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运动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94篇,会议文献有33篇,学位文献有48篇等,大气运动学的主要作者有刘式适、程胡华、何金海,大气运动学的主要机构有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气象学院、山东省气象台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利用2012-2017年逐小时风速资料,分析了华山景区大风天气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并以春秋季对景区索道运行产生严重影响的两次偏南大风为例,分析了大风形成机...
2.[期刊]
对流层与下平流层大气重力波的气候及差异特征研究——以太原为例
摘要: 大气重力波对全球大气的动力、热力结构具有重要影响,研究重力波参数气候特征是研制全球大气模式中重力波参数化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引入重力波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大气模...
3.[期刊]
摘要: 利用全国756站逐日平均气温资料和旋转经验正交展开方法(REOF)、功率谱方法,分析了中国冬季气温次季节尺度振荡的基本特征,并对次季节尺度振荡引起的冬季气温年...
4.[期刊]
摘要: 利用1967—2019年阿克苏、柯坪气象站逐日气温、日照时数等气候数据和部分农业数据,按月、季节和年进行统计,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累计距平、Mann-Kenda...
5.[期刊]
摘要: 重力波参数气候特征是确定大气模式中重力波参数化方案的重要条件之一,高垂直分辨率探空资料扰动场是获取重力波参数气候特征的基础数据;目前,获取扰动场的方法较多,但...
6.[期刊]
摘要: 重力波参数气候特征是确定全球大气模式中重力波参数化方案的一个重要环节,利用高垂直分辨率探空资料扰动场是获取重力波参数气候特征的基础数据和重要手段.目前,通常采...
7.[期刊]
摘要: [目的]基于东亚区域再分析系统(EARS)模拟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路径和强度,评估模拟效果.[方法]用WRF-ARW(Advanced Research We...
8.[期刊]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ERA Interim再分析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等资料,针对2016年8月12日影响京津冀的一次对流...
9.[期刊]
摘要: 利用日喀则1957—2016年气象观测要素,结合2008—2017年强对流天气个例及其对应的Micaps常规数据,用统计学方法和常规天气学方法对日喀则强对流天...
10.[期刊]
参加改进的全球大气实验网第59次工作会议及访问瑞士联邦材料测试与研究实验室总结
摘要: 1概况2019年4月28日至5月9日,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大气成分室姚波赴瑞士出席改进的全球大气实验网(AGAGE)第59次工作会议并访问了瑞士联邦材料测试...
11.[期刊]
不同非感应起电及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对青海东部一次雷暴云电荷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 本研究利用加入起电、放电参数化方案的数值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Version 3.7.1),WR...
12.[期刊]
摘要: 2018年10月7-14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周凌晞研究员赴美国波士顿参加了由麻省理工学院(MIT)承办的改进的全球大气实验网(AGAGE)第58次工作会议暨...
13.[期刊]
摘要: 大气非绝热加热与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与降水等天气过程密不可分,非绝热加热在大气运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非绝热加热的研究和理解,有助于改进数值预报...
14.[期刊]
摘要: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能源部(NCEP/DOE)的逐日再分析资料(NCEP-DOE AMIP-II),对2010年12月20日发生在北太平洋一次典型的反气...
15.[期刊]
摘要: l概况 2017年6月6~19日,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温室气体室姚波赴英国参加《臭氧损耗科学评估报告:2018》第1章作者会,并访问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大气化学...
16.[期刊]
摘要: 利用江西省8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点1987-2016年月平均气温资料,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建立了一个基于江西省DEM的多元线性回归空间插值模型,并与传统...
17.[期刊]
摘要: 本文基于正压浅水模型,分析基态位涡(Potential Vorticity:PV)结构对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类涡旋系统稳定性及其...
18.[期刊]
2014年夏季青藏高原狮泉河与林芝降水低频振荡及陆—气过程日变化特征
摘要: Using the original data of 3 m eddy correlation system and 10 Hz turbulence dat...
19.[期刊]
摘要: 通过对夏季西太平洋到印度洋MJO动能的低频资料作EOF分解,得到其2个主要模态,并通过相关回归等方法分析了热带MJO关联的低频主模态演变特征及其与中国东部夏季...
20.[期刊]
摘要: 大气密度是飞行器能源动力设计、飞行控制中的重要输入参数.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对于临近空间高层大气,常用经验模型如USSA-76, NRLMSISE-00的密...
1.[会议]
摘要: 利用现场实验估算大气扩散参数的方法有多种,其中,示踪法可以直接测得具体的浓度资料,而且研究的扩散范围比较大,结论比较可靠,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2.[会议]
摘要: 本文根据文献提出了正常结构和粘性土的孔隙水压力方程,讨论了轴对称条件下初始固结状态,剪切时的附加应力水平对正常固结饱和粘性土孔隙水压力系数A的影响.
3.[会议]
摘要:
4.[会议]
摘要: 气候是多尺度的现象,已经知道每种尺度上都有冷暖之分,所以离开尺度谈气候的冷暖是无意义的。多尺度气候的另一特征,就是每种尺度上也都有大大小小振幅不同的涨落,因此...
5.[会议]
摘要: 本文提出了了城市小区模式一种并行算法--基于MPI并行I/O,采用nocollective方式实现了模式在分布式并行机(曙光4000A)上的稳定运行,测试结果...
6.[会议]
摘要: 利用1994年6~8月GMS-4红外展宽数字资料,统计和分析了青藏高原上293个中尺度强对流系统(s-MCS)的活动.结果表明,它们在高原上活动频繁,并且其生...
7.[会议]
摘要: 北京地区2000年7月4~5日的暴雨天气是在天气尺度双阻塞高压的特定形势下所产生的高空切断冷涡系统造成的.此过程与本市一般气旋降水过程的概念模式相反,即在本市...
8.[会议]
摘要: 对2009年6月14日盱眙发生的强对流天气进行诊断分析,分析表明:此次对流性天气是在西北气流控制下,主要由中小尺度系统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形成;过程开始前的地...
9.[会议]
摘要: 利用南京大学浦口校区大气科学园的近地层湍流脉动资料及MICAPS(Meteorolog-ical Informat ion Comprehensive Ana...
10.[会议]
摘要: 利用2004年5月至2005年8月在广州番禺观测的一套陆气相互作用资料,结合污染物浓度资料分析广州地区污染过程与清洁过程的湍流交换特征,重点分析了近地层稳定度...
11.[会议]
摘要: 在研究全球温度上升的原因及对未来进行预估中,根据动力和强迫建立模型.模型显示,多尺度的强迫可以共同发挥作用,对气候变化在过去和未来产生影响.增加的CO2排放对...
12.[会议]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曾使用了大量的工业六六六(HCH, 约占全球使用量的45%),且主要应用于东南地区的农业生产. α-HCH 占工业HCH的65-70%...
13.[会议]
摘要: 本文以风洞实验测得的输沙率沿高度分布曲线以及风速廓线为基础,建立了用宏观实验测量结果反演跃移沙粒起跳初速度分布函数的模型并进行了计算.然后以跃移沙粒起跳初速度...
14.[会议]
摘要: 本文利用2002年2月到2002年7月流星雷达的观测数据,分析了武汉上空中间层和低热层大气平均运动和温度的特性.
15.[会议]
摘要: 华南是我国受台风侵袭最频繁的地区,在华南登陆的台风约占全国的63.4%[1]。近年来,我国的气象工作者对影响华南的台风做了许多研究,但限于资料和研究工具等客观...
16.[会议]
摘要: 对黄土高原地区11个水土保持和生态重建科研攻关试验区近2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试区设置的区划尺度过粗和小流域治理典型尺度过小,缺乏中尺度研究和不同尺度间模式及内...
17.[会议]
摘要: 2000-2002年,中国北方地区频频发生沙尘暴天气,给当地和广大下游地区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空气质量和人民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极大危害.沙尘天气呈现频次高、...
18.[会议]
摘要: 2005年5月30日渭北地区遭受强冰雹、大风和短时暴雨的袭击,造成严重损失.本文对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从天气尺度背景、对流不稳定层结、高空垂直风切变、散度和垂直...
19.[会议]
地形、辐射及下垫面特征对强对流系统形成与发展影响的中尺度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 本文采用PSU/NCAR中尺度模式(MM5)通过模拟2001年8月23日北京地区发生的伴有雷雨、冰雹和大风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研究了导致此次强对流发生、发展的机...
20.[会议]
摘要: 以锥体振荡为模型、研究气压梯度力、柯氏力、重力、浮力共同作用下大气单位气团的无摩擦东西振荡,结果表明纬度愈高(低),振荡频率愈高(低);40-70天振荡周期主...
1.[学位]
摘要: 2005年夏季、2006年春季在南京市区及南京郊区进行了两次近地层通量观测实验,运用涡动相关(eddy-covariance,EC)技术得到感热通量、潜热通量...
2.[学位]
摘要: 为了更好地认识江淮飑线系统演变特征,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14年7月12日发生在江淮地区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分析其成熟阶段中尺...
3.[学位]
摘要: 本文应用群对称约化和分离变量等方法,对描述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正压涡度方程进行了约化,在假设了一些前提条件下,成功地找到了描述大气和海洋运动的高阶薛定谔方程的...
4.[学位]
摘要: 近年来,大气运动的稳定性一直被认为是流体力学的一个中心问题,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得到了一些进展,如参考文献,但其中仍然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结果,主要是有...
5.[学位]
摘要: 球面效应和旋转效应是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Rossby在1993年发表的论文“Relation between variations in the intens...
6.[学位]
摘要: 用张博等(2009)1950-2006年逐日整层(1000-100 hPa)大气热源资料,分析了亚洲季风区、青藏高原及拉萨夏季大气热源的气候、气候变率及季内振...
7.[学位]
摘要: 大气边界层位于对流层的最底部,通过分子粘性、湍流摩擦、辐射增热、水汽交换、物质扩散各种交换作用和地形因素而直接受到地面的影响,迄今为止,已经从理论研究、观测试...
8.[学位]
摘要: 大气运动系统中包含着各种系统,而中、小尺度系统对于降水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尺度系统中又包含孤立对流系统、带状对流系统和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根据不同...
9.[学位]
摘要: 本文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3.1.1模拟了2014年3月31日一次华南飑线过程,利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对此次飑线过程的动力、热力和云微物理特征及其演变...
10.[学位]
摘要: 本文利用中尺度WRF模式,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4年7月11-12日发生在江淮地区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地形敏感性试...
11.[学位]
时-空二维波传播分解和主时间尺度分析及其在大气季节内振荡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 大气季节内振荡自20世纪70年代被发现以来,日渐受到气象学界的广泛重视。目前学术界已普遍认为:大气季节内振荡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一种广泛存在的变化现象,甚至可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