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促进底栖菱形藻快速生长的营养配方

促进底栖菱形藻快速生长的营养配方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促进底栖菱形藻快速生长的营养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配方包括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其中常量元素包括氮、磷、硅,微量元素包括铁、锌、铜、锰、钼、钴,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40833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海洋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309970.5

  • 发明设计人 赵文;杨淼;谢玺;赵苑淞;王珊;

    申请日2013-07-23

  • 分类号C05G1/00;

  • 代理机构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高学刚

  • 地址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黄河路219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0:30:2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8-1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5G1/00 授权公告日:20150603 终止日期:20170723 申请日:2013072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6-03

    授权

    授权

  • 2013-12-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5G1/00 申请日:201307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1-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营养配方,特别是一种促进底栖菱形藻快速生长的营养配方。

背景技术

人工培养的微藻是水域生态系统中许多动物幼体发育阶段的主要食物来源,它们可以提高动物的营养价值。海洋底栖硅藻是刺参、鲍幼体食性转化阶段的重要天然饵料,可以促进稚参及鲍苗的附着及变态。在大量培养底栖硅藻的过程中,除光照、温度等基础生态因子外,氮、磷、铁、硅等营养盐同样为底栖硅藻生长所必需,对其营养代谢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底栖硅藻的快速生长,而现阶段还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或试剂,利用底栖硅藻的上述特性,对其进行促生长处理和干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可促进底栖硅藻、特别是底栖菱形藻快速生长的高效营养盐配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促进底栖菱形藻快速生长的营养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配方包括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其中常量元素包括氮、磷、硅,微量元素包括铁、锌、铜、锰、钼、钴,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H,且各组分的浓度范围如下:

氮:12.36-37.08 mg/L

磷:2.27-2.84 mg/L

硅:11.50-34.51 mg/L

铁:2.00-4.00 mg/L

锌:0.65-6.54 μg/L

铜:1.91-2.54 μg/L

锰:0-49.44 μg/L

钼:2.88-6.72 μg/L

钴:2.95-5.89 μg/L

维生素B1:100-10000 μg/L

维生素B12:0.5-25.0 μg/L

维生素H:0.5-5.0μg/L。

所述的营养配方中各组分的浓度为:

氮:37.08 mg/L

磷:2.84 mg/L

硅:23.01 mg/L

铁:3.33 mg/L

锌:6.54 μg/L

铜:2.54 μg/L

锰:49.44 μg/L

钼:2.88 μg/L

钴:29.5 μg/L

维生素B1:100 μg/L

维生素B12:0.5 μg/L

维生素H:0.5 μg/L。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所公开的配方,根据底栖菱形藻对不同营养盐需求的生长特性,达到促进纯种底栖硅藻藻种快速生长的目的。本发明中营养配方搭配合理,可以有效地促进菱形藻的快速分裂增殖,促使其更好地吸收及利用各种营养物质,加快菱形藻细胞的新陈代谢,提高其生产量;而菱形藻作为天然饵料可以应用于刺参等海洋经济动物的育苗及养殖过程中,增强其免疫力及抗病力,提高其营养价值,以生产出健康绿色的海产经济动物苗种,提高海水养殖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因此提高菱形藻的生长速度在经济上有着较大的意义。本发明配方中的各组分来源稳定,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可行,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广泛的市场前景,特别适合于在水产养殖领域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对照组与不同实施例的菱形藻的生长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菱形藻的营养配方实施例1、2、3,如表1所示。

表1  菱形藻配方实施例

元素对照组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N(mg/L)12.3637.0812.3637.08P(mg/L)1.142.842.272.84Si(mg/L)2.3011.5034.5123.01Fe(mg/L)0.654.002.003.33Zn(μg/L)6.540.650.656.54Cu(μg/L)2.541.911.912.54Mn(μg/L)49.4427.47049.44Mo(μg/L)2.886.726.722.88Co(μg/L)2.955.892.952.95VB1>(μg/L)100800010000100VB12(μg/L)0.525.05.00.5VH (μg/L)0.55.00.50.5

在已煮沸灭菌的海水中按照表1中对照组及实施例1、2、3的浓度添加各所需物质,并在其中接种一定密度的单种菱形藻,在饥饿2d后进行培养,培养时间为10 d,期间每2 d测定一次底栖硅藻液的OD680,以监测单种菱形藻的生长趋势,并计算其比生长速率,即μ = (lnOD- lnOD1) / (t- t1),OD1和OD2为680 nm处的光密度值,t1和t2为对应的生长天数。

同时,接种三组与对照组同样密度的单种菱形藻,并分别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2、3的营养配方培养菱形藻,同样饥饿2d后进行培养,培养时间为10d,每4 d补加一次营养盐(即分别在4d和8d补加营养盐),在第10 d时,收获底栖硅藻藻泥,称重,计算生物量。

使用效果如下:

在10 d的培养时间内,单种菱形藻的生长曲线图如图1所示。对照组菱形藻在第6 d即达指数生长末期,而本发明实施例1、2、3培养的菱形藻在第10 d仍呈指数生长,明显延长了其指数生长期,促长效果明显。用本发明实施例1、2、3培养的单种菱形藻生长趋势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实施例3培养的单种菱形藻生长趋势最明显,促长效果最佳。

 表2 菱形藻的比生长速率

比生长速率μ2μ4μ6μ8μ10对照组0.3160.2690.2260.1820.144实施例10.2900.3090.2370.1870.164实施例20.3430.3380.2450.1880.163实施例30.4630.3650.2700.2090.169

注:μn代表在培养时间为第n d时的比生长速率。

如表2所示,在10 d的培养时间内,实施例1、2、3培养出的单种菱形藻在第6 d达最大比生长速率,同时在培养时间为第2、4、6、8、10 d时的比生长速率均极显著大于对照组,其中实施例3的对应比生长速率均显著高于实施例1、2(第8 d除外),菱形藻的促长效果明显,培养效果最佳。

 表3 菱形藻的生物量

生物量(g/m2对照组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菱形藻27.12318.09309.47368.12

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2、3培养的菱形藻的生物量如表3,与对照组相比,生物量显著提高,分别为对照组的9.38、9.13、10.86倍,促长效果极其明显。其中实施例3的生物量明显高于实施例1、2,促长效果最佳。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