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记录装置和测试图案记录方法

记录装置和测试图案记录方法

摘要

一种记录装置,使排列配置了多个记录元件的记录头沿着与记录元件排列配置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在记录媒体上扫描而进行记录。在记录用于确认各记录元件的记录特性的测试图案时,多次执行直线图案的记录,使得并列地驱动邻接的多个记录元件并记录在扫描方向上具有预定长度的直线图案,并将所有记录元件用于至少1个直线图案的记录。在所记录的测试图案中,使在实际的记录中无关紧要记录元件的记录特性的差异非明显化,而且可判断出在实际记录时导致图像质量及等级降低的记录元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48685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4-04-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佳能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03153095.8

  • 发明设计人 神田英彦;

    申请日2003-08-12

  • 分类号B41J2/21;B41J2/13;

  • 代理机构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季向冈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13:5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8-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41J2/21 授权公告日:20060712 终止日期:20170812 申请日:20030812

    专利权的终止

  • 2006-07-12

    授权

    授权

  • 2004-06-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4-04-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装置和测试图案记录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使排列配置有多个记录元件的记录头沿着与记录元件的排列配置方向交叉的方向在记录媒体上扫描并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中的用于确认各记录元件的记录特性的测试图案。

背景技术

具有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功能的记录装置或着用作包含了计算机以及文字处理器的复合型电子设备或工作站等的输出设备的记录装置的构成为:根据图像信息(包含文字信息等)在用纸或塑料薄板等被记录媒体上记录图像(包含文字等)。这样的记录装置根据记录方式的不同可分成喷墨式、线点式、热式、激光式等。

上述记录装置中的喷墨式记录装置(喷墨记录装置)是从记录单元(记录头)将墨水排出到记录媒体而进行记录的,与其它记录方式相比,更容易实现高精细化,而且高速、静声性良好,价格也低,这是其优点。另一方面,由于彩色化的需求不断增大,许多彩色喷墨记录装置也得以开发出来。喷墨记录装置为了提高记录速度,作为集成排列配置多个记录元件而构成的记录头采用了集成多个作为墨水排出部的墨水排出口(喷嘴)和液路的构成方式,并且,为了满足彩色要求,一般具有多个记录头。

图1是表示记录头在记录纸的纸面上进行记录时的打印机部的构成的图。在该图中,标号101为喷墨墨盒。这些墨盒由分别收纳4色的彩色墨水即黑、青、品红、黄墨水的墨水槽以及具有用来排出各色墨水的排出口的记录头102构成。在图2中从z方向表示了排列配置于该记录头102上的排出口的状态,其中,标号201表示在记录头102上排列配置的多个排出口。排出口为喷嘴端部的开口部,通过驱动设于排出口内的排出单元而从排出口排出墨水。

再次返回到图1。标号103为送纸辊,与辅助辊104一起压紧记录纸P并朝图中的箭头方向转动,随时朝y方向传送记录纸P。另外,标号105为供纸辊,在进行记录纸的供纸的同时,与103、104一样,起到了压紧记录纸P的作用。标号106表示滑架,支承4个喷墨墨盒,在记录的同时使墨盒移动。在不进行记录时或进行记录头的恢复作业等时,在图中虚线示出的位置的起始位置(h)处待机。

开始记录前,在接到记录开始命令时,处于图中的位置(起始位置)的滑架106一边朝x方向移动一边通过记录头102上的多个记录头201进行记录。当数据记录在纸面端部结束时,滑架返回到原来的起始位置,重新进行在x方向上的记录。

在记录图片图像等的场合,需要发色性、层次性、均匀性等各种要素。特别是关于均匀性,因记录头的制造工序和时效变化等而产生的很小的喷嘴单位的差异在进行记录时会影响到各喷嘴的墨水的排出量以及排出方向,最终因为记录图像的浓度不均而成为使图像质量变差的原因。

为了对导致上述图像质量变差的记录头的喷墨状态进行确认,而对目测确认测试图案进行确认测试图案。作为目测确认测试图案,采用诸如包含了通过1个墨水排出口在主扫描方向上记录了1根直线的并由墨水排出口数量的直线构成的图案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通过该目测确认测试图案来确认在特定的直线上记录的位置是否偏离、颜色是否变淡等等,并将其作为进行记录头恢复作业所需的判断材料。

下面,根据图3A~3C和图4A~4C来说明因记录图像的浓度不均而导致图像质量变差的原因的具体例。在图3A中,标号31为记录头,由8个喷嘴32构成。标号33为由喷嘴32排出的墨水滴,一般而言,如该图所示,的以统一的排出量朝统一的方向排出墨水滴是较理想的。如能进行这样的排出,则如图3B所示,可以在纸面上形成统一大小的点,而整体上也可获得不会发生浓度不均现象的均匀图像(图3C)。

然而,实际上,如前面说明的那样,各喷嘴分别存在差异,如就这样与上述同样地进行记录,则如图4A所示,在从各喷嘴排出的墨水滴的大小及方向上就会产生差异,而在纸面上形成如图4B所示的点。根据该图,相对记录头的主扫描方向,周期性地存在着面积系数不满100%的白纸部分,或与之相反不必要地使点重合,或发生在该图中间可看到的的白条纹。在这样的状态下形成的点的集合相对于喷嘴排列方向而成为图4C所示的浓度分布,其结果是,普通人能够以肉眼感知这种浓度差别的现象。另外,有时由送纸量的差异所导致的条纹也比较明显。

在日本特开平06-14361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指在降低上述浓度不均问题的方法。下面,根据图5A~5C以及图6A~6C来简单地说明其方法。根据该方法,如图5所示,为了完成与图4相同的记录区域,而进行3次记录头31的主扫描(图5A),但是,以2次主扫描来完成各记录区域的一半即4个像素单位的区域。在该场合下,记录头的8个喷嘴被分成上部4个喷嘴、下部4个喷嘴这样的2组,每1个喷嘴通过1次主扫描所进行记录的点是根据某一预定的图案将预定的图像数据隔行减少至约一半而成的。然后,在进行第2次的主扫描时记录余下的一半图像数据的点,从而完成4个像素单位区域的记录。以下,将上述记录方法称为多道次记录方法。

如果使用上述记录方法,即使使用与图4A所示记录头等同的记录头,由于对各喷嘴固有的记录图像的影响减半,所以,被记录的图像成为如图5B所示那样的状态,图4B那样的黑条纹和白条纹则变得不太明显。因此,浓度差异也如图5C所示那样变得比图4C的场合要缓和很多。在进行这样的记录时,通过第1次主扫描和第2次主扫描按照某一预定图案对图像数据以相互补偿的形式进行分割,但一般而言,该图案如图6A~6C所示那样,各纵横1像素,最一般的情况是正好形成交错状点阵。因此,在单位记录区域(在这里为4个像素单位)由记录交错状点阵的第1次主扫描和记录反交错状点阵的第2次主扫描完成记录。

图6A、6B、及6C分别表示了在使用该交错、反交错的隔行图案时是如何进行一定区域的记录的。首先,在第1次主扫描中,使用下部4个喷嘴进行交错的隔行图案的记录(图6A)。然后,在第2次主扫描中,仅以4个像素(记录头长度的1/2)进行送纸,进行反交错的隔行图案的记录(图6B)。进而,在第3次主扫描中,再次仅以4个像素(记录头长度的1/2)进行送纸,并再次进行交错的隔行图案的记录(图6C)。如此,通过依次交替进行4个像素的送纸、交错、反交错的隔行图案的记录,由各主扫描分别完成4个像素的记录区域。

如上所述,根据多道次记录方法,通过由在相同区域内不同的2种喷嘴来完成图像,可以获得没有浓度差异的高画质的图像。

然而,如果使用其中包含了由1个墨水排出口在主扫描方向记录1条直线并由墨水排出口数量的直线构成的图像的如上所述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特别是在使用多道次记录方法时,即使是不会导致记录图像的质量下降的排出量差异也会被确认为排出不良。

因此,为了提高记录头的精度使得不再出现上述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被确认为排出不良的问题,人们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然而,在实际记录中,要进一步减小无所谓的特性差异就会导致品质过剩,如果制造步骤中的质量管理过于严格的话,则将成为记录头的成本上升的原因。

这个问题在采用上述多道次记录方法的喷墨记录装置中特别明显,即使对于采用非多道次记录的喷墨方式以外的记录方式的记录装置来说也同样是个问题。

即,理想的情况是:在实际的记录中使无关紧要的记录特性的差异非明显化,而且实际进行记录时可以判别导致记录图像的质量及等级下降的记录元件,以与实际上使用的场合相同的级别来记录能够对各记录元件的记录特性的差异进行确认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并将其用于目测确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可以记录能够以与实际用于记录的场合相同的级别对各记录元件的记录特性的差异进行确认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图案记录方法,根据该测试图案记录方法可以记录能够以与实际用于记录的场合相同的级别对各记录元件的记录特性的差异进行确认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记录装置是一种排列配置了多个记录元件的记录头沿与记录元件的排列配置方向交叉的方向在记录媒体上扫描而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具有测试图案记录单元,在指示了对用于确认各记录元件的记录特性的测试图案进行记录时,对记录头的驱动实施控制,使得记录一个测试图案,该测试图案包含了多个并列地驱动邻接的多个记录元件进行记录的在上述扫描方向上具有预定长度的直线图案,所有记录元件用于至少1个直线图案的记录。

另外,用于实现上述另一目的的本发明的测试图案记录方法是用于在排列配置了多个记录元件的记录头沿与记录元件的排列配置方向交叉的方向在记录媒体上扫描而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中对各记录元件的记录特性进行记录的测试图案记录方法,包括:直线记录步骤,并列地驱动邻接的多个记录元件并记录在上述扫描方向上具有预定长度的直线图案;记录反复步骤,反复多次地实施直线记录步骤以将所有记录元件用于至少1个直线图案的记录。

另外,上述另一目的也可以通过下述测试图案记录方法实现,该测试图案记录方法适用于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采用排列配置了在记录媒体上形成点的多个记录元件的记录头,使该记录头相对上述记录媒体进行相对的扫描而进行图像的记录,该测试图案记录方法通过从上述记录头的多个记录元件依次选择预定的记录元件来反复进行记录步骤来进行记录,该记录步骤,记录利用包含上述记录头的预定的记录元件以及与该预定的记录元件邻接的记录元件的沿上述排列的方向而连续的多个记录元件,一边使上述记录头相对于上述记录媒体进行相对扫描一边打印一定长度而获得的与上述排列的方向不同的方向的线。

另外,上述目的也可以通过使本发明的测试图案记录方法在记录装置中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以及存储了该计算机程序的记录媒体来实现。

即,在本发明中,在排列配置了多个记录元件的记录头沿与记录元件的排列配置方向交叉的方向在记录媒体上扫描而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中,在记录用于确认各记录元件的记录特性的测试图案时,并列地驱动邻接的多个记录元件并记录在扫描方向上具有预定长度的直线图案,多次实施直线图案的记录使得将所有记录元件用于至少1个直线图案的记录。

这样,在记录的测试图案中,使实际记录中无关紧要的记录元件的记录特性的差异非明显化,而且可判别出在实际记录时导致图像质量及等级下降的记录元件。

因此,能够以与实际记录中使用的场合相同的级别来确认各记录元件的记录特性的差异,同时,可以防止因过度拔高记录头的精度而导致的品质过剩并防止记录头的成本上升。

用于直线图案的记录的邻接的记录元件的数量最好为3个至5个。

测试图案记录单元优选的是,对记录头的驱动进行控制,使得从记录头的一端的记录元件向记录头的另一端的记录元件依次改变用于记录的邻接的多个记录元件的至少1个并对上述直线图案进行多个记录。

在该场合,测试图案记录单元最好对记录头的驱动进行控制,使得直线图案在扫描方向上以小于或等于预定长度的长度而错开。

另外,测试图案记录单元也可以对记录头的驱动进行控制,使得通过1次主扫描来记录测试图案。

在该场合,测试图案记录单元最好对记录头的驱动进行控制,使得并列记录多个直线图案。

另外,测试图案记录单元也以对记录头的驱动进行控制,使得通过多次主扫描来记录测试图案。

在具有多个记录头的构成中,优选对记录头的驱动进行控制,使得测试图案记录单元对各记录头记录测试图案。

相对各记录区域进行多次扫描地进行记录也是较理想的。

作为记录头,优选使用排出墨水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头,在利用热能排出墨水的记录头中,具有用于产生提供给墨水的热能的热能变换体的记录头更佳。

从结合附图所作的如下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将更显而易见,在附图中,同样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附图说明

构成申请文件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打印机部的简要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记录头的排出口的排列配置的图。

图3A~3C是喷墨记录装置的理想的记录状态的说明图。

图4A~4C是喷墨记录装置的浓度差异的产生的记录状态的说明图。

图5A~5C是用多道次记录方法来减小浓度差异的说明图。

图6A~6C是使用隔行图案的多道次记录方法来减轻浓度差异的另一示例的说明图。

图7表示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构成的框图。

图8示表示可适用于本发明的记录头的排出口的排列配置的图。

图9示表示可适用于本发明的记录头的其它排出口的排列配置的图。

图10现有技术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说明图。

图11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说明图。

图12A和12B分别是特定的排出口的排出量较小时现有技术例与本发明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放大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其它记录头的构成中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说明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其它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说明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其它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说明图。

图16是现有技术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说明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说明图。

图18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其它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说明图。

图19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说明图。

图20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其它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说明图。

图2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其它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图11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记录顺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说明书中,不管形成的信息是否有实际意义或者形成的信息是否为可视的,使得人可从视觉上感知,从广泛意义上讲,“打印”不仅是指形成有实际意义的信息,如字符和图示符,还指在打印介质上形成例如图像、图形和图案,或者指的是处理打印介质。

“打印介质”指的是可接收墨水的任何介质,如布料、塑料膜、金属板、玻璃、陶瓷、木材和皮革,同样也指常规打印设备中使用的纸片。

而且,“墨水”(后面也称为“液体”)应像上述“打印”一样广泛地解释。即,墨水指的是施加在打印介质上并且从而可用于形成图像、图形和图案、处理打印介质的、或处理墨水(例如固化或降低施加于打印介质上的墨水中的着色剂的可溶性)的液体。

另外,在以下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排出墨水的排出单元,以在记录头设置了作为墨水排出用的电热变换体的加热器的构成为例进行了说明。此外,在记录头上设置的各排出口、各喷嘴、及各排出单元为用于进行记录的要素,以下也称记录元件。

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构成的框图。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机械构成与图1所示场合相同,通过记录头的驱动而排出的墨水并以此在记录媒体上形成点,从而相对记录媒体进行记录。

图7所示的构成被大致分成分别访问主总线705的图像输入部703、与其对应的图像信号处理部704、中央控制部(CPU)700这样的软件处理单元,和操作部706、恢复系统控制电路707、记录头温度控制电路714、记录头驱动控制电路715、主扫描方向的滑架驱动控制电路716、副扫描方向的送纸控制电路717这样的硬件处理单元。

CPU700一般具有ROM701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702,相对输入信息施加适当的记录条件并驱动记录头102进行记录。另外,在RAM702内,预先存储用于实施记录头恢复动作的程序,根据需要将备用排出条件等恢复条件提供给恢复系统控制电路707、记录头、保温加热器等。恢复系统电动机708驱动上述记录头102以及与其对向离开的清洁刮板709、盖710、吸引泵911。记录头驱动控制电路715用来实施记录头102的墨水排出用电热变换体的驱动,使记录头102进行用于普通的预备排出和记录的墨水排出。

另一方面,在设置了记录头102的墨水排出用的电热变换体的基板上设置保温加热器,可将记录头内的墨水温度加热调整到所期望的设定温度。另外,二极管传感器712同样设于上述基板,用于测定记录头内部的实际的墨水温度。二极管传感器712也可不设于基板而是设于外部,也可处于记录头的周围附近。

下面,说明通过上述构成的喷墨记录装置对本发明目测确认测试图案进行记录的几个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涉及使用1个记录头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图8使从排出面一侧来表示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记录头102的图。该记录头102以每英寸N=600个的密度(600dpi)沿副扫描方向具有n1~n12的12个排出口(12个喷嘴),从各排出口以排出量约5p1排出彩色墨水。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主扫描方向的记录分辨率也为600dpi。

在这里,参照图10来说明为了确认上述记录头的墨水排出状态而在过去记录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

首先,从排出口n1沿主扫描方向以600dpi间隔排出6个墨水滴并记录图案1的直线,然后,从排出口n2沿主扫描方向以600dpi间隔排出6个墨水滴并记录图案2的直线。如此,以1次主扫描相对于n1~n12的排出口来实施从1个排出口在主扫描方向以600dpi间隔排出6个墨水滴所进行的直线记录。其结果是,被记录的图案1~图案12沿副扫描方向各偏移600dpi而排列成台阶状。

图1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用于确认墨水的排出状态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说明图。

在本实施形式中,首先,从n1~n3的3个排出口沿主扫描方向以600dpi间隔并列排出6个墨水滴并记录图案1的直线,然后,从n2~n4的3个排列口沿主扫描方向以600dpi间隔并列排出6个墨水滴并记录图案2的直线。如此,以1次扫描相对于n1~n12排出口来实施从3个排出口沿主扫描方向以600dpi间隔并列排出6个墨水滴所进行的直线的记录。其结果是,被记录的图案1~10沿副扫描方向各偏移600dpi而排列成台阶状。

在此,参照图22的流程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记录顺序。

首先,设定用于图案1的记录的排出口(喷嘴)的范围(步骤S101)。例如,设开始排出口编号为S,结束排出口编号为E,则最初在S设定1作为初始值,在E设定S+2=3。

然后,根据该设定,并列地驱动排出口n1~n3并记录直线状的图案(步骤S102)。

随后,判断现在的最终排出编号E的设定是否与最终的喷嘴编号相等(步骤S103)。如为最终喷嘴编号,则使用所有排出口的直线图案的记录结束,所以,结束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记录。

另一方面,如果现在的最终排出编号E的设定不等于最终喷嘴编号,则使开始喷嘴编号S递增1(步骤S104),实施步骤S101以后的步骤。

如上所述,使用排列配置了在记录媒体上形成点的多个记录元件的记录头,相对上述记录媒体一边使记录头进行相对扫描一边对图11所示的测试图案进行记录。该测试图案的沿主扫描方向的直线是通过包含记录头的预定记录元件以及与该预定记录元件邻接的记录元件并沿排列配置方向连续的多个记录元件使记录头相对于记录媒体一边进行相对扫描一边以一定长度进行打印而获得的线,通过从多个记录元件依次选择预定的记录元件而反复进行该线的记录,来实施测试图案的记录。

图12A和12B是在从1个排出口的排出量比其它排出口小时被记录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示例的局部放大图。在图示的实例中,如果从n3的排出口的排出量约为2.5p1时,图12A是与图10同样记录的现有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图案2~4,图12B是与图11同样记录的本实施方式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图案1~3。

如果比较图12A与12B,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在图12A中,通过从n3排出的墨水滴记录的图案3的直线要比图案2或图案4的其它直线薄(细),然而,在图12B中,由于各图案是通过从邻接的3个排出口并列地排出的墨水滴记录的,所以,来自1个排出口的排出量即使小也不太明显,在3条直线上难以判断有意的浓度差。当然,在排出口n3的排出量极小时或不排出时等,可判断出有意的浓度差。

实际上,如果使用上述的多道次记录方法的话,即使1个排出口的排出量为其它排出口的约一半,与图12B的情形相同,所记录的图像的劣化并不明显。因此,如果使用图11所示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话,可进行与实际记录的图像具有一致性的目测确认。

根据上述本实施方式,可以使实际记录中无关紧要的差异非明显化,而且可以判断出在实际记录时被确认为排出不良的记录元件。因此,能够以与实际记录中使用的场合相同的级别来确认各记录元件的排出口的排出特性的差异,同时,可以防止因过度拔高记录头的精度而导致的品质过剩并防止记录头的成本上升。

差异差异(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图8所示的构成的记录头,但也可以使用图9所示的具有交错排列配置的2列排出口的记录头102。

图13是使用图9的记录头102从邻接的3个排出口并列地排出墨水滴进行记录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概要图。通过该目测确认测试图案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3个邻接的排出口并列地排出墨水滴从而记录目测确认测试图案,但并列排出墨水的排出口的数量并不限于3个,也可以更多,但是,使用3~5个邻接的排出口时,与图像的一致性最佳,所以优选之。

图14是从邻接的4个排出口并列地排出墨水滴而进行记录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概要图。通过使用该目测确认测试图案也以可获得同样的效果。

另外,记录头具有的排出口的数量并无特别的限定,记录头也可具有多于12个的排出口。

图15是由以每1英寸N=600个的密度(600dpi)沿副扫描方向具有n1~n24的24个排出口(24喷嘴)的记录头进行记录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概要图。

在上述条件下,首先,并列地记录从n1~n3的3个排出口朝主扫描方向以600dpi间隔并列排出6个墨水滴而进行记录的图案1和从排出口n12~n14的3个排出口沿主扫描方向以600dpi间隔并列排出6个墨水滴而进行记录的图案12。接着,并列地记录从n2~n4的3个排出口沿主扫描方向按600dpi间隔并列排出6个墨水滴而进行记录的图案2和从n13~n15的3个排出口沿主扫描方向以600dpi间隔并列排出6个墨水滴而进行记录的图案13。

如此,相对于n1~n13的排出口和n12~n24的排出口实施从3个排出口沿主扫描方向以600dpi间隔并列排出6个墨水滴的记录,通过1次主扫描沿副扫描方向来并列地记录图案1~11和图案12~22。其结果是,被记录的2列图案分别沿副扫描方向偏移600dpi而成为台阶状。通过该分成2列的台阶状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也可以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图案形成为朝副扫描方向仅仅偏移600dpi的台阶状的图案,但图案间的副扫描方向的偏移距离并不限于该值(600dpi),也可以为600dpi的2倍或3倍的距离。在该条件下,各错开2个或3个记录用的排出口来记录图案。

并且,无须如上述实施方所述在主扫描方向上连续地记录图案,如图20所示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即使在主扫描方向上空开间隔来记录各图案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另外,与此相反,如图21所示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即使是填满各图案的在主扫描方向上的间隔而使其中一部分重合地进行记录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第2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以本实施方式的特征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涉及了使用1个记录头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但第2实施方式涉及了使用2个记录头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在2列主扫描方向上并列使用图9所示的记录头。

在此,参照图16说明为了确认上述2个记录头的墨水的排出状态而在过去所记录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

如图所示,2个记录头为记录头A和记录头B,它们都具有n1~n12的排列配置成交错状的12个排出口。

首先,从记录头A的排出口n1在主扫描方向上以600dpi间隔排出6个墨水滴并记录图案A1的直线,接着,从记录头A的排出口n2在主扫描方向以600dpi间隔排出6个墨水滴并记录图案A2的直线。首先通过1次主扫描相对于记录头A的n1~n12的排出口来实施上述从1个排出口在主扫描方向以600dpi间隔排出6个墨水滴所进行的直线记录。其结果是,被记录的图案A1~A12在副扫描方向上各偏移600dpi而排列成台阶状。

在由记录头A对图案A1~A12进行记录后,继续在相同主扫描中记录由记录头B获得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与记录头A同样地,从记录头B的排出口n1沿主扫描方向以600dpi间隔排出6个墨水滴并记录图案B1的直线,接着从记录头B的排出口n2沿主扫描方向以600dpi间隔排出6个墨水滴并记录图案B2的直线。相对于记录头B的n1~n12的排出口以与上述记录头A相同的主扫描来实施上述从1个排出口沿主扫描方向以600dpi间隔排出6个墨水滴所进行的直线的记录。其结果是,被记录的图案B1~B12沿副扫描方向各偏移600dpi而排列成台阶状,图案B1与图案A1、图案B2与图案A2、以下同样地图案B12与图案A12被分别记录到相同的副扫描方向的位置。

图17是用于确认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墨水排出状态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说明图。在此记录所用的2个记录头与图16所示相同。

首先,从记录头A的n1~n3的3个排出口沿主扫描方向以600dpi间隔并列排出6个墨水滴并记录图案A1的直线,接着,从记录头A的n2~n4的3个排出口沿主扫描方向以600dpi间隔并列地排出6个墨水滴并记录图案A2的直线。首先相对于记录头A的n1~n12的排出口以1次主扫描来实施上述从3个排出口沿主扫描方向以600dpi间隔并列地排出6点所进行的直线的记录。其结果是,被记录的图案A1~A10沿副扫描方向各偏移600dpi而排列成台阶状。

在记录了由记录头A形成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后,继续在相同的主扫描中记录由记录头B形成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与记录头A同样地,从记录头B的n1~n3的3个排出口沿主扫描方向以600dpi间隔并列排出6个墨水滴并记录图案B1的直线,接着,从记录头B的n2~n4的3个排出口沿主扫描方向以600Ddpi间隔并列排出6个墨水滴并记录图案B2的直线。相对于记录头B的n1~n12的排出口以1次主扫描来实施上述从3个排出口沿主扫描方向以600dpi间隔并列地排出6个墨水滴所进行的直线记录。其结果是,被记录的图案B1~B10沿副扫描方向各偏移600dpi而排列成台阶状,图案B1与图案A1、图案B2与图案A2、以下同样地图案B12与图案A12被分别记载到相同的副扫描方向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记录顺序就是对2个记录头依次执行第1实施方式所述的的图22中的流程图所示的顺序。

在本实施方式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中,在从1个排出口的排出量比其它排出口小时所记录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对图12所进行的说明相同。即,在记录头A的n3和记录头B的n3的排出口的排出量约为2.5pl的较小的条件下,与图16同样地记录的过去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A2~A4以及B2~B4与图12(a)相同,与图17同样地记录的本实施方式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图案A1~A3以及图案B1~B3与图12(b)相同。

因此,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在过去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中,可以判断出由n3的排出口记录的图案比由其它排出口记录的直线薄(细),但在本实施方式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中,不易判断出有意的浓度差。

因此,例如在使用多道次记录方法时,可以进行与实际记录的图像具有一致性的目测确认。

根据上述本实施方式,可以使实际记录中无关紧要的差异非明显化,而且可以判断出在实际记录时被确认为排出不良的记录元件。因此,能够以与实际记录中使用的场合相同的级别来确认各排出口的排出特性的差异,同时,可以防止因过度拔高记录头的精度而导致的品质过剩并防止记录头的成本上升。

差异差异

(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1次主扫描记录了使用2个记录头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但并不限于此。

图18是使用2个记录头以2次主扫描记录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说明图。图示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在第1次主扫描中,在记录了记录头A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后,沿副扫描方向传送记录用纸;在第2次主扫描中,对记录头B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进行记录。通过这种目测确认测试图案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构成为2个记录头在相同的副扫描方向位置上沿主扫描方向排列配置,但2个记录头的配置构成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偏移副扫描方向配置。

另外,喷墨记录装置使用的记录头的数量也不限于2个,也可使用3个以上的记录头。另外,也可以是各记录头排出不同颜色的墨水进行彩色记录的构成。

另外,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主扫描方向及副扫描方向的各图案间的间隔(偏移距离)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值,也可以选择适当的值。

(第3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与上述第1和第2实施方式同样的部分的说明,以本实施方式的特征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涉及使用2个记录头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但是涉及2个记录头的排出量不同时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

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具有沿主扫描方向排列图9所示地交错配置的记录头的构成,但该2个记录头的排出量分别不同。图中左侧的记录头A的排出量约为30pl,右侧的记录头B的排出量约为5pl。

图19是用于确认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墨水排出状态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说明图。

首先,以第1次主扫描来记录相对于排出约30pl的排出量的记录头A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从记录头A的排出口n1在主扫描方向上以600dpi间隔排出6个墨水滴并记录图案A1的直线,接着,从记录头A的排出口n2沿主扫描方向以600dpi间隔排出6个墨水滴并记录图案A2的直线。相对于记录头A的n1~n12的排出口以1次主扫描来实施上述从1个排出口沿主扫描方向以600dpi间隔排出6个墨水滴所进行的直线的记录。其结果是,被记录的图案A1~A12沿副扫描方向各偏移600dpi而排列成台阶状。

接着,在沿副扫描方向传送记录用纸后,以第2次主扫描来记录相对于排出约5pl的排出量的记录头B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从记录头B的n1~n3的3个排出口沿主扫描方向以600dpi间隔并列排出6个墨水滴并记录图案B1的直线,接着,从记录头B的n2~n4的3个排出口沿主扫描方向以600dpi间隔并列排出6个墨水滴并记录图案B2的直线。相对于记录头B的n1~n12的排出口以1次主扫描来实施上述从3个排出口沿主扫描方向以600dpi间隔并列排出6个墨水滴所进行的直线的记录。其结果是,被记录的图案B1~B10在副扫描方向上各偏移600dpi而排列成台阶状。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记录顺序就是对2个记录头依次实施在第1实施方式所述的图22中的流程图所示的顺序,但对于记录头A,将开始排出口编号(S)和结束排出口编号(E)设定为相等的值,以1个排出口来记录直线图案。

如此,因排出量不同的记录头而使目测确认测试图案不同时,如果排出量如记录头A那样约为30pl的较大量的场合,即使从1个排出口的排出量约为一半即约15pl,要判断出由此记录的直线的浓度比其它直线薄的可能性也很低,所以,即使是与过去同样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也可以实现该目的。并且,在该条件下,在以排出量大的记录头来记录目测确认测试图案时,所消耗的墨水量并不会增大。

另一方面,如果排出量如记录头B那样为约5p1的较小量的场合,从1个排出口的排出量如为一半即约2.5p1时,则如图12所述,在过去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中,判断出与其它直线的浓度差的可能性很高,所以,如图19所示,作为本发明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可降低判断出浓度差的可能性。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排出量不同的2个记录头,可以分别记录与记录的图像具有一致性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

根据上述本实施方式,由于根据记录头的排出量等来记录适当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所以可以使实际记录中无关紧要的差异非明显化,而且可以判断出在实际记录时被确认为排出不良的记录元件。因此,能够以与实际记录中使用的场合相同的级别来确认各排出口的排出特性的差异,同时,可以防止因过度拔高记录头的精度而导致的品质过剩并防止记录头的成本上升。

(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另外的主扫描来记录排出量不同的2个记录头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先对记录头A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进行记录,接着以相同的主扫描对记录头B的目测确认测试图案进行记录。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喷墨记录装置中将排出量不同的2个记录头沿主扫描方向排列配置到相同的副扫描方向的位置上的构成,但2个记录头的配置不限于此,也可在副扫描方向上错开地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墨记录装置使用了排出量不同的2个记录头,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使用3个以上的排出量不同的记录头,也可以是多个相同排出量的记录头的组合。另外,各记录头使用的墨水的颜色也可以不同。

另外,目测确认测试图案的主扫描方向及副扫描方向的各图案间的间隔(偏移距离)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值,也可以适当地选择合适的值。

(其它实施方式)

上述各实施方式将本发明适用于喷墨记录装置,但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喷墨方式以外的其它记录方式的记录装置。

即,作为记录装置的构成,如果是使排列配置了多个记录元件的记录头沿着与记录元件的排列配置方向交叉的方向在记录媒体上扫描而进行记录的串行型记录装置的话,则可适用本发明。

并且,作为记录方法,在采用多道次记录方法的记录装置中适用本发明时最有效,但如果将本发明适用于以1次主扫描来记录各记录区域的普通的单道次记录的记录装置,也可以获得上述效果。

另外,如上述第3实施方式所述,记录元件记录的点(像素或像素的构成要素)的较小时,本发明的效果将更为明显。

上述每个实施形式都列举出打印机,该打印机包括用于产生作为执行排墨时使用的能量的热能的装置(例如电热换能器、激光束发生器等),并且通过该热能引起墨水的状态改变。根据该喷墨打印机和打印方法,可获得高密度、高精度的打印操作。

作为喷墨打印系统的典型设置和原理,使用例如美国专利4,723,129和4,740,796公开的基本原理进行的实践是优选的。上述系统可用于所谓的请求(on-demand)型和连续型之一。尤其,在请求型的情况下,系统是有效的,因为通过对相应于保持液体(墨水)的纸片或液体路径设置的每个电热换能器施加相应于打印信息并产生超过泡核沸腾的快速温升的至少一个驱动信号,电热换能器产生热能,用于在打印头的热作用面上实施膜沸腾,并且从而在液体(墨水)中与驱动信号一一对应地形成气泡。

通过借助气泡的长大和收缩经排出口排出液体(墨水),形成至少一个墨滴。如果驱动信号作为脉冲信号施加,气泡的长大和收缩可即刻获得并足以以很高的响应特性实现液体(墨水)的排放。

作为脉冲驱动信号,在美国专利4,463,359和4,345,262公开的信号是合适的。还要注意通过使用美国专利4,313,124公开的涉及热作用面的温升率的条件可执行出色的打印。

作为打印头的设置,除作为上面说明书中公开的排出喷嘴、液体路径、和电热换能器(线性液体路径或直角液体路径)的组合的设置外,本发明中也包括使用美国专利4,558,333和4,459,600中公开的结构的设置,该专利公开了具有设置在弯曲区域中的热作用部分的设置。此外,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基于日本专利公开59-123670或者日本专利公开59-138461的装置上,该日本专利公开59-123670公开了使用一个对多个电热换能器共通的槽,作为该电热换能器的排放部分的装置,而日本专利公开59-138461公开了一种具有与排放部分相应的用于吸收热能的压力波的开口的装置。

另外,不仅在上述实施形式中说明的可更换的芯片型打印头,其中该打印头可电连接到设备主单元并且在安装到设备主单元时可从设备主单元接收墨水,而且盒式打印头也可应用于本发明,在该盒式打印头中,墨盒一体设置在该打印头上。

优选的是增加作为本发明的打印机的设置提供的用于打印头的恢复装置和初级辅助装置等,因为可进一步将打印操作稳定化。这种装置的例子包括用于打印头的压盖装置、清洗装置、加压或抽吸装置和使用电热换能器、其他加热元件或其组合的初级加热装置。提供与打印独立地执行排出的基本排出模式对于稳定打印也是有效的。

另外,作为打印机的打印模式,通过使用集成打印头或组合多个打印头可在打印机中不仅实施仅使用基本色,如黑色等的打印模式,而且至少实施使用多个不同颜色的多色模式或通过颜色混合实现的全色模式中的一个。

此外,在本发明的上述每一个实施例中,假定墨水是一种液体。可选择地,本发明可以采用在室温或其以下时为固态,而在室温时软化或液化的墨水,或者施加打印信号时液化的墨水,因为通常在喷墨系统中会将墨水的温度控制在30℃至70℃的范围内,从而墨水粘度落入一个稳定的排放范围之内。

此外,为了防止热能引起的温度的升高,该热能可以积极利用作为引起墨水从固态到液态的变化的能量,或者防止墨水的蒸发,可以使用在非使用状态下为固态而加热时液化的墨水。在任何情况下,根据打印信号施加热能时液化并以液态排放的墨水和到达打印介质时固化的墨水等可以用于本发明。

在这种情况下,墨水可以位于电热换能器对面,同时以液态或固态保存在多孔纸的凹槽部分或通孔中,如日本专利公开54-56847或60-71260所述。在本发明中,上述膜沸腾系统对上述墨水最有效。

本发明能用到包括多个装置(如主机、接口、读取器、打印机)的系统,或者用到包括一个单一装置(如,复印机、传真机)的设备中。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通过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来实现,该存储介质存储用于对一个计算机系统或设备(如,个人计算机)执行上述处理的程序代码,用该计算机系统或设备的CPU或MPU从该存储介质读取程序代码,然后执行该程序。

在这种情况下,从该存储介质读取的程序代码实现根据本实施例的功能,并且该存储该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构成本发明。

此外,可以使用如下存储介质,诸如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和ROM,提供该程序代码。

此外,除了根据上述实施例的上述功能能够通过执行由一个计算机读出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之外,本发明还包括在计算机上运行的OS(操作系统)按照程序代码的指令执行部分或全部处理,并根据上述实施例实现功能的情况。

此外,本发明还包括,在从该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写入插入计算机中的功能扩展卡或者设置在与计算机连接的功能扩展单元中的存储器之后,包含在该功能扩展卡或单元中的CPU等按照该程序代码的指令执行部分或全部处理,并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情况。

如果本发明作为存储介质实现,对应于上述流程图(图22)的程序代码将存储在该存储介质中。

显然,在不背离其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本发明的多个不同实施形式,因此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该特定实施例,而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