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将气囊模块连接到支撑车辆部件上的装置

用于将气囊模块连接到支撑车辆部件上的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气囊模块连接到支撑车辆部件上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膨胀元件,该膨胀元件布置在用于连接的模块中的一个模块上;夹紧开口,该夹紧开口设置在用于连接的模块中的另一个模块上,膨胀元件可以被引导进入该夹紧开口,从而在夹紧位置中在膨胀状态下接合在夹紧开口的边缘后面;和固定元件,该固定元件可以与膨胀元件接合从而将膨胀元件保持在膨胀状态下。根据本发明,固定元件在与膨胀元件(4′)接合之前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设有膨胀元件(4′)的模块(2)的部件(1)上,并且布置在夹紧开口(3)后面,从而当膨胀元件(4′)贯穿夹紧开口(3)超过膨胀元件(4′)的夹紧位置时,固定元件能够与膨胀元件(4′)接合。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86004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11-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高田-彼得里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580001198.4

  • 发明设计人 安德烈亚斯·劳;洪·霍达奇;

    申请日2005-04-06

  • 分类号B60R21/2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19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车文;张文

  • 地址 德国阿沙芬堡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7:51: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6-18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60R21/20 登记生效日:20190529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5040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9-06-18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B60R21/2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50406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08-11-12

    授权

    授权

  • 2007-01-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11-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特征条款的用于将气囊模块连接到支撑车辆部件上的装置。

这种装置包括:膨胀元件,该膨胀元件布置在待连接的两个子组件中的一个子组件上;锁定开口,该锁定开口设置在待连接的两个子组件中的另一个子组件上,并且膨胀元件能够被引导进入锁定开口,其引导方式使得膨胀元件在被引导进入锁定开口之后能够占据锁定位置,在该锁定位置中,膨胀元件在膨胀状态下接合在锁定开口的边缘后面;和固定元件,该固定元件能够与膨胀元件接合,其接合方式使得固定元件将膨胀元件固定在膨胀状态,其中膨胀元件接合在锁定开口的边缘后面。在气囊模块与相关的支撑车辆部件例如方向盘之间的这种锁定连接的优点在于能够很简单地通过将待彼此连接的所述两个子组件塞紧在一起来产生该锁定连接,其中所述一个子组件上的至少一个膨胀元件被引导进入所述另一个子组件的至少一个锁定开口中,并且,在该过程中,所述至少一个膨胀元件在径向上被压缩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膨胀元件能够被引导通过锁定开口,随后再次在径向上变宽,使得在所述两个子组件之间存在形状配合连接(锁定连接)从而彼此相连。然而,基于膨胀元件的这种锁定连接的缺点在于:当在这些连接点处出现很高的力时,存在某种危险即该连接将(由于膨胀元件的变形而)脱开。这些力可能出现在位于气囊模块与车体的支撑部件例如方向盘之间的连接点处,特别是由于车辆的急减速即所谓撞击事件,在数毫秒内触发气囊模块并对气囊模块的气囊充气,以便保护车辆乘员,在该情况下出现对应的反冲。

为了防止无意脱开在气囊模块与相关的支撑车辆部件之间的连接,已知的是使固定元件与膨胀元件接合,所述固定元件将膨胀元件保持在膨胀状态,使膨胀元件接合在相关锁定开口的边缘后面。然而,特定膨胀元件与相关锁定开口之间的连接的这种固定的缺点在于:例如以固定销为形式的相关固定元件必须与该特定膨胀元件接合,如果难以接近各个连接点,则这对安装是不利的。此外,这也可能使该连接的拆卸显然较困难。这是因为,由于该固定元件,所以不可能简单地通过在膨胀元件的膨胀部分处压缩膨胀元件并移动膨胀元件通过锁定开口来脱开该连接,因为固定元件将膨胀元件保持和锁紧在膨胀位置中。因此,当例如为了修理或维护的目的而拆卸该连接时,首先必须从每个膨胀元件中拆去设置在那里的固定元件。如果难以接近机动车辆中的气囊模块,则这样使得拆卸显然较困难。

本发明基于如下问题,即进一步改进在本文开始处提及类型的用于将气囊模块连接到机动车辆的支撑车辆部件上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装置来解决该问题。

根据本发明,固定元件最初以可脱开的方式连接到与设有膨胀元件的子组件不同的部件上,并且在该过程中布置在锁定开口后面,其布置方式使得当引导膨胀元件通过锁定开口超过它的锁定位置时固定元件能够与膨胀元件接合。

本发明首先基于如下发现:如果在安装期间相应的固定元件已经保持在锁定开口后面,即当那些膨胀元件被引导进入相应相关的锁定开口时,则能够使膨胀元件与相应相关的固定元件的接合简单和自动化。通过将相应的膨胀元件引导通过相关锁定开口超过它的锁定位置,能够在适当的时候使该膨胀元件与相关固定元件接合。当将这些膨胀元件移动回(具体而言是拉回)到相应的锁定位置中时,这些固定元件就能够从它们以可脱开的方式紧固到的相应部件上拆开。然后每个固定元件与相关膨胀元件永久接合,并将该膨胀元件保持在膨胀状态下。

此外,如果膨胀元件能够被引导进入相关的锁定开口并能够在其上固定在锁定位置中,同时相关的固定元件最初仍保持准备用于固定该连接,则能够减小必须通过取出相应的固定元件来从每个膨胀元件上拆去气囊模块和相关的支撑机动车辆部件的情况的数目。这里,只有当(例如在撞击事件中)膨胀元件被移动超过它的锁定位置时,才产生相应膨胀元件与相关固定元件之间的接合,从而膨胀元件进入与固定元件的接合并由此永久膨胀。

根据本发明的变体,设置成使得:当将气囊模块安装在相关的支撑车辆部件上时,每个膨胀元件只被引导通过相关的锁定开口直到该膨胀元件处于它的锁定位置,在该锁定位置中,该膨胀元件在膨胀状态下接合在锁定开口的边缘后面。于是该连接不通过固定元件固定。在本发明的该实施方案的情况下,仅在撞击事件中在相应的膨胀元件与锁定开口之间发生通过固定元件固定的连接,其中,在气囊充气时出现在气囊模块上的反冲的作用下,该相应膨胀元件被移动超过它的锁定位置,并且,在该过程中,该膨胀元件抓住固定元件,并且在该固定元件已经从最初以可脱开的方式相连的部件上脱开之后,膨胀元件在返回到它的锁定位置期间一起携带着固定元件。在本发明的该实施方案的情况下,因此,在气囊模块与支撑车辆部件之间通过膨胀元件与相关的锁定开口产生的连接只有当该连接在撞击事件中实际经受特定载荷的情况下才通过另外的固定元件来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变体,在安装的适当时刻也能够通过将相应的膨胀元件移动超过它的锁定位置来进行气囊模块与支撑车辆部件之间的连接的固定,其移动超过锁定位置的程度使得:该膨胀元件抓住以可脱开的方式连接到部件上的相关固定元件,并由此保持在膨胀状态下。

在两个实施方案中,都优选设置成:膨胀元件在被引导进入锁定开口时能够进入第一位置,该第一位置称为锁定位置,并且在第一位置中膨胀元件以形状配合的方式接合在锁定开口的边缘后面且支承抵靠所述边缘;并且膨胀元件能够超过锁定位置进入第二位置,该第二位置称为接合位置,并且在第二位置中膨胀元件进入与固定元件的接合,以便抓住将从相关部件上拆开的固定元件,从而固定膨胀元件的膨胀状态。

根据优选实施方案,膨胀元件具有杆和可弹性压缩的膨胀部分,在引导膨胀元件进入锁定开口之后,膨胀元件的杆穿过锁定开口直到杆到达锁定位置,并且膨胀部分接合在锁定开口的边缘后面。

在该情况下,膨胀元件的杆优选具有如下的长度,该长度使得膨胀元件能够相对于锁定开口(超过它的锁定位置)进入接合位置,在该接合位置中,膨胀元件的杆穿过锁定开口,并且膨胀元件的膨胀部分与锁定开口的边缘(在轴向上即沿锁定开口的延伸方向)间隔开,其中,在膨胀元件的接合位置中,膨胀元件的膨胀部分能够抓住仍以可脱开的方式连接到相关部件上的固定元件。换言之,杆在锁定开口的延伸方向上的延伸程度大于锁定开口本身在该方向上的延伸程度。这引起如下可能性,即通过使杆在锁定开口中移位能够使膨胀元件相对于锁定开口进入不同的纵向位置,其中,在称为锁定位置的一个纵向位置中,膨胀元件支承抵靠锁定开口的边缘,并以形状配合的方式接合在所述锁定开口后面,而在称为接合位置的另一个纵向位置中,膨胀元件抓住布置在锁定开口后面且以可脱开的方式连接到部件上的固定元件。

待彼此连接的两个子组件例如借助于以弹簧(螺旋弹簧)为形式的至少一个弹性元件来彼此弹性地撑靠,其撑靠方式使得膨胀元件倾向于在被引导进入锁定开口之后占据它的锁定位置。优选设计为螺旋弹簧的弹簧元件在这里能够接合在膨胀元件的杆上。

在该情况下,与所述两个子组件之间的弹性预应力的作用相反地使膨胀元件转移到它的接合位置中,在该接合位置中,膨胀元件能够抓住以可脱开的方式布置在锁定开口后面的固定元件,其中该弹性预应力的复位作用还导致相应膨胀元件在抓住固定元件之后(一起带着固定元件)被引导回到它的锁定位置中。

待彼此连接的两个子组件可以是例如:第一,气囊模块的模块壳体的部件,例如接收器,该接收器用于待充气的气囊,并用于气体发生器;和第二,方向盘的例如称为接触桥的部件,该部件用于触发能够在方向盘上被促动的信号喇叭。通过施加给气囊模块的覆盖帽的力,使气囊模块相对于接触桥而言与弹性元件的作用相反地移位并作用于所述接触桥上来促动信号喇叭,其中相互指定的电接触元件进入接触并触发信号喇叭。这里通常与信号喇叭的促动相关的(借助于特定驾驶者的手作用于气囊模块的帽上的)力不会具有如下量级,即气囊模块相对于接触桥的运动达到使设置在气囊模块上的膨胀元件可以进入与位于相应锁定开口后面的相关固定元件的接合的程度的量级,至少在根据本发明仅在撞击事件中通过随后作用于气囊模块上的对应较大的反冲力产生这种接合的情况下如此。

固定元件优选通过注模以简单的方式形成在以可脱开的方式相连的部件上。该部件优选是设有所述至少一个锁定开口的子组件的部件。

为了允许在膨胀元件抓住固定元件且膨胀元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移动回到它的锁定位置中时固定元件从相关部件上按规定拆开,固定元件与相关部件之间的可脱开连接包括至少一个预定的破坏点。

为了能够将固定元件永久保持在膨胀元件中并由此确保膨胀元件的永久膨胀,膨胀元件(在它的膨胀部分上)具有具体以底切轮廓为形式的形状配合区域,膨胀元件通过该形状配合区域能够以形状配合的方式抓住固定元件。此外,在膨胀元件和/或固定元件上能够设置例如以具有圆锥形轮廓的一个或多个引导面为形式的引导部分,以便促进膨胀元件进入与固定元件的接合。对应的引导部分还能够促进引导相应膨胀元件进入相关的锁定开口。

例如借助于(由狭槽彼此分离的)至少两个钩能够形成膨胀元件,从而膨胀元件能够在被引导进入锁定开口时被压缩,并且在到达锁定位置之后能够弹性地再次变宽。

气囊模块与支撑车辆部件之间的连接优选具有(至少两个)连接点,在这些连接点处相应的膨胀元件以形状配合的方式与相关的锁定开口接合。

在两个机动车辆子组件即气囊模块与支撑车辆部件之间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装置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31的特征。

在以下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说明中,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细节和优点将变得清楚:

其中:

图1示出气囊模块和方向盘的接触桥的透视示意图,该气囊模块将连接到该接触桥上;

图2示出根据图1的装置在形成该连接之后的横截面;

图3示出用于将气囊模块连接到接触桥上的连接装置的可能的实施方案的图解透视示意图;

图4a-4c示出根据图3的连接点的不同的状态;

图5示出在撞击事件中作用于该连接点上的力的图解说明;

图6a和6b示出用于根据图1和2的装置的连接点的另一个实施方案。

图1和2图解地说明接触桥1和气囊模块,该接触桥1能够紧固到方向盘骨架L上,该气囊模块将连接到接触桥1上(图1)或已连接到接触桥1上(图2)。

该接触桥1包括基体10,该基体10具有用于紧固到方向盘骨架L上的钩11,并具有锁定开口3,该锁定开口3以位于设置在接触桥1的基体10上的两个中空圆柱形中空圆柱形锁定体30上的通道开口为形式。

该气囊模块2包括模块壳体,该模块壳体包括接收器20和用于封闭该接收器20的帽25,接收器20用于具有发生器承载器T的气体发生器G,用于相关扩散器D,并用于将通过气体发生器G充气的气囊。两个膨胀元件4在接收器20的下侧上从模块壳体20、25突出,并分别指定给接触桥1上的锁定开口3中的一个锁定开口3。这两个膨胀元件4每个都具有纵向延伸的杆40和由两个钩41a、41b形成的膨胀部分,且在膨胀状态的方向上弹性地预拉伸,这两个钩41a、41b借助于狭槽42彼此分离。

为了将气囊模块2安装在接触桥1上,引导所述两个膨胀元件4进入相关的锁定开口3,其中通过在锁定开口3的边缘31上和在膨胀部分41a、41b上的相互指定的引导斜面310、410来促进该引导。当通过气囊模块2相对于接触桥1沿引导方向E(图1)的运动来引导膨胀元件4进入相关的锁定开口3时,利用形成膨胀部分41a、41b并通过间隙42彼此分离的锁定钩的弹性变形能力,膨胀部分41a、41b被径向向内压缩。

当膨胀部分41a、41b穿过相应的锁定开口3并以形状配合的方式接合在相应的锁定开口3的边缘31后面时,膨胀元件4已经相对于锁定开口3到达它们的锁定位置。通过膨胀部分41a、41b在贯穿相应的锁定开口3之后自动地再次径向膨胀来实现这一点。在该锁定位置中,膨胀元件4每个都借助于它们的杆40穿过锁定开口3。

在该情况下,气囊模块2和接触桥3利用以螺旋弹簧6为形式的弹性装置彼此撑靠,这些螺旋弹簧6接合在相应的膨胀元件4的杆40上,其接合方式使得相应的膨胀元件4倾向于以它的膨胀部分41a、41b搁置在锁定开口3的边缘31上。

此外,以固定销为形式的固定元件5以可脱开的方式连接到接触桥1上,该固定元件5布置在相应的锁定开口3后面,位于形成锁定开口的中空圆柱形锁定体30内。

如果相应的膨胀元件4在它的锁定位置中,其中该膨胀元件4以它的膨胀部分41a、41b支承抵靠相关的锁定开口3的边缘31,则固定元件5在轴向a即锁定开口3的延伸方向(相对于锁定开口3的面积垂直的方向)上与膨胀元件4的膨胀部分41a、41b间隔开。因此,在图2示出的状态下,气囊模块2和接触桥1利用锁定连接以形状配合的方式相互连接,这些锁定连接由接合在相关的锁定开口3内的相应膨胀元件4形成,而不需通过固定元件将膨胀元件4永久保持在膨胀状态。

在机动车辆的正常操作中,其中没有特别大的力作用于所述连接点上,气囊模块2和方向盘L的接触桥1之间这种类型的连接完全足够。然而,如果在撞击事件中气囊模块被触发,即气体发生器G被引爆从而对相关气囊充气,则可能出现在该连接的强度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在该情况下,在气囊充气期间出现的反冲力导致气囊模块2相对于接触桥1在引导方向E(锁定开口3的轴向)上运动,使得相应膨胀元件4的膨胀部分41a、41b抓住相关的固定元件5,后者贯穿进入膨胀元件3的狭槽或间隙42一定距离。

在用作复位弹簧且以螺旋弹簧为形式的弹性元件6的作用下,气囊模块2然后相对于接触桥1与引导方向E相反地运动,其运动方式使得膨胀元件4再次进入它们的锁定位置。在该情况下,它们一起带着相应相关的固定元件5,因为后者由于其与接触桥1的可脱开的连接而能够(通过预定的破坏点)从接触桥1脱开。相应的固定元件5于是保留在相关膨胀元件4的中央间隙42中,并且在撞击期间通过与该膨胀元件4的膨胀部分41a、41b接合在锁定开口3的边缘31后面来将该膨胀元件4保持在膨胀状态。因此,在出现大撞击力的事件中,在连接点3、4处确保气囊模块2和方向盘L的足够牢固的连接。

在所有机动车辆的在操作期间不出现导致气囊模块2被触发的撞击的情况下,在整个操作周期期间,气囊模块2在不使用固定元件5的情况下借助于膨胀元件4和相关的锁定开口3来保持固定到方向盘L上或固定到方向盘L的接触桥1上。因此,通过将锁定元件4在它们的锁定部分41a、41b处径向向内压缩、然后从相关的锁定开口3中拉出,能够很容易地拆开对应的连接。

此外,图1和2示出一方面接触桥1的和另一方面气囊模块2或模块壳体20、25的相互指定的(电)接触元件K1和K2,这些接触元件能够通过施加到气囊模块2的模块壳体20、25的覆盖帽25上的力(与螺旋弹簧6的作用力相反)而相互接触,由此能够电触发信号喇叭。

图3以透视示意图图解地示出在图1和2所示类型的连接装置的情况下能够使用的膨胀元件4′和相关锁定开口3′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

该膨胀元件4′具有杆40和由借助于间隙42彼此分离的两个钩形成的膨胀部分41a、41b,其中该间隙42能够在减小间隙宽度的情况下使膨胀部分41a、41b向内压缩。在其沿引导方向的下端处,膨胀部分41a、41b设有引导斜面410,以便用膨胀部分41a、41b的变形(径向压缩)促进引导进入形成在锁定体30上的锁定开口3′。

以固定销为形式的固定元件5沿引导方向E布置在锁定开口3′的边缘31后面,当由膨胀元件4′的底切轮廓形成的形状配合区域45在引导方向E上运动超过锁定位置时,形状配合区域45能够抓住该固定元件5,其中在锁定位置中,膨胀元件4′以它的膨胀部分41a、41b支承抵靠锁定开口3′的边缘31。

图4a以横截面示出来自图3的装置处于膨胀元件4′的锁定位置中,其中膨胀元件4′以它的锁定部分41a、41b支承抵靠锁定体30的锁定开口3′的边缘31。

图4b示出该装置处于如下状态,在该状态下,(由气囊模块被触发时出现的反冲造成的撞击所致)膨胀元件4已经在引导方向E(轴向a)上运动超过锁定位置,直到它借助于它的形状配合区域45抓住固定元件5。为此,膨胀元件4′的杆40必须具有比锁定开口3′足够大的长度(在引导方向E或轴向a上延伸),以便膨胀元件4′能够相对于锁定开口3′占据不同的纵向位置。

膨胀元件4′随后例如在如图2所示的复位弹簧6的作用下运动回到它的锁定位置中,其中,根据图4c,在固定元件5已经从以可脱开的方式紧固到的方向盘的对应子组件(接触桥1,对照图2)上脱开之后,固定元件5被带在膨胀部分41a、41b的形状配合区域45中。在图4c示出的状态下,膨胀元件4′借助于保持在形状配合区域45中的固定元件5来永久保持在膨胀状态下,从而固定在它的锁定位置中。因而没有如下危险:膨胀元件可能在特别大的力的作用下被压缩,且可能滑过锁定开口3′,结果气囊模块2将不再可靠地紧固到方向盘L上。

图5示出在撞击事件已经发生之后在图1到4c所示类型的连接点处的作为时间t(毫秒)的函数的典型力分布F。

在时间t=0处,探测到撞击即对应机动车辆的特别急剧的减速,并触发气囊模块,即引爆用于对设置在气囊模块中的气囊充气的气体发生器。在小于10毫秒之后出现第一力峰值K1,该第一力峰值K1表示由于气体发生器所引起的反冲导致气囊模块2经由弹簧6施加于接触桥(对照图2)上的力。该力引起在螺旋弹簧6变形的情况下气囊模块2相对于接触桥1的位移,结果那些膨胀元件4′(如图4b所示)能够分别抓住相关的固定元件5。作用在相反方向上的第二力峰值K2示出在稍微多于10毫秒之后在相反方向上作用于气囊模块2上的张力,该张力使得膨胀元件4′返回到它们各自的锁定位置中。

图6a示出连接点的演变,该连接点由锁定开口3和膨胀元件4″形成,在根据图6a的状态下该膨胀元件4″处于它的锁定位置中,即,以它的由两个锁定钩(布置在间隙42的两侧)形成的膨胀部分41a、41b支撑抵靠锁定开口30的边缘31,并接合在所述边缘后面。

固定元件5布置在锁定开口的后面,且在引导方向E或轴向a上与处于锁定位置中的膨胀部分41、41b间隔开,该固定元件5以可脱开的方式连接到接触桥1的部件上,被设计为固定销,且在它的面对着(处于锁定位置中的)锁定部分41a、41b的侧面上具有向锁定部分41a、41b成圆锥形逐渐变细的引导部分。为所述引导部分指定膨胀元件4″的间隙42的具有圆锥形轮廓的对应侧壁420,以便促进引导固定元件5进入膨胀元件4″的形状配合区域45中。在它的背离处于锁定位置中的膨胀部分41a、41b的侧面上,固定元件5还具有从它的圆柱形表面突出的支撑部分52。

参考图6a,此外显然膨胀元件4″的膨胀部分41a、41b在其下部外边缘上具有引导斜面410,在气囊模块2和接触桥1的装配期间,这些引导斜面410与锁定开口3的对应引导斜面310相互作用,以便促进在引导方向E上引导膨胀元件4″以它的膨胀部分41a、41b进入锁定开口3。在该情况下,膨胀元件4″的膨胀部分41a、41b和半径r相反地向内变形,并以上述方式压缩,且间隙42收缩,直到到达图6a所示锁定位置时膨胀部分41a、41b再次膨胀。

图6b示出来自图6a的连接点,其中膨胀元件4″再次处于它的锁定位置中,但是固定元件5保持在膨胀元件4″的形状配合区域45中。所述固定元件以如下的方式挤压分开膨胀部分41a、41b的两个钩,由此以如下的方式使膨胀部分41a、41b变宽,该方式使得膨胀部分41a、41b永久保持在膨胀状态下,其中膨胀部分41a、41b接合在锁定开口3的边缘31后面。换言之,当固定元件5位于膨胀元件4″的形状配合元件45中时,固定元件5对抗膨胀部分41a、41b的径向压缩,结果膨胀部分41a、41b不能通过锁定开口3。因此避免当出现特别大的力时该连接可能变松。

从图6a所示连接点的状态进入图6b所示状态的转变发生的方式使得:(利用膨胀元件4″的杆40在轴向a或引导方向E上的长度,该长度比锁定开口3沿该方向a或E的延伸程度大)膨胀元件4″在引导方向E上移位超过它的锁定位置,直到膨胀元件4″借助于它的形状配合区域45抓住固定元件5的圆柱形基体50(固定销),该形状配合区域45形成在间隙或狭槽42中且限定了底切轮廓。在该连接中,膨胀元件4″的和固定元件5的相互作用的引导部分410、51促进引导固定元件5进入间隙42并最终进入膨胀元件4″的形状配合区域45。

图6b还示出预定的破坏点55,在固定元件5被膨胀元件4″的形状配合区域45抓住之后,固定元件5已经在该破坏点55处从接触桥1的相关部件脱开。

图6a和6b所示的连接点也能够以如下方式构造,该方式使得仅在撞击事件中特别在气囊装置的气体发生器所产生的反冲作用下使得膨胀元件4″的形状配合区域45抓住固定元件5。另一方面,也可以设置成使得:膨胀元件4″从图4a所示它在它的锁定位置中处于膨胀状态但不带有固定元件的状态进入图6b所示状态的转变发生在安装子组件以彼此连接(接触桥1和气囊模块2)期间的某个时间处,固定元件5将膨胀部分41a、41b的膨胀状态保持在图6b所示状态下,使得膨胀部分41a、41b不能通过锁定开口3从它的锁定位置引导出来。

因此能够设置成例如:将要彼此连接的这两个子组件首先以如下方式装配,该方式使得相应的连接点处于图6a所示状态下,其中膨胀元件4″处于它的锁定位置中但不带有固定元件5,在该锁定位置中,膨胀元件4″以锁定部分41a、41b接合在锁定开口3的边缘31后面。在稍后的时间处,例如当对应的方向盘和相关的气囊模块安装在机动车辆中时,膨胀元件4″通过抓住固定元件5而转变到图6b所示由固定元件5保持膨胀部分41a、41b的膨胀状态的状态下,从而能够进行这些连接点的固定。

因此能够在安装过程已经完成到其中这些连接点的解锁显得不再必需的程度的时间处以特定的方式进行膨胀部分41a、41b的膨胀状态的固定。作为替换,可以设置成在撞击事件中使得膨胀元件4进入与固定元件5的接合,该运动已经在上面另外描述过。

图6a和6b所示的装置首先具有如下优点:帮助引导固定元件5进入膨胀元件4″的形状配合部分45的引导几何形状、连同引导面51和延伸件52、以及膨胀元件4″的间隙42上的相关内表面420同时帮助锁定平面上的膨胀元件吸收在受到大载荷时(在撞击事件中)可能出现的剪切力,从而可靠地防止膨胀元件从它的锁定位置解开。此外,在所有前述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将固定元件5固定锁定在膨胀元件4、4′、4″上避免了触发信号喇叭时的摩擦噪音。

因为以可脱开的方式连接到相关部件例如接触桥1的部件上的该固定元件能够通过注模形成在该对应部件上,所以设置固定元件5不需要任何额外费用,特别是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单独部件,因此使物流成本最小化。因为固定元件5不必作为单独的部件被引导进入膨胀元件4、4′、4″,而是从开始起就保持准备在锁定开口3后面,作为待连接的子组件中的一个子组件(接触桥1)的部件,所以也使有关安装的费用最小化。在该连接中,特别地,也可以使材料与膨胀元件4、4′、4″适当匹配。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