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19-07-30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23K37/00 登记生效日:20190711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112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2017-09-05
授权
授权
2016-04-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3K37/00 申请日:201311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2014-03-26
公开
公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对输送机滚筒和接盘进行焊接的滚筒接盘自动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滚筒接盘的焊接大多采用手动焊接,其存在如下问题:①焊接品质得不到保障:滚筒接盘的焊接多采用二保焊接,且对焊接工艺要求高,而焊接工艺好同时对二保焊接较为精通的工人较少,因此实际焊接中的品质不稳定,常出现焊接完成后筒体变形或是在滚筒在实用当中接盘和筒体之间会出现裂痕,在实际使用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②焊接效率差:由于对焊接工艺要求高,在手动焊接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保证焊缝厚度和焊接强度,极大影响工作效率;③焊接成本高:若使用传统焊接,成本远比二保焊接高,且效果差,而聘请焊接工艺好且精通二保焊接的工程花费大。
中国专利200710054291.2公开的自动化滚筒接盘焊接机,其将滚筒固定于工件卡盘上,利用焊枪进行焊接,同时通过电机驱动旋转,从而达到自动焊接的目的。但是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如下缺陷:①利用卡盘的固定方式使工件的尺寸受到限制,对于大尺寸的工件不能进行固定;②当工件质量较大时,可能会出现固定不稳的情况,导致在旋转焊接中出现位置偏差,产生质量问题;③一次只能焊接一面,且在换面后往往需要重新调整焊点位置,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滚筒接盘焊接质量不稳定、效率差及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需人工焊接,同时可保证焊接质量和效率的滚筒接盘自动焊接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筒接盘自动焊接装置,包括焊枪,驱动装置和架体,架体上安装滚筒旋转固定装置,所述滚筒旋转固定装置包括水平固定装置和承载装置。
所述水平固定装置包括水平方向相对的两个顶尖螺杆以及安装于架体两侧的顶尖装置座体,顶尖装置座体上安装竖直的固定杆,固定杆上开纵向的滑动口,顶尖螺杆通过螺母固定于滑动口中。
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安装于操作台上的前托辊组和后托辊组,两托辊组相对于顶尖螺杆轴线对称排布,所述前托辊组和后托辊组均包含处于中间位置的驱动辊和处于两侧的承载辊,所述驱动辊由驱动装置带动。
本发明利用顶尖螺杆+托辊组的固定方式,其旋转也由托辊来带动,即使滚筒自身质量较大,也不会在旋转焊接时出现不稳定现象,焊接保证了焊接的质量,旋转固定装置中的顶尖螺杆、托辊,焊接座都可以进行相应的方位调节,以保证装置可以适应不同尺寸滚筒的焊接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图。
图中:1-驱动装置,2-操作台,3-架体,41-前托辊组,42-后托辊组,43-驱动辊,44-承载辊,45-托辊座体,51-二保焊枪,52-焊枪座,6-顶尖装置座体,61-固定杆,62-滑动口,7-顶尖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驱动装置1安装于地面,包括电机、减速器、联轴器、链轮和链条,所述驱动装置1由操作台2控制,所述操作台2包括变频器。架体3水平安装于地面,其上安装6个托辊、2个焊枪座52、2个顶尖装置座体6。所述顶尖装置座体6包括竖直的固定杆61,所述固定杆61上开竖直方向的滑动口62,顶尖螺杆7前部为尖端,后部为螺杆,其穿过滑动口62并由两个螺母固定,固定完毕后,左右两侧顶尖螺杆同轴、尖端指向内侧。焊枪座52上安装二保焊枪51。6个托辊分为前托辊组41和后托辊组42,两托辊组相对于顶尖螺杆7轴线对称排布,两托辊组各三个托辊,其中处于中间位置的托辊为驱动辊43,其余为承载辊44,前托辊组中驱动辊安装链轮,通过链条与驱动装置链轮连接,后托辊组中的驱动辊通过链轮与前托辊组中驱动辊连接,传动比为1:1,所有托辊大小相同,各安装于托辊座体45上。
进行焊接作业时,将需焊接的滚筒筒体横置于前托辊组41和后托辊组42上,调整两侧顶尖螺杆7的位置将其尖端顶在滚筒两侧圆心位置,调整二保焊枪51在焊枪座的位置,使其对准焊缝。通过操作台2操控,开启驱动装置1,带动前后托辊组中驱动辊43匀速转动,带动滚筒转动,承载辊44使滚筒在转动中保持稳定,开动二保焊枪工作,使滚筒在匀速转动中完成焊接。对于不同滚筒,可通过变频器选择不同的转速使焊接效果达到最佳。
机译: 自动滚筒生产线上检测缺陷焊接滚筒的方法和装置
机译: 办公机器滚筒中温度传感器的自动焊接装置
机译: 自动将硬币焊接到滚筒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