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宁波市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
宁波市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

宁波市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宁波
  • 出版时间: 2012-11

主办单位:;宁波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会议文集:宁波市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31条结果
  • 摘要:“中国新闻传播新语境”,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时间变化,除了传统媒体、新媒体和媒介融合这三者之外,还会加入新成分,不断产生“化学变化”。“走转改”是中国新闻传播领域常态化操作的措施。落实“走转改”,需要根据传播过程的五要素,从实践者、内容、渠道、受者、效果等方面着手实践,使这一块试金石真正融入新闻组织的血管里,真正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群众服务,不断把全国新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 摘要:以“浙慈帮”为先驱的本帮裁缝几乎与“宁波帮”同时形成。本帮裁缝为红帮裁缝的成功分流、转型进而开拓中国服装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包括:人员基础,技术保障,区域专业化传统等。 在本帮裁缝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红帮裁缝群体,避免了漫长、艰苦的摸索过程。红帮裁缝继承弘扬了本帮裁缝精工细作的技艺,开拓进取的精神,同时又敢于接受外来文化,勇于创新。两者兼备,使他们在不长的时间里完成了身份的历史性转换,完成了新兴工商文化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历史性超越,诞生了中国服装史上一个特殊和重要的创业群体。
  • 摘要: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程端学在《积斋集》(卷五)中说过:"宋当明道、景祐间,天下文物大备,郡国学校独未建,惟上桥陈氏辟屋储书卷、择明师,教其乡人子孙世守焉,故鄞文献甲东南."然长期以来人们对当时该家族的详细情况却一无所知.近年来,笔者在鄞州塘溪、慈溪鸣鹤两地发现了数种北宋至南宋早期该陈氏家族成员墓志,可谓尤为难得,特别是其中有关陈氏家学史实,是为所见反映宁波宋代私学教育史的最早实物资料. 陈氏家族之所以能够率先创建家学并取得骄人的业绩,除了他们家族的丰厚资产为办学创造了物质基础外,自然与他们的自身修养与教育自觉是分不开的。而从家庭关系来看,陈氏应该与这些官婿家庭交往密切,相互影响,从而对办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这些官婿也是陈氏学子的现实榜样,激励他们发奋功名,从而在激烈的科举竞争中取得较好成绩。
  • 摘要:沈光文(1612-1688),字文开,号斯庵,出身甬上望族栎社沈氏,曾投身抗清斗争,流落台湾后致力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筚路蓝缕,功莫大焉,历来有台湾"文献初祖"之誉.沈光文著作颇丰,其诗文散见于方志、台湾诗文总集以及笔记杂纂之中,现存诗106首以及《东吟社序》《台湾赋》、《平台湾序》《台湾舆图考》等文. 今年正值沈光文四百周年诞辰,品读其百余首诗作,深感其中“深刻反映传统文人漂流于末世与边陲的悲哀”,其中既有复国壮志难酬的忧愤,又有流落荒岛的孤寂与穷愁,更有对故国和家乡无尽的思念。他把这些深沉的情思都倾注在笔端,凝结成一个个蕴含丰富的意象,向后人展示了一个末世孤臣的点滴心绪。
  • 摘要:心学从陆象山到杨慈湖,发生了一些变化.对此已有不少学者做过研究.例如刘宗贤先生从天人关系、心道关系、本体与方法的关系等三个方面,来讨论杨慈湖对陆象山的发展.潘起造先生则从心与物的关系、天与人的关系、心与性的关系、格物与致知的关系等四个方面,来分析从象山心学到慈湖心学的变化.围绕着中国哲学史中的议题,以古人文本为依据,来梳理从陆象山到杨慈湖的发展变化,是可以言之凿凿的.然而笔者以为,还应该注意到一种变化,即从陆象山的"道""理"混说到杨慈湖的只说"心即道". 从心学的立场上来看,慈湖心学比象山心学显得更为纯正一些。但是如果站在更广的视域上,可能就会有另一种说法。中国文化既讲“道”,也讲“理”。讲“道”侧重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讲“理”侧重于对客观规律的尊重。杨慈湖只讲“道”少讲“理”,其实也是一偏。陆象山“道”“理”混着说,也许就是避其偏执。因此,全祖望说:“象山之门,必以甬上四先生为首,盖本乾、淳诸老一辈也,而坏其教者,实慈湖。”以笔者观点看来,“道”与“理”只不过是两个名词而已,如果到了实际理地,那么说“心即理”亦可,说“心即道”亦可,说“良知”亦可。“道”与“理”也只有在这个层面上,是相通的。
  • 摘要:对于宁波的茶文化特色,人们难免还存在着认识误区。重要的是要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要以为一个芽头两片叶的茶,谁没见过,哪个不晓!尤其是从经济效益看,在当今大局中并不占很大比例,作为宁波申遗特色,似乎分量还不够重。其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茶叶和盐占着重要的经济地位。王安石变法,茶盐均属公卖,有榷茶法,严加管理;古代浙东,设榷茶场,有榷茶使。南宋绍兴年间,茶叶主产区浙东设“茶盐公事”,陈协、陆游、朱熹都出任过茶盐公事。茶盐公事又称“仓司”,属监司官一级,负有监察州、县官吏职能,而主要职责是管理茶叶食盐等作为国家主要收入的经济事务。明太祖朱元璋曾因女婿欧阳伦走私茶叶受贿,对他处以极刑。世界上茶叶引起的战争硝烟,不仅有鸦片战争,还有北美历史上有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殖民地人民反英起议的导火线,导致1 775年4月美国独立战争打响第一枪。 进入21世纪,对茶叶更莫等闲视之。现代科学的研究表明,饮茶有利于保健防病。世界卫生组织把绿茶列为六种健康饮料之首,其余五种分别是红葡萄酒、酸奶、豆浆、骨头汤和蘑菇汤。茶和咖啡、可可为全球三大饮料,茶正在占着世界主导地位,茶的物质属性决定了潜在的经济效益,而茶的社会效益更体现在茶的精神属性上。由茶积淀的茶文化包括以茶会友,以茶自省,以茶明志,以茶养廉,这正是中华茶文化的精髓所在。1982年胡耀邦同志在新年座谈会上就说过:“座上清茶依旧,国家景象常新。”寄意茶叶,用以治国,国运永昌。胡锦涛主席送给普京的国礼也是茶叶。茶在外事往来、招商引资、联络感情、亲友聚会等方面,无不起到积极作用。 宁波实施开发海洋经济的国家战略,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现实基础,专家们指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海陆统筹是“王道”。茶叶是经过港口,输到境外的重要物资之一,也是海陆统筹的纽带;瀑布仙茗、望海茶在国内外就有影响。如今在宁波八大名茶联手经营的基础上,宁波在实施茶叶品牌一牌化战略,“明州仙茗”应时而生。 宁波茶叶清香醇厚,牵动世界,“海丝”申遗,将会打响宁波名茶品牌,在建设海洋经济中起着独特作用。
  • 摘要:《周易》乃我国百经之首,是人生的宝典、生活的指南。它是中华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道德精神的体现。祖先自古以来就有乐业安居、乐观自信、乐善好施等“三乐”精神,而这“三乐”精神都能从《周易》之中找到相应的根源。岁月悠悠,中华民族的“三乐”精神早已深深根植于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它们必将源远流长、代代相传。
  • 摘要:经过调查发现,目前宁波市名人故居现状保护与开发水平良莠不齐,更是缺乏对这些脆弱遗产资源保护和继承的理论指导和依据。通过系统科学地构建一套适合宁波市本土名人故居的指标体系方法,明确不同名人故居间差异,对名人故居进行分类指导,也为地方政府抓住名人故居保护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切实有效改善名人故居运作环境提供借鉴。首先构建名人故居分类等级评价指标。然后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子权重。因子作用分值的计算,是反映各个指标因子对于名人故居的作用和影响程度大小,所以选择合理的公式和参数来计算确定的因子影响分数值。最后通过对各影响因子分数值的加权求和,得到各个名人故居分数值。接下来通过意见的征询以及实地校正核对来进行调整,得出名人故居分类等级的最终方案。
  • 摘要: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上,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一些有作为的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富有爱国精神,他们热爱祖国,抗击外国侵略者,希望祖国繁荣昌盛,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并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贡献.明末清初的鄞县人沈光文,从支持郑成功收复台湾,宝岛台湾文化建设中作贡献,融入统一的祖国大家庭之中等事迹中可以看出,不仅在台湾艰辛地传播中华文化,而且富有爱国精神.
  • 摘要:《点石斋画报》时期,图画是图像的主力。人们对时事新闻的关注,存在“先睹为快”的自然要求,而传统的文字记述显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睹”,因此在照相制版技术还没有被报刊运用之前,只能由石印画报来填补视觉缺漏。该画报画面基本符合相关的文字记载,可以视为“准照片”。因而,画报中所保留下来的宁波当时真实生活图景是弥足珍贵的,也最有价值。总之,今天看来,这些时事新闻画对于研究宁波近代社会历史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完全可以起到证史、补史或纠史之功效。
  • 摘要:综观浙东诗歌多弘扬诗歌的教化功能并采用叙事的功能:以诗言志为主,诗言情则次之。诗史合一,以诗纪史,甚至以诗为史,这是清初诗歌的特点,而在浙东一域这一表现尤为突出,其诗歌较少直抒胸臆或委婉道情,而是以诗史诗为尚,这与明清易代有关,也与浙东诗家、选家的诗歌观念有关,同时浙东诗歌与浙东学术史学精神相契合,有因循也有突破。浙东学术的构成及浙东地域诗歌的特点,实事求是、学以经世的学术精髓,共同构建了浙东诗歌的诗脉与诗统。
  • 摘要: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浙江鄞县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入庶常馆学习,后因秉性耿直,不满官场倾轧,遂绝意仕途,返回故里,以著述讲学为务.全祖望学识渊博,兼通经学、史才、词章,尤其精通经史,一生著有《宋元学案》《鲒埼亭集》《经史问答》《汉书地理志稽疑》《续甬上耆旧诗》等著作,被誉为"浙东史学之大柱"①.同时,全祖望也是一位杰出的历史文献学家,在历史文献学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梁启超先生盛推为"言文献学者宗焉"②.全祖望搜集与整理的历史文献,涉及全国,而尤其重视浙东,细以爬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表彰乡邦文献,辑《续,甬上耆旧诗》,三笺《困学纪闻》,编《天一阁碑目》;搜集与整理晚明历史文献,撰成《鲒琦亭集》;整理历史地理文献,七校《水经注》,作《汉书地理志稽疑》。
  •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宁波市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在宁波市"十二五"规划的制订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就提出5年后宁波生态建设要走在全国前列,并且根据"十二五"规划的精神制订了《宁波市加快建设生态文明行动纲要(2011-2015)》.生态型城市的建设涉及各个领域和阶层,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态文化愈发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生态文化建设,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点.提出政府部门要为城市生态文化的培育营造良好的环境,要发挥社会组织在生态文化培育中的推动作用,要努力培育城市社区生态文化。
  • 摘要:元代四明诗人戴表元生活在宋元易代之际,他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历的动荡坎坷使他的诗歌形成一种沉郁悲慨的风格,同时他内心深处又存有一种淡然与洒脱,因而对功名利禄的摒弃,对虚荣浮躁的厌倦,也是他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一主题的核心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故而戴表元诗歌中忧生与隐逸主题并存,共同构成了戴表元诗歌深沉悲慨而又淡泊超逸的特色.
  • 摘要: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而港口开发建设尤为关键。“谁对海洋经济认识深刻,特别是对港口文化的研究,谁就会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占领先机,增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宁波作为著名港口城市,在良好的大趋势下,应利用自身优势,深入挖掘港口文化内涵,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高宁波城市竞争力。提出要建立宁波港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完善港口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化布局,建立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支撑体系,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产业市场拓展。
  • 摘要:《申报》是近代中国办报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读者面最广、广告量最丰的报纸媒体,其跨文化广告在一定程度上是近代中国西方跨文化广告的代表。通过对1910-1930年《申报》跨文化广告的研究,笔者对跨文化广告的文化扩张进行了探源。 跨文化广告通过强势文化与三大文本建构策略,具备了强大的劝服能力;它通过促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及日常生活方式的模仿行为,从物质文化、风俗文化与精神文化层面影响输入国文化,与书籍、新闻、学校教育等其他动因一起,共同促进输入国文化的变迁。 在近代,中国是落后的,欧美发达国家是世界的主宰。西方文化通过跨文化广告等途径大量进入中国,轻易地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维模把关,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变迁。中西文化融合的典型区域,就是近代上海。
  • 摘要:现代性的核心特征是:由于公共空间时刻的揭示,现代人面临公共空间的体面生存的考验。因而,中国近两百年历史的阅读是否应在以下几点上着力:第一,理解历史观的差异,审慎面对历史读本。第二,提倡全球化时代的多元观照。第三,多元互观中“中国人治国史”之气度显现。
  • 摘要:宁波具有现代意义的职业技术教育发轫于近代,是在近代我国"实业(职业)救国"的理念指导下产生并逐步发展壮大的.宁波市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当时的经济因素、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等诸因素的影响下,其产生和发展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 宁波地处东南沿海,开埠较早,1 842年就被列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经济等方面受外国资本的冲击较早也较大,从而促发创建了全国最早的带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女子教育机构——祝都桥女塾,并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了多形式、多种类的实业教育体系。 当前,要转变民众的教育观念,促使宁波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促使宁波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和水平稳定发展加大投资力度。促使宁波职业技术教育社会化程度持续增强突出重点,促使宁波职业技术教育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增强。
  • 摘要:当前宁波城市文化营销遇到了一些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宁波自身城市文化资本发展的相对滞后。尽管西方和日韩等发达城市的“文化侵略”有愈演愈烈之势,但是宁波城市文化资本还是有它们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要做的就是抓住信息化这一机遇,通过举办各类城市文化活动、节日以及发展旅游业,大力打响宁波独有的城市文化资本品牌,把宁波城市文化推向中国、推向世界,提高宁波城市文化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最终,通过发展宁波城市文化资本来提升宁波城市竞争力。
  • 摘要:清代浙江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快速发展更深受海洋贸易的影响,粮米的大量出海走私,沿海民众的下海贸易经营,尤其是国际市场上对蚕丝、茶叶、棉花等的大量需求,使得丝织品出口数量激增,从而不断刺激着浙江农业的商品化生产。桑树的栽植,烟草、棉花等的大量栽种,尤其是种植经济作物有着比种植水稻、小麦及其他杂粮更高的经济收益,利益的诉求也驱动着清代浙江民众大量放弃粮食种植而改种经济作物,甚至出现挤占农田现象。而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和经济作物的大量生产,又促进了海洋贸易的不断繁荣,二者互为因果,相互作用,使得清代浙江农业生产商品化持续走向深入。
  • 摘要:“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背景下,21世纪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在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的两维空间展开,正在向以集聚实体为基础、以创意内容为核心、以虚拟网络为辐射、以经济流量的集聚与升值为亮点的新模式发展,数字化高端融合逐渐成为文化产业集聚的高级形态和未来发展趋势”。可以说,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大趋势,就是依托一定的实体型文化产业园区,建造一个无边界、国际化的虚拟性服务社区,通过一个迅速、畅通的交换传播数字化服务平台及网络市场,以最新的技术方式,实现官、产、学、研和消费者的数字化高端融合,逐步把“集聚——开发创新活力”与“辐射——形成共享网络”的功能结合起来。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应该是不拘一格,持续创新的:既可以依托实体型、厂区型的园区,也可以利用非园区型的振兴基地为核心,通过虚实结合的辐射网络,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强化产业链和价值链整合,从而达到推动产业提升竞争力之目的。
  • 摘要:杨守陈、杨守队生活的明中叶,正是中外朝贡贸易时期。面对朝贡贸易及禁止私人海外贸易所带来的问题,他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杨守陈主张断绝朝贡贸易,实行更为彻底的闭关锁国政策。由于生活时代的不同,杨守队更为灵活一些,反对全面禁止中外贸易,坚持有礼有节地对接日本贡使,促使朝廷分摊浙江市舶司的接待费用,阻止市舶司太监的额外索派。 东杨与西杨,风格不同。镜川杨氏对当时的影响,有“致贵”与“致富”两大传统,不完全是一个科举家族,更是一个富户家族。 明中叶以后,杨氏由乡居而城居,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现象。弘治六年(1493),杨守耻三兄弟分家以后,杨守阯家属选择到城中日湖边另建新宅。受其影响,杨守随、杨茂元、杨美益诸人,均到宁波城中建新房。这是比较有趣的现象。由乡居而城居,这是明中叶以后中国社会出现的一大新现象。
  • 摘要:遗民作为一个群体,其精神风貌包括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生活情趣等会形成一种较为共同、大体一致的发展趋向。这一趋向又总是和这一时期社会政治、时代风尚等发展趋向大致相称,这就为群体心态的研究提供了可能。 顺治统治前期,为镇压汉人的反抗,尽快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清政府继续展开残酷的军事征服,制造了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屠城”等事件,推行“圈地、充投”“剃发令”“逃人法”等野蛮落后的民族歧视政策,遭到了明遗民的强烈反弹。这一时期明遗民面对明清易代的大变动,怀抱强烈的“夷夏之辨”情绪,心态激越孤愤。 康熙的怀柔和羁縻政策对遗民群体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再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天崩地裂”“海徙山移”的亡国之痛也逐渐淡化,遗民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从国亡之初的激愤难以自已,走向顺治统治末年康熙统治前中期的失落彷徨。本文根据生存方式的不同把遗民分为“遁迹方外”“高蹈肥遁”和“云游四方”这三种类型分别加以论述。康熙亲政(1667)之后,明亡已二十余年,明遗民群体中意志力稍弱者大都已经顺服。几次荐举几乎囊括了遗民中最具影响力的名耆宿儒,并且比起以往的历次征召,态度更为坚决。许多遗民如李因笃、严绳孙等在半强迫半无奈或半期待半忧虑之下应征出仕,出仕之后尽管仕途经常遭遇险阻坎坷,但他们对清廷的态度却不自觉地发生了质的转变:由消极认同到积极认同,从疏离到亲附。即使那些严拒不仕的骨鲠之仕,也放弃了敌对态度,对清廷的态度转为温和、友善。
  • 摘要:与其他木雕工艺相比,对于宁波朱金漆木雕的研究实在太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让更多的人理解它工艺背后的文化内涵,在当地形成浓郁的朱金漆木雕文化的氛围,使人们有高度的文化认同感。宁波朱金漆木雕是极具地域特征的民间手工艺,它折射了江南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传统的尊卑等级和伦理观念的变化,它鲜明的艺术特征是时代的印记,作为传统手工艺它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既实用又有艺术价值,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不断地适应人的进步要求。随着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的发展进步,以及人的审美需求和感受、文化需要等都要求其工艺的进步。作为工艺美术,它是为生活的艺术,生活的本质和进步性使其发展面临着挑战,也充满生命力和动力,要想取得工艺的发展与有效传承就必须将其融入生活,与生活同步。
  • 摘要:本文探讨了宁波方言中的语法问题,包括"腻腥不剌"的"不刺",“走带过来”的“带”,代词“其”的虚指用法,宁波话里的“甚辞”等。
  • 摘要:本文从宁波市残疾人文化生活的角度作调查分析,希望从精神文化层面来探究残疾人的生活现状,从而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残疾人的生活品质、生存环境和幸福指数,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和谐稳步发展。提出要加强宣传,营造助残扶残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大投入,提升对残疾人的文化保障水平,整合资源,为残疾人提供多样化文化服务,强化教育,提高残疾人自身素质。
  • 摘要:当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根据《十二五时期宁波文化发展规划》,到2015年,文化产业将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完善市场机制,而且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随着宁波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当前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也面临着进一步的调整和转型,为推进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创建良好的体制环境.提出要尽快转变政府角色,明确政府文化职能,合理设置文化产业主管机构,实现小文化管理体制向大文化管理体制转变,明确文化生产单位的属性,坚持分类管理,丰富管理手段,形成有效的综合性调控机制。
  • 摘要:辛亥革命的爆发结束了晚清政府的统治,中华民国的建立象征着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瓦解和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诞生,这是中国社会由传统走向近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民国伊始,百业待兴,教育亦不例外.在推动民初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全国临时教育会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这次会议旨在"谋教育改良进步,亟欲征求全国意见",讨论内容包括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教育宗旨和学制系统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会议成果在会后得到了积极的回应与落实,为民初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摘要:《丛林猛兽》(The Beast in the Jungle)是美国著名小说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于20世纪初写下的一部经典之作.自1 903年问世以来,一直被誉为詹姆斯中短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作品深邃的思想,特别的对话叙事模式,细致的心理和语言描写,在西方学术界受到极高的推崇.然而,国内学者多关注研究他的著名作品《贵妇人的画像》(The Portrait of the Lady)和《黛西·米勒》(Daisy Miller),很少有人关注这部看似语言晦涩难懂而又几乎没什么情节的中短篇小说.笔者认为,这不是一个浅薄的、卿卿我我的爱情故事,小说中男女主人公John Marcher和MayBartram的命运会引发人们对于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诸多思考,引发人们对于教育、哲学和文学关系的思考。文学教育的改革和重构已成为宁波港口城市现代化建设重要的一环。 现在的国内教育已经遇到一个瓶颈,学生面对文学范畴里的哲学思想,往往不知所措,陷入犯难的境地。尤其是外来文学中凸显的和人性、社会、宗教有关的哲学思想,学生理解困难,不知所云。大学的哲学课多数只是纯理论知识的大量输入,学生往往难以准确接受。小说中彰显的哲学思想解读恰好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知识,弥补纯哲学课理论的缺陷。国内教育的改革和重构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重要部分。近来,宁波港口城市极力推进国际现代化建设,将改革创新提到重要议程,致力于成为发展质量好、民生服务好、城乡环境好、社会和谐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建设有“宁波特色”的先进港口城市。小说《丛林猛兽》中命运、爱和死亡三大哲学主题思想的解读能为社会和谐带来些许正面依据。百姓的美好生活离不开对于自身命运的正确主宰,对于“爱在当下”内涵的正确理解,对于人生死亡结局的正确释读。社会和谐与宁波发展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普及,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文学范畴里的哲学思想理应成为新时代教育的重要环节,宁波国际港口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离不开文学中哲学思想的影响。
  • 摘要:回望宁波市民科学文化素养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宁波市民科学文化素养的发展经历了科学素养的意识觉醒期(1949-1966),科学素养的政治运动期(1966-1976),科学素养的集体反思期(1976-1996),科学素养的快速发展期(1996至今)。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整个社会对公民科学文化素养问题的认知经历了自觉、搁置、反思、珍视这样一种矛盾的、曲折的过程。
  • 摘要: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学习态度、人文素质、诚信意识、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价值观现状,提出在浙东人文精神视阈下的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路径:打造以增强人文知识为核心的人文教育平台,打造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核心的素质拓展平台,打造以提高地方文化修养为核心的实践教育平台。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