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粕分析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6篇,学位文献有2篇等,油粕分析的主要作者有华欲飞、包宗宏、孔祥珍,油粕分析的主要机构有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以硅胶-壳聚糖为载体,通过戊二醛偶联胰蛋白酶,制备固定化酶,分离纯化大豆中胰蛋白酶抑制剂。对戊二醛浓度、反应温度、酶浓度等影响固定化酶制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戊...
2.[期刊]
摘要: 制备了不同的热聚集大豆蛋白,并采用体积排阻色谱(SEC-HPLC)对其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的大豆蛋白主要由聚集体、中间体和未聚集部分组成,...
3.[期刊]
摘要: 通过试验选取温度、pH和BaCl2浓度作为Box-Behnken设计的变量,利用响应面法分析得到大豆蛋白降粘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大豆蛋白降粘的适宜参数为温度...
4.[期刊]
摘要: 通过不同条件的高速剪切处理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SPC)进行改性,考察了在30℃下高速剪切处理5、10、15 m in对SPC溶液溶解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SP...
5.[期刊]
摘要: 以脱脂油菜籽(饼)为材料,用弱阴离子交换剂(DEAE Sephadex A-25)柱吸附提取液中硫廿成分,除去油菜籽(饼)中其它杂质,用0.5ml/L硫酸钾溶...
6.[期刊]
摘要: 对膜技术的特性、分类及原理等作了简要分析,重点介绍了几种组合膜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分离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7.[期刊]
Group separation of coal components and new ideas of coal utilization as petroleum
摘要: Four different groups of components were separated from coal under mild conditi...
8.[期刊]
摘要: 结合干柱色谱在药物成分分离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9.[期刊]
摘要: 介绍了蓖麻饼粕中毒性物质的种类、性质、组成和检测方法,并阐述了几种脱毒方法及效果。
10.[期刊]
摘要: 尿素酶含量的检测是豆粕的重要检测项目.通过分析豆粕的近红外光谱特性,初步建立了尿素酶近红外检测的校准模型.利用近红外技术检测尿素酶无需称重和化学试剂,检测时间...
11.[期刊]
摘要: 以Carbohydrate柱为分析柱,乙醇∶水=80∶20为流动相,Waters R401示差折光检测器,对以大米为原料,利用酶解所得到的异麦芽低聚糖浆进行分...
12.[期刊]
摘要: 用目前使用最广泛、简便的硫脲紫外吸收法,对脱毒菜籽饼粕中硫代葡萄糖甙进行了检测,并对检测报告进行分析.在肯定检测硫甙改进方法[1]的前提下,对此提出两点改进意...
13.[期刊]
摘要: 对近来新开发的硫代葡萄糖甙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包括膜在测定硫甙方面的应用、对硫甙酶解产物的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硫甙、使用硫甙的碱降解产物测定硫甙、色质联用分...
14.[期刊]
摘要: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在大豆蛋白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在国内的发展水平还很低.为了促进我国大豆浓缩蛋白的发展,对其加工、性能和应用进行了阐述.逆流浸出法是目前较常...
15.[期刊]
摘要: 建立了一种以5-羟色胺硫酸肌酐为标准样品快速简便地测定红花籽粕5-羟色胺衍生物总量的方法.测定过程包括无水乙醚去油、甲醇回流提取5-羟色胺衍生物,再经过乙酸乙...
16.[期刊]
摘要: 提出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双液相溶剂(甲醇相+石油醚)浸取棉仁的甲醇相中棉酚含量的方法.采用转化法将甲醇相中棉酚转移到丙酮溶剂中,经离心沉淀后取上层清液在3...
17.[期刊]
摘要: 以低温脱脂豆粕为原料,采用布勒磨、超微粉碎机等设备粉碎豆粕,得到不同粒度分布的脱脂豆粉.探究粒度对脱脂豆粉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脱脂豆粉粒度的减小,脱脂...
18.[期刊]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提取山核桃成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提取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离鉴定.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固相微萃取的最佳萃取条件...
19.[期刊]
摘要: 较为详细地介绍三种主要油料饼粕——茶籽饼粕、菜籽饼粕、棉籽饼粕的成份、有毒成份的毒性、脱毒方法及其原理,其中介绍了目前一些新的脱毒技术.
20.[期刊]
摘要: 目的 探索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剂,充分利用动物胎盘.方法 利用超滤法从牛和羊胎盘中提取胎盘肽,采用改良的加脲Tricine-SDS-PAGE法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
1.[学位]
摘要: 近年来,我国油茶经济发展迅速,油茶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目前对油茶的加工开发利用主要主要集中在茶籽油上,而榨油后留下的油茶饼粕多作为废弃物,因此,油茶饼粕资源丰富...
2.[学位]
摘要: 近年来,我国油茶经济发展迅速,油茶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目前对油茶的加工开发利用主要主要集中在茶籽油上,而榨油后留下的油茶饼粕多作为废弃物,因此,油茶饼粕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