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能实现近矩形运动轨迹的推料机构

一种能实现近矩形运动轨迹的推料机构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实现近矩形运动轨迹的推料机构,由底板、左滑轨、滑板、左侧板、后挡销、安装板、前挡销、后L形双柄摇杆、前L形双柄摇杆、平行连杆Ⅰ、推板、右滑轨、右侧板、电机、L形安装座、曲柄、曲柄滑块连杆、平行连杆Ⅱ、n形安装座和摩擦片组成。本机构只需一个电机驱动,巧妙利用了摩擦力和L形双柄摇杆实现近矩形的运动轨迹的推料运动,适用于包装机械等各种需要推料的非标机械领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930551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南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811061568.9

  • 发明设计人 赵海鸣;万奇龙;赵波;李密;

    申请日2018-09-12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410083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932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06:33: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3-10

    授权

    授权

  • 2019-03-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G25/04 申请日:201809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9-02-0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推料机构,具体涉及一种能实现近矩形运动轨迹的推料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厂商采用了完全自动化的生产线,其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为了保证生产线的连续性,一种高效、可靠的推料机构逐渐成为保证生产线流畅运作的主导因素。针对大多数排列成排的供应物料,传统的推料方式是利用工人手动将物料进行放置,其位置难以精确控制且效率低下,而现在常用的推料方式则是利用多个机械结构的组合得以实现,其往往采取多动力输入,机构不太紧凑且成本较高。

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规的推料方式一种是采用单气缸驱动,其只能在间歇供料的场合下进行且一般适用于轻型工件,另外一种则是采用了双气缸驱动,其主要是在返行程时保证与正行程时在竖直方向上错开从而也能在连续供料的场合下使用,并且该方式主要适用于排列成排的供料方式,但双气缸驱动方式的工作噪音大、寿命短、维护成本高。

曲柄滑块机构广泛地运用在将整周的回转运动转换为往复移动的场合,其结构简单、轨迹可控。而平行四边形机构能使中间连杆始终保持平行,保证两连架杆角位移、角速度始终相等,若将多个平行四边形机构并联叠加使用,能起到放大位移的作用。所以综合曲柄滑块机构与平行四边形机构的特点,能够实现一种近似矩形的运动轨迹,由于其运动可靠平稳,能适用于绝大部分物料的推送。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性能可靠的能实现近矩形运动轨迹的推料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能实现近矩形运动轨迹的推料机构,包括有底板、左滑轨、滑板、左侧板、后挡销、安装板、前挡销、后L形双柄摇杆、前L形双柄摇杆、平行连杆Ⅰ、推板、右滑轨、右侧板、电机、L形安装座、曲柄、曲柄滑块连杆、平行连杆Ⅱ、n形安装座和摩擦片。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对称安装在底板上,且其上分别安装了左滑轨和右滑轨;所述滑板水平横跨安装在左滑轨和右滑轨上,可前后滑动;所述安装板侧立式安装在滑板中部下侧,与滑板成十字交叉状;所述前L形双柄摇杆和后L形双柄摇杆一前一后同位铰接在安装板上;所述平行连杆Ⅰ的两端分别与前L形双柄摇杆和后L形双柄摇杆的长柄端相铰接,其下方前端固连一个横向的推板;所述平行连杆Ⅱ的一端与中部分别与前L形双柄摇杆和后L形双柄摇杆的短柄端相铰接,其伸出端与推板处于异侧;所述前挡销和后挡销分别安装在安装板与后L形双柄摇杆铰接处的前后侧,用于限制后L形双柄摇杆的前后摆动范围;所述n形安装座安装在底板上,位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中部后方,其内部对称装有两块摩擦片,刚好夹住并紧贴平行连杆Ⅱ的伸出端,对平行连杆Ⅱ的运动具有阻碍作用;所述电机通过L形安装座安装在底板上,位于右侧板的右侧,电机上安装曲柄,可驱动曲柄转动;所述曲柄滑块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曲柄与滑板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平行连杆Ⅱ与摩擦片相接触的部分做了粗糙处理,保证摩擦片对平行连杆Ⅱ的静摩擦力大于前L形双柄摇杆和后L形双柄摇杆的转动阻力。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片有两层,一层为摩擦层,一层为弹性层,弹性层主要是用于摩擦层在工作磨损后,自动补偿磨损,保证摩擦片的摩擦层紧贴平行连杆Ⅱ。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有两个额外的挡销安装孔,可用于调整前挡销的安装位置,进而调整后L形双柄摇杆的摆动范围。

本发明只需一个电机驱动,巧妙利用了摩擦力和L形双柄摇杆实现近矩形的运动轨迹的推料运动,适用于包装机械等各种需要推料的非标机械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安装板及其上安装物结构示意图。

图3为摩擦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左滑轨,3-滑板,4-左侧板,5-后挡销,6-安装板,7-前挡销,8-后L形双柄摇杆,9-前L形双柄摇杆,10-平行连杆Ⅰ,11-推板,12-右滑轨,13-右侧板,14-电机,15-L形安装座,16-曲柄,17-曲柄滑块连杆,18-平行连杆Ⅱ,19-挡销安装孔,20-n形安装座,21-摩擦片,22-弹性层,23-摩擦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底板1、左滑轨2、滑板3、左侧板4、后挡销5、安装板6、前挡销7、后L形双柄摇杆8、前L形双柄摇杆9、平行连杆Ⅰ10、推板11、右滑轨12、右侧板13、电机14、L形安装座15、曲柄16、曲柄滑块连杆17、平行连杆Ⅱ18、n形安装座20和摩擦片21。所述左侧板4和右侧板13对称安装在底板1上,且其上分别安装了左滑轨2和右滑轨12;所述滑板3水平横跨安装在左滑轨2和右滑轨12上,可前后滑动;所述安装板6侧立式安装在滑板3中部下侧,与滑板3成十字交叉状;所述前L形双柄摇杆9和后L形双柄摇杆8一前一后同位铰接在安装板6上;所述平行连杆Ⅰ10的两端分别与前L形双柄摇杆9和后L形双柄摇杆8的长柄端相铰接,其下方前端固连一个横向的推板11;所述平行连杆Ⅱ18的一端与中部分别与前L形双柄摇杆9和后L形双柄摇杆8的短柄端相铰接,其伸出端与推板11处于异侧;所述前挡销7和后挡销5分别安装在安装板6与后L形双柄摇杆8铰接处的前后侧,用于限制后L形双柄摇杆8的前后摆动范围;所述n形安装座20安装在底板1上,位于左侧板4和右侧板13的中部后方,其内部对称装有两块摩擦片21,刚好夹住并紧贴平行连杆Ⅱ18的伸出端,对平行连杆Ⅱ18的运动具有阻碍作用;所述电机14通过L形安装座15安装在底板1上,位于右侧板13的右侧,电机14上安装曲柄16,可驱动曲柄16转动;所述曲柄滑块连杆17的两端分别与曲柄16与滑板3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平行连杆Ⅱ18与摩擦片21相接触的部分做了粗糙处理,保证摩擦片21对平行连杆Ⅱ18的静摩擦力大于前L形双柄摇杆9和后L形双柄摇杆8的转动阻力。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片21有两层,一层为摩擦层23,一层为弹性层22,弹性层22主要是用于摩擦层23在工作磨损后,自动补偿磨损,保证摩擦片21的摩擦层23紧贴平行连杆Ⅱ18。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6上有两个额外的挡销安装孔19,可用于调整前挡销7的安装位置,进而调整后L形双柄摇杆8的摆动范围。

工作时,电机14带动曲柄16转动,通过曲柄滑块连杆17带动滑板3产生推进和回撤的往复运动。当滑板3推进时,安装板6及其上安装物也随之向前,但由于摩擦片21对平行连杆Ⅱ18的静摩擦力大于前L形双柄摇杆9和后L形双柄摇杆8相对于安装板6铰接处的转动阻力,所以平行连杆Ⅱ18会滞后于向前运动的安装板6,导致前L形双柄摇杆9和后L形双柄摇杆8会先同时向后方摆动,直至撞到后挡销5,然后平行连杆Ⅱ18才相对摩擦片21向前滑动,安装板6和其上安装物也相对静止向前推进,这使得推板11产生一个先向下再推进的运动轨迹;当滑板3回撤时,安装板6及其上安装物也随之向后,但由于摩擦片21对平行连杆Ⅱ18的静摩擦力大于前L形双柄摇杆9和后L形双柄摇杆8相对于安装板6铰接处的转动阻力,所以平行连杆Ⅱ18会滞后于向后运动的安装板6,导致前L形双柄摇杆9和后L形双柄摇杆8会先同时向前方摆动,直至撞到前挡销7,然后平行连杆Ⅱ18才相对摩擦片21向后滑动,安装板6和其上安装物也相对静止向后回撤,这使得推板11产生一个先向上再回撤的运动轨迹。这样一来一回一个运动周期推板11产生一个近矩形运动轨迹。

工作时,电机14带动曲柄16转动,通过曲柄滑块连杆17带动滑板3产生推进和回撤的往复运动。当滑板3推进时,安装板6及其上安装物也随之向前,但由于摩擦片21对平行连杆Ⅱ18的静摩擦力大于前L形双柄摇杆9和后L形双柄摇杆8相对于安装板6铰接处的转动阻力,所以平行连杆Ⅱ18会滞后于向前运动的安装板6,导致前L形双柄摇杆9和后L形双柄摇杆8会先同时向后方摆动,直至撞到后挡销5,然后平行连杆Ⅱ18才相对摩擦片21向前滑动,安装板6和其上安装物也相对静止向前推进,这使得推板11产生一个先向下再推进的运动轨迹;当滑板3回撤时,安装板6及其上安装物也随之向后,但由于摩擦片21对平行连杆Ⅱ18的静摩擦力大于前L形双柄摇杆9和后L形双柄摇杆8相对于安装板6铰接处的转动阻力,所以平行连杆Ⅱ18会滞后于向后运动的安装板6,导致前L形双柄摇杆9和后L形双柄摇杆8会先同时向前方摆动,直至撞到前挡销7,然后平行连杆Ⅱ18才相对摩擦片21向后滑动,安装板6和其上安装物也相对静止向后回撤,这使得推板11产生一个先向上再回撤的运动轨迹。这样一来一回一个运动周期推板11产生一个近矩形运动轨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