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制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119篇等,证据制度的主要作者有熊志海、黄维智、万毅,证据制度的主要机构有中国政法大学、四川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1.[期刊]
摘要: 印证主义诉讼模式下催生出的孤证不能定案是刑事司法实践中的潜规则。在司法实务中,孤证不能定案的运用存在着三大缺陷:混淆和错用孤证概念,难以准确界定孤证内涵;以证...
2.[期刊]
摘要: 区块链司法存证已经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得以有效运用。从规范层面来看,电子数据的证据保全创新是区块链存证的本质;从事实层面来看,区块链存证主要解决的是电子数据的推定...
3.[期刊]
摘要: 《民法典》第172条确立的“有理由相信”要件应当解释为相对人善意且无过失地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其中,无过失属于法律状态事实,本质上为一种法律评价,应当由相对人...
4.[期刊]
摘要: 区块链存证在刑事领域的开创性应用,提供了一种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增强证据客观性、关联性的客观印证机制。“客观印证”强调证据的客观性对事实认定准确性的影响,契合刑...
5.[期刊]
摘要: 侦查辨认是侦查实践中广泛应用的一种侦查取证方法,2012年刑诉法修改将辨认笔录单列为一种证据。现行立法关于侦查辨认仅有一些原则性规定,诸多辨认规则尚未确立,多...
6.[期刊]
摘要: 针对电力设施外力破坏全流程进行梳理,总结电力设施外力破坏证据收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明确电力设施日常生产经营中和外力破坏发生后,...
7.[期刊]
摘要: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实物证据难以收集、言词证据准确性低、取证程序不规范的取证困境,对进一步追究犯罪造成了阻碍.文章通过对取证困境缘由的分析,提...
8.[期刊]
摘要: 2019年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保留了已为生效仲裁裁决确认的事实在诉讼中免证的规范.在司法实践中,这一规范存在性质解读不一、主体识别...
9.[期刊]
比较法视域下被告人庭前供述证据能力的三种模式——以被告人翻供为主要研究视角
摘要: 关于被告人庭前供述证据能力,目前国际法学界存在三种模式:英美国家的程序控制模式,法德国家的实质审查模式,而在日本,则形成了融合英美和法德国家的混合模式.对比三...
10.[期刊]
摘要: 在监察体制改革逐步深化背景下,证据收集活动对监察委准确高效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重要性凸显,监察调查与刑事诉讼衔接中的证据排除适用也是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之一.比较监...
11.[期刊]
论我国远程作证中情态证据的程序保障——兼评《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
摘要: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与司法程序的深度融合发展,诉讼电子化正推动着人证的作证方式由传统出庭作证向远程作证转变.远程作证在便利人证直接向法庭提供言词证据的同时,对作证...
12.[期刊]
摘要: 言词证据作为一种由言词提供者将偶然感知或了解的案件事实,通过语言传递于目标听众的证据类型,本质上是一种说者与听者间的言语交往活动.言词证据能否有效传递取决于二...
13.[期刊]
摘要: 证据法学必须学会对接算法.通过检视实践中算法侵入证据本体的方式,证据证明的逻辑由价值分析转换为数理逻辑、证据论证的方式由逻辑转换为算法模型.而算法与证据系统的...
14.[期刊]
摘要: 以证明权为法理基础的书证提出命令制度既有助于给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提供取证上的便利,也有助于法院发现真实、作出正确的裁判.《新民诉证据规定》第45-48条对《...
15.[期刊]
摘要: 2017年"两高三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初步构建了"原则加例外"的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随着该规则在司法实践中被广泛适用,其存在...
16.[期刊]
摘要: 直接言词原则是直接原则与言词原则的合称,其核心内涵包含了直接审理与口头审理两方面的要求.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以审判为中心"作为刑事司法工作改革的重点,在此背景下...
17.[期刊]
摘要: 非法集资犯罪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涉众型经济犯罪形态,违反了金融管理法规,破坏了金融管理秩序,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类案件具有涉案金额大、集资参与人数多、作案手...
18.[期刊]
摘要: 类案检索机制从2017年8月1日提出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和各级人民法院密集出台了实施规范.类案检索机制的原理是:法官依托类案检索系统,全面检索与其待办案件类似的...
19.[期刊]
摘要: 对瑕疵证据进行补正不仅是为了满足厘清案件事实与保障基本诉权的现实需要,也是稳定社会秩序与实现程序正义的必然要求.欲有效降低瑕疵发生之频率,需规制侦查取证之流程...
20.[期刊]
摘要: 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数字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进步使电子数据证据成为当前数量庞大的民事纠纷案件中被频繁提及和使用的证据形式.为了更好地解决司法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