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于锰终浓度分别为0.0(对照组)、0.2、0.6、1.0、1.4 mmol/L的Hoagland营养液中培养芦竹(Arundo donax)幼苗,在Mn处理后8、16、24、32 d取样,测定芦竹叶的生理生化指标;在Mn处理后47、94 d分别测定芦竹叶的光合特性指标,探讨芦竹对Mn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在32 d内,除24 d 0.2 mmol/L组外,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没有显著差异;Mn处理下,脯氨酸质量分数初期(8 d)显著高于对照的,16 d时下降明显,32 d时最低,除24 d 1.4 mmol/L组外,后3期各Mn处理组的脯氨酸质量分数与对照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丙二醛含量除24 d 0.6 mmol/L组的显著高于对照外,其余各时期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对外渗率在前3期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32 d时,除0.6 mmol/L组外,其余各组的相对外渗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的;与对照相比,后2期,1.4 mmol/L Mn处理会显著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增强过氧化氢酶活性,对过氧化物酶活性除在16 d时有显著抑制外,其余各期影响不显著;Mn处理后47、94 d时,2次测定的净光合速率都随着锰离子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但最低时仍维持在6.5μmol/(m^(2)·s);在96 d的试验期内,植株未表现出明显的锰毒症状。可见,芦竹对锰胁迫具备一定的耐性,可考虑作为锰矿尾矿渣和废弃地植物生态修复的优选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