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与小气候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28篇,会议文献有32篇,学位文献有37篇等,地形与小气候的主要作者有张强、张杰、李建,地形与小气候的主要机构有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通过对20102019年丽水全市近10年气象站夏季逐日地面观测气象资料,采用经验贝叶斯克里金(EBK)回归/EBK插值进行空间分析,从温度、湿度和风速等避暑气...
2.[期刊]
摘要: 利用2010—2018年夏季阿勒泰地区112个自动气象站逐时降水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了阿勒泰地区夏季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0—2018...
3.[期刊]
摘要: 在中国西南地区,受到复杂地形、台站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台站的代表性问题较为突出,文章主要利用降水的年际变率来研究该地区降水资料的代表性问题。首先以大理国家气候观...
4.[期刊]
摘要: 利用1980 2015年ERA-Interim全球0.25°×0.25°月平均再分析温度场、风场、垂直速度场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下称高原)上空垂直温度梯度(...
5.[期刊]
摘要: 通过时空匹配2002-2010年逐年3月1日至9月30日中国海拔3 km以下地区671个国家站逐时冰雹观测资料和NCEP(National Centers f...
6.[期刊]
摘要: 采用西南地区巫溪大官山同一坡面10个不同海拔高度梯度观测站2019~2020年逐小时温湿观测资料,分析了气温、气温直减率、日较差和相对湿度的梯度变化特征。结果...
7.[期刊]
摘要: 利用2010—2016年舟山跨海大桥沿线自动气象站逐分钟气温、路表温度资料和舟山站逐时日照时数资料,通过质量控制方法筛选站点,讨论了复杂多样的下垫面条件下,跨...
8.[期刊]
摘要: 利用自动站实时降水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结合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台风"利奇马"在浙东地区产生的极端降水过程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浙东地形对...
9.[期刊]
摘要: 内蒙古西部地区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依据典型气象区域风速取值,不能有效指导架空线路防风设计工作.对此分析了内蒙古电网风害故障分布特征,统计蒙西地区近30年气象数据,...
10.[期刊]
摘要: 为探讨秦巴地区降水与云垂直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利用近8年(2006年7月~2014年6月)的Cloud-Sat数据,通过归一化等频率高度图(NCFAD)统计方...
11.[期刊]
摘要: 为充分分析青海湖湖泊面积变化特征及与周围气象要素变化的关系,利用近20年来青海湖地区的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资料,提取水体和计算各年湖泊面积,并结合近20...
12.[期刊]
摘要: 为充分分析青海湖湖泊面积变化特征及与周围气象要素变化的关系,利用近20年来青海湖地区的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资料,提取水体和计算各年湖泊面积,并结合近20...
13.[期刊]
不同绿化改造方案对小区微气候环境影响的ENVI-met模拟研究
摘要: [目的]利用数值模拟不同绿化布局方案对居住区微气候的影响,以期获取最优绿化方案.[方法]以广州某老旧小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湿热天气条件,对研究区的室外微气候...
14.[期刊]
摘要: 以《贵州省气候避暑地评价标准》为主要评价标准,应用铜仁10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和梵净山无人值守7要素站观测的逐日气温观测资料和整编资料为基础,对梵净山、万山的度夏...
15.[期刊]
摘要: 以《贵州省气候避暑地评价标准》为主要评价标准,应用铜仁10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和梵净山无人值守7要素站观测的逐日气温观测资料和整编资料为基础,对梵净山、万山的度夏...
16.[期刊]
摘要: 围绕地形如何影响降水、地形对降水的增幅影响,特别是地形对暴雨的影响研究进行综述.地形对降水的作用主要涉及动力和热力方面,包括迎风坡的阻塞回流、背风涡的生成或加...
17.[期刊]
摘要: By using the land surface observations data of semi-arid climate and environmen...
18.[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庐山作为世界名山之一,有许多独特的自然资源,但是各个资源组合不够,利用...
19.[期刊]
摘要: Using long time series (1961-2012)observational hourly rainfall data in Liaonin...
20.[期刊]
摘要: 利用陇东黄土高原旱区2013—2020年302个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逐小时降水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等,分析短时强降水时...
1.[会议]
摘要: 利用川渝盆地1951-2000年月平均气温及月降水资料,讨论了该区50年米的降水以及水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0年来川渝盆地的降水和水资源总体呈减少趋势....
2.[会议]
摘要: 本文利用青藏高原改则、甘孜、拉萨和那曲气象站的地面水银温度计观测的地面0cm温度和地面向上、大气向下长波辐射观测资料,计算和比较分析了地面水银表温度与地表辐射...
3.[会议]
摘要: 本文根据三峡水库坝区周边10个气象站(考察站)1992~2002年间1~11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先用比值法将短期考察资料延长,再通过对比、回归等方法,客观分析降...
4.[会议]
摘要: A karst landscape is the process of solution.landforms. Common karst typical ka...
5.[会议]
摘要: 梯田在中国山区农业生产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中利用作者近来开发的三维复杂地形防风效益数值模式,模拟了梯田建设对风场变化的影响。数值模拟表明,梯田不仅具有防止...
6.[会议]
摘要: 本文采用z指数法,考虑气候、地形因素选取了六安、舒城、霍山、寿县站分别代表江淮之间、六安南部、大别山区和沿淮,用各站逐月降水资料分别计算分季及年的各站逐年Z值...
7.[会议]
摘要: 九华山多年气象观测资料统计表明:山区降水量明显多于周边丘陵地区,其暴雨分布具有明显的山区地形雨特征。基于这一统计结果,进而利用自动气象站加密观测资料在时间分辨...
8.[会议]
摘要: 本文使用2000年-2004年1到12月850毫巴天气图、日本FXFE782、FXFE783、预报区域5个测站逐小时自记及自动站观测资料,应用温度方程理论,从...
9.[会议]
摘要: 基于100m×100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根据太阳光线与起伏地形之间的几何关系,全面考虑了坡度、坡向等地理因子以及周围地形相互遮蔽等地形因子对...
10.[会议]
摘要: 本文确定的经验公式,H=T+0.02 U=0.8F,可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热指数,其指数可用来衡量某一地区夏天的炎热程度。先以武汉近五十年以来的资料,证明其指数...
11.[会议]
摘要: 本文利用美国NCEP再分析1×1的日资料、常规观测资料、高分辨率的地形资料、雷达回波和卫星云图等资料,初步诊断分析了2006年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登陆后...
12.[会议]
摘要: 本文以实地观测数据为基础,分别从温度、降水、土壤水分和风速等方面分析了内蒙古中西部高速公路小气候的基本特征,总结出了内蒙古中西部高速公路小气候的几点共性规律,...
13.[会议]
摘要:
14.[会议]
摘要:
15.[会议]
摘要:
16.[会议]
摘要: 对于在晴天、多云天和阴天条件下的地球面辐照度的调查已经展开,在本文中,提出了描述其与太阳高度和海拔高的函数关系式.这个关系式是由调查中获得的数据得出来的,它可...
17.[会议]
两半球气候对日照量和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不对称响应-来自中国黄土、南极冰芯和深海记录的启示
摘要: 两半球冰期-间冰期旋回的协同演化被认为是第四纪气候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该时期的深海氧同位素记录被作为全球冰量变化的指示。本文根据中国黄土、南极冰芯和深海记录的...
18.[会议]
摘要: 利用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的探测数据,对九华山2007年~2008年7次暴雨中山区下垫面对降水的地理分布及强度的影响进行讨论,分析下垫面物理过程在暴雨天气中的作用。...
19.[会议]
摘要: 采用“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2002年至2007年CERESSSFAquaMODISEdition2B云资料,选取新疆地区不同气候条件和地形的三...
20.[会议]
摘要: 利用云南及周边地区2000~2007年5~10月12个探空站08时和20时观测资料,分6种不同地形高度类型统计边界层内基本气象要素间关系,根据统计结果设计云南...
1.[学位]
摘要: 本文首先利用华南47年(1961-2004年)的夏季降水资料,分析了华南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然后结合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中国台风网的热带气...
2.[学位]
摘要: 本文定义了北半球10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图上极地涡旋一组新的环流指数,它包括极地涡旋的三个指数(强度指数P、面积指数S、和中心位置指数(λc,()c))及极地...
3.[学位]
摘要: 天山地区的降水和气温变化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中国天山地区39个气象站1951-2014年的月降水和月均气温数据,运用线性倾向估...
4.[学位]
摘要: 地表温度是描述地表与大气之间物质交换和能量平衡的重要参数,被广泛应用于旱情监测,估计蒸散,估计地球净辐射、感热和潜热通量,城市热岛效应评估,以及监测土壤的干湿...
5.[学位]
摘要: 本文主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全球客观分析NCEP/NCAR资料以及中尺度非静力平衡模式WRFV2.1对2007年7月江淮地区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着重...
6.[学位]
摘要: 以起伏地形下太阳辐射的分布模型为基础,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数据处理平台,将深圳市1:250,000DEM数据作为地形的综合反映,模拟计算了起伏地形下(...
7.[学位]
摘要: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已成为探测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有效工具,能够提供不同仰角下的PPI回波数据,反映降水系统的三维结构,但三维结构并不能直观的呈现出来。本文旨在...
8.[学位]
摘要: 本文基于2007年在宁夏固原和广州湛江以及2008年在吉林长春和伊通利用PARSIVEL激光粒子谱仪观测的夏季降水云系雨滴谱资料,结合同时期卫星、雷达、自动气...
9.[学位]
摘要: 本文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数据处理平台,利用重庆及周边城市共51个气象观测站1955-2005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含9个辐射观测站的辐射资料),结合重庆1∶250,0...
10.[学位]
摘要: 本文利用高分辨率WRF-ARW模式,对2013年5月31日发生在海南岛的一次海风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不同地形高度及裸土化的敏感性试验,探讨了地形对局地海...
11.[学位]
摘要: 决定降水大小和落区的两个因素是大气环流和地形,对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水汽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下,地形作用在降雨过程中会造成更大的差异。因此在天气事件成因的分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