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文OA文献 >Research on Improving the Criminal Identification Rules ——Based on 17 Criminal Misjudged Cases
【2h】

Research on Improving the Criminal Identification Rules ——Based on 17 Criminal Misjudged Cases

机译:完善刑事身份认定规则的研究-基于17起刑事错案

代理获取
本网站仅为用户提供外文OA文献查询和代理获取服务,本网站没有原文。下单后我们将采用程序或人工为您竭诚获取高质量的原文,但由于OA文献来源多样且变更频繁,仍可能出现获取不到、文献不完整或与标题不符等情况,如果获取不到我们将提供退款服务。请知悉。

摘要

辨认一直是侦查机关广泛采用的侦查措施,但是因错误辨认而导致的冤假错案却频繁发生。在“问题主义”精神的指导下,本文的行文思路是,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发现问题,再探讨问题背后的原因,最后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论文通过分析我国80年代以来的17起错案来寻找错误辨认的类型并剖析其原因,进而提出完善现有刑事辨认规则的建议。论文第一部分研究了我国现存的错误辨认,笔者将其归纳为三大类:第一类,违反辨认规则的程序性错误,如发生频率最高的是违反事先询问规则,其次是违反混杂辨认规则,禁止暗示规则,可以说公安机关几乎无视现有的辨认规则;第二类,则是辨认者辨认错误,本文主要指辨认者对高度腐烂的尸体辨认错误;第三类,警...
机译:辨认一直是侦查机关广泛采用的侦查措施,但是因错误辨认而导致的冤假错案却频繁发生。在“问题主义”精神的指导下,本文的行文思路是,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发现问题,再探讨问题背后的原因,最后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论文通过分析我国80年代以来的17起错案来寻找错误辨认的类型并剖析其原因,进而提出完善现有刑事辨认规则的建议。论文第一部分研究了我国现存的错误辨认,笔者将其归纳为三大类:第一类,违反辨认规则的程序性错误,如发生频率最高的是违反事先询问规则,其次是违反混杂辨认规则,禁止暗示规则,可以说公安机关几乎无视现有的辨认规则;第二类,则是辨认者辨认错误,本文主要指辨认者对高度腐烂的尸体辨认错误;第三类,警...

著录项

  • 作者

    陈朝霞;

  • 作者单位
  • 年度 2015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zh_CN
  • 中图分类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