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过程分析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七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19篇等,寒潮过程分析的主要作者有李蓉、王蕊、佟莎仁,寒潮过程分析的主要机构有河南省气象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气象中心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1.[期刊]
摘要: 文章利用MICAPS常规气象资料、乐平站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资料等,对乐平3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首先详细介绍了寒潮的划分标准,并对实况进行对比分析;然...
2.[期刊]
摘要: 寒潮是重大气象灾害性天气之一,对农业生产、人民健康等会产生较大威胁.该文选用龙岩市7个县(市、区)1990—2019年逐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利用最小二乘法线性...
3.[期刊]
摘要: 利用1961-2019年河南省111个国家级气象站 日最低气温资料和1978-2019年气象灾情资料,分析了河南省寒潮时空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1...
4.[期刊]
摘要: 利用铜仁市10个国家观测站2009-2018年逐日平均温度和最低温度,统计分析出近10 a发生20次寒潮天气过程,对其分布特征及环流形势作分析,得出:①近10...
5.[期刊]
摘要: 应用M icaps所提供的常规天气资料,对2020年3月25日~27日发生在通辽市科尔沁区的一次寒潮降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对其高空形势和地面形势的环流背景...
6.[期刊]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Micaps数值预报及中央气象台资料,采用天气学原理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18年12月4-5日大兴安岭地区出现区域性强寒潮天气过...
7.[期刊]
摘要: 利用MICAPS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对2020年2月13日~15日一次全区范围的寒潮天气过程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此次寒潮过程为全区性寒潮过程,伴...
8.[期刊]
摘要: 文章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根据天气学原理方法,对2018年1月9~11日扎兰屯市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欧亚中高纬呈两槽一脊型径向环流....
9.[期刊]
摘要: 文章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降雨资料以及713C雷达等,对扎兰屯地区2018年11月3日至5日出现的强寒潮天气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此次寒潮过程的冷空气源...
10.[期刊]
摘要: 分析2017年11月27日至29日寒潮过程,结果得出:此次寒潮过程因前期受强暖平流影响26~27日11个乡镇全部升温,后期受冷涡底部横槽转竖东移南下带来的冷空...
11.[期刊]
摘要: 利用呼伦贝尔市16个气象站1961—2016年寒潮天气资料,分析56年寒潮过程的频数、持续日数、降温幅度以及寒潮天气类型特征,结果表明:(1)56年呼伦贝尔市...
12.[期刊]
摘要: 通过对2020年2月初春益阳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潮爆发的特点是贝加尔湖阻塞高压的建立及其冷空气堆积后快速南下,导致益阳境内出现了强降温、大风...
13.[期刊]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2011年3月13—14日青海省一次大范围的寒潮天气过程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局地温度方程,定量分析了过程中影响温度变化的主要因...
14.[期刊]
摘要: 2016年1月京津冀地区在相隔较短的时间内连续出现2次寒潮天气,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卫星云图,综合对比2次寒潮过程中的环流形势、前...
15.[期刊]
两种模式产品对2018年呼和浩特市冬季两次降温过程的对比分析
摘要: 利用micaps实况资料、EC细网格和TWC数值预报产品对2018年12月2~4日和12月26日~28日呼和浩特市出现的两次降温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
16.[期刊]
摘要: 2016年1月中国东部出现了一次极寒天气,为了揭示其成因,利用地面、高空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 1°×1°6h及ECMWF细网格再分析资料,采用...
17.[期刊]
摘要: 1999年11月24日辽宁省出现近46 a最强寒潮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此次寒潮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9年11月24...
18.[期刊]
摘要: 利用常规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黔南2017年2月和2016年3月的两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次寒潮过程,在有利的中层低槽引导下,低于...
19.[期刊]
摘要: 对广东省中西部肇庆市2016年初强寒潮造成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通过分析其过程降温幅度、低温持续时间、最低气温值等评价因子进行影响评估分析,并与1967...
20.[期刊]
摘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资料,对2016年3月8—10日和2017年2月20—22日铜仁市出现的2次寒潮天气过程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