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内含成分的快速初筛茶树优异资源的方法

一种基于内含成分的快速初筛茶树优异资源的方法

摘要

一种基于内含成分的快速初筛茶树优异资源的方法,是取生长条件与生长势基本一致的茶树芽头第一片展开叶,用液氮冷冻处理后,将叶片捣碎,直接以甲醇快速提取,离心,取上清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茶叶中内含成分,比较各内含成分含量,从中初步筛选优异茶树种质资源,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已知方法对初筛的优异种质资源进一步进行复筛。该方法简便,设备要求低,简化了实验材料前处理工序,大幅度减少了劳动强度,且使用试剂用量少,降低了测定成本与时间,可用于高通量分析。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03357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农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210568497.8

  • 申请日2012-12-25

  • 分类号G01N30/02;

  • 代理机构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何为

  • 地址 410128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湖湖南农业大学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7:47:4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2-1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1N30/02 授权公告日:20140305 终止日期:20141225 申请日:2012122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3-05

    授权

    授权

  • 2013-05-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30/02 申请日:201212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4-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经济作物种质创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内含成分 的快速初筛茶树优异资源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传统的出口产品,中国茶叶种植面积和 年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中国作为茶树原产地,茶区地跨暖温带、亚 热带和边缘热带,生态资源和茶树种质资源丰富,是茶树遗传变异的 巨大宝藏。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产茶省/区收集入圃保存的各类茶树 种质资源已达3000余份,而尚未入圃茶树资源数目更多。这些 茶树 优异种质资源是茶树种质创新、品种选育、生产利用的物质基础。然 而如何高效快速地筛选优异资源是茶业界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

虽然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使早期鉴定技术从形态、生化水平发展到分 子水平,对缩短育种年限和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现实的意义。其 不仅可以定位目标基因,也可利用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标记追踪目标 基因,在育种过程早期对目标性状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但是由于 茶树遗传背景复杂,茶树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目前分子标记手 段尚未能应用于茶树优异种资源的筛选。因此,化学筛选法仍然是目 前茶树优异资源尤其是特异品质化学成分资源筛选的主流手段。

茶叶中富含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内含成分。茶叶的色、香、味 和茶叶中含有的多酚类化合物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色泽和滋味。茶 多酚中最主要的是儿茶素类化合物,影响着茶叶的品质,与人体的保 健功能有重要的关系。儿茶素类化合物包括很多种儿茶素,最重要的 有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 (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G)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 酸酯(GCG)等几种,EGCG 的含量占儿茶素总量的50%以上,而EGCG 和ECG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引起特别的关注。茶叶中咖啡碱具有提 神、兴奋和降脂减肥的功效,但咖啡碱在茶叶中也存在多种不利影响 ,因此低咖啡碱茶叶往往深受消费者喜爱。茶叶中的氨基酸与茶叶品 质密切相关,茶叶中的氨基酸总量可达2~4%,尤其是绿茶中茶氨酸的 含量更高,占氨基酸总量的50%以上。茶氨酸具有解除疲劳、降低血压 、增效抗癌药物药效和预防人体肝脏损伤的作用。由此可见,茶叶中 各种活性成分各自具有其独特的生理活性,同时也发挥综合的协调功 能和生理调节作用。不同品种的茶叶中内含成分组成和水平差异较大 ,这些内含成分是茶树育种者考察的主要指标。而对这些指标的分析 ,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将茶叶经干燥,以大量的容积回流提取,过滤获 得检测样品,再经色谱方法检测。该方法步骤繁琐,不仅花费大量时 间,而且有机溶剂用量大,提取效率低,且需要的材料量大,样品需 烘干处理。由此可见,经典的化学筛选法方法无法胜任从大量的茶树 资源中筛选出优异种质。因此,建立快速高通量的茶叶内含成分分析 方法,快速获取茶树新种质,是突破当前茶树育种和种质创新困境的 重要突破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 简便、快速且适用于高通量分析的基于内含成分的快速初筛茶树优异 资源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内含 成分的快速初筛茶树优异资源的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

1)取各茶树最上端芽头第一片展开叶,无破损地装入2mL塑料离心管 ,盖上盖子,对各样品进行标记;取样时,要求取样时的茶树为茶树 资源生长条件及生长势基本一致、且取样时间点一致的茶树;采集的 样品小心放在离心管中,不能破损,可防止因细胞受损导致茶叶内含 成分发生化学或物理变化;且离心管的盖子要求盖好,以防样品失水 或风干,导致结果误差过大;

2)室温下,对各个样品进行准确称重;

3)盖紧各样品的离心管盖子,于液氮中冷冻30-60s后取出,迅速将叶 片捣碎;要求注意液氮不能进入离心管内,捣碎叶片时可用玻璃棒捣 碎,也可以加入不锈钢小珠采用振荡器振碎。

4)于各离心管中分别加入1.5 mL分析纯甲醇,盖紧离心管盖子,涡 旋30s,60-70℃孵育5-10min,再涡旋1-2min,冷却至室温,高速离心 ,得上清液;在加入甲醇时,要先用甲醇将玻璃棒或振荡钢珠淋洗, 以保证样品无损失。如当天不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可将孵育再涡 旋、冷却后的甲醇溶液保存于-20℃直到下次分析,但采集的样品要求 在当天提取完毕,也就是需得到本步骤中的孵育再涡旋、冷却后的甲 醇溶液。

所述高速离心时的转速为12000-14000rpm,时间为2-5min。如果没有 高速离心机,也可以使用低速离心机,但离心时间要适当延长。低速 离心时,根据仪器的最大转速来确定时间,以使提取液中的不溶物全 部沉积到底部为宜。

5)取该上清液作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对比液相色谱数据,根据茶叶内 含成分(主要指儿茶素、茶氨酸和咖啡碱)初步确定优异茶树种质资 源。在比较分析内含成分水平时,可以单片叶中的总量计算,也可以 根据茶叶单位鲜重的量来计算,具体采用什么方式,需根据茶叶实际 生产追求的目标来定。色谱分析时可以用紫外检测器、质谱检测器和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等。

采用本发明方法对茶树优异资源进行初步筛选后,根据国标方法(GB /T 8313-2008)进行采样与样品制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可对 初步筛选的结果进一步复筛,此过程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初筛和复筛中提及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过程的条件如下:

儿茶素、咖啡因液相色谱分析条件:KromasilTM C18色谱柱( 5μm, 200mm×4.6mm ),柱温为40℃,流速为1mL/min,进样量为10μL,检 测波长为278nm,流动相为水(含0.15%醋酸)-乙腈(含0.15%醋酸), 体积比为9:1。

茶氨酸液相色谱条件:KromasilTM C18色谱柱( 5μm,200mm×4.6mm ),流动相为乙腈-10 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含0.1%的磷酸)水(体积 比为3:7),流速1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为200nm,进样量10 μ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方法简便,不需进行样品干 燥、回流提取及过滤等步骤;取材少,不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适用 于珍贵资源的分析;设备要求低,占地面积小;样品制备可在15分钟 内完成,大幅度缩短了 制备时间;使用试剂用量少,绿色环保,大幅度降低了检测成本;采 用本方法制备的样品溶液可用于分析茶叶中茶氨酸、咖啡碱、各种儿 茶素、黄酮类化合物、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等茶叶主要活性物质;本方 法可同时完成成千上百个样品的制备,适用于高通量分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以实施例进行进一步地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 些实施例的任一个或类似实例。

实施例1:

以湖南省湘西保靖县葫芦镇黄金村野生茶树资源为考察对象,于2010 年4月6号取样,总共采集1000个样品。取样方法是,每一株野生茶树 取一个样品,剪切离地面最远的芽头上第一片展开叶,无破损地装入 2mL塑料离心管,盖好盖子,标记样品来源。取样完毕,将所采集样品 带回实验室。准确称重后,于液氮中冷冻处理30s,取出离心管,打开 盖子,迅速用玻璃棒将叶片捣碎,向离心管中加入1.5mL 分析纯甲醇 ,盖紧离心管盖子,涡旋30 s,60℃孵育10 min,再涡旋1min,冷 却至室温,12000 rpm/min高速离心5min,取上清液,利用高效液相 色谱分析儿茶素、茶氨酸和咖啡碱的含量(分析条件见前面叙述), 以根据茶叶内含成分确定优异茶树种质资源。结果表明,1000株野生 茶树中,茶氨酸含量大于0.75%(湿重)的有5株,EGCG含量大于3%( 湿重)的有6株。根据高通量检测结果,初步确定上述11株为特异资源 。根据国标方法(GB/T 8313-2008),复筛结果表明:茶氨酸含量大 于4%(干重)的有1株,EGCG含量大于17%的有2株。高茶氨酸茶叶适合 制作高档绿茶,高EGCG茶叶适用于制作高档红茶或EGCG提制。筛选到 的3株茶树被认为新的特异种质,可通过无性扩繁获得优良茶树品种。

实施例2:

以湖南省湘西保靖县葫芦镇葫芦村野生茶树资源为考察对象,于2011 年4月10号取样,总共采集600个样品。取样方法是,每一株野生茶树 取一个样品,剪切离地面最远的芽头上第一片展开叶,无破损地装入 2mL塑料离心管,盖好 盖子,标记样品来源。取样完毕,将所采集样品带回实验室。准确称 重后,于液氮中冷冻处理60s,取出离心管,打开盖子,迅速用玻璃棒 将叶片捣碎,向离心管中加入1.5 mL甲醇(分析纯),盖紧离心管盖 子,涡旋30s,70℃孵育5min,再涡旋2min,冷却至室温,14000rpm/ min高速离心2min,取上清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儿茶素、茶氨酸 和咖啡碱的含量(分析条件如前),以根据茶叶内含成分确定优异茶 树种质资源。结果表明,600株野生茶树中,茶氨酸含量大于0.75%( 湿重)的有3株,EGCG含量大于3%(湿重)的有3株。根据高通量检测 结果,初步确定上述6株为特异资源。根据国标方法(GB/T 8313-20 08),复筛结果表明:茶氨酸含量大于4%(干重)的有1株,EGCG含量 大于17%的有1株。筛选到的2株茶树被认为新的特异种质。

实施例3:

以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高沙镇野生茶树资源资源为考察对象,于2012 年4月18号取样,总共采集500个样品。取样方法是,每一株野生茶树 取一个样品,剪切离地面最远的芽头上第一片展开叶,无破损地装入 2mL塑料离心管,盖好盖子,标记样品来源。取样完毕,将所采集样品 带回实验室。准确称重后,于液氮中冷冻处理45s,取出离心管,打开 盖子,迅速用玻璃棒将叶片捣碎,向离心管中加入1.5 mL 分析纯甲 醇,盖紧离心管盖子,涡旋30s,65℃孵育8 min,再涡旋90s,冷却 至室温,13000rpm/min高速离心3min,取上清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儿茶素、茶氨酸和咖啡碱的含量(分析条件见前述),根据茶叶 内含成分确定优异茶树种质资源。结果表明,500株野生茶树中,咖啡 因含量小于0.2%(湿重)的有3株。根据高通量检测结果,初步确定上 述3株为特异资源。根据国标方法(GB/T 8313-2008),复筛结果表 明:咖啡因含量小于1%(干重)的有1株,这株茶树被认为新的特异种 质,通过无性扩繁可获得新的茶树优良品种,适用于制作低咖啡因茶 或提制低咖啡因茶叶提取物。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