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利用农作物副产品生产植物抗旱保水剂的工艺

利用农作物副产品生产植物抗旱保水剂的工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农作物副产品生产植物抗旱保水剂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称取A组分:丙烯酸、水、玉米淀粉,丙烯酰胺、十二烷基硫酸钠1~6份、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组分:氢氧化钠和水;慢慢将B组分滴加入A组分中;C组分:过硫酸盐和水,全部滴加入A、B混合溶液中;将A、B、C混合液倒入容器中,称取农作物副产品倒入上述物料中,150℃下约10~30分钟共聚反应,取出冷却至常温,切割后再装入瓷盘中送烘干箱控温120℃烘干约3~4小时,含水量达到≤8%含水量时取出冷却后粉碎、筛分并取样检测各项指标合格后,进行成品包装。本发明抗旱保水剂生产原料来源丰富,保水性能好,成本低廉,生产工艺简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11737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孙明;

    申请/专利号CN200610103765.3

  • 发明设计人 孙明;

    申请日2006-07-31

  • 分类号C08F251/00(20060101);A01G1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10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田磊

  • 地址 114231 辽宁省海城市响堂管理区杨家村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41: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9-1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8F251/00 授权公告日:20090722 终止日期:20120731 申请日:20060731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07-22

    授权

    授权

  • 2008-04-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2-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抗旱保水剂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农作物副产品生产植物抗旱保水剂的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13个严重缺水国家之一,人均占用水量占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110位。全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80%,16亿亩耕地中没有灌溉条件的旱地约占耕地面积的65%。长期干旱缺水,抗旱保苗几乎成为这些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年春播的中心任务。从1991年~1995年统计,全国年平均受旱面积达4.5亿亩,每年因干旱减少粮食100~200亿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100~200亿元。水资源贫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面积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如何采用高新科学技术,实现抗旱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十五”期间农业部重点推广50项技术中提倡推广“抗旱保水剂”,由于抗旱保水剂所用原材料价格昂贵,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成为制约推广这一新产品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利用廉价的农作物副产品生产植物抗旱保水剂的工艺,选用稻糠、麦麸、玉米秸粉、麦秸粉、稻草粉做为生产植物抗旱保水剂的原材料制得符合要求的抗旱保水剂,原料来源广,生产成本大为降低。

本发明利用农作物副产品生产植物抗旱保水剂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以下组分均为重量份数):A组分:丙烯酸(含量99.5%)350~500、玉米淀粉2.5~5、丙烯酰胺(含量98%)20~50、十二烷基硫酸钠1~6、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剂)0.05~1、水200~300;B组分:氢氧化钠(含量99%)160~220、水300~400;C组分:过硫酸盐(引发剂)5~15、水100;D组分:诸如稻糠、麦麸、玉米秸粉、麦秸粉、稻草粉的农作物副产品100~450。

先将A组分分别称取后加入三孔瓶中,外有水套冷却,开启搅拌控温30~40℃,搅拌10~20分钟后,将B组分加入三孔瓶上滴加瓶中,开始慢慢向A组分物料中滴加,始终用冷却水控温30~40℃,当B组分滴加完后,再将C组分加入A、B混合组分中,控温30~40℃之间再搅拌10~20分钟后将物料倒入塑料或不锈钢容器中,将D组分加入上述A、B、C混合物料中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分别倒入铺有塑料布瓷盘中,送烘干箱中,控温150℃共聚反应约10~30分钟结束后,取出共聚物料常温下冷却后切割,再装入瓷盘中送烘干箱中,控温120℃,烘干约3~4小时取样检测半成品含水量≤8时取出冷却至常温,然后粉碎,筛分后取样检测各项指标合格后为成品进行包装。

本发明的植物抗旱保水剂各项指标如下表:

产品外观:粉末或颗粒状

  项目  吸去离子水倍率       g/g    ≥  300  吸0.9%NaCl溶液倍率,g/g    ≥  40  水分(H2O)含量,      %     ≤  8  PH(1∶250倍稀释)  6.0~8.0  粒度(≤0.18mm或0.18mm~2.00mm或2.00mm~  4.75mm)%≥  90

本发明的植物抗旱保水剂即保持了原有纯化学材料和少量淀粉为原料合成的保水剂各项性能,同时又减少了纯化学材料用量,采用部份农作物副产品做为原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又开发了保水剂生产原材料新资源,并具有资源再生能力。节约了大量的纯化学材料用量,意义非常深远。使植物抗旱保水剂产品应用和生产,真正实现了“环境友好,资源节约”。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植物抗旱保水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植物抗旱保水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发明的工艺流程包括A、B、C、D各组分混合搅拌,共聚反应、冷却、切割、半成品烘干、冷却、粉碎、筛分、检测、成品包装等工艺步骤。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稻糠型保水剂:首先分别配制A、B、C组分;A组分:(重量份数)称取丙烯酸(含量99.5%)500份,加入3000ml三孔瓶中,再称取玉米淀粉2.5份,丙烯酰胺(含量98%)50份,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剂)0.05份,水200份分别加入三孔瓶内,三孔瓶外有冷却水装置,物料加完后开启搅拌,控温30~40℃之间,搅拌10~20分钟。B组分:称取氢氧化钠(含量99%)220份加入1000ml烧杯中,再称取水400份加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到氢氧化钠全部溶解后,加入冷却水中降温至30~40℃之间,将B组分加入三孔瓶上部滴加瓶中,待A组分搅拌10~20分钟后,慢慢将B组分滴加入A组分物料中,始终控温30~40℃之间。C组分:称取过硫酸钾5份,过硫酸铵10份,加入500ml烧杯中,再称取水100份加入,用玻璃棒充分搅拌至全部溶于水中,当B组分全部加入A组分后,将配好的C组分加入A、B混合组分中,物料控温30~40℃之间,搅拌10~20分钟使其充份混合均匀后,将三孔瓶中A、B、C混合物料倒入塑料或不锈钢容器内。D组分:称取稻糠450份,将D组分加入A、B、C混合物料中充分搅拌10~20分钟达到物料混合均匀并控温30~40℃之间,。再将A、B、C、D混合物料分别倒入铺有塑料布瓷盘中,送入烘干箱内,控温150℃进行共聚反应,约10~30分钟共聚反应结束,取出共聚物半成品冷却至常温,然后进行切割成小块加入瓷盘中,再送入烘干箱内控温120℃进行烘干约3~4小时,随时取样检测半成品水份含量≤8%时取出冷却至常温,粉碎、筛分再取样检测各项指标合格后包装为成品。

实施例2

麦麸型保水剂:首先分别配制A、B、C组分;A组分(重量份数)称取丙烯酸(含量99.5%)450份,加入3000ml三孔瓶中,再称取玉米淀粉2.5份,丙烯酰胺(98%)2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份,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剂)0.05份,水200份,分别加入三孔瓶内,三孔瓶外有冷却水装置,物料加完后开启搅拌,控温30~40℃之间,搅拌10~20分钟。B组分:称取氢氧化钠(含量99%)220份,加入1000ml烧杯中,再称取水400份加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到氢氧化钠全部溶解后加入冷却水中,降温至30~40℃之间,将B组分加入三孔瓶上部滴加瓶中,待A组分搅拌10~20分钟后慢慢将B组分滴加入A组分物料中,始终控温30~40℃之间。C组分:称取过硫酸铵10份,加入500ml烧杯中,再称取水100份加入,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到全部溶于水中。当B组分全部加入A组分后,将配好的C组分加入A、B混合组分三孔瓶中,控温30~40℃之间,搅拌10~20分钟使其充分混合均匀后,将三孔瓶中A、B、C混合物料倒入塑料或不锈钢容器内。D组分:称取麦麸200份,将D组分加入A、B、C混合物料中充分搅拌10~20分钟达到物料混合均匀并控温30~40℃之间。再将A、B、C、D混合物料分别倒入铺有塑料布瓷盘中,送入烘干箱内,控温150℃进行共聚反应,约10~30分钟共聚反应结束,取出共聚物半成品冷却至常温,将半成品切割成小块,再装入瓷盘中,送烘干箱内控温120℃进行烘干约3~4小时,随时取样检测半成品水份≤8%时取出冷却至常温,粉碎、筛分再取样检测各项指标合格后包装为成品。

实施例3

玉米秸型保水剂:首先分别配制A、B、C组分;

A组分:(重量份数)称取丙烯酸(含量99.5%)450份,加入3000ml三孔瓶中,再称取玉米淀粉2.5份,丙烯酰胺(含量98%)2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份,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剂)0.1份,水200份,分别加入三孔瓶内,三孔瓶外有冷却水装置,物料加完后开启搅拌,控温30~40℃之间,搅拌10~20分钟。

B组分:称取氢氧化钠(含量99%)160份,加入1000ml烧杯中,再称取水300份加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至氢氧化钠全部溶解后,加入冷却水中降温至30~40℃之间,将B组分加入三孔瓶上部滴加瓶中,待A组分搅拌10~20分钟。

C组分:称取过硫酸铵5份,加入500ml烧杯中,再称取水100份加入,用玻璃棒充分搅拌至全部溶于水中,当B组分全部加入A组分后,将配好的C组分加入A、B混合组分三孔瓶中,控温30~40℃之间,搅拌10~20分钟,使其充分混合均匀后,将三孔瓶中A、B、C混合物料倒入塑料或不锈钢容器内。

D组分:称取玉米秸粉100份,将D组分倒入A、B、C混合物料中充分搅拌10~20分钟达到物料混合均匀并控温30~40℃之间,再将A、B、C、D混合物料分别倒入铺有塑料布瓷盘中,送入烘干箱内,控温150℃进行共聚反应,约10~30分钟共聚反应结束,取出共聚物半成品,冷却到常温,然后进行切割成小块加入盗盘中,再送入烘干箱内控温120℃进行烘干约3~4小时,随时取样检测半成品水份含量≤8%时取出冷却至常温、粉碎、筛分,再取样检测各项指标合格后包装为成品。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