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16-01-27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 IPC(主分类):G09G3/28 授权公告日:20021225 申请日:19951201
专利权的终止
2002-12-25
授权
授权
1998-03-04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1996-10-09
公开
公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平板结构的等离子体选址显示器,其中一个显示盒和一个等离子体盒相叠合,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显示盒的密封结构。
用一个等离子体盒为一个显示盒选址的一种等离子体选址显示器已经在授于布查克(Buzak)的美国专利No.4,896,149(颁发日期:1990年1月23日)、Buzak的美国专利No.5,077,553(颁发日期:1991年12月31日)、及由宫崎茂树(Shigeki Miyazaki)在1992年2月20日提出的关于一种电光学器件的美国专利申请No.07/837,861中提出。借此把上述三份文件作为本发明的对比文献。如图3中所示,该等离子体选址显示器有一种平板结构,该结构包括一个显示盒101、一个等离子体盒102和夹在它们之间的微片玻璃103。等离子体盒102包括微片玻璃103和粘合于其下表面的下基片104,其中在它们二者之间的间隙中封入一种可电离气体。在下基片104的内表面上按行形成一些放电电极105。由于诸放电电极105可以例如借助于丝网印刷而印刷并烘干在平基片104上,它们可以以优秀的生产率和加工性较精细地形成。在诸放电电极105上形成一些隔离肋106,它们分割其中封入可电离气体的该间隙以构成一些槽。诸隔离肋106也可以通过丝网印刷来印刷并烘干,而诸肋的顶部紧靠该微片玻璃的下表面。成行的诸放电电极105交替地作为阳极和阴极而工作,以便在它们两者之间造成等离子体放电。微片玻璃103和下基片104用例如由玻璃熔块制成的粘合材料107彼此粘合。另一方面,显示盒101由一个透明的上基片108构成。上基片108借助于一种粘接材料以预定间隙粘接于微片玻璃103,在该预定间隙中灌入并密封一种液晶110。为了控制该间隙恒定,分散一些间隔颗粒111。以列的形式在上基片108的内表面上形成一些透明电极112。诸透明电极112垂直于成行的诸放电电极105。在诸透明电极112与诸放电槽之间的诸交点处限定一些矩阵式图形要素。
在具有这样一种结构的等离子体选址显示器中,通过在切换下导通等离子体放电的成行的诸放电槽的逐行扫描,并与该扫描同步地对面对显示盒101的诸透明电极112施加图像信号,来进行显示驱动。当在诸放电槽中产生等离子体放电时,内部大体上均一地处于一个阳极电位,以便选择每一行上的一些图形要素。就是说,该放电槽起一个采样开关的作用。当图像信号施加于每个处于其中等离子体采样开关被导通的状态的图形要素时,实现采样并且能控制诸图形要素的通断。甚至在该等离子体采样开关变成非导通之后诸图形或图像信号也原封不动地保留在诸图形要素中。
还是对照图3,将简要地解释一下需该发明来解决的一个问题。在制作该等离子体选址显示器的场合,首先组装等离子体盒102,然后在其上组装显示盒101。为此目的,用粘接材料109把上基片108粘接于微片玻璃103。事先在上基片108上形成一对开口113和114。从开口113引入一种液晶,经另一个开口114把内部抽真空到0.1托左右,并把所引入的液晶吸进内部。这样一来,液晶110被灌进显示盒101的该间隙。可以代替上述液晶注入方法采用另一种方法,即把整个平板放进一个真空室以便把该内部抽真空,然后使该内部与该液晶相接触,恢复大气压力从而把该液晶注入该间隙。虽然后一种方法曾经常常用于一般液晶显示板中,但是很难把后一种方法用于等离子体选址的显示板中。就是说,由于事先以100托左右的压力把一种可电离气体封入在等离子盒102侧的该间隙中,当在该真空室中把液晶盒101的内部减压至高真空时,等离子体盒102膨胀而引起微片玻璃103损坏。
于是,在等离子体选址显示器中采用前一种方法,就是说,从开口113引入该液晶,同时经另一个开口114把内部抽真空到一个较低的真空。然而,此方法也卷入在熔接密封附近引起该微片玻璃开裂的问题。将对照图4更具体地解释该问题。下基片104借助于玻璃熔块之类的粘合材料115粘合于微片玻璃103的下表面。另一方面,上基片108靠由例如紫外线固化树脂之类组成的粘胶109粘接于微片玻璃103的上表面。一般来说,粘合材料115的密封宽度大体上等于粘接材料109的密封宽度,而且它们隔着微片玻璃103彼此对正。依盒的不同,粘接材料109可能处于粘合材料115的外侧。总之,粘合材料115的高度低于隔离肋107。这是由于熔接密封的流出或收缩、夹具的变形之类所致。结果,微片玻璃103沿该密封区下凹到这样一种状态,即间隔颗粒101不再起作用。因此,当经开口114把该间隙内部抽真空,以便把压力降低到低于等离子体盒中的压力时,由于等离子体盒的内部空间膨胀,应力作用在微片玻璃103的熔块密封上,引起开裂。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等离子体选址显示器,该显示器能缓和作用在微片玻璃上的应力,借此防止在进行液晶注入时把显示盒抽真空时微片玻璃的断裂。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以根据本发明在一种等离子体选址显示器中实现,该显示器包括:一个显示盒,该显示盒包括带有在一个内表面上排成列的一些透明电极的第一基片,一个以一个间隙粘接于该第一基片的微片玻璃,及保持在该间隙中的液晶层;以及一个等离子体盒,该等离子体盒包括带有在一个内表面上排成行的一些放电电极和一组隔离肋的第二基片,及封在该第二基片与该微片玻璃之间的可电离气体,其中该第二基片借助于布置在位于其外侧的隔离肋与位于其内侧的隔离肋之间的粘合材料粘合于该微片玻璃的下表面,该第一基片借助于布置成与该粘合材料对正的粘接材料粘接于该微片玻璃的上表面,以及该粘接材料有这样一个密封宽度,即在该粘合材料的整个密封宽度延伸并延伸到位于外侧的隔离肋与位于内侧的隔离肋之间的距离。
最好是,使粘合材料的厚度小于等离子体盒的隔离肋的高度,并使粘接材料的厚度大于显示盒的间隙同样多。
在本发明中,使用来组装显示盒的粘接材料的密封宽度成为这样,以便在用来组装等离子体盒的粘合材料的整个密封宽度延伸。此外,使该粘接材料的密封宽度成为这样,以便延伸到布置在等离子体盒中的外隔离肋与内隔离肋之间的距离空档。就是说,为了补偿微片玻璃的强度,布置在显示盒侧的用来涂布粘接材料的位置被改进,致使该粘接材料在整个等离子体盒侧的粘合材料上延伸到外隔离肋附近。这使得可以缓和当为注入液晶而把显示盒内部抽真空时,由该粘接材料本身作用在微片玻璃上的应力。
图1是剖视图,画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等离子体选址显示器的基本结构;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体选址显示器的示意俯视图;
图3是剖视图,画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等离子体选址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以及
图4是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一种等离子体选址显示器的一部分的示意放大剖视图,用来解释问题。
将对照诸附图通过一个最佳实施例具体地解释本发明。
图1是示意剖视图,画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等离子体选址显示器的基本结构。该等离子体选址显示器有一种包括彼此叠合的一个等离子体盒1和一个显示盒2的平板结构。
等离子体盒1由一个例如由玻璃制成的下基片3构成。在下基片3的内表面上形成一些成行的放电电极4和一组隔离肋5。诸放电电极4通过例如丝网印刷来形成,隔离肋5也通过丝网印刷来形成,叠合在放电电极4上。隔离肋5可以这样形成在下基片3上,以便处在诸放电电极4之间。下基片3借助于诸隔离肋5粘合于微片玻璃6。微片玻璃6的厚度约为50μm。一种可电离气体以大约100托的压力封入微片玻璃6与下基片3之间的间隙中。另一方面,显示盒2由一个也是由玻璃之类制成的上基片7构成。在上基片7的内表面上形成一些成列形式的透明电极8。上基片7以预定间隙粘接于微片玻璃6。一些间隔颗粒9事先分散在该间隙中。诸间隔颗粒的尺寸为例如约5μm。在该间隙中保持一种液晶10。一对开口11和12布置在上基片7上,用来注入液晶10。在密封了液晶10之后,用一种粘接材料把开口11和12封住。
下基片3借助于粘合材料13粘合于微片玻璃6的下表面,粘合材料13由布置在位于其外侧的隔离肋5a与位于其内侧的隔离肋5b之间的例如玻璃熔块制成。由于玻璃熔块的熔化工艺之类,使粘合材料13的高度低于隔离肋5的高度。另一方面,上基片7借助于粘接材料14粘接于微片玻璃6的上表面,粘接材料14由与粘合材料13对正的例如紫外线固化树脂制成。作为本发明的一个特征,粘接材料14的密封宽度这样设定,以便在粘合材料13的整个密封宽度上延伸。此外,粘接材料14的密封宽度设定成这样一种程度,致使延伸到外隔离肋5a与内隔离肋5b之间的一个空档。另外,使粘接材料的厚度大于显示盒2预定间隙的尺寸,以便补偿粘合材料13的厚度小于隔离肋5的高度的部分。于是,微片玻璃6沿该密封区稍向下弯曲。不过,由于粘接材料14具有足够的宽度和厚度,能从机械上充分地加固微片玻璃6的该弯曲部分。
然后,将对照图1解释一种制作该等离子体选址显示器的方法。
鉴于该步骤,首先形成需要高温工艺的等离子体盒1,然后在其上组装显示盒2。在最后阶段,向显示盒2的内部间隙注入液晶10。
在此场合,用一种方法注入液晶,例如,经一侧的开口11把显示盒2内部抽真空到约0.1托以建立一种低真空状态,然后让液晶10经另一开口12流进该盒。
在此步骤中,使显示盒2中的内部压力低于等离子体盒1中的内部压力。因此,微片玻璃6承受从下表面向上表面的应力。在此场合,弯曲微片玻璃6的周边被粘接材料14大体上完全加固。换句话说,由于粘接材料14有着与诸间隔颗粒9类似的功能,如果微片玻璃6承受由压差引起的应力,不用担心开裂。
液晶也可以用以下方法注入,即同时经两个开口抽真空,然后同时从两个开口注入液晶。
最后,对照图2解释下基片3的一种平面图形形状。
如前所述,诸隔离肋5按条形图形形成于下基片3,与诸放电电极(未画出)对正。诸隔离肋以粘合材料13为界分成内隔离肋5a和外隔离肋5b。内隔离肋5a位于中心有效屏幕内,而外隔离肋5b位于周边无效屏幕内。
一个隔离肋被一个沟槽相对于下基片3的左右方向分离成内隔离肋5a和外隔离肋5b。例如由玻璃熔块制成的粘合材料13沿该分离区布置。此外,为了说明相对于粘合材料13的配置关系,用阴影线画出粘接材料14。从图2可以看出,粘接材料14的密封宽度这样设定,以便在粘合材料13的整个密封宽度上延伸。此外,粘接材料14的密封宽度这样设定,以便延伸到外隔离肋5b与内隔离肋5a之间的空档。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体选址显示器中,布置在显示盒侧的用来涂布粘接材料的位置被改进,致使该粘接材料延伸到无效屏幕面积内的外隔离肋附近,同时在分布在等离子体盒侧的整个粘合材料上延伸,以便补偿微片玻璃的强度。
这使得即使在注入液晶时为了清除残留气泡而使显示盒中的真空度更高,该微片玻璃也不会断裂。就是说,正确地设定粘接材料的密封宽度和密封厚度,以便缓合为注入液晶而抽真空时作用在微片玻璃上的应力。
机译: 等离子显示器面板中使用的保护层,其制备方法以及包括该等离子体显示器的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
机译: 触发等离子体-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屏,电致发光-显示器,液晶-或类似显示器的单元和图像元素的方法和电路。
机译: 用于光敏密封到达层形成的玻璃浆料和生产方法,以及使用该玻璃浆料的等离子体显示器的等离子体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