对α因子信息素的脱敏过程;也是防止交配路径的不依赖受体的信号传导所需要的;是RGS(G蛋白信号传导的调节因子)家族的成员

1884:假定蛋白

1885:包含卷曲螺旋域的有丝分裂器的成分,是G2/M期转换不可缺少的

1886:GPI转酰胺基酶亚基,参与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到蛋白质的附着;可能起识别附着信号或GPI脂质部分的功能

1887:氧化的蛋白在内质网中折叠所需要的糖蛋白

1888: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定位于内质网;msc1突变株在指导减数分裂的重组发生到同源染色单体方面有缺陷

1889:“染色质重构结构”(RSC)复合物的15个亚基之一;DNA结合蛋白参与rRNA合成,以及被雷帕霉素靶标(TOR)路径调节的基因的转录抑制和活化

1890:Gas1p和Pho8p成熟所需要的必需蛋白质;GFP融合蛋白定位于内质网;缺失突变株具有细胞分离缺陷

1891:细胞质GTP结合蛋白和通过Ran/Tc4GTP酶的同源物和结合配体Gtr2p发挥作用的Ran/Tc4GTP酶周期的负调节物;参与磷酸盐转运和侵入性生长;人RagA和RagB蛋白是功能性同源物

1892: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在呼吸链中将电子从NADH传递到泛醌但不泵质子,与酿酒酵母中缺乏的高等真核的多亚基呼吸复合物I相反

1893: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1894:基于大规模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计算分析确定的推测的RNA结合蛋白

1895:识别低聚(dA).低聚(dT)片段的DNA结合蛋白;其N-末端五氨基酸Gly-Arg-Lys-Pro-Gly重复中的Arg侧链是DNA结合所需要的,但不是存活所必需的

1896:C末端域激酶I(CTDK-I)的γ亚基,其中C末端域激酶I使RNA聚合酶II大亚基(Rpo21p)的C末端重复域磷酸化进而影响转录和前mRNA3′末端加工

1897:Rsp5p 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的成分,参与胞内的氨基酸透酶分类,在热休克因素介导的基因表达中起作用,是应激条件下的生长必不可少的,是BUL1的功能性同源物

1898:2-六异戊二稀基-6-甲氧基-1,4-苯醌甲基转移酶,参与泛醌(辅酶Q)的生物合成;定位于线粒体

1899:与端粒上的沉默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参与转录沉默;是Zds1p的旁系同源物

1900:海藻糖6-磷酸盐合酶(Tps1p)/磷酸酶(Tps2p)复合物大亚基,将尿嘧啶核苷-5′-二磷酸葡萄糖和葡糖-6-磷酸盐转换成海藻糖,与Tps3p相同并且可以分担功能

1901:Zn(2)-Cys(6)双核簇域类型的锌指转录因子,参与精氨酸响应基因的调节;同Arg80p和Arg82p一起起作用

1902:参与囊泡介导的液泡蛋白转运的鸟苷酸交换因子;特异性促进Vps21p/Rab5固有的鸟苷酸交换活性:与哺乳动物ras抑制因子类似;结合泛素

1903:单链DNA核酸内切酶(带有Rad1p),在核苷酸切除修复和双链中断恢复期间裂解单链DNA;是核苷酸切除修复因子1(NEF1)的亚基;是人ERCC1蛋白的同源物

1904:核仁蛋白质,是包含参与前18S rRNA加工的U3 snoRNA的小亚基(SSU)加工体的成分

1905:假定蛋白

1906:D-阿拉伯糖-1,4-内酯氧化酶,催化D-赤藓型抗坏血酸(D-erythroascorbicacid)的生物合成的最后一步,其中D-赤藓型抗坏血酸是预防氧化应激的保护剂

1907:假定蛋白

1908:线粒体F1F0 ATP合酶的亚基,其中线粒体F1F0ATP合酶是ATP合成所需要的大的酶复合物;称作亚基I或亚基j;不相当于其他有机体内已知的ATP合酶亚基

1909:二氢尿嘧啶核苷合酶,是包含Smm1p、Dus3p和Dus4p的保守蛋白质的流传广的家族的成员

1910:线粒体肽酰-脯氨酰顺反异构酶(cyclophilin),催化脯氨酸残基N-末端的肽键的顺反异构化;输入线粒体后参与蛋白质的再折叠

1911:TRAPP(转运蛋白颗粒)复合物的成分,其中TRAPP在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液泡转运中起必需功用

1912:保守的寡聚高尔基体复合物(Cog1p至Cog8p)的成分,其中寡聚高尔基体复合物是在蛋白质运输中起作用以介导运输小泡与高尔基体室融合的细胞质牵引复合物

1913:异源二聚体FACT复合物(Spt16p-Pob3p)的亚基,通过使核小体结构去稳定然后重新组装核小体结构经由核小体来促进RNA聚合酶II的转录延伸

1914:调节翻译终止效率的蛋白质,在体外与翻译释放因子eRF1(Sup45p)和eRF3(Sup35p)相互作用,包含TRIAD类蛋白质特有的锌指域

1915:孢子形成期间参与前孢子膜组装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质

1916:起点识别复合物的最大亚基,通过结合复制起点指导DNA复制并参与转录沉默;可能被Cdc28p磷酸化

1917:参与M期终止的ras超家族的GTP结合蛋白;在胞质分裂期间控制肌动球蛋白和隔蛋白的动态

1918:小亚基(40S)的核糖体蛋白10(rp10);几乎和Rps1Ap相同并且与大鼠S3a核糖体蛋白类似

1919:在DNA内特异性切除位于胞嘧啶或胸腺嘧啶残基对面的7,8-二氢-8-氧鸟嘌呤残基的线粒体糖基化酶/裂解酶,修复对线粒体DNA的氧化损伤

1920:参与调节dNTP生产的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在DNA损伤期间和S期被Mec1p和Rad53p调节

1921:细胞色素b2(L-乳酸盐细胞色素-c氧化还原酶),是线粒体膜间隙的成分,是乳酸盐利用所需要的;表达被葡萄糖和缺氧状态抑制

1922:假定蛋白

1923:定位于皮质斑块结构的完整膜蛋白;是rvs167突变的多拷贝抑制剂;突变株在孢子形成方面显示出缺陷,而且质膜内的鞘脂含量也显示出改变

1924:缺少半乳糖时参与GAL基因的抑制的转录调节物;通过Gal4p抑制转录活化;抑制被Gal3p或Gal1p结合减轻

1925:参与剪接的U1snRNP蛋白质,包含多个三十四肽重复

1926:通过RNA聚合酶I进行的rDNA转录所需要的蛋白质,是rDNA转录因子的核心因子(CF)的成分,其中该核心因子也包含Rrn6p和Rrn7p

1927:存在于线粒体和过氧物酶体的肉毒碱乙酰-CoA转移酶,将激活乙酰基传递到肉毒碱以形成可以穿梭通过膜的乙酰肉毒碱

1928: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是将Htz1p整合到染色质的Swr1p复合物的成分;是液泡的蛋白质分类所需要的

1929:推测的核苷酸糖转运体,与Vrg4p类似

1930:通过促进Rad51p与单链DNA结合来促进链交换的蛋白质;使互补的单链DNA退火;在营养生长和减数分裂期间参与DNA内的双链中断的恢复

1931:假定蛋白

1932:包含同源结构域的转录阻抑物,结合Mcm1p和M/G1期表达的细胞周期调节基因的启动子中的早期细胞周期盒(ECBs);表达被细胞周期调节;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1933: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催化从腺嘌呤和5-磷酸核糖焦磷酸形成AMP;参与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的补救路径

1934:假定蛋白

1935:ER腔的寡糖基转移酶复合物的亚基,催化新近合成的蛋白质的天门冬酰胺连接的糖基化作用;与Ost3p类似并且其功能与Ost3p部分重叠

1936:假定蛋白

1937:TFIID亚基(40kDa),参与RNA聚合酶II转录起始,与具有Spt3样转录因子的非典型组蛋白折叠基序的组蛋白H3类似

1938:与Cdc48p相互作用的包含UBX(泛素调节X)域的蛋白质,具有泛素结合(UBA)域,在体内与泛素化蛋白质相互作用,并且是泛素化模型底物的降解所需要的

1939:与Erp1、Erp2p和Emp24一起形成异源三聚体复合物的蛋白质,是参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转运的p24家族的成员

1940:假定蛋白

1941:通过同源性鉴定的假定蛋白。参见FEBS Letters[2000]487:31-36。

1942:氧化应激耐受性所需要的碱性亮氨酸拉链(bZIP)转录因子;介导对多效药和金属的抗性;响应氧化剂的存在时定位到核

1943:包含CAAX盒的未知功能的蛋白质,估计参与RAS/cAMP信号传导路径

1944:GTP酶;rab家族的GTP结合蛋白;是液泡遗传中的同型融合、内涵体-内涵体融合所需要的,与哺乳动物Rab7类似

1945:与非洲蟾蜍(Xenopus)的Plx1和粟酒裂殖酵母的Plo1p具有类似性的Polo样激酶;发现于芽颈、核和SPBs;通过底物的磷酸化作用在有丝分裂和胞质分裂中发挥多种功能;可能是Cdc28p底物

1946:假定蛋白

1947:假定蛋白

1948:将蛋白质分入液泡所需要的蛋白质;Mvp1p生产过剩抑制几个显性VPS1突变;Mvp1p和Vps1p协调一致地促进膜到液泡的运输

1949:TFIID亚基(48kDa),参与RNA聚合酶II转录起始;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1950:参与甲硫氨酸补救路径的酸式还原酮双加氧酶(Acireductonedioxygenease);是人MTCBP-1的直系同源物

1951:功能未知的eIF3成分;缺失导致线粒体组装而不是生长或翻译起始出现缺陷,可以补救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cluA突变株的胞质分裂和线粒体组装缺陷

1952:多萜醇激酶,催化多萜基单磷酸盐(Dol-P)生物合成的最后一步;是存活和脂质中间体合成的正常速度以及蛋白质N-糖基化作用所需要的

1953:参与芽体位置选择的蛋白质;二倍体突变株显示出随机出芽模式而不是野生双极模式

1954:C-22固醇去饱和酶,是在麦角固醇生物合成中催化固醇侧链内的C-22(23)双键形成的细胞色素P450酶;可能是氮杂茂环抗真菌药的靶标

1955:参与高亲合力铜转运所需要的基因的调节的铜-传感转录因子

1956:泛素结合酶,参与ER相关的蛋白质裂解路径;需要将Cue1p以招募到ER膜;估计参与染色质组装

1957:在过氧物酶体生物发生和过氧化物酶体基质蛋白质输入中起必需功用的环指过氧化物酶体膜peroxin,与Pex2p和Pex10p形成转移亚复合物

1958:参与TOR信号传导路径的必需蛋白质;在实体上联合蛋白质磷酸酶2A和SIT4蛋白质磷酸酶催化亚基

1959:响应信息素,以不同于依赖Far1p的路径参与G1细胞周期停滞的蛋白质;与Far3p、Far7p、Far9p、Far10p和Far11p相互作用

1960:呼吸生长所需要的蛋白质;定位于核和线粒体;突变株中其产物参与呼吸生长的特异的核和线粒体基因的转录显示出降低

1961: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以点状模式定位于细胞质

1962:线粒体内膜肽酶复合物的催化亚基,是膜间隙的线粒体蛋白质的成熟所需要的;复合物包含Imp1p,Imp2p(两者都是催化亚基)和Som1p

1963:与Msn4p相关的转录激活因子;在应激状态被激活,导致细胞质到核的转移;在响应基因的应激响应元件处结合DNA、以诱导基因表达

1964:过氧化物歧化酶Sod1p的铜伴侣蛋白,参与氧化应激保护作用;在剥夺铜的条件下N-末端部分内部的Met-X-Cys-X2-Cys基序参与将铜插入到Sod1p上

1965:转录共活化因子,通过影响修饰RNAP II的酶来促进延伸,在包含Rad2p的过氧化物抗性路径中起作用;是TFIIB突变的抑制剂

1966:参与细胞类型特异的转录和信息素反应的转录因子;在阻抑复合物和活化复合物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1967:显示核小体促进的ATP酶活性并且在编码域协调转录延伸与终止和加工的具有Isw1p和Ioc2p的复合物(Isw1b)的成员,包含PWWP基序

1968:响应信息素而以不同于依赖Far1p的路径参与G1细胞周期停滞的蛋白质;与Far7p、Far8p、Far9p、Far10p和Far11p相互作用

1969:线粒体外膜分类和组装工具(SAM)复合物的成分;是通过TOM复合物输入后将某些蛋白质分到外膜所需要的

1970:线粒体鸟氨酸乙酰转移酶,催化精氨酸生物合成的第五步;同样也具有乙酰谷氨酸合酶活性,当形成鸟氨酸时再生乙酰谷氨酸

1971: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响应碱性pH而参与Rim101p的蛋白水解活化;与构巢曲霉PalI类似;是推测的膜蛋白

1972:与Cdc48p相互作用的包含UBX(泛素调节X)域的蛋白质

1973:与v-SNARE Tlg2p一起定位于晚期高尔基体小泡的整合膜蛋白质

1974: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估计参与对卡铂和顺铂的抗性;与人细胞色素氧化还原酶具有类似性

1975:ESCRTIII的豆蔻酰化的亚基,是将多囊体路径的跨膜蛋白转运到溶酶体/液泡的腔所需要的内涵体分类复合物;被招募到内涵体膜的胞浆蛋白

1976:具有Ctf8p并与复制因子C共享一些亚基的复合物的亚基,并且是姐妹染色单体粘着所需要的;也许在DNA损害复制检控点中与Rad24p的功能有重叠

1977:线粒体醇脱氢酶同工酶III;在缺氧状态下参与线粒体NADH到胞质液的穿梭和乙醇生产

1978:假定蛋白

1979:假定蛋白

1980:肌动蛋白皮质斑块的成分,与肌动蛋白解聚因子丝切蛋白相互作用;是限制丝切蛋白定位于皮质斑块所需要的;包含WD基序

1981:CBF3复合物的亚基,结合着丝点的CDE III元件,当结合时弯曲DNA,并且可能参与有丝分裂期间的姐妹染色单体粘着

1982:参与维生素B6生物合成的蛋白质;是稳定期诱导的基因家族的成员;与SNO1一起被共调节;与Sno1p和Yhr198p相互作用,或许是包含其他的Snz和Sno蛋白质的多蛋白复合物

1983:线粒体内膜的外周GTP酶,是呼吸能力不可缺少的,可能在大核糖体亚基的组装中起作用,在动植物中有同源物

1984:假定蛋白

1985: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缺失导致多出芽表型;与构巢曲霉的samB基因类似

1986: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催化葡糖-1-磷酸转化成葡糖-6-磷酸,该转化是己糖新陈代谢中主要步骤;充当Glc磷酸转移酶的受体

1987:稳定期在高温下存活所需要的蛋白质;不是在非可发酵碳源上生长所必需要的

1988:乙酰乳酸合酶,催化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生物合成的第一共同步骤并且是几类抑制剂的靶标,定位于线粒体;基因表达受总氨基酸控制

1989:假定蛋白

1990:进化保守的着丝粒相关的Ndc80复合物(Ndc80p-Nuf2p-Spc24p-Spc25p)的成分;参与染色体分离、纺锤体检控点活性和着丝点群集

1991:假定蛋白

1992:推测的完整的膜E3泛素连接酶;遗传性相互影响暗示其在氨基酸吸收的负调节中起功用

1993:包含5-氨基咪唑-4-氨甲酰核糖核苷酸甲酰转移酶和肌苷单磷酸环水解酶活性的新生嘌呤生物合成的酶,是Ade16p的同工酶;ade16 ade17突变株需要腺嘌呤和组氨酸

1994:核糖体大亚基(60S)的蛋白质成分,几乎和Rpl15Ap相同并且与大鼠L15核糖体蛋白类似;结合5.8S rRNA

1995:假定蛋白

1996: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细胞周围、细胞质、芽和芽颈

1997: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缺失导致对热应激敏感

1998:SAS复合物(Sas2p-Sas4p-Sas5p)的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催化亚基,乙酰化游离组蛋白和核小体并调节转录沉默;是MYST乙酰转移酶家族的成员

1999:假定蛋白

2000:参与核糖体生物发生早期步骤的必需的核蛋白;在实体上与核糖体蛋白Rpl3p相互作用

2001:细胞生存所需要的蛋白质

2002: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参与果糖-1,6-二磷酸酶的依赖蛋白酶体的分解产物失活;象Vid30p一样包含LisH和CTLH域;是START的剂量依赖性调节剂

2003:包含GATA家族锌指基序的蛋白质;与Gln3p和Dal80p相似;表达被亮氨酸抑制

2004:由各种单和双功能补骨脂素衍生物产生的链间交联引起的DNA单链和双链断裂的修复过程中的后切割(post-incision)步骤所需要的;受紫外线照射诱导

2005:进入减数分裂期间进行信号转导所需要的蛋白激酶;通过Ime1p和Ume6p的磷酸化促进Ime1p-Ume6p复合物的形成;与哺乳动物β-3糖原合成酶激酶具有相似性

2006:功能未知的蛋白质;与Reg1p/Glc7p磷酸酶和Snf1p激酶相互作用

2007:线粒体表面的NADH脱氢酶,催化细胞质NADH的氧化;Nde1p和Nde2p参与将细胞质NADH供应到线粒体呼吸链

2008:是翻译必不可少的翻译起始因子3(eIF3)的核心复合物的亚基

2009:假定蛋白

2010:内质网中蛋白质的N连接糖基化作用所需要的寡糖转移酶糖蛋白复合物的δ亚基

2011:线粒体内膜肽酶复合物的催化亚基,是膜间隙的线粒体蛋白质成熟所需要的;复合物包含Imp1p,Imp2p(两者都是催化亚基)和Som1p

2012:功能未知的蛋白质;估计参与对DNA损伤因子的应答

2013:核膜孔复合物(NPC)的亚基,通过Nup53p的重叠区与核转运蛋白Kap121p或Nup170p相互作用,参与Mad1p-Mad2p复合物介导的纺锤体检控点的活化

2014: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定位在线粒体

2015:线粒体的核糖体小亚基蛋白

2016:是潜在的氨基磷脂移位酶的非必需的P型ATP酶,定位在反面高尔基体,可能参与蛋白质运输

2017: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以点状模式定位在细胞质

2018: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后分离和孢子存活中的错配修复所需要的蛋白质;与Pms1p和Msh2p形成复合物来修复错配DNA;人同源物与遗传的非息肉病结肠癌相关

2019:必需的着丝点蛋白质,是结合着丝粒的CDEIII区的CBF3复合物的组成成分;包含氨基末端的Zn2Cys6型锌指域,羧基末端酸性域和推测的卷曲螺旋二聚作用域

2020:细胞质醛脱氢酶,参与β-丙氨酸合成;将NAD+作为优选辅酶使用;与Ald2p非常相似;表达受应激诱导,被葡萄糖抑制

2021:细胞质蛋白酶A抑制剂,依赖Pbs2p和Hog1p蛋白质激酶进行渗透诱导;接触时内部松散的氨基末端部分在蛋白酶A的活性部位变得有序

2022:表达受渗透应激诱导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质

2023:功能未知的非必需蛋白质,包含ATP/GTP结合位点基序A;缺失突变体显示出比野生型大四倍的细胞体积,以及颈部延长的下垂的大芽体的特征

2024: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开放阅读框可能是具有RGM1的双顺反子转录物的一部分

2025:参与分泌小泡在质膜的融合的质膜t-SNARE;是功能与Sso1p重叠的突触融合蛋白同源物

2026:Hsp90家族的细胞质伴侣蛋白,功能丰富,几乎等同于Hsp82p,它们都是必需的;其组成表达比HSP82基础水平高10倍,热休克可诱导2-3倍

2027:线粒体甘氨酸脱羧酶复合物的P亚基,是甘氨酸分解代谢成5,10-亚甲基-THF所需要的;表达受细胞质中5,10-亚甲基-THF的水平所调节

2028: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

2029:与细胞骨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参与染色质组织和核运输,在遗传上与TCP1和ICY2相互作用,是缺乏线粒体DNA的细胞在富营养培养基中生存所需要的

2030:假定蛋白

2031:参与顺面高尔基体膜运输的蛋白质;是与两个t-SNARE(Sed5p和Pep12p)相互作用的v-SNARE;是多空泡分类路径所需要的

2032:核融合和有丝分裂纺锤体组装所需要的驱动蛋白相关蛋白质,稳定且特异地与Kar3p相互作用,发挥将该驱动蛋白靶向到特定细胞成分的作用;与Vik1p相似

2033:参与细胞壁功能的蛋白质;rot1中的突变导致细胞壁缺陷,抑制tor2突变,与rot2的突变一起是综合致死性的

2034:C-8固醇异构酶,在麦角固醇生物合成的中间步骤催化δ-8双键到δ-7位置的异构化

2035:负责所有定向到线粒体的蛋白质的识别和初始输入步骤的TOM(外膜移位酶)复合物的组成成分;组成蛋白质传导孔的核心元件

2036:参与过氧化物酶体遗传的过氧物酶体的外周膜蛋白

2037:参与糖酵解的异源八聚体磷酸果糖激酶的β亚基,是厌氧生长必不可少的,被果糖-2,6-二磷酸盐和AMP活化,突变会抑制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葡萄糖诱导

2038:甲羟戊酸激酶,在从甲羟戊酸生物合成包括麦角固醇的类异戊二烯和固醇中起作用

2039:参与mtDNA遗传的必需蛋白质,可能也在线粒体细胞器的分隔或染色体的分离中起作用,显示出与GTP酶家族成员相似的区域

2040:功能未知的非必需蛋白质;与PHO85的相互作用在遗传上显示出综合致死性;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细胞周围

2041:推测的1,3-β-葡聚糖基转移酶,与Gas1p具有相似性;定位在细胞壁

2042:参与调节与mRNA代谢和阳离子体内平衡相关的蛋白质的SR蛋白激酶(SRPK);与人SRPK1相似

2043:GMP合酶,催化从次黄嘌呤核苷5′-磷酸盐(IMP)生物合成GMP的第二步的酶;转录不受鸟嘌呤调节,但受营养饥饿负调节

2044:介导囊泡对接和融合的顺面高尔基体的转运蛋白颗粒(TRAPP)复合物的10个亚基之一;参与ER到高尔基体膜的运输;突变激活OCH1的转录

2045:是SAGA(Spt-Ada-Gcn5-乙酰转移酶)乙酰化复合物的组成成分的泛素特异的蛋白酶;是SAGA介导的组蛋白H2B的去泛素化所需要的

2046:在断裂DNA双链的修复和端粒的稳定性中起作用的与Rad50p和Xrs2p形成的复合物(RMX复合物)的亚基,显示出可能被RMX功能所需要的核酸酶活性;普遍保守

2047:依赖NADP(+)的脱氢酶;作用于丝氨酸、L-异-苏氨酸及其他3-羟基酸

2048:TFIID亚基(67kDa),参与RNA聚合酶II转录起始

2049:启动子识别所需要的σ样线粒体RNA聚合酶的特异性因子,通过需要大部分Mtf1p序列的新过程被输入线粒体

2050:合成18S和5.8S rRNA所需要的蛋白质;羧基末端区域对18S rRNA形成起决定性作用,氨基末端区域是5.8S rRNA所需要的;是核糖体小亚基(SSU)加工体的组成成分

2051:核糖核酸酶H1,在Okazaki片段合成期间除去RNA引物;降解附着于DNA链5′末端的RNA

2052:Gsp1p的GTP酶活化蛋白质(GAP),参与核运输

2053:与网格蛋白被膜小泡一起定位的蛋白质;参与反面高尔基体处的运输

2054:推测的甘露糖苷酶,是芽体形成期间细胞壁的生物合成所需要的必需的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固的膜蛋白

2055:RNA酶III;切割U2 snRNA3′端的茎环结构以保证形成正确的U23′末端

2056:将U2 snRNP组装成剪接体所需要的蛋白质,与Hsh49p和Hsh155p形成复合物

2057:液泡膜锌转运体,把锌从胞质液运输到液泡中储存;也在对锌突然流入细胞质引起的锌休克的抗性方面起作用

2058:谷氨酸脱羧酶,在谷氨酸分解代谢期间将谷氨酸转化成γ-氨基丁酸(GABA);参与对氧化应激的响应

2059:功能未知的蛋白质;过表达抑制缺乏肌醇磷酰神经酰胺甘露糖转移酶Csg1p和Csh1p的突变体的Ca2+敏感性;其转录受高渗应激诱导,被α因子抑制

2060:假定蛋白

2061: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以点状模式定位在细胞质

2062:功能未知的卷曲螺旋蛋白质,鉴定为dbp5突变的高拷贝抑制剂

2063:线粒体内膜电子传递链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亚基VII

2064:翻译起始因子eIF1A,与Sui1p(eIF1)和40S核糖体亚基形成复合物并扫描搜索起始密码子的必需蛋白质;C-末端与Fun12p(eIF5B)联合;N末端与eIF2和eIF3相互作用

2065:合成存储的海藻糖的海藻糖-6-磷酸盐合酶/磷酸酶复合物的调节亚基;表达受应激状态诱导,被Ras-cAMP路径抑制

2066:线粒体无机焦磷酸酶,是线粒体功能所需要的,可能参与从无机焦磷酸产生能量

2067:在剪接体再循环期间使U4和U6 snRNPs再退火的剪接因子

2068:在从头生物合成嘧啶时,催化将乳清酸转化成乳清酸核苷-5′-磷酸盐的第五步酶反应的两个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同工酶(也参见URA5)中的一个

2069:鞘磷脂α-羟化酶,在鞘磷脂相关的极长链脂肪酸的α-羟化中起作用,具有细胞色素b5样域和羟化酶/去饱和酶域,不是生长必不可少的

2070:参与Ras和a因子交配信息素的蛋白水解和成熟的II型CAAX异戊二烯基蛋白酶

2071:核富集的泛素样聚泛素结合蛋白,是纺锤极体(SPB)复制和细胞周期跨越G2/M期所需要的,参与蛋白水解,与蛋白酶体相互作用

2072:假定蛋白

2073:线粒体蛋白质,可能参与线粒体OLI1 mRNA的翻译;显示出与OLI1mRNA 5′非翻译引导子的遗传性相互作用

2074:端粒Ku复合物(Yku70p-Yku80p)的亚基,参与维持端粒长度、结构和端粒定位效应;在DSB修复期间再配置到双链切割位点以促进非同源末端连接

2075:依赖ATP的RNA解旋酶;定位在核周围和核仁;在核膜孔复合物片段被高度富集;是66S前核糖体颗粒的成分

2076: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细胞周围和芽中

2077:神经酰胺合酶亚基;单次跨越ER膜的与Lag1p和Lac1p相关的蛋白质,是维持神经酰胺合酶活性所需要的,缺失突变体的神经酰胺合成存在缺陷,生长非常迟缓

2078: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PRPPAT;酰胺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催化新生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路径的第一步

2079:线粒体内膜转运体,将线粒体合成的铁-硫(Fe/S)簇前体输出到胞质液中;是ATP结合盒(ABC)转运体家族的成员

2080:组蛋白脱乙酰酶;调节转录和沉默

2081:有效交配所需要的蛋白质,是包含与Sac1p同源的结构域的真核蛋白质家族的成员

2082: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潜在的Cdc28p底物

2083:假定蛋白

2084:与己糖转运体家族成员具有相似性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质,表达受低水平的葡萄糖诱导,被高水平的葡萄糖抑制

2085:前mRNA切割和多腺苷酸化因子(CPF)复合物的整合亚基;通过桥接不同的加工因子并因此促进加工复合物的组装在mRNA 3′-末端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2086:分子伴侣蛋白,是α和β亚基组装进线粒体F1F0 ATP合酶的F1部分所需要的

2087:脲基甲酸盐诱导基因的正调节物;结合脲基甲酸盐诱导的所有基因上游的十二核苷酸序列;包含UISALL DNA结合域、转录活化域和卷曲螺旋域

2088:细胞生存所需要的蛋白质

2089:F-盒蛋白质

2090:线粒体的核糖体小亚基蛋白;是生存所必需的,不同于大多数其他的线粒体核蛋白体蛋白质

2091:假定蛋白

2092:假定蛋白

2093:PAK(p21活化的激酶)家族的Cdc42p活化的信号转导激酶,参与隔蛋白环组装和胞质分裂;直接磷酸化隔蛋白Cdc3p和Cdc10p;其他的酵母PAK家族成员有Ste20p和Skm1p

2094:假尿嘧啶核苷合酶,只在线粒体和细胞质tRNAs中催化是tRNA的高度保守修饰的假尿嘧啶核苷-55(Psi55)的形成;PUS4过表达导致GCN4的翻译去阻遏(Gcd表型)

2095:ER膜和质膜的N糖基化整合膜蛋白,是信息素刺激的Ca2+流入所需要的,在哺乳动物中起延伸活化的可渗透Ca2+的阳离子通道的作用;形成寡聚物

2096:Pcl 1,2样亚家族的Pho85细胞周期蛋白,参与进入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和调节形态发生,定位在极化的细胞生长位点

2097:参与控制mRNA起始、延伸和降解的CCR4-Not复合物的进化保守亚基;结合Cdc39p

2098:参与维持细胞壁完整性和从热休克恢复的应激活化的PKC1-MPK1信号路径的部分多余的传感器转换器;分泌路径的Wsc2p是阻止分泌响应所需要的

2099:结合Hsp90p的可以促进ATP酶活性的热休克蛋白调节因子;最初鉴定为损失HSP90功能的突变的高拷贝数抑制剂;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细胞质和核

2100:在麦角固醇生物合成中起作用的C-14固醇还原酶;突变体会积累异常的固醇麦角甾二烯醇(麦角甾-8,14二烯醇),在厌氧生长条件下能成活,但在好气条件下的富营养培养基上不能生存

2101:L-高丝氨酸-O-乙酰转移酶,将高丝氨酸催化转换成O-乙酰基高丝氨酸,这是甲硫氨酸生物合成路径的第一步

2102:推测的羟基异己酸盐脱氢酶

2103:小G蛋白Sec4p的脒基核苷酸交换因子,位于细胞质囊泡;是后高尔基小泡运输必需的

2104:碱性氨基酸转运体,参与阳离子氨基酸的吸收

2105:赖氨酸透酶;负责吸收阳离子氨基酸的三个氨基酸透酶(Alp1p、Can1p、Lyp1p)之一

2106:磷脂酰肌醇4-激酶;催化磷脂酰肌醇-4,5-磷酸氢盐生物合成的第一步;可以控制细胞浆移动穿过肌动蛋白细胞骨架

2107:ER衍生的COPII运转泡与高尔基体融合所需要的整合膜蛋白;与Yip1p和Yos1p相互作用;定位在高尔基体、ER和COPII囊

2108:起点识别复合物的亚基,其中起点识别复合物通过结合复制起点指导DNA复制,并且也参与转录沉默

2109:将铜运输到分泌性囊泡铜转运体Ccc2p并最终插入到Fet3p的细胞质铜金属伴侣蛋白,是高亲合力铁吸收所需要的多铜氧化酶

2110:与人CNBP相似的推测的锌指蛋白质,估计其参与RAS/cAMP信号路径

2111:参与mRNA输出的蛋白质,是转录输出(TREX)复合物的组成成分

2112: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

2113:与RNA聚合酶II大亚基(Rpo21p)的羧基末端域相互作用的RNA结合蛋白,是转录终止和非多腺苷酸化RNAs的3′末端成熟所需要的

2114:RNA聚合酶I亚基A49

2115:包含Cef1p的复合物的组成成分,参与前mRNA的剪接;与粟酒裂殖酵母的Cwf25p具有相似性

2116:翻译起始因子eIF1;参与识别起始密码子的复合物的组成成分;在起始阶段调节翻译的准确性

2117:参与膜细胞骨架组装和细胞极化的跨膜的肌动蛋白结合的蛋白质;是将肌动蛋白与网格蛋白和胞吞作用联接的衔接蛋白质;存在于新生芽尖的肌动蛋白皮质斑中;在体内是二聚体形式

2118:功能未知的可能的III型整合膜蛋白,具有与线粒体电子传递蛋白质相似的区域

2119:与球蛋白相似,具有有功能的亚铁血红素结合域;参与葡萄糖信号传导或代谢;被Rgt1p调节

2120:Glc7p蛋白质磷酸酶的靶向作用亚基,定位在芽颈部,是通过与几丁质合酶III调节亚基Skt5p的相互作用将几丁质合酶III定位到芽颈部所需要的

2121:延伸蛋白A,是与Elc1p形成异二聚体并参与转录延伸的F-盒蛋白质

2122:纺锤极体外部斑块的组成成分;是纺锤体定向和有丝分裂胞核转移所需要的

2123:假定蛋白

2124:与TFIIB和切割/多腺苷酸化因子Pta1p联合的转录/RNA加工因子;对RNA聚合酶II的羧基末端域的第5位丝氨酸显示出磷酸酶活性;在活体内影响起始位点选择

2125:切割前rRNA的核糖核酸酶MRP和切割tRNA前体产生成熟的5′末端的核内核糖核酸酶P的亚基;结合核糖核酸酶P中的RPR1RNA亚基

2126:甘露糖基转移酶,参与N连接糖基化作用;催化甘露糖从Dol-P-Man转移到连接脂质的寡糖上;人直系同源物的突变导致糖基化的1型先天性紊乱

2127:假定蛋白

2128:参与转录活化或抑制的DNA结合蛋白,其中活化或抑制取决于结合位置侧翼序列;也结合端粒序列,在端粒的定位效应(沉默)和维持端粒结构方面起作用

2129:在低盐条件下与INO80染色质重构复合物结合的蛋白质

2130:假定蛋白

2131:功能未知的胞浆蛋白;可能参与空泡蛋白质降解;不是依赖蛋白酶体的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降解所必需的;缺失突变体的生长显示正常

2132:参与将20S前rRNA加工成成熟的18S rRNA的必需的丝氨酸激酶;与Rio1p相似

2133:在调节Ty1易位中起作用的蛋白质

2134:假定蛋白;与人N-乙酰葡糖胺的甲状腺受体TGR-CL10C相似

2135:假定蛋白

2136:假定蛋白

2137:将泛素蛋白质部分去泛素化的泛素特异性的蛋白酶;可以通过作用于Sir4p调节沉默;参与转录后调节Gap1p,也可能调节其他的转运体;主要定位于核

2138: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

2139:细胞生存所需要的蛋白质

2140:Ras样蛋白质的Rho/Rac亚家族的非必需小GTP酶,可能参与控制细胞完整性的依赖蛋白激酶C(Pkc1p)的信号转导路径

2141:假定蛋白

2142: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定位于核仁和核浆;包含RNA识别基序(RRM),与Nop12p相似,是加工前18S rRNA所需要的

2143:参与G蛋白介导的信息素信号路径的质膜蛋白质;生产过量抑制bem1突变

2144:线粒体内膜的磷脂酰丝氨酸脱羧酶,将磷脂酰丝氨酸转换成磷脂酰乙醇胺

2145: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定位在线粒体

2146:与Tup1p和Ssn6p形成复合物以活化和抑制转录的ATF/CREB家族的碱性亮氨酸拉链(bZIP)转录因子;是参与渗透和氧化应激响应的细胞质蛋白和核内蛋白

2147:参与在母体芽颈中隔蛋白组装的蛋白质,可以直接地与Cdc11p隔蛋白相互作用,以依赖隔蛋白的方式定位在芽颈

2148:假定蛋白

2149:通过同源性鉴定的假定蛋白。参见FEBS Letters[2000]487:31-36。

2150:调节细胞形态发生路径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参与细胞壁生物合成、顶端生长、适当的交配突出形态、二倍体细胞中的双极芽体位置选择和细胞分离

2151:细胞壁相关的分泌性糖蛋白;受与营养剥夺相关的生长抑制和进入稳定期诱导;可能参与在进入稳定期之前的适应性;与Sps100p相似

2152:预计的膜蛋白;遗传性相互作用表明其在氨基酸吸收的负调节中起作用

2153:假定蛋白

2154: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哺乳动物Insig 1的潜在同源物

2155:棕榈酰化的质膜结合的酪蛋白激酶I亚型;在形态发生、正确的隔蛋白组装、内吞运输方面与Yck1p共享重复的功能;提供与Yck1p功能重叠的必需功能

2156:特异性结合细胞质伴侣素并将靶蛋白质转移到其上的异源辅助伴侣蛋白前折叠素复合物的亚基

2157:Gas1p和Pho8p成熟所需要的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内质网(ER),YFP-融合蛋白质定位于核膜-ER网络;缺失突变体具有细胞分离缺陷

2158:α-微管蛋白折叠蛋白质,与哺乳动物辅助因子B相似;Alf1p-GFP定位于细胞质微管;是α-微管蛋白折叠所需要的,在微管维持方面起附加作用

2159:假定蛋白

2160:a细胞产生的交配信息素a-因子;与α细胞相互作用以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导致交配的其他反应;生物形成包括羧基末端修饰、氨基末端蛋白水解和输出;也由MFA1编码

2161:腺嘌呤脱氨酶(腺嘌呤氨基水解酶),参与嘌呤补救和氮分解代谢

2162:腺苷酰环化酶复合物的CAP(环化酶相关蛋白质)亚基;N末端结合腺苷酰环化酶并促进RAS产生的活化;C末端结合ADP-肌动蛋白单体,促进肌动蛋白动力学和细胞形态发生的调节

2163:乙酰化组蛋白H4和H2A的氨基末端尾部的NuA4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复合物的亚基

2164:结合药物FK506和雷帕霉素的肽酰-脯氨酰顺反式异构酶(PPIase);也结合非组蛋白染色质结合蛋白Hmo1p,调节其组装或功能

2165:功能未知的必需蛋白质;杂合突变体在K1杀伤性毒素抗性方面显示出单倍剂量不足

2166:负责定向到线粒体的蛋白质的初始输入的TOM(外膜移位酶)复合物的组成成分;作为前体蛋白质的受体起作用,介导TOM和TIM复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167:烟酰胺核糖核苷激酶,催化烟酰胺核糖核苷合成烟酰胺核苷酸(NMN);参与NAD+生物合成的补救途径

2168:在不同于依赖Far1p的路径中,参与响应信息素的G1期细胞周期阻滞的蛋白质;与Far3p、Far7p、Far8p、Far9p和Far10p相互作用

2169:与单羧酸透酶相似的蛋白质,似乎不参与将单羧酸盐,例如乳酸盐、丙酮酸盐或醋酸盐运输通过质膜

2170:与丝氨酸蛋白酶类的哺乳动物Omi/HtrA2家族显示出蛋白质序列相似性

2171:负责所有定向到线粒体的蛋白质的识别和初始输入步骤的TOM(外膜移位酶)复合物的组成成分;作为引入的前体蛋白质的受体起作用

2172:在mRNAs降解之前,将5′帽结构从mRNAs除去的Dcp1p-Dcp2p脱帽酶复合物的催化亚基;是Nudix水解酶家族的成员

2173:苹果酸合酶,乙醛酸循环的酶,参与利用不可发酵的碳源;表达受碳分解代谢物抑制;在油酸培养基中生长时,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

2174:参与调节纺锤体定位与定向的蛋白质,功能与Dma1p重叠;是粟酒裂殖酵母的Dma1和人类Chfr的同源物

2175:假定蛋白

2176:RNA聚合酶I和III共有的RNA聚合酶亚基

2177:细胞色素b5,参与固醇和脂质生物合成路径;是固醇C5-6和脂肪酸去饱和作用所需要的

2178:66S前核糖体颗粒的成分,参与60s核糖体亚基的生物发生;定位于核仁和细胞质

2179:假定蛋白

2180: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盐5-磷酸酶,是具有氨基末端Sac1域的突触伸蛋白样蛋白质,在胞吞作用中起作用;高渗应激反应导致易位到肌动蛋白斑

2181:液泡转运体,从液泡中输出大的中性氨基酸;是与泡状的GABA-甘氨酸转运体相关的七个酿酒酵母基因(AVT1-7)家族的成员

2182:假定蛋白

2183:推测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是响应DNA的氧化损伤时出现细胞周期阻滞所需要的

2184:调节氮饥饿反应、孢子形成和菌丝生长的GTP结合蛋白;维持其活性和定位于质膜需要法呢基化和棕榈酰化;是哺乳动物Ras原癌基因的同源物

2185:是Rpd3组蛋白脱乙酰基酶复合物可能的成分,参与PHO5的转录调节;C末端与人类候选肿瘤抑制因子p33(ING1)具有相似性

2186:假定蛋白

2187:功能未知的蛋白质,与Rvs161p和Rvs167p相互作用;大规模研究中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的计算分析表明它可能在组织肌动蛋白微丝方面起作用

2188:GTP酶,与Ypt51p,Ypt52p和哺乳动物rab5相似;是液泡蛋白质分类和胞吞作用所需要的

2189:功能未知的蛋白质,介导对盐应激的敏感性;在实体上与剪接因子Msl1p相互作用,而且也显示出与MSL1的遗传性相互作用

2190:Ras样蛋白质的Rho/Rac亚家族的非必需小GTP酶,参与确立细胞极性和微管组装

2191:必需的II型拓扑异构酶,通过切割和再连接正向和负向超螺旋DNA的磷酸二酯骨架减轻DNA的扭曲应变;切割互补链;在减数分裂中定位于轴核心

2192:在膜运输中具有潜在作用的芽体特异性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从细胞表面迁移到靠近液泡的胞内小囊泡中;包含3个钙和脂质结合域;通过涉及She2p的mRNA运输系统将mRNA靶向运输到芽体

2193:与可介导HO核酸内切酶的转录后调节的Pbp1p形成复合物的蛋白质;参与L-A病毒的M2dsRNA卫星的传播

2194:参与胞吞作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构和细胞壁形态发生的包含EH域的蛋白质;与Sla1p和Pan1p形成复合物

2195:推测的线粒体的核糖体小亚基蛋白,与大肠杆菌S13核糖体蛋白具有相似性

2196:原肌球蛋白的主要亚型;与指导极化的细胞生长和几个细胞器的分配的肌动蛋白索和肌动蛋白丝结合,并稳定肌动蛋白索和肌动蛋白丝;由NatB复合物乙酰化,乙酰化形式能最有效地结合肌动蛋白

2197:前18S rRNA加工所需要的SSU加工体的成分;与Mpp10p相互作用;是包含σ(70)样基序并与RNAs联合的蛋白质超家族的成员

2198:线粒体的赖氨酸-tRNA合成酶,是将氨基酰化形式和脱酰基化形式的tRNA(Lys)引入线粒体所需要的

2199:核糖核酸酶H2的催化亚基,在Okazaki片段合成期间除去RNA引物;与Rad27p核酸酶协同作用

2200:催化丙酮酸盐氧化脱羧成乙酰辅酶A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二氢硫辛酰胺乙酰基转移酶组成成分(E2)

2201:负责所有定向到线粒体的蛋白质的识别和初始输入步骤的TOM(外膜移位酶)复合物的组成成分;促进TOM复合物的组装和稳定

2202:调节细胞周期和假菌丝生长的叉头家族的转录因子;在HML和HMR中也参与染色质沉默;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2203:核糖体大亚基(60S)的蛋白质组分,几乎与Rpl9Ap相同,与大肠杆菌L6和大鼠L9核糖体蛋白具有相似性

2204:参与HSP90和HSP70功能调节的蛋白质伴侣蛋白;参与蛋白质的跨膜易位;是DnaJ家族的成员

2205:酿酒酵母中雀麦花叶病毒复制所需要的细胞质蛋白质,酿酒酵母是研究正链RNA病毒在其天然宿主中复制的模型系统

2206:参与液泡遗传和形态学的整合液泡膜蛋白质;可以起调节Fab1p激酶活性的作用

2207:线粒体内膜电子传递链的末端成员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亚基Va;主要在好氧生长期间表达,而它的亚型Vb(Cox5Bp)在厌氧生长期间表达

2208:结合Sec23p的COPII被膜小泡的可能成分;与Sec24p相似,功能与Sec24p重叠,但表达水平低;参与ER到高尔基体的运输和自我吞噬

2209:保守的寡聚高尔基体复合物(Cog1p到Cog8p)的成分,其中寡聚高尔基体复合物是在蛋白质运输中起作用以介导运输小泡与高尔基体室融合的细胞质牵引复合物

2210:在三羧酸循环中催化异柠檬酸盐氧化成α-酮戊二酸的依赖NAD(+)的线粒体异柠檬酸脱氢酶的亚基

2211:假定蛋白

2212:在肌动蛋白丝组装和胞吞作用中起作用的酪氨酸磷酸酶;定位在细胞质

2213:两个相同的组蛋白H3蛋白质(也参见HHT1)之一;是染色质组装所需要的核心组蛋白,参与异染色质介导的端粒和HM沉默;受乙酰化、甲基化和有丝分裂磷酸化作用调节

2214:两个相同的组蛋白H4蛋白质(也参见HHF1)之一;是染色质组装和染色体功能所需要的核心组蛋白;有助于端粒沉默;氨基末端域参与保持基因组完整性

2215:参与蛋白质糖基化的推测的甘露糖基转移酶;是KRE2/MNT1甘露糖基转移酶家族的成员

2216:活化参与应激反应的基因的转录的转录因子;核定位受钙调磷酸酶介导的脱磷酸作用正调节

2217:是线粒体外膜的分类和组装工具(SAM或Tob复合物)的主要成分,结合β-桶状蛋白质前体并促进它们插入外膜;与细菌Omp85同源

2218:RNA聚合酶II全酶的细胞周期调节蛋白样成分,参与RNA聚合酶II羧基末端域的磷酸化;参与葡萄糖抑制

2219:通过基因捕获,基于微阵列的表达分析和基因组范围内的同源检索鉴定

2220:也包含Hda2p和Hda3p的II类组蛋白脱乙酰基酶复合物的推测的催化亚基;Hda1p与Hda2p-Hda3p亚复合物相互作用形成有活性的四聚体;删除增加组蛋白H2B、H3和H4的乙酰化

2221:参与调节皮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参与控制胞吞作用

2222:液泡蛋白酶B的胞质抑制剂,是有效的液泡遗传所需要的;与硫氧还蛋白形成辅助启动SNARE分子和促进液泡融合的蛋白复合物LMA1

2223:假定蛋白

2224:假定蛋白

2225:依赖NADP的过氧化物酶体异柠檬酸脱氢酶,催化异柠檬酸盐氧化成α-酮戊二酸,同时伴有NADP(H+)形成,是在不饱和脂肪酸上生长所需要的

2226:与HSP70蛋白质Ssa1p相互作用的II型HSP40辅助伴侣蛋白;由于底物特异性,其功能不与Ydj1p重叠;与细菌DnaJ蛋白质相似

2227:将氨基酸透酶Gap1p从高尔基体运输到细胞表面所需要的蛋白质;TOR信号路径的成分;与Tor1p和Tor2p结合;包含WD重复

2228: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

2229:多聚(A+)RNA结合蛋白,参与将mRNAs从核输出到细胞质;类似于Gbp2p和Npl3p

2230:柠檬酸盐合酶,催化乙酰辅酶A和丁酮二酸盐缩合形成柠檬酸盐;是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是核编码的线粒体蛋白质

2231:推测的跨膜蛋白质,参与输出氨,氨是在老化菌落中心促进细胞死亡的饥饿信号;是TC 9.B.33 YaaH家族的成员;是Ady2p和解脂酵母的Gpr1p的同源物

2232:RNA聚合酶III亚基C34;与TFIIIB70相互作用,是起始前复合物启动的pol III招募的关键决定物

2233:假定蛋白

2234:与Hse1p形成复合物的内涵体蛋白质;是再循环高尔基体蛋白质,形成内腔膜(lumenal membranes)和对要降解的泛素化蛋白质进行分类所需要的;具有结合泛素的泛素相互作用基序(Ubi4p)

2235:参与自我吞噬的蛋白质;在自我吞噬期间参与膜动力学的Atg8p-磷脂酰乙醇胺偶联物的形成中起作用的E2样酶

2236:催化二酰甘油酯化作用的酰基转移酶;有助于甘油三酯合成的几个酰基转移酶之一;人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推测的同源物

2237:MBF(MCB结合因子)靶基因的推测的转录阻遏物

2238:RNA聚合酶II中介体复合物内部的亚复合物的Med9/10组件的成分;是调节RNA聚合酶II的活性所需要的

2239:尿嘧啶核苷/胞嘧啶核苷激酶,是将尿嘧啶核苷转换成UMP,将胞嘧啶核苷转换成CMP的嘧啶核糖核苷酸补救途径的成分;参与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补救途径,将脱氧胞苷酸转换成dCMP

2240:二氢尿嘧啶核苷合酶,是包括Dus1p、Smm1p、Dus3p和Dus4p的二氢尿嘧啶核苷合酶家族的成员;在细胞质tRNAs的位点20修饰尿嘧啶核苷残基

2241:线粒体内膜的必需蛋白质,是线粒体输入体系的成分

2242:假定蛋白

2243:脂酰辅酶A:固醇酰基转移酶,是Are1p的同工酶;存在氧时,有助于主要的固醇酯化活性的内质网酶

2244: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不是线粒体翻译所必需的

2245:参与转录调节的11亚基的SWI/SNF染色质重构复合物的73kDa的亚基;是RSC染色质重构复合物的Rsc6p亚基的同源物;缺失突变体是温度敏感型

2246:蛋白质参与芽体位置选择;二倍体突变体显示出任意的出芽模式,而不显示野生型双极模式

2247:肽酰-脯氨酰顺反异构酶(cyclophilin),催化脯氨酸残基氨基末端的肽键顺反异构化;与Cpr4p的相似性表明其可能在分泌路径中起潜在作用

2248:定位在内质网的α-1,6-甘露糖基转移酶;负责将α-1,6甘露糖添加到多萜醇连接的Man7GlcNAc2上,在多萜醇路径中起N-糖基化的作用

2249:推测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质磷酸酶,是糖原累积所需要的;与结合并调节其他蛋白磷酸酶的Tap42p相互作用

2250:泛素样蛋白质调节因子,在修饰Sph1p和Hbt1p方面起作用,功能与人或粟酒裂殖酵母直系同源物互补;Hub1p加合物形成的机制还不明确的

2251:对氨基苯甲酸盐(PABA)合酶,与大肠杆菌PABA合酶成分PabA和PabB具有相似性

2252:可能在tRNA输出中起作用的蛋白质;与6-磷酸葡糖酸内酯酶的非催化域显示出相似性,但不显示出这种酶活性;和Sol2p、Sol3p和Sol4p同源

2253:假定蛋白

2254:皮质肌动蛋白斑的运动性和完整性所需要的ARP2/3复合物的亚基;是调钙蛋白(calmodulin)定位到皮质所需要的

2255:线粒体的核糖体小亚基蛋白,与大肠杆菌S19核糖体蛋白具有相似性

2256:参与核糖体生物发生的必需蛋白质;是DEAD-盒蛋白质家族的推测的依赖ATP的RNA解旋酶

2257:功能未知的内质网蛋白质,转录在缺锌条件下被诱导;突变表型表明在锌吸收方面起作用

2258:对羟基苯甲酸盐:聚异戊二烯基转移酶,催化泛醌(辅酶Q)生物合成的第二步

2259:甲羟酸焦磷酸脱羧酶,是参与包括麦角固醇在内的类异戊二烯和固醇的生物合成的必需酶;作为同型二聚体起作用

2260:与Pet54p和Pet122p一同起作用的COX3mRNA的特异性翻译活化因子;位于线粒体内膜

2261:依赖S-腺苷基蛋氨酸的tRNA甲基转移酶(MTase)复合物(Trm11p-Trm112p)的亚基,是甲基化tRNAs中的位置10的鸟嘌呤核苷酸(m2G10)所需要的;是其他的MTase相关蛋白的推测的锌结合亚基

2262:过表达时干扰信息素诱导的生长阻滞的推测的蛋白激酶;定位在细胞质;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2263:估计与磷脂易位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与Cdc50p相似

2264:泛素蛋白酶辅助因子,与共调节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室之间的顺向和逆向运输的Ubp3p形成去泛素复合物;缺失突变体对布雷菲德菌素A敏感

2265:DEDD超家族的核糖核酸酶,是介导3′到5′mRNA脱腺苷化的Ccr4-Not复合物的亚基

2266:参与前18S rRNA加工的必需的核仁蛋白质;小亚基(SSU)加工体的成分;与小鼠转录激活子mABT1具有序列相似性

2267:与转运体的主要的易化超家族相似的推测的离子转运体;跨膜域中的突变允许非选择性的阳离子吸收

2268:7,8-二氨基-壬酸转氨酶(DAPA),催化生物素的生物合成路径的第二步;BIO3位于介导生物素合成的3个基因(BIO3、BIO4和BIO5)簇中

2269:推测的α-1,3-甘露糖基转移酶,不是蛋白质O-糖基化所需要的

2270:与葡聚糖酶具有相似性的子细胞特异性分泌的蛋白质,从子细胞侧降解细胞壁导致子细胞与母细胞分离

2271:通过同源性鉴定的假定蛋白。参见FEBS Letters[2000]487:31-36。

2272:内涵体含铁肠杆菌素转运体,在缺乏铁的条件下表达;是主要的易化超家族的成员;其表达受Rcs1p调节,并受氯喹处理影响

2273:推测的GPI锚固蛋白质;转录在低锌和碱性pH条件下被诱导,这由Zap1p转录因子介导

2274:2,4-二氧四氢蝶啶合酶(6,7-二甲基-8-核糖醇基2,4-二氧四氢蝶啶合酶,也称为DMRL合酶);催化直接前体合成核黄素

2275:参与rRNA加工的蛋白质;是外切体3->5外切核酸酶复合物的成分

2276:乙酰鸟氨酸转氨酶,催化生物合成精氨酸前体鸟氨酸的第四步

2277:细胞质mRNA帽结合蛋白;eIF4E帽复合物通过与翻译起始因子eIF4G(Tif4631p或Tif4632p)的相互作用介导对依赖帽的mRNA翻译负责

2278:包含8个推测的跨膜片段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质;ORF显示出和表达的翻译通读依赖模式一致的基因组结构

2279:包含Skp1-滞蛋白-F-盒泛素蛋白质连接酶(SCF)的亚基的环指(RINGfinger);是Gic2p、Far1p、Sic1p和Cln2p降解所需要的;可以限制SCF的Cdc34p(泛素共轭酶或E2)和Cdc53p(滞蛋白)亚基

2280:假定蛋白

2281:质膜镁(2+)转运体,表达和周转受Mg(2+)浓度调节;过表达赋予提高的Al(3+)和Ga(3+)离子耐受性

2282:参与液泡蛋白质分类的功能未知的液泡膜蛋白质;也在线粒体中被检测到

2283:与GSK-3家族的哺乳动物糖原合酶激酶相关的蛋白激酶;GSK-3同源物(Mck1p、Rim11p、Mrk1p、Ygk3p)参与控制应激响应基因依赖Msn2p的转录和蛋白质降解

2284:假定蛋白

2285:依赖S-腺苷基蛋氨酸的tRNA甲基转移酶复合物(Trm11p-Trm112p)的催化亚基,是甲基化tRNAs中的位置10的鸟嘌呤核苷酸(m2G10)所需要的;包含THUMP域和甲基转移酶域

2286:切割因子I的亚基,是前mRNA3′末端切割和多腺苷酸化所需要的五亚基复合物;是包含RRM的异核RNA结合蛋白和结合多聚腺苷酸信号序列的hnRNPA/B家族成员

2287:对二价和三价金属具有较宽特异性的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翻译后受金属离子的水平调节;是金属转运蛋白Nramp家族的成员

2288:与参与单羧酸跨质膜运输的哺乳动物单羧酸透酶相似的蛋白质;突变体在单羧酸运输方面不存在缺陷

2289:参与调节转化酶和葡糖淀粉酶的表达、侵入性生长和假菌丝分化、铁吸收、铬累积和渗透应激响应的转录激活子;定位在核

2290:参与RNA质量控制的核内多聚腺苷酸聚合酶复合物TRAMP(Trf4/Pap2p-Mtr4p-Air1p/2p)的催化亚基;催化未修饰的tRNAs、snoRNA和rRNA前体多腺苷酸化;作为DNA聚合酶的作用有争议

2291:假定蛋白

2292:与Ste20p和Cla4p相似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质激酶的PAK家族的成员;估计是极化生长期间Cdc42p的下游效应物

2293:有效交配所需要的核内蛋白,参与在前受精卵中形成shmoo和胞核转移,包含泛素样(UBL)域

2294:与Mid2p相互作用的质膜的外周膜蛋白;调节Pkc1p和Slt2p介导的细胞完整性路径

2295:参与磷脂合成的肌醇胆碱调节的基因去阻遏所需要的转录因子;与通过碱性螺旋-环-螺旋结构域结合肌醇胆碱应答元件的Ino2p形成复合物

2296:假定蛋白

2297:减数分裂特异的端粒蛋白质,是环指(RING finger)形成、有效的同源配对、规则的交叉分配(干涉)、减数分裂端粒上的姐妹染色单体粘着和小染色体分离所需要的

2298:参与控制胞吞作用的鞘脂介导的信号路径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活化Ypk1p和Ykr2p,维持细胞壁完整性所需要的信号级联放大的成分;与Pkh1p重叠

2299:推测的金属蛋白酶

2300:定位于线粒体内膜的依赖ATP的DNA解旋酶,是维持线粒体基因组所需要的;不被线粒体转录所需要

2301:纺锤极体的减数分裂外斑块的成分,参与修饰前孢子膜形成之前所需要的减数分裂外斑块

2302:与结合DNA错配处以起始错配修复过程的Msh3p和Msh6p形成异二聚体的蛋白质;包含修复活性所需要的Walker ATP结合基序;Msh2p-Msh6p结合并水解ATP

2303:包含锌指的推测的转录因子;过表达通过增加ENA1(Na+/Li+挤压泵)基因的表达增加耐盐性,而基因破坏降低耐盐性和ENA1表达

2304:蛋白质二硫化物异构酶(PDI)家族的成员,显示出伴侣蛋白活性;过表达抑制pdi1删除的致死性,但不补充全部的Pdi1p功能;经受Ero1p产生的氧化

2305:假定蛋白

2306:功能未知的蛋白质,表达受磷酸盐水平调节;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细胞周围和液泡中

2307:可能参与前rRNA加工和核糖体组装的推测的RNA核酸外切酶

2308:是ATP合成所需要的较大的酶复合物的线粒体F1F0ATP合酶的亚基k;只与ATP合酶的二聚体形式结合

2309:核仁蛋白质,是66S前核糖体颗粒的成分;缺失会导致rRNA加工出现缺陷,并导致核糖体大亚基组装受阻;具有σ(70)样RNA结合基序

2310:NatB氨基末端乙酰基转移酶的非催化亚基,其中NatB氨基末端乙酰基转移酶催化以Met-Asp或Met-Glu开始的所有蛋白质和以Met-Asn或Met-Met开始的一些蛋白质中的氨基末端甲硫氨酸残基的乙酰化;参与线粒体遗传和肌动蛋白组装

2311:假定蛋白

2312:假定蛋白

2313:进化保守的着丝点相关的Ndc80复合物(Ndc80p-Nuf2p-Spc24p-Spc25p)的成分;参与染色体分离、纺锤体检控点活性和着丝点群聚

2314:参与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和核之间的细胞器间通讯的转录因子(bHLH)

2315:在分泌中起作用的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盐5-磷酸酶,通过羧基末端的尾部定位在内质网;缺乏Sac1域和在另外3个INP蛋白质中发现的富含脯氨酸的区域

2316:参与耐盐性和甲硫氨酸生物发生的二磷酸盐-3′-核苷酸酶;对硫酸盐同化路径中的中间物3′-磷酸腺苷-5′-磷酸盐和3′-磷酸腺苷-5′-磷硫酸盐进行脱磷酸化

2317:网格蛋白相关蛋白质复合物(AP-2)的Mu2样亚基;参与囊泡运输

2318:网格蛋白相关蛋白质复合物(AP-2)的Mu2样亚基;参与囊泡运输

2319:5-磷酸-核糖基-1(α)-焦磷酸盐合成酶,参与核苷酸、组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是五种相关酶之一,这些酶以异多聚复合物的形式发挥活性

2320:正常线粒体形态所需要的蛋白质,与溶血素具有相似性

2321:依赖NAD的甘油3-磷酸脱氢酶,是Gpd1p的同源物,表达受缺氧状态下调节新陈代谢所需要的不依赖氧的信号路径控制;位于胞质液和线粒体

2322:精氨琥珀酸合成酶,在精氨酸生物合成路径中催化从瓜氨酸和L-天冬氨酸形成L-精氨基琥珀酸盐;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2323:推测的金属蛋白酶

2324:羟甲基嘧啶磷酸激酶,参与硫胺生物合成的最后步骤;是具有THI21和THI22的基因家族的成员;功能上与Thi21p重叠

2325:核内蛋白,推测的RNA聚合酶II延伸因子;以Pob3p/Spt16p结合蛋白被分离

2326:多应激反应蛋白质,表达受各种异型生物质试剂和环境或生理应激活化

2327:过氧化物酶体生物发生所需要的磷酸化尾部锚固的II型整合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缺乏Pex15p的细胞会将过氧化物酶体基质蛋白质错误地定位在胞质液,过表达导致过氧化物酶体组装受损

2328:参与碱基切除修复的DNA N-糖基化酶和脱嘌呤/脱嘧啶(AP)裂解酶,定位在核

2329:推测的核酸内切酶,具有与mRNA脱腺苷化酶Ccr4p中的依赖镁的核酸内切酶基序相似的结构域

2330:核糖体小亚基(40s)的蛋白质成分;与大肠杆菌S19和大鼠S15核糖体蛋白具有相似性

2331:核糖体蛋白P2α,参与翻译延伸因子和核糖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核糖体茎的成分;调节细胞质中P1(Rpp1Ap和Rpp1Bp)的累积

2332:20S蛋白酶体α型亚基

2333: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2334:线粒体谷氨酰基tRNA合成酶,由核基因编码

2335:未表征的ORF

2336:将蛋白质易位到ER中所需要的内质网(ER)内腔Hsp70伴侣蛋白Kar2p的核苷酸交换因子;解脂耶氏酵母的SLS1:GrpE样的蛋白质

2337:推测的1,3-β-葡聚糖基转移酶,与Gas1p具有相似性;定位在细胞壁

2338:线粒体内膜蛋白质,是K+/H+交换和正常的线粒体形态和遗传所需要的;人直系同源物Letm1与Wolf-Hirschhorn综合征相关

2339:线粒体外膜蛋白质,是组装外膜移位酶(TOM)复合物和输入线粒体蛋白质所需要的;N末端暴露在胞质液中;跨膜片段高度保守

2340:线粒体翻译起始因子2

2341:细胞生存所需要的蛋白质

2342:高亲合力色氨酸和酪氨酸透酶,过表达赋予FK506抗性

2343:与Tlg1p和Vti1p形成复合物并介导内涵体衍生的囊泡与晚期高尔基体融合的突触融合蛋白样t-SNARE;与防止Tlg2p降解并促进t-SNARE复合物形成的Vps45p相结合

2344:假定蛋白

2345:错误折叠蛋白质的内质网相关的降解(ERAD)所需要的泛素蛋白质连接酶;遗传上与展开的蛋白质反应(UPR)相关;通过与Hrd3p结合被调节;包含H2环指

2346:组蛋白变体H2AZ,在核小体中通过SWR1复合物与组蛋白H2A交换;通过防止沉默异染色质的播散参与转录调节

2347:参与磷脂新陈代谢的磷脂酶B(溶血磷脂酶);水解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丝氨酸,并且在体外显示出酰基转移酶活性

2348:在位点A0、A1和A2参与rRNA加工的RNA末端磷酸盐环化酶样蛋白质;不具有可检测的RNA环化酶活性

2349:似乎是几丁质合酶3复合物的结构性成分

2350:具有自酰化活性的棕榈酰转移酶;是包含富集Asp-His-His-Cys-半胱氨酸(DHHC-CRD)域的推测的棕榈酰转移酶家族的成员

2351:细胞周期调节蛋白,负调节磷酸盐代谢;Pho80p-Pho85p(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DK复合物)磷酸化Pho4p和Swi5p;PHO80的删除导致对氨基糖苷的超敏性;PHO80的截短形式影响液泡遗传

2352:葡糖基转移酶,在N连接蛋白质糖基化期间参与寡糖从多萜基焦磷酸盐到蛋白质的天冬酰胺残基上的转移;人直系同源物中的突变与疾病相关

2353:枯草杆菌蛋白酶样蛋白酶III的推测前体

2354:功能未知的富含谷氨酰胺的胞浆蛋白,包含经常介导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三十四肽(TPR)重复;在人和秀丽隐杆线虫中是保守的

2355:富含丝氨酸-丙氨酸的蛋白质的Srp1p/Tip1p家族的推测的细胞壁甘露糖蛋白;转录受冷休克和厌氧生活诱导

2356:蛋白质磷酸酶2A(PP2A)的B型调节亚基;是哺乳动物PP2A的B′亚基的同源物

2357:通过与棉阿舒囊霉的同源性鉴定

2358:假定蛋白

2359:Ada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复合物的亚基,是维持复合物结构完整性所需要的

2360:在前期和中期定位于着丝点的着丝点检控点WD40重复蛋白质,在存在自由着丝点时会使后期延迟;与Mad1p-Bub1p和Cdc20p形成复合物,结合Mad2p和Mad3p

2361:Hsp90辅助伴侣蛋白,与细胞质Hsp70伴侣蛋白的Ssa组相互作用;活化Ssa1p的ATP酶活性;是哺乳动物Hop蛋白的同源物

2362:可能的多跨膜蛋白质,在氮饥饿时参与侵入性生长;是加工过的Rim101p的累计所需要的

2363:包含UCS(UNC-45/CRO1/SHE4)域的蛋白质,结合肌球蛋白运动域以调节肌球蛋白功能;参与胞吞作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极化和非对称mRNA的定位

2364:囊状中间物在高尔基体和液泡之间移动的靶膜受体(t-SNARE);可控制生物合成运输、内吞运输和逆行运输进入前液泡室;是突触融合蛋白

2365:在细胞生长和增殖中起作用的Ser/Thr蛋白激酶——酪蛋白激酶2的β调节亚基;全酶也包含CKA1、CKA2和CKB1,许多底物包括转录因子和所有的RNA聚合酶

2366:可能通过Msn2p脱磷酸作用,与结合配体Psr1p一起完全活化一般应激反应所需要的蛋白质;在双峰转换期间调节生长;是G1细胞周期调节蛋白表达的负调控因子

2367:假定蛋白

2368:负责所有定向到线粒体的蛋白质的识别和初始输入步骤的TOM(外膜移位酶)复合物的组成成分;促进TOM复合物的组装和稳定

2369:参与从核输出mRNA的DEAD-盒家族的依赖ATP的细胞质RNA解旋酶

2370:参与控制葡萄糖调节基因的表达的蛋白质;与蛋白激酶Snf1p、葡萄糖传感器Snf3p和Rgt2p、以及TATA结合蛋白Spt15p相互作用;作为转录因子Rgt1p的调节因子起作用

2371:假定蛋白

2372:参与蛋白酶体成熟和40S核糖体亚基合成的必需的核内蛋白;是切割20S前rRNA以产生成熟的18S rRNA所需要的

2373:可能的辅助伴侣蛋白,调节Cyr1p(腺苷酰环化酶)的活性;参与组装着丝点复合物,与SCF(Skp1p/Cdc53p/F盒蛋白质)泛素连接酶复合物联合

2374:细胞生存所需要的蛋白质

2375:在细胞生长和增殖中起作用的Ser/Thr蛋白激酶——酪蛋白激酶2的α′催化亚基;全酶也包含CKA1、CKB1和CKB2,许多底物包括转录因子和所有的RNA聚合酶

2376:功能未知的蛋白质;与YKR075Cp和Reg1p相似;表达受葡萄糖和Rgt1p调节

2377:核糖体大亚基(60S)的蛋白质成分,与大肠杆菌L3和大鼠L3核糖体蛋白具有相似性;参与杀伤性双链RNA病毒的复制和维持

2378:乙酰化组蛋白H3的NuA3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复合物的亚基;与人肿瘤抑制因子ING1具有相似性

2379:细胞色素c1,是线粒体呼吸链的成分;表达受被亚铁血红素活化、被葡萄糖抑制的Hap2p/3p/4p/5p CCAAT-结合复合物调节

2380:纺锤体检控点的成分,参与感应有丝分裂染色体上张力的缺乏;在减数分裂I期保护着丝粒Rec8p;是减数分裂II期进行正确的染色体分离和维持有丝分裂染色体的稳定性所需要的

2381:胸苷酸合酶,是从头生物合成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所需要的;表达在G1/S期被诱导

2382:碱性锌指蛋白质,与人和小鼠Kin17蛋白质相似,其中人和小鼠Kin17蛋白质是参与UV反应和DNA复制的染色质相关蛋白质

2383:参与锰体内平衡的高尔基体膜蛋白;生产过剩抑制sod1(铜、锌过氧化物歧化酶)缺失突变

2384:在胞吞作用期间进行运输和液泡水解酶正确分类所需要的GTP酶;定位在内吞中间物中;在线粒体中被检测到;牻牛儿基牻牛儿基化是膜结合所需要的;是哺乳动物Rab5的同源物

2385:定位在线粒体的2C型蛋白质磷酸酶;在体外包含依赖Mg2+/Mn2+的酪蛋白磷酸酶活性,但体内底物是未知的

2386:葡萄糖可抑制的ADP核糖基化作用因子,是参与极性发展的Ras超家族的GTP酶

2387:5-磷酸核糖酮醇异构酶,在戊糖磷酸途径中催化5-磷酸核糖和5-磷酸核酮糖的相互转换;参与吡哆醇的生物合成

2388:5-磷酸核糖酮醇异构酶,在戊糖磷酸途径中催化5-磷酸核糖和5-磷酸核酮糖的相互转换;参与吡哆醇的生物合成

2389:假定蛋白

2390:核孔复合物(NPC)的亚基,参与蛋白质的输入/输出和RNAs的输出,是运输通过NPC后促进核转运蛋白-负荷复合物(karyopherin-cargo complex)释放的可能的核转运蛋白释放因子;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2391:参与O-和N-连接蛋白质糖基化的α-1,2-甘露糖基转移酶;是KRE2/MNT1甘露糖基转移酶家族的成员

2392:线粒体内膜肉碱转运体,是脂肪酸β-氧化期间乙酰辅酶A从过氧化物酶体到线粒体的依赖肉碱运输所需要的

2393:在腺苷酸环化酶活化路径中参与G蛋白信号传导的GTP酶,在细胞增殖中起作用;定位在质膜;是哺乳动物RAS原癌基因的同源物

2394:生产过剩时诱导[PIN+]蛋白酶传染性因子出现的蛋白质

2395: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盐5-磷酸酶,是具有氨基末端Sac1域的突触伸蛋白样蛋白质,在TGN(反面高尔基体网络)到早期内涵体路径中起作用;高渗应激反应导致易位到肌动蛋白斑

2396:RNA聚合酶III转录起始因子复合物(TFIIIC)的六个亚基之一;在tRNA和类似基因的BoxA启动子部位结合DNA的TFIIIC的TauA球状域的一部分

2397:假定蛋白

2398:假定蛋白

2399:介导囊泡对接和融合的顺面高尔基体的转运蛋白颗粒(TRAPP)复合物的10个亚基之一;参与内质网(ER)到高尔基体膜的运输

2400:RNA聚合酶III亚基C160,是核心酶的一部分;与细菌的β-初期亚基相似

2401:参与泛素化底物降解的26S蛋白酶体的19S调节颗粒的六个ATP酶之一;转录被诱导时,被招募到GAL1-10启动子区域

2402:假定蛋白

2403:参与细胞周期进展和将20S前rRNA加工成成熟的18S rRNA的必需的丝氨酸激酶;

2404:推测的NADP(+)偶联的甘油脱氢酶,估计参与甘油分解代谢旁路途径

2405:乙酸异戊酯-水解酯酶,与醇乙酰转移酶保持平衡以维持最适量的乙酸异戊酯所需要的,其中最适量的乙酸异戊酯在米酒酿造中特别重要

2406:磷酸核糖酰氨基咪唑羧化酶,催化嘌呤核苷酸的从头生物合成路径中的步骤;在被剥夺腺嘌呤的突变细胞中累积红色颜料

2407:线粒体内膜的鸟氨酸转运体,作为精氨酸生物合成一部分从线粒体输出鸟氨酸;人直系同源物与高氨血症-高鸟氨酸血症-同型瓜氨酸尿(HHH)综合症相关

2408:内涵体到高尔基体的逆向蛋白质运输不可缺少的膜相关retromer复合物的亚基;组装在具有Vps5p的膜上以促进囊泡形成的周围膜蛋白

2409:在三羧酸循环中催化异柠檬酸盐氧化成α-酮戊二酸的依赖NAD(+)的线粒体异柠檬酸脱氢酶的亚基

2410:丁二酰辅酶A连接酶的α亚基,其中丁二酰辅酶A连接酶是催化丁二酰辅酶A以依赖核苷酸的方式转换成琥珀酸的三羧酸循环中的线粒体酶

2411:S期进展和端粒体内平衡所需要的蛋白质,形成对DNA复制和基因组完整性重要的替代性复制因子C复合物;突变株对DNA损伤过敏

2412:前18S rRNA加工所需要的必需的核仁蛋白质,与18S rRNA二甲基转移酶Dim1p相互作用,也与参与蛋白酶体生物发生的Nob1p相互作用;包含KH域

2413:RNA聚合酶的第二大亚基,是中心核的一部分;类似于细菌β亚基

2414:假定蛋白

2415:短期的膜ABC(ATP结合盒)转运体,积极输出多种药物,表达由Pdr1p调节;在指数生长期间也参与类固醇运输、阳离子抗性和细胞解毒

2416:假定蛋白

2417:次黄嘌呤核苷5′-单磷酸盐(IMP)特异的5′-核苷酸酶,催化IMP分解成次黄嘌呤核苷,不显示与来自其他生物的已知的5′-核苷酸酶的相似性

2418:SUMO连接酶,催化SUMO(Smt3p)共价附着于蛋白质

2419:具有胰蛋白酶样活性的在碱性残基之后进行切割的内肽酶;在蛋白质分解加工组装成20S颗粒之前按前蛋白形式合成的20S蛋白酶体的β-型亚基;人同源物是亚基Z

2420:核心Sm蛋白质Sm E;是剪接体U1、U2、U4和U5snRNPs的一部分的异源七聚体复合物(具有Smb1p、Smd1p、Smd2p、Smd3p、Smx3p和Smx2p)的一部分;是人Sm E的同源物

2421:功能未知的蛋白质;与推定为胆碱转运体的加州电鳐(Torpedocalifornica)tCTL1p具有相似性,缺失突变和过表达都不影响胆碱运输

2422:假定蛋白

2423:假定蛋白

2424:核糖体小亚基(40S)的蛋白质成分;几乎与Rps28Ap相同,与大鼠S28核糖体蛋白具有相似性

2425:谷氨酰胺tRNA合成酶,是催化tRNA(Glu)的特异性谷氨酰胺化的单体型I类tRNA合成酶;估计氨基末端域参与酶-tRNA相互作用

2426:鞘氨基醇长链碱激酶,负责合成作为信号分子起作用的长链碱磷酸盐,调节从外源长链碱合成神经酰胺,定位在高尔基体和晚期内涵体中

2427:RNA聚合酶II中介体复合物的亚基;联合核心聚合酶亚基以形成RNA聚合酶II全酶;是转录调节所必需的

2428:推测的膜结合O-乙酰转移酶的MBOAT家族的成员

2429:亚铁螯合酶,是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催化二价铁插入原卟啉IX中,这是亚铁血红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第八步和最后一步;Yfh1p通过Hem15p的介导利用铁

2430:过氧化物酶体δ(3,5)-δ(2,4)-二烯酰辅酶A异构酶,参与脂肪酸代谢,在氨基和羧基末端包含过氧物酶体靶向信号

2431:肌动蛋白组装因子,活化使支链肌动蛋白丝成核的Arp2/3蛋白质复合物;与Arp2/3复合物一起定位在肌动蛋白斑块上;是人Wiskott-Aldrich综合症蛋白质(WASP)的同源物

2432:3-磷酸丝氨酸转氨酶,催化从3-磷酸羟基丙酮酸形成磷酸丝氨酸,是丝氨酸和甘氨酸生物合成所需要的;受Gcn4p介导的总体氨基酸生物合成控制所调节

2433:参与维持核结构、RNA加工和运输的GTP结合蛋白(哺乳动物Ranp同源物);与Kap121p、Kap123p和Pdr6p(亲核蛋白β)相互作用;是不被生存所需要的Gsp1p同源物

2434:线粒体翻译延伸因子Tu;包含GTP酶和鸟苷酸交换因子活性,但这些活性是在粟酒裂殖酵母和人的分离的蛋白质中发现的

2435:在低盐条件下与INO80染色质重构复合物结合的蛋白质

2436:依赖DNA的ATP酶的SWI/SNF家族的成员,在交配型转换期间起对抗沉默的作用,包含与Sir4p相互作用的氨基末端域和羧基末端SNF2域

2437:TFIIA大亚基;参与转录激活,起抗阻抑物或共活化因子的作用;与人和果蝇TFIIA中的最大亚基和第二大亚基同源

2438:与多核糖体相关的mRNP复合物的成分;参与分泌和核分离;是布雷菲德菌素A(BFA)敏感性的多拷贝抑制剂

2439:修饰线粒体21S rRNA中具有重要功能的保守核苷酸的核糖甲基转移酶

2440:咪唑甘油磷酸脱水酶,催化组氨酸生物合成的第六步;突变会导致组氨酸营养缺陷和对Cu、Co和Ni盐敏感;转录受Gcn4p介导的总体氨基酸控制调节

2441:依赖ATP的DEAD(Asp-Glu-Ala-Asp)盒RNA解旋酶,是所有酵母mRNAs的翻译起始所需要的;人DEAD-盒DBY中的突变是男性不育症的常见原因

2442: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定位在线粒体

2443:RNA聚合酶I、II和III共有的RNA聚合酶亚基ABC10-β

2444:假定蛋白

2445:参与顺面高尔基体结构组织的高尔基体基质蛋白质;在遗传上与COG3和USO相互作用

2446:假定蛋白

2447:RNA聚合酶I、II和III共有的RNA聚合酶亚基ABC14.5

2448:线粒体基质的保守蛋白质,是线粒体和细胞质铁硫蛋白合成所需要的,在线粒体中的Fe/S簇组装期间起支架作用;isu1 isu2双突变型不能生存

2449:假定蛋白

2450:参与调节减数分裂和沉默的转录阻遏物;包含WD重复

2451:参与控制细胞完整性的蛋白激酶C信号路径的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Bck1p活化时可磷酸化下游靶标Slt2p;功能上与Mkk2p重叠

2452:参与将蛋白质输入到线粒体的线粒体基质蛋白质;作为Ssc1p的辅助伴侣蛋白和核苷酸释放因子起作用;是大肠杆菌GrpE的同源物

2453:具有未知细胞功能的非必需的蛋白激酶

2454:二氢叶酸还原酶,是dTTP生物合成途径的一部分,参与叶酸新陈代谢,可能是维持线粒体功能所需要的

2455:参与调节麦角固醇生物合成的蛋白质;具有共同的必需功能和非必需的独特功能的七个基因家族成员之一;类似于人氧固醇结合蛋白(OSBP)

2456:定位在孢子壁的孢子形成特异蛋白质;是在减数分裂II期之后的一个点和孢子壁形成期间进行孢子形成所需要的;SSP2的表达在减数分裂中途被诱导

2457:假尿嘧啶核苷合酶,催化在U2 snRNA的位置35、细胞质tRNAs的位置13和前tRNA(Tyr)的位置35处进行假尿密啶化;Asp(256)突变会消除其活性;在古菌、一些细菌和脊椎动物中是保守的

2458:乙酰化组蛋白H4氨基末端尾部的四个保守的内部赖氨酸的天然多亚基复合物(NuA4)的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催化亚基;是细胞周期进展所需要的

2459:甘油二酯酰基转移酶,催化甘油三酯(TAG)形成的终末步骤,利用脂酰辅酶A作为酰基供体酰化甘油二酯,定位在脂类颗粒中

2460:与氧化还原酶类具有相似性的蛋白质,在脂类颗粒中被发现;是酿酒酵母中雀麦花叶病毒复制所需要的,其中酿酒酵母是适合于研究正链RNA病毒在其的天然宿主中复制的模型系统

2461:有丝分裂后期-促进复合物/循环体(APC/C)的亚基,其中APC/C是中期/后期转换期间降解包括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蛋白在内的有丝分裂后期抑制因子所需要的泛素-蛋白质连接酶

2462:切割因子I(CFI)的亚基,参与mRNA 3′末端成熟的内切酶剪切和多聚腺苷化步骤

2463:催化硫代硫酸盐的硫烷原子传递到氰化物上形成亚硫酸盐和硫氰酸盐

2464:氨基末端乙酰转移酶NatA(Nat1p、Ard1p、Nat5p)的亚基;在氨基末端乙酰化多种蛋白质,这影响多个过程,例如细胞周期、热休克抗性、交配、孢子形成和端粒沉默

2465:Sec63复合物(Sec63p、Sec62p、Sec66p和Sec72p)的必需亚基;与Sec61复合物、Kar2p/BiP和Lhs1p形成将依赖SRP和翻译后不依赖SRP的蛋白质靶向和输入ER的通道成分

2466:的通道;是纺锤极体(SPB)半桥的成分,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II期SPB复制所需要的;是哺乳动物中心蛋白的同源物;与Kar1p相互作用

2467:核苷酸结合蛋白的组氨酸三联体(HIT)超家族的第三分支的成员;与Aprataxin类似,是在伴有眼球运动障碍的共济失调个体中突变的HINT相关蛋白质

2468:参与泛素化底物降解的26S蛋白酶体的19S调节颗粒的六个ATP酶之一;是纺锤极体复制所需要的;在整个细胞周期中主要定位在核

2469:细胞生存所需要的蛋白质

2470:参与微管形态发生的蛋白质,是保护防止出现过量游离β-微管蛋白所需要的;估计参与β-微管蛋白的折叠

2471:响应葡萄糖代谢时参与质膜H(+)-ATP酶Pma1p活化的蛋白激酶;在离子体内平衡中起作用

2472:假定蛋白

2473:66S前核糖体颗粒的成分,是核糖体大亚基成熟所需要的

2474:δ2-异戊烯焦磷酸盐:tRNA异戊烯转移酶,是在线粒体和细胞质tRNAs中生物合成修饰碱基异戊烯腺苷所需要的;基因位于核中并编码两种同工酶形式

2475:参与响应碱性pH时发生的Rim101p的水解活化的蛋白质;是PalA/AIP1/Alix家族的成员;与ESCRT-III亚基Snf7p相互作用,暗示对pH的反应和多囊体形成之间相关系

2476:中期孢子形成基因的营养抑制所需要的DNA结合蛋白;将Hst1p组蛋白脱乙酰酶定位到一些Sum1p调节的启动子上的特异性因子

2477:与是GTP酶抑制剂的光导蛋白(phosducins)相似的必需蛋白质;缺失突变的致死性在功能上由小鼠光导蛋白样蛋白质MgcPhLP的表达所弥补

2478:假定蛋白

2479:功能未知的胞浆蛋白;大规模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计算分析表明它可能在组织肌动蛋白斑块方面起作用

2480:假定蛋白

2481: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定位在线粒体

2482:蛋白质二硫化物异构酶(PDI)家族的成员;过表达抑制由PDI1删除引起的羧肽酶Y成熟的缺陷和其他必需的Pdi1p功能中的缺陷

2483:参与转录调节的11亚基的SWI/SNF染色质重构复合物的催化亚基;包含DNA促进的ATP酶活性;在转录活化中Snf5p和Snf6p相互依赖地起作用

2484:假定蛋白

2485:假定蛋白

2486:结合核糖体蛋白L11的必需蛋白质,是核糖体生物发生期间60S前核糖体亚基的核输出所需要的;小鼠同源物的表达在亨廷顿舞蹈症(Huntington′sdisease)模型小鼠中显示出改变

2487:参与将多起源蛋白质插入内膜的线粒体Tim54p-Tim22p复合物的成分;可以起稳定复合物的功能

2488:参与组织外层孢子壁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质;与乙酰转移酶的tafazzins超家族具有相似性

2489:参与芽体位置选择的蛋白质;双重突变体显示类似于轴向的出芽模式

2490:CPA1 uORF,精氨酸衰减子肽(Arginine attenuator peptide),调节CPA1mRNA的翻译

2491: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细胞周围、细胞质、芽体和芽颈中

2492:与参与单羧酸跨质膜运输的哺乳动物单羧酸透酶相似的蛋白质;突变体在单羧酸运输方面不存在缺陷

2493:参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运输的蛋白质

2494:与哺乳动物剪接因子SAP49相似的U2-snRNP相关的剪接因子;估计与Hsh155p和结合配体Cus1p一起起U2-snRNP组装因子的作用;包含两个RNA识别基序(RRM)

2495:能够在高尔基体中修饰N连接聚糖的N-乙酰葡糖转氨酶

2496: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缺失突变体显示出降低的对阿辛蓝染料的亲合力,这表明细胞表面的净负电荷减少

2497:两个V型肌球蛋白之一,参与线粒体的极化分配;是线粒体和液泡遗传,以及核纺锤体定向所需要的;可移走多种负荷

2498:参与高尔基体衍生的分泌小泡与质膜之间融合的囊泡膜受体蛋白质(v-SNARE);是R型v-SNARE蛋白质的突触小泡蛋白/VAMP家族的成员

2499:正常的皮质肌动蛋白组装和胞吞作用所需要的蛋白质;是网格蛋白不足的多拷贝抑制剂;作为1型蛋白质磷酸酶的靶向亚基起作用

2500:液泡的H+-ATP酶(V-ATP酶)的八亚基V1外周膜域的亚基E,发现于整个内膜系统中的生电质子泵;是将V1域组装到液泡膜上所需要的

2501:细胞质丙氨酰-tRNA合成酶,是蛋白质合成所需要的;点突变(cdc64-1等位基因)导致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缺失突变的致死性在功能上与人同源物互补

2502:β-1,6葡聚糖生物合成所需要的蛋白质;突变导致形态畸形和严重的生长缺陷

2503:是Ty增强子介导的转录达到最高水平所需要的Ty1增强子活化剂;是C6锌簇DNA结合蛋白

2504:RNA聚合酶I亚基A43

2505:RNA聚合酶I亚基;RNA聚合酶I的大亚基

2506:假定蛋白

2507:包含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DNA结合基序的富含丝氨酸的蛋白质;结合糖分解基因的E盒并有助于其活化;可以在Ty1介导的基因表达中起转录激活子的作用

2508:脯氨酸透酶,是脯氨酸的高亲合力运输所需要的;也运输有毒性的脯氨酸类似物氮杂环丁烷-2-羧化物(AzC);在氨生长细胞中PUT4转录被抑制

2509:参与β微管蛋白(Tub2p)折叠的微管蛋白折叠因子D;以染色体遗失增加和对苯菌灵敏感的突变体形式被分离

2510:细胞形态发生和有丝分裂后的细胞分离所需要的蛋白质

2511: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是在作为碳源的甘油上生长所需要的

2512:假定蛋白

2513:被亚铁血红素活化、被葡萄糖抑制的Hap2/3/4/5 CCAAT-结合复合物的亚基,是呼吸性基因表达的转录激活子和整体调节因子;是组装该复合物和保持复合物的DNA结合活性所需要的

2514: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显示出与Vti1p的遗传性相互作用,其中Vti1p是参与顺面高尔基体膜运输的v-SNARE;

2515:20S蛋白酶体α型亚基

2516: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的自动调整的油酸盐特异的转录激活子,包含Zn(2)-Cys(6)簇结构域,与Oaf1p形成异二聚体,结合油酸盐敏感元件(OREs),活化β-氧化基因

2517:假定蛋白

2518:检控点蛋白质,参与活化DNA损伤和减数分裂粗线期检控点;与Mec3p和Ddc1p形成负载到部分双链DNA上的夹子;是人和粟酒裂殖酵母的Rad1和玉蜀黍黑粉菌(U.maydis)的Rec1蛋白质的同源物

2519:核糖体小亚基(40s)的蛋白质成分;与大鼠核糖体蛋白S12具有相似性

2520:Rab护卫蛋白质,与II型牻牛儿基牻牛儿基转移酶蛋白质(Bet2p-Bet4p)引起的Ypt1p异戊烯化所需要的Ras样小GTP酶Ypt1p形成复合物

2521:与受体Grp1p相互作用的异源三聚体G蛋白的可能的β亚基,起响应营养素的信号传递作用;通过cAMP水平参与调节假菌丝生长;是Gpb2p的同源物

2522:核分裂必需的转录激活子;定位在核;是活化一组晚S期特异性基因表达的机制的必需成分

2523:线粒体醛脱氢酶,是在乙醇上生长和将乙醛转换成乙酸盐所需要的;活性是K+依赖性的;平等地利用NADP+或NAD+作为辅酶;表达是葡萄糖抑制性的

2524:依赖NADP(+)的谷氨酸脱氢酶,从氨和α-酮戊二酸合成谷氨酸;利用α-酮戊二酸的比率不同于Gdh3p;表达受氮和碳源调节

2525:假定蛋白

2526:参与多药物抗性控制的转录阻遏物;负调节PDR5基因的表达;是锌簇蛋白质的Gal4p家族的成员

2527: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整合到细胞壁中的甘露糖蛋白,参与含铁细胞-铁在细胞壁中的保持

2528: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整合到细胞壁中的甘露糖蛋白,参与含铁细胞-铁在细胞壁中的保持

2529:与Fre2p相似的推测的三价铁还原酶;表达在低铁水平下被诱导

2530:参与光复活作用DNA光裂解酶,存在可见光时修复嘧啶二聚体;由DNA损伤诱导;受转录阻遏物Rph1p调节

2531:翻译起始因子eIF2的β亚基,参与起始密码子的识别;估计参与mRNA结合

2532:假定蛋白

2533:参与转录调节的必需蛋白质;是染色质重构复合物的成分;是INO80复合物的组装和功能所需要的;是RUVB样蛋白质家族的成员

2534:液泡的ATP酶V0域亚基c′,参与质子运输活动;是包含四个跨膜片段的疏水整合膜蛋白(蛋白脂);N和C末端位于液泡腔内

2535:将接触DNA的着丝点亚基与那些接触微管的着丝点亚基相连接的MIND着丝点复合物(包括Nnf1p-Nsl1p-Dsn1p的Mtw1p)的必需成分;是正确的染色体分离所需要的

2536:参与分泌小泡在质膜的融合的质膜t-SNARE;与结合v-SNARE Snc2p的t-SNARE Sec9p形成复合物;也是孢子形成所需要的;是在功能上与Sso2p重叠的突触融合蛋白同源物

2537:催化长链饱和脂肪酸合成的脂肪酸合成酶的α亚基;包含β-酮脂酰还原酶和β-酮脂酰合酶活性

2538:假定蛋白

2539:mRNA加帽酶的β(RNA 5′-三磷酸酶)亚基,异二聚体(另一个亚基是鸟苷酰基转移酶CEG1)参与添加5′帽到mRNA上;哺乳动物酶是单个的双功能多肽

2540:UDP-葡糖糖:多萜基磷酸葡糖基转移酶,参与内质网中天冬酰胺连接的糖基化

2541:ATP结合盒家族成员;Asn/Gln富集区域支持[NU+]蛋白感染素形成,对[PSI+]蛋白感染素诱导和人马查多-约瑟夫病(Machado-Joseph Disease)蛋白质片段的聚集敏感

2542:假定蛋白

2543:细胞周期蛋白,与依赖Pho85p细胞周期蛋白的激酶(Cdk)相互作用以磷酸化和调节糖原合酶,也活化用于Glc8p磷酸化的Pho85p

2544:合成40S核糖体亚基和在A0、A1和A2位点加工35S前rRNA所需要的必需的保守的核仁GTP结合蛋白;与Rcl1p相互作用,与Tsr1p具有相似性

2545:U2 snRNP的成分;其破坏导致U2 snRNP水平降低;在实体上与Msl1p相互作用;人U2A′snRNP蛋白质的推测的同源物

2546:60S核糖体亚基生物发生所需要的核仁蛋白质,是66S前核糖体颗粒的成分;实体上与Nop8p和外切体亚基Rrp43p相互作用

2547:SET结构域-赖氨酸-N-甲基转移酶,催化二甲基赖氨酸残基在核糖体大亚基蛋白质L23a(RPL23A和RPL23B)上形成

2548:功能未知的内质网蛋白质;包含甘油磷酸二酯磷酸二酯酶基序,但突变不会以可检测的方式影响甘油磷酸肌醇或甘油磷酸胆碱的代谢

2549:参与调节多种事件,包括囊状运输、基因表达、DNA修复和染色体分离的蛋白激酶;结合RNA pol II的CTD;是哺乳动物酪蛋白激酶1δ(CK1δ)的同源物

2550:包含冗余的催化亚基Tpk1p、Tpk2p和Tpk3p,以及调节亚基Bcy1p的依赖cAMP的细胞质蛋白激酶的亚基;促进营养生长以响应营养素;活化菌丝生长

2551:与甘油3-磷酸酶相互作用和在厌氧性甘油生产中起作用的蛋白质;定位在核和胞质液

2552:是减数分裂期间进行正确的染色体分离所需要的蛋白质

2553:保持正常水平的氧化损伤抗性所需要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缺失突变体对过氧化氢敏感;是在真核生物而不是原核生物中发现的蛋白质的保守家族的成员

2554:DNA损伤检控点蛋白质,是DNA损伤反应所需要的PCNA样复合物的一部分,也是粗线期检控点响应未受损的重组中间物以抑制细胞周期所需要的;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2555:假定蛋白

2556:通过与棉阿舒囊霉的同源性鉴定

2557:可能在甘油的质子同向转移起作用的可能的膜蛋白;是推测的膜结合O-酰基转移酶的MBOAT家族的成员;是Gup1p的同源物

2558:α细胞产生的交配信息素α-因子;与交配型a细胞相互作用以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导致交配的其他反应;也由MF(α)2编码,虽然MF(α)1产生大多数α-因子

2559:是原核生物核糖体蛋白L36的同源物,可能是核基因组编码的线粒体核糖体蛋白

2560:假定蛋白

2561:也包含剪接体定型复合物的成分Sto1p的异二聚体帽结合复合物的小亚基;与Npl3p相互作用,可能包装mRNA以从核输出mRNA;包含RNA结合基序

2562:编码主要的肽转运体的PTR2的包含同源结构域的转录阻遏物;输入的肽活化依赖泛素的蛋白水解,导致Cup9p降解和PTR2转录去抑制

2563:功能未知的定位于质膜的蛋白质;包含与转铁蛋白受体相似的序列

2564: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

2565:参与调节细胞色素P450蛋白质Erg11p的亚铁血红素结合蛋白;是损伤反应蛋白质,与哺乳动物膜孕激素受体相关;突变导致端粒、线粒体和固醇合成出现缺陷

2566: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缺失杂合子对靶向麦角固醇生物合成的化合物敏感,可能与化合物的可利用性有关

2567:细胞壁和液泡蛋白质,是对钒酸盐的野生型抗性所需要的

2568:假定蛋白

2569:细胞质亮氨酰tRNA合成酶,将亮氨酸连接到适当的tRNA上

2570:呼吸性生长和线粒体基因组的稳定性所需要的蛋白质

2571:三甲基鸟嘌呤核苷合酶,负责将snRNAs和snoRNAs的m(7)G帽结构转换成m(2,2,7)G的保守的核仁甲基转移酶;也是核糖体合成和保持核仁形态所需要的

2572:信息素调节的蛋白质,预计具有1个跨膜片段;交配期间转录受Ste12p调节,在双峰转换期间受Cat8p调节

2573:液泡的天冬氨酰基蛋白酶(蛋白酶A),是液泡蛋白酶类的翻译后前体成熟所需要的;以酶原形式被合成,自我活化

2574:蛋白激酶,是响应DNA损伤的细胞周期阻滞所需要的;当与高度磷酸化Rad9p相互作用时,被反式自磷酸化作用活化

2575:PP2A的磷酪氨酰磷酸酶活性的活化剂;调节G1期进展,渗透响应(osmoresponse)和微管动力学;参与纺锤体组装核对;是Tap42p-Pph21p-Rrd2p复合物的亚基

2576:在剪接体的Cef1p亚复合物中发现的剪接因子

2577:异二聚体过氧化物酶体ATP结合盒转运体复合物(Pxa1p-Pxa2p)的亚基,是将长链脂肪酸输入到过氧化物酶体中所需要的;与人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转运体和ALD相关蛋白相似

2578:核仁蛋白质;参与核糖体60S亚基的生物发生;与rRNA加工因子Cbf5p和Nop2p相互作用;缺失突变体可生存,但生长严重受损

2579:包括七个酵母同源物的氧固醇结合蛋白家族的成员;参与负调节依赖Sec14p的高尔基氏复合物的分泌功能,是定位在高尔基氏复合物的外周膜蛋白;

2580:在赖氨酸4上甲基化组蛋白H3和端粒转录沉默所需要的复合物COMPASS(Set1C)的亚基;PHD指域蛋白质与未甲基化的CpG结合蛋白——人CGBP相似

2581:线粒体基质的保守蛋白质,在铁-硫簇组装期间执行支架功能,在实体和功能上与酵母frataxin(yfh1p)相互作用;isu1 isu2双重突变是不能生存的

2582:通过基因捕获,基于微阵列的表达分析和基因组范围内的同源检索鉴定

2583:参与赋予酮康唑抗性的锌簇蛋白质

2584:与大肠杆菌L18和大鼠L5核糖体蛋白相似的核糖体大亚基(60S)的蛋白质成分;结合5S rRNA,是60S亚基组装所需要的

2585:功能未知的减数分裂特异性蛋白质,参与核分裂的完成;以spo1-1 ts突变的高拷贝弱抑制剂形式被鉴定;推测的依赖GPI的细胞壁蛋白质

2586:组蛋白H1,是在限制性位点进行核小体包装所需要的连接组蛋白;抑制涉及同源重组的DNA修复;不是端粒沉默、基本的转录抑制或有效的孢子形成所需要的

2587:U3snoRNP蛋白质,是包含U3snoRNA的(核糖体的)小亚基(SSU)加工体的成分;是18S rRNA的生物发生所需要的

2588:内板纺锤极体(SPB)成分,将中心板成分Spc42p连接到内板成分Spc110p上;是SPB复制所需要的

2589:TFIIH和核苷酸切除修复因子3复合物的亚基,参与转录起始,是核苷酸切除修复所需要的,类似于人TFIIH的52kDa的亚基

2590:是DEAD-盒蛋白质家族的推测的依赖ATP的RNA解旋酶;突变体显示扫描通过mRNAs的5′非翻译区域的40S核糖体亚基的稳定性降低

2591: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MRP51显示出与COX2和COX3 mRNA 5′-非翻译引导序列中的突变的遗传性相互作用

2592:异戊烯二磷酸:二甲基烯丙基二磷酸异构酶(IPP异构酶),催化类异戊二烯生物合成路径中必需的活化步骤;是生存所需要的

2593:在体外对组蛋白H3、H4、H2A和H2B具有特异性的对曲古抑菌素A不敏感的同型二聚体组蛋白脱乙酰基酶(HDAC);与Hda1p、Rpd3p、Hos1p和Hos2p相似;删除导致rDNA复制时出现增加的组蛋白乙酰化

2594:参与控制细胞骨架组构的Rho GTP酶活化蛋白质(RhoGAP);靶向控制细胞极性的确立和维持,包括控制芽体定位组装的必需的Rho-GTP酶Cdc42p

2595:推测的脱氢酶

2596:调节过氧化物酶体大小和维持所需要的外周过氧化物酶体膜peroxin、招募GTP酶Rho1p到过氧化物酶体中,被油酸盐诱导,与同源蛋白质Pex27p相互作用

2597:精氨酸酶,负责精氨酸降解,其表达响应精氨酸的诱导和氮分解代谢物的抑制;破坏提高冷冻耐受性

2598:甘油磷酸胆碱(GroPCho)磷酸二酯酶;在GroPCho被吸收后,通过Git1p透酶将其水解成胆碱和甘油磷酸酯以用作磷酸盐来源和胆碱磷酸合成的前体

2599:假定蛋白

2600:线粒体天冬氨酰tRNA合成酶,是天冬氨酰tRNA酰化所需要的;酵母和细菌的天冬氨酰、天冬酰胺酰和赖氨酰tRNA合成酶包含序列高度相似的区域,表明它们具有共同的祖先基因

2601: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定位在线粒体

2602:延伸蛋白质,是RNA聚合酶II全酶的六个亚基成分的延伸子(Elongator)的HAP亚复合物的一部分;是维持延伸子结构完整性和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活性所需要的

2603: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定位在线粒体

2604:缺乏线粒体基因组的细胞生长所需要的蛋白质

2605:结合GTP结合的Ras2p并抑制GTP结合的Ras2p与内质网结合的内质网膜蛋白;是催化GPI锚的生物合成的第一步的GPI-GnT复合物的成分

2606:在核仁中联合游离60S核糖体亚基的推测的GTP酶,是60S核糖体亚基生物发生所需要的;是66S前核糖体亚颗粒的成分;是核仁G蛋白的ODN家族的成员

2607:细胞质和线粒体谷胱甘肽氧化还原酶,将氧化型谷胱甘肽转换成还原型谷胱甘肽

2608:MADS-盒转录因子,是参与维持细胞完整性的蛋白激酶C介导的MAP激酶路径的成分;由MAP-激酶Slt2p磷酸化和活化

2609:碱性二氢神经酰胺酶,参与鞘类磷脂代谢;优先将二氢神经酰胺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和二氢神经鞘氨醇;具有较少的逆向活性

2610:是RNA聚合酶II全酶成分的延伸复合物的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亚基;活性特异性针对组蛋白H3和H4;破坏赋予对乳酸克鲁维酵母酵素毒素(zymotoxin)的抗性

2611:在多囊体(MVB)路径中,通过招募Doa4p到内涵体中而协调去泛素化的细胞质E类液泡蛋白质分类(VPS)因子

2612:线粒体F1F0 ATP合酶的定子茎的亚基b,其中线粒体F1F0 ATP合酶是ATP合成所需要的较大的进化保守的酶复合物

2613: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定位在细胞质;大规模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计算分析表明其可能在转录调节中起作用

2614:牻牛儿基牻牛儿基二磷酸合酶,增加胞内的牻牛儿基牻牛儿基二磷酸库,是导致介导囊泡运输的小GTP结合蛋白出现有缺陷的牻牛儿基牻牛儿基化的bet2突变的抑制剂

2615:假定蛋白

2616:假定蛋白

2617:假定蛋白

2618:参与进入内涵体的蛋白质的依赖泛素的分类的ESCRT-I复合物的成分;参与将可溶性液泡水解酶前体从晚期内涵体到液泡的运输

2619:包含Cef1p的复合物的组成成分,可能参与前mRNA的剪接;与粟酒裂殖酵母的Cwf27p具有相似性

2620:线粒体内膜前序列移位酶(TIM23复合物)的成分;在易位期间可以促进引入的前体蛋白质结合到Tom22p的膜间间隙结构域上

2621:由Mg2+活化的利用NADP+作为优选辅酶的细胞质醛脱氢酶;是将乙醛转换成醋酸盐所需要的;组成型表达

2622: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缺失突变体形成异常大的细胞

2623:将Arl1p招募到高尔基体所需要的Ras超家族的GTP酶;与ADP核糖基化因子相似

2624:也包含Anp1p、Mnn10p、Mnn11p和Hoc1p的介导多糖甘露聚糖骨架延伸的高尔基体甘露糖基转移酶复合物的亚基;与也参与骨架延伸的Van1p形成分离的复合物

2625:翻译辅助因子延伸因子-1γ,参与调节GTP结合蛋白EF-1α,在调节蛋白质合成或另一个依赖GTP的过程中起丰富作用

2626:SAGA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复合物的整合亚基,调节被SAGA调节的基因亚群的转录,是Ubp8p与SAGA联合和H2B去泛素化所需要的

2627:延伸蛋白C,与参与转录延伸的Ela1p形成异二聚体;孢子形成期间表达显著上调;在真核生物中普遍保守

2628:同型液泡融合和液泡蛋白质分类(HOPS)复合物的亚基;蛋白质运输的高尔基体到内涵体和内涵体到液泡阶段的膜对接和融合都必需的C类Vps复合物的一部分

2629:核仁蛋白质,是27S前rRNA的加工和成熟,以及核糖体大亚基的生物发生所必需的;是66S前核糖体颗粒的成分;包含四个RNA识别基序(RRMs)

2630:依赖细胞周期蛋白的蛋白激酶,是RNA聚合酶II全酶的成分;参与RNA聚合酶II羧基末端域磷酸化;参与葡萄糖抑制

2631:假定蛋白

2632:假定蛋白

2633:锌指DNA结合蛋白,参与调节甲硫氨酸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与Met32p相似

2634:参与蛋白质靶向的新生多肽相关复合物(NAC)的β1亚基,与细胞质核糖体相关;增强Gal4p活化剂的DNA结合;是人BTF3b的同源物

2635: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突变表型表明在液泡功能中起潜在性作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细胞周围、细胞质、芽体和芽颈中

2636:假定蛋白

2637:乙酰辅酶A C-乙酰基转移酶(乙酰乙酰辅酶硫解酶),是将乙酰基从一个乙酰辅酶A分子转移到另一个上形成乙酰乙酰辅酶A的细胞质酶;参与甲羟戊酸生物合成的第一步

2638:推测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参与对不依赖SNF3调节路径的低浓度葡萄糖的适应

2639:参与响应DNA损伤;缺失突变体具有提高的重组率和延迟的S期;在实体和遗传上与Sgs1p(RecQ家族成员)和Top3p(拓扑异构酶III)相互作用

2640:功能未证实的非必需蛋白质;影响前rRNA加工,可以作为参与假菌丝生长的基因的负转录调节因子;与Srd1p同源

2641:切割Smt3p蛋白质偶联物的Ub1(泛素样蛋白质)特异性的蛋白酶;是细胞周期进展特别需要的;联合核孔蛋白,而且在细胞分裂末期与隔蛋白环相互作用

2642:参与液泡多磷酸累积的液泡膜蛋白质;起液泡H+-ATP酶活性调节剂和液泡转运体伴侣蛋白的作用;参与非自体吞噬的液泡融合

2643:外部的着丝点蛋白质,是有丝分裂染色体准确分离所需要的;是起着丝粒组装平台作用的着丝粒亚复合物COMA(Ctf19p、Okp1p、Mcm21p、Ame1p)的成分

2644:通过重构染色体来调节转录的SWI/SNF染色质重构复合物的11个亚基之一;是许多基因的转录所需要的,这些基因包括ADH1、ADH2、GAL1、HO、INO1和SUC2

2645:假定蛋白

2646:线粒体的核糖体小亚基蛋白

2647:输出核糖体亚基所需要的蛋白质;与前核糖体的RNA成分联合;包含HEAT重复

2648:包被高尔基体衍生的运输小泡的外被体复合物(COPI)的ζ亚基;参与高尔基体和内质网之间的逆行运输

2649:外周线粒体内膜蛋白质,位于膜的基质面;稳定编码ATP合酶复合物的亚基6和8的双顺反子AAP1-ATP6mRNA

2650:蛋白激酶Pkh1p和Pkh2p的对长链碱响应的抑制因子,与Pil1p一起通过调节Pkc1p和Ypk1p路径下调热应激抗性;被Phk1p和Phk2p磷酸化

2651:与Uba3p一起作用,在Rub1p与蛋白质结合(NEDD化,neddylation)之前活化Rub1p的蛋白质,在蛋白质降解中起作用

2652:参与进入内涵体的蛋白质的依赖泛素的分类的ESCRT-II复合物的成分;功能上似乎与SNF7相关;参与葡萄糖去阻遏

2653:假定蛋白

2654:姐妹染色单体粘着复合物的减数分裂特异性组分;在减数分裂I期维持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粘着;维持姐妹染色单体的着丝粒之间的粘着直到减数分裂II期;是粟酒裂殖酵母Rec8p的同源物

2655:参与转录TPO2、HSP30及编码膜应激蛋白质的其他基因的转录激活子;尽管与转录因子Ace1p存在序列相似性,但它不受金属调节(metalloregulation)

2656:推测的转录因子;导致cAMP/蛋白激酶A路径活性低的突变的多拷贝抑制剂;与Sut1p高度相似

2657:假定蛋白

2658:假定蛋白

2659:假定蛋白

2660:66S前核糖体颗粒的成分,与人翻译起始因子6(eIF6)相似;可能参与60S核糖体亚基的生物发生和/或稳定

2661:在后高尔基体分泌路径中起作用的核苷酸释放因子,是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运输所需要的,结合锌,在膜和胞质液中都被发现;是鸟苷酸分解刺激因子

2662:结合DNA上的前复制复合物并在复制之前融化DNA的异源六聚体MCM2-7复合物的必需的解旋酶成分;G1期积累在核中;是粟酒裂殖酵母Cdc21p的同源物

2663:是ATP合成所需要的较大的酶复合物的线粒体F1F0 ATP合酶的亚基g;只与ATP合酶的二聚体形式联合

2664:假定蛋白

2665:负责降解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线粒体基因产物的线粒体内膜i-AAA蛋白酶复合物的具有Mgr1p的亚基;突变导致线粒体周转率的增高

2666:γ-衔接蛋白,是网格蛋白联合蛋白质(AP-1)复合物的大亚基;结合网格蛋白;参与囊泡介导的运输

2667:在胞吐作用和阳离子体内平衡中起作用的蛋白质;在后高尔基小泡与质膜的对接和融合中起作用;是Sro77p和果蝇致死巨型幼虫肿瘤抑制剂的同源物;与SNARE蛋白质Sec9p相互作用

2668:细胞质和线粒体组氨酸tRNA合成酶;由详细说明两种信息的单个核基因编码;有效的线粒体定位需要前序列和氨基末端序列

2669:谷氨酰胺合成酶(GS),从谷氨酸和氨合成谷氨酰胺;与Glt1p形成从氨生物合成谷氨酸的次要路径;表达受氮源和氨基酸限制调节

2670:在实体和遗传上与调节蛋白质磷酸酶2A的Tap42p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是TOR(雷帕霉素的靶标)信号路径的成分

2671:是通过赋予RNA结合活性的Pumilio同源性域的存在而被定义的PUF蛋白质家族的成员;优先结合编码膜相关蛋白质的mRNAs

2672:假定蛋白

2673:参与着丝粒微管介导染色体分离的蛋白质;结合着丝粒DNA

2674:在DNA复制中起潜在作用的蛋白质;显示出与编码DNA聚合酶δ的POL3的pol3-13等位基因的综合性致死的遗传性相互作用

2675:在细胞质到液泡的靶向路径中,将氨肽酶I(Lap4p)递送到液泡所需要的外周膜蛋白;也是过氧化物酶体降解(pexophagy)需要的

2676:高移动性群的非组蛋白染色质蛋白质,功能与Nhp6Bp重叠;与哺乳动物高移动性的蛋白质1和2同源;起招募转录因子Rcs1p到某些启动子的作用

2677:TFIIH复合物的亚基,参与转录起始,与人TFIIH的34kDa的亚基相似;与Ssl1p相互作用

2678:推测的线粒体内膜转运体,是线粒体载体(MCF)家族的成员

2679:分支酸变位酶,催化分支酸转换成预苯酸以启动芳香族氨基酸生物合成的酪氨酸/苯基丙氨酸-特异性分支

2680:可能的Hsp40p辅助伴侣蛋白,具有DnaJ样域,似乎参与包含紧密折叠的细胞质域的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的ER相关降解;抑制酿酒酵母中雀麦花叶病毒的复制

2681:缺氧基因的亚铁血红素依赖性阻遏物;包含负责DNA弯曲活性的HMG域

2682:与Hda1p、Rpd3p、Hos2p和Hos3p具有序列相似性的推测的I类组蛋白脱乙酰基酶(HDAC);删除导致rDNA重复处出现增加的组蛋白乙酰化;与Tup1p-Ssn6p共阻遏复合物相互作用

2683:亚精胺合酶,参与亚精胺和泛酸的生物合成;亚精胺是野生型细胞生长所需要的

2684:RNA聚合酶II中介体复合物的亚基;联合核心聚合酶亚基以形成RNA聚合酶II全酶;是转录调节所必需的

2685:在转录起始和延伸以及mRNA降解中起作用的总体转录调节剂的CCR4-NOT复合物的亚基

2686:细胞功能未知的蛋白磷酸酪氨酸磷酸酶;被腺嘌呤活化

2687:转酮醇酶,与Tkl2p相似;在戊糖磷酸途径中催化5-磷酸木酮糖和5-磷酸核糖转换成7-磷酸景天庚酮糖和3-磷酸甘油醛;是合成芳香族胺基酸所需要的

2688:翻译延伸因子EF-1α;也由TEF2编码;在氨酰tRNA(AA-tRNA)与核糖体的结合反应中起作用

2689:U4/U6aU5 tri-snRNP的17-kDa的成分,在前mRNA剪接中起重要作用,是人U5-特异的15-kDa的蛋白质的直系同源物

2690:正常的线粒体形态和遗传所需要的蛋白质;

2691:假定蛋白

2692:转录因子TFIIB,是转录起始和RNA聚合酶II进行起始位点选择所需要的一般转录因子

2693:信号识别颗粒(SRP)亚基(哺乳动物SRP54的同源物);包含SRP的信号序列结合活性,与SRP RNA相互作用,介导SRP与信号受体结合;包含GTP酶域

2694:Arf蛋白质的鸟苷酸交换因子(GEF);参与囊泡运输;是ypt3突变的抑制剂;是Sec7域家族的成员

2695:假定蛋白

2696:假定蛋白

2697: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

2698:核糖体大亚基(60S)的蛋白质成分,几乎与Rpl11Bp相同;参与核糖体组装;损耗导致蛋白质和60S亚基的RNA降解;与大肠杆菌L5和大鼠L11具有相似性

2699:20S蛋白酶体β型亚基,负责蛋白酶体的糜蛋白酶活性

2700:保守的寡聚高尔基体复合物(Cog1p到Cog8p)的必需成分,其中寡聚高尔基体复合物是在蛋白质运输中起作用以介导运输小泡与高尔基体室融合的细胞质牵引复合物

2701:预计的蛋白激酶,过表达导致对蛋白激酶C的强抑制剂星孢菌素(staurosporine)敏感

2702:26S蛋白酶体的重要的非ATP酶调节亚基,与另一个酿酒酵母调节亚基Rpn5p和哺乳动物蛋白酶体亚基相似

2703:参与晚期核分裂的Ser/Thr激酶,是有丝分裂退出网络(MEN)蛋白质的一种;是完成胞质分裂所需要的

2704:磷脂酰肌醇合酶,是生物合成作为多磷酸肌醇、鞘类磷脂和一些质膜蛋白质的糖脂锚固物的前体的磷脂酰肌醇所需要的

2705:假定蛋白

2706:参与细胞周期进展的B型细胞周期蛋白;激活Cdc28p以促进从G2期到M期的转换;在G2和M期累积,然后通过破坏盒基序被靶向以供蛋白酶体以泛素介导的方式降解

2707:在a-因子交配信息素成熟期间实施两个氨基末端切割之一的单倍体特异的内切蛋白酶;是单倍体细胞的轴向出芽模式所需要的

2708:假定蛋白

2709:包含Lsm结构域的蛋白质,可以结合RNA,在RNA加工过程中起作用;生产过剩抑制编码网格蛋白重链的CHC1中的缺失突变

2710:NatB氨基末端乙酰基转移酶的催化亚基,催化以Met-Asp或Met-Glu开始的所有蛋白质和以Met-Asn或Met-Met开始的一些蛋白质中的氨基末端甲硫氨酸残基的乙酰化;

2711:对蛋白质输入到线粒体的结合接力重要的小线粒体外膜蛋白质;是从受体Tom20p和Tom22p接受前体的TOM通道外口上的亚基

2712:参与前rRNA加工的与U3snRNP相关的蛋白质;是核糖体小亚基(SSU)加工体的组成成分;是人U3-55k蛋白质的直系同源物

2713:大容量低亲合力的铵透酶;属于只运输铵(NH4+)的细胞质膜蛋白质的普遍存在的家族;表达受制于氮代谢抑制调节物氨透酶

2714: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是线粒体膜的正常磷脂含量所需要的;可以改变内膜内的心磷脂的酰基;类似于与Barth综合征相关的人tafazzin

2715:核仁蛋白质,前60S核糖体颗粒的成分;是在A2位点加工27S前rRNA以产生5.8S和25S rRNA所需要的

2716:天冬酰胺合成酶,是Asn2p的同工酶;在天冬酰胺生物合成路径中催化从L-天冬氨酸合成L-天冬酰胺

2717:假定蛋白

2718: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包含跨膜域;参与缺乏经典分泌信号序列的蛋白质的分泌;是不溶于去污剂的富集糖脂的复合物(DIGs)的成分

2719:生产过剩时诱导[PIN+]蛋白酶传染性因子出现的蛋白质

2720:参与调节Fo-F1ATP合酶的亚基6(Atp6p)和8(Atp8p)的线粒体表达的蛋白质;与Nca3p一起起作用

2721:精胺特异的多胺转运蛋白;定位在质膜;是主要的易化超家族的成员

2722:假定蛋白

2723:β-1,6葡聚糖生物合成所需要的蛋白质;推测的β-葡聚糖合酶;似乎功能与Skn1p重叠

2724:糖原动员所需要的非必需糖原磷酸化酶,活性受环磷腺苷介导的磷酸化调节,表达受应激敏感元件和HOG MAP激酶路径调节

2725:在转录调节中起作用的依赖细胞周期蛋白(Bur2p)的蛋白激酶;将RNA聚合酶II的最大亚基的Rpo21p的羧基末端域磷酸化;由Cak1p调节

2726:起点识别复合物的亚基,其中起点识别复合物通过结合复制起点指导DNA复制,并且也参与转录沉默

2727:翻译起始因子eIF-4B,具有RNA退火活性;包含RNA识别基序,结合单链RNA

2728:可能参与防止依赖复制的DNA损伤的蛋白质;突变体对甲基甲磺酸盐(MMS)敏感;参与调节Ty1易位

2729:Ras样蛋白质的Rho亚家族的GTP结合蛋白,参与确立细胞极性;调节蛋白激酶C(Pkc1p)和细胞壁合成酶1,3-β-葡聚糖合酶(Fks1p和Gsc2p)

2730:线粒体的核糖体小亚基蛋白

2731:3′-磷腺苷酸硫酸盐还原酶,利用还原的硫氧还蛋白作为协同底物将3′-磷腺苷酸硫酸盐还原成腺苷-3′,5′-二磷酸盐和游离的亚硫酸盐

2732:将突触伸蛋白Inp2p和Inp53p连接到皮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上的接头

2733:功能未知的蛋白质,转录由Yrm1p和参与多药抗性的基因一起活化

2734:晚期内涵体到液泡的有效运输所需要的AAA型ATP酶;催化释放内涵体膜相关的E类VPS蛋白质复合物;也是与内涵体室相关的胞浆蛋白

2735: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核周围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2736: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的囊泡运输所需要的II型牻牛儿基牻牛儿基转移酶的β亚基;为Rab样蛋白质Ypt1p和Sec4p提供膜附着部分

2737:剪接因子,是U4/U6-U5 snRNP复合物的成分

2738:GTP酶活化蛋白质;是COPII泡表层的Sec23p-Sec24p异二聚体复合物的成分,参与ER到高尔基体的运输和自我吞噬;促进Sar1p的GDP结合形式

2739:核心Sm蛋白质Sm F;是剪接体U1、U2、U4和U5snRNPs的一部分的异源七聚体复合物(具有Smb1p、Smd1p、Smd2p、Smd3p、Sme1p和Smx2p)的一部分;是人Sm F的同源物

2740:内质网膜的多萜醇磷酸盐甘露糖(Dol-P-Man)合酶,催化从Dol-P和GDP-Man形成Dol-P-Man;是糖基磷脂酰肌醇膜锚固、O甘露糖基化和蛋白质糖基化所需要的

2741:包含葡聚糖转移酶和α-1,6-淀粉葡萄糖苷酶活性的糖原脱支酶,是糖原降解所需要的

2742:是II型肌球蛋白Myo1p的调节轻链;结合Myo1p的IQ基序,定位于芽颈的过程取决于Myo1p;参与Myo1p环的分解

2743:参与非多聚腺苷酸mRNAs的外切体介导的3′到5′mRNA降解和非多聚腺苷酸mRNA翻译抑制的蛋白质;与Ski2p和Ski8p形成复合物;是抑制dsRNA病毒传播所需要的

2744:RNA聚合酶III亚基C82

2745:推测的透酶,是主要的易化超家族的尿囊转运体亚家族的成员;突变赋予乙基硫氨酸亚砜抗性

2746:假定蛋白

2747:Cdc42p的鸟苷酸交换因子(GEF或GDP释放因子);是极性确立和维持所需要的,而且突变体在芽体形成和突起形成过程中具有形态学缺陷

2748:细胞色素C亚铁血红素裂解酶(全细胞色素C合酶),将亚铁血红素附着到线粒体膜间隙中的apo-Cyc1p上;人直系同源物可能在伴有线性皮肤缺损(MLS)的小眼畸形中起作用

2749:切割前rRNA的核糖核酸酶MRP和切割tRNA前体产生成熟的5′末端的核内核糖核酸酶P的亚基

2750:人转录辅助活化因子SKIP的直系同源物,可以活化报告基因的转录;与剪接因子Prp22p和Prp46p相互作用

2751:假定蛋白

2752:在调节微管和细胞周期之间的相互作用方面具有潜在作用的蛋白质,与Nap1p的遗传性和实体性相互作用以及与TUB1的遗传性相互作用已经暗示这一点

2753:过表达会影响染色体稳定性的蛋白质,是潜在的Cdc28p底物;是Snf2p的同源物

2754:假定蛋白

2755:在赖氨酸4上甲基化组蛋白H3并在靠近端粒的转录沉默中所需要的COMPASS(Set1C)复合物的亚基;是与哺乳动物Rbbp7相似的WD40β螺旋桨(propeller)超家族的成员

2756:与另一个bHLH/Zip蛋白质Rtg1p形成复合物以活化逆行(RTG)和TOR路径的碱性螺旋-环-螺旋-亮氨酸拉链(bHLH/Zip)转录因子

2757:是ATP合成所需要的较大的进化保守的酶复合物的线粒体F1F0ATP合酶的F1部分的α亚基;

2758:与极性生长相关的蛋白质,功能上与Boi2p重复;与出芽蛋白质Bem1p相互作用;包含SH3域(src同源结构域3)和PH域(pleckstrin同源域)

2759:是自我吞噬所需要的蛋白质;被Atg4p、Atg7p和Atg3p的系列活性修饰并在C末端与磷脂酰乙醇胺结合以变成自噬体生成所必需的形式

2760:调节Glc7p磷酸酶活性并与Cdc48p相互作用的包含UBX(泛素调节X)域的蛋白质;与体内的泛素化蛋白质相互作用,是泛素化模型底物降解所需要的

2761:与定位于细胞质和亚端粒DNA的hnRNP-K具有相似性的RNA结合蛋白;是ASH1 mRNA适当定位所需要的;参与调节端粒位置效应和端粒长度

2762:多个液泡水解酶的I型跨膜分类受体;在晚期高尔基体和前囊泡内涵体样腔之间循环

2763:参与组蛋白H2A、H2B、H3和H4基因的细胞周期调节的转录的非必需的转录共阻遏物;有助于核小体形成,异染色质基因沉默和功能性着丝粒的形成

2764:参与几丁质沉淀于细胞壁中的内质网膜的蛋白质;生产过剩赋予对刚果红的抗性

2765:质膜多药物转运体,是主要的易化超家族的成员;参与氟康唑、重氮硼烷(diazaborine)、苯菌灵、氨甲蝶呤及其他药物的外流

2766:假定蛋白

2767:α-1,2-甘露糖基转移酶,负责添加第一个α-1,2-连接的甘露糖以在寡糖的甘露聚糖骨架上形成分支,定位于早期高尔基体腔

2768:锚固到线粒体内膜的蛋白质,类似于Sco1p,并且在递送铜到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功能上可能与Sco1p具有重叠;与Cox2p相互作用

2769:RNA聚合酶I增强子结合蛋白;结合RNA聚合酶I和RNA聚合酶II转录的基因的DNA结合蛋白;是RNA聚合酶I转录终止所需要的

2770:可疑的ORF

2771:假定蛋白

2772:内部线粒体膜的必需蛋白质,定位在外周;TIM22复合物的成分,是介导插入大量多跨膜的内膜蛋白的对孔移位酶(twin-pore translocase)

2773:Hsp70(Ssa1p)核苷酸交换因子,是内质网中BiP(Kar2p)的核苷酸交换因子Sil1p的细胞质同源物

2774:作为Myo4p和She2p-mRNA复合物之间的接头的蛋白质;限制某些蛋白质积聚到芽体中的mRNA定位工具的一部分;也是皮质ER遗传所需要的

2775:参与液泡组装的蛋白质,是自我吞噬和细胞质-液泡路径所必需的

2776:功能未知的胞浆蛋白,可能被Cdc28p磷酸化;YBR138C不是必需基因

2777:包含TPR的辅助伴侣蛋白;结合Hsp82p(Hsp90)和Ssa1p(Hsp70),并刺激SSA1的ATP酶活性,ts突变体会降低Hsp82p功能,而过表达会抑制HSP82ts等位基因和cpr7删除的表型

2778:调节着丝粒-微管附着、纺锤体张力检控点的活化和有丝分裂纺锤体分解的Ipl1p-Sli15p-Bir1p复合物的亚基;调节Ipl1p极光激酶(Aurora kinase)的活性和Ipl1p极光激酶的定位

2779:在调节膜运输中起作用的可溶性GTP酶;调节钾的流入;是Ras超家族的G蛋白,类似于ADP-核糖基化因子

2780:Sec63复合物(Sec63p、Sec62p、Sec66p和Sec72p)的非必需亚基;与Sec61复合物、Kar2p/BiP以及Lhs1p形成能够将依赖SRP的蛋白质和翻译后不依赖SRP的蛋白质靶向和输入ER的通道

2781:在赖氨酸4上甲基化组蛋白H3并在靠近端粒的转录沉默中所需要的COMPASS(Set1C)复合物的必需亚基;是WD40β螺旋桨超家族的成员和哺乳动物WDR5的直系同源物

2782:参与调节对渗透应激的反应性的推测的转录因子是转录因子的MADS盒家族的成员

2783: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YBR184W不是必需基因

2784:功能未知的蛋白质,与Erv14p具有相似性

2785:负调节生长率的RNA结合蛋白;与线粒体孔蛋白(porin)(POR1)mRNA的3′UTR相互作用并增强它的降解;过表达会损伤线粒体功能;在稳定期表达

2786:线粒体ATP结合蛋白,可能是具有非蛋白水解功能的线粒体伴侣蛋白;类似于细菌ClpX蛋白质

2787:甲基转移酶,催化甲基从S-腺苷甲硫氨酸转移到加帽mRNA的GpppN末端

2788:切割前rRNA的核糖核酸酶MRP和切割tRNA前体产生成熟的5′末端的核内核糖核酸酶P的亚基;结合核糖核酸酶P中的RPR1 RNA亚基

2789:七β-链家族的推测的依赖S-腺苷甲硫氨酸的甲基转移酶;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细胞质;YBR261C不是必需基因

2790: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定位在线粒体

2791:3-酮基双氢鞘氨醇还原酶,催化植物鞘氨醇合成的第二步,是在缺少外源性二氢神经鞘氨醇或植物鞘氨醇的条件下生长所必需的,是短链脱氢酶/还原酶蛋白质家族的成员

2792:假定蛋白

2793:与Cdc48p相互作用的包含UBX(泛素调节X)域的蛋白质

2794:DNA聚合酶II(DNA聚合酶ε)的第三大亚基,是保持染色体复制的保真度和遗传端粒沉默所需要的;mRNA丰度在细胞周期的G1/S期分界线处达到最高点

2795:RNA聚合酶II相关蛋白质,限定为在生物化学性质和功能上不同于PolII全酶的Srb-介质形式的大复合物,是细胞周期调节基因亚群的完全表达所需要的

2796:线粒体内膜柠檬酸盐转运体,是线粒体载体家族的成员

2797:参与液泡遗传的蛋白质;作为肌球蛋白Myo2p的液泡特异性受体起作用

2798:参与rRNA加工和60S核糖体亚基成熟的依赖S-腺苷基蛋氨酸(AdoMet)的甲基转移酶;不存在snR52、U2921时,甲基化大亚基rRNA的推测的tRNA对接地点中的G2922;是PAB1突变体的抑制剂

2799:功能未知的蛋白质,与组装孢子壁的β-葡聚糖层的Sps2p的功能重叠

2800:DNA聚合酶IV,与Dnl4p-Lif1p和Rad27p进行配对相互作用以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介导DNA双链断裂的修复;与哺乳动物DNA聚合酶β同源

2801:参与细胞壁生物发生的推测的传感器/转运体蛋白质;包含14-16个跨膜片段,以及几个推测的糖基化和磷酸化地点;伴有pkc1删除的缺失突变是综合致死性的

2802:L-A双链RNA包含颗粒的结构稳定所需要的蛋白质

2803:RSC染色质重构复合物的亚基,在转录调节、染色体稳定性和建立姐妹染色单体粘着中起作用的多亚基复合物

2804:假定蛋白

2805:质膜H+-泛酸盐共转运体;赋予对抗真菌剂芬普福(Fenpropimorph)的敏感性

2806:参与rRNA加工的蛋白质;是具有Rrp41p、Rrp42p、Rrp4p和Dis3p的外切体3->5核酸外切酶复合物的成分;是5.8S、18S和25S rRNA有效成熟所需要的

2807:推测的核糖激酶

2808:低亲合力无机磷酸盐(Pi)转运体,参与活化PHO路径;表达与Pi浓度和Pho4p活性无关;包含12个跨膜片段

2809:质膜透酶,介导吸收甘油磷酸肌醇和甘油磷酸胆碱作为营养素肌醇和磷酸盐的来源;表达和运输速率受磷酸盐和肌醇可利用性调节

2810:鸟嘌呤脱氨酶,从鸟嘌呤产生黄嘌呤和氨的鸟嘌呤补救途径的分解酶;在指数生长期培养时活性低,但在两峰生长后期和稳定期培养时表达增高

2811: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定位在线粒体;细胞皮质蛋白质;在非发酵性碳源上生长时是不需要的;但它是稳定期生存所需要的

2812:假定蛋白

2813:假定蛋白

2814:与泛素激活酶(E1)、泛素结合酶(E2)和泛素蛋白质连接酶(E3)合作将泛素共轭结合到底物上的泛素链组装因子(E4);也起E3的作用

2815:假定蛋白

2816:细胞周期蛋白,与依赖Pho85p细胞周期蛋白的激酶(Cdk)形成功能性激酶复合物,在M期晚期/G1期早期表达,被Swi5p活化

2817:假定蛋白

2818:功能未知的蛋白质

2819:包含醇脱氢酶和依赖谷胱甘肽的甲醛脱氢酶活性的双功能酶,在甲醛解毒,以及长链和络合醇的形成中起作用,受Hog1p-Sko1p调节

2820:假定蛋白

2821:MutS家族的蛋白质,与在减数分裂期间促进同源物之间交换的Msh4p形成二聚体;msh5-Y823H突变赋予对DNA烷化剂的耐受性;同源物存在于秀丽隐杆线虫和人体内

2822:假定蛋白

2823:心磷脂合酶;产生线粒体膜的重要成分心磷脂;是维持正常线粒体膜的电位和功能所需要的

2824:质膜葡萄糖受体,与Snf3p高度类似;Rgt2p和Snf3p都可以充当产生诱导葡萄糖转运体(HXT)基因表达的胞内信号的跨膜葡萄糖传感器

2825:核膜孔复合物(NPC)的亚基,与Nup85p、Nup120p、Nup145p-C、Sec13p和Seh1p形成在核mRNA输出和NPC生物发生中起作用的亚复合物

2826: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删除导致对K1杀伤性毒素表现出超敏性

2827:线粒体基质的结合外周的内膜蛋白,是跨内膜输出Cox2p的羧基末端尾所需要的

2828:通过剪接体参与mRNA剪接的U4/U6.U5 snRNP的成分

2829:与U1 snRNP复合物相关的必需蛋白质;参与5′剪接位点识别的剪接因子

2830:Pbp1p结合蛋白,在酵母的双杂交系统中与Pab1p-结合蛋白1(Pbp1p)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

2831:tRNA和snRNA前体成熟所需要的RNA结合蛋白;作为聚合酶III转录的RNAs的分子伴侣蛋白起作用;与人La(SS-B)自身抗原同源

2832:与参与细胞壁β1,6-葡聚糖合成的Kre9p具有相似性的蛋白质;过量生产抑制kre9缺失突变体的生长缺陷

2833:SF3a剪接因子复合物的亚基,是剪接体的组装所需要的

2834:参与线粒体tRNAs在位置32的假尿嘧啶核苷化的线粒体tRNA假尿嘧啶核苷合酶

2835:Ran GTp酶结合蛋白;参与细胞周期中核内蛋白输入和RNA输出、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在核和细胞质之间穿梭;是必需的;是人RanBP1的同源物

2836:催化色氨酸生物合成中的第三步的磷酸核糖邻氨基苯甲酸异构酶;在

2004年,通过将以前标注内部终止密码(TAA)变更为丝氨酸(TCA)更新了来自菌株S228C的TRP1的序列

2837:参与活化响应半乳糖的GAL基因的转录调节因子;与Gal80p和Gal4p形成复合物以减轻Gal80p的抑制;结合半乳糖和ATP,但不具有半乳糖激酶活性

2838: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突变赋予放射敏感性

2839:线粒体甘氨酸脱羧酶复合物的T亚基,是甘氨酸分解代谢成5,10-亚甲基-THF所需要的;表达受细胞质中5,10-亚甲基-THF的水平所调节

2840:赖氨酰-tRNA合成酶;也被鉴定为氨基酸生物合成总体控制的负调控因子

2841:假定蛋白

2842:66S前核糖体颗粒的成分,是核糖体大亚基(60S)生物发生所需要的;参与前核糖体的核输出;是维持dsRNA病毒所需要的;是人CAATT结合蛋白的同源物

2843:线粒体蛋白质,是ATP结合盒(ABC)转运体家族的成员;与参与多药抗性的基因一起被Yrm1p转录活化

2844:是同型液泡融合和液泡蛋白质分类(HOPS)复合物的亚基的液泡膜蛋白质;是蛋白质运输的高尔基体到内涵体和内涵体到液泡阶段的膜对接和融合所必需的

2845:端粒末端结合和加帽蛋白质,与Pol12p一起在连接端粒末端转移酶的作用和后随链合成的完成,以及端粒加帽所需要的调节步骤中起关键作用

2846:是潜在的氨基磷脂移位酶的非必需的P-型ATP酶,定位在质膜和晚期胞吐膜或早期胞吞膜,可能参与蛋白质运输;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2847:肌动蛋白相关蛋白

2848:假定蛋白

2849:假定蛋白

2850:泛素-蛋白质连接酶,参与畸形核内蛋白的依赖蛋白酶体的降解;san1突变抑制sir4、spt16和cdc68突变,暗示其在染色质沉默中起作用

2851:乙醇胺激酶,主要负责通过CDP-乙醇胺路径合成磷脂酰乙醇胺;也显示出胆碱激酶活性

2852:核内蛋白,可能参与调节阳离子应激反应和/或建立双极出芽模式

2853:参与多腺苷酸化之前形成mRNA 3′-末端的切割步骤和snoRNA成熟的RNA结合蛋白;是与snoRNA和mRNA编码基因的3′-末端联合的holo-CPF亚复合物APT的一部分

2854:预计催化辅酶A合成的最后一步

2855:假定蛋白

2856:芽颈微丝基因的酵母CDC3/10/11/12家族的孢子形成特异的同源物;减数分裂和囊孢子形成期间减数分裂的隔蛋白的表达水平高

2857:参与剪接的U1 snRNP蛋白质,是U1 snRNP生物发生所需要的;包含多个三十四肽重复

2858:细胞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鉴定为sis2 sit4双重突变型的综合致死性的高拷贝抑制剂,暗示其在G1/S期进展中起作用;是Sks1p的同源物

2859:通过其非常接近于新生多肽的β亚基结合核糖体的新生多肽相关的异源三聚复合物(α、β1、β3)的β3亚基

2860:推测的碱性亮氨酸拉链(bZIP)转录因子;过表达增加钠和锂耐受性

2861:假定蛋白

2862:参与组装细胞质和核铁硫蛋白的必需蛋白质

2863:参与rRNA加工的蛋白质;是外切体3->5外切核酸酶复合物的成分

2864:功能未知的蛋白质,表达受磷酸盐水平调节

2865:二酰甘油焦磷酸盐(DGPP)磷酸酶,锌调节的液泡膜相关的脂质磷酸酶,脱去DGPP的磷酸产生磷脂酸(PA)和Pi,然后脱去PA的磷酸产生二酰甘油;参与脂质信号传导和细胞代谢

2866:假定蛋白

2867:推测的DNA解旋酶

2868:二氢鞘氨醇C4-羟化酶,在鞘类磷脂的生物合成中催化二氢鞘氨醇转换成植物鞘氨醇

2869:γ-谷氨酰激酶,催化脯氨酸生物合成的第一步

2870:参与起始出芽和细胞极化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质,通过Cdc42/Rac-交互式结合(CRIB)域与Cdc42p相互作用

2871:有丝分裂期间抑制中间的孢子形成特异性基因所需要的转录阻遏物;受粗线期检控点调节;显性突变作为SIR2突变的沉默缺陷的抑制剂起作用

2872:TFIIH和核苷酸切除修复因子3复合物的亚基,是核苷酸切除修复所需要的,是转录激活子的靶标

2873:浓缩素复合物(Smc2p-Smc4p-Ycs4p-Brn1p-Ycg1p)的非SMC亚基;是染色体浓缩的确立和保持、染色体分离和浓缩素复合物结合染色质所需要的

2874:招募Pex19p伴侣蛋白到过氧化物酶体所必需的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PMP);在输入PMP作为Pex19p的对接因子的过程中起选择性的必需的直接作用

2875:与Cdc48p相互作用的包含UBX(泛素调节X)域的蛋白质

2876:假定蛋白

2877:假定蛋白

2878:RNA聚合酶III转录起始因子复合物(TFIIIC)的六个亚基之一;是结合tRNA及其他基因的BoxB启动子部位的TFIIIC TauB域的一部分;在DNA结合中与Tfc3p协同作用;人同源物是TFIIIC-110

2879:假定蛋白

2880:孢子形成特异的壳多糖酶

2881:Rho1p的GTP酶活化蛋白质(GAP),参与向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发送信号,缺失突变抑制tor2突变和肌动蛋白中的热敏突变;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2882:二聚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催化肌苷酸和单磷酸鸟苷的形成;人同源物HPRT1中的突变导致莱纳二氏综合征(Lesch-Nyhan syndrome)和Kelley-Seegmiller综合征

2883:N-甲酰酪氨酸氧化酶,是孢子壁成熟所需要的孢子形成特异的微粒体酶,参与生产孢子壁的包含LL-二酪氨酸的可溶性前体,与细胞色素P-450s同源

2884:法呢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介导内质网中的a-因子和RAS蛋白质的羧基末端CAAX基序加工期间的羧基甲基化步骤,定位在ER膜中

2885: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定位在ER,包含四个跨膜域;是Der1p样家族的成员

2886:假定蛋白

2887:DNA聚合酶η,参与DNA损伤的主要无差错旁路复制,催化有效和准确合成DNA相对的环丁烷嘧啶二聚体;是人POLH和细菌DinB蛋白质的同源物

2888:将GPIs添加到新合成的蛋白质上的糖基磷脂酰肌醇转酰胺基酶复合物的跨膜蛋白质亚基;是人PIG-Sp的同源物

2889:具有自酰化活性的棕榈酰转移酶;可能在Ras外的路径中起作用;是包含富集Asp-His-His-Cys-半胱氨酸(DHHC-CRD)域的推测的棕榈酰转移酶家族的成员

2890:a细胞产生的交配信息素a-因子;与α细胞相互作用以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导致交配的其他反应;生物形成包括羧基末端修饰、氨基末端蛋白水解和输出;也由MFA2编码

2891:参与负调节剪接体成分PRP4和PRP3的表达的蛋白质

2892:通过基因捕获,基于微阵列的表达分析和基因组范围内的同源检索鉴定

2893:精氨酸甲基转移酶;核糖体蛋白L12是底物

2894:在赖氨酸4上甲基化组蛋白H3并在靠近端粒的转录沉默中所需要的COMPASS(Set1C)复合物的亚基;与秀丽隐杆线虫Dpy-30具有相似性

2895:介导囊泡对接和融合的顺面高尔基体的转运蛋白颗粒(TRAPP)复合物的10个亚基之一;参与内质网(ER)到高尔基体膜的运输

2896:可抑制的碱性磷酸酶,是定位在液泡的糖蛋白;受无机磷酸盐水平和由Pho4p、Pho9p、Pho80p、Pho81p和Pho85p组成的体系调节;脱去磷酪氨酰肽的磷酸

2897:参与锌新陈代谢的膜蛋白,是四-蛋白质IZH家族的成员;转录直接受Zap1p调节,表达受缺锌和脂肪酸诱导;删除会增加对升高的锌的敏感性

2898: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定位在线粒体

2899:可溶性液泡蛋白质的分类和处理,液泡腔的酸化和液泡H+-ATP酶的组装所需要的胞浆蛋白

2900:参与从高尔基体到内质网的逆行运输的膜糖蛋白v-SNARE;是在高尔基体,而不是内质网中进行N-和O-糖基化所需要的;与细胞质Tip20p形成复合物

2901:线粒体膜间隙的蛋白质,是醋酸盐利用和葡糖异生所需要的;在高等真核生物中具有直系同源物

2902:质膜精氨酸透酶,定位需要磷脂酰乙醇胺(PE),专门与脂质筏相关;突变赋予刀豆氨酸抗性

2903:与人MybBP1A具有序列相似性并与B型DNA聚合酶的弱序列相似性的蛋白质,不被染色体DNA复制所需要;是合成rRNA所需要的

2904:CDC48/PAS1/SEC18(AAA)家族的推测的ATP酶,定位在线粒体

2905:响应氨基酸缺乏的氨基酸生物合成基因的转录激活子;表达在转录和翻译水平受紧密调节

2906:推测的线粒体NAD+转运体,是线粒体载体亚家族(也参见YIA6)的成员;具有推测的人直系同源物

2907:α-1,3-甘露糖基转移酶,高尔基氏复合物的整合膜糖蛋白,是添加α1,3-甘露糖连接到N-连接和O-连接寡糖上所需要的,是MNN1家族的五个酿酒酵母蛋白质之一

2908:RNA结合蛋白,通过结合mRNA底物和增强脱帽蛋白质Dcp1p和Dcp2p的活性直接活化mRNA脱帽过程

2909:ATF/CREB家族的碱性亮氨酸拉链(bZIP)转录因子,可以调节参与非最佳碳源利用的基因的转录

2910:天冬氨酸激酶(L-天冬氨酸4-P-转移酶);是催化甲硫氨酸和苏氨酸生物合成公共路径的第一步的胞质酶;表达受Gcn4p和氨基酸合成的总体控制调节

2911:蛋白质磷酸酶Glc7p的推测的调节亚基,参与糖原代谢;包含也在Gac1p、Pig1p和Pig2p中发现的保守基序(GVNK基序)

2912:组装细胞色素C氧化酶所需要的蛋白质

2913:可能在脂肪酸合成中起作用线粒体β-酮-酰基合酶;是线粒体呼吸所需要的

2914:邻氨基苯甲酸合酶,催化色氨酸生物合成的第一步,与Trp3p形成多功能的异源寡聚邻氨基苯甲酸合酶:吲哚-3-磷酸甘油合酶酶复合物

2915:5-磷酸-核糖基-1(α)-焦磷酸盐合成酶,参与核苷酸、组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是五种相关酶之一,这些酶以异多聚复合物的形式发挥活性

2916:单极蛋白(Monopolin),参与将染色体附着于减数分裂纺锤体的着丝粒相关蛋白质

2917:假定蛋白

2918:在起始前复合物的组装期间与结合TBP并抑制RNA pol II转录的Ydr1p形成异二聚体组蛋白-折叠的NC2通用转录调节复合物的蛋白质,与人NC2α同源

2919:是潜在的氨基磷脂移位酶的非必需的P-型ATP酶,定位在质膜和晚期胞外膜或早期内吞膜,可能参与蛋白质运输

2920:5,10-亚甲基四氢叶酸合成酶,参与叶酸的生物合成

2921: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几乎和Sno2p相同;其表达在双峰转换之前和缺少硫胺素时被诱导

2922: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几乎和Sno2p相同;其表达在双峰转换之前和缺少硫胺素时被诱导

2923: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YFL042C不是必需基因

2924:在响应营养素的细胞增殖期间参与信号转导,特别是参与确立稳定期的葡萄糖可抑制的蛋白激酶;最初被鉴定为IME2的调节因子

2925:G1/S和G2/M转换所需要的F-盒蛋白质,与Skp1p和Cdc53p联合形成作为指导磷酸化的CDK抑制剂Sic1p的泛素化的泛素-蛋白质连接酶起作用的复合物SCFCdc4

2926:参与液泡多磷酸累积的液泡膜蛋白质;起液泡H+-ATP酶活性调节剂和液泡转运体伴侣蛋白的作用;参与蛋白质定位和非自体吞噬液泡的融合

2927:参与减数分裂重组的蛋白质,是维持正常水平的交换所需要的,与Zip2p一起共定位在减数分裂染色体上的分离位点上,与细菌MutS蛋白质具有同源性

2928:参与ASH1 mRNA非对称定位的核内蛋白;在体外结合双链RNA;是66S前核糖体亚颗粒的成分

2929:参与前mRNA剪接的保守的锌指域蛋白质,是将U4snRNA组装成U4/U6颗粒所需要的

2930:位于26S蛋白酶体的碱性亚复合物中的泛素特异的蛋白酶,从分支的多聚泛素链上释放游离泛素;删除导致对环己酰亚胺及其他有毒化合物表现出超敏性

2931:依赖钙调蛋白的蛋白激酶;可以在应激反应响应中起作用,是体外证明的许多CA++/调钙蛋白依赖的磷酸化底物,氨基酸序列类似于Cmk2p和哺乳动物Cam激酶II

2932:假定蛋白

2933: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YFR039C不是必需基因

2934:孢子形成所需要的细胞质蛋白质

2935:参与添加O-连接聚糖的第四和第五甘露糖残基的甘露糖基转移酶

2936:参与固醇吸收的Zn[II]2Cys6家族的转录因子;参与诱导缺氧基因表达

2937:氧化还原酶,催化将二环的二酮基二环[2.2.2]辛烷-2,6-二酮(BCO2,6D)以依赖NADPH的方式还原成手性酮醇(1R,4S,6S)-6-羟基二环[2.2.2]辛烷-2-酮(BCO2酮6醇)

2938:假定蛋白

2939:Pho85p细胞周期蛋白;招募、活化并将依赖Pho85p细胞周期蛋白的蛋白激酶靶向到它的底物

2940:泛醌(辅酶Q)生物合成和呼吸性生长所需要的蛋白质;显示出与COQ9的遗传性相互作用,暗示它们具有共同的功能;与参与泛醌生物合成的早期步骤的原核生物蛋白质相似

2941:参与DNA复制起始的蛋白质,是在复制起点正确组装复制蛋白质所需要的;与Cdc45p相互作用

2942:66S前核糖体颗粒的成分,参与60s核糖体亚基的生物发生

2943: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定位在线粒体

2944:假定蛋白

2945:定位在核膜和纺锤极体(SPB)的必需膜蛋白,是将新复制的SPB插入核膜所需要的;可能被Cdc28p磷酸化

2946:SAGA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复合物的可能的73kDa亚基

2947:顺面高尔基氏体的甘露糖基转移酶,启动糖蛋白的N-连接寡糖的多聚苷露糖的外部链延伸

2948:通过表达谱和质谱分析法被鉴定

2949:推测的半胱氨酸合酶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线粒体

2950:CDC4功能的潜在的调节效应物,抑制CDC4的温度敏感性等位基因,是带电荷区域分隔开了两个不带电荷区域的分成三部分的蛋白质结构,不是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所必需的

2951:“染色质重构结构”(RSC)复合物的15个亚基之一;是中晚期孢子形成特异基因表达所需要的;包含两个必需的溴域,一个溴相邻同源(BAH)域和一个AT钩

2952:可能参与后高尔基体分泌路径的蛋白质;将氮调节的氨基酸透酶Gap1p从高尔基体运输到细胞表面所需要的蛋白质;

2953:剪接因子,是U4/U6-U5 snRNP复合物的成分

2954:介导吸收必需的辅助因子焦磷酸硫胺素(ThPP)到线粒体中的线粒体膜转运体;表达似乎受碳源调节;是线粒体载体家族的成员

2955:具有通过介导粘合素Scc1p从染色质解离而促进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与半胱天冬酶相关)的分离酶;被Pds1p抑制

2956:单链酵母端粒DNA重复特异的必需的DNA结合蛋白,是端粒长度调节和端粒位置效应所需要的

2957:与组蛋白相互作用并在转录延伸期间参与核小体分解和重新组装的必需蛋白质

2958:假定蛋白

2959:铵透酶;属于只运输铵(NH4+)的细胞质膜蛋白质的普遍存在的家族;表达受氮分解代谢物抑制调节

2960:假定蛋白

2961:细胞质GTP结合蛋白,是Gtr1p下游的Ran/Tc4 GTP酶周期的负调控因子;是人RagC和RagD蛋白质的同源物;是参与微自吞噬调节的EGO复合物的成分

2962:推测的细胞壁糖苷酶,可能在细胞壁结构中起作用

2963:功能未知的ATP结合蛋白;晶体结构与大肠杆菌泛酸盐激酶及其他小激酶类似

2964:参与7-氨基胆固醇抗性的蛋白质;具有七个潜在的跨膜区域

2965:在具有Kel1p的复合物中起负调节有丝分裂退出作用的蛋白质,与Tem1p和Lte1p相互作用;定位于极化生长的区域;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2966:是以依赖核苷酸的方式催化丁二酰-辅酶A转换成琥珀酸盐的三羧酸循环的线粒体酶的丁二酰-辅酶A连接酶的β亚基

2967: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缺失突变体在前rRNA加工方面存在缺陷;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核和核仁;YGR251W不是必需基因

2968:功能未知的蛋白质;预计包含单个跨膜域;定位在线粒体和质膜

2969:与Ski2p相关的推测的RNA解旋酶,参与非多聚腺苷酸mRNAs的翻译抑制;是抑制dsRNA病毒传播所需要的

2970:细胞质核糖体相关的伴侣蛋白,包含DnaJ域;与Ssz1p一起作为新生多肽链的伴侣蛋白起作用

2971:通过转酯基反应催化DNA中双链断裂形成以启动减数分裂重组的减数分裂特异性蛋白质;是同源染色体配对和联会复合物形成所需要的

2972: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线粒体

2973:功能未知的蛋白质;与大肠杆菌GTP结合蛋白gtp1具有弱相似性

2974:线粒体的核糖体小亚基蛋白

2975:是在酿酒酵母中具有七个成员的氧固醇结合蛋白家族的成员;家族成员在固醇代谢中具有重叠的过剩功能,共同执行生存所必需的功能

2976:精氨基琥珀酸裂解酶,催化精氨酸生物合成路径的最后一步

2977:在液泡酸化中起作用的液泡ATP酶的亚基c";是V0域的三个蛋白脂亚基之一

2978:是盒C/D snoRNA积聚所需要的必需蛋白质

2979:2-脱氧葡萄糖-6-磷酸盐磷酸酶,与Dog2p相似,是低分子量磷酸酶家族的成员;过表达时赋予对2-脱氧葡萄糖的抗性,体内底物尚未被鉴定

2980:金属硫蛋白,结合铜而介导对高浓度铜和镉的抗性;不同菌株中基因座能可变地被放大,基因组序列参考菌株S288C中有两个拷贝CUP1-1和CUP1-2

2981:参与起始出芽和细胞极化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质,通过Cdc42/Rac-交互式结合(CRIB)域与Cdc42p相互作用

2982:细胞周期蛋白,与依赖Pho85p细胞周期蛋白的激酶(Cdk)相互作用,在转录水平被Gcn4p诱导,是Gcn4p降解特别需要的,可能是细胞蛋白质生物合成能力的传感器

2983:具有羧基甲基酯酶活性的可能在磷蛋白磷酸酶催化亚基的脱甲基过程中起作用的蛋白质;也被鉴定为小亚基线粒体核糖体蛋白

2984:细胞色素C赖氨酸甲基转移酶,在胞质液三甲基化脱辅基细胞色素C(Cyc1p)的残基72;正常呼吸性生长时是不需要的

2985:结合十字形DNA结构的蛋白质

2986:与Mms22p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参与S期中依赖Mms22的DNA修复,损伤诱导Mec1p在一个或多个SQ/TQ基序上磷酸化;具有四个BRCT域;在调节Ty1易位中起作用

2987:在响应高水平α-因子交配信息素或药物胺碘酮而出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中起促进线粒体断裂的潜在作用的线粒体蛋白质

2988:起连接转录延伸和有丝分裂重组的THO复合物和被招募到活化基因并偶联转录和mRNA输出的TREX复合物的亚基

2989:自我吞噬相关蛋白和泛素活化酶的E1家族的双特异性成员;介导Atg12p与Atg5p结合,以及Atg8p与磷脂酰乙醇胺结合,是自噬体形成所需要的步骤。

2990:包含黄素单核苷酸(FMN)的广泛保守的NADPH氧化还原酶,与Oye3p同源,两者仅在配体结合和催化性质方面存在细微差异;可能参与固醇代谢

2991:选定的纺锤极中的前孢子膜形成所需要的孢子形成蛋白质,在减数分裂II期保证了细胞的所有四个纺锤极体的功能;不是减数分裂重组或减数分裂染色体分离所需要的

2992:参与加工rRNA基因座的ITS2区域的必需蛋白质;是60S核糖体亚基的成熟和核输出所需要的

2993:外切聚磷酸酶,将无机多磷酸(poly P)水解成Pi残基;位于胞质液、质膜和线粒体基质

2994:转化酶,是蔗糖水解酶;分泌性糖基化形式受葡萄糖抑制调节,胞内非糖基化酶以组成形式生产

2995: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定位在线粒体

2996:调节MAP激酶级联的组氨酸激酶渗透传感器;具有胞内激酶域的跨膜蛋白质,所述胞内激酶域传递信号给Ypd1p和Ssk1p,并因此形成与细菌二组分调节因子相似的磷酸接力传递(phosphorelay)体系

2997:参与DNA修复的DNA聚合酶ζ的亚基;是DNA损伤诱导的突变发生所需要的

2998:是减数分裂期间进行正确的染色体分离所需要的蛋白质

2999:调节细胞周期和假菌丝生长的叉头家族的转录因子;在HML和HMR中也参与染色质沉默

3000:在染色体分离中维持着丝粒功能所需要的依赖ATP的RSC染色质重构复合物的ATP酶成分;是早期减数分裂基因表达所需要的;是与Snf2p同源的必需的解旋酶相关蛋白

3001:信息素调节的蛋白质,预计具有1个跨膜片段;在细胞完整性信号传导期间被诱导

3002:组氨醇-磷酸盐转氨酶,催化组氨酸生物合成的第七步;可以对氨基酸生物合成的总体控制作出响应;突变导致出现组氨酸营养缺陷型和对铜、钴和镍盐敏感

3003:仅在细胞质侧面发现的核膜孔复合物的亚基,与Nup82p和Nsp1p形成亚复合物,是mRNA输出所需要的

3004:七β-链家族的推测的依赖S-腺苷甲硫氨酸的甲基转移酶;缺失突变体显示出弱的液泡蛋白质分类缺陷和对葡聚糖合酶抑制剂卡泊芬净(caspofungin)的增强的抗性

3005:推测的金属蛋白酶

3006:与Dph2p、Kti11p、Jjj3p和Dph5p一起,是合成白喉酰胺所需要的蛋白质,其中白喉酰胺是翻译延伸因子2(Eft1p或Eft2p)的修饰的组氨酸残基;可以在具有Dph2p和Kti11p的复合物中起作用

3007:线粒体基质蛋白质,是线粒体F1F0ATP合酶的F1部分在高温下组装或保持稳定所需要的

3008:可能是Cop9信号传导体(CSN)和eIF3的共有亚基,结合eIF3b亚基Prt1p,在转录和翻译控制方面具有可能的双功能,包含PCI(蛋白酶体-COP9信号传导体(CSN)-eIF3)域

3009:胞吐复合物(Sec3p、Sec5p、Sec6p、Sec8p、Sec10p、Sec15p、Exo70p以及Exo84p)的必需的88kDa亚基,所述胞吐复合物具有介导极化靶向分泌小泡到胞吐活性位点的必需功能

3010:假定蛋白

3011:从蛋白质中解离Smt3/SUMO-1肽的肽酶,在着丝粒区的染色体凝聚和从DNA损伤或DNA复制缺陷诱导的检控点阻滞中恢复过程中起作用;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3012:磷酸核糖基-5-氨基1-磷酸核糖基-4-咪唑甲酰胺异构酶,催化组氨酸生物合成的第四步;突变导致出现组氨酸营养缺陷型和对铜、钴和镍盐敏感

3013:细胞质RNA结合蛋白,包含RNA识别基序(RRM);可能在mRNA翻译中起作用,与编码参与翻译起始的蛋白质的基因的遗传性相互作用已经表明这一点

3014:参与60S核糖体亚基组装或修饰的晚期步骤的必需蛋白质;包含多个WD重复;在双杂交试验中与Qsr1p相互作用

3015:是切割tRNA前体产生成熟5′末端的核内核糖核酸酶P的亚基;与所有其他的核糖核酸酶P蛋白质亚基相反,该亚基不被核糖核酸酶MRP和核糖核酸酶P共有

3016:参与低温时的营养生长、孢子形成和糖原积聚的蛋白质磷酸酶;转录被低温和氮饥饿诱导;是蛋白质磷酸酶双特异性家族的成员

3017:功能未知的蛋白质,表达对氮分解代谢物抑制敏感并受Dal80p调节;包含跨膜域

3018: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与短链脱氢酶/还原酶家族成员具有序列相似性;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细胞质;YIR036C是非必需基因

3019:能够均二聚化的内质网相关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表达在双峰转换期间和整个稳定期被诱导;功能与Gtt2p、Grx1p和Grx2p重叠

3020:主要的线粒体核酸酶,具有核糖核酸酶,以及DNA核酸内切和核酸外切活性;在线粒体重组中起作用

3021:低亲合力磷酸盐转运体;pho84、pho87、pho89、pho90和pho91的删除导致综合致死性;转录与Pi和Pho4p活性无关;过表达导致旺盛生长

3022:DNA复制需要的必需的ATP结合蛋白,是需要ORC以与染色质联合并被Mcm2-7p DNA联合所需要的前复制复合物(前RC)的成分;与粟酒裂殖酵母Cdc18p同源

3023:内质网膜蛋白;pma1-7的抑制剂,SOP4的删除会减慢野生型Pma1p和Pma1-7从内质网的输出

3024: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可能参与将甘露糖磷酸基转移到N-连接寡糖上;也可能参与对渗透应激作出响应

3025:在转录延伸中起作用的组蛋白甲基转移酶,甲基化组蛋白H3的赖氨酸残基;与Rpo21p的羧基末端域联合;组蛋白甲基化活性受Rpo21p的磷酸化状态调节

3026:定位于液泡的管腔内小泡的整合膜蛋白,大规模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计算分析表明其可能在细胞壁合成或蛋白质-液泡靶向中起作用

3027:推测的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质(PITP),显示出磷脂酰肌醇转移活性而不是磷脂酰胆碱转移活性,主要定位在胞质液和微粒体,与Sec14p相似;可能是PITP调节因子,而不是实际的PITP

3028:糖原合成的自葡糖基化起始剂,也使n-十二烷基-β-D-麦芽苷葡糖基化;类似于哺乳动物糖原蛋白(glycogenin)

3029:假定蛋白

3030:假定蛋白

3031:Trk1p-Trk2p钾运输系统的成分;180kDa的高亲合力钾转运体

3032:细胞质伴侣素Cct环状复合物的亚基,与Tcp1p相关,是体内组装肌动蛋白和微管蛋白所需要的

3033: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催化适合于谷胱甘肽(GSH)生物合成的γ-谷氨酰循环的第一步;表达被氧化剂、镉和汞诱导

3034: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是哺乳动物PTPLA的同源物;参与鞘类磷脂的生物合成;是细胞生存所需要的

3035:与Pcl7p相互作用的功能未知的胞浆蛋白,在体外被磷酸化;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3036:交配期间核膜融合所需要的DnaJ样伴侣蛋白,定位在内质网膜;显示出与KAR2的遗传性相互作用

3037:功能未知的线粒体膜蛋白质,不包含疏水链

3038:通过同源性鉴定的假定蛋白。参见FEBS Letters[2000]487:31-36。

3039:假定蛋白

3040:参与将多起源蛋白质插入内膜的线粒体Tim54p-Tim22p复合物的成分

3041: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YJL049W是非必需基因

3042:与Cdc48p相互作用的包含UBX(泛素调节X)域的蛋白质,当细胞生长在包含肌醇和胆碱的培养基中时,其转录被抑制

3043:适合于酵母Rab家族成员Ypt6p的GTP酶活化蛋白质(GAP);参与囊泡介导的蛋白质运输

3044:呼吸性生长需要的蛋白质

3045:细胞质伴侣素Cct环状复合物的亚基,与Tcp1p相关,是体内组装肌动蛋白和微管蛋白所需要的

3046:磷酸化RNA聚合酶II大亚基(Rpo21p)的羧基末端重复域以影响转录和前mRNA3′末端加工的羧基末端域激酶I(CTDK-I)的β亚基;与细胞周期蛋白相似

3047:腺苷酸环化酶,是cAMP生产和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信号传导所需要的;参与细胞周期控制,以及孢子形成的葡萄糖和氮抑制

3048:α-细胞的α-凝集素,在凝集期间结合Aga1p,氨基末端的部分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同源并包含a-凝集素的结合部位,羧基末端的部分被高度糖基化并包含GPI锚

3049:假定蛋白

3050:参与UV诱导的DNA损害的转录偶联修复的核苷酸切除修复的蛋白质;是人CSB蛋白质的同源物

3051:假定蛋白

3052:胸苷酸和尿嘧啶核苷酸激酶,在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的从头生物合成中起作用;将dTMP转换成dTDP,并将dUMP转换成dUTP;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NA复制所必需的;与粟酒裂殖酵母Tmp1p同源

3053:假定蛋白

3054:功能未知的必需蛋白质

3055:脱氧辅蛋白羟化酶,催化辅蛋白(hypusine)形成的包含HEAT重复的金属酶;结合Hyp2p(eIF5A),也是Hyp2p修饰所需要的;可弥补在线粒体定位方面存在缺陷的粟酒裂殖酵母mmd1突变体的功能

3056:参与细胞壁甘露聚糖生物合成的α-1,6-甘露糖基转移酶;也包含Anp1p、Mnn9p、Mnn11p和Mnn10p的定位于高尔基体的复合物的亚基;鉴定为细胞溶解敏感性pkc1-371等位基因的抑制剂

3057:去NEDD化(deneddylation)或从Cdc53p(滞蛋白)除去泛素样蛋白质Rub1p所需要的Cop9信号传导体的亚基;参与适应信息素信号传导

3058:SCF泛素-连接酶复合物的F-盒蛋白质成分,是Cln1p和Cln2p降解所需要的;参与碳分解代谢物抑制、依赖葡萄糖的二阶阳离子运输、高亲合力葡萄糖运输和形态发生

3059:参与进入内涵体的蛋白质的依赖泛素的分类的ESCRT-II复合物的成分

3060:功能未知的非必需蛋白质

3061:氨基甲酰磷酸盐合成酶的大亚基,催化精氨酸前体瓜氨酸合成的步骤

3062:在双杂交系统中与Ccr4p相互作用的线粒体蛋白质;3′-非翻译区包含编码线粒体蛋白质的基因共有的推测的mRNA定位元件

3063:假定蛋白

3064:参与线粒体基因组维持的蛋白质;是线粒体核样体的成分,是修复氧化的mtDNA损伤所需要的

3065:与Tir1p、Tir2p、Tir3p和Tir4p相似的细胞壁甘露糖蛋白;在缺氧状态下表达,而在有氧生长期间被完全抑制

3066:乳酸盐转运体,是吸收乳酸盐和丙酮酸盐所需要的;在非发酵生长条件下,表达被转录激活子Cat8p去阻遏,存在葡萄糖、果糖和甘露糖时表达被抑制

3067:输出a-因子所需要的ATP-结合盒(ABC)转运体,催化与a-因子运输偶联的ATP水解,包含12个跨膜域和两个ATP结合域,只在MATa细胞中表达

3068:参与线粒体COB、15S_rRNA和RPM1转录产物的5′末端加工的蛋白质;也可能在COB前mRNA的3′末端加工中起作用;与细胞周期调节激酶Dbf2p显示出遗传性相互作用

3069:mRNA运输调节因子,必需的核内蛋白;Mex67p和Mtr2p形成结合RNA的mRNA输出复合物

3070:功能未知的蛋白质;转入较低温度培养时,基因表达增加

3071:a因子受体的受体,在α细胞中被转录,是α细胞交配所需要的,与MAP激酶级联偶联在一起以介导信息素响应;配体结合的受体被内吞并被再循环到质膜;GPCR

3072: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细胞质

3073:调节形态发生和隔蛋白检控点的Nim1p-相关蛋白激酶;与组装的隔蛋白细丝联合;与Hsl7p一起,是Swe1p的芽颈招募、磷酸化和降解所需要的

3074:轴向和双极出芽模式所需要的适合于Rsr1p/Bud1p的GTP酶活化因子;突变体在所有细胞类型中都显示出随机出芽现象

3075:是参与脂类代谢的磷脂酰肌醇/磷脂酰胆碱转移蛋白质的Sec14p的推测的同源物;定位在核

3076:定位在孔两边的核膜孔复合物(NPC)的亚基;包含与mRNA输出因子Mex67p和核转运蛋白Kap95p相互作用的重复的GLFG基序;与Nup116p同源

3077:推测的镁转运体;与介导Mg2+及其他二价阳离子流入的Alr1p和Alr2p相似

3078:线粒体3-氧酰基-[酰基-载体-蛋白质]还原酶,可能包含与Mct1p一起的II型线粒体脂肪酸合酶

3079:调节细胞形态发生、隔蛋白行为和胞质分裂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调节其他激酶所需要的;形成为芽颈环的一部分

3080: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可在高度纯化的线粒体中检测到

3081:合并的开放阅读框,不编码单个的蛋白质;YKR004C-A最初被解释为独立的ORF,但后来被证明是相邻ORF YKR004C的外显子

3082:与Net1p具有序列相似性的功能未知的非必需线粒体蛋白质;被鉴定为拓扑异构酶I(Top1p)结合蛋白;显示出与TOP1和HPR1的综合性的遗传性相互作用

3083: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定位在线粒体

3084: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细胞质

3085:与Ntr1p形成二聚体的必需蛋白质;也与Ntr2p和参与剪接体分解的DExD/H-盒RNA解旋酶Prp43p形成三聚物

3086:基于可利用的实验和序列比较数据判断的不太可能编码蛋白质的可疑的开放阅读框;与已验证的基因DAL80部分重叠

3087:S-腺苷-L-甲硫氨酸尿卟啉原III甲基转移酶,参与硫酸盐同化吸收,甲硫氨酸代谢和西罗血红素的生物合成

3088:定位在极化生长位点的包含LIM域的蛋白质,是选择和/或维持极化生长位点所需要的,可以调节GTP酶Cdc42p和Rho1p的信号传导;与多细胞动物桩蛋白(metazoan paxillin)相似

3089: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是葡糖异生作用的关键酶,催化碳水化合物生物合成的早期反应,葡萄糖抑制转录并促进mRNA降解,受Mcm1p和Cat8p调节,位于胞质液

3090:功能未知的蛋白质,转录与参与多药抗性的基因一起被直系同源转录因子Yrm1p和Yrr1p活化

3091:功能未知的蛋白质,转录与参与多药抗性的基因一起被直系同源转录因子Yrm1p和Yrr1p活化

3092:包含两个RNA识别基序(RRM)的核糖核蛋白

3093:与剪接体相关的剪接因子;包含在一类泛素连接酶中发现的U形盒基序

3094:AAA家族的推测的ATP酶,是从核输出前核糖体大亚基所需要的;会随生长条件在核仁、核浆和核周围之间分布

3095:通过基因捕获,基于微阵列的表达分析和基因组范围内的同源检索鉴定

3096:MRP/CFTR家族的ABC型跨膜转运体,在液泡膜中被发现,参与运输非结合胆红素,并与Ycf1p一起参与通过谷胱甘肽偶联物的重金属解毒作用

3097:调节特异性mRNAs,例如COX17降解的蛋白质,几乎仅结合编码线粒体蛋白质的细胞质mRNAs,是包含Pumilio同源域的PUF蛋白质家族的成员

3098:前RNA的2′O-甲基化所需要的U3(盒C+D)snRNP复合物的必需亚基;与三聚体的G-蛋白的β亚基和剪接因子Prp4p相似

3099:是维持正常的线粒体形态和mtDNA稳定性所需要的线粒体外膜蛋白质;参与将线粒体牵引到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上并参与锚定mtDNA核样体

3100:功能未知的减数分裂特异性蛋白质,是孢子形成期间孢子壁形成所需要的;不是减数分裂期间的两次核分裂所需要的

3101:纺锤极体(SPB)复制所需要的中心蛋白(Cdc31p)结合蛋白,定位在SPB的半桥,是G(2)-M期转换进展所需要的,与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XCAP-C具有相似性

3102:在调节Ty1易位中起作用的蛋白质

3103:假定蛋白

3104:细胞质响应调节因子,通过磷酸接力传递(phosphorelay)机制介导渗透感应的二组分信号转导物的一部分;脱去磷酸的形式被泛素蛋白酶体体系降解;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3105:与Ssc1p、Tim44p、Mge1p和Pam16p一起,是与前序列移位酶相关的线粒体输入运动器的成分;促进Ssc1p的ATP酶活性以驱动线粒体输入;包含J域

3106:在体外具有强烈的铁氰化物还原酶活性的推测的依赖NADPH的FMN还原酶;转入较低温度培养时,基因表达增加

3107:包含GATA家族锌指基序的蛋白质

3108:甾(醇)基酯水解酶,催化在质膜中的甾(醇)基酯水解;参与固醇代谢

3109:参与锌新陈代谢的膜蛋白,是四蛋白质IZH家族的成员,表达受缺锌诱导;删除会降低对升高的锌的敏感性并会缩短停滞期,过表达降低Zap1p活性

3110:与Tir1p、Tir2p、Tir3p和Tir4p相似的细胞壁甘露糖蛋白;在缺氧状态下表达,而在有氧生长期间被完全抑制

3111:在细胞分裂期间识别染色体的浓缩素复合物的亚基,与具有ATP水解活性和DNA结合活性的Smc2p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促进环状DNA打结;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3112:推测的丙氨酸转氨酶(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

3113:假定蛋白

3114:具有Isw1p和Ioc4p形成复合物的成员,所述复合物显示出核小体促进的ATP酶活性并且在编码区内起协调转录延伸与终止和加工的作用,包含PHD指基序

3115:假定蛋白

3116:RNA核酸外切酶;是核糖核酸酶MRP的RNA成分的成熟所需要的;在加工U5snRNA和核糖核酸酶P RNA方面的功能与Rnh70p和Rex2p重叠;是核酸外切酶的核糖核酸酶D家族的成员

3117:未表征的ORF

3118:细胞生存所需要的蛋白质

3119:从双螺旋DNA水解出5′分支以响应停顿或复制叉会聚的具有Slx1p的复合物的亚基;功能与Sgs1p-Top3p重叠

3120:脯氨酸氧化酶,是参与利用作为唯一氮源的脯氨酸的核编码的线粒体蛋白质;存在脯氨酸和缺少优选的氮源时,PUT1的转录被Put3p诱导

3121:胞内β-1,3-葡聚糖内切酶,表达在孢子形成期间被诱导;可能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装中起作用

3122:核心Sm蛋白质Sm D3;是剪接体U1、U2、U4和U5snRNPs的一部分的异源七聚体复合物(具有Smb1p、Smd1p、Smd2p、Smd3p、Smx3p和Smx2p)的一部分;是人Sm D3的同源物

3123:假尿嘧啶核苷合酶,仅催化线粒体21S rRNA中假尿嘧啶核苷(Psi)-2819的形成;不是生存所必需的

3124:PTS1过氧化物酶体基质蛋白质信号识别因子Pex5p的整合过氧化物酶体膜受体,是过氧化物酶体基质蛋白质易位所需要的,也与Pex7p和Pex14p相互作用,包含羧基末端SH3域

3125:可能在核糖体成熟中起作用的蛋白质,是核糖体大亚基(60S)野生型水平的积聚所需要的;结合核仁中前60S核糖体颗粒上的解旋酶Dbp6p

3126: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调节固醇生物合成基因ERG2和ERG3的转录;是转录因子的真菌特异的Zn[2]-Cys[6]双核簇家族的成员;和Upc2p同源

3127:硫辛酰连接酶,通过附着硫辛酸基团参与修饰线粒体酶

3128:胞核嘧啶核苷脱氨酶;在体外催化胞嘧啶核苷修饰成尿嘧啶核苷,但其天然RNA底物还没有鉴定,定位在核和细胞质

3129:棕榈酰转移酶的亚基,由Erf2p和Shr5p组成,其中所述棕榈酰转移酶通过硫酯键将棕榈酰脂质部分添加到Ras2p上;突变体部分错误地将Ras2p定位于液泡

3130:假定蛋白

3131:假定蛋白

3132:联会复合物的轴向元素的蛋白质成分,参与第一次减数分裂期间的染色体分离;与Hop1p相互作用;是维持野生型水平的Mek1p激酶活性所需要的

3133:参与调节非同源末端连接的蛋白质;被MAT杂合性抑制;与Lif1p联合并调节其细胞分布

3134:假定蛋白

3135:假定蛋白

3136:eIF2的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的翻译起始因子eIF2B的β亚基;活性随后受磷酸化eIF2调节;最初被鉴定为GCN4表达的负调控因子

3137:假定蛋白

3138:顺乌头酸酶,是三羧酸(TCA)循环所需要的,也是单独地维持线粒体基因组需要的;是线粒体核样体的成分;突变导致谷氨酸营养缺陷型

3139:几丁质脱乙酰酶,与Cda1p一起参与生物合成子囊孢子壁成分脱乙酰壳多糖;是维持子囊孢子壁适当的刚性所需要的

3140:非必需的着丝粒蛋白质,是Ctf19中心着丝粒复合物(Ctf19p-Mcm21p-Okp1p-Mcm22p-Mcm16p-Ctf3p-Chl4p-Mcm19p-Nkp1p-Nkp2p-Ame1p-Mtw1p)的亚基

3141:肌动蛋白-和甲酸精-相互作用蛋白质,参与肌动蛋白索成核现象和极化的细胞生长;以双极出芽突变体形式被分离;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3142:参与核质运输的蛋白质,随Ran-GTP水平结合核膜孔复合物的核质面或细胞质面;也在染色质组织中起作用

3143:在渗透调节的甘油响应中可能起作用的必需核内蛋白;与磷脂酶C(Plc1p)相互作用;是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相关的人NOM1的推测的同源物

3144:推测的1,3-β-葡聚糖基转移酶,与Gas1p具有相似性

3145:与Orm1p相似的进化保守的蛋白质,是维持对诱导未折叠蛋白质响应的试剂的抗性所需要的;人直系同源物位于内质网

3146:线粒体hsp70型分子伴侣蛋白,是在簇合成后的一个步骤中将铁/硫簇组装入蛋白质所需要的,也是Yfh1p的成熟所需要的,其中Yfh1p是与弗里德赖希氏共济失调相关的人frataxin的同源物

3147: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删除导致的突变基因表型暗示该蛋白质可用作突变抑制剂;删除增加对抗癌药奥沙利铂和顺铂,而不是丝裂霉素C的敏感性

3148:果糖-1,6-二磷酸酶,是葡糖异生作用路径的关键调节酶,是葡萄糖代谢所需要的

3149:与Mcm16p和Mcm22p形成复合物的外部着丝粒蛋白质;可以将着丝粒结合到纺锤体微管上

3150: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是将Htz1p合并到染色质中的Swr1p复合物的成分

3151:基于大规模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计算分析判断的参与前18S rRNA成熟的可能的U3snoRNP蛋白质

3152:Paf1复合物以及RNA聚合酶II、Paf1p、Hpr1p、Ctr9、Leo1、Rtf1和Ccr4p的取代物,不同于包含Srb的Pol II复合物;是表达某些基因和修饰一些组蛋白所需要的

3153:二氢乳清酸酶,催化从头生物合成嘧啶的第三个酶步骤,将氨甲酰基L-天冬氨酸转换成二氢乳清酸

3154:26S蛋白酶体盖的19S调节颗粒的亚基

3155:钙调磷酸酶A;钙调磷酸酶的催化亚基的一种亚型(另一种是CMP2),其中所述钙调磷酸酶是调节Crz1p(应激响应转录因子)的Ca++/钙调蛋白调节的蛋白质磷酸酶,另一个钙调磷酸酶亚基是CNB1

3156:与Sir2p和Sir4p,以及组蛋白H3和H4尾部相互作用以建立转录沉默染色质状态的沉默蛋白质;是沉默染色质传播所需要的;通过与Rap1p的相互作用被招募到染色质

3157:功能未知的非必需蛋白质

3158:假定蛋白

3159:结合Rap1p C-末端并与Rif1p协同作用以帮助控制端粒长度和建立端粒沉默的蛋白质;删除导致端粒延伸

3160: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定位在线粒体

3161:主要在次端粒区编码的23个成员的seripauperin多基因家族的一部分,在乙醇发酵期间呈激活状态,被厌氧生活调节,受氧负调节,被亚铁血红素抑制

3162:高亲合力无机磷酸盐(Pi)转运体和低亲合力锰转运体;受Pho4p和Spt7p调节;突变赋予对砷酸盐的抗性;成熟期间从内质网退出需要Pho86p

3163:推测的核酸内切酶,具有与mRNA脱腺苷化酶Ccr4p中的依赖镁的核酸内切酶基序相似的结构域;与Ngl1p和Ngl2p相似

3164:甘露聚糖聚合酶I的成分;与参与甘露聚糖合成的Mnn9p形成复合物;突变体是钒酸盐抗性的

3165:TFIID亚基(65kDa),参与RNA聚合酶II转录起始

3166:界定劈开β-α-β夹层的新亚家族。

3167:将新合成的组蛋白组装到最近复制的DNA上的染色质组装复合物(具有Rlf2p和Msi1p)的成分,是构建功能性着丝粒所需要的,在从酵母到人中都是保守的

3168:TFIID亚基(19kDa),参与RNA聚合酶II转录起始,类似于具有Spt3样转录因子的非典型组蛋白折叠基序的组蛋白H4

3169:假定蛋白

3170:与植物存储和配体结合蛋白质(刀豆球蛋白、大豆球蛋白、植物生长素结合蛋白),以及一些植物和细菌酶(差向异构酶、萌发素(germin))具有结构相似性的未表征的蛋白质

3171:同源二聚体Zn2Cys6锌指转录因子;结合弱酸敏感元件以诱导分别编码酸转运体和推测的氨转运体的PDR12和FUN34的转录

3172:对外源溶血磷脂起脱酰基作用的丝氨酸酯酶,是人神经病靶标酯酶(NTE)的同源物;哺乳动物NTE1脱去磷脂酰胆碱的酰基产生甘油磷酸胆碱

3173:参与响应DNA损伤或复制阻滞的Mec1p-介导的检控点路径的蛋白质,转录受DNA损伤诱导

3174:催化靶向到分泌路径的蛋白质的氨基末端信号序列的切割的信号肽酶复合物(Spc1p、Spc2p、Spc3p、Sec11p)的亚基;与哺乳动物SPC25同源

3175:信息素调节的蛋白质,预计具有2个跨膜片段;在交配期间受Ste12p调节

3176:假定蛋白

3177:AMP脱氨酶,催化AMP的脱氨以形成IMP和氨的四聚体酶;可能参与调节胞内腺苷酸库

3178:具有多个推测的跨膜域的核膜蛋白质,是核膜孔复合物组装和纺锤极体复制所需要的;是减数分裂II所需要的

3179:在双杂交系统中与U1 snRNP特异性蛋白质Snp1p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在前mRNA剪接中起作用

3180:尿嘧啶-DNA糖基化酶,是修复DNA中自然胞嘧啶脱氨基形成的尿嘧啶所需要的,链特异性的错配修复不需要,受细胞周期调节,在晚G1期被表达,定位在线粒体和核

3181:丝氨酸/苏氨酸蛋白质磷酸酶Z,是Ppz2p的亚型;参与调节影响渗透稳定性、细胞周期进展和耐盐性的钾运输

3182: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以点状模式定位在细胞质

3183:在依赖环磷腺苷(cAMP)的蛋白激酶(PKA)信号转导路径中起调节作用的核内蛋白;负调节假菌丝分化;与几个转录因子同源

3184:t-SNARE复合物的减数分裂特异的亚基,是孢子形成期间前孢子膜形成所需要的;与Sec9p相似,但功能不与Sec9p重叠;是SNAP-25的同源物

3185:假定蛋白

3186:多胺氧化酶,将精胺转换成亚精胺,是转译因子eIF-5A的必需的辅蛋白化修饰所需要的;也参与泛酸生物合成

3187:去NEDD化(deneddylation)或从Cdc53p(滞蛋白)除去泛素样蛋白质Rub1p所需要的Cop9信号传导体的亚基;参与适应信息素信号传导

3188:胞质分裂所需要的包含SH3域的定位于芽颈的蛋白质;调节肌动球蛋白环动力学的和隔蛋白定位;与形成素、Bni1p和Bnr1p,以及与Cyk3p、Vrp1p和Bni5p相互作用

3189:内质网跨膜蛋白质,是人BAP31蛋白质的同源物

3190:定位在孔两边的核膜孔复合物(NPC)的亚基;包含与mRNA输出因子Mex67p和核转运蛋白Kap95p相互作用的重复的GLFG基序;与Nup100p同源

3191:25S和5.8S核糖体RNAs成熟所需要的蛋白质;是66S前核糖体亚颗粒的成分;与哺乳动物Bop1同源

3192:核融合期间核膜融合所需要的蛋白质,定位在膜上,可溶性部分位于内质网腔内,可以与Jem1p和Kar2p形成复合物;基因表达受信息素调节

3193:参与线粒体DNA复制和重组的线粒体DNA结合蛋白,是HMG1DNA结合蛋白家族的成员;活性可受蛋白激酶A磷酸化调节

3194:姐妹染色单体浓缩和粘着的确立和维持所需要的蛋白质,以互相依赖的方式与粘合素共定位在染色体上,可以作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支架起作用

3195:SFI超家族的依赖ATP的RNA解旋酶,是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和无义密码子处翻译有效终止所需要的

3196:液泡膜中的碱性氨基酸的透酶

3197:介导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或未组装的蛋白质的降解的线粒体内膜m-AAA蛋白酶的具有Afg3p的成分,也是线粒体酶复合物的正确组装所需要的

3198:可能在核内蛋白输入中起作用的核内蛋白

3199:假定蛋白

3200:功能未知的蛋白质,转录与参与多药抗性的基因一起被直系同源转录因子Yrm1p和Yrr1p活化

3201: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Ypk1p相似的蛋白激酶;功能在遗传水平与YPK1重叠;参与最佳的细胞壁完整性所需要的信号路径;是哺乳动物激酶SGK的同源物

3202:推测的脂肪醛脱氢酶,位线粒体外膜以及脂质颗粒中;与Sjogren-Larsson综合征相关的人脂肪醛脱氢酶(FALDH)具有相似性

3203:假定蛋白

3204:二氢叶酸合成酶,参与叶酸生物合成;在叶酸辅酶生物合成中催化二氢蝶呤转换成二氢叶酸

3205: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定位在线粒体

3206:假定蛋白

3207:在修复双链DNA的内源损伤中起作用的DNA3′-磷酸酶,其活性可在链断裂处特异性地除去3′磷酸盐;与1-2-卤酸脱卤素酶超家族具有相似性

3208:Hsp40p的辅助伴侣蛋白,锚定于内质网膜中;与它的同源物Hdj1p一起促进整合膜底物的ER相关的蛋白质降解(ERAD);类似于大肠杆菌DnaJ

3209:参与线粒体铁积聚的推测的金属转运体;与Mmt2p密切相关

3210:假定蛋白

3211:具有富含脯氨酸的锌指的推测的转录阻遏物;生产过剩削弱细胞生长

3212:线粒体的核糖体小亚基蛋白

3213:必需的剪接因子;与Prp19p和剪接体相关,包含细胞生存所需要的,而不是Prp19p联合所需要的氨基末端c-Myb DNA结合基序,进化保守,与粟酒裂殖酵母Cdc5p同源

3214:定位在核和细胞质的丝氨酸水解酶;序列与Fsh1p和Fsh3p类似

3215:蛋白质运输和液泡生物发生所需要的外周液泡膜蛋白质;与Pep3p形成复合物,其中所述Pep3p与SNARE蛋白质协同促进囊状对接/融合反应的,也与Pep7p相互作用

3216:TFIID和SAGA复合物的亚基(17kDa),参与RNA聚合酶II转录起始和染色质修饰,与组蛋白H3相似

3217:假定蛋白

3218:Ω类谷胱甘肽转移酶

3219:招募泛素结合酶Ubc7p到内质网中的内质网膜蛋白,Ubc7p在内质网中发挥蛋白质降解的作用;包含结合泛素以促进分子内部单泛素化的CUE域

3220:参与促进rDNA高水平转录的蛋白质,是RNA聚合酶I的UAF(上游活化因子)的亚基

3221:Rsp5p 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的泛素-结合成分,是Bul2p的功能同源物,破坏导致出现温度敏感性生长,过表达导致氨基酸透酶出现分类错误

3222:羧基末端域(CTD)磷酸酶,是RNA聚合酶II大亚基的重复的羧基末端域(Rpo21p)脱磷酸不可缺少的

3223:在非发酵生长条件下,去除多种基因的阻遏所需要的锌簇转录激活子,在双峰转换之后被活化,结合碳源应答元件

3224:参与糖基磷脂酰肌醇(GPI)的锚定组装第二步和N-乙酰葡糖氨基磷脂酰肌醇中间物的脱N-乙酰化的内质网膜蛋白;是人PIG-Lp的功能性同源物

3225: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

3226:假定蛋白

3227:质膜和内质网的膜蛋白,参与磷脂和烷基磷酸胆碱药物的跨质膜易位

3228:40S核糖体生物发生所需要的必需的核仁蛋白质;在实体和功能上与Krr1p相互作用

3229:与Arf1p一起形成COPI表层的七聚体蛋白质复合物外被体的γ亚基;参与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运输选择性的负荷

3230:参与控制mRNA起始、延伸和降解的进化保守的CCR4-Not转录调节复合物的一部分

3231:结合HCO3-、I-、Br-、NO3-和Cl-的质膜蛋白质;与作为已知的硼外流转运体的拟南芥(A.thaliana)BOR1具有相似性的推测的硼外流转运体

3232:在停顿的复制叉处起作用以促进DNA损伤之后的姐妹染色单体粘着,促进损伤DNA的缺口修补的复制-中止检控点复合物(Tof1p-Mrc1p-Csm3p)的亚基;与MCM解旋酶相互作用

3233: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质(PITP),下调Plb1p-介导的磷脂酰胆碱循环,在胞质液和微粒体中被发现,与Pdr16p同源,删除影响磷脂组成

3234:以持续合成能力和校对核酸外切酶活性为特征的主要的染色体DNA复制聚合酶之一的DNA聚合酶ε的催化亚基;也参与在DNA修复期间DNA的合成

3235:细胞生存所需要的蛋白质

3236:参与经Cvt路径和自我吞噬的液泡引入的细胞质隔离小泡的形成所需要的外周膜蛋白;与Atg9p相互作用,是运输Atg9p所需要的

3237:中介体复合物的亚基;与RNA聚合酶II全酶相互作用以正向或负向调节转录;不是基础转录所需要的

3238:在优良的氮源中通过抑制GLN3转录起作用的氮分解物阻遏调节剂;Ure2p的改变的形式产生[URE3]蛋白感染素

3239:包含70个氨基酸的J-域的蛋白质,可以作为辅助伴侣蛋白起招募Hsp70样活性到特异位点的作用;突变导致液相胞吞作用出现缺陷

3240:具有依赖DNA的ATP酶活性和参与维持基因组的ssDNA退火活性的蛋白质;在功能上与DNA聚合酶δ相互作用;是人Werner解旋酶相互作用蛋白质(WHIP)的同源物

3241:过氧化物酶体易位工具的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成分,是过氧化物酶体生物发生所需要的,结合Pex14p

3242:假定蛋白

3243:过氧化物酶体2,4-二烯酰辅酶A还原酶,是脂肪酸β-氧化的辅助酶;是岩芹酸酯(petroselineate)培养基上生长和孢子形成所需要的同源二聚体酶;表达在孢子形成晚期和存在油酸盐时被诱导

3244:假定蛋白

3245:细胞生存所需要的蛋白质;大规模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计算分析表明其可能在核糖体大亚基的组装中起作用

3246:是中期/后期转换期间降解包括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蛋白的后期抑制剂,所需要的泛素-蛋白质连接酶的后期-促进复合物/循环体(APC/C)的最大的亚基

3247:Gas1p和Pho8p成熟所需要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核周围;与分泌路径的基因具有综合性的遗传性相互作用

3248:细胞生存所需要的蛋白质

3249:未表征的ORF

3250: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接触K1杀伤性毒素时存活所需要的;估计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调节双链断裂修复

3251:七β-链家族的推测的依赖S-腺苷甲硫氨酸的甲基转移酶

3252:假定蛋白

3253:功能未知的富含丝氨酸的蛋白;生产过剩抑制由暴露于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leflunomide)所引起生长抑制

3254: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定位在液泡;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3255:α-1,2-甘露糖基转移酶,在内质网中的天冬酰胺-连接的糖基化期间,催化添加末端的1,2-甘露糖到Man5GlcNAc2-PP-多萜醇中间物上

3256:参与编码tRNAs、5S rRNA、U6snRNA及其他小RNA的基因转录的RNA聚合酶III转录因子(TFIIIB)的必需亚基

3257:假定蛋白

3258:与粟酒裂殖酵母的假定蛋白E349594具有相似性的非必需蛋白质

3259:多聚腺苷酸RNA结合蛋白,据猜测结合不可翻译的mRNAs池的丰富的mRNP-成分蛋白质;没有报道与多核糖核蛋白体联合

3260:翻译延伸因子EF-3;是YEF3的直系同源物,也是ABC超家族的成员;促进氨酰tRNA被核糖体以依赖EF-1α的方式结合;在缺乏锌的细胞中正常表达

3261:线粒体内膜的S-腺苷甲硫氨酸转运体,是线粒体载体家族的成员;是生物素生物合成和呼吸性生长所需要的

3262:可能的RNA结合蛋白,在蛋白质翻译中发挥作用以促进G1期进展和分化,是减数分裂中细胞分裂所需要的

3263:DEAH-盒家族中依赖RNA的ATP酶,是RNA剪接中的第一个转酯基步骤之前的剪接体活化所需要的

3264:假定蛋白

3265:鸟苷酸交换因子(GEF);内质网的糖基化整合膜蛋白,对于通过活化GTP酶Sar1p从内质网运输小泡出芽的起始过程很重要

3266:假定蛋白

3267:假定蛋白

3268:a-细胞的a-凝集素的锚定亚基,是具有氨基末端分泌信号和添加GPI锚到细胞壁上的羧基末端信号的高度O-糖基化的蛋白质,通过两个二硫键与粘着亚基Aga2p连接

3269:分泌小泡对接复合物的可能成分,在分泌的晚期步骤中起作用;显示出与Sec1p的遗传性和实体性相互作用,富集在微粒体膜部分;是孢子形成所需要的

3270:脱硫生物素(Dethiobiotin)合成酶,催化生物素生物合成路径的第三步;BIO3位于介导生物素合成的3个基因(BIO3、BIO4和BIO5)簇中;表达似乎被低水平的铁抑制

3271:三价铁还原酶,在通过转运体吸收之前,还原含铁细胞结合的铁的特异性亚群;表达受低铁含量诱导

3272:环氧水解酶,是α/β水解酶折叠家族的成员;可能在环氧化物的解毒过程中起作用

3273:假定蛋白

3274:主要在次端粒区编码的23个成员的seripauperin多基因家族的一部分,在乙醇发酵期间呈激活状态,被厌氧生活调节,受氧负调节,被亚铁血红素抑制

3275:假定蛋白

3276:60S核糖体亚基生物发生所需要的核仁蛋白质

3277:RNA聚合酶II中介体复合物的亚基;联合核心聚合酶亚基以形成RNA聚合酶II全酶;是转录调节所必需的

3278:推测的1,3-β-葡聚糖基转移酶,与Gas1p具有相似性;定位在细胞壁

3279:棕榈酰转移酶的亚基,由Erf2p和Erf2p组成,其中所述棕榈酰转移酶通过硫酯键将棕榈酰脂质部分添加到Ras2p上;棕榈酰化是Ras2p定位到质膜所需要的

3280:与糖转运体超家族的成员——主要肌醇转运体Itr1p强烈相似的肌醇转运体;组成型表达

3281:tRNA2′-磷酸转移酶,催化酵母tRNA剪接中的最后步骤:将2′-PO(4)从剪接接头转移到NAD(+)上形成ADP-核糖1"-2"循环磷酸盐和烟酰胺

3282:细胞质色氨酰tRNA合成酶、氨基酰化色氨酰tRNA

3283:O-甲基转移酶,催化泛醌(辅酶Q)生物合成的两个不同的O-甲基化步骤;是线粒体泛醌合成复合物的成分

3284:异源五聚体复制因子C(RF-C)的亚基,其中RF-C是DNA结合蛋白和充当DNA聚合酶δ和ε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持续合成因子的夹子装载器的ATP酶

3285:通过将RAS从结合GTP的形式转换成结合GDP的非活性形式来负调节RAS的GTP酶活化蛋白质,是营养素限制条件下降低cAMP水平所需要的,与Ira1p和人神经纤维瘤蛋白(neurofibromin)具有相似性

3286:核膜孔联合蛋白质,与参与转录和从核输出mRNA的Sac3p形成复合物;包含和蛋白质-蛋白质结合相关的PAM域

3287:减数分裂特异的早期转录因子IME1的转录诱导所需要的功能未知的非必需蛋白质,也是孢子形成所需要的

3288:维持正常羟基脲抗性所需要的蛋白质;组成型RNR转录(CRT)调节因子之一

3289:维持正常羟基脲抗性所需要的蛋白质;组成型RNR转录(CRT)调节因子之一

3290:5-磷酸-核糖基-1(α)-焦磷酸盐合成酶,参与核苷酸、组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是五种相关酶之一,这些酶以异多聚复合物的形式发挥活性

3291:在糖酵解中将3-磷酸甘油酸转换成2-磷酸甘油酸的Gpm1p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的同源物;可能是基因复制事件的无功能衍生物

3292:维持染色体结构(SMC)的蛋白质,与Smc6p和Nse1p相互作用形成大复合物;粟酒裂殖酵母同源物与参与DNA修复的粟酒裂殖酵母Rad18p形成异二聚体

3293:假定蛋白

3294:参与端粒基因座沉默和交配型基因座沉默的蛋白质,与Sir2p相互作用,也与RNA聚合酶II中介体复合物的成分Gal11p相互作用

3295:依赖钙调蛋白的蛋白激酶;可以在应激反应响应中起作用,是体外证明的许多CA++/调钙蛋白依赖的磷酸化底物,氨基酸序列类似于Cmk1p和哺乳动物Cam激酶II

3296:线粒体外膜蛋白质,是传输线粒体到子细胞所需要的;存在于具有Mmm1p和Mdm10p的复合物中

3297:辅酶Q结合蛋白,是通过将Q6递送到其合适电子传递地点而使辅酶Q在呼吸中起作用所需要的,是在细菌和真核生物中具有同源物的START域蛋白质

3298:RNA聚合酶II亚基B12.5;是中心核的一部分;类似于Rpc19p和细菌α亚基

3299:Sin3p-Rpd3p组蛋白脱乙酰基酶复合物的DNA结合亚基,在营养生长和沉默期间参与转录抑制减数分裂特异性基因

3300: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所需要的DNA连接酶,与需要的辅助因子Lif1p形成稳定的异二聚体,作为具有Lif1p和Nej1p的复合物的一部分催化DNA连接;参与减数分裂,不是营养生长所必需的

3301:假定蛋白

3302:铜结合金属硫蛋白,是野生型铜抗性所需要的

3303:包含结合泛素的可以促进分子内部单泛素化的CUE域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以点状模式定位在细胞质

3304:抑制酿酒酵母中雀麦花叶病毒复制的核内蛋白,其中酿酒酵母是适合于研究正链RNA病毒在它们的天然宿主中复制的模型系统

3305:内质网膜融合和囊状运输所需要的t-SNARE,是在内质网中在高尔基体衍生小泡上与Sec20p和Use1p组成R/v-SNAREs的三聚受体的整合膜蛋白;是Dsl1p复合物的一部分

3306:包含三个钙和脂质结合域;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细胞周围;Tcb1p、Tcb2p和Tcb3p的羧基末端部分相互作用

3307:α-异丙基苹果酸合酶II(2-异丙基苹果酸合酶),催化亮氨酸生物合成路径的第一步;较少的同工酶,负责leu4缺失突变体中检测到的剩余的α-IPMS活性

3308:极性确立蛋白质Cdc42p的GTP酶活化蛋白质;与隔蛋白组装的控制、信息素响应和单倍体侵入性生长相关

3309:假定蛋白

3310:通过葡萄糖参与活化Pma1p质膜H+-ATP酶的未指定功能的蛋白质

3311:参与调节必需的HECT泛素连接酶Rsp5p的蛋白质;是将Rsp5p结合到Ubp2p上所需要的;包含UBA域

3312:促进剪接第一步并且被剪接体成熟的最后阶段所需要的必需蛋白质;与可在第一个切割反应后从剪接体释放Spp2p的Prp2p相互作用

3313:参与糖基磷脂酰肌醇(GPI)生物合成的α-1,2-甘露糖基转移酶;是将第四个侧链甘露糖添加到GPI核心结构上所需要的

3314: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

3315:线粒体的核糖体小亚基蛋白;PET123显示出与编码COX3mRNA特异的翻译活化因子PET122的遗传性相互作用,

3316:活化参与多药抗性的基因的Zn2-Cys6锌指转录因子;是Yrr1p的直系同源物,作用于靶基因的重叠群

3317:孢子形成特异的外切-1,3-β-葡聚糖酶;有助于囊孢子的抗热性

3318:参与控制过氧化物酶体大小和数量的外周的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与同源蛋白质Pex25p相互作用

3319:参与辅酶硫辛酸生物合成的蛋白质,与大肠杆菌硫辛酸合酶具有相似性

3320:烟酸磷酸核糖转移酶,在NAD+生物合成的补救途径中起作用;是rDNA和端粒处的沉默所需要的,在交配型基因座沉默方面起作用;定位在核

3321:假定蛋白

3322:假定蛋白

3323:假定蛋白

3324:与细胞壁显示出紧密联系的甘露糖蛋白,是缺少GPI-锚固甘露糖蛋白时维持细胞壁稳定性所需要的;具有高的丝氨酸-苏氨酸含量;表达在细胞壁突变体中被诱导

3325:构建外层孢子壁所需要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质;

3326:子细胞特异性蛋白质,可以帮助确立子代命运

3327:液泡ATP酶V0域的亚基,是两个亚型(Vph1p和Stv1p)之一;Vph1p位于液泡的V-ATP酶复合物中,而Stv1p位于高尔基体和内涵体的V-ATP酶复合物中

3328:参与翻译控制的mRNA帽结合复合物的磷蛋白,是依赖帽的翻译起始的阻遏物,与eIF4G竞争结合eIF4E

3329:尿卟啉原III合酶,催化将羟甲基胆汁烷转换成尿卟啉原III,这是亚铁血红素生物合成路径的第四步

3330:依赖ATP的染色质重构复合物的模仿-转换(ISWI)类的成员;与Itc1p形成有丝分裂生长期间抑制a-特异基因INO1和早期减数分裂基因所需要的复合物的ATP酶成分

3331:介导将锌运输到液泡的液泡转运体;过表达赋予对钴和铑的抗性

3332:是钙调磷酸酶底物的尾部锚固的内质网膜蛋白,与同源物Frt2p相互作用,在高Na+、碱性pH和细胞壁应激反应情况下促进细胞生长

3333:假定蛋白

3334:大部分序列类似于蟾蜍属泛素结合酶E2-C的泛素结合酶,但不是该E2的真正的功能同源物;不同与E2-C,不是降解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蛋白Clb2所需要的

3335:与亮绿蝇(Lucilia illustris)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相似的线粒体蛋白质

3336:假定蛋白

3337: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线粒体;msc6突变体在指导减数分裂重组事件以形成同源染色单体方面有缺陷

3338:通过由前液泡(prevacuolar)室再循环分子使晚期高尔基体固有酶保持在它们的合适位点所需要的分类连接蛋白;包含PX结构域,与人Snx3p存在序列相似性

3339:假定蛋白;开放阅读框与编码翻译起始因子亚基的必需的SUI3基因的5′末端重叠

3340: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定位在线粒体

3341:具有硫胺-磷酸盐焦磷酸化酶和4-甲基-5-β-羟乙基噻唑激酶活性的双功能酶,是硫胺生物合成所需要的;GFP-融合蛋白质以点状模式定位在细胞质

3342:tRNA:假尿(嘧啶核)苷合酶,在tRNA的位点26-28、34-36、65和67处引入假尿嘧啶核苷;似乎是参与tRNA输出的核内蛋白;也作用于U2 snRNA

3343:参与调节着丝粒-微管附着的极光激酶,与促进Ipl1p的激酶活性并促进它与有丝分裂纺锤体联合的Sli5p相关,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3344:铁调节的转录激活子,是保持铁体内平衡和维持对氧化应激的抗性所需要的;类似于Aft1p

3345:假定蛋白

3346:通过结合Cyc8p-Tup1p共阻遏物和招募SAGA复合物到被抑制的启动子而减轻转录抑制的蛋白质;包含PHD指域

3347:参与母系细胞和子细胞之间有丝分裂纺锤体分隔的动力蛋白激活蛋白复合物的大亚基;是哺乳动物p150(glued)的推测的直系同源物

3348:亚铁血红素A:法呢酰基转移酶,催化将正铁血红素转换成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所需要的亚铁血红素A辅基中的第一步;是与线粒体紊乱相关的直系同源物

3349: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以点状模式定位在细胞质

3350:参与有丝分裂纺锤体定位的驱动蛋白相关的运动蛋白质,通过将Bik1p靶向到正端(plus end)稳定微管;细胞周期中Kip2p水平被控制

3351:参与控制细胞完整性的蛋白激酶C信号路径的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Bck1p活化时会磷酸化下游靶标Slt2p;功能上与Mkk1p重叠

3352:过表达使来自Glc7p核重新定位的Glc7相互作用蛋白质

3353:递送铜到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Cox1p亚基所需要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质;与线粒体核蛋白体的联合暗示铜递送可以发生在翻译Cox1p期间

3354:在60S核糖体亚基组装或输出中起作用的核转运蛋白

3355:参与依赖DMC1的减数分裂重组的减数分裂特异性蛋白质,与Sae3p形成异二聚体;估计是Dmc1p的组装因子

3356:前氨肽酶I成熟所需要的磷脂酰肌醇3,5-二磷酸盐结合蛋白,预计折叠成七叶β-螺旋桨(seven-bladed β-propeller);显示出点状的细胞质定位

3357:线粒体酪氨酰tRNA合成酶

3358:参与亚硫酸盐代谢的亚硫酸盐有效外流所需要的质膜亚硫酸盐泵;主要的易化超家族蛋白质

3359:推测的芳基醇脱氢酶;转录与参与多药抗性的基因一起被直系同源转录因子Yrm1p和Yrr1p活化

3360:参与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合成中的第一个中间物N-乙酰葡糖胺磷脂酰肌醇(GlcNAc-PI)的合成的蛋白质;与人PIG-C蛋白质同源

3361:假定蛋白

3362:弱酸诱导的ATP结合盒(ABC)的质膜转运体,是维持对弱有机酸的抗性所需要的,被山梨酸酯和苯甲酸盐强烈诱导,受War1p调节,突变体显示出山梨酸酯超敏性

3363:在蛋白质糖基化路径中参与核心寡糖合成的可能的甘露糖磷酸盐转移酶;是KRE2/MNT1甘露糖基转移酶家族的成员

3364:在S期建立姐妹染色单体配对所需要的保守的核内蛋白,是与人BACH1具有相似性的可能的DNA解旋酶,其中所述人BACH1与肿瘤抑制剂BRCA1联合;与乙酰基转移酶Ctf7p联合

3365:参与呼吸的线粒体蛋白质,被双峰转换诱导;与大肠杆菌PrpD同源,可以参与将2-柠檬酸甲酯转换成2-甲基异柠檬酸

3366:电子转移黄素蛋白复合物亚基ETF-α;包含FAD结合域;与YFH1相互作用,是酵母frataxin的同源物

3367:参与耐盐性的胞浆蛋白;降低胞内Na+(通过Ena1p)并通过减少流出增加胞内K+;表达被Ssn6p-Tup1p和Sko1p抑制,通过Gcn4p受NaCl、KCl和山梨糖醇诱导

3368:线粒体转运体,既可以作为谷氨酸单向转运体,也可以作为天冬氨酸-谷氨酸交换器;参与氮代谢、鸟氨酸合成和苹果酸-天冬氨酸NADH穿梭

3369:与蛋白激酶Kin28p相关的细胞周期蛋白,其中Kin28p是在RNA聚合酶II启动子中参与转录起始的TFIIH相关的羧基末端域(CTD)激酶

3370:利用细胞外海藻糖所需要的酸性海藻糖酶

3371:假定蛋白

3372: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复合物的成分

3373:翻译起始因子eIF-5;氨基末端域起介导核糖体结合的GTP水解的GTP酶活化蛋白质的作用;羧基末端域是核糖体起始前复合物形成的核心

3374:是NatC型的氨基末端乙酰基转移酶的催化亚基;是dsRNA病毒复制所需要的

3375:剪接体snRNPs的snRNP蛋白质成分,是前mRNA剪接和snRNP生物发生所需要的;在缺失突变体中,新合成的snRNAs被去稳定,3′末端加工被减慢

3376:假定蛋白

3377:与甘氨酶基tRNA合成酶Grs1p具有序列相似性的蛋白质;不能被Grs1p代替;可能是表达水平极低的假基因

3378:假定蛋白

3379:假定蛋白

3380:甲硫(基)核糖-1-磷酸盐异构酶,催化甲硫氨酸补救途径中将5-甲硫核糖-1-磷酸盐异构化为5-甲硫核酮糖-1-磷酸盐的过程

3381:在S期参与DNA复制的B-型细胞周期蛋白;活化Cdc28p以促进DNA合成起始;与Clb3p和Clb4p一起在形成有丝分裂纺锤体中起作用;在G1期晚期最丰富

3382:线粒体COX1aI5β内含子有效剪接需要的核编码的蛋白质;mss18突变会阻断5′外显子-内含子接头的切割;无内含子菌株的表型暗示其具有其他功能

3383:染色质相关蛋白质,姐妹染色单体粘着所需要的;与DNA聚合酶α(Pol1p)相互作用,可以连接DNA合成和姐妹染色单体粘着

3384: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起作用的负端定向(Minus-end-directed)的微管运动器,定位在纺锤极体,定位取决于有功能的Cik1p,是交配期间核融合所需要的;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3385: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以点状模式定位在细胞质

3386:降解细胞色素C的非稳定形式所需要的线粒体蛋白质

3387:DNA聚合酶II(DNA聚合酶ε)的第二大亚基,是正常的酵母染色体复制所需要的;表达在G1/S期分界线处达到最高点;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3388:与Vac8p相互作用的磷酸化蛋白,是细胞质到液泡靶向(Cvt)路径和自我吞噬所需要的

3389:假定蛋白

3390:来自MIPS的可疑的ORF

3391: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定位在核浆和核仁,在60S核糖体蛋白亚基输出中与MTR2发生遗传性的相互作用

3392:与受体Grp1p相互作用的异源三聚体G蛋白的可能的β亚基,起响应营养素的信号传递作用;通过cAMP水平参与调节假菌丝生长;是Gpb1p的同源物

3393:油酸盐活化的转录因子,可单独起作用,也可以通过与Pip2p的异二聚体起作用;活化参与β-脂肪酸氧化,过氧化物酶体组织和生物发生的基因

3394:油酸盐活化的转录因子,可单独起作用,也可以通过与Pip2p的异二聚体起作用;活化参与β-脂肪酸氧化,过氧化物酶体组织和生物发生的基因

3395:细胞质Tub4p(γ-微管蛋白)复合物的成分,结合纺锤极体并将它们与微管连接;在星形微管形成和稳定中起作用

3396:假定蛋白

3397:与粟酒裂殖酵母uvi31相似,是推测的DNA修复蛋白质

3398:线粒体甘氨酸脱羧酶复合物的H亚基,是甘氨酸分解代谢成5,10-亚甲基-THF所需要的;表达受细胞质中5,10-亚甲基-THF的水平所调节

3399:哺乳动物CPSF的多蛋白复合物和功能同源物全CPF的亚基,是切割和多腺苷酸化mRNA和snoRNA 3′末端所需要的;参与前tRNA加工;结合RNAPII的磷酸化的CTD

3400:假定蛋白

3401:假定蛋白

3402:通过基因捕获,基于微阵列的表达分析和基因组范围内的同源检索鉴定

3403:功能未知的非必需蛋白质

3404:来自MIPS的可疑的ORF

3405:参与高尔基体衍生的分泌小泡与质膜之间融合的囊泡膜受体蛋白质(v-SNARE);估计参与胞吞作用;R型v-SNARE蛋白质的突触小泡蛋白/VAMP家族的成员

3406:参与高尔基体衍生的分泌小泡与质膜之间融合的囊泡膜受体蛋白质(v-SNARE);估计参与胞吞作用;R型v-SNARE蛋白质的突触小泡蛋白/VAMP家族的成员

3407:具有宽的核苷选择性的核苷转运体;定位于胞内膜

3408:参与调节涉及磷脂生物合成的结构基因的转录调节因子,也参与调节代谢无关基因,以及维持交配效率和孢子形成

3409: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是将Htz1p合并到染色质中的Swr1p复合物的成分;是称为karmellae的光滑内质网核相关阵列的形成所需要的

3410:假定蛋白

3411:假定蛋白

3412:翻译延伸因子1β;促进核苷酸交换以再生EF-1α-GTP用于下一轮延伸循环;促进氨酰tRNA与核糖体氨酰基部位结合的EF-1复合物的一部分

3413:翻译延伸因子1β;促进核苷酸交换以再生EF-1α-GTP用于下一轮延伸循环;促进氨酰tRNA与核糖体氨酰基部位结合的EF-1复合物的一部分

3414:与小GTP酶Vps21p相互作用以促进可溶性液泡蛋白质定位的膜相关亲水性蛋白质;是CPY分类受体定位和运输所需要的;包含环指基序

3415:RNA聚合酶III转录起始因子复合物(TFIIIC)的六个亚基的最大亚基;在tRNA和类似基因的BoxB启动子部位结合DNA的TFIIIC的TauB域的一部分;在DNA结合中与Tfc6p合作

3416:由Sen2p、Sen15p、Sen34p和Sen54p组成的tRNA剪接核酸内切酶的亚基;Sen34p包含tRNA3′剪接位点切割的活性部位,与Sen2p和古菌的tRNA剪接核酸内切酶具有相似性

3417:参与芽体位置选择的蛋白质,Bud14p-Glc7p复合物作为动力蛋白(dynein)的皮质调节因子起作用;二倍体突变体显示出任意的出芽模式,而不显示野生型双极模式

3418:功能未知的推测的整合膜蛋白;在核周围与Ulp1p相互作用;是DUP240基因家族的成员

3419:功能未知的推测的整合膜蛋白;在核周围与Ulp1p相互作用;是DUP240基因家族的成员

3420:功能未知的推测的整合膜蛋白;在核周围与Ulp1p相互作用;是DUP240基因家族的成员

3421:外部的线粒体肉碱乙酰基转移酶,是参与将活化的酰基基团从细胞质运输到线粒体基质的次要的乙醇诱导酶

3422:外部的线粒体肉碱乙酰基转移酶,是参与将活化的酰基基团从细胞质运输到线粒体基质的次要的乙醇诱导酶

3423:合并的开放阅读框,不编码单个的蛋白质;YAR044W最初被解释为独立的ORF,但序列变化的结果,它与相邻的ORF合并成被命名为YAR042W的单个阅读框

3424:涉及絮凝的凝集素样蛋白质,是结合其他细胞表面上的甘露糖链的细胞壁蛋白质,赋予对糜蛋白酶敏感并耐热的絮凝物形成能力;类似于Flo5p

3425:涉及絮凝的凝集素样蛋白质,是结合其他细胞表面上的甘露糖链的细胞壁蛋白质,赋予对糜蛋白酶敏感并耐热的絮凝物形成能力;类似于Flo5p

3426:假定蛋白

3427:假定蛋白

3428:可疑的开放阅读框

3429: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是经由犬尿氨酸路径从色氨酸生物合成烟酸所需要的

3430:染色体浓缩所需要的必需蛋白质,可能作为浓缩工具的内在成分起作用,可以影响染色体传输和动力学的多个方面

3431:假定蛋白

3432:假定蛋白

3433:核糖体大亚基(60S)的蛋白质成分,与大鼠L32核糖体蛋白具有相似性;过表达破坏端粒沉默

3434:参与调节磷脂代谢的蛋白质;是Scs2p2的同源物;类似于黑腹果蝇内弯的蛋白质

3435:推测的转运体,是与泡状的GABA-甘氨酸转运体相关的七个酿酒酵母基因(AVT1-7)家族的成员

3436:核糖体大亚基(60S)的蛋白质成分,几乎与Rpl23Bp相同,与大肠杆菌L14和大鼠L23核糖体蛋白具有相似性

3437: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细胞周围

3438:多萜醇-P-Man依赖的α(1-3)甘露糖基转移酶,参与合成用于蛋白质的N连接糖基化的多萜醇连接的寡糖供体

3439:假定蛋白

3440:假定蛋白

3441:核膜孔复合物(NPC)的丰富亚基,是NPC内特异性的核孔蛋白适当定位所需要的,参与核膜渗透性和染色体分离,与Nup157p具有相似性

3442:核膜孔复合物(NPC)的丰富亚基,是NPC内特异性的核孔蛋白适当定位所需要的,参与核膜渗透性和染色体分离,与Nup157p具有相似性

3443:假定蛋白;开放阅读框与编码细胞质异亮氨酸-tRNA合成酶的必需的ILS1基因的3′末端重叠

3444:参与蛋白质折叠和响应应激的ATP酶;在依赖SRP的共翻译蛋白质的膜靶向和易位中起作用;是热休克蛋白70(HSP70)家族的成员;定位在细胞质

3445:参与蛋白质折叠和响应应激的ATP酶;在依赖SRP的共翻译蛋白质的膜靶向和易位中起作用;是热休克蛋白70(HSP70)家族的成员;定位在细胞质

3446:U5 snRNP的成分,是U3前体剪接所需要的;最初被描述为剪接MATa1顺反子的前mRNA特别需要的剪接因子

3447:U5 snRNP的成分,是U3前体剪接所需要的;最初被描述为剪接MATa1顺反子的前mRNA特别需要的剪接因子

3448:假定蛋白

3449:5-磷酸-核糖基-1(α)-焦磷酸盐合成酶,参与核苷酸、组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是五种相关酶之一,这些酶以异多聚复合物的形式发挥活性

3450:推测的泛素特异性蛋白酶

3451:推测的转录因子,在乳酸克鲁维酵母中具有同源物

3452:假定蛋白

3453:Chs3p(几丁质合酶III)的活化因子,通过与Bni4p相互作用将Chs3p招募到芽颈;与孢子形成期间活化Chs3p的Shc1p具有相似性

3454:Chs3p(几丁质合酶III)的活化因子,通过与Bni4p相互作用将Chs3p招募到芽颈;与孢子形成期间活化Chs3p的Shc1p具有相似性

3455:假定蛋白

3456:假定蛋白

3457:两个(也参见PTH1)定位于线粒体的肽酰tRNA水解酶之一;不是细胞生长必需的

3458:假定蛋白

3459: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的囊泡运输和同型液泡融合的启动步骤所需要的外周膜蛋白,是顺面SNARE复合物的一部分;与α-SNAP具有相似性

3460:参与跟其他的内吞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网络的关键的内吞蛋白质,以依赖泛素的方式结合膜,也可以结合泛素化的膜相关蛋白质

3461:参与跟其他的内吞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网络的关键的内吞蛋白质,以依赖泛素的方式结合膜,也可以结合泛素化的膜相关蛋白质

3462:结合指定保持在内质网中的蛋白质的HDEL基序的整合膜蛋白;具有维持内质网固有蛋白质正常水平的作用

3463:通过与β-微管蛋白(Tub2p)的联合结合极间微管的有丝分裂纺锤体的成分;是极间微管在纺锤极上提供向外的力量所需要的

3464:通过与β-微管蛋白(Tub2p)的联合结合极间微管的有丝分裂纺锤体的成分;是极间微管在纺锤极上提供向外的力量所需要的

3465:参与线粒体内蛋白水解的依赖ATP的线粒体蛋白酶;参与在线粒体中降解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是线粒体生物发生和维持所需要的

3466:参与线粒体内蛋白水解的依赖ATP的线粒体蛋白酶;参与在线粒体中降解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是线粒体生物发生和维持所需要的

3467:切割前rRNA的核糖核酸酶MRP和切割tRNA前体产生成熟的5′末端的核内核糖核酸酶P的亚基

3468:参与交配信息素响应的促细胞分裂剂活化的蛋白激酶;被Ste7p产生的磷酸化活化;通过磷酸化转录靶标和细胞质靶标在交配期间及对比的菌丝生长反应期间提供特异性

3469:乙酰辅酶A水解酶,主要定位于线粒体;是醋酸盐利用和二倍体假菌丝生长所需要的

3470:参与RNA聚合酶I转录产生的35S rRNA的蛋白质;也由Rrn11p、Rrn7p和TATA结合蛋白组成的核心因子(CF)复合物的成分

3471:甲硫氨酰基tRNA甲酰基转移酶,在线粒体中催化起始物Met-tRNA的甲酰化;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3472: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缺失突变体显示出降低的对阿辛蓝染料的亲合力,这表明细胞表面的净负电荷减少

3473:半乳糖激酶,在半乳糖分解代谢的第一步中将α-D-半乳糖磷酸化为α-D-半乳糖-1-磷酸盐;表达受Gal4p调节

3474:半乳糖激酶,在半乳糖分解代谢的第一步中将α-D-半乳糖磷酸化为α-D-半乳糖-1-磷酸盐;表达受Gal4p调节

3475:核糖体大亚基(60S)的N末端乙酰化蛋白成分,几乎与Rpl4Bp相同,与大肠杆菌L4和大鼠L4核糖体蛋白具有相似性

3476:功能未知的非必需蛋白质

3477:几丁质合酶II,需要将酶原形式活化以催化N-乙酰葡糖胺(GlcNAc)转移到壳多糖上;是胞质分裂期间在原生隔壁中合成壳多糖所需要的

3478:几丁质合酶II,需要将酶原形式活化以催化N-乙酰葡糖胺(GlcNAc)转移到壳多糖上;是胞质分裂期间在原生隔壁中合成壳多糖所需要的

3479:脂肪酸转运体和极长链脂肪酰辅酶A合成酶,可以与引入和活化外源脂肪酸的Faa1p或Faa4p形成复合物

3480:假定蛋白

3481:假定蛋白

3482:保持对奎尼丁、燕麦灵、顺铂和争光霉素的抗性所需要的多药转运体;赋予多种抗药性的转运体的主要易化超家族(MFS-MDR)的成员

3483:保持对奎尼丁、燕麦灵、顺铂和争光霉素的抗性所需要的多药转运体;赋予多种抗药性的转运体的主要易化超家族(MFS-MDR)的成员

3484:参与组装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的蛋白质;推测的伴侣蛋白

3485:Glc7p蛋白质磷酸酶的减数分裂特异的调节亚基,调节孢子壁形成和隔蛋白组装,是一些晚期减数分裂基因表达和Glc7p的正常定位所需要的

3486:核糖体小亚基(40s)的蛋白质成分;和Rps11Ap相同,与大肠杆菌S17和大鼠S11核糖体蛋白具有相似性

3487:剪接因子,是U4/U6-U5snRNP复合物的成分

3488:特定分解非锚定的泛素链的泛素特异性蛋白酶;参与果糖-1,6-二磷酸酶(Fbp1p)降解;类似于人异构肽酶T

3489: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Ark激酶家族的成员(与Ark1p和Prk1p一起);参与胞吞作用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构

3490: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Ark激酶家族的成员(与Ark1p和Prk1p一起);参与胞吞作用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构

3491:是多萜基连接的寡糖合成的第二步所需要的UDP-GlcNAc转移酶的成分;将催化亚基Alg13p锚定到内质网膜上;类似于细菌和人糖基转移酶

3492:依赖DNA的ATP酶,通过改变双链DNA的拓扑结构促进链交换;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期间参与重组修复DNA中的双链断裂;估计参与交换干涉

3493:合并的开放阅读框,不编码单个的蛋白质;YBR075W最初被解释为独立的ORF,但序列变化的结果是它与相邻的ORF合并成被命名为YBR074W的单个阅读框

3494:功能未知的非必需蛋白质

3495:是参与微自吞噬调节的EGO复合物的成分;基因显示出与编码磷脂酰肌醇4-磷酸盐激酶的MSS4的综合遗传性相互作用

3496:是参与微自吞噬调节的EGO复合物的成分;基因显示出与编码磷脂酰肌醇4-磷酸盐激酶的MSS4的综合遗传性相互作用

3497:功能未知的GPI锚定的蛋白质,可能在顶芽生长中起作用;GPI锚定在质膜上对发挥作用有决定性的意义;类似于Sps2p和Pst1p

3498:介导短期蛋白质和异常蛋白质降解的泛素共轭酶;在泛素化钙调蛋白中与E3-CaM相互作用;与许多SCF泛素蛋白质连接酶相互作用;是细胞应激反应的成分

3499:假定蛋白

3500:假定蛋白

3501:假定蛋白

3502:可能参与细胞融合和侵入性生长的蛋白质

3503:参与液泡蛋白质分类的豆蔻酰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作为具有Vps34p的膜相关复合物起作用;激活型将Vps34p招募到高尔基体膜上;也在线粒体中被检测到

3504:参与液泡蛋白质分类的豆蔻酰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作为具有Vps34p的膜相关复合物起作用;激活型将Vps34p招募到高尔基体膜上;也在线粒体中被检测到

3505:假定蛋白

3506:抑制早期/中期孢子形成基因的Set3C组蛋白脱乙酰基酶复合物的包含WD40重复的亚基;拮抗端粒沉默;特异性结合Sir4p的N末端

3507:抑制早期/中期孢子形成基因的Set3C组蛋白脱乙酰基酶复合物的包含WD40重复的亚基;拮抗端粒沉默;特异性结合Sir4p的N末端

3508:通过同源性鉴定的假定蛋白。参见FEBS Letters[2000]487:31-36。

3509:与Rsv167p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3510:钙调节蛋白;调节不依赖Ca++的过程(有丝分裂、芽生长、肌动蛋白组装、胞吞作用等等)和依赖Ca++的过程(应激活化路径)的Ca++结合蛋白,靶标包括Nuf1p、Myo2p和钙调磷酸酶

3511:具有ADP核糖焦磷酸酶活性的Nudix水解酶家族成员

3512:在核苷酸切除修复期间,(与Rad7p一起)以依赖ATP的方式识别和结合损伤DNA的蛋白质;是核苷酸切除修复因子4(NEF4)的亚基;是SWI/SNF家族的成员

3513:在核苷酸切除修复期间,(与Rad7p一起)以依赖ATP的方式识别和结合损伤DNA的蛋白质;是核苷酸切除修复因子4(NEF4)的亚基;是SWI/SNF家族的成员

3514:翻译延伸因子EF-1 α;也由TEF1编码;在氨酰tRNA(AA-tRNA)与核糖体的结合反应中起作用

3515:U1 snRNPA蛋白质,是人U1-A的同源物;参与核mRNA剪接

3516:线粒体的核糖体大亚基蛋白;生产过剩抑制COX2引导肽编码区中的突变

3517:RNA聚合酶III转录起始因子复合物(TFIIIC)的六个亚基之一;在tRNA和类似基因的BoxA启动子部位结合DNA的TFIIIC的TauA球状域的一部分;人同源物是TFIIIC-63

3518:RNA聚合酶III转录起始因子复合物(TFIIIC)的六个亚基之一;在tRNA和类似基因的BoxA启动子部位结合DNA的TFIIIC的TauA球状域的一部分;人同源物是TFIIIC-63

3519:细胞质2C型蛋白质磷酸酶;鉴定为cnb1 mpk1双重突变的综合致死性的高拷贝抑制剂;过表达降低Hog1p磷酸化和激酶活性诱导的高渗透性

3520: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存在交配信息素时,生产过剩阻断细胞周期阻滞

3521:基因组完整性检控点蛋白质和PI激酶超家族的成员;损伤或未复制DNA促使的细胞周期阻滞和转录响应所需要的信号转导因子;监视和参与减数分裂重组

3522:基因组完整性检控点蛋白质和PI激酶超家族的成员;损伤或未复制DNA促使的细胞周期阻滞和转录响应所需要的信号转导因子;监视和参与减数分裂重组

3523:推测的丝氨酸型羧肽酶;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液泡;YBR139W不是必需基因

3524:可能的锌指蛋白质

3525:可能的锌指蛋白质

3526: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缺失突变在生长、孢子萌发、生存或碳水化合物利用方面不产生任何明显的缺陷

3527:子细胞分离、多个有丝分裂检控点和染色体保持稳定性所需要的蛋白质;包含12个简并的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基序;表达被有丝分裂退出网络(MEN)诱导

3528:子细胞分离、多个有丝分裂检控点和染色体保持稳定性所需要的蛋白质;包含12个简并的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基序;表达被有丝分裂退出网络(MEN)诱导

3529:与Myo2p相互作用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质;与粟酒裂殖酵母的Mpd2具有相似性

3530:基于可利用的实验和序列比较数据判断的不太可能编码蛋白质的可疑的开放阅读框;与已验证的ORF YBR175W部分重叠;缺失突变体可生存但孢子形成方面有缺陷

3531:可能的丝氨酸水解酶,可能参与脂类代谢,缺失突变体在37摄氏度轻微热敏

3532:参与线粒体融合和维持线粒体基因组的线粒体整合膜蛋白;包含氨基末端GTP酶域

3533:核糖体小亚基(40s)的蛋白质成分;与Rps6Ap相同,与大鼠S6核糖体蛋白具有相似性

3534:参与线粒体呼吸复合物组装的蛋白质;可以充当指定从线粒体基质输出到内膜的蛋白质的受体

其他物种中的蛋白酶体亚基;缺失突变体是热敏的,并显示出细胞周期和蛋白酶体组装缺陷

5798:26S蛋白酶体的非ATP酶调节亚基,与其他物种中推测的蛋白酶体亚基具有相似性;缺失突变体是热敏的,并显示出细胞周期和蛋白酶体组装方面的缺陷

5799:将多聚腺苷酸mRNA从核运载进入细胞质的RNA结合蛋白;细胞质中Sky1p将其磷酸化可以促进mRNAs的释放

5800:明显的假基因,在正常情况下不被转录或翻译;编码与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类似的蛋白质,但是人工表达的蛋白质没有显示出酶活性

5801:核仁蛋白质,是包含参与前18S rRNA加工的U3 snoRNA的小亚基(SSU)加工体的成分

5802:可应激诱导的细胞质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在利用硫氧还蛋白作为氢供体除去反应性氧、氮和硫类时与Tsa1p合作;删除增强tsa1突变体的突变基因表型

5803:转录因子,被蛋白水解过程激活以响应来自外部氨基酸SPS传感器系统的信号;激活氨基酸透酶基因的转录,可能在tRNA加工中起作用

5804:切割前rRNA的核糖核酸酶MRP的亚基;与所有其他的核糖核酸酶MRP蛋白质亚基相反,该亚基不被核糖核酸酶MRP和核内核糖核酸酶P共有;结合核糖核酸酶MRP的NME1RNA亚基

5805:包含Cef1p的复合物的组成成分,可能参与前mRNA的剪接;可以结合RNA;与粟酒裂殖酵母的Cwf21p具有相似性

5806:假定蛋白

5807:假定蛋白

5808:参与调节细胞壁组成和完整性,以及对渗透应激的响应的蛋白质;生产过剩抑制溶解敏感的PKC突变;与拮抗蛋白激酶A功能的Lre1p相似

5809:可溶性延胡索酸盐(Fumurate)还原酶

5810:通过真菌同源性和RT-PCR被鉴定

5811:假定蛋白

5812:微管蛋白异二聚体形成所需要的微管效应物,结合α-微管蛋白,是维持正常微管功能所需要的,缺失突变体显示出对冷敏感的微管和对苯菌灵敏感

5813:参与响应例如抑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的羟基脲的毒性剂的可能的转录阻遏物;通过Snf1p的磷酸化或Mec1p路径使Mig3p失活,允许诱导损伤响应基因

5814:嘌呤-胞嘧啶透酶,介导嘌呤(腺嘌呤、鸟嘌呤和次黄嘌呤)和胞嘧啶积聚

5815:来自MIPS的可疑的ORF

5816:在渗透性传感期间参与促细胞分裂剂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失活的磷酸酪氨酸特异性蛋白质磷酸酶;脱去Hog1p MAPK的磷酸并调节它的定位;定位在细胞质

5817:假定蛋白

5818: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催化丝氨酸和甘氨酸生物合成的第一步;是Ser33p的同工酶

5819:来自MIPS的可疑的ORF

5820:来自MIPS的可疑的ORF

5821:假定蛋白

5822:跨膜渗透感应器,参与活化依赖Cdc42p和MAP激酶的菌丝生长路径,以及高渗透性甘油响应路径

5823:来自MIPS的可疑的ORF

5824:来自MIPS的可疑的ORF

5825:负载粘合素复合物到染色体上所需要的复合物——粘合素负载因子(Scc2p-Scc4p)的亚基;在双链断裂修复期间通过磷酸化组蛋白H2AX参与建立姐妹染色单体粘着

5826:假定蛋白

5827:来自MIPS的可疑的ORF

5828:来自MIPS的可疑的ORF

5829:来自MIPS的可疑的ORF

5830:真实可信的非标记蛋白质定位在线粒体

5831:可能的Mg(2+)转运体;过表达赋予增加的Al(3+)和Ga(3+)离子耐受性

5832: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核;YFL049W不是必需基因;在许多生长条件都能丰富表达

5833:参与芽体位置选择、营养素信号传导和基因表达受TOR激酶控制的蛋白质;二倍体突变体显示出随机出芽模式,而不显示野生型双极模式

5834:来自MIPS的可疑的ORF

5835:通用氨基酸透酶Gap1p的氨负调节所需要的蛋白质

5836:假定蛋白

5837:基于可利用的实验和序列比较数据判断的不太可能编码蛋白质的可疑的开放阅读框;与未表征的基因YFR055W部分重叠

5838:推测的硫醚β裂解酶;参与铜离子体内平衡和硫代谢;YFR055W不是必需基因

5839:与铁/铜还原酶(FRE1-8)具有序列相似性的蛋白质,可能参与铁体内平衡

5840: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缺失突变体没有出现可检测的表型

5841:基于可利用的实验和序列比较数据判断的不太可能编码蛋白质的可疑的开放阅读框;与已验证的ORF INO80/YGL150C部分重叠。

5842:核糖体大亚基(60S)的蛋白质成分,几乎与Rpl9Bp相同,与大肠杆菌L6和大鼠L9核糖体蛋白具有相似性

5843:与HECT结构域E3泛素蛋白质连接酶具有相似性的蛋白质,不是生存所需要的

5844:与HECT结构域E3泛素蛋白质连接酶具有相似性的蛋白质,不是生存所需要的

5845:假定蛋白

5846:假定蛋白

5847:线粒体21S rRNA甲基转移酶,是在21S rRNA中甲基化U(2791)所需要的;MRM2删除产生热敏呼吸和线粒体DNA缺失;与Spb1p和Trm7p,以及大肠杆菌的FtsJ/RrmJ具有相似性

5848:依赖ATP的Isw2p-Itc1p染色质重构复合物的成分,是抑制a-特异性基因、在有丝分裂生长期间抑制早期减数分裂基因和抑制INO1所需要的

5849:依赖ATP的Isw2p-Itc1p染色质重构复合物的成分,是抑制a-特异性基因、在有丝分裂生长期间抑制早期减数分裂基因和抑制INO1所需要的

5850:肌醇原养型所需要的蛋白质,似乎参与从肌醇合成肌醇磷脂,但参与肌醇合成的控制

5851:核多腺苷酸化RNA结合蛋白;自动调节mRNA水平;与人hnRNPs相关;具有结合Kap104p的核定位信号序列;是控制多聚腺苷酸尾长度和输出核mRNA所需要的

5852:孢子形成所需要的线粒体蛋白质

5853:假定蛋白;开放阅读框与编码核糖体大亚基蛋白的必需的RPL28基因的3′末端重叠

5854:必需的核孔蛋白,催化自身在体内裂解以产生组装进入核孔复合物的Nup84p亚复合物的羧基末端片段和与Nup100p同源的功能未知的氨基末端片段

5855:必需的核孔蛋白,催化自身在体内裂解以产生组装进入核孔复合物的Nup84p亚复合物的羧基末端片段和与Nup100p同源的功能未知的氨基末端片段

5856:参与DNA双链断裂修复的蛋白质;在实体上与DNA连接酶4(Lig4p)相互作用;与哺乳动物XRCC4蛋白质同源

5857:参与DNA双链断裂修复的蛋白质;在实体上与DNA连接酶4(Lig4p)相互作用;与哺乳动物XRCC4蛋白质同源

5858:假定蛋白;开放阅读框与编码热休克转录因子的必需的HSF1基因的5′末端重叠

5859:通过基因捕获,基于微阵列的表达分析和基因组范围内的同源检索鉴定

5860:UDP-GlcNAc转移酶的催化成分,是多萜基连接的寡糖合成的第二步所需要的;通过与Alg14p的相互作用锚定到内质网膜;类似于细菌和人糖基转移酶

5861:UDP-GlcNAc转移酶的催化成分,是多萜基连接的寡糖合成的第二步所需要的;通过与Alg14p的相互作用锚定到内质网膜;类似于细菌和人糖基转移酶

5862:假定蛋白

5863:假定蛋白

5864:是RNA聚合酶II全酶一部分并且在基础转录和活化转录中起必需作用的中介体通用转录辅助因子复合物(Mediator global transcriptional cofactorcomplex)的亚基;是Cyc8p-Tup1p转录共阻遏物的直接靶标

5865:是通过赋予RNA结合活性的Pumilio同源性域的存在而被定义的PUF蛋白质家族的成员;优先结合编码核仁核糖体RNA加工因子的mRNAs

5866:是通过赋予RNA结合活性的Pumilio同源性域的存在而被定义的PUF蛋白质家族的成员;优先结合编码核仁核糖体RNA加工因子的mRNAs

5867:是参与招募其他锌族蛋白质到多效药物响应元件(PDREs)中以适度调整多药抗性基因调控的主要调节因子的锌族蛋白质

5868:与甲基转移酶家族成员具有相似性的蛋白质;是酿酒酵母中雀麦花叶病毒复制所需要的,其中酿酒酵母是适合于研究正链RNA病毒在它们的天然宿主中复制的模型系统

5869:与甲基转移酶家族成员具有相似性的蛋白质;是酿酒酵母中雀麦花叶病毒复制所需要的,其中酿酒酵母是适合于研究正链RNA病毒在它们的天然宿主中复制的模型系统

5870:假定蛋白

5871:与Mid2p具有结构和功能相似性的蛋白质,其中Mid2p是信息素诱导的形态发生期间进行细胞完整性信号传导所需要的质膜传感器;抑制rgd1缺失突变

5872:tRNAHis鸟苷酸转移酶,在转录和核糖核酸酶P切割之后将鸟苷残基添加到tRNAHis的5′末端;将核分裂和迁移与细胞发芽和胞质分裂偶联;是真核生物中保守的必需酶

5873: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线粒体

5874:基于可利用的实验和序列比较数据判断的不太可能编码蛋白质的可疑的开放阅读框;与未表征的ORF YGR031W完全重叠

5875:1,3-β-葡聚糖合酶的催化亚基,与备用的催化亚基Fks1p(Gsc1p)具有相似性;Rho1p编码调节亚基;参与细胞壁合成和维持

5876:1,3-β-葡聚糖合酶的催化亚基,与备用的催化亚基Fks1p(Gsc1p)具有相似性;Rho1p编码调节亚基;参与细胞壁合成和维持

5877:参与控制减数分裂的锌指蛋白质;通过抑制IME1表达阻止减数分裂,并通过活化CLN2表达促进有丝分裂;直接被a1-a2调节剂抑制;介导孢子形成的细胞类型控制

5878:参与控制减数分裂的锌指蛋白质;通过抑制IME1表达阻止减数分裂,并通过活化CLN2表达促进有丝分裂;直接被a1-a2调节剂抑制;介导孢子形成的细胞类型控制

5879:与Spt5p形成复合物并介导活化和抑制转录延伸的蛋白质,在前mRNA加工中起作用;另外,Spt4p参与维持着丝粒功能和基因沉默

5880:假定蛋白;与Adr1p DNA结合域具有相似性

5881: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缺失突变体具有增加的糖原积聚;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核

5882: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缺失突变体具有增加的糖原积聚;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核

5883:假定蛋白;开放阅读框与编码U6snRNP蛋白质的必需的SMD1基因广泛重叠

5884:促进蛋白质有效折叠的异源辅助伴侣蛋白GimC/前折叠素复合物的一部分

5885:假定蛋白

5886: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缺失突变体对sgs1缺失突变体具有综合性适合度缺陷

5887:基于大规模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计算分析判断的参与前18S rRNA成熟的可能的U3 snoRNP蛋白质

5888:基于大规模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计算分析判断的参与前18S rRNA成熟的可能的U3 snoRNP蛋白质

5889:与人磷酸酶PP5相似的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存在于核和细胞质;在指数生长期表达

5890:从细胞质靶向到液泡的蛋白质所需要的液泡蛋白质分类(VPS)蛋白质

5891:通过基因捕获,基于微阵列的表达分析和基因组范围内的同源检索鉴定

5892:假定蛋白

5893:3′-5′核糖核酸外切酶,外切体亚基;参与输出mRNA和核糖体亚基的核仁蛋白质;与大肠杆菌核酸外切酶核糖核酸酶PH同源

5894:假定蛋白

5895:ER衍生的COPII运转泡的生物发生所需要的整合膜蛋白;与Yif1p和Yos1p相互作用;定位在高尔基体、ER和COPII囊

5896:假定蛋白;开放阅读框与编码组氨酸透酶的必需的HIP1基因的5′末端重叠

5897:参与亚硝基胍(MNNG)抗性的蛋白质;表达受参与多药抗性的转录因子调节

5898: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以点状模式定位在细胞质;YGR198W是必需基因

5899: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缺失突变体对雷帕霉素和制霉菌素敏感;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内涵体

5900: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细胞质

5901:核糖体小亚基(40S)的蛋白质成分,几乎与Rps0Bp相同;与Rps0Bp一起,是18S rRNA成熟所需要的;删除RPS0基因中的任一个都会降低生长速率,两个基因都删除是致死的

5902:剪接COX1内含子AI5 β所需要的蛋白质;与Pet122p和Pet494p一起,也是COX3mRNA翻译特别需要的;位于线粒体内膜

5903:磷脂酰肌醇3,5-二磷酸盐结合蛋白,预计折叠成七叶β-螺旋桨;显示出点状的细胞质分布

5904:减数分裂后期促进复合物(APC/C)的活化剂;是家族的成员;是起始孢子壁组装所需要的;也是减数分裂期间降解Clb1p所需要的

5905:基于可利用的实验和序列比较数据判断的不太可能编码蛋白质的可疑的开放阅读框;与已验证的ORF SMI1/YGR229C部分重叠

5906:一氧化氮氧化还原酶,是参与氧化亚氮解毒的黄素血红蛋白;在氧化和亚硝化应激反应中起作用

5907:参与网格蛋白笼组装的蛋白质;与Pan1p和网格蛋白结合;与Yap1801p同源,是AP180蛋白质家族的成员

5908:基于可利用的实验和序列比较数据判断的不太可能编码蛋白质的可疑的开放阅读框;与已验证的ORF YAP1802/YGR241C部分重叠

5909: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构和通过START所需要的高度保守的核内蛋白,在G1期事件中起决定性作用,结合Nap1p,也参与60S核糖体生物发生

5910:6-磷酸葡糖酸脱氢酶(脱去羧基),在戊糖磷酸途径中催化NADPH再生反应;是在D-葡萄糖酸-δ-内酯生长上所需要的

5911:单链DNA核酸内切酶,在核苷酸切除修复期间切割单链DNA以切除损伤DNA;是核苷酸切除修复因子3(NEF3)的亚基;是人XPG蛋白的同源物

5912:转运体,是特异性识别含铁细胞-铁螯合物的转运体的ARN家族的成员;负责吸收与ferrirubin、ferrirhodin和相关含铁细胞结合的铁

5913:来自MIPS的可疑的ORF

5914:来自MIPS的可疑的ORF

5915:参与可溶性分泌蛋白质易位和膜蛋白插入内质网膜的内质网膜蛋白;可能也在应激响应中起作用,但与WSC1-3只有部分功能重叠

5916: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似乎不参与单羧酸运输;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液泡;

5917:来自MIPS的可疑的ORF

5918:与蛋白酶体相互作用的必需蛋白质,在蛋白酶体底物特异性方面起潜在作用;也与66S前核糖体颗粒共纯化

5919:来自MIPS的可疑的ORF

5920:假定蛋白

5921:假定蛋白

5922:假定蛋白

5923:假定蛋白

5924:假定蛋白

5925:参与依赖DMC1的减数分裂重组的减数分裂特异性蛋白质,与Mei5p形成异二聚体;估计是Dmc1p的组装因子

5926:在加工稳定RNAs时,针对外切体活性的底物特异的核辅助因子;是参与调节DNA修复和重组的哺乳动物核基质蛋白质C1D的同源物

5927:被MAP激酶信号级联活化的转录因子,活化参与交配或假菌丝/侵入生长路径的基因;与Tec1p转录因子合作调节侵入性生长特异的基因

5928:被MAP激酶信号级联活化的转录因子,活化参与交配或假菌丝/侵入生长路径的基因;与Tec1p转录因子合作调节侵入性生长特异的基因

5929:对葡萄糖具有中等亲合力的己糖转运体,在应激反应期间可以起积聚储备碳水化合物的功能,表达被生长速率降低诱导,包含相对于其他HXTs的延长的氨基末端域

5930:功能未知的内涵体蛋白质,包含phox(PX)同源域并结合磷脂酰肌醇-3-磷酸盐(PtdIns(3)P)和参与内质网至高尔基体或囊状运输的蛋白质

5931:假定蛋白

5932:与锌羧肽酶家族相似的推测的金属蛋白酶,是正常细胞壁组装所需要的

5933:芳香族转氨酶,催化色氨酸、苯基丙氨酸和酪氨酸分解代谢的第一步

5934:通过基因捕获,基于微阵列的表达分析和基因组范围内的同源检索鉴定

5935:与PBI2同源

5936:与葡聚糖酶具有相似性的子细胞特异性分泌的蛋白质,从子细胞侧降解细胞壁导致子细胞与母细胞分离;表达被cAMP抑制

5937: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是孢子形成所需要的

5938:合适的细胞融合和细胞形态所需要的蛋白质;在具有Kel2p的复合物中起负调节有丝分裂退出作用的蛋白质,与Tem1p和Lte1p相互作用;定位于极化生长的区域;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5939:合适的细胞融合和细胞形态所需要的蛋白质;在具有Kel2p的复合物中起负调节有丝分裂退出作用的蛋白质,与Tem1p和Lte1p相互作用;定位于极化生长的区域;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5940:来自MIPS的可疑的ORF

5941:烯醇酶II,是糖酵解期间催化2-磷酸甘油酸盐转换成磷酸烯醇丙酮酸盐并且在葡糖异生期间催化逆反应的磷酸丙酮酸水合酶;对葡萄糖的响应诱导其表达

5942:未表征的ORF

5943:未表征的ORF

5944:假定蛋白

5945:参与蛋白质分类和易位的新生多肽相关的异源复合物(NAC)的α亚基,与细胞质核糖体相关;

5946: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细胞质;mRNA富集在Scp160p相关的mRNPs中;YIL161W是非必需基因

5947:与核膜相关的肌球蛋白样蛋白质,将核膜孔复合物与核内部连接;参与控制端粒长度的Tel1p路径

5948:线粒体内膜电子传递链的末端成员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亚基Vb;主要在厌氧生长期间表达,而它的亚型Va(Cox5Ap)在好氧生长期间表达

5949: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是接触K1杀伤性毒素时存活所需要的;参与果糖-1,6-二磷酸酶的依赖蛋白酶体的分解产物失活;包含CTLH域

5950:来自MIPS的可疑的ORF

5951:来自MIPS的可疑的ORF

5952:内质网/核膜的泛素蛋白质连接酶,是降解α2p及其他包含Deg1降解信号的蛋白质所需要的;ssm4突变抑制rna14突变引起mRNA不稳定

5953:来自MIPS的可疑的ORF

5954:来自MIPS的可疑的ORF

5955:来自MIPS的可疑的ORF

5956:二倍体假菌丝形成和单倍体侵入性生长所需要的GPI-锚固的细胞表面糖蛋白,受MAPK路径(经由Ste12p和Tec1p)和cAMP路径(经由Flo8p)的转录调节

5957:来自MIPS的可疑的ORF

5958: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线粒体,天然蛋白质与线粒体共纯化;与线粒体氧化还原酶Arh1p相互作用;缺失突变体具有呼吸生长缺陷

5959:假定蛋白

5960:假定蛋白

5961:假定蛋白

5962:假定蛋白

5963:假定蛋白

5964:假定蛋白

5965:参与翻译延伸的线粒体延伸因子

5966:参与翻译延伸的线粒体延伸因子

5967:推测的K+/H+反向转运体

5968:推测的K+/H+反向转运体

5969: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细胞质和核

5970:假定蛋白

5971:假定蛋白

5972: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其表达在呼吸缺乏的Petite细胞、碳受限的恒化器培养物、减数分裂期间、孢子形成期间和α因子处理后被诱导;类似于相邻的ORF YJL038C

5973:假定蛋白

5974:细胞质伴侣素Cct环状复合物的亚基,与Tcp1p相关,是体内组装肌动蛋白和微管蛋白所需要的

5975:前18S rRNA加工所需要的SSU加工体的成分,与Imp3p和Imp4p相互作用并控制Imp3p和Imp4p的稳定性,是生存所必需的;类似于人Mpp10p

5976:ATP硫酸化酶,催化胞内硫酸盐活化的初期步骤,是将硫酸盐同化还原成硫化物所必需的,参与甲硫氨酸代谢

5977:假定蛋白;开放阅读框与编码参与GPI锚生物合成的糖基磷脂酰肌醇-α1,4甘露糖基转移酶I的必需的GPI14基因的启动子和5′末端重叠

5978:假定蛋白

5979:假定蛋白

5980:假定蛋白

5981:假定蛋白;开放阅读框架与编码RNA加工和剪接所需要的snRNP蛋白质的必需的LSM8基因重叠

5982:结合基序CACRTG的螺旋-环-螺旋蛋白质,其中基序CACRTG存在于包括MET基因启动子和着丝粒DNA元件I(CDEI)的几个位点;是核小体定位于该基序所需要的;将Isw1p靶向到DNA

5983:参与芽体定位选择并被轴向出芽模式所需要的蛋白质;在有丝分裂中与隔蛋白一起定位于芽颈,可以组成用于下一轮出芽的轴性界标;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5984: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是正常微管组装所需要的

5985: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可能参与稳定期存活;是N-肉豆蔻酰基转移酶Nmt1p的底物

5986: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可能参与稳定期存活;是N-肉豆蔻酰基转移酶Nmt1p的底物

5987: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可能是参与维持线粒体DNA;是缓慢的DNA合成诱导的菌丝生长所需要的

5988:假定蛋白

5989: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细胞质

5990: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细胞质

5991:与黄孢原毛平革菌(P.chrysosporium)的芳基醇脱氢酶相似的推测的芳基醇脱氢酶;突变分析还没有显示它具有生理学作用

5992:与己糖转运体家族成员具有相似性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质,表达被高水平的葡萄糖抑制

5993: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细胞质

5994:甘露糖磷酸转移酶(Mnn6p)的推测的正调节物,参与N-连接寡糖的甘露糖磷酸化;表达在对数生长期晚期和静止生长期增加

5995:25S rRNA成熟和60S核糖体亚基组装所需要的必需蛋白质,定位在核仁;是66S前核糖体亚颗粒的成分

5996:25S rRNA成熟和60S核糖体亚基组装所需要的必需蛋白质,定位在核仁;是66S前核糖体亚颗粒的成分

5997:25S rRNA成熟和60S核糖体亚基组装所需要的必需蛋白质,定位在核仁;是66S前核糖体亚颗粒的成分

5998:RNA套索脱支酶,参与内含子周转;是Ty1有效易位所需要的

5999:不太可能编码蛋白质的可疑的开放阅读框;在密切相关的酵母种类中不是保守的;与验证基因AVT3部分重叠

6000:参与泛素化底物降解的26S蛋白酶体的19S调节颗粒的六个ATP酶之一;是CDC20实现最佳转录所需要的;与Rpn12p和E3泛素蛋白质连接酶Ubr1p相互作用

6001:低温生长所需要的蛋白质

6002:低温生长所需要的蛋白质

6003:假定蛋白

6004: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

6005: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

6006: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通过与其他真菌中未表征的蛋白质的同源性被鉴定

6007:预测的磷酸泛酰半胱氨酸脱羧酶,可能参与辅酶A生物合成;与Sis2p和Vhs3p相互作用

6008:预测的磷酸泛酰半胱氨酸脱羧酶,可能参与辅酶A生物合成;与Sis2p和Vhs3p相互作用

6009:必需的蛋白质,是66s前核糖体颗粒的成分;与参与核糖体生物发生和细胞极性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是SURF-6家族的成员

6010:液泡H+-ATP酶(V-ATP酶)的八亚基的1外周膜结构域的亚基C,是发现于整个内膜系统中的生电质子泵;是将V1域组装到液泡膜上所需要的

6011:参与早期前mRNA剪接的蛋白质;定型复合物前mRNA-U1snRNP复合物的成分;与Msl5p/BBP剪接因子和Sub2p相互作用;类似于多细胞动物剪接因子U2AF65

6012:参与早期前mRNA剪接的蛋白质;定型复合物前mRNA-U1snRNP复合物的成分;与Msl5p/BBP剪接因子和Sub2p相互作用;类似于多细胞动物剪接因子U2AF65

6013:RNAPII降解因子,与Rad26p在染色质中形成复合物,使存在于延伸复合物中的RNAPII能被泛素化和蛋白水解

6014:类似组蛋白的着丝粒蛋白质,是维持合适的着丝粒功能所需要的;是人CENP-A的同源物

6015:是DNA合成和双链断裂修复所需要的DNA引物酶的亚基

6016:不太可能编码蛋白质的可疑的开放阅读框;在密切相关的酵母种类中不是保守的;与必需基因UGP1基因和未表征的ORF YKL037W部分重叠

6017:GTP酶,与Ypt51p,Ypt53p和哺乳动物rab5相似;是液泡蛋白质分类和胞吞作用所需要的

6018:功能未知的推测蛋白质

6019:与Sit4p蛋白质磷酸酶形成复合物并且是Sit4p蛋白质磷酸酶的功能所需要的蛋白质;是包括Sap4p、Sap155p和Sap185p的相似蛋白质的家族的成员

6020:磷脂酶D,催化磷脂酰胆碱水解产生胆碱和磷脂酸;参与不依赖Sec14p的分泌;是减数分裂和孢子形成所需要的;在分泌和减数分裂中的调节不同

6021:多个氮降解路径中的基因的负调控因子;表达受氮水平和Gln3p调节;是GATA结合家族的成员,形成同型二聚体,也能与Deh1p形成异二聚体

6022:可疑的ORF

6023:可疑的ORF

6024:维持纺锤体和着丝粒完整性重要的Dam1p复合物的成分;在纺锤极体的核侧面和沿着有丝分裂纺锤体定位

6025:假定蛋白

6026:与核膜相关的肌球蛋白样蛋白质,将核膜孔复合物与核内部连接;与Tel1p一起参与端粒长度控制;与Pml1p和Pml39p一起参与未剪接mRNAs的核保持

6027:与Flo1p相似的凝集素样蛋白质,认为其参与絮凝

6028:与Flo1p相似的凝集素样蛋白质,认为其参与絮凝

6029:假定蛋白

6030:介导自我吞噬的关键步骤——形成Atg12p-Atg5p共轭物的E2样共轭酶

6031:细胞色素C氧化酶组装所需要的蛋白质,位于胞质液和线粒体膜间隙;递送铜到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推测的铜金属伴侣蛋白

6032:前RNA的2′O-甲基化所需要的U3(盒C+D)snRNP复合物的必需亚基;与三聚体的G-蛋白的β亚基和剪接因子Prp4p相似

6033:前RNA的2′O-甲基化所需要的U3(盒C+D)snRNP复合物的必需亚基;与三聚体的G-蛋白的β亚基和剪接因子Prp4p相似

6034:在赖氨酸4上甲基化组蛋白H3并在靠近端粒的转录沉默中所需要的COMPASS(Set1C)复合物的亚基;与三空腔基团(trithorax-group)蛋白质ASH2L具有相似性

6035:细胞质泛素蛋白质连接酶(E3)

6036:细胞质泛素蛋白质连接酶(E3)

6037:假定蛋白

6038:低温发酵所需要的蛋白质

6039:GPI(糖基磷脂酰肌醇):蛋白质转酰氨基酶复合物的亚基,除去GPI锚固信号并在内质网中将GPI附着于蛋白质上

6040:细胞壁蛋白质,突变体在交配和凝集方面有缺陷,表达被α因子下调

6041:通过三个独立的渗透传感器参与渗透调节的促细胞分裂剂活化的蛋白激酶;介导RNA聚合酶II在依赖Hot1p的启动子处的招募和活化;定位受Ptp2p和Ptp3p调节

6042:具有apl2vps1双重突变型的突变是综合致死性的

6043:必需的剪接体组装因子;包含多个三十四肽重复(TPR)的蛋白结合基序,并与许多剪接体成分特异性地相互作用,在剪接体组装期间可以充当支架

6044:必需的剪接体组装因子;包含多个三十四肽重复(TPR)的蛋白结合基序,并与许多剪接体成分特异性地相互作用,在剪接体组装期间可以充当支架

6045:必需的剪接体组装因子;包含多个三十四肽重复(TPR)的蛋白结合基序,并与许多剪接体成分特异性地相互作用,在剪接体组装期间可以充当支架

6046:YLR164Wp与TIM18p同源

6047:细胞质NADP特异的异柠檬酸脱氢酶,催化异柠檬酸盐氧化成α-酮戊二酸;在非发酵性碳源上生长时水平升高,在葡萄糖上生长时水平降低

6048:参与内涵体蛋白质分类的多囊体(MVB)蛋白质;结合Vps20p和Vps4p;可以调节Vps4p的功能;结合Vps60p并可以在MVB形成的晚期步骤中起作用;突变体显示出E类液泡蛋白质分类缺陷

6049:内部线粒体膜的不完全型ATP-结合盒(ABC)转运体,介导输出线粒体蛋白质水解时产生的肽,在调节细胞对氧化应激的抗性中起作用

6050:假定蛋白

6051:功能未知的线粒体蛋白质

6052:功能未知的线粒体蛋白质

6053:孢子壁被膜的推测的糖苷水解酶;是正常的孢子壁组装所需要的,也可能被葡聚糖和壳聚糖层之间交联所需要;在孢子形成期间表达

6054:减数分裂外板的结构成分,减数分裂外板是减数分裂II期在纺锤极体的细胞质面上组装并且触发前孢子膜形成的膜组装中心

6055:假定蛋白

6056:假定蛋白

6057: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生产过剩抑制pam1slv3双重缺失突变

6058:假定蛋白

6059: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定位在核;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6060:假定蛋白

6061:假定蛋白

6062:假定蛋白

6063:假定蛋白

6064:核糖体大亚基(60S)的蛋白质成分,与大鼠L38核糖体蛋白具有相似性

6065:假定蛋白

6066:联会复合物形成所需要的蛋白质,可能在减数分裂重组中起作用;定位在减数分裂染色体上的联会起始位点;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6067:控制响应营养素和应激的许多核糖体生物发生基因的表达转录因子,在有丝分裂细胞周期期间和响应DNA损伤时调节G2/M转换,参与细胞大小调节

6068:控制响应营养素和应激的许多核糖体生物发生基因的表达转录因子,在有丝分裂细胞周期期间和响应DNA损伤时调节G2/M转换,参与细胞大小调节

6069:通过真菌同源性和RT-PCR被鉴定

6070: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细胞周围

6071:外周膜蛋白,是自我吞噬和细胞质到液泡靶向(Cvt)路径所需要的

6072:通过基因捕获,基于微阵列的表达分析和基因组范围内的同源检索鉴定

6073:L-鸟氨酸转氨酶(OTAse),催化精氨酸降解的第二步,表达受脲基甲酸盐诱导和特异的精氨酸诱导过程的双重调节;对氮分解物阻遏不敏感

6074:假定蛋白

6075:在从头生物合成嘧啶时,催化将乳清酸转化成乳清酸核苷-5′-磷酸盐的第五步酶反应的两个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同工酶(也参见URA10)中的一个

6076:假定蛋白

6077:与线粒体编码的RNA亚基RPM1一起是线粒体核糖核酸酶P的蛋白质成分;核糖核酸酶P除去来自tRNA前体的5′延伸;Rpm2p也参与RPM1的成熟和线粒体mRNAs的翻译

6078:与线粒体编码的RNA亚基RPM1一起是线粒体核糖核酸酶P的蛋白质成分;核糖核酸酶P除去来自tRNA前体的5′延伸;Rpm2p也参与RPM1的成熟和线粒体mRNAs的翻译

6079:F-盒受体蛋白,是Skp1-Cdc53-F-盒受体(SCF)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的亚基;结合磷酸化的Ho核酸内切酶,允许它被SCF泛素化并在后来被降解

6080:催化HMG-CoA转换成甲羟戊酸的固醇生物合成限速步骤的HMG-CoA还原酶的两个同工酶之一;定位在核膜;生产过剩诱导karmellae形成

6081:二羟丙酮激酶,是二羟丙酮(DHA)解毒所需要的;参与对应激的适应

6082:假定蛋白

6083:来自MIPS的可疑的ORF

6084:tRNA甲基转移酶,在tRNAs中催化修饰尿嘧啶核苷酸的酯化,在tRNA中产生5-甲基羧基甲基尿苷(Arg3)和5-甲基羧基甲基-2-硫尿核苷(Glu);可能在应激响应中起作用

6085:假定蛋白

6086:参与磷脂新陈代谢的磷脂酶B(溶血磷脂酶);在活体外显示出转酰酶活性;生产过剩赋予对溶血磷脂胆碱的抗性

6087:假定蛋白

6088:假定蛋白

6089:编码F1-F0ATP合酶的亚基9的线粒体OLI1基因的表达所需要的蛋白质

6090:包含Tor2p激酶及其他可能在调节细胞生长中起作用的蛋白质的复合物的成分

6091:与Mbr1p相似的富含丝氨酸的亲水性蛋白质;过表达抑制hap2、hap3和hap4突变体的生长缺陷;表达受葡萄糖控制;在cyp1突变体中与NAM7一起被共转录

6092: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质(GFP)-融合蛋白质定位在细胞周围

6093:假定蛋白

6094:核糖体大亚基(60S)的蛋白质成分,几乎与Rpl15Ap相同,与大鼠L15核糖体蛋白具有相似性;结合5.8S rRNA

6095:假定蛋白

6096:假定蛋白

6097:假定蛋白

6098:被包括HTA2-HTB2和HHF2-HHT2的几个基因座正常转录所需要,但不被其他组蛋白基因座正常转录需要的蛋白质;功能上与Spt10p相关

6099:RNA5′-三磷酸酶,定位在核和细胞质

6100:参与维持基因组完整性的RecQ家族的核仁DNA解旋酶,调节染色体联会和减数分裂交换;与和侏儒综合征(Bloom syndrome)和沃纳综合征(Wernersyndrome)相关的人BLM和WRN解旋酶相似

6101:磷酸甲羟戊酸激酶,在从甲羟戊酸生物合成包括麦角固醇的类异戊二烯和固醇中起作用的必需的细胞质酶

6102:假定蛋白

6103:功能未知的卷曲螺旋蛋白质,鉴定为dbp5突变的高拷贝抑制剂

6104:假定蛋白

6105:通过基因捕获,基于微阵列的表达分析和基因组范围内的同源检索鉴定

6106:与端粒上的沉默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参与转录沉默;在蛋白激酶A的调节亚基Bcy1p的定位中起作用;参与mRNA核输出

6107:2′-O-核糖基磷酸转移酶,在64位点修饰起始甲硫氨酸tRNA使其不同于延伸甲硫氨酸tRNA

6108:参与5.8S rRNA加工的蛋白质;5.8S rRNA在位点E形成正确的3′-末端所需要的Ccr4p样核糖核酸酶;与Ngl1p和Ngl3p相似

6109:由Nip100p、Jnm1p和Arp1p组成的酵母动力蛋白激活蛋白复合物的成分;是有丝分裂后期B进行适当的胞核转移和纺锤体分隔所需要的

6110:与黄孢原毛平革菌的芳基醇脱氢酶相似的推测的芳基醇脱氢酶;突变分析还没有显示它具有生理学作用

6111:胞质分裂后进行合适的细胞分离所需要的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固的细胞壁葡聚糖内切酶,表达被Swi5p活化并以依赖细胞周期的方式被严格调节

6112:假定蛋白

6113:假定蛋白

6114:Sec4p和几个其他Rab GTP酶的GTP酶活化蛋白质,通过对Sec4p的作用调节胞吐作用,也是合适的肌动蛋白组装所需要的;类似于Msb4p;Msb3p和Msb4p都定位在极化生长位点

6115:异源五聚体复制因子C(RF-C)的亚基,其中RF-C是DNA结合蛋白和充当DNA聚合酶δ和ε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持续合成因子的夹子装载器的ATP酶

6116:切割前rRNA的核糖核酸酶MRP和切割tRNA前体产生成熟的5′末端的核内核糖核酸酶P的亚基

6117:假定蛋白

6118:枯草杆菌蛋白酶样蛋白酶(前蛋白转化酶),是参与分泌路径的前蛋白活化的依赖钙的丝氨酸蛋白酶

6119:假定蛋白

6120:被多药抗药性调节因子Pdr1p控制的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质(PITP),定位在脂质颗粒和微粒体中,控制多种脂质的水平,可以调节脂质合成,与Pdr17p同源

6121:功能未知的核内蛋白;删除导致对抗癌药奥沙利铂和顺铂敏感,而不是对丝裂霉素C敏感;在几丁质合酶(CHS1)缺失突变体内删除是综合致死性的

6122:假定蛋白

6123:几丁质合酶I,需要将酶原形式活化以催化N-乙酰葡糖胺(GlcNAc)转移到壳多糖上;是胞质分裂期间修复壳多糖隔膜所需要的;转录被交配因子活化

6124:核转运蛋白α的同源物,与核转运蛋白βKap95p形成二聚体以介导核内蛋白的输入,在输入期间与底物的核定位信号结合;也可能在调节蛋白质降解中起作用

6125:参与交配期间的核融合和有丝分裂期间的纺锤极体复制的必需蛋白质,定位在纺锤极体的半桥,在核融合期间与Spc72p相互作用,也与Cdc31p相互作用

6126:通过拮抗其泛素介导的降解而稳定多个质膜氨基酸转运体的蛋白激酶

6127:假定蛋白

6128:假定蛋白

6129:假定蛋白;开放阅读框与编码RNA聚合酶亚基的必需的RPC19基因广泛重叠

6130:假定蛋白

6131:假定蛋白

6132:在G2/M期定位在芽颈的蛋白质;实体上与隔蛋白相互作用;可能参与有丝分裂信号传导网络

6133:HSP40(DNAJ)家族的推测的伴侣蛋白;过表达打扰[Psi+]蛋白感染素的传播

6134:与葡聚糖酶相关的细胞壁蛋白质,可能参与细胞壁分隔;是SUN家族的成员

6135:依赖S-腺苷甲硫氨酸的甲基转移酶;甲基化翻译释放因子Mrf1p;类似于大肠杆菌的PrmC;不是必需基因

6136:具有Gcd14p的tRNA(1-甲基腺苷)甲基转移酶的亚基,是在tRNAs,尤其是tRNAi-Met的位点58修饰腺嘌呤所需要的;开始被鉴定为GCN4表达的负调控因子

6137:可能的RNA m(5)C甲基转移酶,是27S前rRNA加工和成熟,以及核糖体大亚基生物发生所必需的;定位在核仁;是66S前核糖体亚颗粒的成分

6138:假定蛋白

6139:假定蛋白

6140:假定蛋白

6141:假定蛋白

6142:假定蛋白

6143:HOG1促细胞分裂剂活化的信号路径的MAP激酶激酶激酶;与Ssk1p相互作用,导致磷酸化Pbs2p的Ssk2p被自磷酸化和活化;也介导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从渗透胁迫下的恢复

6144:假定蛋白

6145:Paf1p复合物的成分,Paf1p复合物是结合并调节RNA聚合酶II的活性并且被包括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基因在内的基因子集表达所需要的大复合物;包含TPR重复

6146:假定蛋白;开放阅读框与编码Skp1-滞蛋白-F-盒泛素蛋白质连接酶的亚基的必需的HRT1基因广泛重叠

6147:细胞质苹果酸脱氢酶,催化苹果酸盐和丁酮二酸盐相互转换的三个同工酶之一;参与在乙醇上生长时或利用醋酸盐作为碳源生长时的葡糖异生作用;与Pck1p和Fbp1p相互作用

6148:细胞质苹果酸脱氢酶,催化苹果酸盐和丁酮二酸盐相互转换的三个同工酶之一;参与在乙醇上生长时或利用醋酸盐作为碳源生长时的葡糖异生作用;与Pck1p和Fbp1p相互作用

6149:参与锌新陈代谢的膜蛋白,是四蛋白质IZH家族的成员,表达受脂肪酸和改变的锌水平诱导;删除降低对过量锌的敏感性;可能在固醇代谢中起作用

6150:通过同源性鉴定的假定蛋白。参见FEBS Letters[2000]487:31-36。

6151:假定蛋白

6152:参与耐盐性和甲硫氨酸生物发生的二磷酸盐-3′-核苷酸酶;对硫酸盐同化路径中的中间物3′-磷酸腺苷-5′-磷酸盐和3′-磷酸腺苷-5′-磷硫酸盐进行脱磷酸化

6153:正常线粒体形态所需要的蛋白质,与溶血素具有相似性

6154:依赖NAD的甘油3-磷酸脱氢酶,是Gpd1p的同源物,表达受缺氧状态下调节新陈代谢所需要的不依赖氧的信号路径控制;位于胞质液和线粒体

6155: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是亚精胺和精胺生物合成所需要的;缺乏Spe2p的细胞有氧生长时需要精胺或亚精胺,但厌氧生长时不需要

6156:两个包含PAS域的S/T蛋白质激酶(也参见PSK1)之一;通过磷酸化Ugp1p和Gsy2p(糖流量),以及Caf20p、Tif11p和Sro9p(翻译)调节糖流量和翻译以响应未知代谢物

6157:假定蛋白

6158:富含丝氨酸-丙氨酸的蛋白质的Srp1p/Tip1p家族的细胞壁甘露糖蛋白;在厌氧条件下态表达,而且是厌氧生长所需要的;转录也受冷休克诱导

6159:假定蛋白

6160:参与重组、双链断裂修复和DNA错配修复的5′-3′核酸外切酶和侧翼核酸内切酶;是Rad2p核酸酶家族的成员,具有保守的N和I核酸酶域

6161:参与重组、双链断裂修复和DNA错配修复的5′-3′核酸外切酶和侧翼核酸内切酶;是Rad2p核酸酶家族的成员,具有保守的N和I核酸酶域

6162:与Akr1p相似的包含锚蛋白重复的蛋白质;是包含富集Asp-His-His-Cys-半胱氨酸(DHHC-CRD)域的推测的棕榈酰转移酶家族的成员;可能参与Ste3p的组成型胞吞作用

6163:维持线粒体细胞色素C(Cyc1p)的正常丰度和线粒体渗透稳定性所需要的线粒体蛋白质;可能参与调节细胞色素C亚铁血红素裂解酶(Cyc3p)的活性;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6164:葡糖基转移酶,参与N连接糖基化作用;在脂质连接的寡糖生物合成期间,在多萜醇连接的寡糖前体转移到蛋白质上之前将葡萄糖添加到寡糖前体上;类似于Alg6p

6165:使来自前囊泡/晚期内涵体室的膜蛋白定位返回到晚期高尔基氏体所需要的连接蛋白-1的同源物;是retromer膜包被复合物的结构成分;与Vps17p形成retromer亚复合物

6166:用于Rab家族成员Ypt1p(体内)和Ypt1p、Sec4p、Ypt7p、Ypt51p(体外)的顺面高尔基体GTP酶活化蛋白质(GAP);参与小囊泡对接和融合

6167:包含U3snoRNA的核糖体小亚基(SSU)加工体的成分;最初作为显示出随机出芽模式的芽体定位选择突变体被分离出来

6168:包含U3snoRNA的核糖体小亚基(SSU)加工体的成分;最初作为显示出随机出芽模式的芽体定位选择突变体被分离出来

6169:调节通过START和进入细胞分裂所需要的关键的细胞大小的蛋白质;可以在SCB结合因子(SBF)和MCB结合因子(MBF)的上游起作用;周期性地在G1期表达

6170:液泡组装所需要的突触融合蛋白相关蛋白;与Vam7p一起在液泡蛋白质运输中发挥作用;是蛋白质的突触融合蛋白家族的成员

6171:延伸因子2(EF-2),也由EFT2编码;催化蛋白质合成期间的核糖体易位;包含白喉酰胺,即经白喉毒素特异性ADP-核糖基化的独特翻译后修饰的组氨酸残基

6172:Rho GTP酶活化蛋白质(RhoGAP),促进Rho1p的内在GTP酶活性,Rho1p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构和细胞壁合成控制中起作用;在结构上和功能上与Sac7p相关

6173:假定蛋白

6174:假定蛋白

6175:参与调节絮凝相关基因的转录阻遏物,通过招募通用阻遏物Cyc8p-Tup1p到不同的启动子而抑制转录;被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A亚基Tpk2p负调节

6176:减数分裂外板的结构成分,减数分裂外板是减数分裂II期在纺锤极体的细胞质面上组装并且触发前孢子膜形成的膜组装中心;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6177:Glc7p-1型蛋白质磷酸酶(PP1)的调节亚基,牵引Glc7p到Gsy2p糖原合酶上,结合Hsf1p热休克转录因子,是热休克条件下诱导一些HSF调节的基因所需要的

6178: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正常分离所需要的着丝粒相关蛋白质;在后期促进Cdc14p从核仁释放的FEAR调节网络的成分;是潜在的Cdc28p底物

6179:乙酰化游离组蛋白和核小体并调节转录沉默的SAS复合物(Sas2p、Sas4p、Sas5p)的亚基;促进Sas2p HAT活性

6180:异源五聚体复制因子C(RF-C)的亚基,其中RF-C是DNA结合蛋白和充当DNA聚合酶δ和ε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持续合成因子的夹子装载器的ATP酶

6181:假定蛋白;开放阅读框与编码重复因子复合物亚基的必需的RFC1基因的3′末端重叠

6182:参与胞核转移的蛋白质,是动力蛋白/动力蛋白激活蛋白路径的一部分;将动力蛋白靶向到微管尖,这是微管沿着芽皮层滑动所需要的;与bni1一起是综合致死性的:是人LIS1的同源物

6183:假定蛋白;开放阅读框与必需的PLP2基因的5′末端重叠

6184:通过剪接体参与前mRNA剪接的U4/U6.U5 snRNP的成分;与人SART-1和粟酒裂殖酵母的蛋白质具有同源性;snu66缺失突变产生冷敏感性,但在正常生长温度是不致死的

6185:通过剪接体参与前mRNA剪接的U4/U6.U5 snRNP的成分;与人SART-1和粟酒裂殖酵母的蛋白质具有同源性;snu66缺失突变产生冷敏感性,但在正常生长温度是不致死的

6186:内质网(ER)固有的膜蛋白,生产过剩诱导ER样膜结构的扩大并抑制温度敏感的sly1突变

6187:假定蛋白

6188:假定蛋白

6189:假定蛋白

6190:假定蛋白

6191:参与线粒体铁积聚的推测的金属转运体;与Mmt1p密切相关

6192:功能未知的亲水素;受应激(渗透的、离子的、氧化、热休克和重金属)诱导;受HOG路径调节

6193:核糖体大亚基(60S)的N末端乙酰化蛋白成分,几乎与Rpl1Bp相同,与大肠杆菌L1和大鼠L10a核糖体蛋白具有相似性;rpl1a rpl1b双重缺失突变是致死性的

6194:GTP酶,ARF家族的GTP结合蛋白,是小泡COPII被膜的成分;在内质网到高尔基体蛋白质运输期间形成运输小泡所需要的

6195:假定蛋白

6196:假定蛋白

6197:假定蛋白

6198:假定蛋白

6199:假定蛋白

6200:网格蛋白相关的蛋白质复合物(AP-3)的δ衔接蛋白样亚基;在由备用路径运输碱性磷酸酶到液泡中起作用,是酪蛋白激酶1功能损失的抑制剂

6201:包含黄素单核甙酸(FMN)的广泛保守的NADPH氧化还原酶,与Oye2p同源,两者仅在配体结合和催化性质方面存在细微差异;可能参与固醇代谢

6202:包含黄素单核甙酸(FMN)的广泛保守的NADPH氧化还原酶,与Oye2p同源,两者仅在配体结合和催化性质方面存在细微差异;可能参与固醇代谢

6203:参与DNA错配修复的蛋白质;与Mlh1p形成复合物以促进减数分裂交换;哺乳动物同源物涉及哺乳动物微卫星不稳定性

6204:假定蛋白

6205:假定蛋白

6206:线粒体内膜转运体,从线粒体基质输出2-氧代已二酸盐和2-酮戊二酸盐到胞质液供赖氨酸和谷氨酸生物合成以及赖氨酸分解代谢的使用

6207:核糖核酸酶;是核糖核酸内切酶T(2)家族的成员

6208:在依赖蛋白酶体降解期间脱去错误折叠糖蛋白的糖基所需要的保守的肽N-聚糖酶,定位在细胞质和核,与DNA修复蛋白质Rad23p相互作用

6209:在依赖蛋白酶体降解期间脱去错误折叠糖蛋白的糖基所需要的保守的肽N-聚糖酶,定位在细胞质和核,与DNA修复蛋白质Rad23p相互作用

6210:核糖体小亚基(40s)的蛋白质成分;与Rps6Bp相同,与大鼠S6核糖体蛋白具有相似性

6211:ER运输小泡出芽和自噬体形成所需要的COPII小泡被膜蛋白;Sec16p结合在内质网膜的周围,可以起稳定初始COPII复合物的作用;与Sec23p、Sec24p和Sec31p相互作用

6212:参与转录调节的必需的含量丰富的蛋白质,通过它的羧基末端ATP酶活性从DNA除去Spt15p(TBP),与TBP形成亲合力高但特异性改变的结合TATA DNA的复合物

6213:假定蛋白

6214:假定蛋白

6215:功能未知的调节蛋白,组成型表达,参与调节交配特异的基因和侵入性生长路径,是MAP激酶的增强抑制所需要的,抑制信息素应答的转录

6216:功能未知的调节蛋白,组成型表达,参与调节交配特异的基因和侵入性生长路径,是MAP激酶的增强抑制所需要的,抑制信息素应答的转录

6217:假定蛋白

6218:质膜H+-ATP酶,Pma1p的亚型,参与从细胞泵出质子;是细胞质pH和质膜电位的调节剂

6219: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的同工酶,在甲硫氨酸生物合成路径中催化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成5-甲基四氢叶酸

6220:通过同源性鉴定的假定蛋白。参见FEBS Letters[2000]487:31-36。

6221:将新合成的组蛋白组装到最近复制的DNA上的具有Cac2p和Msi1p的染色质组装复合物(CAF-I)的最大亚基(p90);参与维持转录沉默染色质

6222:假定蛋白

6223:假定蛋白

6224:假定蛋白

6225:通过同源性鉴定的假定蛋白。参见FEBS Letters[2000]487:31-36。

6226:功能未知的蛋白质,存在交配信息素时,生产过剩阻断细胞周期阻滞

6227:翻译延伸因子EF-1α;也由TEF2编码;在氨酰tRNA(AA-tRNA)与核糖体的结合反应中起作用

6228:参与前mRNA剪接和放线菌酮抗性的锌簇蛋白质

6229:包含参与mRNA剪接的Prp19p的NineTeen复合物(NTC)的成分,在实体和遗传上与Prp19p相互作用

6230:与35S前体rRNA相关的必需的保守蛋白质,是在A(0)-A(2)切割地点初步加工35S前体rRNA所需要的,显示出部分核仁定位,包含五个一致的RNA结合域

6231:假定蛋白

6232:参与液泡蛋白质分类的功能未知的胞浆蛋白。

6233:假定蛋白;开放阅读框与核糖体RNA加工所需要的必需的RRP15基因的5′末端重叠

6234:通过真菌同源性和RT-PCR被鉴定

6235:通过表达谱和质谱分析法被鉴定

6236:包含Hda1p同型二聚体和Hda2p-Hda3p异二聚体的对曲古霉素A敏感的可能的四聚体II类组蛋白脱乙酰基酶复合物的亚基;是所述复合物具有活性所需要的;与Hda2p相似

(SEQ ID NOs.:166154-166181)

166154:线粒体内膜电子传递链的末端成员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亚基I,是三个线粒体编码的亚基之一

166155:剪接COX1前mRNA所需要的逆转录酶,由线粒体COX1基因内的可移动的II类内含子编码

166156:细胞色素b,包括Cobp、Rip1p、Cyt1p、Cor1p、Qcr2p、Qcr6p、Qcr7p、Qcr8p、Qcr9p和Qcr10p的泛醇-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的线粒体编码的亚基

166157:线粒体基因组编码的线粒体内膜F1-F0ATP合酶的F0部分的亚基8

166158:是ATP合成所需要的较大的进化保守的酶复合物的线粒体F1F0ATP合酶的F0部分的线粒体编码的亚基6

166159:线粒体基因组编码的F0-ATP合酶亚基9(ATP酶相关的蛋白脂);突变赋予寡霉素抗性;表达特异性依赖核基因AEP1和AEP2

166160:线粒体编码的线粒体的核糖体小亚基蛋白;AAT(天冬酰胺)密码子数目的变化导致不同菌株的多态性;在靠近线粒体内膜的地方被翻译

166161:线粒体内膜电子传递链的末端成员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亚基III;是三个线粒体编码的亚基之一

166162:线粒体COX1基因内部的内含子

166163:线粒体COX1基因内部的内含子

166164:线粒体COX1基因内部的内含子

166165:线粒体COB1基因内部的内含子

166166:假定蛋白

166167:通过MPSS被鉴定

166168:通过MPSS被鉴定

166169:通过MPSS被鉴定

166170:通过MPSS被鉴定

166171:通过MPSS被鉴定

166172:通过MPSS被鉴定

166173:通过MPSS被鉴定

166174:通过MPSS被鉴定

166175:通过MPSS被鉴定

166176:通过MPSS被鉴定

166177:通过MPSS被鉴定

166178:通过MPSS被鉴定

166179:通过MPSS被鉴定

166180:通过MPSS被鉴定

166181:通过MPSS被鉴定

本发明的方法,因为可高效鉴定与所需酿造特性有关的基因及由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所以有助于对下面发酵酵母基因组中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的翻译产物进行全面的功能分析。

本发明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破坏基因及/或使其高表达从而控制酵母的酿造特性, 所以,本发明有助于制造生产率和质量提高的酒精或酒精饮料。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