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团体、会议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三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82篇,会议文献有8篇,学位文献有3篇等,机构、团体、会议的主要作者有景海荣、王菁、苗军,机构、团体、会议的主要机构有北京天文馆、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1.[期刊]
矢志不移天文事业 不辱使命奉献青春——记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云南天文台选址组首席科学家刘煜研究员
摘要: 对于天文学这门学科来说,要把实测作为基础,其社备离不开先进的望远镜和优良的地面台址。可是由于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增强的天空背景亮度导致空气透明度降低,另...
2.[期刊]
摘要: 科2017年9月10日,日本科学家在银河系中心附近的一团分子气体云中发现了一个黑洞,其质量约为太阳的10万倍.这个新“现身”的中等黑洞,将向人类提供关于超大质...
3.[期刊]
摘要: 2018年4月2日,在英国利物浦举行的欧洲天文与空间科学周(Ew Ass)上,天文学家公布了银河系首张大规模年代图,显示银河系中心形成的复杂结构。研究人员表示...
4.[期刊]
摘要: 近期,欧洲天文学家公布了首张银河系大规模年代图,显示了银河系中心形成的复杂结构。银河系是一个涡旋星系,中心有一个凸起,直径达数千光年,包含了银河系星体总质量的...
5.[期刊]
少年励志探索宇宙 七旬耕耘慰前辈 金声玉振高歌行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九秩夙愿励后昆 熠熠生辉李元星
摘要: 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天文科普专家、中国天文馆事业的奠基人、北京天文馆的创建者李元(1925.6—2016.7.6),山西朔州人,1925年生于太原,2016年在...
6.[期刊]
摘要: 3一项研究显示,银河系的中心看上去更像是恒星养老院,而不是恒星育儿所.在此之前,天文学家们曾经在银河系最核心区域观测到年轻恒星,但新的研究确认了一个广袤的空间...
7.[期刊]
摘要: 银河系的中心要比我们预想的更加黑暗——这并不仅仅因为那里是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在距离地球约25000光年的地方,有一处非常神秘的所在。它是银河系被尘埃遮蔽的中心...
8.[期刊]
摘要: 研究人员相信,位于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正在不断释放出大量中微子。如果这一结果得到确认,将是科学家首次将中微子的来源与黑洞联系在一起。这一发现的有关证据来自...
9.[期刊]
摘要: 2014年3月27日破晓时分,银河系中心悬在欧洲南方天文台帕瑞纳观测站的正上方。在这幅鱼眼镜头影像中,清朗天空中的银河系盘面被四座8米口径的极大望远镜环拱着。...
10.[期刊]
摘要: 科学家发现,在银河系中心产生的大量高能伽马射线辐射无法仅用传统的途径(如超新星爆发、高速转动、密度超高的中子星等现象)解释。这种“过量”的高能辐射可能正是由于...
11.[期刊]
摘要: 距离银河系中心1万光年的范围内,因为频繁的伽马射线爆发,都很难有生命存在,因此生命更有可能出现在星系的边缘(地球就位于银河系的边缘,距离银河系的中心大约有2....
12.[期刊]
摘要: 创新不仅体现在国家政策层面上,也反映在社会生活中。北京天文馆推出了全新的“宇宙穿梭”展览,在展项刨新上倾力投入,使得观众的交互体验大大加强。让观众不再是冷漠的...
13.[期刊]
摘要: 英国《自然》杂志19日发表的一篇天文学论文称,通过追踪银河系中超过600万颗恒星的运动,盖亚望远镜发现,恒星群按照不同的路线绕银河系中心运动。这种不统一的旋转...
14.[期刊]
摘要: 传统光学天象厅因为节目制作难度大,成本高昂,功能扩展困难等缺点逐渐被功能强大的数字天象厅取代.随着天文教育和科普的深入推广,国内对数字天象厅的需求越来越大.数...
15.[期刊]
高校天文协会对天文科普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探究--以贵州大学天文爱好者协会为例
摘要: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落户在我国西部贵州省平塘县,为了提高西部地区贵州当地的科技文化素质以及更好保护射电电磁环境,...
16.[期刊]
摘要: 本文梳理了国外研究者在天文馆学习设计方面的经验,从“认知负荷”的视角进行了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天文馆学习设计的建议(1)避免一些看似有趣但实则会分散...
17.[期刊]
TRIZ理论在展项设计中的应用———以北京天文馆“宇宙灯塔”展项为例
摘要: 以北京天文馆“宇宙畅游”展览中的“宇宙灯塔”展项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运用专注于创新的TRIZ理论来解决展项设计中的工程技术难题。
18.[期刊]
摘要: 北京天文馆的“宇宙灯塔”展项以独特的外部灯塔造型、动态呈现的脉冲星结构模型以及创意的互动模式使得其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通过介绍该展项在选题立意、呈现形式、交互...
19.[期刊]
摘要: 天文学家近日探测到一种来自银河系中心的神秘带电粒子,其喷射规模巨大,在地球天空上的延伸宽度约三分之二。研究者称这些粒子流带有巨大的能量,但不会对人类造成影响。...
20.[期刊]
摘要: 在今年春天热映的歌舞片《爱乐之城》里,位于美国洛杉矶的格里菲斯天文台,成为米娅和塞巴斯蒂安爱情的见证。而这座科普展馆的诞生历程,更是充满了传奇。它的捐助人格里...
1.[会议]
摘要: 大力提升我国的天文科普水平和创新能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天文科普创新体系,实现天文科普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天文科普发展的战略取向,需要建立国家天文科普...
2.[会议]
一听、二摸、三观、四看、五做——天文馆在馆校结合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摘要: 一座小型天文馆,在二十多年里,始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实现了长期不间断的馆校结合,同时注重“一听、二摸、三观、四看、五做”,在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方面进行了...
3.[会议]
打造可复制推广的馆校结合科普教育新模式——三十年一线科教融合实践经验的回顾与展望
摘要: 论文回顾和总结在基层一线从事科普的亲身实践,通过科研教研、师资培训、实体营建、广告宣传、活动组织、流动辐射等方面,着重在“活动组织”部分初步整理出“内陆行政调...
4.[会议]
摘要: 论文选取了北京天文馆及参加2018年、2019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决赛的21所京籍学校和北京市学生金鹏科技团天文分团的13家承办校作为研究对象,对北京...
5.[会议]
摘要: 现阶段,我国的天文科学普及工作还比较落后.推广天文普及工作,一要有场馆设施,二要有人才,三要有一个好的机制.笔者从广大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出发,设计了...
6.[会议]
天文科学教育与基础天文科学研究新利器——網路天文台群的建置、發展與架構
摘要: 長久以來,天文對一般民眾而言是既神秘又深奥的一個領域,同時也是充滿好奇與想像力的世界.人們對於天空的認識,随著時間的進展而持續增加,然而卻不因為越來越多的了解...
7.[会议]
社会团体在终身学习社会中之角色与功能——以嘉义市天文协会为例
摘要: 终身学习跨越人生每个历程,不只是儿童、青少年、青年,甚至成年或老年阶段,皆必须学习和教育.随着生活科技及医疗技术的发达,人民生活水准提高、寿命延长,学习和生活...
8.[会议]
WMO云物理化学及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组第21届会议(2005年4月)介绍
摘要: 本文对WMO云物理化学及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组第21届会议进行了介绍.文章介绍了会议成员、PCCWMR工作组进展、现行人工影响天气信息、近期云物理化学有关活动等内...