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食用级玉米淀粉生产中的玉米浸泡工艺

食用级玉米淀粉生产中的玉米浸泡工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级玉米淀粉生产中的玉米浸泡工艺,它是对现有逆流浸泡法技术的改进:在亚硫酸浸泡阶段中,各浸泡罐或浸泡段中浸泡液的SO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37570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王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810140199.2

  • 申请日2008-09-12

  • 分类号A23L1/10;A23L1/09;

  • 代理机构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辛向东

  • 地址 256209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西王工业园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1:32: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09-28

    授权

    授权

  • 2009-04-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3-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方法属于玉米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级玉米淀粉生产中的玉米浸泡工艺。

背景技术

在玉米淀粉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玉米进行浸泡,现有的浸泡工艺主要有两种:静止法和逆流法。静止法是将直接浸泡液与玉米混合后,浸泡工艺所需时间,采用这种方法浸泡效果差,收率较低无法达到连续化生产的目的,所以只适用于小型淀粉厂。逆流法是现在各大厂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其具体工艺是将若干浸泡罐,用泵和管道串联起来,进行逆流浸泡;新投入的玉米用浸泡时间最长的浸泡液浸泡,破碎前的玉米加新亚硫酸溶液进行浸泡,使亚硫酸倒罐的方向和玉米投料的方向相反,从而保证玉米浸泡的时间和效果。一般将罐内SO2浓度(本行业表述亚硫酸、硫酸盐含量时均折算以SO2计)大于0.03%的浸泡阶段称为亚硫酸段,罐内SO2浓度小于等于0.03%的浸泡阶段称为乳酸段。亚硫酸段SO2浓度一般为0.04-0.35%,各浸泡罐中SO2浓度依亚硫酸倒罐的方向依次逐步递减。有时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或方便操作,可并列若干相同浓度浸泡液的浸泡罐,这种并列的相同浓度的浸泡罐,通常称作浸泡段。

食用级玉米淀粉,对杂质硫的要求很严格,淀粉中的SO2含量必须控制在0.003%以下。现有常规逆流浸泡方法,玉米破碎前需在SO2浓度为0.25%以上的亚硫酸中浸泡,以达到浸泡效果,但过多的亚硫酸会被带入后续生产系统中,致使产品淀粉中的SO2含量超标,不能完全达到食用级的要求。为解决SO2含量超标问题,某些淀粉厂的做法是在蛋白分离过程中向产品中加入新鲜水或加大洗涤旋流器的洗水量以降低SO2含量,这样就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增加了工艺的步骤;但若采用降低浸泡罐中亚硫酸总体浓度的方式,以求达到降低食用级淀粉中SO2含量的目的,又会影响浸泡效果,同时还会带来延长玉米浸泡时间、浸泡不透等不利后果,不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诸多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食用级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的玉米浸泡工艺流程。采用该工艺流程,可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SO2%的含量,确保产品淀粉中SO2%的含量稳定在0.003%以下。

本发明所述的食用级玉米淀粉生产浸泡工艺方法,它是对现有逆流浸泡法技术的改进,其特征为在亚硫酸浸泡阶段中,各浸泡罐或浸泡段浸泡液中SO2浓度控制范围为0.04-0.30%,其中进入破碎磨前的第一个浸泡罐或浸泡段浸泡液中SO2浓度,低于进入破碎磨前的第二个浸泡罐或浸泡段浸泡液中SO2浓度,进入破碎磨前的第二个浸泡罐或浸泡段浸泡液中SO2浓度为各罐中最高浓度,其余各浸泡罐浸泡液中SO2浓度依亚硫酸倒罐的方向依次逐级递减,其浓度梯度差为0.01-0.10%。

为了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本发明人对上述食用级玉米淀粉生产浸泡工艺方法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其特征为在亚硫酸浸泡阶段中,各浸泡罐或浸泡段浸泡液中SO2浓度控制范围为0.04-0.25%,其中进入破碎磨前的第一个浸泡罐或浸泡段浸泡液中SO2浓度控制范围为0.16-0.2%,进入破碎磨前的第二个浸泡罐或浸泡段浸泡液中SO2浓度为最高,控制为0.25%,其余各浸泡罐或浸泡段浸泡液中SO2浓度依亚硫酸倒罐的方向依次逐级递减,且都低于第一个浸泡罐或浸泡段浸泡液中SO2浓度,其浓度梯度差为0.01-0.07%,。

为保持上述各罐浸泡液中SO2的浓度要求,在进行玉米浸泡液倒罐的过程中,可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浓度较高的或饱和的亚硫酸溶液,以调整各罐浸泡液中SO2浓度达到工艺的要求。特别是在倒罐后,应及时向此时的第二个浸泡罐或浸泡段中加入浓度较高的或饱和亚硫酸溶液,使其SO2浓度达到最高值0.25%。

本发明所述的食用级玉米淀粉生产浸泡工艺方法的其他工艺控制参数和操作方式均与现有技术相同,例如:各浸泡罐的浸泡温度控制在48-53℃。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食用级玉米淀粉生产浸泡工艺方法,由于进入破碎磨前的第一个浸泡罐或浸泡段中SO2浓度低于进入破碎磨前的第二个浸泡罐或浸泡段中SO2浓度,从而使玉米颗粒以及残留浸泡液中带入下部系统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能够确保最终产品淀粉中SO2%含量不会超过0.003%。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使得后期的淀粉分离精制更加容易,减少了洗涤步骤,节约了大量的纯净水,从而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另外,玉米浸泡液中SO2浓度可以达到0.25%这一最高值,能够确保玉米浸泡效果,浸出稀浆的干物重量百分比可稳定达到9-11%,保证了工艺的连续性,并使食用级玉米淀粉的玉米浸泡时间由现有技术的65-72小时缩短到60小时以内,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2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浸泡工段示意图。

图中1号罐为破碎的玉米罐,3号罐为酸度最高的罐,10号罐为新投入玉米罐,A表示乳酸段,B表示亚硫酸段,←方向为玉米浆倒罐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浸泡工段使用10个浸泡罐,其中1号罐中的玉米进入破碎磨,10号罐中为新投入的玉米。入破碎磨前的2号罐到5号罐为亚硫酸段,浸泡罐内SO2浓度在0.04-0.25%之间,温度控制在51-53℃,其中3号罐内的SO2浓度最高,为0.25%,2号罐SO2浓度仅次于3号罐,为0.20%,4号罐SO2浓度次于2号,为0.15%,5号罐SO2浓度次于4号,为0.10%;6到9号罐为乳酸段,其中6号罐中SO2浓度为0.03%,7号罐SO2浓度为0.025%,8号罐SO2浓度为0.02%,9号罐SO2浓度为0.01%,温度控制在48-50℃;10号罐SO2浓度为0.006%。

当2号浸泡罐的总浸泡时间达到55小时后,将其中的浸泡液倒入3号罐,并向4号罐中加入浓亚硫酸溶液,使其SO2浓度达到0.25%的最高浓度;以此类推。

采用本实施例的玉米浸泡工艺,其后各工序可完全依据现有技术进行,不需特殊处理,产出淀粉中SO2含量为0.002%,达到食用淀粉的标准。

实施例2

本浸泡工段使用8个浸泡罐,1号罐中无浸泡液其中的玉米进入破碎磨,8号罐中为新投入的玉米,入破碎磨前的2到4号罐为亚硫酸段,其中每个罐为一个浸泡浓度,浸泡罐内SO2浓度在0.04-0.25%之间,温度控制在50-52℃,其中3号罐内的SO2浓度最高为0.25%,2号罐SO2浓度仅次于3号罐为0.19%,4号罐SO2浓度次于2号为0.12%;5到7号罐为乳酸段,5号罐中SO2浓度为0.03%,6号罐SO2浓度为0.01%,7号罐SO2浓度为0.005%,温度控制在49-50℃;8号罐浸泡液SO2浓度为0.003%。

当2号浸泡罐的总浸泡时间达到60小时后,将各浸泡罐中的浸泡液导入下一浸泡罐,在进行玉米浆倒罐时,向4号罐中加入浓亚硫酸溶液使其达到本发明的工艺要求。

采用本实施例的玉米浸泡工艺,其后各工序可完全依据现有技术进行,不需特殊处理,产出淀粉中SO2含量为0.0025%,达到食用淀粉的标准。

实施例3

本浸泡工段在亚硫酸段采用三个亚硫酸浸泡浓度段,乳酸段采用两个浸泡浓度段,每个浸泡段中均有2个含有相同浓度浸泡液的浸泡罐。其中1和2号罐中的玉米进入破碎磨,14和13号罐中为新投入的玉米。入破碎磨前的3到8号罐为亚硫酸段,浸泡罐内SO2浓度在0.06-0.25%之间,温度均控制在51-52℃,其中6和5号罐内的SO2浓度最高,为0.25%,3和4号罐中SO2浓度仅次于5和6号罐,为0.18%,7和8号罐SO2浓度次于3和4号罐内浓度,为0.11%;9到12号罐为乳酸段,其中9和10号罐中SO2浓度为0.025%,11和12号罐SO2浓度为0.01%,温度控制在49-50℃;14和13号罐中浸泡液SO2浓度为0.008%。

当浸泡罐3和4的总浸泡时间达到58小时后,将个浸泡段中的浸泡液倒入下一浸泡段中相应的浸泡罐中,在进行玉米浆倒罐时向7和8号罐中加入浓亚硫酸溶液使其达到本发明的工艺要求。

采用本实施例的玉米浸泡工艺,其后各工序可完全依据现有技术进行,不需特殊处理,产出淀粉中SO2含量为0.0023%,达到食用淀粉的标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