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枯草芽孢杆菌双组分调控系统突变基因yvrH及应用

枯草芽孢杆菌双组分调控系统突变基因yvrH及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双组分调控系统突变基因yvrH(G665A)及应用,枯草芽孢杆菌双组分调控系统突变基因yvrH(G665A),是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所构建的包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双组分调控系统突变基因yvrH(G665A)的工程菌生物安全,遗传背景清晰、包含的突变基因yvrH(G665A)可以大幅提高枯草芽孢杆菌合成核黄素的能力,可在摇瓶发酵条件下,提高核黄素积累水平15%以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5241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410150235.9

  • 申请日2014-04-15

  • 分类号C12N15/31(20060101);C07K14/32(20060101);C12N1/21(20060101);C12P25/00(20060101);C12R1/125(20060101);

  • 代理机构12201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陆艺

  • 地址 300072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0:06: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1-20

    授权

    授权

  • 2014-08-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N15/31 申请日:201404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7-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双组分调控系统 突变基因yvrH(G665A)及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及应用。

背景技术

以细菌为宿主菌的基因工程菌具有发酵周期短、原料要求简单、成熟的基因工程技术等 优点。在芽孢杆菌属中,包括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内的许多菌株具有可靠的安 全性。传统菌株选育发现,枯草芽孢杆菌的突变株能够过量合成叶酸、腺苷、肌苷、鸟苷、 核黄素等一系列嘌呤途径代谢中间产物或该途径的衍生代谢产物,目前成为选育高产核苷类 代谢产物重要出发菌株。作为模式菌株,目前对其生理生化特性及遗传背景已经有了比较深 入的了解,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基因操作技术都比较成熟,也有利于通过理性代谢工程 及系统生物学手段来选育核苷类代谢产物高产菌种。如核黄素。核黄素(分子式C17H20O6N4, IUPAC中文名:7,8-二甲基-10-(1'-D-核糖基)-异咯嗪)是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 为黄素酶类的辅酶组成部分,在生物体内主要以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 酸(FAD)的形式存在。它作为黄素蛋白的辅酶参与机体组织呼吸链电子传递及氧化还原反 应,在呼吸和生物氧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two-component signal-transduction system)普遍存在于细菌,是细 胞感应各种各样的环境刺激和做出相应反馈的重要机制。该机制同样存在于低等真核生物和 低等植物中。典型的双组分系统通常包括两个部分,组氨酸蛋白激酶(Sensor kinase)和反应 调节蛋白(response regulator)。其中组氨酸蛋白激酶感应不同类型的信号(环境变化),并通 过磷酸转移反应调控反应调节蛋白的功能。通常,磷酸化后的反应调节蛋白可以做为转录增 强子或抑制子直接结合至受其调节的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影响这些被调节基因的表达水平, 进而使细胞对外界的信号做出正确的生理反应。该系统可以调节各种各样的细胞过程,比如 适应性和渗透性等行为,是允许细胞的基因网络对于不同的外界环境做出适应和维持细胞生 存能力的重要机制。

在枯草芽孢杆菌中,参与细胞膜和细胞壁合成调控的yvrGH系统在细胞生理活动中发挥 重要作用。按照组氨酸磷酸化基序(motif)周围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类,yvrG属于类别Class  IIIA,该激酶N-端包含了两个跨膜区域,为膜蛋白。而yvrH属于Class OmpR类别。YvrGH 系统正调控7个转录单位(wprA,wapA-yxxG,dltABCDE,sunA,sunT-bdbA-yolJ-bdbB,yvrI-yvrHa 和sigX-risX),负调控lytABC操纵子。敲除实验发现,该双组分系统的失活可导致细胞对抗 生素和抗菌剂敏感性的提高。

目前,尚未有枯草芽孢杆菌双组分调控系统突变基因yvrH(G665A)用于核黄素高产菌 种的选育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枯草芽孢杆菌核黄素合成能力的枯草芽孢杆菌双组分 调控系统突变基因yvrH。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双组分调控系统突变基因yvrH所编码的 氨基酸序列。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双组分调控系统突变基因yvrH的 工程菌。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包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双组分调控系统突变基因yvrH的工程 菌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枯草芽孢杆菌双组分调控系统突变基因yvrH(G665A),所述突变基因yvrH(G665A) 序列是用SEQ ID No.1所示。

枯草芽孢杆菌双组分调控系统突变基因yvrH(G665A)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所述氨基 酸序列是用SEQ ID No.2所示。

包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双组分调控系统突变基因yvrH(G665A)的工程菌。

包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双组分调控系统突变基因yvrH(G665A)的工程菌在产核黄素的应 用。

本发明所构建的包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双组分调控系统突变基因yvrH(G665A)的工程菌 生物安全,遗传背景清晰、包含的突变基因yvrH(G665A)可以大幅提高枯草芽孢杆菌合成 核黄素的能力,可在摇瓶发酵条件下,提高核黄素积累水平1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工程菌株B.subtilis RC1、B.subtilis RC2和B.subtilis RC3核黄素合成水平发酵验 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 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对本发明不作任何限制。

本发明所用到的原始菌株B.subtilis168来源为BGSC(Bacillus Genetic Stock Center, http://www.bgsc.org/)。本发明所用到的原始质粒pUC18购买于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 限公司(http://www.sangon.com/)。

本发明所用到的核黄素标准品从Sigma公司(http://www.sigmaaldrich.com/sigma-aldrich) 购买,所用限制性内切酶、去磷酸化酶、DNA连接酶等分子生物学试剂从Thermo公司购买 (http://www.thermoscientificbio.com/fermentas)。所用其他生化试剂从生工生物工程(上海) 股份有限公司购买(http://www.sangon.com/)。

实施例1:无抗生素标记筛选枯草芽孢杆菌系统出发菌株B.subtilis BUK和基础操作质粒pSS 的构建

本发明中所用到的枯草芽孢杆菌出发菌株B.subtilis BUK来源于B.subtilis168,基础操 作质粒pSS来源于pUC18,二者详细构建过程可参考公开发表文献1。

本发明对该基础操作质粒pSS的构建方法以及抗性基因的选择不做限定。

实施例2:工程菌株B.subtilis RC1和B.subtilis RC2构建过程

(1)向菌株B.subtilis BUK基因组上无痕引入基因突变ribC*(G596A)操作流程如下:

利用ribC*-F-U、ribC*-F-L和ribC*-B-U、ribC*-B-L两对引物,以B.subtilis168基因组 为模版,使用KOD-plus高保真DNA聚合酶扩增分别得到大小为894bp和928bp的上下游 同源臂ribC*-F和ribC*-B。ribC*-F的PCR片段经切胶回收后,使用Thermo Fast digest AatII 和XhoI双酶切,连接、转化质粒pSS后得到质粒pSS-ribC*-F。ribC*-B的PCR片段经切胶 回收后,使用Thermo Fast digest SalI和ScaI双酶切,连接、转化质粒pSS-ribC*-F后得到这 质粒pSS-ribC*-FB。将测序结果正确的质粒通过Spizizen转化导入枯草芽孢杆B.subtilis BUK 中,用含氯霉素LB固体培养基中筛选重组成功的阳性克隆,并用菌落PCR验证。挑出的转 化子接种于5ml LB液体培养基中,200rpm震荡培养6h(OD约为2),并在五氟尿嘧啶基本 培养基(添加终浓度为5μmol/L FMN)上挑出菌落,使用引物ribC*-F-U、ribC*-B-L进行PCR 和测序验证,得到ribC*(G596A)正确引入的阳性菌株B.subtilis RC1。

(2)向菌株B.subtilis RC1基因组上无痕引入基因突变ribO*(G+39A)具体操作如下:

利用ribO*-F-U、ribO*-F-L和ribO*-B-U、ribO*-B-L两对引物,以B.subtilis168基因组 为模版,使用KOD-plus高保真DNA聚合酶扩增分别得到大小为922bp和1234bp的上下游 同源臂ribO*-F和ribO*-B。ribO*-F的PCR片段经切胶回收后,使用Thermo Fast digest AatII 和XhoI双酶切,连接、转化质粒pSS后得到质粒pSS-ribO*-F。ribO*-B的PCR片段经切胶 回收后,使用Thermo Fast digest SalI和KpnI双酶切,连接、转化质粒pSS-ribO*-F后得到这 质粒pSS-ribO*-FB。将测序结果正确的质粒通过Spizizen转化导入枯草芽孢杆B.subtilis RC1 中,用含氯霉素LB固体培养基中筛选重组成功的阳性克隆,并用菌落PCR验证。挑出的转 化子接种于5ml LB液体培养基中,200rpm震荡培养6h(OD约为2),并在五氟尿嘧啶基本 培养基(添加终浓度为5μmol/L FMN)上挑出菌落,使用引物ribO*-F-U、ribO*-B-L进行 PCR和测序验证,得到ribO*正确引入的阳性菌株B.subtilis RC2。

实施例3:工程菌株B.subtilis RC3构建(引入枯草芽孢杆菌双组分调控系统突变基因yvrH (G665A))

利用yvrH*-F-U、yvrH*-F-L和yvrH*-B-U、yvrH*-B-L两对引物,以B.subtilis168基因 组为模版,使用KOD-plus高保真DNA聚合酶扩增分别得到大小为1067bp和849bp的上下 游同源臂yvrH*-F和yvrH*-B。yvrH*-F的PCR片段经切胶回收后,使用Thermo Fast digest AatII 和XhoI双酶切,连接、转化质粒pSS后得到质粒pSS-yvrH*-F。yvrH*-B的PCR片段经切胶 回收后,使用Thermo Fast digest SalI和KpnI双酶切,连接、转化质粒pSS-yvrH*-F后得到质 粒pSS-yvrH*-FB。将测序结果正确的质粒通过Spizizen转化导入枯草芽孢杆B.subtilis RC2 中,用含氯霉素LB固体培养基中筛选重组成功的阳性克隆。将正确的阳性克隆接种于5ml LB 液体培养基中,200rpm震荡培养6h,并在五氟尿嘧啶基本培养基上挑出菌落使用引物 yvrH*-F-U、yvrH*-B-L进行PCR和测序验证,得到突变基因yvrH(G665A)正确引入的阳 性菌株,即包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双组分调控系统突变基因yvrH(G665A)的工程菌,命名为 B.subtilis RC3,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双组分调控系统突变基因yvrH(G665A)和所编码的氨基 酸序列分别用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

LB液体培养基配方为:10g/L蛋白胨,5g/L酵母提取物,10g/L NaCl,调节pH至7.5。 0.1Mpa压力下灭菌20min。LB固体培养基配方为:在LB液体培养基中加入琼脂粉(终浓 度15g/L),0.1Mpa压力下灭菌20min。五氟尿嘧啶基本培养基配方见表1:

表1五氟尿嘧啶基本培养基配方

母液 添加量 葡萄糖(40%) 2ml 1000×微量元素 100μL Trp(0.5%) 1ml 谷氨酰胺(4%) 5ml 10×Spizizen基本盐 10ml VB1(0.1%) 100μL 5FU(20mM) 50μL 琼脂 1.5g 加水至 100ml

表1中成分的百分比浓度均为质量体积百分比。

表1中的10×Spizizen基本盐:2g/L(NH42SO4,18.3g/L K2HPO4,6g/L KH2PO4, 12g/L C6H5Na3O7·2H2O,pH7.2,0.1Mpa压力下灭菌20min。

表1中的1000×微量元素:27g/L FeCl3·6H2O,2g/L ZnCl2·4H2O,2g/L CaCl2·2H2O,2g/L  Na2MoO4·2H2O,1.9g/L CuSO4·5H2O,0.5g/L H3BO3pH7.2,0.1Mpa压力下灭菌20min。

实施例4:双组分调控系统突变基因yvrH(G665A)引入后细胞转录调控变化

1)采用LB培养基,37℃,240rpm条件下,将菌体培养至对数生长期中期。

2)4℃条件下,6000rpm离心5min,收集1.5ml菌体。弃上清。

3)向菌体沉淀添加终浓度为3mg/ml溶菌酶,混匀。室温放置15min。

4)采用InvitrogenTMTRIzol试剂盒提取total RNA。

5)采用FastQuant RT Kit试剂盒逆转录total RNA模板,合成cDNA。

6)以rrnA为参照基因,采用FastFire qPCR PreMix试剂盒进行RT-PCR荧光定量,RT-PCR 所用引物见表3。上机Roche Lightcyler480进行RT-PCR分析,分析结果汇总见表2。

表2RT-PCR分析突变基因yvrH(G665A)对所调控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基因 rrnA wapA wprA dltA lytA lytB lytC 上游引物 RP-16sRNA-F RP-wapA-F RP-wprA-F RP-dltA-F RP-lytA-F RP-lytB-F RP-lytC-F 下游引物 RP-16sRNA-B RP-wapA-B RP-wprA-B RP-dltA-B RP-lytA-B RP-lytB-B RP-lytC-B B.subtilis RC2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B.subtilis RC3 1.00 0.06 0.05 0.32 2.37 2.56 2.60

7)结果发现,枯草芽孢杆菌双组分调控系统突变基因yvrH(G665A)在一定程度上解 除了对其调控基因的表达,如负向调控表达的lytA、lytB和lytC基因的转录水平均上调2倍 以上,而正向调控的基因wapA、wprA、dltA等均下调至很低的水平。

实施例5:工程菌株B.subtilis RC2和B.subtilis RC3核黄素合成能力对比

1)分别划线菌株B.subtilis RC1、B.subtilis RC2和B.subtilis RC3于LB平板,37℃过夜 培养。

2)挑单菌落接种5mL LB液体培养基的摇管,培养至对数生长期中期。。

3)按初始OD=0.02接种量转接培养菌液至50ml YE培养基。摇床转速240rpm,41℃ 培养60h。

其中,YE培养基配方:100g/L葡萄糖,20g/L酵母粉,0.5g/L MgSO4,0.5g/L KH2PO4

0.5g/L K2HPO4,调节pH至7.0,0.1Mpa压力下灭菌20min。

发酵结果见图1。从发酵结果可以看出,相对于菌株B.subtilis RC2,包含有枯草芽孢杆 菌双组分调控系统突变基因yvrH(G665A)的工程菌(B.subtilis RC3)提高了核黄素产量15% 以上。说明这种遗传修饰对于核黄素等核苷类高产菌株选育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菌株的构建,其步骤的前后顺序不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本发明公开的内 容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中的菌株代号如B.subtilis RC1、B.subtilis RC2和B.subtilis RC3等是为了方便描 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上述方法构建的包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双组分调控系统突变基因yvrH(G665A)的工程菌 的用途,包括但是不局限于核黄素。

参考文献1:Shi,T.,Wang,G.,Wang,Z.,Fu,J.,Chen,T.,Zhao,X.,2013.Establishment of a  Markerless Mutation Delivery System in Bacillus subtilis Stimulated by a Double-Strand Break in  the Chromosome.PLoS one.8,e81370.

表3菌株构建所用引物序列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