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0年应急管理国际研讨会
2010年应急管理国际研讨会

2010年应急管理国际研讨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0-06-19

主办单位:国家行政学院;公安部;民政部

会议文集:2010年应急管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网络信息时代下危机应急处置的一个新课题是公共事件信息信任危机的应对。处于信息互动双方的地方政府和民众在公共事件信息互动上信任的不足,不仅从公共事件中衍生出次生危机,还影响到目前全社会的信任建立,应和公共事件一起作为危机来加以治理。公共事件官民双方的信息互动本质上是一种博弈的过程,信任危机的产生源于官民双方在信息的发布与接受上背离了良性互动的契合点。利用均衡对等性原理的进一步分析也指出了当事各方的信任来自价值特别是非价值意义上的“对等”,对等又产生于一个平衡的体系之中,在更大的范围上,平衡是正常的,不平衡则是反常的;一旦对等丧失从而平衡遭到破坏,信任就会离去,但各方都有修复信任体系的愿望和可能。这些结论得到了信息交换互动“跷跷板模型”的实证。由此我们得出治理公共事件官民信息互动信任危机的政策设想是,以“将心换心”式的对等为伦理方向,以区分不同主体的责任为策略,以纠正眼下有碍对等信任伦理努力的不当行为为途径,通过官民分治和共同配合,达到地方政府和民众重归公共事件信息良性互动的契合点进而重建信任之目的。
  • 摘要:应急管理是涉及民众财产安全,关系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公共产品,由公共财政提供资金保障。无论是危机预警系统、制度化的快速反应系统、信息传输和处理系统、物资储备和调度系统、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撑系统在内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还是紧急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执行成本,抑或灾后重建和灾民基本生活保障等,政府应急管理各个环节的有效运作,均有赖于公共财政的保障功能。本文介绍了中国应急管理财政保障机制建设的成效,分析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 摘要:本文首先总结了四川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汶川、玉树地震救援特点,针对应急救援机制中暴露的应急预案、组织机构、通信联络等方面的缺陷,对当前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反应机制做出进一步研究,并提出并从指挥机构、应急预案、联动机制和队伍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我国应急救援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摘要:经过各种各样危机事件的冲击与洗礼,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工作日渐成熟,特别是在应对危机中的原则与策略的研究与应用领域,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在危机预警阶段的研究还停留在概念化的阶段,尤其是社会危机的预警还停留在社会学家的呼吁层面,政府在这个领域表现不敏感,这样频频发生的社会危机事件(群体和个体安全事件),政府表现的极为被动,给政府的威信与声望带来负面影响,对社会秩序带来极大冲击。本文将对科学的社会危机预警效能进行分析,通过社会危机预警机制的有效运行,在社会危机爆发之前提出社会安全存在的不安定因素,从而减缓社会危机发生的震荡,增强危机决策的科学性,提高政府危机管理水平和在国际社会中的威信,以最小的社会成本解决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社会危机预警在理论上与实践方面,都具有现实意义,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当前的预警实然状态,与预警的应然状态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导致我们的社会问题的预警还停留在说教层面,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本文就制约社会危机预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社会危机事件预警能力的思路。
  • 摘要:抗击2008雨雪冰冻灾害,从中央到地方都表现出艰苦卓绝努力,积累了宝贵经验。与此同时,其过程暴露许多不足,也是对我国防范应对突发重大灾害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反映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灾害应对工作中存在着问题和薄弱环节。本文对突发事件应对体制机制问题拷问情况进行介绍,指出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应急预案效果不如人意,灾害预警信息机制尚不完善,危机治理社会力量严重缺位。
  • 摘要:突发公共事件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种常态现象,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过程中,人们已开始意识到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需要进行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并结合地方实际形成了各种行之有效的处置流程,但是面临突发公共事件的不断升级、涉及范围更广和危害性更大,原处置流程存在各层级之间存在职能重叠、信息流转层次多、处置周期长等弊端,所以,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处置流程再造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主要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处置流程再造基本概念和所要实现的目标人手,通过与原处置流程主要方面的对比,显示出流程再造后的处置优势,并对流程再造所要重点加强的机制建设进行说明。
  •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公共危机的高发期,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给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既让人们认识到灾害的无情,也为政府加强应急管理敲响了警钟。从各级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的实践看,无论是应急理念还是应急管理能力,都还存在严重不足。因此,健全和完善处置各种公共危机的应急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就成为各级地方政府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不足,介绍了地方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途径:更新政府应急管理理念;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建立健全有效的应急预警机制;加强应急决策能力建设。
  • 摘要:20世纪70年代,西方兴起了高可靠性组织理论的研究,其立足于管理组织自身建设,是对早期从突发性事件、人为失误以及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的视角研究应急管理一种超越。政府作为谋求社会秩序和安全的政治组织,在应急管理方面与高可靠性组织的目标存在着不谋而合的地方。在突发事件不断频发的风险社会里,构建高可靠性政府是提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不二选择。高可靠性政府是处于警觉状态的政府,具有关注失败、反对简单化、关注运作过程、注重回应力、遵从专家意见等特质。为了提升我国政府应急管理水平,应该积极汲取西方国家高可靠性组织理论与实践经验,从树立有限理性的管理理念、向失败学习、注重即时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决策权适时地转移等维度来构建我国高可靠性政府。
  • 摘要:近年来,我国接连发生各类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灾难,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大影响,事故危机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社会公众以及各方面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当前应急救援能力和管理水平也有显著提升。本文在借鉴“3·28”王家岭矿难成功救援经验基础上,从战略布局、施救方案、医学救治和社会保障四个方面系统进行了探讨,指出以人为本、密切协作、科学理性施救是提高事故灾难应对水平的关键。
  • 摘要:当前,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应急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建立政府应急指挥中心,有利于弥补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的不足,促进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由准备型向常态化转变。在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模式上,选择依托公安指挥中心建立相对独立型的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在建设过程中还应当重点把握几个问题。
  • 摘要: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根据国家的部署和形势需要特别加强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尤其是2009年,广东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广东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综合试点工作为契机,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综合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加快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在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综合试点工作中,广东始终做到六个“结合”:一是坚持领导重视与上下联动相结合;二是坚持把提高思想认识与推动工作实践相结合;三是坚持综合协调与督促落实相结合;四是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五是坚持依法依规与大胆创新相结合;六是坚持政府投入与社会筹措资金相结合。通过近一年的综合试点,广东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应急机制、应急法制、应急保障能力、应急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和应急预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 摘要: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险象环生。在这种情况下,充分把握我国国情,适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我国的经济形势己经向好的方向转变。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伴随着全球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近一两年来我国南方多省的雪灾、干早、及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所带来的不利因素,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相互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加大。所以,必须要有忧患意识,需要从促进发展的角度,对政府决策支持系统在监测预警工作中的作用问题,重新定位,这对我国经济有力、有序、有效发展、在特大灾害面前防止过多失误意义重大。本文对加强政府决策支持系统在监测预警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了怎样使政府决策支持系统在监测预警中得到充分体现,并对政府决策支持系统在监测预警工作中具体表现进行了简述,指出我们应当下大力气,通过政府的决策支持系统将监测预警机制的作用发挥好,应当看到,国家的经济建设、经济安全、社会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与其相适应,几年来的工作实践都在提醒我们,只要做到有备无患,我们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就会再上一层楼。
  •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重大地震异发频率较高的国家之一。“5.12汶川地震”突发,生命财产损失极重,次生衍生耦合风险因素叠加。重灾区城镇乡村建筑集群、灾民生产生活设施顷刻坍塌在废墟瓦砾之中,交通、通讯、水、电、汽等社会生命线崩溃,生态环境面临传染性疫菌的侵淫。但两年后的今天,原重灾区新现代化建筑集群林立,城镇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灾民生产生活恢复和谐有序,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无疑,这种灾后重建迅速、高效且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奇迹,得益于灾后重建系统工程的制订和建设。研究“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系统工程制订和实施过程,可以看到我国政府人本化的科学决策水平,求实、务实、先进”的政策法规体系和行政模式,彰显了社会主义政体的核心价值,体现了共产党一元化领导核心的综合协调处置能力,验证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水平,展示了伟大华夏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传承力,人民分享到了“一案三制”建设成果的欣慰。从某种角度上看,“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系统工程,在政治和社会意义上,在科学运筹海量人财物力上,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体优势上,在国家大型系统工程的立项施工建设上,比历史上“万里长城”的修建还要伟大,比“都江堰”工程还要恢宏!
  • 摘要:危机的定义众说纷纭,笔者比较认可其中一种表述:“危机是指一种情景状态,在这种形势中,其决策主体的根本目标受到威胁且作出决策的反应时间很有限,其发生也出乎决策者的意料之外”。危机警务是指用警务力量来管理和化解危机。它是警察部门在其职能范围内,针对一系列公共安全威胁,特别是社会震荡导致的冲突型危机,所采取的各项有关危机预防、处理、恢复的警务工作模式和措施的总和。它可以看成公共管理领域危机管理在警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本文提出过硬的危机处置能力来自于扎实有效的警务培训,作为规模相对较小的地方公安机关,必须加强危机处置培训的计划性和实效性。
  • 摘要: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人文和地理环境影响,其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也比内地其他地方多且复杂,因此对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要求也就更高。本文在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制约因素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之上,以点带面,提出了今后边疆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措施和对策。
  • 摘要:本文通过对网络突发事件的背景和原因的分析,揭示网络突发事件的严重威胁,阐述了网络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特征,最后提出了应对处置网络突发事件的措施。
  • 摘要: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地处地震断裂带上的彭州遭受极大损失,尤其是山区大量住房倒塌、道路桥梁损毁、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损坏严重,知名旅游景区,景点损毁殆尽,一大批企业陷于瘫痪。恢复重建中,由于巨大的建筑材料需求量,加之灾区建材企业恢复生产难度大、建材产量难以迅速提高,一段时间内,供需矛盾相当突出,建材价格飞涨,建材市场短期市场失灵。彭州市成功运用建材特供机制的政府干预行为,有效地确保了砖、瓦、砂石等地方建材的有序供应和价格稳定,保证了灾后重建顺利推进。这是特大自然灾害的恢复重建阶段中政府干预、调控市场失灵的极好案例。本文简要叙述了彭州市恢复重建中建材供需情况,分析了彭州市运用建材特供机制的措施、方法及取得的成效,并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和需要总结的经验。
  • 摘要:本文着眼于我国安全生产的形势和矿山医疗救护的实际,从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提出我国煤矿矿山医疗救护体系建设的发展策略。组织建设是基础,目标建设是方向,管理建设是关键。(1)组织体系建设:整合我国煤矿矿山的医疗资源,并予以科学周密的组织,国家在急救装备及经费方面给以适当的专项支持,这将是一个最科学、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国家级矿山医疗救护基地——矿山医疗救护骨干队伍——井口保健站三级矿山医疗救护架构成为关键。(2)目标体系建设:应急响应指标分为三级,抢救成功率定为95%(含95%)应是符合实际的。(3)管理体系建设:应从法制建设、制度建设、专家库建设、信息系统建设、与矿山救援队的联动机制建设、学术交流和安全文化建设方面做起。
  • 摘要:兵团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存在行政主体法律地位不明确、行政职权不到位、应急管理经费无保障、人大监督缺位几个需要突破的难点,需要采取明确兵团法律地位、完善兵团行政职权、争取多方经费支持、保障人大监督几个措施加以解决。
  • 摘要:应急管理是针对特重大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提出的,我国作为一个特重大事故灾害的高发国家,每年因此而遭受巨大的损失,因此,应急管理法制问题的研究,对我国而言,有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笔者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并希望藉此为我国的应急管理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做出自己的贡献。
  • 摘要:2008年以来,我国先后遭遇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南方特大干旱以及青海玉树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影响。如何更好地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如何更好地发挥公安机关在应对突发自然灾害中的作用,是摆在各级公安机关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命题。
  • 摘要:我国实行“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这是我国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的具体体现。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在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 摘要:预防是我国应急管理机制的四个基本环节之一,其工作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突发公共事件是否发生,处置的难易程度和破坏程度。随着西藏社会的发展,社会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集中,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政府从把握社会状态、发现社会问题,分析深层次原因,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培训和预案演练入手,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能力,对西藏的发展,西藏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和谐西藏的建设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提出的“预防能力”,作为政府应急管理的首要能力,对西藏政府的应急能力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摘要:本文指出了突发群体性事件发展趋势,分析了突发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并就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提出了相应对策。
  • 摘要:公共危机日益呈现出跨区域的特点,构建跨区域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已经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跨区域突发事件应急联动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从主体素质、组织架构、制度平台、技术支持及资源保障五个方面探讨了跨区域应急协调联动机制的构建路径。
  • 摘要: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呈逐步上升趋势,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及了公共安全,引发了公共危机。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处置措施,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能力,维护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 摘要:组建政府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是一项惠及民生的社会性系统工程,也是完善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一个新课题。本文旨在通过从公安消防部队的建设发展与灭火抢险救援作用发挥的现状人手,科学分析当前政府综合性应急反应机制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设性地提出我国必须依托公安消防部队尽快建立一支政府直接领导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这既是形势所迫、任务所需,也是符合国情、接轨世界的大胆设想和举措。
  • 摘要:2006年2月13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部分县(市)发生历史上罕见的居民使用煤炭取暖导致的散发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事件发生后,延边州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平安延边的角度出发,以绝对减少和杜绝一氧化碳中毒现象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继续对此给予高度重视,组织各方力量,研究新方法、新举措,在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和改善客观条件的同时,加强对当事人的主观教育,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改善主观条件。从加强信息收集,显化中毒现象,深入分析原因,挖掘问题根源;完善防范机制,落实工作措施等几个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处理相关突发事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摘要:在西方,志愿者组织常常被认为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辅助性衍生品,作为第三种社会力量起着拾遗补缺的重要作用。然而,现实表明志愿者组织也并非万能,也有其固有的缺陷,会发生“志愿失灵”。“志愿失灵”作为与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相对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萨拉蒙提出。它是指在现实的志愿实践中,志愿主义和公益道德主义的理念,往往会出现不足或逐渐流失,从而无法单靠自己的力量来推进慈善和公益事业(萨拉蒙,1987)。rn 应急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应急管理中的重要力量,而志愿失灵问题能否得到预防和治理则是关系应急志愿服务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应急管理中志愿失灵主要表现在:1、志愿服务在个体层面的失灵:应急志愿者缺乏必要的专业性;个体志愿者缺乏组织性和纪律性。2、志愿服务在组织层面的失灵:志愿服务组织缺乏有效地组织管理;志愿者组织缺乏经费支持。3、志愿服务在外部环境层面的失灵: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护;社会的认同度不高。rn 建立和完善我国志愿组织体系应从以下方面进行:1、加强立法,确保志愿行为可持续发展,2、积极培育和发展志愿者组织;3、提高应急志愿服务的专业性,4、积极培育志愿文化和责任氛围,5、建立激励机制,激励志愿服务行为。
  • 摘要:在突发事件日趋常态化的今天,河北省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在逐步的得到完善。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针对河北省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如增加风险评估、建立信息系统平台、成立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以及加强救援队伍的专业建设等等。
  • 摘要:结合中国石化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特点,论述了中国石化应急平台的体系、平台架构、运行流程和实现的功能。分析了平战结合的理念在石化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实现,指出了应急平台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 摘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时强调:要继续扎扎实实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是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重庆市委、市政府2008年以来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薄熙来书记、黄奇帆市长多次对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对此,应该进一步增强应急管理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本文提出客观认识应急管理工作的新成效,找准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现实方位;充分认识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抓好应急管理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突出重点整合资源理顺关系,扎实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各项准备。
  • 摘要: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国土的近三分之二是少数民族地区。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腾飞。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的关键阶段,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结构及其原有的社会控制体系也在经历着转型和重构。而外部发展环境正经历着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经济下滑而引起的停产失业等社会问题愈加显现。我国的民族地区由于地理特征、经济发展、多民族构成等种种因素影响下,显在与潜在的公共危机事件和社会风险不断增加。因此,对民族地区的危机管理应引起人们更广泛的重视。本文介绍了民族地区公共危机基本诱因,简述了民族地区社会危机的特性,对民族地区危机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说明,并提出民族地区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的建议。指出在构建民族地区危机管理体系时,既要运用现代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进行武装,还要结合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管理实践,适合于民族地区的危机管理体系才能得以科学构建。
  • 摘要:编制可操作性强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企业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对于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有效地防止事故的扩大、减轻事故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要求,阐述了简化后的“1+4”模式应急预案编制方法在我厂的应用,简要说明了我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结构。我厂基于简化后的“1+4”模式编制的应急预案被认为是一套详细、系统、操作性较强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共1个总体应急预案和14个专项应急预案。
  •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生产装置的规模越来越大,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特别是石油企业在开采和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易燃、易爆、有毒及强腐蚀性原料。在开采、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火灾、中毒、放射等事故也越来越多,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建立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得当、行动有序、责任明确的预防和预警机制,制定完善的责任体系和制度,加强应急反应能力训练,把突发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将损失和灾难降低到最低限度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本文对当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建立与管理工作的过程进行分析,结合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企业应急管理机制的具体做法和体会,提出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管理工作建议。
  • 摘要:本文对生存教育的重要性和国内外学校生存教育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就强化学校生存教育,提高危机应对能力提出生存技能需要日常培养,应注重师资的培训和生存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参与等观点。
  • 摘要:安全生产应急平台是实现安全生产事故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辅助决策和总结评估等功能的信息系统。本文结合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有关工作,总结了安全生产应急平台总体方案设计、应急信息资源整合、应用系统及数据库建设以及与国务院应急平台互联互通等工作的经验,为全国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开展应急平台建设提供借鉴。
  • 摘要:针对尾矿库突发事件的处置与经验,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外、国内尾矿库典型事故实例,接着从洪水溃坝、坝体失稳、渗流破坏三方面论述尾矿库出现安全隐患的征兆,最后详细论述尾矿库应急抢险经验措施,主要有:防漫顶措施、防风浪冲击措施、滑坡处理措施、管涌处置措施。
  • 摘要:本文基于近年来长庆油田在数字化油田建设中取得的成果,结合长庆油田公司近两次编制公司级应急预案的经验,分析了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数字化应急管理体系在长庆油田运用的必要性、可行性,探讨了建设数字化应急管理体系的目标和实现方式,将计算机数字化系统运用于应急预案的编制、管理、运行、应急资源的管理与调配、预案模拟及执行等应急事件全过程中,最终使得长庆油田应急预案的编制更具科学化,突发事件施救工作更具合理化,标准化、细微化,同时应急联动机制进一步优化,对提高公司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具有一定意义。
  • 摘要:本文首先从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加速推进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研究制定有关配套制度和措施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所取得的主要成效。在分析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立法对策建议,包括出台配套制度,规定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权限和程序;在有关配套制度中规定征用单位、个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限和程序,以及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具体补偿主体和标准;通过巨灾保险立法工作,设立巨灾保险基金,构建商业再保险和国家再保险相结合的、多层级的巨灾风险分担机制。
  • 摘要:动员社会参与危机管理是现代危机治理的基本要求。突发事件的应急过程展示了志愿者队伍作为社会应急主体力量的重要价值,以及政府有效动员和整合的经验,也喻示了应急志愿队伍发展的巨大空间。作为连接政府应急与社会响应的应急志愿服务体系,创设了政府与社会危机共治的制度性行动框架,对推进“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体制变革也意义重大。本文以杭州为例,分析当前应急志愿服务的特点和存在的困境,探讨城市公共应急志愿服务体系的建构模式。
  • 摘要:非典和禽流感的暴发,对于医药企业是机遇也是挑战。现今,疫情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但也暴露我国医药企业还不够成熟,内部还存在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突发事件面前,有相当一部分医药企业缺乏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措施,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研发方向,不具备成熟行业中成熟企业的整体性,失去了发展机遇。我国医药企业如何应对和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本文就如何完善应对机制提出几个方面的措施和注意的问题:建立应急反应机制、加强政企对话、加强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联动、寻求跨国公司的合作、建立医药产业群、稳定与审慎市场。
  • 摘要:汶川特大地震来临时,桑枣中学2300多名师生以很强的应急能力,迅即启动应急疏散预案并成功组织和实施,仅用1分36秒从两栋四、五层高的教学楼内井然有序地紧急疏散到操场而无一伤亡,归功于震前的预防和应急准备策略,及其长期卓有成效的实施。第一,制订了较完备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安全规章和应急预案。建立了强有力的安全领导组织机构。第二,按照应急疏散方案每期进行至少一次实际演练,师生们掌握了紧急疏散的知识与技能。rn 第三,持之以恒地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能力培训,上述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是“桑枣奇迹”的软件基础。第四,隐患排查整改制度极大提高了校合及其设施的安全性能,这是创造“桑枣奇迹”的硬件基础。rn 桑枣中学是践行“预防为主、准备在先、关口前移”这一现代应急管理的重要理念与原则的典范,其全体师生成功避险堪称汶川特大地震应急管理中,乃至人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历史中,一个过程规范以至结局完美的经典案例,值得深入分析和总结。本文从应急管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角度,理性、深入和全面地对其经验加以分析和总结,并得到深刻的宝贵启示。
  • 摘要:本文介绍了苏里格气田应急管理的现状,气田数字化目前建设所实现的功能和取得的成效,以及目前整建气田应急辅助管理系统的功能和建设情况。提出了建设苏里格气田数字化应急管理的新思路,即:建设有效的应急预警报警控制管理系统,与生产数据采集、生产运行监控、视频监控、设备控制、车辆控制紧密结合,以生产运行自动诊断为基础,建设具有自动诊断和预警报警、应急响应的自动化应急预警报警控制系统。
  • 摘要:转型时期的中国政府如何应对日益增多的各种突发事件和危机,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在阐述了我国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内涵的基础上,解析了我国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向度,并提出了构建管理创新、制度安排、信息保障、预警协调和教育培训机制为路径的对策。
  • 摘要:沈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将贯彻落实《应对法》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起来;与完善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建设,全面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结合起来,全面部署,扎实推进,在应对各类重大突发事件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先后经历的特大暴风雪、法库柏家沟煤矿爆炸事故、棋盘山森林火情等重特大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全面提升了抗击各种风险的能力,为全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 摘要:作为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内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它的应运而生为政府提高行政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解决社会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棘手的问题,电子政务的自身缺陷已经渐渐成为阻碍应急管理系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将着重阐述二者的关系和加强应急管理的建议。
  • 摘要: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突发事件现场一般会出现电力、道路、通信的中断或阻塞,给现场救援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并加大了灾害的损失。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了能正确决策、快速反应并准确处理,有效降低事件造成的损失或伤害,必须要全方位充分了解现场情况,并与现场各类救援人员进行实时充分沟通,并组织调动合适的资源,采取措施减灾降害,把损失降至最低。构建政府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先进可靠、反应灵敏、实用高效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快速处置灾害事件的重要保障之一。
  • 摘要:发生在2008年年初的南方暴风雪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渐渐远去,但它给人们留下的思考却远远没有结束。本文以我国应对2008年南方重大冰雪灾害为例,总结应对重大冰雪灾害的经验,并就提高重大冰雪灾害管理能力指明努力的方向。由于世界气候的急剧变化,人类所不愿意看到的极端天气在我国还会时有发生,类似南方的冰雪灾害可能在我国一定范围内重复出现,我们一定要增强防范意识,完善冰雪灾害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冰雪灾害的管理水平,真正把应对南方冰雪灾害的经验与教训转化为抵御风险的有效措施和实际能力,消除由冰雪灾害可能给人民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以及正常生活生产带来的威胁。
  • 摘要: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社会矛盾凸显,由此而引发的影响社会安全的突发性群体事件越来越频繁地刺激着公众的神经,并且在数量上呈现出逐年增多、对抗性增强、利益性矛盾突出且更加复杂多变等特点。而在这些突发事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网络舆情与其呈现出相互影响、放大的严峻态势,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因此如何把握网络舆情,保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重要领域健康有序发展。如何正确引导和控制网络舆情,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各级政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网络舆情的视角出发,分析网络舆情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企业出于对自身发展的考虑纷纷成立了以特定领域专项保卫为主要职能的专职消防队伍,并且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形成了以现役消防为主各类专职消防队伍共存的新型消防格局。但是,在专职消防队伍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职能和企业过分强调自身利益,而忽略了各企业专职队伍之间的联系,使得局域内资源无法共享。这就造成了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各队伍之间无法有效机动,自身又不能独立完成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不仅无法挽回企业的损失,而且也成为了严重制约应急救援机制建设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这一现状,浅谈专职消防队伍在应急救援机制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充分剖析了制约应急救援机制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分析了专职消防队伍在应急救援机制建设中的优势和重要性,并对专职消防队伍如何建立灵活、高效、统一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并呈明显上升态势。随其规模以及影响的扩大,引发了国内社会乃至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社会原因,改进地方政府危机管理水平,是解决群体性事件频发的有效途径。本文拟从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社会原因及地方政府危机治理改进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 摘要:所谓公共危机,就是指在公共领域内所遇到的各种危机,具体讲,就是这样一种紧急事件或紧急状况,它的出现和爆发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正常运作对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的威胁、损害超出了政府和社会常态的管理能力,要求政府和社会采取特殊的措施加以应对。公共危机管理,就是政府针对可能或正在面临的危机情况,为了预防和消除危机可能和正在造成的利益损失和价值失衡,实现转危为安而调动各种积极力量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笔者认为,只有厘清了领导力与危机状态之间的关系,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升领导力,更有效地应对和管理危机。本文对危机状态与领导力之间对应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突发公共事件、人为灾害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各种灾害事故呈现出突发性、多发性、连锁性、扩展性、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的特点。因此,加强应急救援机制建设,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建设的调度、出动、指挥和处置程序,提高综合抢险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有效处置各类重大自然灾害事故,最大限度地抢救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新形势下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 摘要:问责机制在政府应急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政府应急管理问责机制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及时完善。一是现实问责中不科学的问题。二是法律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三是立法机关职能不能发挥的问题。四是实际操作中责任确定的问题。五是被问责干部的“复出”问题。六是缺乏第三方性质的独立调查制度。问责机制运行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四个原则。一是实事求是原则。二是依法问责原则。三是严守程序原则。四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一是通过立法完善应急管理问责机制体系。二是建立多元化问责机制。三是建立与应急管理问责机制协调一致的干部任免机制。
  • 摘要:本文对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调查与思考,目前的主要做法有:管理机构健全,责任体系形成。组织机构健全;落实“一岗双责”;规范管理制度,实行目标考核,强化信息报告,明确各方职责;加强协调配合。2.救援队伍健全,救援力量增大。加强基层救援队伍建设;成立县级综合应急抢险救援队;建立乡镇义务消防队。3.预案体系健全,应急演练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快速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目标推进;有计划地对常见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演练。4.财政投入加大,保障能力增强。配置救援装备;用好“救助金”;落实避难场所;修建救生平台。5.基础工作扎实,走向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编印预案范本;6.制作《示意图》和《流程图》,建成应急管理“一网六库”。rn 本文提出了在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包括:1.认识存在误区。“轻事前预防,重事后摆平”、“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碰到了再说”。2.预案操作性不强。认识不够;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成为摆设;演练太少。3.救援技能不高。救援队伍不稳;科技含量不高;技能培训较少。rn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1.加大宣传力度。牢固树立“居安思危,治于未危,转危为安,化危为机”的应急管理新理念。2.加大投入力度。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3.加快队伍建设。探索管理办法;建立激励机制。4.加大演练力度。开展预案演练或对预案进行“如果-那么”分析。5.把握重点,控制环节,积极应对突发事件。事前准备要充分;事发反应要迅速;事中处置要有效;事后重建要保障。
  • 摘要:处在转型时期的我国社会,在面临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其中,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与公民权利意识日渐觉醒的双重交织,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群体性事件发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构成了我国社会风险的显著信号。由于大多数群体性事件最初都发生在基层,所以处在第一线、直接面对群体性事件的基层政府(本文主要指县、市、区和乡镇、街道两级政府),就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考验。尽管许多基层政府作出了极大努力,并积累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做法,但不可否认,目前基层政府对于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更多的是一种被动式反应、一种临时性措施、一种个性化施政,还仅仅停留在个案层面上,没能提升为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执政理念、处置方略,更没有促成相关制度、机制以及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的创新。因此,基层政府应从理性的高度正确看待群体性事件,深刻反思在治理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推动群体性事件治理在价值理念、制度建设、结构模式、应急机制以及方式方法等各方面的变革与创新。
  • 摘要:突发公共事件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应急管理的得失成败和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基于既有的应急管理实践和更全面系统的突发公共事件认识,着眼全面治理,重在平时预防,研拟突发公共事件防治要略,以期全面增进公共安全。
  • 摘要:我国目前正处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高发时期。青海玉树地震的发生使我们更加认识到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重要性。本文在总结我国应急管理实践发展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政府应急管理面临的严峻挑战,且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
  • 摘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而农村应急管理作为农村社会管理的一部分,它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应付农村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从而使得农村社会安全得到有效维护,农村社会秩序得到有序运行。安徽是农业大省,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旱、涝等气象灾害严重,生物、地质、环境和人为事故等灾害频发多发,损失严重。非典危机以来,安徽省全面加强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农村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应急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改进和完善。今后安徽省农村应急管理体系要特别强化以下七个方面的建设:一是要加强应急管理宣传培训工作,提升全社会的应急意识和能力;二是要加强预案的编制、修订完善与演练工作;三是要加强农村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四是要加强监测预警,有效防范风险;五是要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六是要整合资源,构建各有侧重、互联互通的应急处置指挥平台系统,七是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 摘要:现阶段基层政府的应急管理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为了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履行好基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必须承担的职责,当务之急是总结近年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高度重视、尽快研究和实施务实的对策,着重解决和落实应急预案系统制订、基础避难场所建设完善、社区公民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和技能训练等几个重要的实践问题,消除基层政府缺位和失职。做好这些基础性、实践性工作,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可以极大地提升基层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成效,促进构建地方和谐和维护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 摘要:加强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过程中,政府的回应能力建设是首要前提。然而,从山西疫苗事件中反映出当前我国的政府回应是一种被动回应。而被动回应在处理突发性事件中有很多缺陷,这些缺陷直接导致了回应后的反馈聚集和更大社会矛盾的萌发。被动回应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性迟钝,从被动回应到主动回应转变迫切需要加强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
  • 摘要:玉树地震灾害发生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派出前方工作组,部署灾后交通应急管理工作,组织警力、调拨装备,研究玉树城区解决交通拥堵方案,确保了通往灾区主要道路的安全畅通,为灾区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提供了有力道路交通保障。
  • 摘要: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是网络社会中政府经常面临的一种新形式的危机。作为新形式危机的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有其自身特点,即:爆发的瞬时性、影响范围的广阔性、难以预测性和后果严重性。政府舆论危机相比公共事件危机而言,可能对政府形象所造成的危害会更大。政府网络舆论危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网络舆论危机是政府的不当作为和不法作为,政府垄断政治信息,缺少与公众的沟通交流,在无法用正常渠道宣泄的情况下,公民长期积累的政治诉求随时可能因某事爆发,造成政府行政的不稳定乃至产生网络舆论危机以及网络公共舆论的特性。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治理原则包括:责任原则。勇于承担责任,这是政府在面对网络舆论危机时,特别是舆论危机刚爆发时的首要原则。信息公开原则,网络社会政府在公共事件之初就应当公开信息,将事件的真相、历史渊源、处理办法及早公之于众,及早缓解舆论的压力,为争取重新设置议题,引导舆论的发展方向,化解危机创造良好的条件。积极争夺话语权,重新设置舆论议题原则。政府在网络资源的占有上具有绝对的优势,如果充分利用网络话语权的流变规律,积极利用主流网络争夺话语权,就有能力在危机爆发之时,通过公开信息重建对话的结构,把事情原原本本公之于众,将公众对事情的泄愤转变为对事件的本质及其解决之道的理性思考。
  • 摘要:本文以河北省廊坊市为例,通过问卷和访谈,对基层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思考。全文分三个部分:rn 第一部分,根据调查和访谈对基层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现状作出分析,一是阐明廊坊特殊的区位特征和现阶段发展状况对领导干部应急能力的要求,二是基层领导干部应急能力的实践性成果,主要从预防准备、应急响应和沟通协调三个方面进行归纳。rn 第二部分,根据调查和访谈研究基层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和需要解决的新问题,重点阐述了物资储备严重滞后、专业救援知识和技能极度欠缺、社会沟通能力较弱等几个方面。rn 第三部分,提出提升基层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的几点思考:rn 一、能力提升关键在制度建设,二、能力提升需要财力保障;三、能力提升是科学培训的结果。
  • 摘要:以2003年抗击“非典”为起点,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局部推进到逐步完善的七年艰难历程。当前,我国在全社会范围内初步建立起了以“一案三制” (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为核心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本文对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进行阶段性经验总结,并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对今后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发展重点作出梳理。
  • 摘要: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使突发社会安全性事件呈多发态势。突发社会安全性事件的频发,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无论瓮安事件,湖北石首事件,还是从3月下旬到5月上旬的系列校园弑童血案,都提示出当前社会转型期影响社会安全的事件的特点:1.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呈现出暴力性特征;2.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呈现出高频次特征;3.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危害性加强;4.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示范效应明显。分析当前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法治失当致使利益诉求无门是直接触因;2.社会保障失衡是社会深层原因;3.体制不健全和腐败是间接诱因;4.贫富差距和社会贫困是根本原因。从源头上防止此类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发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畅通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2、关注民生,完善社会保障机制;3、健全制度,惩治腐败;4、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 摘要:决策指挥体系在应急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本文以汶川特大地震的抢险与救援为例,分析了我国现行应急管理决策指挥体系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本文认为,在汶川特大地震的抢险和救援中,我们的决策指挥系统大的决策准确,反应迅速,指挥有力,对于抗震救灾工作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从纵向上保证各级指挥机构权责明晰,横向上实现决策指挥机构内部各部门以及决策指挥机构与各参与主体的协调联动,完善应急信息支持系统,发挥决策咨询系统的作用等方面采取措施,从而改进、完善应急管理决策指挥体系。
  • 摘要:作为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核心内容的“一案三制”,当务之急需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国情特点的应急管理“一案三制”体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应急管理过程;夯实应急预案内容,提升应急演练水平;理顺应急管理体制,塑造全覆盖治理格局;完善应急联动机制,锻造整体应对合力。
  • 摘要:本文回顾了“512”地震后当天,在市民恐慌、全城瘫痪、余震不断的局面之下,为迅速恢复秩序、发挥成都市区作为抗震救灾大后方的功能,成都市紧急实施的一系列信息发布,并以震后一周内成都城区秩序出现大的反复为例,探讨了危机状态下在“眼前现实危害”与“未来可能危害”两难抉择中,发布信息的法律规定和个人担当问题。
  • 摘要:作者从消防部队对灭火救援重点单位管理的实际现状出发,通过对国内外重大危险源和消防重大危险源概念、界定标准和基本分类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数字化灭火救援类型预案的详细分类,并对灭火救援预案构架、论证、审批、授权等机制进行了论述,对指导消防部队灭火救援预案制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 摘要:本文针对海洋环境易发的溢油事故,系统梳理了事故应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置方法,对比分析了各类处置方法的技术现状和应用条件,指出了目前溢油应急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溢油应急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
  • 摘要:自2010年3月到5月份两个月之间,在我国的一些地方相继发生了6起重大的针对小学生、幼儿园儿童的恶性案件。由于这些犯罪分子穷凶极恶的犯罪行为,导致百余名幼儿、师生伤亡,造成严重后果,社会影响恶劣。这些不可弥补的重大灾难给受害家庭等带来了巨大痛苦和悲愤,给人们群众带来严重的恐惧心里,也给社会造成了极为不稳定的因素。这邪恶性突发事件的频发,不仅受到整个社会的严重关注,而且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如何有效预防抑制砍杀幼儿学生的恶性案件,是当前各级党委的一项重要政治责任,更是全社会的殷切愿望。
  • 摘要:志愿服务是几乎是每个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目前在我国的应急救援行动中,大量的志愿者组织参与其中,成为抗击危机的一支重要辅助力量,本文论述了应急救援行动中志愿者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 摘要:玉树地震发生后,大量的民间应急志愿者涌向灾区,成为继政府、军队等救援主体外的有力补充。但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却紧急叫停志愿者集中前往地震灾区。这一事件不仅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应急志愿者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也对今后建立立法体系、确定运行模式和科学管理应急志愿者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
  • 摘要:汶川大地震后,中国NGO进一步发展。不过在抗震救灾中,中国NGO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组织管理不够,与政府配合不力,信任度不高及人力资源薄弱。如果NGO要加强影响和提高作用,就必须将自己组织化和社会化,就必须进行改革。
  • 摘要:近年来,频繁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严重威胁着人类安全和社会稳定。仅21世纪以来,我国就接连发生了非典、水污染、地震、毒奶粉、南平血案等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难以应付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巨大挑战。而志愿组织能够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能动性,是对紧急状态下政府应急救援队伍的及时补充。因此,如何利用志愿者的力量,通过志愿者有效地参与救灾、援助和灾后建设,从而降低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重大社会灾难,成为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志愿者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志愿者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困境,提出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对策。
  • 摘要:如何应对公共危机,实施有效的应急管理,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政府自然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然而,随着现代公共危机事件的日益复杂化,政府在应急管理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作为非营利性的NGO,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贴近社会、灵活机动等,在应急管理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介绍了国外NGO参与应急管理的主要经验,提出破除我国NGO面临困境的关键,在于充分借鉴国外NGO参与应急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高NGO参与应急管理的能力,完善我国的应急管理机制。
  • 摘要:志愿者的参与是欧美发达国家应急管理的成功经验和一般做法,志愿者以其先天的优越性和凝聚力已经成为危机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我国应急管理实践中,志愿者的参与尚处于初步阶段,暴露出社会参与程度较低,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协调等问题,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构建中国特色的志愿者服务体系,促进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 摘要:随着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突发公共事件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和扩散性,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程度也日益提高。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当前制约我国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困难因素除投入力度、政策支持等方面的表层因素之外,更重要的还有政府和社会对于应急管理在传统、习惯和价值观上的缺失或冲突。本文就是试图通过对于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入手,找到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建设面临的深层次困难因素。笔者通过对政府的行政价值观,行政习惯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强势政府、应对机制、技术导向、经验偏好等因素,影响和制约了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进而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对策。
  • 摘要:近年来,日趋常态化、多样化、复合化的各种危机事件屡屡考验和衡量着我国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也暴露出了在应急救援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足和薄弱环节。在推进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进程中,如何使昨天灾难中付出的代价转化为应对今天和未来灾难的有益经验,理应成为应急管理工作者和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而两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救援实践无疑是一个值得我们尊重和珍惜的经典范例。本文就重大灾难应急救援中多元力量的协同指挥问题略陈管见,介绍了我国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的构成和缺陷,简述了改革“指挥部”模式的应急指挥体制,对强化多元救援力量的协同作战能力进行了分析,并对科学编配使用专业和常规救援力量进行了论述。
  •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之间、贫富之间、官民之间等的差距日渐增大,企业劳资、土地开发及社会管理等消极矛盾日渐增多或加剧,社会稳定应急管理由此日趋重要。本文以惠州市为例,对作为国家行政管理中间层次的地级市(含县区)政府和公安机关,如何整合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管理资源等,使应急管理纳入社会稳定工程,从而形成科学系统、有序有效的应急指挥体系展开思考。
  • 摘要:加快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体制、机制和法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是加强政府应急管理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需要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并参考借鉴国外政府应急管理的做法,研究探讨如何通过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的政府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提出了建议。
  • 摘要:当前,我国校园安全总的形势比较严峻,特别是2010年3月以来不到40天的时间内发生了5起校园公共突发事件。为了及时、客观地把握校园安全的基本现状,笔者运用网络调查与文献研究的方法,统计分析了自1997年以来国内外典型校园安全事件。调研结果表明,国内外校园安全形势基本态势趋紧,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外发达国家校园枪击案较为典型,其根源是枪支文化和强者文化;当前,国内校园案件呈上升趋势,但随着各项综合治理措施的跟进,总体情况趋于平稳,呈现“内忧外患”基本特征,既有突出的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因素的协同作用,其中缺少校园安全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是主因。校园安全涉及的因素较多,本文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方面提出了建立校园安全长效机制的具体对策与建议。即宏观层面:从《校园安全法》立法着手,建立与完善校园安全的基本制度,是建立校园安全长效机制的重要前提和制度保障;中观层面:以街道社区为基本单元,推进“家校联动”治理机制,是建立校园安全长效机制的基本条件和基础保障;微观层面:从“和谐校园”的建设入手,实现校园安全的标本兼治,是建立校园安全长效机制的重要主体和实施保障。
  • 摘要:产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虽然中国产业安全在新一轮的全球金融危机经受住了考验,产业安全形势总体得到了提高,但是,由于核心技术缺失,导致产业创新能力弱,严重影响产业安全。构建产业创新平台,提升产业竞争力,探索产业安全预警机制,是应对产业安全的有效途径。
  • 摘要:事故预防和应急管理的技术思想与战争相似,首先要明确“敌人在哪?敌情怎么样”。基于重大危险源监控的应急指挥决策综合集成系统是重大事故预防控制的有效技术手段。重大事故产生的根源是生产活动中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事故后果严重的两个共性原因是“不知情”和“无有效应急”。重大事故预防控制的技术支撑系统由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分级管理与监控,土地使用安全规划及应急救援系统等基本要素组成。本文较简要介绍了基于重大危险源监控的事故预防和应急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的技术思路和主要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为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网络和应急指挥决策系统提供了一套先进的技术平台。
  • 摘要:本文通过对危机管理概念的论述,对西方危机管理体系的分析,提出我国危机管理理念来源于传统国学思想。充分结合日本能源危机及我国石油企业的危机管理实例提出新型数字化油田危机管理模式:以“人本主义”为核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变通处世,进而转危为机。
  • 摘要: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灾区一些学校的教学楼发生了垮塌,导致大量的师生被埋。这在给救援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给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灾后安置造成很大的干扰。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组织救援,如何妥善安抚家长和当地群众,成为当地党委和政府面对的关键问题。本文所介绍的聚源中学案例中,地震时被埋压的700多师生,最终被成功解救的达400余人。整个救援过程充分体现了各级、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协作的巨大能量。这是特大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救援阶段的极好案例,特别是为如何成功处理地震后校园垮塌性救援积累了成功经验。
  • 摘要:本文从建立风险预控管理机制、完善应急救援预案、打造应急救援队伍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介绍了神华集团近几年来应急管理的基本做法,其中,建立风险预控体系是预先接触控制的重要手段;通过完善应急救援预案,明确了相关职责,建立了相关的应急救援机制;应急救援队伍、强化基地建设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 摘要: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危机,如“9.11”事件、非典暴发、禽流感流行以及我国发生的雨雪冰冻、“3.14”事件、“5.12”汶川地震、“7.5”事件、“4.14”青海玉树地震等,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公安部历来高度重视公安机关应急装备物资保障机制建设,实行公安部储备和地方公安机关储备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初步建立公安机关应急装备物资保障管理体制;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仓库形成网络;应急装备物资储备数量和品种基本满足实战要求;应急装备物资储备机制在应急处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n 在实践中,公安机关应急装备物资保障机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经验:必须树立和强化“一盘棋”观念,必须建立健全程序严谨,上下衔接的组织领导机制;必须制订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应急装备物资保障预案并加强演习演练;必须加强应急装备物资的储备、更新和维护;必须加强经常性和有效性的督促检查。rn 公安应急装备物资保障机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抓好应急保障体制机制建设、应急保障法规制度和预案体系建设、健全应急装备物资保障体系,切实加强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为公安机关应对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提供及时、有效的保障和服务。
  • 摘要:新时期层出不穷的公共危机事件对中国政府治理能力形成了严峻挑战。面对公共危机事件,党和国家政府在2003年非典危机后提出了加强公共危机治理能力建设的战略任务,加快了公共危机治理进程,形成了公共危机治理能力建设框架体系,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行之有效的丰富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是:公共危机治理能力建设必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结合、公共危机治理能力建设必须具有系统性和战略性、公共危机治理能力建设必须与加强法制建设相结合、公共危机治理能力建设必须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公共危机治理能力建设必须与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体制、机制相结合、公共危机治理能力建设必须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
  •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风险因素的不断增多,有效预防与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成为各级政府所面临的重要挑战。社区作为政府社会管理体系中的基层组织,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本文主要对社区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的基础性作用进行分析,并从加强政府对社区的支持力度、塑造社区应急文化、给予社区充分自治权等方面,提出充分发挥社区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基础性角色的基本策略。
  • 摘要:应急管理作为石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油气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通过总结油田应急管理工作的实践与体会,进一步阐述石油企业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以求整体提高石油企业应急管理创新能力,拓展应急管理创新思路,提高应急管理创新水平,助推企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 摘要:4月15日,玉树地震后第二天,青海省行政学院“公共危机管理”教学项目组到达玉树结古镇,并于23日再次前往玉树地震灾区,见证了这次地震后各级政府初期响应能力显著提高。玉树震区高寒缺氧,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是对我国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能力的又一次重大考验。毋庸置疑,从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到青海玉树地震,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应急预案日臻完善,应急体制、机制、法制、技术和舆情等方面逐步健全、稳步发展,逐渐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成效显著,政府的应急能力全面提升。玉树地震政府初期响应的特点:救援速度空前快捷;抗震救灾系统设置清晰,应急机制科学;以人为本,救人为主理念贯彻如一;灾区舆情导向正确、信息畅通;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作用关键。进一步提高政府应急响应能力的几点思考:加强边远地区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重视政府灾备管理;突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机动性、适应性建设;加快重大灾害网格化预警体系;建设完善全国统一的应急物流网络建设;提高全民族的忧患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强边远地区应急物质的实物储备和目录储备。
  • 摘要:伴随着全球社团革命的兴起及治理理念的提出,现代公共危机的治理主体不仅涉指政府,社会组织正在成为一股重要的参与治理的力量。社会组织不仅以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以及公民社会发展等多种理论获得支持,实践中它还通过在公共危机发生时进行社会动员与整合、具有灵活快捷的反应能力和专业应对优势、疏导化解冲突矛盾、修复与回应反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加大社会组织的参与与协作,推进公共危机的多元共治,必须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作关系,形成良好的互动应对机制,克服制度性缺陷,有效发挥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治理的主要领域,在社会组织内部建立完整的危机应对机制以及创建良好的法律制度保障,为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提供动力支持。
  •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着各种类型的突发事件,让政府感受到应急管理任务的艰巨。政府应急管理目的在于预防危机的产生或在危机不可避免的来临时降低危机强度并快而有效的化解危机,因而,我们需要吸取经验,建立完善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建立与完善应急法律机制、危机预警、预防机制、政府应急管理系统、社会联动机制、信息传播沟通机制。
  • 摘要:近些年我国各类群体性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网络舆情成为群体性事件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迅速、范围广、影响大,难以实施有效控制,甚至会推动群体性事件恶性发展,并且呈现出非理性化、情绪化倾向。这就使得我们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健全网上舆情、热点话题、突发事件的发现、汇集、报送、分析研判和分级应对机制,以此为核心建立和完善网络舆论引导体制;二是科学设置网络舆论引导程序,三是以法治网,用有效的制度规范网络舆情的表达;四是提倡自律,培养成熟网民;五是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最终达到“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目的。
  • 摘要:在处理各类突发性事故的过程中,指挥中心居于中枢地位,对是否能又快又稳又好地处理突发性事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指挥中心必需做到反应要快,部署要周、用警要巧,才能实现对突发性事件的有效处理,本文结合作者自身工作实际,从自身亲历的工作实例出发,围绕“反应要快、部署要周、用警要巧”的内容作了相应的阐述,提出了“要快速分析突发事件的总体情况和态势、要快速作出有针对性的第一反应、要快速收集、整理、上报突发性信、要完善突发性事件的处置预案、要做好更深层次的信息研判工作、要落实扁平化指挥、要善于分析群体性事件参与人员心态、要找准重点开展工作以求事半功备”等一些有益的经验与意见,对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尤其是县级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处置突发事件应有所裨益。
  • 摘要:以社区为基础加强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应急管理的普遍共识。社区是组成现代城市的基本单元和细胞,社区的安全,关系到广大居民乃至整个城市的稳定与繁荣。作为承受各类可能灾害的直接主体,城市社区既是抗灾前沿,也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而要提高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推动社区和谐、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完善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法制,做到依法管理。尽管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城市社区应急管理的职责、任务等作出规定,但总体上说,我国城市社区应急法制建设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对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国外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法制化的经验进行借鉴,提出加强城市社区应急法制建设,提高社区应急法制水平。
  • 摘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党中央治国安邦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力量。由于新疆地处边疆,周边环境复杂,尤其是“三股势力”及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等一直没有放弃把新疆分裂出去的政治图谋,反分裂斗争异常艰巨。作为履行屯垦戍边特殊使命的兵团以其组织化程度高、行动迅捷、军事动员能力强的独特优势,在处置突发性事件,尤其是维稳平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期兵团应在总结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外应急管理科学有效的做法,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兵团维稳戍边应急管理新机制。本文指出兵团独特的体制优势,在处置突发性事件,维护新疆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现对兵团处理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基本经验进行介绍。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