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二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31070篇,会议文献有18061篇,学位文献有22269篇等,测绘学的主要作者有李德仁、朱建军、王勇,测绘学的主要机构有信息工程大学、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采用具有阻尼因子的函数模型,使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辅助非线性最小二乘(nonlinear least squares,NLS...
2.[期刊]
摘要: 对流层延迟修正误差是深空干涉测量的重要误差源之一。通过修正对流层经典天顶延迟模型和Niell映射函数NMF(Niell Mapping Function)构建...
3.[期刊]
摘要: 从全球地震频发地区选取多次地震事件,以精河地震为例研究基于DEM进行大气误差校正时拟合区选取方法;然后分别基于DEM和GACOS数据对同震形变场进行大气相位延...
4.[期刊]
摘要: 使用可观测到BDS-3 B1I/B1C/B2a频率和GPS L1/L5频率的智能手机Xiaomi 11(青春版)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静态实验和不同场地的动态...
5.[期刊]
摘要: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发播的协调世界时偏差参数(UTCO)随着导航系统现代化升级而更新,尤其是GPS和BDS的UTCO参数具有明显变化。从模型上看,一阶...
6.[期刊]
摘要: 隐蔽性滑坡隐患是金沙江下游最普遍的地质灾害发育形式,具有隐蔽性强、突发性强、高位远程运动等特点。近年来,特大山区隐蔽性滑坡灾害案件频繁发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
7.[期刊]
摘要: GNSS坐标时间序列中季节性信号的振幅表现出明显的时变特性.本文从全球范围内选取了468个GNSS测站的垂向坐标时间序列数据,对周年项振幅的时变特征和原因进行...
8.[期刊]
摘要: 基于MATLAB GUI界面,采用天顶距直接法和负荷格林函数法编写一套重力固体潮与海洋潮汐负荷改正软件GTIDE,并将其与国际现有软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T...
9.[期刊]
摘要: 首次构建2021年玛多M W7.3地震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同震滑动分布特征。首先解算高精度GNSS同震形变观测数据;然后建立玛多地震三维有限元模型,并用弹性半...
10.[期刊]
不同时空条件下RTKLib与在线PPP解算系统的ZTD精度评估
摘要: 基于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分析RTKLib、CSRS-PPP、MagicGNSS和CGline四类PPP软件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对流层延迟ZTD精度。结果...
11.[期刊]
摘要: 基于GPS近场形变和远场P波,利用有限断层方法反演2021-07-29阿拉斯加M W8.2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结果显示,此次地震持续时间约100 s,释放的地...
12.[期刊]
摘要: 通过构建粘弹变形模型,对东昆仑断裂带附近近百年来发生的6个M≥7地震的震后粘弹性松弛效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该效应对区域地壳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1)离逝时间较...
13.[期刊]
摘要: 基于武汉大学发布的BDS-2/3观测量偏差(OSB)改正产品,采用国内8个iGMAS测站1个月的观测数据,分析OSB改正前后对B1I/B3I旧频点及B1C/B...
14.[期刊]
摘要: 利用ERA5大气再分析资料研究ZTD高程尺度因子的精细时间变化特征,构建顾及高程尺度因子精细时间变化的云贵川地区ZTD垂直剖面格网模型(YZTD-H模型)。以...
15.[期刊]
摘要: 选取2011~2019年山东地区GNSS基准站及地震滑动矢量等数据,应用块体负位错反演模型,反演沂沭断裂带地区的断层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结果表明,沂沭断裂...
16.[期刊]
摘要: 为满足高程转换需要,计算CQG2000模型的梯度信息,分析其在全国范围空间域内的变化相关性。首先确定CQG2000的梯度模型;然后利用三阶反距离平方权差分方法...
17.[期刊]
摘要: 分析部分变量误差加权总体最小二乘法(PWTLS)、加权总体最小二乘法(WTLS)和最小二乘法(LS)在三维坐标转换模型参数求解中的应用与影响,提出PWTLS与...
18.[期刊]
摘要: 采用Sentinel-1A卫星提供的升降轨雷达影像数据研究门源地震同震形变及震源机制。首先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D-InSAR)技术获得门源地震的同震形变...
19.[期刊]
摘要: 基于单频完好性参数99.9%包络概率的要求,提出一种确定星基增强系统SBAS(satellite-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服务范围...
20.[期刊]
摘要: 为解决GNSS模糊度解算中最小二乘模糊度去相关(least-square ambiguity decorrelation adjustment,LAMBDA)...
1.[会议]
摘要: 数据对于地球科学研究非常重要,很多高质量的数据来自于公开出版的学术论文,利用这些数据需要将文献中的文本抽取为结构化的数据,并融入新的科研过程中.然而人工抽取文...
2.[会议]
摘要: 地球参考框架是国家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空间参考基准.首先简要阐述了地球参考框架的定义及其地位和作用.接着重点总结了国际地球...
3.[会议]
摘要: M码军用信号是GPS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GPS采取的重要抗干扰措施.截止到2020年10月,GPS星座共有22颗具备播发M码信号能力的卫星.本文利用STK...
4.[会议]
摘要: 基于测绘工作,针对提高测绘工作的效率以及保障野外测绘者的安全,项目开发了一套改善测量过程、保障测绘者的安全的智能测绘系统.该系统使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功能及其特...
5.[会议]
摘要: 本文重点介绍了美国NGS“大地水准面监测服务”(GeMS)的目标以及与美国国家空间参考系统的关系,介绍了目前可用的大地水准面监测技术及能力现状和发展趋势,从中...
6.[会议]
摘要: 信息化社会中,卫星导航系统作为实现精确定位、精准授时的重要依托手段,已成为构建数字化生活的关键技术.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7.[会议]
摘要: 目前,GNSS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智慧城市、自动驾驶、工程测量等各个领域中,但在利用GNSS技术进行高精度点位测量时,经常会遇到目标点观测条件不满足架设GNS...
8.[会议]
摘要: 海洋地图是测绘科学技术的重点领域,其设备和技术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目前,卫星通信以及5G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现代化的海洋测绘信息处理技术,并形成了与之相关的...
9.[会议]
摘要: EPS是一套测绘数据采集内外业--体化制图系统软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和应用,如今已是一套较为成熟的测绘制图软件.它的功能从野外测量处理,内业数据采集,到数据整...
10.[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世界主要国家及区域各自国家/区域大地测量地心坐标参考框架的实施、最新进展及计划.具体结合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的地心坐标系统详细地介绍了这些国...
11.[会议]
摘要: 对于柔性长基线构型的双天线InsAR系统,柔性基线抖动产生的运动误差严重影响雷达成像质量和干涉测量精度.本文采用单相机和飞秒激光测距的组合基线测量系统,提出了...
12.[会议]
摘要: 技术要发展,必须要使用.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专项科研工作稳步进行,经初步统计,整个专项领域国内专利申请达到1万项,在天基、临近空...
13.[会议]
摘要: 星载激光测高技术日新月异,为提升国产卫星测绘产品高程精度,有专家提出将激光测高仪与光学相机同平台搭载进行复合测绘.2019年中国发射的高分七号(GF-7)卫星...
14.[会议]
摘要: 高分三号于2016年发射,是中国首颗分辨率达到1m的C波段的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具有多种工作模式,为中国提供准确可靠的遥感数据.本文利用摄影测量方法,结合有理...
15.[会议]
摘要: 地球重力场是地球科学的关键参量,特别是在南极,由于大陆和周边海洋被冰层覆盖,除传统的岩石学、地质构造和地球动力学研究外,重力场更是反演冰区海底地形、冰底沉积层...
16.[会议]
摘要: 高分系列卫星数据成果已广泛应用于灾害监测、公共安全、现代农业等领域,随着各方用户使用需求和任务复杂度不断增加,卫星、地面站及中继接收等系统组成规模不断扩展,准...
17.[会议]
摘要: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新兴技术学科.从其诞生起,经无数研究人员的努力,在很多领域都有让人惊奇的表现,其...
18.[会议]
机载毫米波InSAR系统在贵州山区1:5000专题测绘产品生产中的应用
摘要: 中国西南部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份为多山林地区,且常年云雾覆盖,每年光学影像和LiDAR数据获取时间窗口短,导致该地区的基础测绘产品覆盖率不高,常规测绘手段无法...
19.[会议]
摘要: 传统的卫星对地观测服务模式无法满足定制化和近实时化的应用需求,应用服务存在被动性、延迟性、单一性等问题.本文提出通过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建设共享卫星星座,共用卫...
20.[会议]
摘要: 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对盛海花园小区进行了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获得了高精度数字线划成果.通过与RTK测图成果比对,验证了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平面控制点...
1.[学位]
摘要: 整体最小二乘(TLS)能有效解决参数估计中观测向量和模型系数阵同时包含误差的情形。在坐标转换中,顾及模型中两套坐标误差的参数解算是整体最小二乘典型应用之一。本...
2.[学位]
摘要: 由于川藏铁路天全段地势险要、构造复杂、岩层破碎,研究区内有较多地质灾害的发生,严重威胁着川藏铁路的修建和日后的运行。本文通过对研究区进行地质勘察,并对实际发生...
3.[学位]
摘要: 随着空间信息技术、应用模式、信息内容、分析方法、展现方式等的发展,传统以地图数据为主的地理信息系统已经难以满足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需要,包括图形、图像、文本、...
4.[学位]
摘要: 摄影测量法是一种利用被摄物体影像来重建物体空间位置和三维形状的科学技术。其非接触,高精度,低成本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桥梁健康监测领域中。本文利用摄影测量法对桥梁...
5.[学位]
摘要: 城市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社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三维城市模型作为数字城市的关键基础数据和智慧城市的信息载体,其精细化和高质量因而十分重要。基于倾斜摄影...
6.[学位]
摘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GPS技术为代表的空间测量技术已经成为监测地质构造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现象的主要技术手段?GPS技术以其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全天候以及...
7.[学位]
摘要: 卫星导航定位中的对流层延迟一般是泛指GNSS卫星传播信号在通过高度为50km以下的未被电离的中性大气层时所产生的信号延迟。在研究信号延迟的过程中,不再将该大气...
8.[学位]
摘要: 冻土是对温度特别敏感的土体类型,地下冰资源充足。地下冰的状态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春、夏季温度上升,冰融化成水,体积减小使得土体下陷;秋、冬季温度下降,水冻结成...
9.[学位]
摘要: 近年来,随着地理空间信息领域中栅格数据获取技术的发展,获取到的栅格数据呈爆炸式的增长,而与强大的数据获取能力形成鲜明对比是数据处理能力的低下,这极大的限制了人...
10.[学位]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空间信息描述不再局限于二维地图产品,具有真实感强、3D体验好等特点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对现实世界的数据表达...
11.[学位]
基于多尺度深度注意力模型的无人机影像滑坡范围提取及易发性评价应用
摘要: 滑坡灾害具有点多面广、成灾速度快的特点。其散状堆积物易造成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滑坡应急求援和易发评价需要快速获取精确的滑坡边界信息...
12.[学位]
摘要: 随着世界各国全球地理信息资源的建设速度加快,全球DEM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深入,DEM的精度评估对其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全球DEM数据产品主要...
13.[学位]
摘要: 白水江流域位于四川、甘肃两省交界处,地形地貌复杂、褶皱断裂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频发,发育了大量的滑坡等地质灾害,人类生命安全和经济财产受到了重大威胁。因...
14.[学位]
摘要: 随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逐步发展,大规模地形点云的获取更加便捷,扫描速度更快,扫描仪分辨率不断提高。在地表形变(如滑坡监测、地貌形变),需要比较不同时期的点云;...
15.[学位]
摘要: 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后,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教育资源的配置结构失衡、空间分...
16.[学位]
摘要: 随着建筑结构的愈加复杂以及室内人员密度的增加、火灾事件的频发,因此开展室内火灾人群疏散模拟就具有显著意义。但现有人群疏散模拟研究存在着逃生出口单一、路径规划效...
17.[学位]
摘要: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用于实现地面覆盖情况的精细化观测,为诸多应用领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数据支撑。然而,由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空间、纹理、结构等细节信息繁杂,光谱信...
18.[学位]
摘要: 煤炭开采是国家重要的工业活动,然而该过程极易破坏地区环境,引发地表塌陷、地表水倒灌等各类灾害。传统的监测手段在矿区受到其工作模式、成本、地理环境等限制,可能无...
19.[学位]
摘要: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传感网、物联网以及社交网络等信息通信技术迅速融入人们的生活,使得获取用来描述记录人机物三元世界事物的时空数据越来越容易,所获得的...
20.[学位]
摘要: GIS局部放电是指开关设备内局部区域击穿产生的各种放电现象。通过对GIS局部放电情况进行监测,可以有效防止绝缘事故发生。基于光学原理的光测法在抗干扰性,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