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林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387篇,会议文献有10篇,学位文献有32篇等,水土保持林的主要作者有刘新宇、孙吉定、孙尚海,水土保持林的主要机构有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山西省造林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山西汾河一坝供水范围位于汾河中游的太原盆地,受益范围北起上兰村,南到王吴村,东至武宿村,西到小井峪,南北长50 km,东西宽20 km,在太原市国民经济建设与...
2.[期刊]
摘要: 国有林区、林场是山西省林业生态建设的主战场,黑茶山林区严格按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开展国有林区全流域综合治理,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健康...
3.[期刊]
摘要: 通过对《云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2013年修订)》中水源涵养林与水土保持林的定义及区划条件进行分析,提出水源涵养林是江河干流及其重要支流上游发源地...
4.[期刊]
典型黑土区不同水土保持树种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特征及种间差异
摘要: 【目的】探究典型黑土区主要水土保持树种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在器官水平的分配规律及其种间差异,以期为水土保持植物的科学选择与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5.[期刊]
摘要: 枯落物层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独特层次,截留吸持降水的能力称为枯落物持水能力。降水结束后枯落物暂持水分继续蒸发、下渗,用以调节大气及土壤中的水分以便于下次持水,因...
6.[期刊]
摘要: 【目的】为评价晋西黄土区退耕年限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并为该地区水土保持林构建提供依据。【方法】以山西吉县蔡家川小流域的农地为对照,对晋西黄土区5种典型退耕还...
7.[期刊]
摘要: 为揭示滨海盐碱地林地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群落物种多样性,以山东寿光机械林场5种纯林和4种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化学计量手段,对比分析营林过程中林地间土...
8.[期刊]
摘要: 为给长汀县水土保持林乔木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实地调查、专家评判、层次分析等方法构建水土保持林乔木树种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其权重,设置指标打分标准和乔木树种...
9.[期刊]
摘要: 以3种典型水土保持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能力,结果表明刺槐、侧柏、油松人工林的土壤孔隙度和土壤持水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依次为油松林>侧柏林>刺...
10.[期刊]
摘要: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的一项大型生态工程.该工程顺民心、合民心,是强农惠农的一项重要举措.从基本情况、建设成效、工程措施等方面对运城市盐湖区退耕还林工程进行了全面...
11.[期刊]
摘要: 研究选取洪泽湖大堤不同地段的不同林分类型防护林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林分植物群落多样性和林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为指导洪泽湖大堤林分更新改造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12.[期刊]
摘要: 该文分析了辽西干旱地区营造水土保持林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水土保持林可持续经营技术,包括科学选择树种、确定合适的栽植密度、改造油松纯林、推广农林牧复合经...
13.[期刊]
摘要: [目的]土体抗剪强度增量?S是衡量植物根系固土效果的重要指标,针对目前计算?S的力学模型精度不高、计算过程复杂等问题,本论文对根系固力学模型进行改进,以期提高...
14.[期刊]
摘要: 通过三北五期工程建设,凌源市的生态建设已是农村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因营林势头越来越好,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不断加快绿化荒山的步伐,推进生态事业的良好...
15.[期刊]
摘要: [目的]量化研究晋西黄土区的油松人工林林分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揭示二者的多因子复合关系,为黄土高原植被建设提供借鉴.[方法]选取蔡家川流域16块20 m×20...
16.[期刊]
摘要: 水土保持林是在水土流失地区,以调节地表径流、防治土壤侵蚀、减少河流、水库泥沙淤积等为主要目的防护林.在水土流失地区营造水土保持林,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水土的一...
17.[期刊]
摘要: 为探明砒砂岩区坡面缓冲带生态调控效应,研究10、15 m沙棘缓冲带以及天然撂荒地带上(距离缓冲带上方100~150 m)、带中和带下(距离缓冲带下方100~1...
18.[期刊]
摘要: 于2017~2019年在刺槐林与未造林的沙地内设立径流小区进行比较林间水土保持的效果,其结果表明:2013年在沙地上营造刺槐林后,无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林间的郁...
19.[期刊]
摘要: 以晋西丘陵退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室内分析和数学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价了新型等高大坑造林模式下刺槐人工林的水土保持效应,结果表明:刺槐人工林地土壤...
20.[期刊]
摘要: 为解决陕北黄土区水土保持林空间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提升森林的稳定性和健康度,通过分析陕北黄土区不同林型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对其进行分级评价,来确定抚育优先顺序和抚...
1.[会议]
摘要: 运用土壤有机质含量、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水稳性团粒平均重量直径、团聚度和分散系数等各项指标对不同树种组成、不同林龄水土保持林的土壤抗蚀性能进行分析、评价.
2.[会议]
摘要: 近几年来,营造水保针叶成为辽东山区治理水土流失的基本措施.但由于品种单一,已经造成土壤结构的严重酸化,影响了其他生物的生长,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通过实验,我们...
3.[会议]
摘要: 杜仲是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重要的水土保持经济树种,为了阐明杜仲人工林林地侵蚀规律,在林地设置径流小区,进行定位观测,试验结果表明:(1)观测期间,研究区主要以次...
4.[会议]
摘要: 通过样地调查,分析了几种辽西低山丘陵区常见的植物种,结果表明,在这几个植物种中,油松适生性较强,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高,但容易造成水分供应不足,造成树木早衰,华...
5.[会议]
摘要: 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也遭受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的危害.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区位,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危害,不仅...
6.[会议]
摘要: 以经过改造的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为试验地,以未经改造的干旱丘陵岗地为对照,研究了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对干旱丘陵岗地小气候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换土,在丘陵...
7.[会议]
摘要: 为研究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建设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从邢台市临城县10个运行年限核桃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取样,进行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和转化酶酶活性测定...
8.[会议]
摘要: 侧柏为我国特产树种,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是大连地区石质山造林及华北、西北地区营造海防林及水土保持林的主要树种;而使用侧柏容器苗造林,又是提高成活率的有效措施.本...
9.[会议]
摘要: 火炬树系漆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根系发达,固土固沙能力强,减少地表迳流效果显著,抗旱、抗寒、耐盐碱、抗病虫害能力强,不仅是优良的海防林及水土保持树种,也是重要...
10.[会议]
摘要:
1.[学位]
摘要: 生态公益林建设是浙江省生态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江山市5.256万公顷公益林小班,经系统抽样抽取80个公益林典型样地作为监测小班。基于80个监测小班调查...
2.[学位]
摘要: 生态公益林建设是浙江省生态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江山市5.256万公顷公益林小班,经系统抽样抽取80个公益林典型样地作为监测小班。基于80个监测小班调查...
3.[学位]
摘要: 本文以安徽省水位落差最大的梅山水库消落带为研究对象,根据梅山水库消落带地形、土壤及岩石裸露率等因子,将其划分为斜坡地、急坡地和岩石边坡三种立地,并分别进行树种...
4.[学位]
摘要: 蕤核(Prinsepia uniflora Batal.),是蔷薇科(Rosaceae)李亚科(Prunoidea)扁核木属(Prinsepia)多年生落叶小...
5.[学位]
摘要: 本文结合辽西地区的特点,针对三种水土保持型苗木(刺槐、樟子松、油松)容器育苗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将试验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不同容器类型研究,通过对三种不同...
6.[学位]
摘要: 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是长江水土保护的重要屏障,防护林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决定其生态服务功能效益发挥。长江流域一些地区迫于经济社会压力,采取不合理耕作和过度砍伐森林...
7.[学位]
摘要: 全球性的水土流失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之一,控制区域水土流失,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科学家和政府共同关注的问题。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
8.[学位]
摘要: 为系统阐述植被恢复对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本文首先以典型黑土区天然次生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最大吸附量(Qm)、最大吸附缓冲容量(MBC)、解吸...
9.[学位]
摘要: “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是针对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山区,营建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同时提供果实、油料、药材...
10.[学位]
摘要: 结合广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项目,在桂西北地区主要退耕还林模式监测样地,通过野外调查监测并采集枯枝落叶、土壤样品等在室内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分析,最后采用数理统计...
11.[学位]
摘要: 本文以沿海沙地竹子、木麻黄、桉树、湿地松4个树种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林地土壤碳氮储量及分配格局,土壤呼吸速率、总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以及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
12.[学位]
摘要: 人工林在木材生产,环境保护和景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而且将成为森林生态系统中愈来愈重要的组成部分。南北两山人工林生态系统是兰州市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