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改善的用于在承印物上测量颜色的印刷质量控制条

改善的用于在承印物上测量颜色的印刷质量控制条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多色印刷过程期间施加在承印物(3)上的印刷质量控制条(13),该印刷质量控制条具有多个测量区域(C,M,Y,B,X,U,V,Z,CMY),这些测量区域配置给该承印物(3)上的一个油墨区。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这些配置给一个油墨区(9)的测量区域包括至少两个灰度测量区域(CMY)。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借助于测量装置(1)及所连接的计算机(4)来测量承印物(3)上的印刷质量控制条(13)中的测量区域(C,M,Y,B,X,U,V,Z,CMY)的方法以及一种用于在胶版印刷机(7)中通过处于每个印刷装置(10)中的至少一个油墨计量装置及一个控制计算机(4)来控制油墨计量的方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33269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810130607.6

  • 发明设计人 S·比尔迈尔;B·文策尔;

    申请日2008-06-25

  • 分类号B41F33/00;

  • 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侯鸣慧

  • 地址 德国海德堡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1:10:5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5-09

    授权

    授权

  • 2010-04-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41F33/00 申请日:200806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12-3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多色印刷过程期间施加在承印物上的印刷质量控制条,该印刷质量控制条具有多个测量区域,这些测量区域配置给该承印物上的一个油墨区,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测量印刷质量控制条的方法及一种借助于印刷质量控制条上的颜色测量来控制胶版印刷机中的油墨计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印刷过程的质量在这方面进行测量:制造好的承印物在何种程度上与原稿原件相一致。一个重要的质量特征在此是承印物与原稿尽可能在颜色上精确地一致。制造好的承印物的质量一方面可通过印刷工人的鉴定来检验,其中,这种鉴定是主观的并且依赖于人。为了客观检测质量,取而代之的是,长期以来已开发出颜色测量装置,这些颜色测量装置对制造好的承印物进行色度检测及密度检测。但在此大多不测量整个印刷图像,因为这将意味着多个测量点并且由此意味着非常长的颜色测量过程。取而代之的是,大多由颜色测量装置来检测所谓的印刷质量控制条,这些印刷质量控制条在印刷图像以外位于承印物的侧面区域中。也可在印刷机中通过安装在那里的颜色测量装置来对这些印刷质量控制条进行检测,因为在印刷质量控制条上仅须实施有限数量的颜色测量,由此即使在高印刷速度的情况下——在当前的胶版印刷机中通常处于每小时18000张的范围内,也可精确地检测测量值。这种印刷质量控制条已由DE 3643721A1公知。这种用于检测及控制印刷过程的印刷质量控制条具有多个颜色和结构不同的依次相接的油墨区域,这些油墨区域与胶版印刷机的墨盒的油墨区相应地分布。在此,在印刷过程中所使用的印刷颜色大多作为全色调或半色调包含在印刷质量控制条中。在DE 3643721A1中,印刷质量控制条具有用于每个印刷颜色的交替单色的全色调区域,此外具有用于每个印刷颜色的单色的加网区域。DE 3643721A1中的印刷质量控制条总是在两个油墨区之间的边界上具有一个灰度测量区域。但由此按照少量的灰度测量区域不可最佳地调节颜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印刷质量控制条、一种测量方法及一种用于油墨计量的方法,它可基于灰度测量区域实现更好的颜色调节。

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在多色印刷过程期间施加在承印物上的印刷质量控制条,该印刷质量控制条具有多个测量区域,这些测量区域配置给承印物上的一个油墨区,其中,这些配置给一个油墨区的测量区域包括至少两个灰度测量区域。

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在胶版印刷机中通过处于每个印刷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油墨计量装置及一个控制计算机来控制油墨计量的方法,其中,借助于一个颜色测量装置对承印物上的在一个油墨区内部具有多个灰度测量区域的测量条进行测量;将这样检测到的多个灰度测量值输送给计算机以便跟踪控制印刷装置中的油墨计量;计算机计算用于调节印刷装置中的油墨计量的给定值并且将其传输给这些印刷装置。

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借助于测量装置及所连接的计算机来测量承印物上的印刷质量控制条中的测量区域的方法,其中,在对以两排或多排存在的测量区域进行检测时,使在此情况下所获得的测量值在计算机中经历可信性检验,其中,每个测量区域在印刷质量控制条的每一个排中至少出现一次。

根据本发明,当前任务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印刷质量控制条、测量方法和用于油墨计量的方法来解决。本发明的有利的构型可从下述技术方案中获知。根据本发明,在印刷机中在承印物上印刷上印刷质量控制条,所述印刷质量控制条具有多个测量区域,这些测量区域配置给承印物上的一个油墨区。为了改善按照灰度测量区域的调节,所述配置给一个油墨区的测量区域包括至少两个灰度测量区域。由此,在每个油墨区中可获得多个灰度测量值,其中,灰度测量区域各由所谓的彩色青色、品红及黄组成。每个油墨区存在多个灰度测量区域,由此,可在每个油墨区中检测多个灰色调。由颜色测量装置以密度法或色度法检测到的灰度测量值然后可输送给印刷机的控制计算机,该控制计算机将检测到的灰度测量值与印刷原稿的颜色测量值进行比较并且在存在不允许的偏差时计算用于控制及调节印刷机的印刷装置中的油墨计量装置的调节参量。在印刷装置中的分区油墨计量装置的情况下,借助于本发明可实现:对于每个油墨区提供多个用于调节的灰度测量值。由此使油墨区中的颜色调节更精确。印刷质量控制条除灰度测量区域外还可具有通常的颜色测量区域如全色调青色、品红和黄以及黑和可能的专色。此外,各个颜色也可作为零与百分之100之间的加网色调区域存在。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利的构型中提出:所述配置给一个油墨区的测量区域包括三个灰度测量区域。灰度测量区域存在愈多,用于每个油墨区的颜色调节进行得就可愈精确。尤其是通过对于三个基本印刷颜色青色、品红及黄以四分之一色调、半色调及四分之三色调设置三个灰度测量区域可实现特别精确的颜色测量及颜色调节。由此也可对较难的印刷任务在颜色方面进行精确调节。

在本发明的一个构型中提出:测量区域设置在彼此并列的至少两个排中。迄今公知的印刷质量控制条总是由一排测量区域组成,这些测量区域与油墨区的数量相应地重复。通过颜色测量区域的双排或多排的布置而在每个油墨区中获得颜色测量区域的冗余。以此方式,印刷工人在每个油墨区中获得用于颜色测量及颜色调节的更多信息。通过每个油墨区中的冗余信息也可识别出在印刷机中的印刷过程期间通过印刷问题如模板印刷(Schablonieren)、环状白斑及粉积聚引起的可能的错误测量。以此方式更可靠地实现颜色测量并且由此更可靠地实现颜色调节。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构型中提出:第一排中的每个测量区域也在其它排中的每一个中至少出现一次。在该设计中,在每个油墨区中两个相同类型的测量区域由颜色测量装置检测,由此在每个油墨区中对于每个测量区域可进行双重的颜色测量。然后可在印刷机的控制计算机中对这样检测到的测量值进行可信性检验。如果一个油墨区中相同测量区域的测量值相差超过允许的容差,则应认为在该油墨区中出现印刷问题并且颜色测量没有说服力。在此情况下控制计算机以存在不可信的测量值为出发点,并且用于所涉及油墨区的油墨计量装置的调节可取而代之基于一个相邻油墨区的测量值来进行。至少相邻油墨区的测量值可用于求得所检测的油墨区的被检测为带有错误的测量值必要时必须在何种程度上得到校正。

此外,为了改善测量值的说服力,有利的是,测量区域在这些排中分别在顺序方面设置得不同。以此方式避免:局部的印刷问题如一个测量区域上的环状白斑或局部限制得窄的粉积聚同样涉及到一个油墨区中的所有相同类型的测量区域。通过不同顺序使一个油墨区中相同类型的测量区域在空间上彼此分开地布置,由此通过局部有限的印刷问题不必同样将所有相同类型的测量区域视为不可用。印刷机的控制计算机借助于相邻油墨区的测量值则可识别出:所涉及的油墨区中相同类型的测量区域中的哪些以高概率是正确的测量区域。在此情况下每个油墨区中相同类型的测量区域仅出现一次即足够。通过两排或多排结构保持可靠颜色测量所需的冗余,而多排的印刷质量控制条不必对于每个油墨区都具有过多的测量区域。因为油墨区的宽度被固定地预给定,所以对于每个油墨区测量区域的不必要大的数量导致测量区域相应小,对这些测量区域则较难于精确地进行颜色测量。

两排或多排的印刷质量控制条的优点也可与每个油墨区仅一个灰度测量区域一起被利用。在此情况下虽然不能进行如与多个灰度测量区域一起利用那样精确的灰度测量,但通过多排的印刷质量控制条中测量区域的冗余来改善测量可靠性也具有优点:在多排的印刷质量控制条中在无多个灰度测量区域的情况下起作用。

此外还提出,在通过颜色测量装置对灰度测量区域进行检测之前可通过输入装置来影响通过计算机对灰度测量区域的分析处理。如果每个油墨区存在多个灰度测量区域,则其分析处理可与印刷任务的特殊情况相适配。因此,印刷工人在了解该印刷任务的特殊性的情况下可通过操作表面和输入装置如键盘或鼠标以及印刷机的控制计算机上的触摸屏来依印刷任务特定地选择灰度测量区域。因此,印刷工人例如可有目的地选择仅借助于灰度测量区域的四分之一色调或半色调及四分之三色调的颜色调节。如果在印刷图像中在灰度区域中几乎仅具有四分之一色调,则当基于四分之一色调灰度测量区域的灰度测量值实施各个油墨区的跟踪控制时,在油墨计量方面获得尽可能好的调节结果。于是应选除半色调灰度测量区域及四分之三色调灰度测量区域的调节推荐。由此,调节质量与在以相同权重检测所有灰度测量区域的情况下的平均值颜色调节相比会显著地改善。但颜色调节可符合标准地通过计算机这样安排,使得将灰度测量值作为平均值加入到计量油墨的印刷装置的调节中。仅根据印刷工人的明确期望及其通过相应输入菜单在控制计算机上的输入就实施基于所选择的灰度测量区域的依印刷任务特定的颜色调节。以此方式,印刷工人获得多个可能性:将颜色调节适配于印刷任务的特殊情况,而不放弃通过所检测到的灰度测量值的平均进行的在任何时间可提供的标准调节。

有利的是,灰度测量区域显示由三个基本印刷颜色青色、品红及黄组成的四分之一色调、半色调及四分之三色调。

有利的是,印刷质量控制条具有一个或多个具有专色的测量区域。

有利的是,测量区域在这些排中分别仅出现一次。

有利的是,根据通过计算机选择出的灰度测量区域来对印刷机的印刷装置中的油墨计量装置进行调节。

有利的是,当一个油墨区中的测量值不可信时,在计算机中使用一个相邻油墨区的测量值来调节印刷机的印刷装置中的油墨计量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多个附图来详细描述和解释本发明。附图表示:

图1一个闭合的颜色调节回路,它由颜色测量装置、控制计算机及印刷机中的油墨计量装置组成,

图2在一个油墨区中具有多个灰度测量区域的双排的印刷质量控制条,及

图3在一个油墨区中具有冗余的测量区域设计的双排的印刷质量控制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所示的颜色调节回路包括一个颜色测量装置1、一个计算机4及处于印刷机7的印刷装置10中的油墨计量装置。所述装置1、4、7通过电子通信连接装置彼此联网。颜色测量装置1在图1中构造成单独的颜色测量装置,该单独的颜色测量装置具有一个用于接收制造好的承印物3的测量台2。取代该单独的颜色测量装置1,也可使用一个组合在印刷机7中的所谓的在线颜色测量装置,该在线颜色测量装置在印刷机7中优选在最后的印刷装置10的输出端对承印物3进行检测。图1中的单独的颜色测量装置1具有一个可在承印物3的纵向方向上移动的测量横梁及一个可在承印物3的横向方向上移动的颜色测量头8,通过该颜色测量头可对承印物3的任意一个位置进行颜色检测。可以看到,在承印物3上在印刷图像的旁边也存在一个印刷质量控制条13。该印刷质量控制条13位于承印物3的侧面区域中。为了缩短测量过程,通过颜色测量装置1对印刷质量控制条13的测量区域进行检测就已足够。然后将由颜色测量装置1检测到的测量值输入给计算机4,该计算机可构造成单独的计算机或构造成印刷机7的控制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在计算机4中将检测到的颜色测量值与印刷原稿的预给定测量值相比较。为此可将印刷原稿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在计算机4中,或者计算机4具有访问印前阶段中的相应数据的可能性。如果计算机4在原稿的数据与测量值之间确定出超出容差的偏差,则将检测到的偏差换算成用于胶版印刷机7的印刷装置10中的油墨计量装置的调节值。然后将这样计算出的调节值传送给印刷机7并且在那里转换成例如在印刷装置10中的分区输墨装置的情况下油墨区开度的相应变化。以此方式使颜色测量装置1与印刷机7之间的调节回路闭合。为了显示及操作,计算机4具有屏幕5及一些输入装置如鼠标11及键盘6,印刷工人可通过这些输入装置来影响油墨计量的调节回路。因此,印刷工人可在屏幕5上通过鼠标11或键盘6来确定通过计算机4对印刷质量控制条13进行分析处理的方式及方法。印刷工人例如可判定:是否要对印刷质量控制条的全部测量区域进行分析处理或者是否要仅考虑对于当前印刷任务关系重大的确定的测量区域。

图2及图3中放大地示出了存在于承印物3上的印刷质量控制条13。在此各示出了承印物3的侧面区域的一个局部。印刷质量控制条13在图2及图3中各针对一个油墨区9画出。该油墨区9相对于承印物输送方向BT横向地在承印物3的整个宽度上重复。在页张规格102的情况下,通常成排地依次相接地存在32个油墨区9。在各个油墨区9之间,印刷质量控制条13可具有空隙或具有例如用于对准调节或套准调节的附加测量区域。就此而言,印刷质量控制条13也不是仅仅限制于颜色测量,而是也可用于其它调节回路。图2中的印刷质量控制条13在每个油墨区9中具有多个灰度测量区域CMY。这些灰度测量区域CMY以不同的色调来实施,因此,灰度测量区域CMY在图2中在每个油墨区9中作为四分之一色调、半色调及四分之三色调来实施。灰度测量区域CMY总是仅在上面的排中存在,该上面的排还包括颜色黑B及专色X、Z、U、V。在下面的排中也设置有专色X、Z、U、V和颜色黑B以及取代灰度测量区域CMY设置有彩色青色C,品红M及黄Y。所有测量区域可由颜色测量装置1检测,然后输入给计算机4用于颜色调节。然后,基于这样检测到的颜色测量值来相应地调节胶版印刷机7的印刷装置10中的油墨计量装置。

图3中的印刷质量控制条13也构造成两排,其中,存在于一个油墨区9中的测量区域总是双重地存在。因此,颜色黑B、彩色青色C、品红M和黄Y及专色X、Z、U、V不仅存在于印刷质量控制条13的上面的排中而且存在于其下面的排中。此外,一个油墨区9中的测量区域的顺序在上面的排与下面的排之间在顺序方面设置得不同,由此,相同类型的测量区域不是直接地上下叠置。如果一个测量区域由于印刷问题而不可被分析处理,则在局部有限的印刷缺陷的情况下仍可对冗余的测量区域进行正确的分析处理,其方式是在计算机4中对同一个测量区域的不同颜色测量值进行可信性检验,其中,为此也可考虑相邻油墨区9的颜色测量值。当然也可将图2中已知的灰度测量区域CMY组合在图3中的印刷质量控制条中,其方式是例如当不使用专色时通过灰度测量区域CMY来代替专色X、Z、U、V。如果仍然使用专色,则必须相应增加油墨区9的测量区域的数量,但这于是由于油墨区9的固定地预给定的宽度而使测量区域的大小相应地缩小。但因为图3中的测量区域由于双排布置而冗余地存在,所以在此测量区域的缩小不导致与在印刷质量控制条13的传统公知单排结构中相同地变差。此外,当在印刷质量控制条13的上面的排与下面的排中的相同类型的测量区域之间存在的偏差小时可在计算机4中对这些测量值求平均并且将平均值用于胶版印刷机7的印刷装置10的油墨计量装置中的调节值的计算。由此可避免例如由模板印刷引起的轻微区别。

参考标号清单

1  颜色测量装置       13   印刷质量控制条

2  测量台             BT   承印物输送方向

3  承印物             B    黑

4  计算机             CMY  灰度测量区域

5  屏幕               C    青色

6  键盘               M    品红

7  印刷机             Y    黄

8  颜色测量头         U    专色

9  油墨区             X    专色

10 印刷装置           V    专色

11 鼠标               Z    专色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