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公告号CN136461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公开/公告日2002-08-21
原文格式PDF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申请/专利号CN01139024.7
发明设计人 江淦达;
申请日2001-12-03
分类号A61K35/78;A61K9/08;A61P9/10;A61P9/00;
代理机构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袁忠卫
地址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人民路247号
入库时间 2023-12-17 14:23:40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16-01-2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5/78 授权公告日:20040526 终止日期:20141203 申请日:20011203
专利权的终止
2004-05-26
授权
授权
2002-08-21
公开
公开
2002-05-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静脉注射液用药物技术领域和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许多地区的人民群众心脑血管的发病率有逐年提高的趋势,严重地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根据有关专家的统计分析,全球从1985年至2015年的三十年内,因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数将由1320万增至2450万人,致残率上升到85%,所以某种意义上讲,心脑血管病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病,而且是一种流行面积最大的流行病,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对于心脑血管的治疗,临床上应用的有硝化甘油类药物、β-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中药口服液、中药注射液,它们对心血管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疗程长、心电图疗效不理想、副作用等等。为此有科技人员专门研究开发利用中草药,采用科学合理的组方,做成注射液来治疗人们心脑血管疾病,如专利号为99101927.x的中国专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静脉注射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以丹参、川芎、生黄芪、葛根、红花为原料,根据每味中药的不同特性,分别进行煎煮、过滤,乙醇浸泡、洗滤、浓缩后得到各浓缩液后混合并调整PH值,加入抗氧化剂,增溶剂、吸附剂、按比例配制,再经灌装、灭菌等工序制成静脉注射用针剂;该发明配方及制做方法独特,临床治疗心胶痛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100%,心电图有效率为95.28%,脑血管病总有效率为93.3%,检测血液流变学、甲皱循环,血压等均有明显改变。它固然有它的进步意义,但是根据中医理论分析,尚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它采用丹参、川芎、葛根、红花、生黄芪组方,它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复脉之功效,但是益气仅仅采用生黄芪,其补气之力尚不足,缺乏红参附子回阳救逆的功效,现代中医理论认为红参具有应激样和适应原样的作用,对血压能双向调节和增强身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特别对血压高、低的,慢性心功能不全者都适用,又能兴奋垂体和肾上腺系统,调节机体的代谢,使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丹参和川芎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抗心律不齐、强心效果不够强,如采用附子与红参进行组方,强心作用更强,对治疗心功能不全、抗休克、改善血液流变特性均有一定的效果。特别现代医学认为休克是因为血液严重缓慢,而不是低血压造成,所以配以附子和川芎和大黄能增加心排指数、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提高组织灌流量,所以在治疗心功能不全患者方面的抗休克作用会更加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组方更合理简单、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能降低心肌耗氧量、能调节整体代谢作用、治疗急慢性心功能不全效果好的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静脉注射液。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生产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种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静脉注射液用药物,其特征在于生药原料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
红参20-30% 附子10-15% 川芎40-60% 大黄10-15%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a)红参醇提液的制备;将市售的红参进行切片,先加入7-9倍重量、体积浓度7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时间1-1.5小时,取滤液,后加入3-5倍、体积浓度75%乙醇,加热回流,时间1-1.5小时,取滤液,并保留已经处理过的红参;b)川芎蒸馏液的制备;将市售的川芎加水蒸馏,水加入量为5-10倍重量计,收集蒸馏液为制备量重量的1/10,保留蒸馏液并冷藏和蒸馏过的川芎及其母液;c)大黄醇提液的制备;将大黄切片中分别加入4-6倍重量、体积浓度为95%乙醇,加热回流两次,每次1-1.5小时,滤取滤液,弃掉大黄渣,在大黄滤液中加10%质量百分比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值至8-9,在冰箱内经过24-48小时冷藏,滤取滤液,将滤液用3-5%质量百分比浓度盐酸溶液调回PH值至5-6备用;d)附子预煎;将附子加入水5-10倍量重量计后,煎煮0.4-0.6小时;e)混合提取;将红参醇提后的保留物、川芎蒸馏后的保留物与先煎的附子合并,分别加入8-12倍、4-6倍的蒸馏水,进行煎煮两次,每次煎煮的时间1-1.5小时,过滤去除药渣,将药液加热浓缩至每毫升相当于1克生药,分次加入体积浓度95%乙醇,加醇时趁热搅拌,最后使含醇量达50-60%体积浓度,冷藏放置24小时,滤取醇液;f)醇提取物的精提和后续酸处理;将上述e步骤的醇液再合并红参醇提液,蒸发去掉乙醇,并加热浓缩至每毫升相当于生药5-10克的粘稠状物,再用20-30倍的体积浓度95%乙醇,加热分次提取,提取温度在60-80度,然后将醇液蒸发去乙醇,保持糖浆状物,加配制量9/10重量注射用水,加3-5%质量百分比浓度的盐酸溶液,调PH值至2-3,加0.5-1%活性炭煮沸,再置冰箱中冷藏24-48小时,过滤后,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5-6;g)将精制的滤液加入b步骤的川芎蒸馏液,再加抗氧化剂、助剂后,精滤,分装,灭菌,灯检、印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组方更加科学合理,本方拟定红参、附子、川芎、大黄研制静脉注射液,具有益气、复脉、活血、化瘀、回阳救逆作用,经过实践表明,制剂有明显的适应原样作用和应激作用,对于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高低血压,可以不必顾虑,抗休克作用强,克服以前传统医学理论认为的休克是低血压造成的偏见,组方也比较简单,只有四味中药,但体现中医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的功效;2、血压的双向调节作用,该静脉注射液对血压的高低患者和急慢性心功能不全都适用,由于红参能调节机体动态的双向平衡,以及附子、川芎、大黄能增加心排指数、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提高组织灌流量作用,使本制剂具有血压的双向调节作用;3、降低心肌耗氧量,本制剂能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下降,又能减缓心率,因此有降低心肌耗氧量作用,所以对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慢性心肺病等患者的心功能不全有很好的疗效;4、调整整体代谢的作用,本制剂对大多数患者治疗过程中,不仅心功能改善了。而且普遍反映乏力、纳差、失眠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因为红参、附子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附子、川芎、大黄能增加组织灌流,从而能调节机体代谢,使患者全身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生药采用原料:红参600克,附子300克,川芎1200克,大黄300克用来制备注射液4升。
其生产步骤如下:
1、参醇提液的制备;将市售的红参进行切片,先加入8倍重量、体积浓度7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时间1小时,取滤液,后加入4倍、体积浓度75%乙醇,加热回流,时间1.5小时,取滤液,并保留已经处理过的红参;
2、川芎蒸馏液的制备;将市售的川芎加水蒸馏,水加入量为8倍重量计,收集蒸馏液为制备量重量的1/10,保留蒸馏液并冷藏和蒸馏过的川芎及其母液;
3、大黄醇提液的制备;将大黄切片中分别加入5倍重量、体积浓度为95%乙醇,加热回流两次,每次1小时,滤取滤液,弃掉大黄渣,在大黄滤液中加10%质量百分比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值至8-9,在冰箱内经过24-48小时冷藏,滤取滤液,将滤液用4%质量百分比浓度盐酸溶液调回PH值至5-6备用;
4、附子预煎;将附子加入水8倍量,以重量计后,煎煮0.5小时;
5、混合提取;将红参醇提后的保留物、川芎蒸馏后的保留物与先煎的附子合并,分别加入10倍、5倍的蒸馏水,进行煎煮两次,每次煎煮的时间1或1.5小时,过滤去除药渣,将药液加热浓缩至每毫升相当于1克生药,分次加入体积浓度95%乙醇,加醇时趁热搅拌,最后使含醇量达55%体积浓度,冷藏放置24小时,滤取醇液;在沉淀物中可以加入少量95%体积浓度乙醇再提取一下;
6、醇提取物的精提和后续酸处理;将上述e步骤的醇液再合并红参醇提液,蒸发去掉乙醇,并加热浓缩至每毫升相当于生药8克的粘稠状物,再用25倍的体积浓度95%乙醇,加热分次提取,提取温度在70度,然后将醇液蒸发去乙醇,保持糖浆状物,加配制量9/10重量注射用水,加4%质量百分比浓度的盐酸溶液,调PH值至2-3,加0.5-1%活性炭煮沸,再置冰箱中冷藏24-48小时,过滤后,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5-6;
7、将精制的滤液加入b步骤的川芎蒸馏液,再加抗氧化剂、助剂后,精滤,分装,灭菌,灯检、印字。
临床治疗用于心功能不全和血瘀症,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脑动脉硬化、心原性休克、病窦综合症。
剂量10%GS250毫升或500毫升中加入本制剂20毫升进行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每10-14天一个疗程,可以重复2-3个疗程。
本制剂在74例病例治疗观察结果表明,稳定型心绞痛缓解率90%,心电图改善率70%,不稳定型心绞痛缓解率92%,心电图改善75%,以PEP/LVET之比作为心功能指标,70例心功能不全者治疗后91%改善。结果见表
70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者治疗后的STI改变
29例甲皱循环改变者治疗前后观察
16例血液流变性改变者治疗前后的观察
机译: 基于静脉注射液的成分,林格氏病的命运将治疗心血管疾病
机译: 化合物,药物组合物,在其中这种激活/刺激具有治疗作用的患者中选择性激活/刺激烟碱受体从to-7的方法,治疗患有精神病,涉及神经功能障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者的方法胆碱能系统和/或记忆力和/或认知障碍的状况,患有痴呆症的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或患有记忆力丧失的另一种状况,由于轻度认知障碍而遭受记忆力障碍的患者的治疗方法由于衰老,阿尔茨海默氏病,精神分裂症,帕金森氏病,亨廷顿氏病,匹克病,creutzfeldt-jakob病,抑郁症,衰老,头部外伤,中风,snc缺氧,脑衰老,多发性梗塞性痴呆,HIV和/或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法治疗和/或预防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痴呆症,治疗患者的方法以切断酒精静脉或治疗
机译: 式I化合物;药物组合物;治疗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5-ht6受体或5-ht2a受体相关或受其抑制的疾病的方法;一种治疗学习障碍,认知障碍,记忆障碍,人格障碍,行为障碍,运动障碍,神经退行性疾病,戒断药物,睡眠,进食障碍,急性药物毒性,心血管疾病的方法,性功能障碍,胃肠道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疼痛疾病,神经疾病或症状-血管舒缩;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注意力缺陷障碍,精神分裂症,帕金森氏病,迟发性运动障碍,共济失调,运动迟缓,阵发性运动障碍,不安腿综合征,震颤,原发性震颤癫痫,中风或头部外伤的方法;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绞痛,心房颤动,p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