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Native NMOS低压触发的用于ESD保护的SCR器件

Native NMOS低压触发的用于ESD保护的SCR器件

摘要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Native NMOS低压触发的用于ESD保护的SCR器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P型衬底,P型衬底上设置N阱,在N阱上设有第一P+注入区和第一N+注入区,第一N+注入区临近N阱和P型衬底的交界处;在P型衬底上设有第二P+注入区和第二N+注入区,第二P+注入区临近N阱和P型衬底的交界处;第一P+注入区接阳极,第二N+注入区接阴极;Native NMOS源接第一N+注入区,NativeNMOS漏接第二P+注入区,Native NMOS衬底接电路的Vss。本发明Native NMOS导通后,Native NMOS的导通电流充当SCR期间的触发电流,触发晶闸管SCR导通,晶闸管导通后,晶闸管电流导通大部分ESD电流,从而实现了ESD保护。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17810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辽宁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123051.9

  • 申请日2013-04-10

  • 分类号H01L29/74;H01L27/02;H01L29/78;

  • 代理机构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金春华

  • 地址 110136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58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9:28:5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7-08

    授权

    授权

  • 2013-07-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L29/74 申请日:201304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6-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可用于65nm半导体工艺的静电保护(ESD)器件,特别涉及低电压触发的SCR器件。 

背景技术

静电放电(ESD,Electron Static Discharge)是当一个集成电路的管脚浮接时,大量静电荷从外向内灌入集成电路的瞬时过程,整个过程大约耗时100ns。在集成电路的静电放电时会产生数百甚至数千伏特的高压,将集成电路中输入级的栅氧化层击穿。随着集成电路工艺的进步,MOS管的特征尺寸越来越小,栅氧化层的厚度也越来越薄,在这种趋势下,使用高性能的ESD防护器件来泄放静电电荷以保护栅极氧化层显得十分重要。 

ESD现象的模型主要有四种:人体放电模型(HBM)、机械放电模型(MM)、器件充电模型(CDM)以及电场感应模型(FIM)。对一般集成电路产品来说,一般要经过人体放电模型,机械放电模型以及器件充电模型的测试。为了能够承受如此高的静电放电电压,集成电路产品通常必须使用具有高性能、高耐受力的静电放电保护器件。 

为了达到保护芯片抵御静电打击的目的,目前,已有很多技术来减小触发电压,如:二极管触发的SCR、GGNMOS触发的SCR、modified SCR、RCT触发的SCR等结构。在一般CMOS工艺中,经常采用SCR器件来进行ESD保护,常规的SCR器件,如图1所示,P型衬底上设有N阱和P阱,N阱和P阱上分别设有N+和P+两个注入区,所有注入区之间用浅沟槽(STI)隔离,有一个浅沟槽(STI)跨接在N阱和P阱之间。此种结构的SCR器件被用于ESD 防护存在的缺点是:其ESD 触发电压是由Nwell-pwell决定的,此电压比较大,往往大于ESD设计窗口的需要。 

随着器件的特征尺寸的缩小,电路的工作电压也不断下降,为了将可控硅ESD防护器件的触发电压降低到可观的电压值内,研制低压触发SCR器件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断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采用新型技术减小器件的ESD触发电压的Native NMOS低压触发的用于ESD保护的SCR器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Native NMOS低压触发的用于ESD保护的SCR器件,包括P型衬底,P型衬底上设置N阱,在N阱上设有第一P+注入区和第一N+注入区,第一N+注入区临近N阱和P型衬底的交界处;在P型衬底上设有第二P+注入区和第二N+注入区,第二P+注入区临近N阱和P型衬底的交界处;第一P+注入区接阳极,第二N+注入区接阴极;Native NMOS源接第一N+注入区,Native NMOS漏接第二P+注入区,Native NMOS衬底接电路的Vss。 

上述的Native NMOS低压触发的用于ESD保护的SCR器件:由第一P+注入区、N阱、P型衬底和第二N+注入区构成SCR通路。 

本发明中,所述的Native NMOS的结构是在p型衬底上直接设置两个N+注入区。此Native NMOS管子不需要Pwell,其开启电压为一负值。 

本发明中,Native NMOS的导通电流触发SCR晶闸管,从而减小SCR器件的ESD触发电压。ESD脉冲信号施加在Anode和Cathode之间。Native NMOS具有负的开启电压,处于常开状态,Native NMOS的导通电流充当SCR期间的触发电流,触发晶闸管SCR导通,晶闸管电流(SCR current)导通大部分ESD 电流,从而实现了ESD保护。 

本发明中的Native NMOS,其结构如图3所示,此NMOS管子不需要Nwell和Pwell,其开启电压为一负值,负的开启电压保证Trigger触发通路的快速导通。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规SCR器件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创造SCR器件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创造的Native NMOS器件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创造SCR器件TLP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Native NMOS低压触发的用于ESD保护的SCR器件,包括P型衬底(6)、N阱(5)和Native NMOS(30),P型衬底(6)上设置N阱(5)。 

在N阱(5)上设有第一P+注入区(1)和第一N+注入区(2),第一N+注入区(2)临近N阱(5)和P型衬底(6)的交界处,第一P+注入区(1)接阳极。 

在P型衬底(6)上设有第二P+注入区(3)和第二N+注入区(4),第二P+注入区(3)临近N阱(5)和P型衬底(6)的交界处,第二N+注入区(4)接阴极。 

Native NMOS(30)源接第一N+注入区(2),漏接第二P+注入区(3),衬底接电路的Vss。 

本发明中,由第一P+注入区(1)、N阱(5)、P型衬底(6)和第二N+注入区(4)构成SCR通路。 

本发明中,如图3所示,所述的Native NMOS的结构是在p型衬底上直接设置两个N+注入区。此Native NMOS管子不需要Pwell,其开启电压为一负值。 

本发明,电路正常工作时,因为Native NMOS具有负的开启电压,所以需要给Native NMOS(30)的栅极施加一个负电压,此负电压可以保证Native NMOS (30)关闭,从而此器件没有漏电。 

ESD来临时,控制线(Control line)为浮空(floating )状态,电压一般为0或者一正电压,因为Native NMOS器件具有负的开启电压,native NMOS(30)处于导通状态。触发电流首先经过P+(1),N+(2),native NMOS (30) ,P+(3),N+(4)。此触发电流路径在阳极(Anode)电压大于1.4V(通路中有2个二极管)就可以产生。 

当触发电流大于一定程度(如 100mA左右),就会很快触发SCR导通,形成SCR 通路来导通ESD电流。从而实现ESD保护,实现低电压SCR触发。 

本发明创造Native NMOS低压触发的用于ESD保护的SCR器件的TLP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4可见,本发明的触发电压为7V。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