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核反应堆(聚变堆)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325篇,会议文献有119篇,学位文献有161篇等,热核反应堆(聚变堆)的主要作者有吴宜灿、刘松林、谢波,热核反应堆(聚变堆)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手套箱是托卡马克排灰气处理系统中减少氚泄漏的重要安全包容体,研究氚在TEP手套箱内的输运过程对氚安全包容系统的详细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基于COMSOL软...
2.[期刊]
摘要: 以去离子水为实验介质,在单面受热流密度条件下,开展了聚变装置偏滤器的过冷流动沸腾强化换热特性实验研究,将内肋强化换热技术与内插扭带结构相结合,利用两者的协同强...
3.[期刊]
摘要: 氚自持是氘氚聚变能实现工程应用和稳态运行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氚增殖剂是实现氚自持的关键功能材料。锂基陶瓷固有的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使其在安全性能方面具有独特...
4.[期刊]
摘要: 基于自动化建模软件平台cosVMPT的发展,建立了包含厂房结构的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360°全堆模型,主要结构包括中心螺线管线圈、真空室、纵场线圈...
5.[期刊]
摘要: 机械密封是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泵的关键部件.某核主泵机械密封运行过程中,产生了第三级密封前压力下降和密封泄漏量增加的现象.为分析根本原因,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核...
6.[期刊]
摘要: 本文综述了可用于聚变堆包层氚提取系统中氦氢混合气体分离氢气的工艺研究和发展现状,并就当前工艺进行比对发现:单独采用低温分子筛吸附法分离氦载气中氢无法得到高纯度...
7.[期刊]
硅酸锂球床传热传质特性与吹扫气体流动的DEM-CFD耦合模拟
摘要: 氦冷固态增殖包层是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的3种候选包层概念之一,氚增殖球床是包层的核心部件,采用硅酸锂颗粒作为氚增殖材料.球床结构对氚在球床内的输运...
8.[期刊]
摘要: 氚是β放射性核素,分析测试过程中会释放到环境中,对人体产生内照射危害,需重视实验室中氚的安全防护.本文简要介绍了氚的性质,对实验室中氚的防护重点、防护措施及污...
9.[期刊]
摘要: 产氚包层是未来聚变堆实现氚燃料自持和发电的关键部件,为了验证氚增殖包层技术,中国与国际热氦聚变实验堆(ITER)国际组织签署了氦冷陶瓷增殖剂(HCCB)实验包...
10.[期刊]
摘要: ITER计划是我国参加的最大的大科学工程国际合作项目.本文通过ITER组织最新管理结构、工程制造,并以一个核心制造任务(PF6)和一个核心安装任务(TAC-1...
11.[期刊]
摘要: 氚是聚变堆的重要燃料,氚的问题是制约聚变能源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氚化学中的科学技术问题是解决涉氚工艺的基础,氚分析测量是氚操作中获取氚信息的主要途径.本文综述...
12.[期刊]
摘要: 基于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水冷陶瓷增殖剂(WCCB)三维中子学模型,应用蒙特卡罗输运程序MCNP5和IAEA聚变评价核数据库FENDL2.1,完成了...
13.[期刊]
摘要: 基于GDT概念的聚变中子源具有等离子体易实现稳态运行、结构简单紧凑、技术实现难度较低、易于升级与维护、氚消耗量低等特点,其建成后可作为聚变结构材料或部件的测试...
14.[期刊]
摘要: 双功能液态锂铅(DFLL)包层作为一种高性能的产氚包层,是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的候选包层之一。氚增殖比(TBR)是产氚包层核心设计参数之一,是评估...
15.[期刊]
摘要: 基于2015版本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水冷陶瓷增殖剂(WCCB)包层模块设计特点,建立详细的氚输运分析模型,对不同包层模块(包括不同的增殖区)、载氚...
16.[期刊]
摘要: 根据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堆芯设计参数及燃料系统流程模型,采用平均停留时间方法,建立燃料循环子系统的氚转移模型用来描述氚在各子系统之间的输运、滞留等...
17.[期刊]
摘要: 选择欧拉多相流模型和非平衡沸腾模型,用Fluent软件对单边受热竖直向上平滑管进行了过冷流动沸腾换热的数值分析。研究了不同质量流速、进口温度和热流密度对对流换...
18.[期刊]
Loss-cone instabilities for compact fusion reactor and field-reversed configuration
摘要: Loss-cone instabilities are studied for linear fusion devices.The gyro-kinetic ...
19.[期刊]
摘要: 核聚变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未来的理想能源,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氘氚聚变反应具有反应截面大、反应速率高、点火温度低及释放能量大等优点,是目前...
20.[期刊]
摘要: 核聚变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可以很好的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就目前来看,实现安全可控的聚变能利用仍存在一些挑战.本文主要从核聚变的原理、发展现状、挑战与...
1.[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了ITER FEEDER地震波纹管的主要设计、制造和试验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性能测试验证了产品设计的正确性和制造工艺的合理性.
2.[会议]
摘要: 气体注入系统阀门箱的强磁场屏蔽问题是ITER工程设计中遇到的难题之一.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实验测试结合的方法,对材料的磁化曲线数据进行了标定.使用标定数据的分析设...
3.[会议]
摘要: 第一壁部件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关键部件之一,其面对高温等离子材料为纯铍(纯度高于99%),铍及其化合物是公认的高毒性物质,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评定...
4.[会议]
摘要: 屏蔽包层第一壁板是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的关键部件,我国第一壁手指件面对等离子体材料铍瓦与热沉材料CuCrZr合金采用热等静压连接的方式,热等静压过程将对...
5.[会议]
摘要: ITER超热负荷第一壁起到屏蔽等离子体高热流辐射和限制等离子体边界的作用,其表面热负荷高达4.7MW/m2,具有弧形的面对等离子体铍瓦表面和铜铬锆合金与不锈钢...
6.[会议]
摘要: 建立了一套在制冷机停机状态下仍能够维持样品温度低于10K的低温系统.该系统以4K GM低温制冷机为冷源,低温氦气腔安装在制冷机二级冷头上,样品安装座与低温氦气...
7.[会议]
摘要: 近几年,在磁约束与惯性约束聚变的主流技术路线之外,形成了结合了两者技术特点的被称为磁惯性约束聚变(Magneto-inertial Fusion,MIF,也称...
8.[会议]
摘要: 热核聚变实现新途径:基于反场构型(FRC)的惯性磁约束聚变(MIF)反应堆.对新途径出现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并从反应堆角度探讨了小型经济商...
9.[会议]
摘要: 文章介绍了聚变-裂变混合堆性能特点,阐述了混合堆在核能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了混合堆关键技术及发展现状,并就混合堆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评估。
10.[会议]
摘要: 惯性磁约束聚变(也称:磁惯性约束聚变,Magneto-Inertial Fusion:MIF)是一条可能很快实现聚变点火以及未来具有商业竞争性热核聚变能源研究...
11.[会议]
摘要: 进行了CO与纯氚及氘氚混合气体辐照反应研究及反应机理的探讨.结果表明:0.3%~0.5%CO与纯氚及氘氚气体(0.1MPa)混合时,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CO逐...
12.[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在氚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主要内容与取得的重要进展,以及为促进氚科学技术进步的组织和人才保障措施.材料研究所已成为中国氚科学...
13.[会议]
摘要: 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是由中国聚变堆总体设计组牵头设计的托克马克型聚变反应堆,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验证氚能否"自持".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氘氚燃料...
14.[会议]
摘要: 在聚变反应堆或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简称"混合堆")的环形室中,随着聚变反应的进行,氘氚逐渐消耗,聚变产生的氦逐渐增加.氦及其它杂质气体的积累会导致等离子体逐...
15.[会议]
摘要: 报告简要回顾聚变堆氚增殖包层的设计要求、设计进展及相关技术的研发情况.报告对聚变堆氚自持问题(TBR),氚增殖剂材料、中子倍增材料、防氚渗透涂层材料的要求与技...
16.[会议]
摘要: 氚是珍贵的聚变堆燃料,在自然界几乎不存在.目前国际上商用/实验用氚主要来源于CANDU型重水堆,价格非常昂贵.1GW聚变功率每年消耗的氚将达到55.6kg.氚...
17.[会议]
摘要: 氚是核聚变不可缺少的核燃料.可控核聚变堆氘氚燃料循环及面临空前大的氚操作量与处理速度、氚的精确测量与计量、安全包容与防护以及涉氚材料与器件的氚氦相容性问题等技...
18.[会议]
摘要: 水冷增殖包层是中国工程实验聚变堆(CFFTR)的候选包层之一,包层模块的中子输运模拟对包层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模拟中选用的聚变核数据库也会对模拟结果的产生影响...
19.[会议]
摘要: 本文从专利申请的国别分布角度对世界热核聚变反应堆专利布局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日本的申请量占到54%以上,与日本在核聚变研究领域的巨大投入相符合;美国核聚变专利...
20.[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IPC分类视角对世界热核聚变反应堆专利热点技术展开系统研究,认为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G21B(聚变反应堆)、H05H(等离子体技术)、C22C(合金材料...
1.[学位]
摘要: 本文研究目的是找出ITER循环的温度分布。腐蚀产物是ITER腐蚀活化产物(ACPS)的主要来源,腐蚀产物厚度变化与回路温度密切相关。通过实验,已经得到了特定点...
2.[学位]
聚变实验堆中心螺线管模型线圈及其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的交流损耗研究
摘要: 中心螺线管线圈(CS)是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磁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产生和稳定托卡马克装置里的等离子体,保证磁体和聚变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3.[学位]
摘要: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是EAST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加热等离子体的重要手段之一,被视为芯部等离子体加热和电流驱动的首选手段。它不仅可以加热电子、离子,还用来控...
4.[学位]
摘要: ITER聚变装置是一个具有非圆截面的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其非圆截面结构会拉长等离子体位形,拉长等离子体在垂直方向上具有不稳定性,需要加以良好的控制。ITER装置...
5.[学位]
摘要: 氘-氚聚变反应达到点火条件所需的“聚变三重积”最低,因而被认为是最容易首先实现应用的聚变反应。然而,1 GW的聚变功率每年将燃耗约55.6 kg氚,自然界的氚...
6.[学位]
CODAC Core System在ITER径向软X射线相机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论文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Reactor, ITER)的径向软X射线相机控...
7.[学位]
摘要: 真空室作为磁约束聚变堆主机的主要部件之一,它最重要的功能是为建立、维持、加热、诊断等离子体提供超高真空的场所,并支撑真空室的内部部件和其引起的机械负荷,其可靠...
8.[学位]
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上的环形阿尔芬本征模线性稳定性及中子壁负载研究
摘要: 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人类进步的必然选择。聚变能由于具有原材料储量丰富和安全无污染等诸多优点,被认为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最佳方案。在磁...
9.[学位]
摘要: 作为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候选包层概念之一的水冷固态陶瓷增殖剂包层(WCCB)正在开展设计工作。WCCB采用新型的混合增殖球床(Li2TiO3&Be...
10.[学位]
摘要: 聚变堆包层因其适应等离子体形状而结构设计相对复杂,对于液态金属包层普遍存在几种共性的几何构件,如突扩突缩管道、弯管、分配收集箱等,磁流体在这些复杂形状管道内流...
11.[学位]
摘要: 在聚变装置中,对放射性核素活度、衰变热、光子剂量率等活化问题的分析是屏蔽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研究环节。目前,对于活化问题的计算通常采用中子输运和辐照输运的三维耦合...
12.[学位]
Fuzzy Control Strategy Feasibility Analysis for ITER PF Power Supply ac/dc Converter
摘要: The 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is one of the ultimat...
13.[学位]
摘要: 磁约束聚变装置变流系统将交流电能转换为可控的直流电压/电流传输给装置内部磁体,从而实现等离子体的产生、约束、维持、加热以及等离子体电流、位置、形状、分布和破裂...
14.[学位]
摘要: 核聚变能源是解决未来人类能源危机的终极途径,磁约束和惯性约束是传统的两大主流聚变途径,目前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二者离商用可控核聚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
15.[学位]
摘要: 可控核聚变作为解决人类未来能源危机的一种清洁能源,正受到各国大力研究。激光惯性约束聚变是可控核聚变的关键技术途径之一。具有均匀DT冰层的冷冻靶是惯性约束聚变点...
16.[学位]
摘要: 为了满足中国CFETR(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项目中CICC导体的测试需求,在科技部ITER计划专项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依托40T稳态强磁场装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