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3058篇,会议文献有699篇,学位文献有612篇等,热能的主要作者有董辉、严俊杰、冯军胜,热能的主要机构有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华北电力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为提高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性能,针对蓄热水箱进口,设计弧形挡板型水箱进口结构,建立热泵系统与水箱系统耦合模型,并搭建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实验台。选取热水输出率、系...
2.[期刊]
摘要: 在能源危机、气候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有机朗肯循环(ORC)作为一种低温余热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得到广泛的研究及工业应用。混合工质作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能否提高...
3.[期刊]
摘要: 目前关于航空煤油旋转锥形液膜雾化特性研究较多,在航空煤油/乙醇混合燃油雾化特性方面研究较少.为此,本文主要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对于离心喷嘴出口处航空煤油/乙醇混...
4.[期刊]
摘要: 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电网负荷峰谷差不断增大,燃煤火电机组调峰运行更加频繁。为研究燃煤机组实际调峰运行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开展了8台不同类型机...
5.[期刊]
摘要: 以水为工质对三角槽道低Reynolds数脉动流与柔性壁耦合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传热与流动实验,分析了脉动频率(W)、脉动振幅(A)、柔性壁特性对脉动流传热...
6.[期刊]
摘要: 利用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对某型号船舶柴油机(最大持续功率为996 kW)的余热进行回收,以系统净输出功为指标,对比分析5种不同结构形式的ORC系统的热力...
7.[期刊]
摘要: 为了改善和加快褐煤的微波脱水干燥过程,对不同微波功率、初始含水率以及添加剂影响下褐煤的微波脱水过程进行了研究.为了探究添加剂对干燥产物理化性质所产生的影响,从...
8.[期刊]
摘要: 针对目前火电厂在优化混煤掺烧配比时,采用局部优化存在燃烧不稳定且难以实现电厂全流程经济性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构建基于全流程优化的锅炉机组混煤掺烧优化决策模型对...
9.[期刊]
摘要: 采用了直接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横射流预混燃烧进行了研究.乙烯/空气预混射流垂直进入高温产物组成的来流,射流当量比为0.6,动量比为8.7,模拟了流动和燃烧两个算例...
10.[期刊]
摘要: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钙钛矿型氧化物LaFeO_(3),在固定床上研究了反应温度和重时空速对氧载体在乙烷化学链干重整中性能的影响,以及氧载体的长周期循环性能.结...
11.[期刊]
摘要: 通过对国内外褐煤预干燥发电技术领域专利文献的收集、标引和梳理,分析该领域国内外专利申请情况、重要申请人的技术发展状态、专利布局、技术分布和主要技术分支演进路线...
12.[期刊]
摘要: 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具有高十六烷值、高含氧量和互溶性好等燃料特性,目前PODE通常与传统燃料混合使用,具有显著改善内燃机热效率和有害物排放的潜力.本文首...
13.[期刊]
摘要: 建立了模拟静止的单颗粒煤粉着火燃烧过程的气相和固相耦合的质量、组分和能量守恒方程组,采用不同脱挥发分模型研究了不同热力氛围下单颗粒煤粉的着火延迟时间和着火模式...
14.[期刊]
摘要: 膨胀机和工质泵作为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重要动力部件,在不同的热源温度下,合适的膨胀机及工质泵转速能够有效提高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
15.[期刊]
摘要: 相比于显热储热与潜热储热,热化学储热有着储热密度高,热能损失少等优点。作为热化学储热的一种,吸附储热通过吸附剂对吸附质的解吸附和吸附过程实现热能的储存与释放。...
16.[期刊]
摘要: 电伴热是极地海洋工程装备防寒主要措施,而热平衡是对流换热的关键问题.以圆管构件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仿真软件Fluent数值仿真与模型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
17.[期刊]
摘要: 为了强化锅炉低品位余热回收,优化低品位余热回收技术方案,在介绍热湿耦合迁移和热交换2种烟气余热综合回收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了各自的优缺点,分...
18.[期刊]
摘要: 主要介绍了地下储热的常见方式及其优缺点,并针对国内地区的气候、地理、水文等因素对地下含水层跨季节储热工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包括地下含水层跨季节储热的基本原理和...
19.[期刊]
摘要: 受新能源对电网的影响,火电机组深度调峰任务日渐加重,机组在中低负荷段运行时间增多,且AGC负荷指令和网频波动频繁。受这些因素影响,机组运行中的一些问题逐渐显露...
20.[期刊]
摘要: 有机朗肯循环(ORC)是一种高效回收余热的可靠手段。考虑蒸发器的换热面积和系统的热力性能,自定义了性能评价指标F(·),在热源温度为105~165℃、蒸发器夹...
1.[会议]
摘要: 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是由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专业的热泵制造企业始终专注于为用户提供工业余热利用与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全面解决...
2.[会议]
摘要: 低温烟气通常是指200℃以下的烟气,由于烟气量大、含量一定量的水分和潜热,回收低温烟气余热是当前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现有多种回收低温余热的技术,比如低温省煤器...
3.[会议]
摘要: 本文探讨了高温岩体钻进技术问题,涉及硬岩钻进方法、高温定向钻进工具和井底钻具组合,螺杆马达驱动牙轮钻头的钻进方法在机械钻速、钻具寿命和井壁稳定性等方面都比地表...
4.[会议]
摘要: 热能动力工程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的复杂工程,以热能的转换和利用为主,是实现电能、机械能和热能之间的相互转换的一个过程.热能与动力的有效利用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
5.[会议]
摘要: 从原理上介绍了导热系数的常见测量方法,分析各种方法的测量原理及应用领域,对比多种导热系数测量装置的测量范围,为用户选用合理的导热系数测量装置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6.[会议]
摘要: 燃气锅炉、直燃机等供热设备的排烟温度达160°C以上,其中蕴含着18%左右的热量直接排放至环境中.采用燃气驱动吸收式热泵机组产生低温水冷却烟气,可以将烟气降温...
7.[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大唐国际迁安热电厂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项目建设背景,详细介绍了循环冷却水热泵技术的原理及特点,以及本期项目工艺方案,分析其技术特点.全面分析项目所产生的...
8.[会议]
摘要: 介绍了武钢和湖北力拓能源化工装备有限公司在炭化室高6米的顶装焦炉焦炉开展的炼焦荒煤气余热回收技术的实践情况,介绍了此项技术的原理、技术创新点和取得的试验效果及...
9.[会议]
焦炉荒煤气显热的余热利用——邯郸钢铁集团6米焦炉上升管余热改造总结
摘要: 常州江南冶金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研发和试验,研制出利用焦炉上升管荒煤气显热回收利用装置生产0.6~1.0MPa的饱和蒸汽,同时也研发出利用上升管再次加热生产过...
10.[会议]
摘要: 在建设绿色、低碳校园的过程,节能问题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高校洗浴废水由于排放温度较高,有较大的回收和利用价值.本文针对北京某一高校的一个5000人的独立公寓...
11.[会议]
摘要: 汽车整车制造过程中,各种能源的使用量是巨大的,其中,用于加热及冷却降温的能耗又占其中较大的比重.本文介绍了一种在整车制造过程中,一边用于降温,一边又用于加热的...
12.[会议]
摘要: 分别介绍低温烟气的冷却和余热回收直接喷淋换热、间接冷凝换热和混合冷凝三种工艺及应用案例,探讨各种优化的方向.
13.[会议]
摘要: 新型输电管道在传输电能时,导体部分因损耗而发热,若能将该热量利用,加热热媒介质,可对外供暖,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装置,在不影响输电管道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利用热量...
14.[会议]
摘要: 工厂生产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废渣、废水、废气,其中蕴含大量的可回收利用二次能源.通过相关的节能技术加以回收利用,将实现"废物资源化",整个系统能源的循环再利用,...
15.[会议]
摘要: 低温余热资源的利用,是涉及到世界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在开发新能源的同时,怎样利用原有设备浪费掉的余热资源也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话题...
16.[会议]
摘要: 低温余热资源的利用,是涉及到世界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在开发新能源的同时,怎样利用原有设备浪费掉的余热资源也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话题...
17.[会议]
摘要: 为了减轻中国能源供求问题的日益加大和能源结构不合理矛盾,加快余热回收技术的发展.本文对热管的工作原理做了介绍,叙述了多年来设计的热管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优点...
18.[会议]
摘要: 笔者认为节能是最主要的一种途径。今天在这儿探讨节能技术余热利用,也是为国家在能源利用过程怎么样充分的利用余热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行研讨。
19.[会议]
摘要: 文章指出高炉渣与钢渣余热与资源耦合利用是世界性难题,年产超过2亿吨,温度高达1550℃,能量相当于1600万吨标煤,余热回收率低于2%。热态高炉渣与介质热交换...
20.[会议]
摘要: 余热回收供热机制模式的探讨与应用,是逐步推广实施应用的过程,也是逐步落实国家节能降耗目标的实施过程。它关系到社会、政府、企业、用户各方责任的有效体现,关联到生...
1.[学位]
摘要: 北方集中供热面积连年增长,热电联产机组有热效率高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所以成为集中供热系统的支柱,在城市集中供热的总面积中,大约有三分之一是由热电联产机组供热的。...
2.[学位]
摘要: 化石能源的短缺,引发了人们对于低品位余热利用的关注。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是利用低温余热的关键技术之一,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
3.[学位]
R410A,HFO-1234yf/R32, HFO-1336mzz(Z)/R32二元混合工质热解机理研究
摘要: 有机朗肯循环(ORC)是余热利用技术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实际循环过程,可能会发生超温现象,引起有机工质分解。有机工质的热解会降低ORC循环的热效率,ORC系统中...
4.[学位]
有机工质(HFO--1336mzz(Z))热稳定性及热分解机理研究
摘要: 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作为一种能够进行余热回收的有效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机工质在中高温ORC中运行有发生热解...
5.[学位]
超临界丙烷/CO2混合工质在拟临界点附近的换热特性和物性研究
摘要: 超临界压力下的有机朗肯循环(SORC)以其高热效率和高输出功等优点成为工业余热回收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超临界循环工质的物性不仅影响系统循环热效率和经济性,...
6.[学位]
摘要: 发展电厂乏汽余热利用已经成为燃煤火电节能和城镇清洁供热领域的重点方向。本文旨在实现电厂乏汽余热高效利用,构建新型热电联产协同供热系统,围绕电厂多热源梯级供热流...
7.[学位]
摘要: 颗粒态材料可以弥散在气体、液体及固体中,从而形成气溶胶、颗粒混悬液及固体复合材料。以微纳米流体及生物细胞混悬液为代表的颗粒混悬液在太阳能利用、微藻能源、生物检...
8.[学位]
摘要: 我国北方地区供热负荷逐年增大,由供热导致的大气污染问题愈加严重,同时热源紧缺问题日益突出,寻求清洁廉价的供热能源将成为最为有效的解决办法。石化企业作为我国五大...
9.[学位]
摘要: 化工行业各生产单元会产生大量废气,废气中含有CO、H2、CH4、H2S等可燃组分,因废气的流量、压力、组分差异较大,有些组分具有腐蚀性,单独分离成本高,许多情...
10.[学位]
摘要: 随着环保和资源压力越来越大,我国对火力发电厂的节能减排要求日益严格。为减少锅炉尾部排烟损失,新型的余热利用系统开始得到应用。新型的余热利用系统以四分仓空气预热...
11.[学位]
摘要: 在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减轻生产生活领域的污染成为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课题。在水泥、钢铁等高耗能行业中,...
12.[学位]
摘要: 锅炉是应用最广泛的能量转换设备,全国有近50多万台。锅炉排烟损失是锅炉各项热损失最大的一项,因此采取有力的技术措施降低排烟热损失是提高锅炉热效率,实现节能增效...
13.[学位]
摘要: 工业生产如食品的干燥、杀菌、热处理,造纸中的干燥,石油开采等,存在大量30~60℃的余热资源。如果能把这些余热加以利用,不但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还能极大的减少...
14.[学位]
摘要: CO2是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温室气体,其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巨大影响,因此CO2减排势在必行。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CO2,其中燃煤电厂是最大的集中排放点源,可进行碳...
15.[学位]
摘要: 我国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同时又有大量的工业余热亟待使用,故迫使人们研究出一个可以利用低温工业余热的途径。温度分层水箱是以水为介质,利用水高的比热容将热量储存在...
16.[学位]
摘要: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船舶国际公约生效的临近,提高船舶能源利用率已逐渐成为人们的重点关注对象。有机朗肯循环作为一种低品位能源回收利用技术,在船舶低温余热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