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公告号CN159163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公开/公告日2005-03-09
原文格式PDF
申请/专利权人 索尼株式会社;索尼计算机娱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410074934.6
发明设计人 荒木孝昌;
申请日2004-09-01
分类号G11B17/022;
代理机构11105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王景刚;李瑞海
地址 日本东京都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55:48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16-10-1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11B17/022 授权公告日:20090520 终止日期:20150901 申请日:20040901
专利权的终止
2009-05-20
授权
授权
2006-12-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2005-03-09
公开
公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诸如光盘或磁光盘等盘状存储介质的盘驱动装置以及一种用于盘驱动装置的凸轮。
本申请要求2003年9月2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3-309534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在此引作为参考。
背景技术
一般,许多信息装置,诸如个人计算机和家庭游戏机,都使用光盘,诸如声碟(CD)和数字通用盘(DVD)或磁光盘(MO),作为存储介质,并因此具有盘驱动装置,用于从盘状存储介质读取信息并把信息写到盘上。
盘驱动装置具有用于转动盘的心轴机构和用于读写信息的拾取机构,并通过这些机构实现从盘读取信息和把信息写入盘。除了这些心轴机构和拾取机构以外,盘驱动装置还具有装放机构,用于进行装放操作以在盘径向上传送盘;以及卡紧机构,用于进行卡紧操作以基本上沿盘厚度方向传送盘。装放机构执行在盘插放/弹出孔口与心轴机构之间的盘装放操作。卡紧机构对装放到心轴机构位置上的盘执行卡紧操作。
这种装放操作和卡紧操作通常分别利用独立的驱动源实现,因为这两种操作是在不同的方向上传送盘的。亦即,传统的盘驱动装置分别具有用于装放操作的驱动源和用于卡紧操作的驱动源(见比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2-304799。
同时,近来,一直强烈需求具有盘驱动装置的信息装置的小型化和缩减厚度等。在此情况下,盘驱动装置也一定必须予以小型化和缩减厚度等。
不过,传统的盘驱动装置设置具有独立的驱动源用于装放操作和用于卡紧操作。这一点肯定不适于小型化和缩减厚度等。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盘驱动装置和一种用于盘驱动装置的凸轮,使得可以用单一一个驱动源进行盘装放操作和卡紧操作,并从而容易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和缩减厚度等,而且还通过利用一共同的驱动源使得零部件的数量减少。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盘驱动装置。具体地说,符合本发明的盘驱动装置具有进行装放操作以在作为盘状记录介质的盘的径向上传送盘并进行卡紧操作以基本上沿其厚度方向上传送盘的功能。此盘驱动装置具有:多个滚轮件,接触盘的外面周边并从而支承盘;一滚轮臂杆,平行于盘的径向摆转并在其摆转端处设置有各滚动件;一卡紧件,接合于盘的中心孔眼;一卡紧臂杆,基本上沿在盘厚度方向摆转并其摆转端处设置有所述卡紧件;一单独的驱动源,向所述多个滚轮件中的至少一个提供转动驱动力;以及一凸轮,由所述单独的驱动源予以驱动并在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滚轮臂杆的摆转的对中凸轮槽沟或凸轮隆起以及用于控制卡紧臂杆的摆转的卡紧凸轮槽沟或凸轮隆起;其中随着对中凸轮槽沟或凸轮隆起控制滚轮臂杆的摆转,通过滚轮件的转动驱动沿径向上被传送的盘被定位在预定位置处,而随着卡紧凸轮槽沟或凸轮隆起控制卡紧臂杆的摆转,位于预定位置处的盘通过卡紧件基本上在厚度方向上予以传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盘驱动装置的凸轮。具体地说,盘驱动装置凸轮用在一盘驱动装置之中,后者具有:多个滚轮件,接触作为盘状记录介质的盘的外部周边并因而支承盘;一滚轮臂杆,平行于盘的径向摆转并在其摆转端处设置有各滚轮件;一卡紧件,接合于盘的中心孔眼;一卡紧臂杆,基本上在盘厚度方向上摆转并在其摆转端处设置有卡紧件;以及一单独的驱动源,向所述多个滚轮件中的至少一个提供转动驱动力;盘驱动装置具有进行装放操作以传送盘以及进行卡紧操作以基本上在盘厚度方向上传送盘的功能。此用于盘驱动装置的凸轮由单独的驱动源予以驱动并在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滚轮臂杆的摆转的对中凸轮槽沟或凸轮隆起以及用于控制卡紧臂杆的摆转的卡紧凸轮槽沟或凸轮隆起。随着对中凸轮槽沟或凸轮隆起控制滚轮臂杆的摆转,通过各滚轮件的转动驱动在径向上被传送的盘被定位在预定位置处,而随着卡紧凸轮槽沟或凸轮隆起调控卡紧臂杆的摆转,位于预定位置处的盘通过卡紧件基本上在厚度方向上予以传送。
在上述结构的盘驱动装置和采用盘驱动装置凸轮的盘驱动装置之中,由滚轮件支承的盘通过从驱动源传送给至少一个滚轮件的转动驱动力沿其径向(比如,沿与盘的插放/弹出方向相同的方向)予以传送。在此情况下,由于各滚轮件的盘支承位置因盘的传送而改变,其上设置有各滚轮件的滚轮臂杆平行于盘的径向摆转。这意味着,当摆转受到控制时,盘的传送也受到控制。因此,随着滚轮臂杆的摆转由设置在凸轮上的对中凸轮槽沟或凸轮隆起予以控制,在径向上被传送的盘被定位在预定位置上。简言之,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盘驱动装置中,通过各滚轮件的转动驱动和由凸轮控制滚轮臂杆的摆转来进行装放操作。
此外,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盘驱动装置中,卡紧凸轮槽沟或凸轮隆起设置在凸轮上而卡紧凸轮槽沟或凸轮隆起控制卡紧臂杆的摆转。卡紧臂杆因而通过卡紧件基本上沿厚度方向传送位于预定位置处的盘。简言之,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盘驱动装置中,卡紧操作是通过由凸轮控制卡紧臂杆的摆转而进行的。
各滚轮件和凸轮两者都由单独的驱动源予以驱动。因此,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盘驱动装置中,盘装放操作和盘卡紧操作是作为一系列操作由单独的驱动源(同一驱动源)进行的。
在符合本发明的盘驱动装置和采用符合本发明的盘驱动装置凸轮的盘驱动装置之中,由于盘装放操作和盘卡紧操作可以作为一系列操作由单独的驱动源进行,所以不需要设置用于装放操作和用于卡紧操作的独立的驱动源而可以容易地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和缩减厚度等。此外,由于共同的驱动源可以用于装放操作和卡紧操作,所以可以实现零部件数量的减少且容易实现成本的降低以及小型化和缩减厚度。
附图说明
图1A和1B是释意图,表明符合本发明的一种盘驱动装置的示意结构。图1A是其平面视图。图1B是其侧视剖面视图;
图2是分解透视图,表明示于图1A和1B中的盘驱动装置中的第一滚轮臂杆部件的示意结构;
图3是分解透视图,表明示于图1A和1B中的盘驱动装置中的第二滚轮臂杆部件的示意结构;
图4是分解透视图,表明示于图1A和1B中的盘驱动装置中的卡紧臂杆部件的示意结构;
图5A至5C是释意图,表明示于图1A和1B中的盘驱动装置中的凸轮的示意结构。图5A表明正面一侧的示意结构,图5B表明背面一侧的示意结构,图5C表明沿着图5A中直线A-A部分的剖面视图;
图6是时序图,表明在示于图1A和1B中的盘驱动装置中,在执行插装在盘插放/弹出孔口之中的12-cm盘的装放操作且随后执行卡紧操作的情况下的示意操作过程;
图7是释意图(部分1),表明在示于图1A和1B中的盘驱动装置中,在12-cm盘的装放操作中各滚轮臂杆部件和凸轮的示意操作;
图8是释意图(部分2),表明在示于图1A和1B中的盘驱动装置中,在12-cm盘的装放操作中各滚轮臂杆部件和凸轮的示意操作;
图9是释意图(部分3),表明在示于图1A和1B中的盘驱动装置中,在12-cm盘的装放操作中各滚轮臂杆部件和凸轮的示意操作;
图10是释意图(部分4),表明在示于图1A和1B中的盘驱动装置中,在12-cm盘的装放操作中各滚轮臂杆部件和凸轮的示意操作;
图11是释意图(部分5),表明在示于图1A和1B中的盘驱动装置中,在12-cm盘的装放操作中各滚轮臂杆部件和凸轮的示意操作;
图12是释意图(部分6),表明在示于图1A和1B中的盘驱动装置中,在12-cm盘的装放操作中各滚轮臂杆部件和凸轮的示意操作;
图13是时序图,表明在示于图1A和1B中的盘驱动装置中,在执行插装在盘插放/弹出孔口之中的8-cm盘的装放操作且随后执行卡紧操作的情况下的示意操作过程;
图14是释意图(部分1),表明在示于图1A和1B中的盘驱动装置中,在8-cm盘的装放操作中各滚轮臂杆部件和凸轮的示意操作;
图15是释意图(部分2),表明在示于图1A和1B中的盘驱动装置中,在8-cm盘的装放操作中各滚轮臂杆部件和凸轮的示意操作;
图16是释意图(部分3),表明在示于图1A和1B中的盘驱动装置中,在8-cm盘的装放操作中各滚轮臂杆部件和凸轮的示意操作;
图17是释意图(部分4),表明在示于图1A和1B中的盘驱动装置中,在8-cm盘的装放操作中各滚轮臂杆部件和凸轮的示意操作;
图18是释意图(部分5),表明在示于图1A和1B中的盘驱动装置中,在8-cm盘的装放操作中各滚轮臂杆部件和凸轮的示意操作;
图19是释意图(部分6),表明在示于图1A和1B中的盘驱动装置中,在8-cm盘的装放操作中各滚轮臂杆部件和凸轮的示意操作;
图20是释意图(部分7),表明在示于图1A和1B中的盘驱动装置中,在8-cm盘的装放操作中各滚轮臂杆部件和凸轮的示意操作;
图21是释意图(部分8),表明在示于图1A和1B中的盘驱动装置中,在8-cm盘的装放操作中各滚轮臂杆部件和凸轮的示意操作;
图22是释意图(部分9),表明在示于图1A和1B中的盘驱动装置中,在8-cm盘的装放操作中各滚轮臂杆部件和凸轮的示意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符合本发明的盘驱动装置和盘驱动装置的凸轮现在将参照各图予以说明。
在此,将说明执行装放操作的功能和执行卡紧操作的功能,它们是符合本发明的盘驱动装置的表征性特色。换句话说,其用于从盘上读出信息和/或向盘写入信息的拾取机构和其心轴机构基本上类似于传统装置的那些而因此不再详细地予以说明。
首先,将简略说明由盘驱动装置处理的盘。盘是一种只读存储介质,诸如CD或DVD;或者一种可记录/可再现的存储介质,诸如CD-R或DVD-R。盘制成盘状并具有一基本上设置在其中心部分处的中心孔眼。至于盘的外径,存在多种尺寸。具体地说,有具有12cm直径的盘(此后称作“12-cm盘”)和具有8cm直径的盘(此后称作“8-cm盘”)。
现在将说明处理这样一种盘的盘驱动装置的示意结构。
图1A和1B是释意图,表明符合本发明的盘驱动装置的示意结构。一如图1A和1B之中所示,概略地说,盘驱动装置具有一盘插放/弹出孔口1,用于插放和弹出盘;一光电传感器2,用于检测盘插进盘插放/弹出孔口1;一第一滚轮臂杆部件10;一第二滚轮臂杆部件20;一卡紧臂杆部件30;一凸轮40;以及一单独的驱动源(未画出),由比如一脉冲马达构成。第一滚轮臂杆部件10、第二滚轮臂杆部件20、卡紧臂杆部件30和凸轮40现在将依次予以说明。
图2是分解透视图,表明第一滚轮臂杆部件10的示意结构。一如图2之中所示,第一滚轮臂杆部件10具有一对滚轮臂杆11a、11b;多个滚轮件12a至12d;以及皮带13和各带轮14,用于把转动驱动力从驱动源传递给滚轮件12c、12d。
所述对滚轮臂杆11a、11b由比如金属板材或模制树脂制成。滚轮臂杆11a、11b围绕作为其各自支点的支承点15a、15b摆转。摆转方向平行于插进盘插放/弹出孔口1的盘径向并基本上正交于盘的插放/弹出方向。一接合销16a设置得从一个滚轮臂杆11a上伸出,而一接合于接合销16a的弧形长孔16b设置在另一滚轮臂杆11b上。
由于接合销16a、长孔16b和支承点15a、15b形成一联杆机构,所以所述对滚轮臂杆11a、11b摆转时相对于插进盘插放/弹出孔口1的盘的中心对称地彼此同步。在一个滚轮臂杆11a上设置一导引凸起17,有待接合于设置在稍后将要说明的凸轮40上的凸轮槽沟。
多个滚轮件12a至12d由比如具有高度自润滑特性的树脂材料制成,并配置在滚轮臂杆11a、11b的摆转端部处。在滚轮臂杆11a、11b的摆转端部处配置各为两个滚轮件12a至12d的目的是为了处理具有不同直径的两类盘(12-cm盘和8-cm盘),稍后将要详细地予以说明。因此,滚轮件12a、12c的配置节距不同于滚轮件12b、12d的配置节距。
在每一滚轮件12a至12d上设置一圆周部分18,接触插进盘插放/弹出孔口1的盘的外部周边并从而支承盘。希望的是,比如,一种橡胶材料装接于圆周部分18以便增大与盘外部周边端部表面的摩擦系数。在圆周部分18的轴向上方和下方,设置了带锥度部分19a、19b,具有的直径随着其远离圆周部分18而增大。这些带锥度部分19a、19b导引盘的外部周边端头部分,使得盘的外部周边端头部分可以由圆周部分18牢靠地予以支承。带锥度部分19a、19b之中,设置在非滚轮臂杆一侧上的带锥度部分19a在盘卡紧操作的情况下起到导向侧缘部分的作用,稍后将予以说明。
在这些滚轮件12a至12d之中,配置在滚轮臂杆11b上的两个滚轮件12c、12d可转动地受到支承并由经由皮带13和带轮14传递的转动驱动力在同一方向上被转动驱动。皮带13和带轮14可以由比如多个齿轮的组合代替,只要它们可以传递转动驱动力。
另一方面,配置在滚轮臂杆11a上的滚轮件12a、12b是不带转动地固定设置的,不像滚轮件12c、12d那样。不过,滚轮件12c、12d可以可转动地予以支承。由于这些滚轮件不需要转动,所以等同于一体的两个滚轮件的一个扁平椭圆形的单一滚轮件可予以设置而代替并列设置两个滚轮件。
图3是分解透视图,表明第二滚轮臂杆部件20的示范性结构。一如图3之中所示,第二滚轮臂杆部件20具有一对滚轮臂杆21a、21b,以及滚轮件22a、22b。
所述对滚轮臂杆21a、21b由比如金属板材或模制树脂制成,而且它们围绕作为其各自支点的支承点23a、23b平行于盘的径向而摆转,类似于第一滚轮臂杆部件10上的滚轮臂杆11a、11b。设置得从一个滚轮臂杆21a伸出的接合销24a接合于设置在另一滚轮臂杆21b上的长孔24b,而滚轮臂杆21a、21b的接合销24a、长孔24b和支承点23a、23b形成一联杆机构。因而,滚轮臂杆21a、21b相对于插进盘插放/弹出孔口1的盘的中心基本上对称地彼此同步摆转。一有待接合于设置在将在稍后予以说明的凸轮40上的凸轮槽沟的导引凸起25设置得从一个滚轮臂杆21a上伸出。
滚轮件22a、22b由比如一种具有高度自润滑特性的树脂材料制成,类似于第一滚轮臂杆部件10之中的滚轮件12a、12b。滚轮22a、22b分别可转动地或固定地配置在滚轮臂杆21a、21b的摆转端部处。每一滚轮件22a、22b具有一圆周部分26,接触插进盘插放/弹出孔口1的盘的外部周边并因而支承盘。再次希望的是,比如一种橡胶材料装接于圆周部分26以便增大与盘外部周边端部表面的摩擦系数。圆周部分26在轴向上的上方和下方,设置带锥度部分27a、27b,具有的直径随着其远离圆周部分26而增大。这些带锥度部分27a、27b导引盘的外部周边端头部分,使得盘的外部周边端头部分可以由圆周部分26牢靠地予以支承。带锥度部分27a、27b之中,设置在非滚轮臂杆一侧上的带锥度部分27a在盘卡紧操作的情况下起到导向侧缘部分的作用,稍后将予以说明。
图4是分解透视图,表明卡紧臂杆部件30的示意结构。一如图4之中所示,卡紧臂杆部件30具有卡紧臂杆31和一卡紧件32,后者包括一卡紧盘32a、一轭图32b以及一轭圈衬垫32c。
卡紧臂杆31由比如金属板材或模制树脂制成,并围绕作为其支点的支承点33基本上在插进盘插放/弹出孔口1的盘的厚度方向上摆转。卡紧臂杆31由比如拉伸弹簧制成的弹性件34朝向盘驱动装置的心轴机构施力。在卡紧臂杆31上,设置一导向件35,有待接合于设置在凸轮40上的凸轮槽沟,稍后将予以说明。
卡紧件32包括卡紧盘32a,具有的形状可以接合于盘的中心孔眼;圆盘状轭圈32b,由磁性材料制成;以及轭圈衬垫32c,用于通过设置在卡紧臂杆31的摆转端部处的孔口31a卡持卡紧盘32a和轭圈32b。亦即,卡紧件32配置在卡紧臂杆31的摆转端部并可以接合于盘的中心孔眼。
图5A至5C是释意图,表明凸轮40的示意结构。凸轮40由比如具有高度自润滑特性的树脂材料制成并可转动地受到支承。一如图5A和5B之中所示,凸轮40具有扁平的齿轮形状,带有设置在其外部周边上的许多轮齿41。不过,这些轮齿41并不制成在整个外部周边上,而一缺齿部分42设置在一部分外部周边上。一由把转动驱动力传递给皮带13和带轮14的驱动源予以驱转的齿轮(未画出)有待啮合于各轮齿41。
一如图5A之中所示,一有待啮合于从构成第一滚轮臂杆部件10的滚轮臂杆11a伸出的导引凸起17的凸轮槽沟43,制成在凸轮40的一侧(此后称作“正面”)上。由于导引凸起17接合于凸轮槽沟43,第一滚轮臂杆部件10的滚轮臂杆11a、11b的摆转受到控制。凸轮槽沟43包括12-cm盘对中凸轮槽沟部分43a、12-cm盘卡紧凸轮槽沟部分43b,以及8-cm盘卡紧凸轮槽沟部分43c,以便实现控制功能,这在稍后将予以说明。亦即,设置在凸轮40正面上的凸轮槽沟43包括对应于不同盘直径的多个凸轮槽沟部分43a至43c。
其次,在凸轮40的正面上,制成一卡紧凸轮槽沟44,有待接合于设置在构成卡紧臂杆部件30的卡紧臂杆31上的导向件35。由于导向件35接合于卡紧凸轮槽沟44,卡紧臂杆部件30的卡紧臂杆31的摆转受到控制。
一如图5B之中所示,有待接合于从构成第二滚轮臂杆部件20的滚轮臂杆21a伸出的导引凸起25的凸轮槽沟45,制成在凸轮40的另一侧(此后称作“背面”)上。由于导引凸起25接合于凸轮槽沟45,第二滚轮臂杆部件20的滚轮臂杆21a、21b的摆转受到控制。凸轮槽沟45包括一凸轮操作触发凸轮槽沟部分45a、一12-cm盘对中凸轮槽沟部分45b、一12-cm盘卡紧凸轮槽沟部分45c以及一8-cm盘卡紧凸轮槽沟部分45d,以便实现控制功能,这在稍后将予以说明。亦即,设置在凸轮40的背面上的凸轮槽沟45也包括对应于不同盘直径的多个凸轮槽沟部分45a至45d。
虽然在此实例中在凸轮4a上制成凸轮槽沟43、44和45,但代替各凸轮槽沟也可以设置凸轮隆起,只要它们可以实现等同的凸轮功能即可。
下面,将分别针对12-cm盘和8-cm盘说明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盘驱动装置中进行盘装放操作和盘卡紧操作时的示范性操作过程。
首先,将说明12-cm盘的情况。图6是一时序图,表明在进行插进盘插放/弹出孔口1之中的12-cm盘的装放操作以及而后进行卡紧操作时的示范性操作过程。图7至12是释意图,表明在12-cm盘的装放操作中各滚轮臂杆部件和凸轮的示意操作。在图7至12中,未示出与滚轮臂杆11a、21a对称地同步摆转的滚轮臂杆11b、21b。
一如图6之中所示,在盘驱动装置中,当12-cm盘用手插进盘插放/弹出孔口1时,光由传感器2检测出盘的插放(步骤101,此后步骤简单地称为“S”)。响应于此,驱动源开始转动驱动(S102)。驱动源的转动驱动力经由皮带13和带轮14被传递,而可转动地被支承的滚轮件12c、12d开始转动(S103)。
随着驱动源开始转动驱动,有待啮合于凸轮40各轮齿41的齿轮也开始转动。此时,缺齿部分42处在该齿轮部分处,而齿轮与各轮齿不相互啮合。因此,只有齿轮在空转。亦即,即使当驱动源开始转动驱动时,这也不会开始凸轮40的转动。
插进盘插放/弹出孔口1的12-cm盘的外部周边端头部分抵靠第一滚轮臂杆部件10的滚轮件12a至12d中的、对应于12-cm盘配置的滚轮件12a、12c的各圆周部分18,而盘由各圆周部分18予以支承。在此情况下,由于12-cm盘制成盘状,所以,如果滚轮件12c正在转动,则12-cm盘围绕由固定滚轮件12a形成的支承点作为其支点而转动。随着12-cm盘的转动,就改变滚动件12a、12c的支承位置。因此,所述对滚轮臂杆11a、11b相对于12-cm盘的中心彼此同步地对称摆转(S104)。这些动作导致12-cm盘相对于其中心从盘插放/弹出孔口1向心轴机构沿径向传送。亦即,开始了12-cm盘的装放操作。
在如此的装放操作中驱动源转动驱动的开始是由光电传感器2检测出盘插放而被触发的。因此,当12-cm盘的外部周边端头部分抵靠滚轮件12a、12c时,滚轮件12c可能已经转动而在盘插放/弹出时对于滚轮件12a、12c的抵靠冲击可以减小。亦即,当盘插进盘插放/弹出孔口1时,盘自动地被向内拉拽。可以实现插放盘的人的良好操作性。
在此之后,随着驱动源继续转动驱动和在径向上继续传送12-cm盘,12-cm盘的外部周边端头部分由第一滚轮臂杆部件10的滚轮件12b、12d予以支承并抵靠第二滚轮臂杆部件20滚轮件22a、22b的圆周部分。然后,由于该抵靠之后12-cm盘在径向上的传送仍然由驱动源的转动驱动而使之继续,滚动件22a、22b被12-cm盘的外部周边端头部分朝向传送方向靠压。这样就导致所述对滚轮臂杆21a、21b基本上相对于12-cm盘的中心对称地同步摆转。
在此状态下,12-cm盘在其外部周边端头部分的四点上由滚轮件12b、12d、22a和22b支撑(见图7)。
当所述对滚轮臂杆21a、21b开始摆转时,此摆转导致从滚轮臂杆21a伸出的导引凸起25发生移动。由于这种移动,导引凸起25抵靠凸轮40的凸轮槽沟45的凸轮操作触发凸轮槽沟部分45a并推压凸轮操作触发凸轮槽沟部分45a。一直是静止的凸轮40由导引凸起25受到推压并被转动,而设置在外部周边上的各轮齿41啮合于一直在空转的齿轮(见图8)。亦即,由于受到导引凸起25推压而得以转动的凸轮40使各轮齿41啮合于齿轮,驱动源的转动驱动被传递给凸轮40而凸轮40开始转动(S106)。
在凸轮40开始转动之后,12-cm盘仍然沿径向被传送而滚轮臂杆11a、11b、21a、21b相应地继续摆转。当从滚轮臂杆21a伸出的导引凸起25抵靠凸轮40的凸轮槽沟45的12-cm盘对中凸轮槽沟部分45b时,滚轮臂杆21a、21b在该位置处停止摆转(见图9)。亦即,当导引凸起25抵靠12-cm盘对中凸轮槽沟部分45b时,滚轮臂杆11a、11b不再摆转。随着滚轮臂杆21a、21b停止摆转,滚轮臂杆11a、11b也停止摆转。这就结束了12-cm盘在径向上的传送,而12-cm盘由于滚轮件12d的转动驱动而在同样位置转动。在此情况下12-cm盘的停止位置是12-cm盘的中心孔眼可以接合于卡紧臂杆部件30的卡紧件32的位置(此后这一位置称作“对中位置”)。亦即,当导引凸起25抵靠12-cm盘对中凸轮槽沟部分45b和滚轮臂杆21a、21b的摆转受到控制时,12-cm盘被定位在对中位置处(S107)。
在此盘驱动装置中,插进盘插放/弹出孔口1的12-cm盘从盘插放/弹出孔口1到对中位置的装放操作是按照上述过程进行的。在装放操作之后,进行卡紧操作。
在卡紧操作中,由于凸轮40在12-cm盘被定位在对中位置处之后继续转动(见图10),卡紧臂杆部件30的卡紧臂杆31的导向件35,在按照凸轮40的转动与卡紧凸轮突起46接触的同时一直朝向凸轮槽沟部分44移动,接合于凸轮40的卡紧凸轮槽沟部分44,而这使得卡紧臂杆31开始朝向心轴机构摆转(S108)。更为具体地说,当在12-cm盘定位在对中位置处之后经过一段预定的时间,亦即,当凸轮40转动一预定的角度时,导向件35的位置按照卡紧凸轮槽沟部分44的斜度朝向心轴机构移动。因而,卡紧臂杆31,一直被朝向心轴机构施力并被撤回到通过装放操作被传送的12-cm盘和卡紧件32不彼此干涉的位置,开始按照导向件35的移动朝向心轴机构摆转(见图11)。
当卡紧臂杆31按照凸轮40的转动摆转到卡紧件32的卡紧盘32a完全接合于12-cm盘中心孔眼的位置(它们彼此接触的位置)时,第一滚轮臂杆部件10的滚轮臂杆11a的导引凸起17接合于凸轮40正面上的凸轮槽沟43的12-cm盘卡紧凸轮槽沟部分43b,而第二滚轮臂杆部件20的滚轮臂杆21a的导引凸起25接合于在凸轮40背面上的凸轮槽沟45的12-cm盘卡紧凸轮槽沟部分45c。这使得滚轮臂杆11a、11b、21a、21b恢复摆转(S109)。不过,在此情况下,滚轮臂杆11a、11b、21a、21b在主要一个方向摆转使得滚轮臂杆11a、11b、21a、21b的滚轮件12b、12d、22a、22b,亦即在四点处支承12-cm的盘的外部周边端头部分的滚轮件12b、12d、22a、22b,移离外部周边端头部分。
在滚轮臂杆11a、11b、21a、21b恢复摆转之后,卡紧臂杆31按照凸轮40的转动继续朝向心轴机构摆转。当滚轮臂杆11a、11b、21a、21b恢复摆转时,在四点处一直支承12-cm盘的外部周边端头部分的滚轮件12b、12d、22a、22b移离外部周边端头部分。由于这种移动,通过装放操作定位在对中位置处的12-cm盘按照卡紧臂杆31的摆转基本上在盘厚度方向上被传送,而12-cm盘的中心孔眼接合于卡紧件32的卡紧盘32a。
在此情况下,由于带锥度部分19a、27a设置在移离12-cm盘的外部周边端头部分的滚轮件12b、12d、22a、22b上,带锥度部分19a、27a有助于12-cm盘的传送。亦即,12-cm盘外部周边上的四点受到带锥度部分19a、27a的导引而12-cm盘基本上在厚度方向上被传送。因此,盘在传送时的姿态得以稳定。
为了可靠地实现稳定的姿态,卡紧臂杆31的摆转速度(亦即凸轮40的卡紧凸轮槽沟部分44的形状)、在恢复摆转之后滚轮臂杆11a、11b、21a、21b的摆转速度(亦即凸轮40的12-cm盘卡紧凸轮槽沟部分43b、45c的形状)以及带锥度部分19a、27a的倾角都是同步化的。
顺遂着凸轮40的卡紧凸轮槽沟部分44的形状,卡紧臂杆31摆转到心轴机构的心轴毂(未画出)和卡紧臂杆部分30的卡紧件32可把12-cm盘卡持在它们之间的状态(S110)。此外,顺遂着凸轮40的12-cm盘卡紧凸轮槽沟部分43b、45c的形状,滚轮臂杆11a、11b、21a、21b摆转到滚轮件12b、12d、22a、22b不接触12-cm盘的外部周边端头部分的位置上(见图12)。由于这可使12-cm盘由心轴机构予以转动,盘驱动装置停止驱动源的转动驱动并因而停止滚轮件12c、12d和凸轮40的转动(S111)。驱动源的停止可以由来自用于检测盘卡紧的传感器的信号或来自用于检测凸轮40位置的传感器的信号,或者通过测定始自驱动源开始转动的时间并确定作为测定结果的预定时间的流逝,来予以触发。
在盘驱动装置中,定位在对中位置处以便由心轴机构转动12-cm盘的12-cm盘的卡紧操作是按照上述过程进行的。
在从盘插放/弹出孔口1弹出卡紧的12-2m盘的情况下,上述系列操作可以完全按相反顺序进行。具体地说,当驱动源在相反于首先进行装放操作和接下来进行卡紧操作的转动驱动方向的方向被旋转驱动时,卡紧的12-cm盘被传送到对中位置。在此情况下,由于带锥度部分19a、27a设置在滚轮件12b、12d、22a、22b上,所以,当滚轮臂杆11a、11b、21a、21b沿这样一种方向摆转使得滚轮件12b、12d、22a、22b更近地移向12-cm盘的外部周边端头部分时,带锥度部分19a、27a有助于12-cm盘基本上沿厚度方向上的传送。这使得12-cm盘得以在厚度方向上传送。然后,位于对中位置处的12-cm盘可以通过滚轮件12c、12d的反向转动被传送到盘插放/弹出孔口1。
现在,将说明8-cm盘的情况。图13是一时序图,表明进行插进盘插放/弹出孔口1的8-cm盘的装放操作和进行卡紧操作时的示意操作过程。图14至22是释意图,表明在8-cm盘的装放操作中各滚轮臂杆部件和凸轮的示意操作。同样在图14至22中,未示出同步于滚轮臂杆11a、21a对称摆转的滚轮臂杆11b、21b。
一如图13之中所示,在8一cm盘的情况下,借助光电传感器2检测盘的插放(S201)、响应于检测而开始驱动源的转动驱动(S202)、经由皮带13和带轮14开始滚轮件12c、12d的转动(S203)和由于齿轮的空转而造成的凸轮40的持续静止状态都与上述12-cm盘的情况完全一样。
插进盘插放/弹出孔口1的8-cm盘的外部周边端头部分抵靠第一滚轮臂杆部件10的滚轮件12a至12d中的、对应于8-cm盘而配置的滚轮件12b、12d的圆周部分18,而盘由各圆周部分18予以支承。在此情况下,8-cm盘围绕由固定的滚轮件12b形成的支承点作为其支点并按照滚轮件12d的转动而转动。因此,所述对滚轮臂杆11a、11b开始相对于8-cm盘的中心彼此同步地对称摆转。这些动作开始8-cm盘的装放操作并使得8-cm盘相对于其中心从盘插放/弹出孔口1朝向心轴机构在径向上被传送。
同样在此情况下,由于驱动源转动驱动的开始是由光电传感器2检测盘插放而予以触发的,所以一如12-cm盘的情况那样,插放盘的人的良好操作性得以实现。
在此之后,随着驱动源继续转动驱动和8-cm盘在径向上被继续传送,8-cm盘的外部周边端头部分抵靠第二滚轮臂杆部件20的滚轮件22a、22b的圆周部分26。然后,由于在抵靠之后8-cm盘在径向上的传送仍然由驱动源的转动驱动而继续进行,滚轮件22a、22b就由8-cm盘的外部周边端头部分朝向传送方向予以推压。这使得所述对滚轮臂杆21a、21b相对于8-cm盘的中心基本上对称地同步摆转(S205)。
在此状态下,8-cm盘在其外部周边端头部分上的四点处由滚轮件12b、12d、22a、22b支承(见图14)。
当所述对滚轮臂杆21a、21b开始摆转时,此摆转使得从滚轮臂杆21a伸出的导引凸起25移动。由于这种移动,导引凸起25抵靠凸轮40的凸轮槽沟45的凸轮操作触发凸轮槽沟部分45a并推压凸轮操作触发凸轮槽沟部分45a。一直是静止的凸轮40由导引凸轮25予以推压并使之转动,而设置在外部周边上的各轮齿41啮合于一直在空转的齿轮(见图15)。因此,驱动源的转动驱动被传递给凸轮40而凸轮40开始转动(S206)。
在凸轮40开始转动之后,8-cm盘仍然在径向上被传送而滚轮臂杆11a、11b、21a、21b相应地继续摆转。当从滚轮臂杆11a伸出的导引凸起17抵靠凸轮40的凸轮槽沟43的8-cm盘对中凸轮槽沟部分43a时,滚轮臂杆11a、11b在该位置处停止摆转(见图16)。亦即,当导引凸起17抵靠8-cm盘对中凸轮槽沟部分43a时,滚轮臂杆11a、11b不再摆转。当滚轮臂杆11a、11b停止摆转时,滚轮臂杆21a、21b也停止摆转。这样,随着导引凸起17抵靠8-cm盘对中凸轮槽沟部分43a以及滚轮臂杆11a、11b的摆转受到控制,8-cm盘被定位在对中位置处(S207)。
在12-cm盘的情况下,滚轮臂杆21a、21b摆转的控制,亦即滚轮臂杆21a、21b不再朝后摆转的状态,是由凸轮槽沟45实现的,而12-cm盘被定位在对中位置处。在8-cm盘的情况下,操作不同于12-cm盘情况下的操作之处在于:滚轮臂杆11a、11b摆转的控制,亦即滚轮臂杆11a、11b不再朝后摆转的状态,是由凸轮槽沟43实现的,而8-cm盘被定位在对中位置处。不过,盘的直径与摆转方面受到控制的滚轮臂杆11a、11b、21a、21b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不限于上述模式。比如,只要盘通过由凸轮40进行的摆转控制而能被定位在对中位置处,对应关系可以逆反于上述的模式。另外,在8-cm盘和12-cm盘两种情况下,同样的滚轮臂杆可以在摆转方面进行控制。
在此盘驱动装置中,插进盘插放/弹出孔口1的8-cm盘从盘插放/弹出孔口1到对中位置的装放操作是按照上述过程进行的。
不过,由于8-cm盘比12-cm盘具有较小的直径,把8-cm盘从盘插放/弹出孔口1传送到对中位置比传送12-cm盘花费较短的时间。亦即,8-cm盘比12-cm盘更快地被定位在对中位置。另一方面,无论是12-cm盘还是8-cm盘,开始卡紧操作的定时是一样的。因此,在8-cm盘情况下,当装放操作结束时,卡紧操作在凸轮40的一段空转时间之后进行(S208)。凸轮40的空转时段是为了弥补进行盘对中所需的时间上的差别。在这一时段期间,即使凸轮40转动,滚轮臂杆11a、11b、21a、21b以及卡紧臂杆31也不摆转(见图17至20)。
在凸轮20空转时段之后的卡紧操作中,卡紧臂杆部件30的卡紧臂杆31的导向件35接合于凸轮40的卡紧凸轮槽沟部分44,而导向件35的位置按照卡紧凸轮槽沟部分44的斜度朝向心轴机构移动。因而,卡紧臂杆31开始按照导向件35的移动朝向心轴机构摆转(S209)(见图21)。
当卡紧臂杆31按照凸轮40的转动摆转到卡紧件32的卡紧盘32a完全接合于8-cm盘的中心孔眼的位置(它们彼此接触的位置)时,第一滚轮臂杆部件10的滚轮臂杆11a的导引凸起17接合于在凸轮40正面上的凸轮槽沟43的8-cm盘卡紧凸轮槽沟部分43c,而第二滚轮臂杆部件20的滚轮臂杆21a的导引凸起25接合于在凸轮40背面上的凸轮槽沟45的8-cm盘卡紧凸轮槽沟部分45d。亦即,因两种盘之间直径方面的不同,由于在12-cm盘的情况下装放操作之后滚轮臂杆11a、11b、21a、21b的位置不同于它们在8-cm盘情况下的位置,所以在8-cm盘情况下,导引凸起17、25接合于不同于12-cm盘情况下的各凸轮槽沟的凸轮槽沟43c、45d。这使得滚轮臂杆11a、11b、21a、21b恢复摆转(S210)。同样在此情况下,滚轮臂杆11a、11b、21a、21b在这样一种方向摆转使得滚轮臂杆11a、11b、21a、21b的滚轮件12b、12d、22a、22b,亦即在四点处支承8-cm盘的外部周边端头部分的滚轮件12b、12d、22a、22b,移离外部周边端头部分,一如12-cm盘情况那样。
随着滚轮臂杆11a、11b、21a、21b恢复摆转和卡紧臂杆31朝向心轴机构摆转,通过装放操作被定位在对中位置处的8-cm盘按照卡紧臂杆31的摆转基本上在盘厚度方向上被传送,同时由滚轮件12b、12d、22a、22b的带锥度部分19a、27a予以协助,而8-cm盘的中心孔眼接合于卡紧件32的卡紧盘32a。卡紧臂杆31摆转到心轴机构的心轴毂与卡紧臂杆部件30的卡紧件32可以把8-cm盘卡持在它们之间的状态(S211)。此外,顺遂着凸轮40的8-cm盘卡紧凸轮槽沟部分43c、45d,滚轮臂杆11a、11b、21a、21b摆转到滚轮件12b、12d、22a、22b不接触8-cm盘的外部周边端头部分的位置(见图22)。由于这使得8-cm盘由心轴机构使之转动,盘驱动装置停止驱动源的转动驱动并因而停止滚轮件12c、12d和凸轮40的转动(S212)。使驱动源停止的触发与12-cm盘的情况相同。
在此盘驱动装置中,定位在对中位置处以便由心轴机构使8-cm盘转动的8-cm盘的卡紧操作是按照上述过程进行的。
在从盘插放/弹出孔口1弹出被卡紧的8-cm盘的情况下,上述系列操作可以一如12-cm盘情况那样完全以相反顺序进行。
一如上述,符合这一实施例的盘驱动装置具有由与滚轮件12c、12d的驱动源相同的驱动源予以旋转驱动的凸轮40,而凸轮40具有凸轮槽沟43,包括12-cm盘对中凸轮槽沟部分43a;凸轮槽沟45,包括12-cm盘对中凸轮槽沟部分45b;以及卡紧凸轮槽沟部分44。随着凸轮槽沟部分43a、45b控制滚轮臂杆11a、11b、21a、21b的摆转,在径向上被传送的盘被定位在对中位置处。随着卡紧凸轮槽沟44控制卡紧臂杆31的摆转,位于对中位置处的盘基本上在厚度方向上被传送。因此,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盘驱动装置中,由于盘装放操作和盘卡紧操作可以作为一系列操作由同一驱动源进行,不需要设置用于装放操作和用于卡紧操作的单独的驱动源,而且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在装置的小型化和在厚度方面的减小等。此外,由于共同的驱动源可以用于装放操作和卡紧操作,所以可以实现零部件数量的减少并可以实现成本的降低以及装置的小型化和在厚度方面的缩减等。
同样,在此实施例中说明的盘驱动装置之中,设置在凸轮40上的凸轮槽沟43、45包括对应于不同盘直径的多个凸轮槽沟部分43b、43c、45c、45d。因此,即使设置凸轮40而装放操作和卡紧操作共用共同的驱动源,装放操作和卡紧操作也可以针对12-cm盘和8-cm盘二者同样地进行。此外,由于凸轮槽沟部分43b、43c、45c、45d是按照对应于12-cm盘和8-cm盘的不同直径的滚轮臂杆11a、11b、21a、21b的不同位置设置的,所以可以省去用于识别12-cm盘和8-cm盘的传感器或类似装置。这就意味着,不同的盘尺寸,即12-cm盘和8-cm盘,可以简单地从滚轮臂杆11a、11b、21a、21b的位置予以识别而不需要传感器或类似装置。亦即,在此盘驱动装置中,12-cm盘和8-cm盘可以加以识别而不需要专用的传感器或类似装置。
虽然12-cm盘和8-cm盘在此实施例中被用作实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实施例。具体地说,盘驱动装置可以处理直径不同于12-cm或8-cm的盘,并可以考虑处理三种或更多类型的盘,这取决于设置在凸轮40上的凸轮槽沟部分的数量。
此外,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的盘驱动装置中,滚轮件12a至12d、22a、22b的带锥度部分19a、27a有助于盘基本上在厚度方向上的传送。因此,当朝向心轴机构传送盘时,盘的外部周边由带锥度部分19a、27a予以导引而盘在传送时的姿态因而得以稳定。同样,带锥度部分19a、27a的存在使得可以从心轴一侧沿相反方向传送盘。
虽然本发明已经按照示于所附各图中的其特定优选实施例予以说明并详细说明在以上文字说明之中,但本技术领域的一般熟练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实施例,而是可以在不背离由所附各项权利要求所叙述和确定的本发明的范畴和精神内实现各种修改、替代结构或等同物。
机译: 凸轮装置,改变凸轮装置的驱动节点的位移过程长度的方法,多盘电磁离合器,控制多盘电磁离合器的方法,多盘电磁制动器以及控制多盘电磁的方法
机译: 用于机动车辆的刮水装置的驱动装置,具有由方向盘控制的偏心凸轮,其中方向盘的支撑轴与驱动轴间隔开,并且支撑在固定的副轴承上方的连接部分上
机译: 盘驱动装置和用于盘驱动装置的凸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