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灌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52篇,会议文献有1篇,学位文献有6篇等,间歇灌的主要作者有费良军、吴军虎、王毅勇,间歇灌的主要机构有西安理工大学水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北文理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为探寻间歇灌溉下水稻适宜施硅肥时期。2021年设置田间小区试验,以“津原85”为研究对象,在间歇灌溉下以不同生育时期喷施水溶性硅肥(6 kg·hm^(-2))...
2.[期刊]
摘要: 为有效提高引黄灌区农用水利用效率和灌溉质量,文章采用现场小区对比试验法,对传统连续灌溉(L)、波涌灌溉(B)、交替波涌灌溉(J)和固定波涌灌溉(G)等4种灌溉...
3.[期刊]
摘要: 【目的】为提高南疆地区复播玉米产量,探索不同水氮梯度下复播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变化。【方法】设置3个灌溉水平分别为复播玉米需水量(ET_(C))的80%(W1)...
4.[期刊]
摘要: 针对干旱田间灌溉时水盐运移的动态特殊性,从甘肃景电灌区中选取典型试验点,构建基于HYDRUS-2D模型模拟田间土壤的水盐运移,研究了定额间歇性灌水-蒸散发条件...
5.[期刊]
不同生育阶段间歇灌溉对镉污染稻田双季稻产量构成与镉累积的影响
摘要: 为给镉污染稻区水稻合理灌溉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阶段间歇灌溉对双季稻产量构成与镉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2季水稻总产以全生育期淹水...
6.[期刊]
摘要: 波涌灌溉技术已经有了多年的研究历史,但由于灌溉设备的研发不足导致波涌灌溉技术无法得到推广和应用。为了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在渠灌区和低压管灌区实现自动波涌灌溉,研...
7.[期刊]
摘要: 通过室内清水膜孔灌自由入渗试验和4种不同含沙率及4种不同泥沙粒度组成的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试验,研究了含沙率和泥沙粒度组成对浑水膜孔灌入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8.[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波涌灌溉处理对冬小麦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4种不同的畦灌方式(普通连续畦灌、波涌畦灌、交替间隔波涌畦灌和固定间隔波涌畦灌),研究了...
9.[期刊]
摘要: 为了进一步揭示咸淡水间歇组合灌溉入渗的影响机制与规律,在室内采用垂直一维积水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间歇时间、组合次序下的土壤入渗特征;基于实测资料探讨3种常规的...
10.[期刊]
摘要: 进行暗管排水条件下微咸水灌溉田间试验,设置3种暗管埋深,分别为80 cm(D1)、120cm(D2)以及无暗管排水(DO),3种微咸水浓度,其电导率分别为0....
11.[期刊]
摘要: 以玉米为试材,采用覆膜、无覆膜对比处理及不同灌水定额(40、70 mm)处理,于2017年4—8月在天津市滨海盐碱地进行试验,分析了滴灌玉米的生长及产量变化规...
12.[期刊]
摘要: 为了探究合理的微咸水农田灌溉模式,以中度盐化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室内进行一维垂直积水入渗试验,研究不同咸淡水组合次序和间歇时间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并对土壤盐...
13.[期刊]
摘要: 为进一步揭示地下水浅埋下的层状土波涌畦灌间歇入渗机制,通过试验资料分析与理论研究,建立了波涌灌间歇入渗条件下的层状土Brook-Corey和Green-Amp...
14.[期刊]
摘要: [Objectives] The objective of the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mechanism of alternat...
15.[期刊]
基于Green-Ampt和Philip模型的波涌灌间歇入渗模型研究
摘要: 为了进一步揭示波涌灌间歇入渗的影响机制与规律,基于Green-Ampt和Philip入渗模型理论,建立了波涌灌间歇入渗分区模型,将第2供水周期及其后的供水周期...
16.[期刊]
摘要: Irrigating-sowing is a drought-defying sowing suitable for arid and semi-arid a...
17.[期刊]
摘要: 为探明土壤水盐在咸淡水间歇组合灌溉条件下的运移情况,采用室内一维垂直积水入渗试验,以全淡水和微咸水直接灌溉作为对照,设置了四种间歇时间,分别为0、30、60、...
18.[期刊]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间歇灌(IT)、湿润灌(MT)、淹灌(CSF)不同灌溉方式下寒地井灌稻田的生理生态用水、土壤温度、水稻产量、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非充分灌溉(...
19.[期刊]
摘要: 为加强水资源宏观调控,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科学管理,介绍了2012年苏家屯区节水增粮项目,该项目除具有经济效益外,还具有较大的社会及生态环...
20.[期刊]
摘要: 为探索甬优9号水稻的水肥调控技术,设置2个处理(水稻栽培传统模式区、水稻栽培水肥综合调控模式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肥综合调控模式区平均产量9773.85 ...
1.[会议]
摘要: 通过不同周期供水时间的肥液间歇入渗实验,研究了波涌灌溉间歇入渗周期供水时间对肥液间歇入渗水、氮运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液间歇入渗NO3 --N 运移速度随...
1.[学位]
摘要: 本课题采用波涌节水灌溉技术,由于其所具有节水(比普通的沟、畦灌节水15%~30%)、节能增产、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农业成本、灌水均匀、推进速度快、灌水质量高,减...
2.[学位]
摘要: 山东引黄灌区农作物生产灌水以引黄灌溉为主,黄河水含沙量高,致使渠道淤塞,不得不连年清淤,有些地方采用淤背固堤措施,临时解决了渠道淤积问题,但致使大堤年年增高加...
3.[学位]
摘要: 水资源存在较大缺口、短期内不可补给性及农业对水资源的依赖性,决定农业节水的必要性。立足地面灌溉,在不改变本当前灌水条件的前提下,对波涌灌溉、间隔交替波涌灌溉、...
4.[学位]
摘要: 目前地面灌溉仍然是世界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灌水方法,占全世界灌溉面积的90%以上,而我国95%以上的灌溉面积仍采用传统的地面灌溉。但是由于田间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