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17-08-1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23/00 授权公告日:20151028 终止日期:20160704 申请日:20140704
专利权的终止
2015-10-28
授权
授权
2014-11-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23/00 申请日:201407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2014-10-15
公开
公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然保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珍稀濒危树种个体生 存压力计算方法。应用于珍稀濒危树种的保护,为珍稀濒危树种个体 生存压力的量化提供可利用的工具。
背景技术
我国植物种类丰富,但却至少有4000-5000种植物处于濒危或受 威胁状态,占植物总数的15%-20%。研究珍稀濒危树种个体在植物群 落中的生存压力,对于珍稀濒危树种的保护和拯救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按照是否与植株个体间的距离有关划分为两类竞争模型: 不考虑距离的竞争模型和考虑距离的竞争模型。不考虑距离的竞争模 型只测量相关密度和相对大小,对植株个体所在位置不做具体测量。 由于珍稀濒危树种植株主要受邻近植株影响,受较远植株影响较小, 不考虑距离的竞争模型往往不能客观反映竞争大小。考虑距离的竞争 模型主要有Hegyi单木竞争模型(Hegyi,1974)以及张跃西改进后 的邻体干扰模型(张跃西,1993)。但以上2种模型仅考虑了在一定 距离范围内具有竞争效应植株与珍稀濒危树种植株胸径的相对大小, 忽略了其它测树因子,如树高、冠幅等。然而在植物群落内,植株个 体之间的竞争往往取决于植株对生存环境和空间资源的争夺,尤其表 现在对光资源和水资源的竞争。在水资源不成为限制因子时,植株树 高越高、冠幅越大对光资源的竞争力越强,从而对其他植株的影响程 度也就越大。胸径相等的不同树种间植株个体的树高和冠幅大小往往 存在很大差异,再者,树冠大小相同而处在不同方位的植株个体对珍 稀濒危树种个体造成的生存压力也不同。这是以上2种考虑距离的竞 争模型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珍稀濒危树 种个体生存压力计算方法,能够客观、定量地反映珍稀濒危树种个体 在植物群落中的生存压力大小。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方法包括 下列步骤:
(1)步骤1:竞争木的确定:当某树种的植株个体树高(H)大 于等于其与珍稀濒危树种个体距离(L)时,确定此植株为竞争木。
(2)步骤2:计算珍稀濒危树种个体与竞争木的树冠大小。树 冠大小根据下式计算:
式中,
V为珍稀濒危树种个体或竞争木的树冠大小,单位为m3。这里把 树冠近似看作为椭圆柱,用椭圆柱体积量化树冠大小;
π为圆周率,取值3.14;
a为树冠垂直投影的南北长度,单位为m;
b为树冠垂直投影的东西长度,单位为m;
H为树高,单位为m;
h为枝下高,单位为m。
(3)步骤3:计算珍稀濒危树种个体承受的来自某一株竞争木 的单株生存压力指数(PIij):
或
其中,
式中,
PIij为单株生存压力指数,即珍稀濒危树种第i株个体承受第j 株竞争木的生存压力,PIij≥0;当竞争木与珍稀濒危树种个体的距 离Lij等于其树高Hij时,该竞争木无竞争效应,PIij为最小值0;当 竞争木与珍稀濒危树种个体距离越近,树冠越大,所处方位越接近珍 稀濒危树种个体的正南方向时,PIij越大。当PIij=1时,认为珍稀濒 危树种第i株个体承受第j株竞争木的生存压力较大;
Vij为第j株竞争木的树冠大小,单位为m3;
Vi为珍稀濒危树种第i株个体的树冠大小,单位为m3;
Wij为光竞争因子。考虑到处于不同方位的竞争木对珍稀濒危树 种个体光资源竞争程度不同,采用正弦函数计算光竞争因子;α是第 j株竞争木相对珍稀濒危树种第i株个体的方位角,即以珍稀濒危树 种第i株个体为中心,按正东方向顺时针旋转,竞争木与珍稀濒危树 种个体所在直线与正东方向的夹角,如正东为0°,正南为90°,正西 为180°,正北为270°;
Hij为第j株竞争木的树高,单位为m;
Lij为第j株竞争木与珍稀濒危树种第i株个体的距离,单位为 m;
Hi为珍稀濒危树种第i株个体的树高,单位为m。
(4)步骤4:计算珍稀濒危树种个体承受的来自某个竞争树种(t) 的生存压力指数(PIit):
式中,
PIit为树种生存压力指数,即珍稀濒危树种第i株个体承受的来 自竞争树种t的生存压力;
PIij为单株生存压力指数,即珍稀濒危树种第i株个体承受的来 自竞争树种t内第j株竞争木的单株生存压力;
m为竞争树种t的竞争木的株数。
(5)步骤5:计算珍稀濒危树种个体承受的来自所有竞争树种 的生存压力指数PIi:
PIi为生存压力指数,即珍稀濒危树种第i株个体承受的来自所有 竞争树种的生存压力;
PIit为树种生存压力指数,即珍稀濒危树种第i株个体承受的来 自竞争树种t的生存压力;
n为竞争树种总数。
有益效果
(1)通过计算单株生存压力指数(PIij),可以明确珍稀濒危树种 个体承受的来自每个竞争木植株的生存压力大小,为竞争木个体的定 株清除提供依据。
(2)通过计算树种生存压力指数PIit,可以定量反映哪些竞争树 种对珍稀濒危树种个体造成的生存压力较大,为竞争树种的重点控制 提供依据;
(3)通过计算生存压力指数PIi,可以定量反映每株珍稀濒危树 种个体的生存压力大小,为哪些珍稀濒危树种个体需要优先拯救提供 依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珍稀濒危树种长白松的2株 个体为例(个体A:胸径33.5cm,树高:20.0m,枝下高17.0m; 个体B:胸径69.0cm,树高23.0m,枝下高:19.0m)。提供了一种 珍稀濒危树种个体生存压力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步骤1:竞争木的确定。当某树种植株个体树高(H)大于 等于其与长白松个体距离(L)时,确定此植株为竞争木。个体A的 竞争木包括9种44株,个体B的竞争木包括10种32株(表1和2)。
(2)步骤2:根据公式①,计算长白松个体A、个体B及所有 竞争木的树冠大小(V)。长白松个体A的树冠大小:
个体B的树冠大小:
竞争木的树冠大小见附表1和2。
(3)步骤3:根据公式②,计算单株生存压力指数(PIij),见附 表1和2。计算结果表明:编号C21、C24、C25的3株红松个体及 编号C29的长白落叶松个体对于长白松个体A的单株生存压力指数 (PIij)较大,分别为1.029、2.784、3.323和1.267。长白松个体B承 受的来自其他竞争木竞争压力均较小,单株竞争压力指数(PIij)均不 超过1;
(4)步骤4:根据公式④,计算某个竞争树种(t)的竞争压力指 数(PIit),见附表1和2。计算结果表明:红松对长白松个体A的树 种竞争压力指数(PIit)达8.754,对长白松个体产生强烈的生存压力, 此外,长白落叶松和鱼鳞云杉的植株造成的生存压力也较大。对于长 白松个体B,由于所有竞争树种生存压力指数(PIit)均不超过1,长 白松个体B生存压力较弱,其他树种对其不产生威胁。
(5)步骤5:根据公式⑤,计算长白松个体A和个体B的生存 压力指数(PIi):
PIA=0.483+8.754+0.001+1.886+0.006+0.088+1.878+ 0.626+0.093=13.815;PIB=0.023+0.047+0.138+0.269+ 0.329+0.847+0.045+0.015+0.274+0.006=1.987。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长白松个体A相对于个体B需要优先拯救, 因为个体A的生存压力指数达13.815,竞争树种主要是红松、长白 落叶松和鱼鳞云杉,尤其是红松对长白松个体A已经产生强烈的生 存压力,为缓解生存压力需采取人工干预措施,对长白松个体A产 生生存压力较大的红松、长白落叶松等个体进行整枝或择伐处理。
表1.长白松个体A的生存压力表
表2.长白松个体B的生存压力表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所作 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 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 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 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申请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机译: 该系统配置为使个体不感到烦恼,并且提供了一种形式的inexsufla u00e7 u00e3o压力波形式,用于通过inexsufla u00e7 u00e3o系统提供给个体
机译: 一种减少个体中压力诱导的神经肽Y(NPY)过量生产的方法
机译: 一种减少个体中压力诱导的神经肽y过量生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