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牡丹科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九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0篇,会议文献有6篇,学位文献有13篇等,野牡丹科的主要作者有陈平平、代色平、苏金强,野牡丹科的主要机构有南京晓庄学院、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为了充分发掘野牡丹科植物的园林绿化价值,利用层次分析法对16种野牡丹科植物的观赏性及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蒂牡花、巴西野牡丹、展毛野牡丹、银毛野牡丹、...
2.[期刊]
摘要: 为了充分发掘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植物的园林绿化价值,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对...
3.[期刊]
摘要: 以地稔(Melastoma dodecandrum)为研究材料,设置两种光照强度(全光照和半光照)对地稔生长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加强,地稔生长覆盖度...
4.[期刊]
摘要: 采取野外实地调查、标本查阅与历史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野牡丹科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省野牡丹科植物资源共14属57种9变种,其中具观赏...
5.[期刊]
摘要: 观察紫毛野牡丹种子的形态特征并测定其基本参数。结果表明:紫毛野牡丹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条件,全黑暗条件下种子发芽受到限制;低浓度(0-20 mg.L-1)的6-...
6.[期刊]
摘要: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leaves and stems from Melastoma affine D. Don ...
7.[期刊]
摘要:
8.[期刊]
摘要: 芍药属牡丹组(PaeoniasectMoutanDC)是落叶亚灌木,其野生类群为我国特有。长期以来不同学者根据形态性状对这个组中种的分类处理不断修正,不断有新...
9.[期刊]
摘要: 将线萼金花树和长瓣金花树处理为同一种内的两个变种:长瓣金花树的学名为Blastus longiflorus Hand.-Mazz.var.longifloru...
10.[期刊]
摘要: 研究了野牡丹科国产野牡丹属(Melastoma L.)4种植物和从国外引种的蒂牡花属(Tibouchina Aubl.)2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并对4种野牡丹属...
11.[期刊]
摘要: 简述了宝莲灯规模化种植技术,包括盆径、基质、温度、肥水管理、株型调整及催花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宝莲灯规模化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12.[期刊]
摘要: 本文报道了广东野牡丹科一新种和一个分布新记录。
13.[期刊]
摘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有野生牡丹的生存、且分布区较广;在认识上已将牡丹从芍药中分出,并科学地确立了它的分类位置;野生种类已被人们采集作为药物,其适用病症与加工方法...
14.[期刊]
摘要: 对分散在古籍中有关记载的整理分析和综合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元代相对稳定繁荣的时期和地区,牡丹仍是元人喜爱的名花;栽培及于关中、中原、华北、华东等地,其中心业已转...
15.[期刊]
摘要: 根据分散在宋、元、明时期的一些古籍中较可信的记载,经整理统计,元代约有牡丹品种194个,数目可观.虽然这仍是不完全的统计,但已足以表明:元时不仅部分宋代牡丹品...
16.[期刊]
摘要: 用UPGMA聚合法对野牡丹族的42个性状进行R分析和对该族华南及台湾地区15个分类群进行Q分析。R分析的结果反映了性状之间相关进行及性状与分类群之间相关进化的...
17.[期刊]
摘要: 采取正交施肥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植株生长早期冠层扩展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及其配比对地苍单株...
18.[期刊]
摘要: 以野牡丹科植物幼叶为材料,对影响野牡丹科植物DNA提取质量的主要因子进行研究,以期建立适宜野牡丹科植物DNA提取的优化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当提取液中CTAB浓...
19.[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金锦香 Osbeckia chinensis L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成分分...
20.[期刊]
摘要: 从形态特征、分布与习性、繁殖方法、景观评价等方面介绍了泉州市“牡丹科植物资源现状,并对园林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泉州市“牡丹科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会议]
摘要: 本研究对西藏拉萨、林芝、昌都等地西藏牡丹的野生资源进行了2年的资源调查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取样,初步结果表明:1)西藏野生牡丹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和独特的遗传多样...
2.[会议]
摘要: 通过对野生牡丹文献资料分析和部分分布地的考察,初步认为导致野生牡丹濒危因素有:(1)分布地区狭窄;(2)扩散能力差;(3)人类活动对原生境的破坏和对其过度采挖...
3.[会议]
摘要: 以黄牡丹为试验材料,对黄牡丹的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细胞学观察,探讨了它们的发育规律及其与外部形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黄牡丹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
4.[会议]
摘要: 以牡丹腋芽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培养基和不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浓度处理抑制外植体褐化的效果.结果表明,以WPM作为培养基时,对外植体褐化的抑制效果明显高于...
5.[会议]
摘要: 本文对发根农杆菌(Agrobactrium rhizogenes)诱导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产生毛状根进行了研究.用A4...
6.[会议]
摘要: 牡丹({aeonia suffruticosa),国色天香,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上海植物园多年来栽培牡丹,为江南地区收集牡丹品种最多、规模较大的专类园.本文简...
1.[学位]
摘要: 滇谷木(Memecylon polyanthum H.L.Li)系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谷木属植物,为大灌木或小乔木,主产于我国云南省西双...
2.[学位]
摘要: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为芍药科芍药属的木本植物,是起源于中国的著名传统名花,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全世界有2000多个...
3.[学位]
摘要: 牡丹是我国的著名花卉,不仅极具观赏价值,也有很多的保健功能。牡丹籽富含油脂,其中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已成为一种名贵新食品资源,得到规模化的开发利用。...
4.[学位]
摘要: 牡丹为世界名花,对其野生种质资源进行引种栽培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本研究运用植物引种驯化栽培、园林树木栽培、园林树木育种等原理和方法,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