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六届中国生物饲料科技大会
第六届中国生物饲料科技大会

第六届中国生物饲料科技大会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广西桂林
  • 出版时间: 2018-09-07

主办单位: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会议文集:第六届中国生物饲料科技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明确了生物饲料的定义和分类,对中国生物饲料的现状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同生物饲料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重点对生物饲料菌种、生物发酵原料与工艺、酶解饲料、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地源饲料发酵应用技术与模式研究进展以及发酵饲料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详尽总结.从特色功能菌株的筛选、菌株组合效果、生物饲料生物学效价评价指标以及生物饲料质量安全预警监测等方面提出了生物饲料研究发展趋势,为生物饲料产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 摘要:《生物饲料产品分类》(T/CSWSL001-2018)团体标准于2018年1月1日发布,2018年3月1日实施.该团体标准填补了中国在生物饲料领域标准的空白,对规范中国生物饲料产业发展将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阐述了团体标准在国内外的实践,从团体标准的采用、范围、原则和内容等方面对《生物饲料产品分类》进行解读,并对生物饲料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摘要:中国柑橘产量大,加工占比呈上升趋势,收获季节腐损柑橘和加工中伴生的废弃皮渣年产生量大.烘干、青贮或发酵后饲用是废弃皮渣的处理方式之一.本文综述了柑橘渣精深加工、青贮、发酵和生产酶制剂等饲用相关的固体发酵研究进展,混合青贮和应用产果胶酶和柚苷酶的黑曲霉、白地霉和康宁木霉等混合菌种进行固体发酵具有较好的降低纤维含量、提高营养价值和去除苦味等作用,可供柑橘皮渣资源的饲用产业化制备参考.
  • 摘要:随着中国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性发展,饲用马铃薯块、马铃薯茎叶、马铃薯渣将大幅度增加.马铃薯饲用资源总体表现高水分、高纤维、低蛋白,β-胡萝卜素等功能性因子与龙葵素等有毒物质共存的特点.为了降低龙葵素的毒性,熟制、烘干、青贮或发酵后饲用是马铃薯饲用资源的主要处理方式.薯渣、茎叶、秸秆、辅料不同组合进行青贮、混贮、裹包青贮、发酵,可有效改善物料的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且操作简便,适于规模化推广.马铃薯饲用资源固体发酵饲料可在猪、家禽、肉兔、肉羊和牛的饲养中替代部分能量饲料或蛋白饲料,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农户种养循环自给模式、产地茎叶综合利用模式、马铃薯渣生产发酵饲料模式,不仅变废为宝,而且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
  • 摘要:中国甘薯产地主要分布在淮海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产量大,是良好的居民鲜食、轻工加工和动物饲用资源.甘薯及其副产物由其主要成分决定,存在水分高、不易储运、易腐败变质、综合利用度低和废弃率高等特点.在其利用上,常见区域性、季节性等特性,产地农户常以蒸煮和青贮作为相应使用方法.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处理薯渣,其营养价值提高.探索提出产区熟制/青贮/鲜饲相结合和加工薯渣制备生物饲料的甘薯资源饲用新模式,可为中国甘薯种植、食用、加工和饲用的适度平衡提供借鉴.
  • 摘要:中国蔬菜产业已成为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产业.蔬菜产业中伴生大量的尾菜.其中田间和加工厂伴生的新鲜尾菜是良好的饲用资源.青贮、半干青贮和固体发酵均是制备尾菜饲料良好的方式.本文综述了来源于白菜、甘蓝、花椰菜、西兰花和芹菜等几种蔬菜的泡菜、酸菜、青贮的菌种研究进展,可供尾菜资源饲用产业化制备参考.
  • 摘要:菜粕是一种来源广泛的蛋白原料,其营养价值较高,但是菜粕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限制了菜粕在饲料行业的应用,生物发酵对菜粕中抗营养因子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并且能够改善适口性,降解和软化粗纤维,产生大量有益活性物质,提高动物肠道微生物平衡,提高饲料消化吸收利用率.
  • 摘要:近年来发酵饲料在养殖业和饲料行业中发展十分迅速,而且前景广阔.本文就肉鸡发酵饲料的发展现状、发酵饲料特点、发酵工艺,其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摘要:湿料和烘干发酵饲料在使用时各有优缺点.烘干过程中益生物质的损失较大、烘干成本过高是当前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滚筒、流化床、管束和气流等干燥设备常用于不同发酵饲料物料性质的干燥.本文综述了烘干工艺对发酵饲料原料品质和代谢产物的影响,可供行业同仁参考.
  •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液态饲喂系统的发展历史,总结了液态饲喂系统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液态饲喂设备设计制造时应注意的一些具体事项,并简单综述了液态饲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根据猪场和饲料原料资源情况,差异化配置的自动化液态饲喂设备在中国已应用于育肥猪和母猪阶段,将在中国畜牧业转型升级中产生一定积极影响.
  • 摘要:随着液体副产品的产量增加,和环保、减抗替抗压力的增加,养殖场液体饲料的应用呈增加趋势.本文总结了液体饲料原料、基本配料的一般质量要求,对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质量控制关键点进行了探索,对液体饲料的数据库完善和推广普及具有参考作用.
  • 摘要:丁酸梭菌是存在于健康动物肠道中的一种益生菌,具有肠道定植能力以及稳定性较强等特性,因此作为饲料添加剂被广泛应用在畜禽养殖中.丁酸梭菌对动物的生长性能以及肠道的物理、生物、免疫屏障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丁酸梭菌应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丁酸梭菌进一步的研究应用提供一定的方向.
  • 摘要:微生物发酵饲料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繁殖和转化作用,为动物体提供适口性好、富合营养物质且易消化的-饲料,从而提高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因此,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饲料加工新技术.本文就饲用益生菌在发酵饲料中的功效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分别从益生菌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替代抗生素、调节动物肠道菌群、促进动物生长和改善动物养殖环境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 摘要:生物多样性是支撑地球生态系统稳定持续的重要条件.作为微观世界的主宰者,微生物是地球生态圈中既古老又具有极强的进化能力的庞大种群.地球微生态系统关乎于地球的生命繁荣,而人体为生态系统,作为这个庞大家族的一个分支,对于人体的健康也至关重要.对于肠道菌群的探索起步较早,尤其在近十年,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在掀开肠道菌群这层神秘面纱之后,发现原来菌群与许多人体常见疾病都有着密切的关联,甚至是与肠道看似毫无联系的神经系统疾病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工业化的现代生活,产生了一系列对于微生态系统破坏极强的因素,使得人体肠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而如何修复肠道微生态系统,则是在肠道菌群研究中最终要面对的问题.益生菌作为调节肠道菌群的直接途径,具备大量的科学数据的支撑,其特有的安全无副作用等特点,已得到广泛的认可.目前研究较多的益生菌主要归属于乳杆菌和双歧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8(植物乳杆菌P-8)是目前研究与应用较为成熟的一株益生菌,通过对其全基因组进行分析,从遗传层面鉴定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合抗性基因等对人体有潜在威胁的基因.从其与人体肠道菌群的调控以及机制研究中发现,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8不仅在人体肠道中具有超过17周的定殖时间,同时还能够针对不同年龄人群肠道菌群特征进行有效的平衡与改善,并且具有较高的抑菌能力,具有替代抗生素的潜能,实用意义较大,且兼顾人类,动物,环境三者间的和谐共存.
  • 摘要:文章综述了肠道微生物对宿主膳食蛋白代谢的影响,并分析了在高蛋白饮食时,肠道微生物在蛋白质发酵、氨基酸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对宿主健康的影响,旨在研究膳食蛋白与肠道宿主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肠道菌群氨基酸与宿主健康的关系,从而能更好地规划饮食.
  • 摘要: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元,对动物的免疫系统、小肠生长发育、脂代谢和肝脏功能等皆有重要影响,在畜牧业生产中不仅能促进动物采食、而且能促进动物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养殖效益.本文综述了酵母核苷酸在水产动物、猪以及禽营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摘要:随着国内养殖模式及政策法规的转变,动物益生菌类产品在动物肠道保健及环境改良等方面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所列35种微生物中,芽孢杆菌类是养殖与饲料中应用最广泛的动物益生菌活菌制剂.芽孢杆菌菌种及菌株选择、使用剂量及投喂方式、动物品种及生理阶段均会影响其益生效果.本文以国内养殖环境下近10年来发表的试验性文章为主要参考依据,就芽孢杆菌在养殖动物应用中菌种选择、应用效果及剂量效应等进行了梳理,以期为芽孢杆菌在不同养殖动物中的精确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 摘要:功能性寡糖是指具有特殊的生理学功能,不能被动物肠道分泌的消化酶消化,但可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增殖,有益于人和动物健康的一类寡糖.本文阐述了目前饲料工业中常用的功能性寡糖的种类、理化特性、生物学功能及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动物血浆蛋白粉对幼龄肉鸡免疫功能和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证实动物血浆蛋白已成为肉鸡开食料中替换促生长抗生素的有效途径之一.
  • 摘要:为研究酸化酵解饲料对生长保育猪生产性能及其饲料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取(18±0.5)kg杜×长×大三元杂交健康生长保育猪300头,按体重、胎次相近,性别各半的原则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不添加酸化剂,酸化剂组添加市售酸化剂3kg/t,柠檬酸组添加柠檬酸5kg/t,乳酸组添加乳酸6kg/t,试验组添加酸化酵解饲料10kg/t.结果表明:各组在日粮中分别添加酸化剂3kg/t、乳酸6kg/t、柠檬酸5kg/t和酸化酵解饲料10kg/t后,各组生长猪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16%、4.32%、5.38%和13.08%(P<0.05或P<0.01),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73%、3.84%、3.43%和9.42%(P<0.05或P<0.01),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39%、0.46%、1.85%和3.24%(P>0.05).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0.58%、1.71%、1.94%和6.12%(P<0.05或P<0.01),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83%、2.52%、3.45%和6.91%(P<0.05),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99%、2.13%、3.06%和6.42%(P<0.05),钙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20%、3.19%、5.38%和10.59%(P<0.05),磷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66%、4.10%、6.52%和8.94%(P<0.05).由此可见,酸化酵解饲料能够明显提高生长保育猪的生产性能,饲喂效果要好于市售酸化剂、柠檬酸和乳酸.
  • 摘要:本研究旨在研究与开发10%无抗发酵预混料,探索其经过发酵预处理后,用于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效果.选择60kg左右育肥猪120头,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和含抗生素的10%预混料(每千克含黄霉素5mg),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和10%的无抗发酵预混料组成的试验饲粮.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料重比和增重成本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将27头平均体重6.83kg的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即试验Ⅰ组(基础日粮)、试验Ⅱ组(基础日粮+20%的过夜水)、试验Ⅲ组(基础日粮+菌液+20%过夜水),试验期为15d.试验结果表明,Ⅲ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中乳酸杆菌的数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Ⅲ组回肠、结肠中的芽孢杆菌数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其余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回肠、盲肠和结肠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其余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饲料可改善断奶仔猪肠道菌群构成,有助于减少仔猪腹泻和增强仔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
  • 摘要:本研究旨在对醋糟和发酵醋糟在蛋鸡上的营养价值进行比较与评价.选取47周龄的海兰褐蛋鸡56只,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组1(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组2~4饲喂由醋糟分别替代10%、15%和20%基础饲粮的试验饲粮,组5~7饲喂由发酵醋糟分别替代10%、15%和20%基础饲粮的试验饲粮.预饲5d后,进行6d的代谢试验.结果表明:饲粮的总能和干物质表观代谢率随醋糟或发酵醋糟替代比例的增加而下降,且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不同醋糟或发酵醋糟替代比例均使饲粮的表观代谢能和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显著降低(P<0.05),粗纤维表观代谢率显著提高(P<0.05).采用套算法测定醋糟和发酵醋糟的可利用养分含量时发现,醋糟和发酵醋糟的可利用养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发酵醋糟的可利用养分含量有改善趋势,说明醋糟经过混菌发酵后能提高其养分在蛋鸡上的利用率.用套算法评价醋糟和发酵醋糟在蛋鸡上的营养价值时,建议醋糟和发酵醋糟的替代比例为20%.
  • 摘要:本试验旨在比较中药渣和发酵中药渣对母猪粪便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为其在母猪饲粮中的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选用2~4胎次、预产期相近的二元母猪6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kg/t的米糠(对照组),2kg/t的中药渣和2kg/t的发酵中药渣.从妊娠85d开始饲喂,到产后21d结束.分别于妊娠110d和产后21d,每组随机收集8头母猪的新鲜粪便样品,测定微生物数量以及短链脂肪酸(SCFA)和生物胺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药渣组母猪产前粪便中丙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丁酸(P=0.086)、直链脂肪酸(P=0.068)和总SCFA(P=0.089)含量呈增加趋势,苯乙胺含量显著降低(P<0.05);产后粪便中1,7-庚二胺和酪胺含量显著降低(P<0.05).发酵中药渣组母猪产前粪便中1,7-庚二胺、亚精胺和精胺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乙酸(P=0.068)、丁酸(P=0.082),直链脂肪酸(P=0.058)和总SCFA(P=0.064)含量呈增加趋势;产后粪便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产前和产后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酪胺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饲粮添加中药渣或发酵中药渣可改善围产期母猪后肠微生物菌群平衡,增加SCFA含量,减少生物胺含量,这有利于机体的能量供给和健康.
  • 摘要:为评估白酒糟酿酒酵母培养物在猪饲料中的应用价值,本试验在测定白酒糟酿酒酵母培养物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氨基酸含量等营养成分的基础上,采用全收粪法测定猪对白酒糟酿酒酵母培养物中营养物质的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并通过安装T型瘘管测定猪对白酒糟酿酒酵母培养物中氨基酸的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白酒糟酿酒酵母培养物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含量分别为8.34%、31.12%、5.00%、13.46%和11.00%,总能为19.53MJ/kg,霉菌毒素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猪对白酒糟酿酒酵母培养物中干物质、总能、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和粗灰分的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分别为48.79%、38.33%、54.15%、82.94%、23.17%和20.29%,消化能为11.75MJ/kg;猪对白酒糟酿酒酵母培养物中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的平均值分别为72.38%和69.37%,其中赖氨酸、甲硫氨酸的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均超过80%.由此得出,白酒糟酿酒酵母培养物中氨基酸的吸收和利用率较高,可应用于猪饲料生产.
  •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以小肽为指标,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发酵豆粕,以及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酵母菌三菌株混菌发酵豆粕工艺参数的优化,以及对发酵产物营养物质进行分析.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接种量、温度、料水比、发酵时间对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产小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单菌发酵豆粕产小肽的工艺条件进行参数优化;然后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分别对三株菌发酵豆粕产小肽的接种比例和混菌发酵豆粕工艺条件进行参数优化,并对发酵产物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三菌种的最佳接种时间为21h;单菌发酵豆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接种量为10%,温度为40°C,料水比为1∶1.2的条件下发酵72h;混菌发酵豆粕时,接种量为15%,温度为31°C,料水比为1∶1的条件下发酵120h可以达到最佳发酵效果;豆粕经发酵后小肽、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含量较发酵前都得到显著提高,粗纤维水平显著下降(P<0.05);大豆球蛋白含量较未发酵组显著降低(P<0.05);蛋白分子质量显著降低(P<0.05);混菌发酵产物干样pH较未发酵组显著降低(P<0.05),而单菌发酵产物pH与未发酵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豆粕经微生物发酵后营养成分得到很大改善;蛋白质质量也得到很大提高;产物干样酸碱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并且单、混菌发酵结果也存在明显差异.
  • 摘要:本研究以肠黏膜提取肝素钠后的下脚料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的试验,研究羊小肠黏膜最佳酶水解工艺条件.以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为酶解工艺的条件,以酸溶蛋白含量、水溶蛋白含量、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小肽含量、肽分子量分布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不同产物目标下最佳的酶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酸溶蛋白和水溶蛋白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碱性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加量2.5%、酶解时间4h、酶解温度60°C、酶解pH10;以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碱性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加量2.5%、酶解时间6h、酶解温度50°C、酶解pH10;以小肽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碱性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加量3%、酶解时间7h、酶解温度60°C,酶解pH10;以小于1000Da的肽分子质量分布为评价指标,确定碱性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加量3%、酶解时间7h、酶解温度60°C、酶解pH6;以小于2000Da的肽分子质量分布为评价指标,确定碱性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加量3%、酶解时间7h、酶解温度60°C、酶解pH10.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碱性蛋白酶为水解酶,以不同产物(酸溶蛋白含量、水溶蛋白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子质量小于1000Da小肽、分子质量小于2000Da的小肽)作为评价指标,可以分别得到对应的酶解工艺条件.
  • 摘要:本试验旨在筛选可用于菜籽粕脱毒的菌株并探讨其发酵菜籽粕的效果.以菜籽粕中主要抗营养因子硫甙(glucosinolate,GS)为唯一碳源,从发酵青贮与土壤混合液中分离出54株在筛选培养基上生长情况良好的菌株进行分离纯化,以硫甙降解率为因变量进行复筛,初步得到5株硫甙降解率大于30%的菌株.通过菜籽粕固态发酵培养基进行单菌发酵试验,得到一株硫甙降解率达23.69%的菌株A9,对菌株A9进行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测定与分析,确定菌株A9为嗜酸乳杆菌.将其与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进行混菌发酵,发酵后的菜籽粕(干物质基础)硫甙含量由37.48μmol/g降低到25.96μmol/g,降解率为30.73%,粗蛋白含量由38.41%提高到45.44%;同时蛋白结构发生改变,蛋白质分子质量变小,多肽含量由0.84%提高到2.62%.发酵后的菜籽粕呈黄褐色蓬松状,有浓郁的酸香味,总酸含量由1.01%提高到3.91%,菜籽粕的营养价值与风味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 摘要:以马铃薯渣为原料,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和霉菌为发酵菌种,混菌固态发酵马铃薯渣.以枯草芽孢杆菌为种子菌,分别与三株酵母菌和五株霉菌进行复配,研究不同菌种组合固态发酵对其增值效果.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C、pH自然的条件下,发酵72h,15个组合均一定程度提高马铃薯渣真蛋白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和优化氨基酸组成.其中,KC+NJ+LS、KC+CR+XM、KC+NJ+XM、KC+CR+LS提高真蛋白和降解粗纤维综合能力较好.KC+CR+LS和KC+KF+HQ组合改善马铃薯渣氨基酸组成效果较好.
  • 摘要:该研究以一株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LXKJ-1为出发菌株,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得到的一株耐丁酸钠突变菌株LXYB-2为研究对象,采用牛津杯法比较菌株LXYB-2与菌株LXKJ-1的抑菌能力,同时采用活菌计数法对两株菌株的耐高温、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及胆盐等抗逆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株菌株对9种常见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除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外,两株菌的抑菌活性差异显著(P<0.05).在高温90°C处理5min时,两株菌耐受性差异显著(P<0.05);人工胃、肠液耐受性试验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在胆盐质量分数达到0.4%时,两株菌胆盐耐受性差异显著(P<0.05).优良菌株LXYB-2更适合作为益生菌饲料添加剂产品应用于动物养殖业.
  • 摘要:以绿色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viridoehrongenes2-21)为原始出发菌株,依次进行常压等离子(ARTP)和两次137Csγ诱变,从中筛选出高产阿维拉霉素的突变株作为基因组重排的出发菌株,以350mg/L利福平为筛选剂,经过四轮原生质体递归融合,筛选得到一株遗传稳定的高产阿维拉霉素突变菌株H4-15,并对其进行了10L发酵罐的扩大化培养.最终筛选得到高产、稳定的阿维拉霉素的融合菌株H4-15,发酵结束,阿维拉霉素的产量达到了2356.44mg/L,是原始出发菌株的3.14倍.结合传统诱变和基因组重排技术,并以利福平为筛选剂,可显著提高阿维拉霉素的产量.
  • 摘要:研究不同菌种及组合固态发酵甘薯渣对其增值效果的影响.采用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和霉菌四类10株菌对甘薯渣进行固态发酵,测定发酵产物中粗蛋白质、真蛋白质、粗纤维和氨基酸含量变化,比较筛选适宜菌种及组合.结果表明,单菌发酵中产朊假丝酵母发酵马铃薯渣后真蛋白质较发酵前分别提高了118.05%;酿酒酵母发酵后粗纤维较发酵前分别降解了51.54%;康宁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提高甘薯渣营养价值综合能力最强,增值加权值为78.97%和91.51%,可以作为种子菌与其他菌种复配;以二者为种子菌,复配双菌发酵获得双菌优势组合为:康宁木霉+扣囊酵母组合和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组合.
  • 摘要:以粪肠球菌为研究菌株,以菌体细胞浓度为考察指标,对菌体培养基、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沸石粉、膨润土、玉米芯、石粉4种附型材料进行筛选,对所选优良附型剂进行进一步的粉碎粒度及提高附型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为葡萄糖30g/L、酵母粉25g/L、柠檬酸二铵2g/L、硫酸镁0.6g/L、pH7.5;最适培养温度为37°C、最适装液量20mL/250mL;最佳离心条件5000r/min,20min;最佳附型剂为玉米芯、膨润土,最佳粉碎粒度为20~40目.最终可分别达到7.0×1011CFU/mL、6.9×1011CFU/mL.
  •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葡萄糖氧化酶(GOD)在饲粮中单独或与金霉素复合后添加对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形态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取400头体重(15.27±1.46)kg相近的杜长大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抗生素组、试验Ⅰ、Ⅱ、Ⅲ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猪.试验分前期(49~77日龄)和后期(78~133日龄)两阶段.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前期添加喹乙醇100mg/kg+吉他霉素50mg/kg+金霉素75mg/kg,后期不添加抗生素,试验Ⅰ、Ⅱ组为GOD与金霉素的复合添加组,前期分别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GOD100mg/kg+金霉素75mg/kg和GOD200mg/kg+金霉素75mg/kg,后期则分别单独添加100和200mg/kg的GOD,试验Ⅲ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单独添加200mg/kg的GOD.结果显示:(生长性能)49~77d,抗生素组和Ⅰ组末重、日增重(AD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和Ⅲ组腹泻率显著高于抗生素组和工组(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Ⅰ组腹泻率有低于抗生素组的趋势(P=0.091);78~133d,Ⅰ组ADG显著高于对照组、Ⅱ和Ⅲ组(P<0.05),对照组ADG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血清指标)Ⅰ、Ⅱ和Ⅲ组血清中的T3、GH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抗生素组(P<0.05),Ⅲ组血清中的MDA浓度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抗生素组血清中的MDA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肠道健康)Ⅲ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回肠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Ⅱ组和抗生素组回肠大肠杆菌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间盲肠微生物菌群数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葡萄糖氧化酶与金霉素复合添加能够提高血清中的生长激素水平,改善肠道形态,优化肠道菌群结构,降低腹泻率,有效改善猪的生长性能;GOD100mg/kg+金霉素75mg/kg是一种有效的减抗方案.
  • 摘要:本试验通过研究日粮不同硫酸锌水平对京红蛋鸡免疫机能和蛋壳品质的影响,探索京红蛋鸡饲料中锌的适宜添加量.选择20周龄540只健康产蛋高峰期的京红蛋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分别饲喂6种不同的日粮:T1组饲喂基础日粮(含锌25mg/kg);T2、T3、T4、T5、T6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mg/kg、50mg/kg、75mg/kg、100mg/kg和125mg/kg硫酸锌(以锌计),预饲期2周,试验期24周.每4周计算破蛋率指标;分别在33周龄和45周龄末,收集鸡蛋,测定鸡蛋和蛋壳品质;同时采血测定血清抗氧化和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结果显示:1)添加硫酸锌对京红蛋鸡破蛋率、蛋壳厚度、蛋壳强度、浓蛋白高度、哈夫单位和蛋黄颜色均无显著影响(P>0.05).2)添加硫酸锌显著提高了33周龄末京红蛋鸡血清IgG含量(P<0.05);但对血清ALP、LDH、IgM、IgA含量和新城疫抗体滴度无显著影响(P>0.05).3)添加硫酸锌对京红蛋鸡免疫器官绝对重和免疫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考虑各因素,产蛋高峰期京红蛋鸡日粮中硫酸锌适宜添加量为75mg/kg.
  •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类型和不同添加水平的复合酶对内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肠道形态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900羽1日龄罗斯308肉仔鸡,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共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75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0g/t的溢多酶A-F666S,试验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g/t的溢多酶A-F666S.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在1~21日龄和22~42日龄阶段末重、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FCR显著下降(P<0.05);22~42日龄阶段,试验1组肉鸡的F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VH/CD均有提高的趋势(P>0.05);试验2组屠宰性能有所改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均高于其他组,其中胸肌率、腿肌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3.88%、6.57%,腹脂率较对照组降低6.25%,但差异不显著(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溢多酶A-F666S对内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和屠宰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其中500g/t的添加效果较好.
  • 摘要: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沙柳混合发酵饲料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并通过饲养试验进一步研究沙柳混合发酵饲料对绵羊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为今后开展沙柳发酵饲料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植物乳杆菌和苦荞黄酮及其复合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35±3)日龄、平均体重为(7.85±0.67)kg断奶仔猪50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负对照组(NC组)饲喂基础饲粮,其他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mg/kg硫酸黏杆菌素(正对照组,PC组)、1×109CFU/kg植物乳杆菌(LP组)、40mg/kg苦荞黄酮(BF组)和1×109CFU/kg植物乳杆菌+40mg/kg苦荞黄酮(LB组).试验期28d.结果表明:①BF组1~28d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NC组和PC组(P<0.05),分别提高了52.74%和34.14%.②NC组仔猪的各营养物质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LB组仔猪的总能、干物质、有机物和磷的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③BF组仔猪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葡萄糖、游离脂肪酸、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高于NC组(P<0.05).LP组仔猪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NC组和PC组(P<0.05),而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NC组和PC组(P<0.05).由此可见,苦荞黄酮提高了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而植物乳杆菌改善了断奶仔猪机体抗氧化能力,二者联合应用还改善了饲粮营养物质消化率.
  •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制剂(LS)及其与维吉尼亚霉素(VM)联用对爱拔益加(AA)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AA肉鸡公雏400只,据体重相近原则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mg/kg VM(VM组)、15mg/kg VM+1000mg/kg LS(VM+LS组)和1000mg/kg LS(LS组)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2d.结果表明:①VM、VM+LS和LS组的42日龄肉仔鸡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M+LS和LS组的22~42和1~42日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VM+LS组的42日龄胸肌率和全净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LS组21日龄空肠黏膜形态显著改善(P<0.05),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提高(P<0.05);VM+LS和LS组42日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提高(P<0.05).④VM+LS和LS组的42日龄盲肠大肠杆菌数量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LS及其与VM联合使用均能改善肠道健康,促进肉仔鸡生长.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