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压力观测与设备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158篇,会议文献有261篇,学位文献有325篇等,矿山压力观测与设备的主要作者有姜福兴、赵奎、伍永平,矿山压力观测与设备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为预测综放工作面压架灾害,在综放顶板分区支承力学模型基础上,提出了综放工作面大采厚顶板矿压演化计算方法和支架压架判据,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分析了综放工作面顶...
2.[期刊]
摘要: 煤岩电磁辐射技术作为一种无损、实时、非接触、前兆性强的地球物理监测方法,在煤岩结构稳定性及应力状态评估、煤岩动力灾害监测预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当前该技术...
3.[期刊]
摘要: 煤层开采过程中的工作面矿压分析与预测,对煤矿顶板管理与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工作面开采引起的围岩移动和变形影响着矿压预测的准确度。为了提高工作面来压位置...
4.[期刊]
摘要: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矿山科研人员围绕“如何精准高效保障矿山安全开采”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通过经验观察、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室内外试验,在安全开采监测新方法、新...
5.[期刊]
摘要: 针对矿山微震信号采集过程中通常会混入高频噪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和排列熵的降噪方法对微震信号进行降噪处理。使用CEEMD将信号...
6.[期刊]
摘要: 微震监测台网的监测能力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台网布置、速度模型、震相读取误差、走时区域异常、定位算法、设备运行状态和环境噪声等,其中台网布置现阶段可以人为优化。为...
7.[期刊]
摘要: 微震信号是一种典型的时变非平稳信号,微震监测系统在高噪声环境下采集信号的信噪比偏低,影响了微震事件的识别准确率和精度,现有的微震事件识别方法仍然存在低速率、高...
8.[期刊]
摘要: 地压灾害是深部磷矿山安全和绿色开采面临的关键挑战。依托湖北杉树垭地下磷矿山,建立了深部磷矿山开采地压应力-微震原位综合监测系统,开展了磷矿山地压监测及分析技术...
9.[期刊]
摘要: 以深部厚冲积层条件下某副井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对竖井开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利用光纤监测方法监测了井壁不同深度位置的井壁竖向和径向...
10.[期刊]
摘要: 以淮南矿区潘二矿12123工作面开采A组煤所面临的复杂断层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微震监测系统,获取了构造发育区的微震活动数据,分析了断层带岩体劣化过程的微震事件...
11.[期刊]
摘要: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围岩的应力应变状态在动力现象危险带的形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实现工作面附近岩体应力应变状态的连续自动化预测,基于动力现象危险性形成的...
12.[期刊]
摘要: 为了研究上煤层采空区对其下伏近距离特厚煤层的影响,确定下煤层巷道布置内错距离;以国投塔山煤矿为背景,基于有限差分数值方法,运用双屈服本构模型实时修正手段,模拟...
13.[期刊]
摘要: 煤岩变形破坏过程中产生的电位信号能够较好表征煤岩损伤演化过程,在煤岩动力灾害监测预警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目前大多研究主要针对同一类型煤岩失稳破坏的电位特征及...
14.[期刊]
摘要: 经坊煤业3-509工作面是本矿井首个小煤柱设计工作面。本文研究多种监测手段相结合的巷道围岩矿压监测方案,并结合现场应用实践检验,分析小煤柱巷道围岩应力变化规律...
15.[期刊]
摘要: 顶板压力一般通过液压支架工作阻力进行度量,基于深度学习的顶板压力预测方法效果受训练样本集影响极大,而训练样本集的构建依赖于时间窗口的选择和紧密关联液压支架群的...
16.[期刊]
摘要: 矿山动力灾害事故频发,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针对微震活动规律复杂、扰动区域大,传统微震监测系统监测范围有限、定位精度低和数据处理慢等问题,文章提出将...
17.[期刊]
摘要: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空间和强度增大,矿压问题日趋凸显,为了防范和遏制煤矿冲击地压事故,围绕巷道顶板离层监测技术的建设经验,提出基于无线动态监测传感器的矿山压力监...
18.[期刊]
摘要: 针对煤矿安全问题突出和煤炭资源回收率低等问题,以柔模支护技术为手段的“煤炭完全开采”的理念和配套技术成为促进安全开采地下煤矿有限资源的重要保证。为了更好地实现...
19.[期刊]
摘要: 乌东煤矿南区B_(1+2)、B_(3+6)煤层为近直立煤层,且煤层变质程度低、采空区遗煤多、漏风严重,采空区容易出现自然发火,为了掌握煤层受开采扰动影响采空区...
20.[期刊]
摘要: 微震监测技术能够捕捉开采扰动下岩体响应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岩体稳定性分析与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受矿山现场频繁生产活动的影响,微震监测系统能够捕捉到不同类型信号,...
1.[会议]
摘要: 随着矿石资源大量的开采,遗留下大量的采空区.本文通过对湘西花垣县境内的铅锌矿采空区隐患处理技术研究,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封堵+监测”联合治理方式处理复...
2.[会议]
摘要: 地下矿山采空区一直是困扰矿山安全生产的难题,由于历史原因,花垣县铅锌矿遗留体量巨大的采空区,成为当地的重要安全隐患.地压监测技术是防范地压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3.[会议]
摘要: 以内蒙古某金矿为例,研究微震监测技术在该矿的监测效果及应用效果.首先对研究对象矿山的基础条件和系统布置进行了介绍,以一年监测周期内的全部数据为基础,对监测结果...
4.[会议]
摘要: 煤层开采过程中巷道围岩会发生变形、移动与破坏,其动态变化特征对巷道设计、支护等技术参数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论文结合淮南矿区某工作面回采进程,在煤巷中布设...
5.[会议]
摘要: 为了对金属矿山井下开采中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和控制,以某铁矿的微震监测系统在线监测的结果作为分析对象,将人工智能领域中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引入矿山微震事件与地质灾害...
6.[会议]
摘要: 露天地下联合开采的矛盾是影响大红山铁矿大规模开采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为了在深部二期工程中缓解与消除联合开采的矛盾,设计的衔接开采方案重点是把上覆岩层的岩移角提高...
7.[会议]
摘要: 为了研究薄基岩厚风积沙浅埋煤层开采时覆岩移动破坏规律,根据某矿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和岩石力学参数,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采场上覆岩层破坏变形规律以及应力分布...
8.[会议]
摘要: 在预测显德汪矿区小构造区域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已经揭露的小构造的类型,建立具有相同应力异常区的数值模型.对开采工作面前方顶板、底板的采动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采动...
9.[会议]
摘要: 为探测井下隐伏构造灾害源并圈定其影响范围,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通过理论分析并对比多种井下物探方法,阐述了应用低频防爆探地雷达开展CT透射式井下隐伏构造灾害源探测...
10.[会议]
摘要: 松动圈厚度是岩体强度、岩体结构、弱面影响、围岩风化、水、自重应力构造应力等诸多因素在开巷后互相作用的产物,是一个多因素综合性的指标.在地质雷达探测结果的基础上...
11.[会议]
摘要: 采场围岩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因此对采场围岩稳定性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岩石质量指标(RQD)分类、Q分类、RMR分类、岩体结构分类和数值模拟等...
12.[会议]
一种连续-非连续介质力学分析方法验证及在矩形巷道围岩坍塌模拟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于模拟岩石材料变形、开裂、接触、摩擦及转动的连续-非连续介质力学分析方法.该方法借鉴了拉格朗日元法、变形体离散元法及虚拟裂缝模型的有关原理.首...
13.[会议]
摘要: 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井工二矿1103采面为11号煤层的首采工作面,从开采条件和技术上可以概括称之为近距离下煤层综放采空区下大采高综采首采面.开采条件特殊,为保...
14.[会议]
摘要: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冲击地压等煤岩动力灾害,提出了煤岩动力灾害声电监测技术,将电磁辐射技术和声发射技术进行了有机结合,并开发了相应的监测系统及软件,并在发生过动力...
15.[会议]
摘要: 以某煤矿F10逆断层地质条件为背景,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对上、下盘煤层开采过程中断层附近煤层顶、底板及断层带的应力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断层的...
16.[会议]
摘要: 半煤岩巷掘进后,由于煤体与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导致巷道上下受力变形不均,进而导致巷道的破坏.针对这种现象,以东保卫煤矿41号煤层为研究对象,对巷道围岩进行...
17.[会议]
摘要: 浅埋深综放工作面具有矿压显现强烈的特征,制约着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分析了钻孔全孔壁成像技术和孔间地震波CT技术探测的原理,在此基础上,采用这两项技术相结合的综...
18.[会议]
摘要: 基于神东矿区哈拉沟煤矿12201综采工作面切顶卸压自动成巷开采实践,本文对切顶卸压自动成巷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顶板控制措施进行了总结.实践表明:一次采动期间,...
19.[会议]
摘要: 边角煤的回收是提高煤炭采出率的重要方法之一,连采设备是很好的选择.针对干河煤矿旺采试验区埋深大、围岩完整性差及地下水等问题,开展围岩物理、力学特性测试是采场布...
20.[会议]
摘要: 针对采场模型试验支承压力测试中电式传感器精度较低、不能实现连续测量的缺点,将分布式光纤技术用于采场模型试验支承压力分布的测试研究.首先对传感光纤在垂直加/卸载...
1.[学位]
摘要: 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以煤炭为主的中国能源格局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然而由于我国建筑物下压煤问...
2.[学位]
摘要: 工作面双巷布置具有掘进速度快、缓解开采接续紧张等优点,被西部矿区广泛应用,双巷掘进后,两顺槽之间的煤柱即为区段煤柱。区段煤柱作为矿井的一种主要护巷方法,其留设...
3.[学位]
摘要: 邯郸矿区矿产资源丰富,由于其常年高强度开采,地面形变十分严重,引发了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因此,全面、实时掌握邯郸矿区地表形变状况对保证该区域...
4.[学位]
摘要: 深部巷道因其处在复杂应力条件下的地质环境中,围岩受力、变形情况与浅部不尽相同。所以深部巷道变形机理不能用浅部围岩相关理论解释。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必须适...
5.[学位]
摘要: 本论文采用室内实验室试验、相似模拟试验、数值模拟以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力链为研究主线,对采场围岩载荷传递路径方式以及围岩的力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揭示...
6.[学位]
摘要: 在综采工作面末采阶段,回撤通道受采动影响剧烈易发生围岩大变形而造成压架事故,严重影响工作面的搬家回撤效率。本文以神南矿区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
7.[学位]
“上柱-下垮”复合残采区中层弃煤开采围岩运移规律及其采序影响
摘要: “上柱-下垮”复合残采区中部整层弃煤赋存广泛,储量可观,为了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实现复合残采区残煤复采是势在必行的一个课题。在上下煤层开采的双重采动影响下,...
8.[学位]
摘要: 由于不同地区煤的形成条件不同,煤层的赋存状态也千差万别,煤层有单一煤层也有多煤层,煤层厚度有薄煤层也有厚煤层,煤层倾角有近水平煤层也有急倾斜煤层,有的煤层还会...
9.[学位]
摘要: 高家梁煤矿目前主采2-2上、2-2中煤层。煤层群开采后,覆岩会形成较大范围的裂隙带,如果裂隙带与地表水贯通,易造成地表水的流失,破坏生态环境,由于两层煤的间隔...
10.[学位]
摘要: 针对东滩煤矿近距离薄夹矸煤层的特点,以国内外先进的巷道变形控制经验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现场实测、数值模拟等综合研究方法,对采空区薄夹矸底板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
11.[学位]
摘要: 煤岩声发射信号蕴含大量动力灾害前兆信息,对其进行有效分析与处理,对于准确反演灾害破坏机制,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煤岩声发射信号处理算法进行仔细...
12.[学位]
摘要: 在地下矿体开采的发展史中,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和岩层的移动等课题一直是研究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重复采动条件下的地表移动变形问题。地下矿层的开采导致地面产生沉陷、裂缝...
13.[学位]
摘要: 煤矿井工开采中的各类工程煤体在类似周期载荷的采动应力作用下必然会产生疲劳损伤并不断累积,最终发生疲劳破坏。开展煤样单轴、三轴周期载荷疲劳试验,深入研究其疲劳损...
14.[学位]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故障诊断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普遍应用,本文以矿压监测系统的传感器故障为研究背景,研究了矿压监测系统中传感器在产生偏差、失效、漂移、精度...
15.[学位]
摘要: 边坡稳定性是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是实现安全、高效生产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我国露天矿数量及产量规模的加大,边坡稳定性问题更加突出,如何...
16.[学位]
摘要: 我国煤矿多以井工开采为主,且巷道处于交错的空间结构比较常见,如石门与回采巷道,集中巷与采区上山,甩车场与采区上山等都不可避免地交错布置。但对于巷道交错空间结构...
17.[学位]
摘要: 漂塘钨矿的矿体埋藏浅、岩体破碎、断层多、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民采及盗采现象、空区分布复杂,对于这种复杂浅埋矿山,不能有效的对地压活动进行监控管理,可能导致岩石破裂...
18.[学位]
摘要: 本文对某深井矿山深部矿岩进行了岩爆临界深度判据计算以及岩石三轴应力应变试验,获得相关岩性物理力学参数后,运用常规的岩爆倾向判别方法对该矿深部的矿石和围岩进行了...
19.[学位]
摘要: 近年来孤岛工作面开采相关问题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由于煤炭资源的消耗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不断增大,但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建成的煤矿面临着资源枯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