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电化学减薄抛光的方法

一种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电化学减薄抛光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电化学减薄抛光的方法,包括: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清洗;在InP基RFIC晶圆表面涂覆光刻胶;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电极图形光刻;对InP基RFIC晶圆制作金属电极;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清洗;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快速合金;在InP基RFIC晶圆表面涂覆光刻胶;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引线图形光刻;对InP基RFIC晶圆制作引线金属;将InP基RFIC晶圆连入导线;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电化学抛光;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剥离,完成减薄抛光。本发明有效的避免了机械减薄造成的损伤,实现了减薄抛光过程中的应力释放,实现了衬底抛光面的镜面效果,为解决InP超薄厚度的减薄抛光工艺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手段。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50070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310473279.0

  • 发明设计人 汪宁;

    申请日2013-10-11

  • 分类号H01L21/306;

  • 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任岩

  •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3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1:14: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1-06

    授权

    授权

  • 2014-02-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L21/306 申请日:201310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1-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nP RFIC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InP基射频集成 电路(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RFIC)晶圆进行电化学减薄抛 光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高新技术不断应用于军事领域,射频微波信号频率越来越高,频 段越来越宽,数字芯片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现代战争逐渐进入了信息化 时代和数字化时代。电子器件的快速发展使信号的传输速率越来越快, III-V族化合物凭借其优良的频率特性,其半导体器件和相关的超高速数字 /数模混合电路正在成为军事通讯、雷达、制导、空间防御、高速智能化武 器及电子对抗等现代化国防装备的核心部件之一。

特别是在太赫兹研究领域,InP材料的使用方兴未艾。在众多的III-V 族化合物半导体器件中,InP材料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主要得益于其优良 的材料特性,例如InGaAs和InP之间很小的晶格失配,以及很高的电子 饱和速率等等,所以不论HEMT结构或者HBT结构,都有非常优异的高 频、大功率性能。

但是InP材料的物理性能却很差,非常易碎,很小的碰撞或振动都会 导致晶圆碎裂而前功尽弃,因此InP材料额制造加工就面临很多工艺上的 难题。超高频率、大功率的InP RFIC制造工艺中,有一项是必须要面对和 解决的难题,就是其减薄抛光工艺,这主要是由于两项原因决定的。其一, 大功率RFIC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很大,由于发热使得RFIC的温度升高 而导致噪声增大,信号失真,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RFIC烧穿失效的结果。 其二,因为超高频,特别是在太赫兹波段工作的RFIC要求很低的寄生的 电阻和电容,InP基材料衬底必须达到很纤薄的厚度和很高的光洁度,近 似镜面效果。

对于以上两点,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法对InP基RFIC晶圆衬底进行减 薄抛光,使InP基RFIC晶圆达到很薄的厚度,并且减薄抛光的表面要实 现镜面效果以满足背面金属的强力粘附。在减薄抛光工艺完成之后在InP 基RFIC晶圆衬底抛光面制作大面积的散热金属,将正面RFIC电路和背 面散热金属通过金属联通,实现热量的有效释放,降低寄生效应。

基于此解决方案,针对InP材料脆弱的物理性能,本发明开发了一种 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电化学减薄抛光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 电化学减薄抛光的方法,以解决减薄抛光过程中的机械损伤带来的应力问 题,达到减薄过程的应力有效释放,达到实现InP的低应力超薄厚度减薄 抛光目的。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电化学 减薄抛光的方法,包括:步骤1: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清洗;步骤2: 在InP基RFIC晶圆表面涂覆光刻胶;步骤3: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电 极图形光刻;步骤4:对InP基RFIC晶圆制作金属电极;步骤5:对InP 基RFIC晶圆进行清洗;步骤6: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快速合金;步骤 7:在InP基RFIC晶圆表面涂覆光刻胶;步骤8:对InP基RFIC晶圆进 行引线图形光刻;步骤9:对InP基RFIC晶圆制作引线金属;步骤10: 将InP基RFIC晶圆连入导线;步骤11: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电化学 抛光;步骤12: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剥离,完成减薄抛光。

上述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清洗,包括:将 InP基RFIC晶圆浸入去离子水进行超声清洗,清洗时间20分钟,之后取 出用热N2吹干。

上述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在InP基RFIC晶圆表面涂覆光刻胶,包 括:先在InP基RFIC晶圆表面喷涂HMDS,在180℃真空烘箱中烘烤10 分钟,之后涂覆S9920光刻胶,胶厚3μm,之后在100℃热板上烘烤100 秒。

上述方案中,步骤3中所述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电极图形光刻, 包括: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电极图形光刻,显影后,形成电化学抛光 用的电极图形。

上述方案中,步骤4中所述对InP基RFIC晶圆制作金属电极,包括: 针对InP基RFIC晶圆的电极图形,通过电子束蒸发台制作金属电极,电 极金属成分为Ni/Ge/Au/Ge/Ni/Au,其厚度分别为 Ni3nm/Ge3nm/Au45nm/Ge4nm/Ni6nm/Au200nm。

上述方案中,步骤5中所述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清洗,包括:对 InP基RFIC晶圆进行清洗,采用丙酮超声10分钟,乙醇超声10分钟, 去离子水超声10分钟,最后用热N2吹干。

上述方案中,步骤6中所述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快速合金,包括: 将InP基RFIC晶圆进行快速合金,N2气氛,合金温度370~385℃,时间 30~50秒。

上述方案中,步骤7中所述在InP基RFIC晶圆表面涂覆光刻胶,包 括:在InP基RFIC晶圆表面先喷涂HMDS,在180℃真空烘箱中烘烤10 分钟,之后涂覆S9920光刻胶,胶厚4μm,之后在100℃热板上烘烤100 秒。

上述方案中,步骤8中所述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引线图形光刻, 包括: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引线图形光刻,显影后形成电化学抛光用 的电极引线图形。

上述方案中,步骤9中所述对InP基RFIC晶圆制作引线金属,包括: 对InP基RFIC晶圆上覆盖遮掩片,进行溅射工艺,制作引线金属,引线 金属厚度为Ti50nm,Au80nm。

上述方案中,步骤10中所述将InP基RFIC晶圆连入导线,包括:将 InP基RFIC晶圆用导电银浆粘附在真空聚四氟乙烯夹具上,并将导线连 接上导电银浆。

上述方案中,步骤11中所述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电化学抛光,包 括:将InP基RFIC晶圆浸入电化学腐蚀槽内进行电化学抛光,电化学腐 蚀液主要成分为mo1·L-1NaCl水溶液1L,加入200ml聚乙二醇200 (PEG200),HCl30ml,加入聚酰亚胺颗粒,颗粒直径500nm,电解槽加 热温度65~85℃,外加直流电流6V~8V,采用磁搅拌器进行搅拌。

上述方案中,步骤12中所述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剥离,完成减薄 抛光,包括:将步骤11的InP基RFIC晶圆取出,使用去离子水进行冲洗, 而后放入丙酮中进行超声剥离,去除步骤7的光刻胶,剥离出InP基RFIC 晶圆,完成减薄抛光工艺。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电化学减薄抛光的方法, 采用了电化学原理,与常用的机械或CMP不同,它的优势是有效的避免 了机械减薄造成的损伤,采用了柔软的聚酰亚胺颗粒作为抛光用材质,不 会形成切割划痕,配合磁搅拌形成的液体运动,配合电化学液进行减薄抛 光,以上所有优势的结果是获得了平整的晶圆表面,很好的实现了减薄抛 光过程中的应力释放,实现了衬底抛光面的镜面效果,为解决InP超薄厚 度的减薄抛光需求提供了新的工艺手段。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电化学减薄抛光 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的光刻胶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的电极光刻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的蒸发形成的Ni/Ge/Au/Ge/Ni/Au金 属电极的示意图;

图5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的电极引线光刻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的溅射形成的引线Ti/Au金属的示意 图;

图7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的电化学减薄抛光工艺设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 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电化学减薄抛光 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清洗;

在本步骤中,将InP基RFIC晶圆浸入去离子水进行超声清洗,清洗 时间20分钟,之后取出用热N2吹干;

步骤2:在InP基RFIC晶圆表面涂覆光刻胶;

在本步骤中,先在InP基RFIC晶圆表面喷涂HMDS,在180℃真空 烘箱中烘烤10分钟,之后涂覆S9920光刻胶,胶厚3μm,之后在100℃ 热板上烘烤100秒,如图2所示;

步骤3: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电极图形光刻;

在本步骤中,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电极图形光刻,显影后,形成 电化学抛光用的电极图形,如图3所示;

步骤4:对InP基RFIC晶圆制作金属电极;

在本步骤中,针对InP基RFIC晶圆的电极图形,通过电子束蒸发台 制作金属电极,电极金属成分为Ni/Ge/Au/Ge/Ni/Au,其厚度分别为 Ni3nm/Ge3nm/Au45nm/Ge4nm/Ni6nm/Au200nm如图4所示;

步骤5: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清洗;

在本步骤中,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清洗,采用丙酮超声10分钟, 乙醇超声10分钟,去离子水超声10分钟,最后用热N2吹干;

步骤6: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快速合金;

在本步骤中,将InP基RFIC晶圆进行快速合金,N2气氛,合金温度 370~385℃,时间30~50秒;

步骤7:在InP基RFIC晶圆表面涂覆光刻胶;

在本步骤中,在InP基RFIC晶圆表面先喷涂HMDS,在180℃真空 烘箱中烘烤10分钟,之后涂覆S9920光刻胶,胶厚4μm,之后在100℃ 热板上烘烤100秒;

步骤8: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引线图形光刻;

在本步骤中,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引线图形光刻,显影后形成电 化学抛光用的电极引线图形,如图5所示;

步骤9:对InP基RFIC晶圆制作引线金属;

在本步骤中,对InP基RFIC晶圆上覆盖遮掩片,进行溅射工艺,制 作引线金属,引线金属厚度为Ti(50nm),Au(80nm),如图6所示;

步骤10:将InP基RFIC晶圆连入导线;

在本步骤中,将InP基RFIC晶圆用导电银浆粘附在真空聚四氟乙烯 夹具上,并将导线连接上导电银浆;

步骤11: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电化学抛光;

在本步骤中,将InP基RFIC晶圆浸入电化学腐蚀槽内进行电化学抛 光,电化学腐蚀液主要成分为mo1·L-1NaCl水溶液1L,加入200ml聚乙二 醇200(PEG200),HCl30ml,加入聚酰亚胺颗粒,颗粒直径500nm,电 解槽加热温度65~85℃,外加直流电流6V~8V,采用磁搅拌器进行搅拌;

步骤12: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剥离,完成减薄抛光;

将步骤11的InP基RFIC晶圆取出,使用去离子水进行冲洗,而后放 入丙酮中进行超声剥离,去除步骤7的光刻胶,剥离出InP基RFIC晶圆, 完成减薄抛光工艺,如图7所示。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对InP基RFIC晶圆进行电化 学减薄抛光的方法,采用了电化学原理,与常用的物理减薄或CMP不同, 它的优势是有效的避免了机械减薄造成的损伤,采用了柔软的聚酰亚胺颗 粒作为抛光用材质,不会形成切割划痕,配合磁搅拌形成的液体运动,配 合电化学液进行减薄抛光,以上所有优势的结果是获得了平整的晶圆表面, 很好的实现了减薄抛光过程中的应力释放,实现了衬底抛光面的镜面效果, 为解决InP超薄厚度的减薄抛光工艺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手段。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 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 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