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层暴和电离层骚扰及其预报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44篇,会议文献有32篇,学位文献有23篇等,电离层暴和电离层骚扰及其预报的主要作者有万卫星、何友文、孙树计,电离层暴和电离层骚扰及其预报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将灰理论应用于电离层fo F2的短期预报中,基于灰色距离信息熵确定样本序列最佳灰色预报长度,构建基于残差修正的预报模型,并利用中国地区多个观测站的观测数据进行...
2.[期刊]
摘要: 本文基于SWARM卫星观测数据,利用差分、傅里叶分析、小波变换等算法提取分析了两颗卫星观测记录到的磁场和等离子体的扰动信号,研究了2014年1月29日形成的1...
3.[期刊]
摘要: 本文基于SWARM卫星观测数据,利用差分、傅里叶分析、小波变换等算法提取分析了两颗卫星观测记录到的磁场和等离子体的扰动信号,研究了2014年1月29日形成的1...
4.[期刊]
摘要: 将电离层扰动从其背景中分离出来一直是电离层扰动研究的核心与难点.文章综述白谱法在电离层扰动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主要有:1)白谱法比常规电离层扰动提取方法能更好...
5.[期刊]
First Evidence of Scintillations Associated with Plasma Blobs in Low Latitude lonosphcre
摘要: Combining scintillation data from low latitude stations and in-situ plasma dens...
6.[期刊]
Instability of the cometary plasma tail m the instability in a plasma sheet
摘要: We consider the instability of the cometary plasma tail which is composed of a ...
7.[期刊]
摘要: This paper is related to study of the ion density recorded by the low altitude ...
8.[期刊]
摘要: 影响为主, 随后电场和中性扰动成分共同作用于电离层, 表现出复杂的暴时变化. 电场扰动能迅速引起电离层的响应, 只是后者能维持较长时间. 上述结果对区域电离层...
9.[期刊]
摘要: This paper is related to study of the ion density recorded by the low altitude ...
10.[期刊]
摘要: Based on the case studie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earthquake-related ionosp...
11.[期刊]
Study of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during solar flare events using the SuperDARN Hokkaido radar
摘要: It is well known that many types of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occur during solar...
12.[期刊]
摘要: We report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ighttime medium-scale traveling ionospheri...
13.[期刊]
摘要: 近期人们认识到,电离层对地震影响非常敏感,探测与地震有关的电离层扰动看来对地震短临预测是非常有前途的。我们提出可利用甚低频/低频(3~30kHz/30-300...
14.[期刊]
岩石层-大气层-电离层耦合作为震前大气层和电离层短临事件的影响机制
摘要: 介绍了大气层和电离层震前现象机制的基本观念。简短回顾了观测结果后,我们得出结论:1.流体下层物质(气泡)向上迁移能导致近地表的热水/气体被逐出,并在强度弱化的...
15.[期刊]
摘要: 本文采用中低纬度数个台站的数字测高仪观测数据分析了Es层参数的大气太阴半日变化,结果表明:Es的临界频率(foEs)、遮蔽频率(fbEs)及虚高(h-Es)中...
16.[期刊]
摘要: 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发布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数据,采用从点到面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墨西哥2012年3月20日和4月12日两次地震前的...
17.[期刊]
摘要: 统计了第23太阳活动周(1996-2006)发生的90次强地磁暴(Dst≤-100 nT)的行星际源.在第23太阳活动周内,当行星际磁场(Interplane...
18.[期刊]
Plasma Sheet Actuator Driven by Repetitive Nanosecond Pulses with a Negative DC Component
摘要: A type of electrical discharge called sliding discharge was developed to genera...
19.[期刊]
The Interaction of C-Band Microwaves with Large Plasma Sheets
摘要: A large plasma sheet 60 cm×60 cm×2 cm in size was generated using a hollow cath...
20.[期刊]
基于COSMIC数据开展全球电离层foF2建模及变化特征研究
摘要: 电离层foF2是短波通信、天波超视距雷达系统所需的关键环境参数,使用2006—2014年COMSIC(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
1.[会议]
摘要: 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越来越高,深入研究电离层的活动规律并进行准确预报已迫在眉睫.电离层总电子含量是电离层最重要的特征参数之一,GNSS的快速发展,给电离...
2.[会议]
摘要: 分析了中低纬度电离层暴时响应的研究现状,研究了中低纬度电离层暴对磁暴的响应,收集了电离层分析指数和主要模型,为进一步开展中低纬度电离层暴对磁暴的响应分析与建模...
3.[会议]
摘要: 中国已建立了适用于全国及周边地区的电离层TEC长期预测模型和适用于武汉、海南等地区的区域电离层经验模型.由于电离层显著存在的逐日变化和暴时变化,对无线电系统工...
4.[会议]
摘要: 用ARIMA模型对IGS发布的电离层VTEC格网数据进行逐点建模,综合考虑计算精度和复杂程度选用了ARIMA(p,1,1)模型,并对线性最小方差预测(一般预测...
5.[会议]
摘要: 扰动电场可以显著的改变电离层的动力学过程,特别是在赤道异常区附近。根据这一理论,将SVM方法应用于低纬电离层暴时预报中。以扰动电场为模型的输入,选取位于EIA...
6.[会议]
摘要: 本文利用我国4个电离层台站foF2历史数据,从1959年到2010年之间发生的电离层强磁暴作为统计样本,统计分析了电离层强暴随太阳活动、纬度、季节、地方时开始...
7.[会议]
摘要: 磁暴期间,电动力学过程对低纬电离层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利用50次磁暴初相和主相期间的历史数据,以Fejer经验模型给出的磁赤道上空等离子体漂移为扰动的参考...
8.[会议]
摘要: 磁扰期间中低纬电离层电场的扰动主要受控于高纬电场的穿透。电场穿透的概念最早在 1968年由Nishida提出,他发现向日面赤道电急流所产生地磁扰动与太阳风行星...
9.[会议]
摘要: 对于有关高低纬地区电离层SF现象的对比研究,目前还未看到,因此,本文利用三个处于不同高低纬地区台站的SF数据,对6个磁暴期间电离层SF现象进行对比分析。
10.[会议]
摘要: 电离层TEC是主要的电离层特征参数之一,其变化对于通讯、导航、雷达等无线电信号都具有比较大的影响。本文利用2004年中国及周边地区的GPS接收站的TEC数据,...
11.[会议]
摘要: 本文利用EOF方法分析了位于东亚低纬地区海南电离层观测站的数字测高仪取得的2002年2月-2007年12月近半个多太阳黑子周期的hmF2逐日观测资料。同时,利...
12.[会议]
摘要: 电离层对低层大气中的剧烈活动的响应是电离层/热层与低层大气的耦合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在电离层物理研究中,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极大关注。通常情况下,低层大气的剧...
13.[会议]
摘要: 在电离层TEC研究中,常常需要通过一定的规则算法,将沿电波路径的斜向TEC转换为垂直方向的TEC。从TES向TECV的转换关系称为映射函数,当前主要采用对电子...
14.[会议]
摘要: 本文仿真分析了各种不同迭代型算法、迭代次数、松弛因子、数据噪声等多种因素对反演结果精度的影响。确定观测数据选用绝对TEC值(利用载波相位平滑伪距处理并剔除硬件...
15.[会议]
摘要: 本文利用GCITEM-IGGCAS模式模拟了一个发生在夏至的电离层/热层暴的演化过程。结果发现磁暴激发了全球范围的电离层暴/热层暴,高纬电离层/热层对磁暴的响...
16.[会议]
摘要: 伴随磁暴发生的电离层暴是地球空间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电离层暴的特征分析对了解电离层暴变的驱动过程有重要的意义,对灾害性空间天气预测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选择了...
17.[会议]
摘要: This paper presents a statistical result of large scale traveling ionospheric d...
18.[会议]
摘要: 太阳耀斑对电离层热层大气及空间环境有显著影响,对耀斑期间电离层热层响应研究,可以深化对电离层热层变化的认识和对相关的光化学和动力学过程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为空间...
19.[会议]
摘要: 电离层作为日地空间环境的关键区域,其空间天气变化历来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而低纬电离层由于在灾害天气下表现得更为极致,加之我国上空也处于中低纬,研究之有更多的意义...
20.[会议]
摘要: 利用北极黄河站的三波段全天空成像仪的高分辨率的地面极光观测数据,结合南北极SuperDARN雷达网以及ACE卫星的联合观测,研究发生在2004年01月03日0...
1.[学位]
摘要: 本项工作中针对航天界公认的能够引发灾害性后果的太阳质子事件、大地磁暴和高能电子暴的预报原理和技术进行了讨论,在“输入可获得、输出能应用”的前提下,采用不同方法...
2.[学位]
摘要: 在磁暴期间,等离子体层外部的冷等离子体随磁层对流驱动而剥离,逐渐向向阳面磁层运动,形成等离子体层羽状结构(Plume)。羽状结构的形成和演化对地球电离层造成直...
3.[学位]
摘要: 电离层TEC是重要的电离层特征参数之一,它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对无线通信、雷达、导航系统,特别是对星地通信系统有很大的影响。但直至目前,还没有形成适合于我国及周边...
4.[学位]
摘要: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电离层延迟作为一项重要的误差源,严重影响着导航定位的精度。在有效减少该误差源的影响方面,二维电离层的建模及预报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常用的K...
5.[学位]
摘要: 电离层是日地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由于太阳活动等因素引起的磁暴会导致电离层异常扰动,进而影响到GNSS导航定位和授时的精度,并对通讯...
6.[学位]
摘要: 太阳耀斑的爆发会喷射出大量带电粒子流,当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表面时会引起电离层异常,产生电离层暴。电离层暴会影响短波通信质量,严重时会导致通信中断、对电子通信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